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章 研究设计 Research Design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章 研究设计 Research Desig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研究设计 Research Design

2 Main contents 研究设计的相关概念 护理研究设计的常见类型 确定研究对象 设立对照组 随机抽样与分组 观察指标与确认变量
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和非实验性研究 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

3 第一节 研究设计相关概念 一、确定研究对象 一般来说,研究中不可能对所有的对象进行研究,只能选取一部分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学上称为样本。
第一节 研究设计相关概念 一、确定研究对象 一般来说,研究中不可能对所有的对象进行研究,只能选取一部分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学上称为样本。 选择样本时的注意事项: 严格规定总体的条件; 按随机原则选取样本,并应有代表性; 每项研究应规定有足够的样本数。 需要掌握的概念:总体;样本;误差;抽样(P73-75)

4 (一)制定总体标准 制定总体标准包括: 纳入标准(inclusion criteria) 排除标准(exclusion criteria)
实例:(next page)

5 题目:负荷呼吸训练对尘肺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纳入标准:职业史明确,均为井下采掘工人,病情稳定,诊断和分期均符合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尘肺病诊断标准) ,自愿参加呼吸训练。 排除标准: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心功能3级以上、活动性感染性疾病、肿瘤等及其他影响呼吸训练实施的疾病患者。

6 (二)抽样方法 1. 概率抽样 2.非概率抽样 Probability sampling
(1)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2)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4)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5)多阶段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 1. 概率抽样 Probability sampling (1)方便抽样(convennient sampling) (2)配额抽样(quota sampling ) (3)主观抽样(purposive sampling) (4)网络抽样(network sampling) 2.非概率抽样 Nonprobability sampling

7 1. 概率抽样 又称随机抽样,是根据概率理论,通过随机化的具体操作程序,保证总体中的每一个研究个体均有相等的机会被抽中的抽取样本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

8 1-1 单纯随机抽样 也称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它是对总体中所有研究对象不进行任何分组、排列,编号后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抽取样本。
1-1 单纯随机抽样 也称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它是对总体中所有研究对象不进行任何分组、排列,编号后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抽取样本。 具体方式有抽签法、随机数字表等。 它只适用于总体含量不大,且研究对象间变异不甚显著的情况。

9 例:对某地进行医院护理质量的调查 该地各类医院共有100所,拟抽取40所医院做调查。具体做法:先将100所医院按照任意顺序编号(1~100号),按抽签法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40所医院。 每个医院被抽中的概率是相等的。

10 附:随机数字表 ……………….

11 1-2 系统抽样 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它是将总体的各调查对象按照与调查内容无关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列、编号,按一定的间隔抽取样本。
1-2 系统抽样 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它是将总体的各调查对象按照与调查内容无关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列、编号,按一定的间隔抽取样本。 适用于总体含量不大,且内部差异小的调查对象。样本分布更为均匀,误差也相对较小。

12 例:某医学院学生健康意识调查分析 某医学院1-5年级共1200人,现欲对他们的健康意识做问卷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120人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做法是:首先对全院学生按学号顺序统一编号,总体含量N=1200,样本含量n=120,抽样间隔H=1200/120=10,随机确定K(K<H),例如K=3,于是3,13,23,………….1193,共120名学生组成样本。

13 1-3 分层抽样 它是将总体按研究的某种特征划分为若干 “层”,然后在各层次中按比例、以随机的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
1-3 分层抽样 它是将总体按研究的某种特征划分为若干 “层”,然后在各层次中按比例、以随机的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 分层抽样适用于总体含量大、构成复杂、且内部差异明显的总体。 可深入了解各层次的情况,有利于进行层次间的比较和分析。

14 例:调查某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 该医院共有300名护理人员,其中副主任护师及以上人员共30名,主管护师120名,护师90名,护士60名。拟抽取样本60名。 计算每层所占的比例,按比例分别随机抽取上述人员6名、24名、18名和12名。

15 1-4 整群抽样 又称聚类抽样。它是将研究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个群,每个群作为一个抽样单位,然后再按照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所需群数,而对被抽出的群中所有观察单位组成的样本进行研究。 被调查的单位集中,易于组织、观察,且较为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16 例:调查某县血吸虫的感染率 调查某县血吸虫的感染率,从全县30个乡中随机抽取10个乡,对这10个乡的全部居民均作调查。

