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曲阜师范大学 关于数字阅读的若干理论问题 柯 平 南开大学 2015/10/26.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曲阜师范大学 关于数字阅读的若干理论问题 柯 平 南开大学 2015/10/26."—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曲阜师范大学 关于数字阅读的若干理论问题 柯 平 南开大学 2015/10/26

2 一、阅读的三种境界

3

4 故事发生的地方 作 者:(美)维特 (Witter,B.) 著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5 ——纽约时报当季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2009年温暖世界第一真情猫咪故事 ——2008年美国版权拍卖破天价纪录的热门书 ——风靡北美各大图书畅销榜100天飙售130万 ——9到90岁妇孺老幼无不为之迷醉的酷猫传奇 ——《廊桥遗梦》明星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同名大片

6 中国人不读书吗?

7 重新定义数字阅读 数字阅读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王子舟:数字阅读三股“洪流”(电脑阅读、手机阅读、电纸书阅读),三流合一宣告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
数字媒介阅读(电子书阅读) 数字化环境(网络阅读) 阅读的革命(全媒体阅读)

8 传统阅读与现代阅读的比较 传统阅读 现代阅读 范畴 读书、读报、读刊 读图、读网 主要媒介 两大媒介:图书、报刊 以纸质阅读为主
五大媒介:网络、电视、广播电台、报刊、图书 以网络阅读为主 学习 单向广播式学习 多向互动式学习 知识 理解、吸收、存储知识 传播、加工知识

9 数字阅读突破了传统的“阅读”范畴 纸媒“阅读”=看+照文字念诵=读书 网络即阅读? 界定“数字阅读”边界 数字“阅读”=“浏览”+全媒体感受
以阅读为目的的行为 以交流为目的的行为

10 数字阅读的特征 数字化 媒体化 动态化 交互化

11 数字阅读的特征(1) 数字化 阅读内容的数字化呈现 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工具依赖

12 数字阅读的特征(2) 全媒体 2009年3月,英国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登陆中国,其同名小说也同步首发,小说中文版同时采用传统图书、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等方式,采用多渠道的全媒体形式同步出版。这一成功运作让全媒体解决方案成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协同合作的经典范例。

13 数字阅读的特征(3) 动态性 动态的屏幕、动态的文字、图像及其他符号。读者可感受到符号的流动。

14 法国社会学家Bruno Latour将文献称为‘不变的移动’(immutable mobiles)。一方面,文献的特点之一就是便于携带和流传,完全不像纸张之前人类在岩洞里所作的壁画。但另一方面,文献又有不变性。我们希望书籍在传播中不发生变化,从而保证读者拿到的书与出版商发的书是一样的. 数字化世界也趋向于增强不稳定性,就又增添了一层混乱。因为数字化文献在其他方面与纸张文件相似,但却有更强的流动性、传播性和更弱的不变性。

15 二、数字阅读的文化现象

16 基于文本对象的数字阅读 [来源:柯平《数字阅读的基本理论问题》载《图书馆》2015年第6期]

17 [来源:柯平《数字阅读的基本理论问题》载《图书馆》2015年第6期]

18 数字阅读 固定文本阅读 有组织的、线性的;固定的;明晰的 流动文本阅读 无组织的、非线性;变化的;冗余

19 数字阅读的拓朴 [来源:柯平《数字阅读的基本理论问题》载《图书馆》2015年第6期]

20 (1)转换式定型数字阅读 数字阅读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段或第一种形态,是将传统纸质阅读转移到了网络空间,是将现实书籍阅读世界的数字化呈现。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转换式光盘和转换式网页两种主要形式 来源:

21 周德钧《二十五史快读》(上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2010; 周德钧《二十五史快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2 (2)非转换式定型数字阅读 在各类型网站快速发展过程中,网站阅读、网页阅读迅速成为数字阅读的主流。
突破纸本呈现的局限性,但与网站的设计思路一致,其布局和呈现仍然是定型和线性的,只不过增加了动态画面、声音、视频以及超链接等等。

23 (3)转换式不定型数字阅读 在文本与超文本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重新发现转换式纸本阅读的价值。 出版界的双轨制(在生产纸书的同时生产电子书)
读书界的双轨制(或阅读纸本,或阅读与纸本内容相同但形式不同的数字书)

24 (4)非转换式不定型数字阅读 网上blog阅读(1998年产生,2000年以后迅速发展)
微信(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阅读

