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六年一班分組報告 台灣的自然環境 6-1第六組 組員:呂盈諠、鄭羽芹、陳筱涵、李靜嘉、曾柏維 指導老師:蔡文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六年一班分組報告 台灣的自然環境 6-1第六組 組員:呂盈諠、鄭羽芹、陳筱涵、李靜嘉、曾柏維 指導老師:蔡文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六年一班分組報告 台灣的自然環境 6-1第六組 組員:呂盈諠、鄭羽芹、陳筱涵、李靜嘉、曾柏維 指導老師:蔡文玉

2 美麗之島--臺灣 人稱「福爾摩沙」的台灣雖然僅是一座面積約36000平方公里的島嶼,但由於地理位置處於熱帶和亞熱帶之間,島內多高山,地形海拔落差大,充沛的雨量衍生出各類森林,茂密覆蓋於島上每個角落,形成獨特而優質的自然環境,因而孕育了相當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其中更有許多是只分布在台灣的珍貴特有種類。

3 生態環境是自然的生態環境,即未經過人為破壞與介入的天然環境,廣義的說法為「大自然中各類生物能存活的環境」。世上各種生物都有適合自己生存的生態環境,多種生物一同棲息的相同生態環境即為一個生態系統,而在相同生態環境下的生物會互相競爭,造成食物鏈。人類為了保育稀有動物,專業人員會研究該動物的習性後,量身打造能夠復育牠們的環境。

4 台灣的自然環境 豐富的台灣擁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盆地等地形

5 台灣的生物分布 1.台灣的自然條件: (1)氣候―高溫多雨,植物種類多。 (2)地形―高山聳立,氣候成垂直變化,生態環境佳。
(3)位置―動物季節性南北遷移的中點,多候鳥過境。 2.台灣植物的分布:高山地區因垂直落差大,植物分布受氣溫影響。 (6)天然植物的功能―保護土壤、涵養水源、調節地下水量、淨化空氣、棲息動物。 3.台灣生態的保育: (1)目前危機―國土過度開發利用,破壞了生態環境。 (2)保育方針―植物:林木保育重於坎伐;動物:規劃動物棲息地。

6 台灣的水土保育 1.台灣的土壤特性: (1)成土因素― 氣候:高溫多雨,形成台灣北部的紅土(因氧化作用盛行)。
生物:動物的鑚動、分解等行為會影響土壤的結構和性質。 (2)重要性―提供動植物所需,保護自然環境及景觀。 (3)破壞原因― 人為破壞:土地過度開發,砍伐天然植被造成土壤流失、人為利用污染。 自然破壞:地勢坡陡流急、降水時間集中、造成土壤沖蝕流失。 (4)改善方法―做好水土保持。 保護天然植被,防止土壤流失。 沿等高線開發,防止陡坡沖刷。 避免過度利用,防土石流災害。

7 台灣的高山(>2500m) 台灣的高山(1800~2500m)
冷溫帶針葉林分布於海拔2,500~3,000公尺,以鐵杉、雲杉為主。3000~3,500為高山針葉林,代表植物為台灣冷杉、玉山箭竹。在森林界線以上則為高山寒原(3500公尺以上) 台灣的高山(1800~2500m) 海拔1800~2500m為暖溫帶森林,為台灣最大的降雨帶,終年常見雲霧,故又稱霧林帶。為針闊葉混合林,樹種組成以紅檜、扁柏、台灣杉等針葉樹及 台灣赤楊、紅榨槭、青楓、大葉柯、森氏櫟等落葉性闊葉樹為主。

8 台灣的中海拔山區(500~1800m) 台灣的低海拔山區(<500m)
海拔500~1,800公尺為暖溫帶闊葉林,土壤富含腐植質,森林鬱閉度高。 代表植物為常綠闊葉樹,以樟科、茶科或殼斗科植物為主。常見桂竹、柳杉、 孟宗竹之類的人工林夾雜,或是各種附生蕨類與筆筒樹等大型蕨類。 台灣的低海拔山區(<500m) 低海拔山區地勢平緩,開發歷史較早,目前僅台灣東部、南部的少數地區保留原始狀態,其餘區域的原始植被多已消失,僅有次生林與人工林殘存。