17 1-5 多阶段抽样 在整群抽样的基础上,再用适当的方法在抽出的群中继续抽样,直至抽出最终样本。这种方法就称之为多阶段抽样。
1-5 多阶段抽样 在整群抽样的基础上,再用适当的方法在抽出的群中继续抽样,直至抽出最终样本。这种方法就称之为多阶段抽样。 适用于调查范围大、个体数目多、情况复杂的调查总体。

18 例:某地在校儿童沙眼发病率及病因的调查 某地共有78所小学,在校学生46800名,预计样本含量5000名,分别在20所小学抽取。 首先,以单纯随机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0所小学;其次,根据各小学在校学生数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确定预抽取的人数;最后,再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所需人数。

19 2. 非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是指抽样时没有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也就是说每个研究个体进入样本的几率不是均等的。
虽然非概率抽样在抽样的正确性和样本的代表性方面不如概率抽样,但是许多专业包括护理专业仍较多地应用非概率抽样。

20 2-1 方便抽样 是指用最容易找到的人或物作为研究对象,如教师用本校的学生,护士调查本病房的患者,医生用患者的标本等。
2-1 方便抽样 是指用最容易找到的人或物作为研究对象,如教师用本校的学生,护士调查本病房的患者,医生用患者的标本等。 优点是方便、易行;缺点是偏差较大。它是抽样方法中准确性和代表性最差的一种方法,应尽量避免使用。如果只能使用这种方法,在分析结果时,应特别慎重。

21 例:延边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家庭护理需求调查
以延吉市2个居委会的家庭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能给予积极支持和配合的居委会。共调查630户家庭,最终用于分析统计624户、1719人,使用率99.1%。

22 2-2 配额抽样 是指研究者根据总体内有层的特性,利用总体内各层的构成比抽取与总体相似的样本。 在每层中对样本的选取是非随机的。

23 例:调查护生对护士角色的看法 研究者想调查护生对护士角色的看法,准备抽取40人的样本,某护理学院的学生共200人,一、二、三、四年级分别占20% 、25%、30%、25%,进行配额抽样,从一、二、三、四年级分别抽取8人、10人、12人、10人,至于选谁不是随机的。

24 2-3 主观抽样 也称目的抽样,是指研究者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对调查总体的了解,有意识地选择某些研究对象。
2-3 主观抽样 也称目的抽样,是指研究者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对调查总体的了解,有意识地选择某些研究对象。 这种方法虽然没有采取随机抽样,但是仍然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于检验某种新的技术措施,在探索性、前瞻性的研究中比较常用。 缺点:没有客观的指标来判断所抽样本是否真的具有代表性。

25 例:调查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情况;
例:对心脏起搏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26 2-4 网络抽样 也称滚雪球抽样,是指利用社会网络的优势和朋友间具有共性的特点来进行抽样。
2-4 网络抽样 也称滚雪球抽样,是指利用社会网络的优势和朋友间具有共性的特点来进行抽样。 网络抽样在寻找某些特殊总体中的个体时非常有用,如酗酒者、药物滥用者、离婚者、丧偶者等。

27 例:对同性恋患者人际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

28 (三)样本含量估计 一般来说,样本含量太少,则所得的指标不够稳定,结论也缺乏充分的根据;而样本含量太大,会增加实际工作的难度,不易做到对研究条件的严格控制,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样本含量的估计不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就能解决问题,它涉及到比较复杂的方法和原理。

29 1. 与样本量相关的一些参数 检验水准(α值):即本次研究允许的第一类错误(也称假阳性错误或弃真错误)概率,也称假阳性率,是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通常, α值设定为0.05。 第二类错误概率( β值):即原假设不真而被接受的错误的概率。第二类错误也称假阴性错误或存伪错误。 检验效能(power of test):也称把握度,用1-β表示。即在特定的α水准下,若总体间确实存在差异,该项研究能发现此差异的能力(真阳性)。如1-β=0.90,若两总体确有差别,则理论上在100次抽样中,有90次能得到有差别的结论。 容许误差δ:是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或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值。 总体标准差σ或总体率π的估计值:分别反映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变异程度。

