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講座:鄭先祐 (Ayo) 教授 國立 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環境生態 + 生態旅遊 (碩士班)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講座:鄭先祐 (Ayo) 教授 國立 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環境生態 + 生態旅遊 (碩士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講座:鄭先祐 (Ayo) 教授 國立 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環境生態 + 生態旅遊 (碩士班)
國內外環境議題發展之趨勢與啟示 時間:2016年3月27日 (周日) 下午1:30 – 4:30 地點: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環教機構 N209教室 講座:鄭先祐 (Ayo) 教授 國立 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環境生態 + 生態旅遊 (碩士班) Ayo NUTN website:

2 環境(保)議題=環境保護議題 定義:環境(保護)相關的爭議,或是亟待 處理,但仍困難落實的事件(事項)。
本質:影響重大,主張爭議、利害衝突。 發展趨勢:多元多樣,類別暴增;議題 從家居生活、工作場所、社區生活、國 家政策,跨地域,到全球。

3 環境保護議題? 未落實 重要但 公共政策 現實狀態 重要且 爭議 全球、國家、城鄉、個人、社區

4 相關名詞: 環境問題 (problems) 環境科學 (science) 環境意識 (conscious)
環境主義 (Environmentalism) 環境新聞 (news) 環境議題 (issues)

5 環境議題? 環境 問題 環境新聞 議題 環境科學 環境主義 環境意識

6 您,關心什麼 ? 圖片來源:認識環境教育,環境教育學會發行

7 PM2.5?

8 人類與森林的消長 圖片來源

9 生物多樣性的保育

10 發稿時間:2015/09/15 20:16 紙片北極熊照片網路瘋傳

11 海平面上升?

12 核汙染與食品安全

13 電磁場對健康的影響?

14 猴殤!壽山台灣獼猴2社群慘滅門 疑遭毒殺半數失蹤
猴殤!壽山台灣獼猴2社群慘滅門 疑遭毒殺半數失蹤 2014年12月8日 19:30

15 環境正義

16 全球化 vs. 在地化

17 2013年度環境議題 工業汙染 看見台灣 核電、廢核、 核四公投 墾丁悠活 水保法與區域 計畫

18 2014 台灣十大環境新聞議題 1. 大埔案 四戶勝訴,還地、原屋重建還在等 (國土)(訴訟) 5. 美麗灣環評再敗訴 (訴訟)
1. 大埔案 四戶勝訴,還地、原屋重建還在等 (國土)(訴訟) 5. 美麗灣環評再敗訴 (訴訟) 2. 食安不安,修法細節,斡旋再三 (政策) 4. 自經區拼開放,恐衝擊在地農業與糧食安全 (政策) 6. 有害變一般? 廢五金標準,擬修改,惹議 (政策) 8. 有毒爐碴填農地,污染風險,無法管 (政策) 7. 高雄氣爆炸出石化業沈痾,民間要求產業轉型 (國土) 10. 假農舍占農地 ,宜蘭公民行動護蘭陽地景 (國土) 3. 三義外環道恐傷棲地,守護石虎,公民動員 (生物保育) 9. 雪谷纜車,威脅台灣黑熊家園 (生物保育)

19 摘取自:環境資訊中心,Ayo整理編修。 氣候變遷 能源問題 水源保護 國土保安 都市綠化 糧食危機 海洋保育 塑化危機 公害汙染 公害訴訟

20 全球思考,在地行動 (地區到地球日) 1960s - 1970s……. 我們一家都是 地球人。 地球日 1970年創立
全球思考,在地行動 (地區到地球日) 1960s s……. 地球日 1970年創立 Carson, Rachel (1962) 我們一家都是 地球人。

21 從月球看地球 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 羅11號太空船成功登陸月球。 1970年4月22日,地球日。

22 企業與環保關係的改變 摘取自:Abe, J. M., P. E. Dempsey, and D. A. Bassett (1998) Business Ecology, giving your organization the natural edge. Butterworth-Heinemann.