25 从数字阅读现象到数字阅读文化 数字阅读具有鲜明的新文化特征 数字阅读是基于数字文本知识和数字文本信息获取的一种阅读活动和文化现象。

26 文化 纸媒崇拜 数字崇拜

27 两种状态 现代 快速 关联性 碎片化 传统 慢速 独立性 系统化

28 三、数字阅读中的感知过程

29 Gough 的阅读过程 肖像表象 字母的辨认 了解词的意义 在句子中词的加工 短时记忆

30

31 向前运动 后退运动 换行运动 注视时间 凝视时间 眼动只占全部阅读时间的5-6%,每次眼停, 最多可见6到7 个字( 视音距) ,
眼跳 向前运动 后退运动 换行运动 注视 注视时间 凝视时间 眼动只占全部阅读时间的5-6%,每次眼停, 最多可见6到7 个字( 视音距) , 最少不到一个字( 因为有时一字需经2、3 次的注视)。 每次眼停时间长短不一, 平均在一秒的1 / 3左右

32

33 第一次注视时间 其时间一般为 ms。

34

35 数字阅读是个复杂的视觉心理物理学过程, 包括文字、图像以及各种符号的辨认;阅读时的眼球运动;以及中枢对视觉信息的处理等。

36

37 数字阅读过程 物理学层次 阅读过程开始于含有信息的文字符号 生理学层次 文字符号变为读者视觉的神经活动 心理学初级层次
文字符号产生的神经冲动可能以语音形式存在 语言学层次 对语音形式进行文字,句法和语义的分析,进行言语译码加工 心理学高级层次 理解文本的意义

38

39 连续玩20分钟iPhone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 连续玩20分钟iPad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4.67次 连续看20分钟液晶电视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7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9次

40 手机阅读与手机图书馆 孩子看手机十分钟的眼球疲劳程度,相当于看电视30分钟 iPhone和iPad对孩子视力的破坏力,要远高于电视和投影。

41 如何做好数字阅读服务? 加强宣传 时间控制 提醒服务 培训

42 四、数字阅读的认知过程

43 读者与文本的交互: 以文本为中心 读者 文本

44 设计 阅读受制于文本;受制于文本设计。 上下文关系不但给出阅读内容,也告诉人们如何去读,读哪里,有什么意思,有什么价值,以及有什么重要性

45 读者与作者的交互: 以读者为中心 读者 作者

46 阅读历险 自然行迹 人文行迹

47 阅读重写 文本解释学者的“阅读”重写的概念值得借鉴 阅读的过程首先是读者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实现作品的再创造。
阅读是对文本的“敲打”

48 互文性理论 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1969 年
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 文本从来就不是孤立的,总是引用、改写或模仿其他文本,像玩拼图游戏一样拼接而成

49 罗兰•巴特 文本不是独立的,像玩拼图游戏一样拼接而成. 文本建构----读者阅读 一维:作者创作的作品
二维:作者和他所借鉴\模仿和参考的其他作者共同创作的作品 三维:原作者\他作者\读者共同构筑的作品

50 五、数字阅读中的读者“角色参与”

51 传统模式 作者 出版者 图书馆(传播者) 读者

52 数字模式 图书馆 作者 数字媒介 读者 出版者

53 阅读推广要素 纸本阅读 数字阅读 读者或用户 内容 载体 内容生产者 载体生产者 软件与阅读平台 社会环境 技术环境 图书馆 推广方法与策略

54 六、数字阅读行为

55 网上冲浪型 互动型 单向度深入

56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师张浩等:

57 (1)针对个体的 富媒体沉浸式阅读 富媒体(Rich Media)的概念包含了技术和界面两方面的含义, 新的阅读工具使电子阅读包含了更丰富的多媒体内容以及融入交互合作元素的阅读界面。 附加内容可以是作者和读者关于书的讨论, 或者是切合该书主题的电影情节等。 这种阅读方式以动画、音视频以及多维丰富图片的形式对文本内容加以丰厚拓展, 创造出一种沉浸式的阅读环境和体验。

58 主题性调查式阅读 在信息传播多元化、去中心化的时代,调查式阅读提供了一种确保读者获得足够的有效信息并形成独特理解的阅读体验。 主题背景——在所阅读的核心主体文本之上包含了多个信息层, 提供了丰富的情境背景信息。 主题讨论——到围绕该主题正在进行中的论辩。

59 智能化个人式阅读 Flipboard 在对内容呈现杂志化的同时基于一定算法挑选出热门信息、关系亲密者和联系频繁者的相关信息和推荐内容。 一款被称为最聪明的iPad 应用———ZITE 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向读者推荐符合个人趣味的阅读内容的新阅读方式的实践案例。