9 台灣的低海拔山區(<500m) 低海拔森林的代表植物種類有構樹、小葉桑、香楠、茄苳、青剛櫟等;次生林
以山黃麻、血桐、野桐為主;人工林則有相思樹、油桐、桂竹、綠竹、麻竹等

10 台灣的平地生態系 台灣的平地生態系:草原與河口沙丘 台灣平原的森林已消失兩三百年,被農田、都市取代,自然草原也已經不多。
台灣沒有沙漠,但沿岸沈積泥沙在強烈海風吹襲下容易形成沙丘地形。 台灣的平地生態系 台灣的平地及盆地多已開墾為農田或成為都市部。農耕地、埤塘及海岸濕地 成為動植物重要棲地,部分河口及海岸有紅樹林及海岸林。

11 臺灣擁有豐富的林相資源,3000公尺以上的山峰多達258座,是世界各國少有的地理現象。因為山地多,臺灣各類型的登山活動相當風行,由郊山、中級山至攀登高山百岳,溪谷健行、溯溪探源,到長程越嶺縱走,都可以藉著親近蒼鬱溪谷,充分體驗臺灣的山林之美。 不僅於此,臺灣的8個國家公園中更包含許多特殊的地形景觀:立霧溪切割而成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峽谷風情,臺灣最高的據點─東北亞第一高峰玉山,世紀奇峰大霸尖山的險峻岩峰,以及保留火山體、火口湖等景觀的陽明山國家公園大屯火山群,極富南洋風情的墾丁國家公園熱帶灌叢…,還有以戰地文物地景著名的金門國家公園等。

12 河口溼地的動物 河口溼地動物資源以鳥類為主。目前鳥類記錄共有172種,其中水鳥約佔七成,陸鳥約佔三成。本區的鳥類族群數量、種類及密度甚高。每年十二月至隔年四月為水鳥季,冬候鳥以濱鷸、尖尾鴨和小水鴨為主。而在張玉姑廟附近亦發現許多小白鷺 、黃頭鷺、夜鷺等共同築巢於防風林保護區內,成為少見的鷺鷥營巢區景觀。

13 動物與植物 動物彈塗魚、褐頭鷦鷯、灰頭鷦鶯、紅尾伯勞、白頭翁、紅鳩、喜鵲、黃鶺鴒、白鶺鴒、青足鷸、大杓鷸、濱鷸、翻石鷸、東方環頸、小環頸、紅冠水雞、小水鴨、小白鷺、夜鷺等。 植物有濱豇豆、白茅、紅樹林、林投、濱刀豆、海馬齒、台灣海桐、草海桐、蘆葦、貓鼠刺(濱刺麥)、鹽地鼠尾粟、苦林盤等。

14 溼地 溼地以鹽分來看,可區分為淡水、半淡鹹水以及鹹水溼地。半淡鹹水與鹹水性溼地分布在河口與沿岸會受到海水影響的地帶。
台灣沿海河口草澤型的溼地,較具規模的,要數台中高美溼地,它是由雲林莞草所形成的草澤溼地。 木本植物所形成的溼地,最有規模的,是我們熟知的河口紅樹林沼澤。植物除了是溼地生態系的生產者,提供動物為食物之外,植物本身的物理結構,還可做為動物的棲息空間。 在河口草澤溼地,小魚小蝦利用草叢躲避捕食者;貽貝足絲可以附著在草莖基部而能生長。在河口紅樹林溼地,螃蟹、彈塗魚居住在紅樹的呼吸根、支撐根所形成的洞穴裡;紅樹林的枝條、樹幹則為海葵、藤壺、螺附著生長的基地。

15 溼地生態的特色 溼地生態系與陸域生態系最大的不同在於溼地受水力的控制。溪流、瀑布與沿岸潮間帶潮汐水力產生的動能充沛,帶來氧氣與食物,並沖走廢物,溼地底部不易蓄積養分;在此流動的水域環境,溪流裡的水棲昆蟲或海洋無脊椎動物,以濾食性並且需氧量較高的種類佔優勢。

16 河口濕地 溼地是位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環境下,生長著很多溼地的特徵水生植物。溼地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擁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溼地,因此溼地被稱為「鳥類的樂園」。常見動物有沙蠶、招潮蟹、貝類、彈塗魚和水鳥等。