23 企業與環保關係的改變 污染者付費 輸出的管制

24 企業與環保關係的改變 輸入的管理

25 企業環保趨勢 企業與環保的關係…..歷史軌跡 1970s 之前 Unprepared (未準備)
1970s Reactive (回應):管制標準 1980s Anticipatory (預先回應):避免污染 1990s Proactive (積極的回應):生態效率 (eco-efficiency) 2000s 之後 (高度整合):可持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igh integration) : 2010s之後,真善美的價值創造 (有機融合) 被動 主動 整合

26 環境議題發展之趨勢 多元多樣,且爭議多 (複雜化) 地區至全球,全球至地區 (無國界) 趨向專業化,價值化,(深層化)
全球思考,行動在地 (結構) 聚焦於「可持續」文明 (整體)

27 1990s s………..

28 綠領經濟: 下一波景氣大復甦的新動力 The Green-Collar Economy: How One Solution Can Fix Our Two Biggest Problems 原文作者:Van Jones (范.瓊斯) 譯者:鄭詠澤、何豪毅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10/04/09

29 Green Economy (2010s)

30 2052 Jorgen Randers (2012) 下個40年的全球生態、經濟與人類生活總預測
2052:A Global Forecast for the Next Forty Years =2052│ =1972 《成長的極限》(1972年出版)。 原文作者:Jorgen Randers 譯者:莊勝雄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3/08/08

31 The Global Goals (2016) Achieve by 2030

32 環境議題發展之啟示 全球思考,行動在地 (結構) 專業的迷失 (破解專業) 聚焦於「可持續」文明 (整體) 目錄
案例:國光石化 vs. 白海豚保育 (禁漏原則) 專業的迷失 (破解專業) 案例:棲蘭山檜木林,移除枯立倒木計畫 案例:高壓輸配電線的電頻磁場 聚焦於「可持續」文明 (整體) 如何面對環境議題? 國際案例:永續社區 (保育 VS. 發展) 目錄

33  中華白海豚的保育 全球思考,行動在地 (結構) 案例:國光石化 vs. 白海豚保育 (禁漏原則) 國光石化計畫
(彰化縣 大城 海埔地 工業區及專用港 計劃)

34 中華白海豚現況,確定事項: 生態特質: 國際保育等級: 現況: 性成熟期長,生殖率特別低。族群易衰敗,成長難。
棲息近岸淺水,易受來自海岸開發和陸地污染傷害。 容易被切割成小族群。 國際保育等級: CR (critical endangered) (極度瀕危)。(2008/8/29) 全世界資產,最高保育等級 現況: 台灣西海岸,工業開發相當密集。 白海豚總數只剩不到百隻,且被切割為南北兩個亞族群。極度瀕危,可能滅絕。

35 國光石化 海埔地 工業專用港 開發計畫

36 國光石化,開發案的影響(一) 阻隔影響: 填海造地,潮間帶消失: 因為開發案,將從潮間帶延伸到水深17米的海域,對白海豚,明顯有阻隔的影響。
將有加乘效應,對白海豚族群造成的壓力,不容忽視。 特別對育幼群體,可能影響更大。 數理模擬推估,南北分隔若超過7年,中華白海豚將可能滅絕。 填海造地,潮間帶消失: 白海豚食物(魚類)資源減少。

37 國光石化,開發案的影響(二) 噪音的影響: 污染的影響: 噪音與汙染的影響,不清楚, 尚待研究!
台灣海峽已經是較吵雜的海域,不宜再增加人為的噪音。 因為沒有白海豚的聽力與敏感資料,無法預估影響。 污染的影響: 無法得知何種污染將會對白海豚有影響。 噪音與汙染的影響,不清楚, 尚待研究!