60 在IDEO 的新阅读概念中, 这种阅读体验被称为爱丽丝(Alice)。
虚实间穿越式阅读 在IDEO 的新阅读概念中, 这种阅读体验被称为爱丽丝(Alice)。 这种阅读方式的文本一般是带有复杂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 在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建立更紧密的交互性, 在故事叙事中融入非线性阅读和游戏机制。在后台系统的支持下,读者可与书中的人物角色通过手机短信等形成“真实”的联系,通过完成在真实世界中的任务,比如找到某个地理位置获得密码, 输入后解开阅读器中后续的章节, 或选择不同的平行章节改变人物角色在作品中的命运和故事走向等。 推动读者进入故事,并不断穿越故事回到现实,在真实与虚拟的角色身份中转化。

61 (2)针对共同体的 社交网研论式阅读 基于iPad 的应用程序的一种将个人的阅读内容、阅读体验与社交网站的活动结合起来的电子书包应用———Inkling(iPad 版电子教科书的运行平台)。 让学习者和教师以及选择相同课程的其他学习者一起针对书中的段落内容进行标注和在线研讨。 针对学习内容分享阅读,形成对话及深度交流。

62 杂志型聚合式阅读 RSS 阅读通常只采用列表式的阅读项目排列,且内容过于海量化,对读者而言缺乏重点,iPad 应用程序Flipboard 的出现让聚合式阅读发生了新的变化,它不仅可以实现对多个新闻网站、社交网站(如Facebook)和微博网站(如Twitter)的内容聚合, 更独特之处在于它将这些网站中的内容加以选择并重新排版为内容与读者高度相关且图文并茂的杂志形态。 Flipboard 会根据用户的人际关系亲密度、交流频繁度以及内容的质量,如被转帖和得到回复的数量等, 通过一套逻辑算法挑选出对用户最具关联性和最可能想要关注和阅读的内容。

63 共同体群荐式阅读 在特定社群或共同体内的读者们之间相互联系、了解和推荐阅读书目以保持领域知识新鲜度的阅读方式。 个人清单经联网提交后,系统自动根据社群成员阅读书目的情况形成统计图表, 直观地向个体成员显示目前共同体中的阅读热点书目以及相应的阅读人群在团体中的比率等数据信息。

64 立体的电子书阅读——金字塔 主题的简要概括,可以小册子的形式问世 第一层
第二层(详细分析论点的不同方面,成为独立单元,为最高层提供原始资料) 第三层(由说明文档组成,可能包含不同的类型) 第四层(理论文章或史学资料,包括已有学术作品的摘录和论述) 第五层(提出教学方面的主张,由课堂讨论的建议、教学大纲模式和课程设计组成) 第六层(收录读者调查报告、作者与编辑的交流、读者来信)

65 阅读类型 学习型 研究型 应用型 欣赏型 治疗型

66 数字阅读能培养出比尔·盖茨吗? 《在图书馆培养比尔·盖茨》 书是最后的玩具,尽量让孩子变得无聊
不要费心让孩子阅读很多书籍,而是要让孩子知道阅读的乐趣 《在图书馆培养比尔·盖茨》

67 个人阅读行为 组织阅读行为 社会阅读行为

68 七、数字阅读的社会语言学 年关焦虑症 断头新闻

69 创造新的文肓 人群的分离 新的不平等

70 八、数字阅读与图书馆空间再造

71 图书馆空间再造 开放式空间 半私密空间 技术丰富型空间

72 设置声响地图 声响的差异和等级 陈格理馆长2014PPT

73

74

75

76 距离 亲密距离,0米- 0. 45 米; 个人距离,0. 45 米- 1.2 米; 社会距离,1. 2 米- 2. 1 米;
丁·费尔西和唐·勃恩在图书馆观察发现: 若某人单独坐在桌旁,而一个陌生人分别坐在他对面、隔着一个椅子坐或正好挨着他坐这几种情况中,女性最不喜欢别人挨着她坐,而男性 最不喜欢别人占据他对面的座位。男性还试图通过在自己面前放书来避免干扰。同样,女性把书放在旁边的位子上 亲密距离,0米- 0. 45 米; 个人距离,0. 45 米- 1.2 米; 社会距离,1. 2 米- 2. 1 米; 公众距离,3. 6 米- 7. 5 米

