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资本论》选读 第三讲:资本积累理论 主讲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张燕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资本论》选读 第三讲:资本积累理论 主讲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张燕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资本论》选读 第三讲:资本积累理论 主讲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张燕喜

2 资本积累理论

3 资本积累理论概述 《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考察资本的积累过程,也就是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资本的过程。这一理论从再生产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说明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资本积累理论介绍的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的内容。

4 四、学习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
内容提要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的实质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四、学习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

5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与 资本积累的实质

6 资本积累 商品 资本家个人消费

7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的实质
无论社会形式如何,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们不能停止消费,也就不能停止生产。周而复始、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8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的实质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概念:简单再生产,是指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资本家是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不增加投资,使生产按照原有规模重复进行。 本质:任何社会的再生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它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9 工人的个人消费也完全从属于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需要,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 。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续) 工资是工人自己的劳动创造的。 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工人的个人消费也完全从属于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需要,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 。 结论:剥夺剥夺者天然合理。

10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的实质 2、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

11 把剩余价值当做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
2、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续) 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的概念 把剩余价值当做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 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在规模扩大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的生产,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12 2、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续) 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增加资本、扩大生产规模,继续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是资本家不断扩大和加深剥削工人的过程,就是资本关系不断扩大再生产的过程。

13 资本积累的必然性与积累量 必然性: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压力 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劳动生产率水平;
2、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续) 资本积累的必然性与积累量 必然性: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压力 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劳动生产率水平; 所使用资本和所消费资本差额的扩大; 预付资本总量。

14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5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能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变化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能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时的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时的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

16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要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而单个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种形式实现的。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续)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要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而单个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种形式实现的。

17 经典论述 “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18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过剩劳动人口是相对的,它只是同资本积累对它的需求相比而显得过剩。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同时,这种过剩人口还是资本积累的杠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19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3、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及 无产阶级贫困化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20 经典论述 “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

21 3、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及 无产阶级贫困化(续)
3、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及 无产阶级贫困化(续) 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无产阶级的贫困是指整个无产阶级的贫困状况,指无产阶级从属于资本的受奴役、受剥削的社会地位和状况。 无产阶级的贫困不仅是相对的,有时还是绝对的。

22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把分散的小的生产资料加以集中和扩大,把它们变成现代强有力的生产杠杆,这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承担者即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23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24 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1、资本的原始积累 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

25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经典论述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26 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 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 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27 扩大再生产 剩余价值 阶级斗争激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灭亡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 财富和贫困的积累 相对过剩人口 资 本 积 累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扩大再生产 相对过剩人口

28 经典论述 经典论述 “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了。” 《全集》23、

29 一个基础 一个中心 一个过程 三条线索 《资本论》 归结 三大理论 一个结论

30 一个基础 一个中心 基础:劳动价值论 中心: 剩余价值

31 一个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二至六篇) 剩余价值再生产过程(七篇)。

32 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榨取剩余价值是生产的惟一目的和动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基本矛盾,决定阶级斗争和“两个必然”。
三条线索 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榨取剩余价值是生产的惟一目的和动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基本矛盾,决定阶级斗争和“两个必然”。

33 三大原理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生产论 资本积累论(剩余价值再生产论)

34 一个结论 资本 主义 必然 灭亡

35 “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所遇到的敌人,不只是它在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 —《全集》23、12

36 “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它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全集》23、12

37 四、学习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 联系实际的思考
四、学习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 联系实际的思考

38 学习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一)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原理揭示了资本积累的规律,深入研究这一理论不仅对正确分析、对待当代资本主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说来(一-五): 首先,马克思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原理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科学论断,是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理想教材和必修课;是正确分析当代资本主义、认识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39 学习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二)
其次,资本积累原理揭示出:积累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必然引发经济结构的变迁、资本的重组。剔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剥削关系的揭示,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重视资本的积累,要通过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在全球兼并浪潮中将企业做大做强;要通过资本的有效重组,将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得更加合理。

40 学习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三)
再次,马克思资本积累原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引发相对过剩人口、失业大军的出现。就业乃民生之本,马克思的上述论述对于我们认识我国劳动就业形势的变化,也极具指导意义。

41 学习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四)
第四、马克思在阐述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原理时,提出了对未来社会所有制形态的构想—“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对我们理解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也具指导价值。

42 学习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五)
第五、马克思在阐述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原理时,提出了关于基本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爆发的思想,该思想也极具现实意义。

43 学习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 关于坚定信念的思考

44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经说过:后人纠正我们的错误往往比我们以轻蔑的眼光纠正前人的认识多的多;我们思想中被纠正的东西比可以保留的东西要多得多。

45 恩格斯在1895年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
恩格斯:《卡 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10)

46 资本积累理论与 当代资本主义 “科学的持久必胜论”

47 谢谢同志们! 再见!


Download ppt "《资本论》选读 第三讲:资本积累理论 主讲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张燕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