30 2. 确定样本含量的方法 经验法 查表法 计算法 实验性研究中样本含量可小些,调查性研究中样本含量需加大。
根据专门的查询表,要考虑检验水准、检验效能、容许误差等。 计算法 根据不同的设计类型和资料收集类型选择不同的公式计算方法。

31 3. 样本含量估计的注意事项 选择恰当的估算样本的方法 尽量选择总体单一、减少研究单位个体的差异。 多种样本含量估计方法相结合。
4. 同时考虑样本丢失的可能,确定样本含量时需增加10~15%的样本。

32 实例分析

33 二、设立对照组 虽然不是每个研究都要设对照,但在大多数的科学研究中,研究者需要通过对照来突出试验主要因素的效应,减少误差,提高研究的精确度,使结果具有可比性。如某些自限性疾病。 对照的常见形式(接下页)

34 对照的常见形式 1. 空白对照: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的“空白”条件下进行观察对照。临床上一般用“安慰剂”作为“空白”对照。
2. 实验对照:在某种有关的实验条件下进行观察的对照。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因素,但施加某种实验因素(不是所研究的处理因素)。 例如,用烟熏剂作病房空气消毒试验,需用不加药的单纯烟熏对照,以排除烟熏本身的抑菌作用。

35 对照的常见形式 3. 标准对照:不设立对照组,用标准值或正常值作对照。可用于研究某种新的检验方法是否能代替传统方法的研究。
4. 历史对照:以过去的研究结果作对照。历史对照仅适用于非处理因素影响较小的疾病,一般不宜使用,用时应特别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例如某种疾病过去的治愈率是0。今有一种新药连续治愈3例,尽管没有另设对照,仍可认为是一种很好的药,因为过去大量从未治愈的该病病人就是对照。

36 对照的常见形式(续) 5. 相互对照:不设立对照组,而是几个有效处理的实验组相互对照,它们互为对照组。
6. 配对对照:把研究对象选择条件相同的两个配成一对,分别给以不同的处理因素,对比两者之间的不同效应。配对对照常用于动物实验,临床试验也可采用,但严格地说,很难找到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对子。

37 三、随机分组 随机分组是按机遇原则进行分组,使每个受试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目的是使所有干扰因素能均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内。

38 随机分组的案例分析 观察某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效果。该设计如下:在甲幼儿园观察100名儿童服用该药,在乙幼儿园观察100名儿童未服用该药。观察结果是,甲幼儿园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下降,乙幼儿园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上升;因而得出“该药有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作用”的结论。

39 四、观察指标 准确性 客观性 灵敏性 稳定性 可行性
观察指标(观察项目)是在研究中用来反映或说明研究目的的一种现象标志,也是确定研究数据的观察项目。 选择观察指标时需要考虑: 准确性 客观性 灵敏性 稳定性 可行性

40 1.准确性 指所选指标能准确反映研究的内容,且具有特异性。
如判断泌尿系感染,用体温和血象白细胞计数升高说明有无感染,这些指标属非特异性指标,而采用尿培养、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作指标,就具有特异性。

41 2.客观性 变量的指标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客观指标是指通过仪器或设备测量得到的,主观指标是通过研究者和受试者自己的主观判断形成的。
客观指标是优先要选择的,但在护理的研究中经常选用主观指标,如满意度、焦虑程度等等,对此,应选用信度和效度均较高的研究工具来测量,使主观指标具有相对的客观性。

42 3.灵敏性 包括指标本身和测量手段的灵敏性。 如用血氧饱和度作为观察机体缺氧程度的指标,比用呼吸和面色的改变更为灵敏。

43 4.稳定性 指标在研究中变异程度的大小。变异程度小,稳定性就好,反之,变异程度大,稳定性就差。
有时指标的稳定性同灵敏性相矛盾。如某些心理测量的量表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灵敏性就比较差。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研究的问题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指标。

44 5.可行性 所确定的指标能否获得科学数据。 有的情况下虽然课题选得很好,但因所选定的指标达不到条件、不可行而受阻,只能重新考虑修改课题内容或观察项目。

45 五、确认变量 统计学中将观察的指标称为变量,变量是指研究工作中所要解释、探讨、描述或检验的因素,也称研究因素。
变量按其数值的性质,分为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两大类。 研究中的变量可根据其作用不同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混杂变量。