77 休闲式数字阅读 阅读释放压力 一些成年人喜欢阅读图文书主要是因为现代生活过于紧张, 人们没有耐心去处理高深的文字。图文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们的紧张和焦虑。对于认知能力有限的孩子来说, 读图文书也有利于他们理解并吸收知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

78 移动娱乐阅读 手机娱乐用户平均每天除短信电话外使用手机179分钟,其中手机娱乐109分钟。
77.8%手机娱乐用户在晚上睡觉前使用手机,73.2%手机娱乐用户在家里/宿舍等休息时间使用

79 2014地平线报告 美国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简称NMC)自2002年开始,每年出版《地平线报告》,每年针对该年与未来五年内教育科技新兴应用提出关键趋势与重要挑战。 关键趋势 社交媒体的日益普及,更多师生使用无所不在的社交媒体分享各项信息 整合线上学习、混合式学习和协作学习,教育上也转变为线上、混合式、协同的教学方式 基于数据学习与评价的兴起,注重学习者的体验分析和学习成效评估 从学生作为消费者到学生作为创造者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促使学生有更多的创作和产出 更为灵活地应对变革 网络学习的演化

80 @ 交流共享功能 共享空间 ( Commons) Communication 信息共享空间 IC 信息技术\电子资源 初级 学习共享空间
LC 学生成功\辅助教学\协同学习 中级 研究共享空间 RC 综合IC和LC\专业学科服务\支持研究 高级

81 九、数字阅读推广策略 社会层面 图书馆层面 家庭层面

82 阅读立法 阅读协会

83 国际图书年(International Book Year)
阅读年——阅读日 国际图书年(International Book Year) 英国“国家阅读年” 世界读书日 国际儿童图书日

84 高雄市立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十六个策略 策略一:建置城市阅读运动网站; 策略二:首长亲自带动阅读:与局长读书、与市长读书;
策略三:高雄好读书; 策略四:开发潜在读者群,主动前往国小办理借阅证; 策略五:早读运动-爱上图书馆; 策略六:推出“家庭借阅证”,芬芳书香从家庭开始绽放; 策略七:推动班级阅读风气,达成书香满校园之目标; 策略八:举办图书馆利用教育,让孩子成为爱书人;

85 策略九:打造没有围墙的图书馆; 策略十:以“故事妈妈”打造城市阅读品牌; 策略十一:推动弱势族群的阅读,用阅读搭一座希望之桥; 策略十二:提倡青(少)年阅读; 策略十三:办理阅读种子教师研习为教师及学校图书馆人员、志工充电; 策略十四:推广小区阅读开办团体借阅证(group readings); 策略十五:学校图书馆小区化; 策略十六:多元文化阅读推动。

86 十、数字阅读的知识产权问题

87 图书馆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与隐私保护 电子书的使用期限
2010年3月份,当HarperCollins出版集团宣布图书馆浏览其电子图书的次数不能超过26次时,一场有关电子图书未来的战争爆发了。这很可能意味着图书馆使用电子图书的期限只有一年。在使用期满的情况下,图书馆如果不重新购买,用户将无法使用。 ALA的主席Robeaa Stevens认为:“人们对此感到非常焦虑,图书馆预算经费在最好的预想下,充其量只会不增不减。而电子图书的使用则在大幅增长,该模式如被其他出版商采用将非常棘手” 图书馆服务中的知识产权与隐私保护 南开大学柯平讲座

88 知识产权问题 Hathitrust案例 Google Books案例 图书馆发表声明 英国图书馆于2014年3月28日发表声明,宣布支持英国知识产权局于3月27日提出的版权例外草案 在知识自由与知识产权平衡中馆长的作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分管图书馆与信息服务的副校长兼图书馆馆长James Neal代表图书馆界参与2014年4月2日举行的知识产权和互联网众议院司法听证会。

89 十一、数字阅读的知识管理

90 ALA Pew Internet(2012)

91

92

93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David Perkins在课程“探究:隐性知识和直觉”中,提出隐性知识有如下几种类型:
情感方面的隐性知识; 言语理解中的隐性知识; 身体方面的隐性知识; 社会习俗方面的隐性知识; 专家拥有的大量隐性知识。

94 隐性知识可视化

95 南开大学商学院A501-5室 电话: ;闫老师 ;肖老师 ;冯老师

96 报告人 柯平, 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图书情报专业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档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目录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天津市中文信息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知识》等核心期刊编委。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文献目录学;知识管理;信息咨询。


Download ppt "曲阜师范大学 关于数字阅读的若干理论问题 柯 平 南开大学 2015/10/26."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