38 中華白海豚的保育  為避免萬一,必要採取「禁漏原則」。 禁漏原則
大城工業區和工業港開發計畫,對白海豚族群可能有傷害,且有造成滅絕的可能(有證據顯示其可能)。 開發單位要提出對白海豚,無顯著傷害和可保證不會滅絕的証明。 倘若證明無效,或是有瑕疵,有疑問等,開發計畫必要暫緩 (擱置)。 禁漏原則

39 Instrumental value of Biodiversity
Anthropocentric ethics Instrumental value of Biodiversity 項目 Examples 東西 (goods) 食物、醫藥、纖維、燃料、木材 服務 (services) 授粉、物質循環、固氮、氣溫維持、氣體平衡、淡水供應(水循環) 資訊 (Information) 基因工程、應用生物學、醫學、生態學、仿生學 心靈 (psycho-spiritual) 美感、美學、靈修、信仰、科學知識

40 Norton’s convergence hypothesis
人為中心的利用性價值 (instrumental values) + 生命中心的內在性價值(intrinsic value) = 保育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41 Burden of proof (舉證責任) (只有利用價值) (利用價值 + 內在價值)

42 Burden of proof (舉證責任) (本利分析) (最低安全標準)

43 禁漏原則 (預警、預防)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當面對有可能肇致惡果的舉動,雖然學術界 仍未能確定(存在著不確定性),但必要採取的 原則。 根據「禁漏原則」,即是假定此舉動有惡果, 除非提出舉動者可證明其不會有惡果。 「開發者」負有舉証的責任。 禁漏原則

44 禁漏原則(歷史背景) 總共有32個學者專家共同起草,主題:禁漏原 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
科學與環境健康網絡,與多個基金會支持下, 召集科學家、哲學家、法學家和環境運動者, Wingspread 會議中心,經過三天的研討(1998 年元月23-25日),獲得的共識,而發表的宣言。 Wingspread Statement 禁漏原則

45 Wingspread Statement 毒性物質的使用與排放,資源的開發和環境的 改變,已經無意中造成對環境與人類健康的傷 害。
我們相信目前環境法規和政策,特別是基於風 險評估,已經無法充分保護人類和環境,以及 整個自然體系的健康。 當我們了解到相關危險事件的人類舉動,必要比目前規定的,更加小心。 公司、政府、機構、社區、科學家和個人等所有的人類舉動,都必要採取禁漏,避免萬一的途徑。 禁漏原則

46 Wingspread Statement 禁漏原則 因此,我們提出『禁漏原則』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當某個舉動威脅到環境或人類健康時,就必要採取『禁漏原則』 ,雖然科學上可能仍無法完全證實其因果關係。 這時,舉証的責任是在贊成這個舉動者,而不是一般懷疑此舉動的民眾。 『禁漏原則』的應用,過程必要是公開,被告知和合乎民主程序,且要包含所有可能被影響的對象。 所有可能的替代方案,包含零方案 ,都要被考量。 禁漏原則

47 石棉案例 (歷史背景) 禁漏原則 1879年,開採石棉。 1898年,英國工廠巡視員Lucy Deane警告石棉粉末有害。
1906年,法國有50名石棉女工死亡,建議採取管制措施。 1911年,老鼠試驗,顯示有石棉粉末可能有害。 1930年,英國Rochdale 工廠66%工人患有石棉沉滯症。 年,有報告指出石棉製造業的工人罹患肺癌。 1955年,英國Richard Doll 研究指出,Rochdale 石棉工人 罹患肺癌的風險,很高。 年,南非、英國和美國等地的石棉工人,和鄰 近的民眾,都發現罹患間皮瘤 (mesothelioma)。 1993年,石棉危險性已經廣泛承認,有些國家頒布禁令。 年,歐盟全面禁止石棉的使用。 禁漏原則

48 石棉案例 (健康與經濟損失) 石棉是導致間皮瘤 (mesothelioma)的禍首,這是潛伏期很長 的疾病,一旦發病通常一年內就會死亡。 保健專家估計,未來35年間,全歐盟就有25萬至40萬人,因 為過去接觸過石棉而死於間皮瘤、肺癌或石棉沉滯症。 If we always wait for scientific certainty (科學確定), people may suffer and die, and damage to the natural world may be irreversible (無可回復). 荷蘭的研究,如果在1965年就禁用石棉,而不是拖延到1993年,這樣就可挽救荷蘭約34,000名受害者和190億歐元的建築成本和賠償費。 根據荷蘭衛生部統計,在 年間,將會有52,600名受害者,和300億歐元的支付成本。 禁漏原則:成本低,效益高。 禁漏原則