46 1. 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47 2. 自变量、因变量和外变量 (1)自变量 指能影响研究目的的主要因素,自变量不受结果的影响,却能导致结果的产生或影响结果,自变量是研究问题的“因” 。 (2)因变量 指科研目的,它能随自变量改变的影响而改变,也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在研究中,因变量正是我们想要观察的结果或反应。因变量是研究问题的“果”。 (3)混杂变量 也称外变量或无关变量,指某些能干扰研究结果的因素,在科研设计中应尽量排除。设对照组能达到排除外变量的作用。

48 实例分析练习 试从取样方法、如何设对照组、随机分组、观察指标即变量的确认等方面分析下列研究的实例。

49 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院内科收治160例高血压患者(全部病例符合WHO/ISH及我国新制定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其中男95例,女65例。 入院时进行评估,确定患者目前的生活方式状态,包括是否体重超标、情绪急躁、吸烟、饮酒、喜食肥肉、饮食偏咸、不爱运动等方面,根据病人的以上情况制订实施的护理干预计划,包括: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等方式。通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

50 磁疗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管周围症状的改善 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科行血透治疗的患者中随机入选52例,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21—83岁,平均年龄52岁。 设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实验组进行磁疗及相关辅助治疗。疗效标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类。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内瘘管周围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

51 影响城市中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因素分析 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出合肥市四所中学1069名在校中学生,范围涉及初一至高三,其中男609名,女460名。班主任根据平时及期末考试综合评定成绩,将学生分为优、中、差三等,抽出优生、差生共412人。方法:(1)艾森克个性问卷(EPQ);(2)自编家庭环境因素调查表,(3)班主任调查表;(4)儿童青少年焦虑调查表。

52 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成都衣冠庙干休所的全部86名老人,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老年公寓的76名老人,成都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的78名老人以及成都市金华养老院的11名老人。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精神状态检查表、日常生活功能表和一般资料作为调查的内容,统计分析了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有关因素。

53 大学生社交焦虑易感性的回归分析 随机分层抽取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语学院一至四年级的178名本科生。其中一年级40人、二年级47人,三年级39人,四年级52人。 采用社交焦虑问卷、羞耻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应对方式问卷、贝克抑郁量表、焦虑问卷作为研究的工具。

54 第二节 护理研究设计类型 质性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按研究性质不同
第二节 护理研究设计类型 按研究性质不同 量性研究 quantitative research 质性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按设计内容不同 实验性研究 experimental research 类实验性研究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非实验性研究 non-experimental research

55 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 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
临床研究 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 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 流行病学研究 观察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 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横断面研究 cross-sectional study 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 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临床随机对照实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RCT) 现场试验 社区试验

56 一、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 量性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是指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对指标的观察获得数据资料,并最终用数字来说明和解释结果。 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源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方法分析资料,并最终以文字形式描述结果或形成理论。

57 二、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 回顾性研究( retrospective study ):由果及因的研究。
如:对已经确诊为糖尿病(Ⅱ型)3年的,已经出现并发症的和没有出现并发症的两组患者进行比较。了解在确诊以来各组患者在一些同并发症发生有关因素方面的做法,如是否严格遵循医疗方案,随诊频率,自我保健意识和行为等,以找出造成目前两组患者病情差异的原因。 前瞻性研究( prospective study ):由因到果的研究。如:比较目前每天或每周至少4天坚持锻炼的50岁以上的人和不参加任何体育运动的50岁以上的人,若干年后生活质量的差异。

58 三、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 和非实验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又称干预性研究,是采用随机分组、设立对照和控制和干预某些因素的研究方法。
类实验性研究也称半实验研究,指在实验研究中,有干预措施,但可能缺少按随机原则分组或没有设对照组的研究方法。 非实验性研究是指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护理干预和处理措施的研究方法。

59 (一)实验性研究 1. 必备三个特点 (1)干预(intervention):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对研究对象施加的处理因素。是区别非实验性研究的根本。 (2)设立对照组(control):为了突出实验处理因素的主效应,必须对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干扰因素进行控制,设立对照组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3)随机(randomization):包括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随机抽样是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随机分组的目的是使实验组和对照组能在均衡条件下进行比较,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无关变量的影响。

