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一框题 传统文化的继承.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一框题 传统文化的继承."—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一框题 传统文化的继承

2 传统文化是在①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②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③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①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②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③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①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带有民族色彩 ②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渗透到各个领域 ③具有相对稳定性 从历史到现实――具有继承性特点 2、传统文化的表现:

3 “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尚红习俗的演变,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

4 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1)传统习俗的继承 你知道下列传统节日中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吗? 春 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 午 中 秋 重 阳
吃粽子、赛龙舟 吃月饼、赏月 登高、赏菊 鞭炮、年夜饭 吃元宵、赏花灯 踏青、扫墓 端 午 中 秋 重 阳 春 节 元宵节 清明节 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5 江南 福建 陕北 内蒙古

6 福建永定土楼

7 梅州客家围龙屋 潮州广济门城楼

8 (2)传统建筑的继承 (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9

10

11

12 香港市民最喜爱的十首唐诗 (3)传统文艺的继承 (重要组成部分) 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 1. 游子吟 孟郊
1. 游子吟  孟郊 2. 清 明  杜牧               3. 静夜思  李白 4. 登鹳雀楼  王之涣 5. 乐游原   李商隐 6. 春 晓   孟浩然       7.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8. 悯 农    李绅 9. 朝发白帝城  李白 10. 回乡偶书  贺知章            

13

14 潮剧

15 潮州金漆木雕

16

17

18 (4)传统思想的继承 (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19 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会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材料一:“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劝戒世人珍惜生命、爱护自然。这种思想在古代的律法中已有所体现: 夏:春天禁止砍伐、捕鸟、猎获幼兽 商:春天禁止伐木、捕鱼、猎获幼兽 周:春天禁止伐木、捕鸟、猎获幼兽、捕获鱼类 注:类似的内容在以后各朝代都有规定 材料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提出进一步建设和谐社会,其基本要求是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就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思考: 材料一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主题?

20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相对稳定性 1.传统文化的特点 继承性

21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2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相对稳定性 1.传统文化的特点 鲜明民族性 继承性

23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但在清明祭祖过程中,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却常常引发山火,据不完全统计,从08年~11年四年间,清明节因这些原因引发的山火全国共计25747起,毁林 亩。今年清明节,由网友发起的网上祭祖共吸引了 人参加,在网上敬献鲜花、委托他人敬献鲜花取代了传统的焚烧纸钱、燃放鞭炮,所以虽然今年清明温度较高,气候干燥,但今年清明节因祭祖引发山火的案例全国只有不到千起。

24 2.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促进或阻碍 3.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正确态度

25 小结 传统文化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含义表现 鲜明的民族性
继承性 相对的稳定性

26 1.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博采众长,创造了著名的"柳体",至今影响着我们,这说明( )
1.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博采众长,创造了著名的"柳体",至今影响着我们,这说明( )  A.这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  B.书法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D.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 D

27 2.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这说明( )
2.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会因时而变  C.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D.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B

28 3.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3.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B.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C.传统文化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D.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历史中 D

29 4.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总保留着基本特征。这说明( )
4.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总保留着基本特征。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传统文化是凝固不变的 C.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 D.传统文化是不会消失的 A

30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31 (1)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视翻拍的现象。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翻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漫画更主要的是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中国古典名著中获得创作源泉,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应有正确的态度。 (2)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评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影视翻拍中国古典名著时不应该“全盘照搬”或“断章取义”。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32 1. 被称为民族精神火炬的是( ) A.传统习俗    B.建筑 C.文学艺术    D.传统思想 C

33 1. 游子吟  孟郊(体现母爱之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 清 明  杜牧(懂得生存之美,享受生存之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 静夜思  李白体现乡土之恋、思乡之情) 床前明白光,疑是地上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登鹳雀楼  王之涣(人生境界应该逐步提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乐游原   李商隐(对生死大彻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6. 春 晓   孟浩然(懂得珍惜自己以外的事物)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8. 悯 农    李绅(感恩最底层的劳动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 朝发白帝城  李白(坚定走自己的路)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0. 回乡偶书  贺知章(体现乡土之恋、思乡之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4 在今天的凉山彝族的确还有一种奇特的婚礼习俗,当地俗称“饿嫁”。姑娘出嫁前五天,开始逐日减食减水,一日仅食少量的糖果充饥。主要是为了在结婚去新郎家三天中,不解大小便,如新娘在婚礼期间解大小便,则认为是伤风败俗。


Download ppt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一框题 传统文化的继承."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