49 『禁漏原則』 A common sense way to protect Public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禁漏原則』  A common sense way to protect Public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Be careful 小心為本 Better safe than sorry 無悔原則 First do no harm 安全第一 禁漏原則

50 採取『禁漏原則』 當科學證據,顯示某項計畫(舉動)可能危及生態 環境,或人體健康 (公害)。
雖然仍不確定其必然性,但為避免萬一,就認定其是「不安全」。 計畫提出者,必要提出「安全無虞」的証明。 (舉證責任) 倘若「安全無虞」的証明,有瑕疵,或有錯誤,或問題,不被接受,這個計畫將被擱置 (零計畫)。 禁漏原則

51 『禁漏原則』 目的:確保安全,避免萬一(公害) 對象:有公共福利和重大安全疑慮的事件。 原則:(舉證責任) 只要有疑慮,都認定其是。
除非可提出「安全」的證明。 國內案例: 流行病 (禽流感、口蹄疫、SARS,等) 食品安全 (肉毒桿菌污染豆乾、香豆素紅茶) 禁漏原則

52 國際公約的案例 倫敦宣言 (保護北海國際會議,1987) 避免遭受危險物質的汙染 里約宣言 (聯合國,1992) 為保護生態環境
歐盟憲章 (歐盟,2000) 保護生態環境、人體和動植物的健康 禁漏原則

53 環境議題發展之啟示 全球思考,行動在地 (結構) 專業的迷失 (破解專業) 聚焦於「可持續」文明 (整體) 目錄
案例:國光石化 vs. 白海豚保育 (禁漏原則) 專業的迷失 (破解專業) 案例:棲蘭山檜木林,移除枯立倒木計畫 案例:高壓輸配電線的電頻磁場 聚焦於「可持續」文明 (整體) 如何面對環境議題? 國際案例:永續社區 (保育 VS. 發展) 目錄

54 棲蘭山檜木林,枯立倒木計畫大事記 1959年,退輔會森林開發管理處管轄 棲蘭山林區 (129 林班,48,766公頃),以全面砍伐的方式,經營林業。 1983年,石門水庫水源涵養保安林,採取移除枯立倒 木計畫。 1991年,全面禁伐天然林。 1996年,省議會調查,枯立倒木清除計畫,對石門水 庫的水土保持,有負面影響。 1998年,已執行3個4年計畫(總計12年),再提出 年計畫 1998年,經過保育團體抗議,1999年停止延續計畫。

55 可否移除枯立倒木? 1998年間,賴春標先生發現退輔會利用整理棲蘭山枯立倒 木為由,砍伐生立木,逾越禁伐天然林的行政命令。引發生 態保育聯盟成立「全國搶救棲蘭檜木林聯盟」。 1998年底,保育團體結合學者,透過媒體報導、投書、連 署、守夜、遊行、請願的方式,向社會提出保護台灣原始檜 木林的訴求。 1999年六月,主管單位農委會宣布暫停枯立倒木處理作業。 此舉激發林業界要經營管理為典範的學、業界人士(包括林 業試驗所、台大森林系等部份學界人士)的不滿。 雙方陣營便分別以「伐林派」與「保存派」彼此相譏。

56 可否移除枯立倒木? 應要移除! 不可移除! 往往以整理枯立倒木為由, 砍伐生立木。 移除枯立倒木過程,需要 清理運送道,難免傷及生 立木。
移除枯立倒木,才能以樹 苗取代,促進林木更新。 移除,可改善林相,增加 林木材積。 林相改善,林地成長更好, 整體應可更好。 森林學(林學)學者專家。 往往以整理枯立倒木為由, 砍伐生立木。 枯立倒木是許多動物與各 主生物的棲地。 移除破壞林相的完整性。 移除枯立倒木,下降樹林 的生物多樣性。 非林學的學者專家,諸如, 生態學者、野生動物專家、 生態保育者、等等。

57 馬告(棲蘭) 國家公園的設立 共識 爭議 2000年,陳水扁當選 總統,承諾設立保護 檜木林的國家公園。
首座與原住民共管自 然資源的國家公園 如何共管?決策機制? 誰為主?誰為輔? 原住民的傳統生活? 原住民的工作權利? 部落的權力分配?