60 2. 实验性研究设计的类型 单纯实验后对照设计 实验前后对照设计 索罗门四组设计 随机化区组设计 交叉设计 析因设计 拉丁方设计 正交设计
随机对照实验(RCT) 公认的诊断标准;明确的随机化方法分组;干预前后比较。 半随机对照实验 半随机分配方式分配,如按年龄、性别等,可出现基线水平不同。 不对等随机对照实验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照2:1或3:2等不对等方式分组 整群随机对照实验 以家庭、夫妇或小组等作为随机分配单位

61 (1)单纯实验后对照设计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施加干预因素后,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和测量,表示如下:
R…………X…………O R…………………….O 注:R=随机分组;X=干预措施和处理因素; O=观察或测量

62 渐强式运动训练对冠脉搭桥患者术后恢复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随机选取的60例拟行冠脉搭桥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的手术前后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康复组给予强度渐增的运动训练。主要观察指标为包括术后两组患者6min步行试验(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插管时间、重症护理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患者术后6min步行距离(6MWD)明显加长(P<0.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显著(P<0.05);康复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及重症监护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 结论:渐强式运动训练可以改善CABG术后患者恢复程度,提高运动能力,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63 康复训练对心脏病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选择5-13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两组均按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入院之日起即在护士指导下每天按时进行康复训练,直到手术前1日。术后2日继续康复训练。对照组手术前后均不做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儿在术后撤呼吸机时间,术后在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的差异

64 (2)实验前后对照设计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施加干预因素前,对两组进行观察或测量,在实施干预措施后,再对两组进行观察或测量,表示如下: R…………O1…………X…………O2 R…………O1……………….……..O2 注:R=随机分组;X=干预措施和处理因素;O1=第一次观察或测量;O2=第二次观察或测量

65 技能训练对成人低视力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技能训练改善低视力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 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低视力患者随机分配到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35例接受为期4周的自我管理式综合技能训练,包括助视器使用的视觉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定向行走技能训练。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照护。自我效能感采用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等研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测量,生活质量用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测量。资料收集时间为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以及干预后3个月。 结果:干预组接受自我管理式综合技能训练后1个月、3个月时,在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自我管理式综合技能训练对改善低视力患者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66 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将随机选取的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100例(全部病例符合WHO/ISH及我国新制定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首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活方式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计划,如:知识宣教、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心理指导等等,对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通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

67 (3)索罗门四组设计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和两个对照组,其中一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两次测量,而另一个实验组和对照组只进行干预后的测量。适用于实验前测量本身可能会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情况,特别是涉及到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表示如下: R………………………X…………O1 R………………………………….O1 R…………O1…………X…………O2 R…………O1…………………….O2

68 认知教育改善护士对AIDS患者态度的研究
方法:将随机抽取的160名护士随机分成4组,每组40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1、2和对照组1、2。对实验组1和对照组1在认知教育实施前进行态度的测量,对实验组1进行认知教育干预后,再对实验组1和对照组1进行态度的测量;而对实验组2和对照组2在认知教育干预前不实施测量,认知教育干预后,才对实验组2和对照组2进行态度的测量。 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判断前测可能对结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推断认知教育干预对护士态度影响。

69 (4)随机化区组设计 也称配伍组设计,是将条件相近的研究对象配成一组,称为区组,每个区组的样本例数主要取决于研究需要的对比组数。
将每个区组中的研究对象按随机的方法分到各个对比组,给予不同的处理或干预。这种设计增强了各组间的均衡性,可进一步控制干扰因素。

70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关系的研究
在某医院心内科选择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50例,每例注射5次。将每例患者的5次皮下注射随机分为5组,设定5组的压迫时间分别为1min、2min、3min、4min、5min,选用统一的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在统一的皮下部位注射,注射后护士分别用棉球压迫1min、2min、3min、4min、5min。12h后观察皮下出血例次和出血面积的大小。

71 (5)交叉设计 也称重复测量设计(repeated measures design),是一种特殊的自身对照设计。
在进行设计时,首先将条件相近的观察对象配对,再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决定其中之一先采用实验处理A,再接受B;另一半对象先接受B,再接受A;两种实验处理在研究过程中交叉进行。