17 台灣河口溼地 紅樹林

18 認識紅樹林 「紅樹林」是指一群可以適應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河口潮間帶的木本植物,並非單指某一種植物。根據國際紅樹林組織所列,全世界目前有62科30屬243種的紅樹林植物。但真正紅樹林植物是指只生活在河口潮間帶之木本植物,而且已演化出「氣生根」、「支柱根」或「胎生行為」等特性來適應河口潮間帶之特殊環境。在台灣符合此定義的現存紅樹林植物只有紅樹科的水筆仔、五梨跤、使君子科的欖李及馬鞭草科的海茄苳等四種。當然,在台灣的濱海地區還有各種植物,包括紅樹林的的伴生植物,例如苦林盤、黃槿、土沈香等,另外還有禾本科之雲林莞草、鹽地鼠尾粟、濱刺麥及林投、草海桐、鹽地等海濱植物。

19 生態豐富的台灣 臺灣氣候溫暖、雨量豐沛,潟湖及沙洲、平原、盆地、丘陵、臺地、山岳等各式地形齊備,使臺灣具豐富龐雜的動植物資源,孕育出繁多的生物種類,一個大型的生態公園就此形成。 臺灣沿岸由於泥質灘地及紅樹林生長,吸引了來自各地的候鳥群,成為候鳥過境棲息的庇護所;有在春夏之際由熱帶地區到臺灣避暑的候鳥,如八色鳥;也有在秋季時由寒溫帶南下到臺灣避寒的冬候鳥,如黑面琵鷺,以及在每年國慶期間,準時來臺的國慶鳥─灰面鷲;還有更多以臺灣為中繼站或遷徙終點的候鳥群,為臺灣的生態加注了旺盛的生命力!

20 美麗海岸:澎湖雙心石滬 澎湖雙心石滬臺灣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在東海岸太平洋,可以看到一群群瓶鼻海豚、飛旋海豚及花紋海豚、彿氏海豚、熱帶班海豚跳躍海面。而南方墾丁以及離島的綠島、澎湖地區,還有美麗的珊瑚群,蔚藍美麗的海洋世界,盡收眼底。

21 台灣之光:玉山國家公園 玉山國家公園以山為名,因山而峻秀,範圍內含括全台三分之一的名山。有傲視東北亞的玉山,中央山脈之最的秀姑巒山,十峻之尊的玉山東峰,南臺首嶽的關山及東臺第一霸的新康 山等。這些山高低有別,形容互異,卻又各擅勝場,全是登山者之最愛。 玉山山塊因歐亞、菲律賓板塊相擠撞而高隆,主稜脈略呈十字形,南北長而東西短,十字之交點即為玉山主峰,海拔3952公尺。

22

23 玉山國家公園:植物 地區的植物組成與形相,受到雨量、濕度、坡向、風等環境因子影響而異。玉山國家公園地形特殊,具有峽谷、斷崖、風口等地形。氣候多變,具有暖、溫、寒三型,因此植物種類繁複,面積僅為台灣的百分之三,卻有半數以上的原生植物,具有亞熱帶植物,也可見北國的植物景象。 其中已演替至穩定狀態的植物社會,可概分為高山寒原與森林兩種植物群系,另外還有尚在演替中的草原、松林及赤楊林等,是遭火燒或伐木後的次生植物。 森林是玉山國家公園的寶庫,不但庇蔭了生棲萬物,也免土壤受雨水沖刷,樹木對人類的貢獻絕非僅止於木材、紙漿、醫藥,絕非僅能砍伐、摘取以應用,因此國家公園中的一草一木、森林、草原都希望 是隨其自然的生息。

24 玉山國家公園:植物的多樣性 台灣的氣候、溼度等...因素皆十分多樣,因此,孕育出許多不同的生物,其中,也就涵蓋了很多樣化的自然環境,也包含了三項在玉山國家公園中不同海拔高度所能見到的各種生態環境,分別是…… 1.高山寒原 2.森林 3.熱帶雨林