58 案例:高壓輸配電線的電頻磁場 對兩側居民的健康風險評估 結果:
調查地區:台北縣汐止市,345 KV 和 161 KV高壓輸配電線兩側的居民(距離70公尺範圍內)。 測量方法:連續72小時定點測量,頻率是每5分鐘測量一次。 結果: 鄰近 161 KV和 345 KV,室內72小時電頻磁場平均值分別為9.7 mG (範圍: 0.4 –61.6 mG) 和 6.0 mG (範圍:0.6 – 30.3 mG)

59 專家的風險評估 Ahlbom, et. Al (2000)的研究報告,住家的電頻 磁場介於0.5 – 16 mG之間,分成四的等級, 1 mG 、1 -  2 mG、 2 – 4 mG、  4mG,統 計增加小兒白血病的相對風險值。 按此標準,估計台灣居住於345KV和161KV兩 側70公尺內,每年可能增加小兒白血病的人數 是8.42人和6.78人。 但台灣實測值介於 0.4 – 61.6 mG,最高值遠大 於 16 mG。因此增加小兒白血病的人數可能是 低估。

60 專家的風險評估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的 標準,0-14歲兒童暴露於電頻磁場強度 3 – 4 mG以上,將顯著增加產生小兒白血病的風險, 是暴露於1 mG以下的2倍。 實測距離輸配電線  20公尺、21-40公尺、 41-70公尺的住家,其72小時平均值分別是 18.3 mG ( mG)、3.8 mG (1.2 – 10.6mG)、1.5 mG (0.4 –4.4mG)。

61 評估健康安全的標準 以 1 mG為安全標準, 以 3 mG為標準, 請問您的選擇?
離開高壓輸配電線的距離 > 70公尺。(可能需 要 > 100公尺) 以 3 mG為標準, 根據最大可能的強度,距離 > 70公尺 若是以平均值,距離約 > 41公尺 請問您的選擇?

62 圖1 知識的階層(A Knowledge hierarchy)
Taylor. Liz (2007) Knowledge, information and the business process: Revolutionary thinking or common sense? Chandos Publishing (Oxford) Limited. 批判力 如何面對環境議題? 環境倫理 智慧 (Wisdom) 知識 (Knowledge) 資訊 (information) 數據 (Data) 圖1 知識的階層(A Knowledge hierarchy)

63 哈伯馬斯(Habermas)的認知論 摘取自: 黃瑞祺 (1986), p.129。 知識形式 資訊(技術) 解釋(理學) 批判 方法論形式
規律性假設的檢驗 理論的驗証 自我反省 學科類別 經驗性-分析性 歷史性-詮釋性 批判取向 認知的興趣 技術的興趣 實踐的興趣 解放的興趣 取向(關注) 技術性的控制 互為主體的瞭解 解放、自主、負責 行動類別 工具性的行動 溝通的行動 有說服力的溝通 生活要素 勞動(工作) 言語(互動) 權力(支配)

64 學習:科學與倫理 (認知與判斷) 科學:對周遭世界的了解 倫理:判斷與選擇 科學沒有倫理,是盲目的、(無從判斷)
倫理沒有科學,是虛空的。(沒有依據) Science without ethics is blind; Ethics without science is empty.

65 科學:對周遭世界,理性了解

66 倫理:向左走?或向右走? 好或壞?對或錯? 幾米作品:向左走向右走

67 要求專業,破解專業(迷思) 科學事實 環境倫理 主張看法 生態良知

68 環境議題發展之啟示 全球思考,行動在地 (結構) 專業的迷失 (破解專業化) 聚焦於「可持續」文明 (整體) 目錄
案例:國光石化 vs. 白海豚保育 (禁漏原則) 專業的迷失 (破解專業化) 案例:棲蘭山檜木林,移除枯立倒木計畫 案例:高壓輸配電線的電頻磁場 聚焦於「可持續」文明 (整體) 如何面對環境議題? 國際案例:永續社區 (保育 VS. 發展) 目錄