72 不同靠背角度对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影响
选取符合条件的脑损伤患者60例,首先将条件相近的被试配对,共30对,按随机的方法分成两组,每组15对,各30例。每个被试均接受两种实验处理,即处理A(平靠背)和处理B(倾斜30度的靠背),但是处理A和B顺序交替进行,保证有一半被试先接受处理A,再接受处理B,另一半被试先接受处理B,再接受处理A,最后比较分析两种靠背方式的效果。

73 (6)析因设计 是将两个或多个因素的各个水平进行排列组合,交叉分组进行试验,可用于分析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74 听觉和触觉刺激对早产儿发育的促进作用 研究问题:对早产儿进行听觉刺激是否会比触觉刺激更能促进发育?刺激持续的时间同早产儿的发育有何关系?多长时间的听觉刺激和触觉刺激可达到最佳效果? 将符合条件的早产儿随机分成六个组,其中1、2、3组为听觉刺激组;4、5、6组为触觉刺激组,刺激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5分钟、30分钟和45分钟。干预开始前对1~6组的早产儿进行相关指标的测量,对1、2、3组分别进行每日15分钟、30分钟和45分钟听觉刺激,对4、5、6组分别进行15分钟、30分钟和45分钟触觉刺激。一周后再对1~6组的这些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

75 (7)拉丁方设计 (8)正交设计 适用于实验中涉及三个处理因素,各个因素间无交互作用且水平数相等的情况。
适用于研究中涉及的处理因素在3个以上,且因素间可能存在着交互作用的情况。

76 3. 实验性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由于设计的科学性,能比较准确地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客观性较高。
缺点:在护理领域应用的普遍性差;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完全随机分组,难以完全控制干扰因素,难以找到完全相等的对照组。

77 (二)类实验性研究 1. 特点 (1)干预或操纵,是必备的条件; (2)随机分组和设对照组(两者只具备其一或都不具备)。

78 2. 类实验性研究的类型 (1)无相等对照组设计 (2)自身实验前后对照设计 (3)时间连续性设计

79 (1)无相等对照组设计 该类研究具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但实验组和对照组限于现实条件无法做到随机分组,也就是两组不对等,在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前后(方式1)或干预后(方式2),对两组进行观察和测量。 方式1: O1…………X…………O2 O1……………………O2 方式2: ……………X…………O O 注:O,O1,O2=观察或测量;X=处理或干预

80 某种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在某城市的两个社区分别选取30名糖尿病人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施某种护理干预措施前,对两组被试的生活质量进行测量,对实验组实施某种护理措施后,再对两组被试的生活质量进行测量。

81 放松训练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康复的效果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效果。
方法:选取100例肺癌围手术期患者按病区分组,其中A、B、C病区50例为干预组,D、E病区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围手术各期进行放松训练。两组分别于术后5~7d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疼痛、体力活动状态,以及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等进行评定。 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疼痛、体力活动状态、呼吸功能和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放松训练能降低肺癌围术期患者的焦虑,减轻疼痛,提高血氧饱和度,较快地恢复患者呼吸功能,促进机体康复。

82 实施产科全程护理模式是否能促进产后泌乳的研究
本研究选择条件相同的两家省级医院的20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规定的条件,对其中一个医院的产妇实施全程护理模式,也就是将产后的护理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包括产前助产士亲自接待产妇,产时亲自陪护,采用呼吸训练等方法缓解疼痛,产后亲自指导母乳喂养,护理母婴康复,定时随访等“一条龙”的服务;而另一个医院的产妇则实施普通的护理模式。对两组产妇的泌乳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

83 (2)自身实验前后对照设计 该类设计没有对照组,被试在干预前后进行自身对照。表示如下: O1…………X…………O2

84 放松训练对失眠患者焦虑情绪改善状况的研究
选择符合研究要求的失眠患者50例,首先测定他们的焦虑水平,然后让他们学会自我放松训练,每日进行2次,1个月后测量他们焦虑水平的改善情况。

85 小组心理干预对空巢老年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组心理干预对空巢老年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对81例空巢老年人进行小组心理干预,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后的效果。 结果:干预前8.65%的空巢老年人有焦虑情绪,抑郁检出率为21.00%。干预后空巢老年人无焦虑检出,抑郁检出率为14.82%,干预前后焦虑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空巢老年人的抑郁、焦虑情绪常见,小组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86 (3)时间连续性设计 是单纯自身前后对照设计的改进,适用于自变量本身的稳定性无法确定的情形。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多次的观察和测量。表示如下:
O1 O2 O3 O4 X O5 O6 O7 O8