25 簡單描述 寒原是植物生存環境的極限,僅出現於地球高緯度或高山森林界線與雪線之間,分別稱為極地寒原及高山寒原。
廣大的森林,在寒原植物的下方,是國家公園植物的寶庫。 熱帶雨林是玉山國家公園分布海拔最低的植物群落,僅分布於東部拉庫溪谷之 900 公尺以下之地區。

26 玉山國家公園:動物 在國家公園的動物世界裡,在這個平均海拔2500公尺的範圍內,它幾乎孕育了台灣所有分布於低、中、高海拔的動物。 任何的海拔、任何的林相,所能提供給動物的棲息環境都不一樣,當然住客也各不相同。由於氣溫、濕度、食物 鏈的關係,並不一定適合同樣的動物生存。因此經營野生動物的最佳方式是零干擾,讓他們自由自在地、自主地生老病死。 在生態環境仍保存相當良好的國家公園深處,近來有越來越多的台灣黑熊活動跡象。 在3500公尺以下的森林陰濕處,若小心的翻開石塊,可能會發現下面躲著一 隻形體極像壁虎的小生命,牠就是山椒魚,是台灣相當珍貴的有尾兩棲動物,和中國的娃娃魚是親戚。這類動物在145萬年前的侏羅紀地質年代時期即出現在地球上,是台灣曾歷經冰河時 期的證據之一,牠若滅絕了,後人考據台灣的地質史時就更難了。 26

27 玉山國家公園:動物 國家公園區內有較特殊的蛇,是菊池氏龜殼花,牠身子短而肥,全身鐵灰色 ,遇見時別害怕,更不要打或抓,小心繞行而過即可。另一種是數量原本就少的高砂蛇,若碰到牠,請告訴玉山國家公園的人員,以便對這種蛇作記錄與研究。 每年三至五月,當中、低海拔的有骨消綻放遍野的白花時,就會出現成群的大紅紋鳳蝶 、紅緣黃小灰蝶、紅鐮紋蛺蝶,馬不停蹄地在那聚繖花序上飛躍、佇足,此景況在國家公園的 東埔可以看到。每年盛暑,曙鳳蝶則活躍於海拔約2000公尺的地區,那深濃的桃紅色羽翅是 最佳的身分證明。有一種於翅端有二排圓形紅斑的雙環鳳蝶,在陽光下蝶翅會閃爍綠色 的光澤,從盛夏到初秋、從中海拔至高海拔的某些特定地方,可一瞅牠的倩影。

28 平地草原 台灣西部平原雨量集中在夏季,冬季在乾旱與強風的作用下,只能生長耐旱的禾本科雜草,如狗牙根、五節芒、狗尾草等,因而發展出草原生態的景觀。然而隨著農墾活動的增加,西部平原現多已被農田、住家取代,這種景觀現已較少見,目前以恆春半島的大草原較具規模。

29 臺灣平原的動物~臺灣土狗 屬中型犬,身材輕巧,行動靈敏。身型適中結實,少有如寵物犬般的肥胖。
短毛、尖嘴,兩耳高豎,肩高五十公分上下的臺灣土狗,最大特性是四肢細長且耐跑。

30 臺灣平原的動物(3)~臺灣梅花鹿 臺灣梅花鹿,鹿科,草食性動物,為臺灣特有亞種,體長約150公分,喜群居,其名來源自背上的白色的梅花斑。
雄性有角,雌性則無。

31 臺灣平原的植物~榕樹 常綠大喬木,莖幹粗、多分枝、枝葉濃密,全株無毛,樹冠傘形至圓形,深根性。 全株具乳汁,為桑科植物之重要特徵。

32 臺灣平原的植物~檳榔 檳榔原產於馬來西亞,高約12-15公尺,無分支,莖直徑約15公分,6-9枚葉簇生於莖的頂端。果實外皮堅硬,內含一粒檳榔子。採收期約每年的8-11月,去皮煮沸處理曬乾後呈深色。咀嚼時可以蒟葉包覆。

33 資料來源 河口濕地維基百科 台灣的自然環境 台灣平原地區生態保護之推動與展望 行政院新聞局生態保育網

34 圖片來源 Google Google Google Google Google


Download ppt "六年一班分組報告 台灣的自然環境 6-1第六組 組員:呂盈諠、鄭羽芹、陳筱涵、李靜嘉、曾柏維 指導老師:蔡文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