69 自然保育 國際攜手合作: 放眼全球 行動在地 永續社區:環境倫理與自然保育 自然保育與經濟發展

70 自然保育(濕地管理)的國際案例(35個) 成功關鍵: 在地 參與 自然保育與經濟發展 學界協助 政府 推動
政府、學界、地方三方面力量 的結合。 自然保育與經濟發展的扣合。 在地領航與智慧價值的提升。 圖1. 在地經營的推動力量 自然保育與經濟發展

71 生態功能提升→增加農產 農場 圖2. 日本 宮城縣大崎市 若槻農場 試驗實施 稻田蓄水(冬季) 候鳥棲息增加 糞便肥料 停用除草劑
蛙類、蜘蛛增加 控制害蟲數量 相關歷史事例 訂立目標 實施成果 生態功能提升 農產 增加 圖2. 日本 宮城縣大崎市 若槻農場

72 智價輸入:技術提升→ 棲地改善 → 產量增加 建立居民良好關係 保育濕地 水產 增加 圖3. 日本 英虞灣及宇和海的水產養殖 明智利用
減少汙染廢水 復育潮間帶海藻床 減少使用化學藥品 明智利用 建立居民良好關係 增加珍珠產值 淡水錦鯉、泥鰍、鯰魚增加 殼軟體動物產值增加 養殖技術的提升 設立珍珠博物館 水產 增加 環境教育 棲 地 改 善 生產水草、紫菜增加 去除影響養殖項目 圖3. 日本 英虞灣及宇和海的水產養殖

73 圖4. 巴拉塔莉亞-泰瑞尼堡國家河口管理計畫(BTNEP)
行動計畫 經濟成長 經濟發展 技術轉移 夥伴企業的激勵機制 認同與居民參與 居民的參與和介入 資料公開與教學 環境教育課程 生態管理 棲息地管理 水質管理 生活資源管理 數據資料庫 計畫規劃與實施 維持正常運作的架構 執行相關協助的規劃 公民參與保育行動 圖4. 巴拉塔莉亞-泰瑞尼堡國家河口管理計畫(BTNEP) 73

74 圖 6、創造公民參與過程 (修改自Moyer,2001,MAP's grand strategy )
環境教育、智價輸入、在地參與 環境教育與在地培力,智慧價值輸入的途徑。 藉由智慧價值輸入,提升在地的可持續力。 保育結合經濟新觀念 當地居民 地方利害關係人 覺知、教育、啟發、參與 參與保育結合經濟的行動 圖 6、創造公民參與過程 (修改自Moyer,2001,MAP's grand strategy ) 74

75 成功的歷程:四部曲 政府政策、現況評估、在地領航、適式經營 調整 環境教育 在地培力 在地永續發展 政府政策推動 擬定願景與策略 現況評估
在地共識 在地執行 在地監測 調整 適式經營

76 結語 環境議題,如何面對? 根本:真 (科學)、善 (倫理)、美 (適式) 體制:必要依法行政,因此要勇於修法
環境倫理:整體永續的價值 (真與善) 正義(公益):扶持弱者、弱者福利的提升。 適式治理(Adaptive governance):(美) 夥伴關係 溝通與整合 嘗試錯誤 結語

77 面對環境議題:真、善、美 科學 倫理善 治理美

78 永續發展的革命 (2010-2050) 化石燃料經濟的成長 永續存在的幸福 無法持續發展,就無法持續存在 西元 1700年之前
生活 農業 1700 to 2050 工業化生活 2050年 之後 幸福 永續 8000年 350年 化石燃料經濟的成長 永續存在的幸福 無法持續發展,就無法持續存在

79 人生價值的生態意義 環境倫理 + 自然保育 關鍵時代:2015 – 2035 (20年)

80

81 問題與討論 Ayo NUTN website: http://myweb.nutn.edu.tw/~hycheng/
add:

82 鹽埕國小 市立二中 Ayo Cheng Ayo NUTN website:


Download ppt "講座:鄭先祐 (Ayo) 教授 國立 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環境生態 + 生態旅遊 (碩士班)"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