87 医院的奖励制度对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在实施奖励制度前后分别定期对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进行多次测量,通过对各阶段的比较,分析奖励制度的有效性。

88 3. 类实验性研究的优缺点 类实验性研究对因果关系论述较弱,但类实验性研究在实际研究中的可行性较高。

89 (三)非实验性研究 1. 特点 无任何干预或处理措施 这是非实验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本质区别。
无任何干预或处理措施 这是非实验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本质区别。 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 非实验性研究强调观察被试的自然状态或者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发展变化。 适合于对研究问题了解不多或问题较复杂的情形 通过描述、比较或者探讨相互关系来揭示现象的本质。非实验性研究是进行实验性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90 横断面研究 (cross sectional study)
2. 常见类型 横断面研究 (cross sectional study) 描述性研究 非实验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 分析性研究

91 (1)横断面研究(cross sectional study)
定义:又称现况研究,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调查的方法,对特定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情况进行调查,以描述该病或健康状况 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是护理描述性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描述发生率、患病率等情形;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医疗服务的需求及其质量的调查等。

92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自我护理能力问卷,对194例常规门诊随访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52.88±13.75)分,患者对透析知识的判断正确率达56.70%~92.78%,对透析态度的积极程度达61.34%~100%;对透析行为的判断正确率达72.68%~98.45%;患者正确行为(依从性)出现的频率达17.01%~100%。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教育程度、透析龄及住房条件是影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主要因素。 结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具有一定的自我护理能力,但患者治疗依从性欠佳。临床护理工作者可针对不同年龄、教育程度、透析龄及居住环境的腹膜透析患者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以促进其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

93 (2)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定义:又称定群研究,是指对目前已存在差异的两组或以上的研究对象(比如是否暴露于某危险因素),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持续若干时间的观察,比较随着时间的延续组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 适用范围:深入检验病因假设;评价预防和治疗效果及疾病自然史。

94 院前家庭急救对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前家庭急救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30d预后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患者预后根据改良Rankin指数,分为预后良好(Rankin≤2)和预后不良(包括Rankin>2及死亡);家庭急救分为急救得当和急救不当。收集包括家庭急救及可能影响预后的有关指标资料,对指标与30d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79例出血性脑卒中病例进入研究,其中预后良好23例,预后不良56例;家庭急救措施得当37例,不当42例。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急救是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5.258)。 结论:家庭急救是院前急救中的重要环节。家庭急救不当是出血性脑卒中不良预后的危险因子。开展大众家庭急救教育,提高家庭急救技能,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95 (3)病例对照研究 是一种回顾性研究,是指以现已确诊患有某种疾病的一组为病例组,以未患病的但具有可比性的另一组为对照组,通过回顾寻找两组过去可能与疾病有关的各种因素的暴露史并进行分析。 适用范围:发病危险因素、病因的研究;筛检实验效果评价研究;治疗效果评价研究等。

96 糖尿病患者跌倒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跌倒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方法:151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为同期观察的149例非糖尿病受试对象。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调查测评内容包含4个方面共68项因素。 结果:糖尿病组跌倒发生率为21.85 % ,明显高于对照组 11.41% (P <0.05)。糖尿病组合并心、脑血管病变 ,视力、听力异常 ,下肢感觉神经功能异常 ,足背动脉搏动异常 ,足部病变等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P<0.001)。从与跌倒相关的68项因素中,先经单因素分析,再进一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了 7个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即:周围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足部压力觉异常、足背动脉搏动异常、足部病变、直立性低血压、视力异常 ,它们均与糖尿病患者跌倒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 (P<0.05~0.01)。 结论:以上7个因素是引起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与神经病变相互作用是导致糖尿病患者高跌倒发生率的病理生理基础。

97 3. 非实验性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完全自然的状态,可收集多种资料,简便、易行;适用于对研究问题知之不多或研究问题比较复杂的情形;是实验性研究的基础。 缺点:无人为施加因素,不能控制其他变量,不能探讨因果关系。

98 The end


Download ppt "第四章 研究设计 Research Design"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