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国古代小说简史 萌芽 先秦 神话(神的人化)、传说(人的神化) 志怪 (晋)干宝《搜神记》 起端 魏晋南北朝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国古代小说简史 萌芽 先秦 神话(神的人化)、传说(人的神化) 志怪 (晋)干宝《搜神记》 起端 魏晋南北朝"—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古代小说简史 萌芽 先秦 神话(神的人化)、传说(人的神化) 志怪 (晋)干宝《搜神记》 起端 魏晋南北朝
萌芽 先秦 神话(神的人化)、传说(人的神化) 志怪 (晋)干宝《搜神记》 起端 魏晋南北朝 志人 (刘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发展/独立 唐 传奇 李朝威《柳毅传》 宋 话本 元明 拟话本 “三言二拍” 发展 元明 章回小说 《三国演义》 明 文人独立创作 《金瓶梅》 巅峰 清 《红楼梦》

2 曹雪芹 高 鶚 第一课时

3 对《红楼梦》的评价  1、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2、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3、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得硕亭《草珠一串》

4 曹雪芹, 小说家,名 ,字 ,号 。 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 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清代 霑 雪芹、芹圃、芹溪 梦阮
曹雪芹, 小说家,名 ,字 ,号 。 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 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清代 雪芹、芹圃、芹溪 梦阮 曹家是一个百年望族的贵族世家。雪芹曾祖曹玺曾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做过康熙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极受康熙宠信,其父也先后继任江宁织造。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曹雪芹的童年,正当曹家极盛时期,他就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

5 雍正初年,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先后遭遇了革职、抄家、下狱,一年有余。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 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卖画度日。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写作和修订。乾隆二十七年,幼子夭亡,他陷入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这年除夕,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

6 曹雪芹其人 性格 傲岸,愤世嫉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横溢,善谈吐。 他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
他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 不过,他最大贡献还在于小说创作。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7 雪 曹 芹 印 我也曾金马玉堂,我也曾瓦灶绳床, 你笑我名门落拓,一腔惆怅, 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间世态炎凉! 褴裳藏傲骨,愤世写群芳,
字字皆血泪,十年不寻常! 身前身后漫评量,今世看, 真真切切,虚虚幻幻,悲悲啼啼的 千古文章。 7

8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只能根据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红楼梦》是他“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自他的手笔,后40回则传为清人高鹗所续。80回以后他已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

9 《红楼梦》其书 《红楼梦》以 为背景, 以 为主线,着重描写 由 盛到衰的过程,表现了 的 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 的
《红楼梦》以 为背景, 以 为主线,着重描写 由 盛到衰的过程,表现了 的 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 的 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 境。作品还歌颂了 和 , 体现出 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并深 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贾、林、薛之间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宝黛爱情悲剧 贾家荣、宁二府 封建婚姻、道德、文化、教育 贵族平民及奴隶出身的女子 贵族的叛逆者 违背封建礼教的爱情 追求个性自由 《红楼梦》其书

10 雪 曹 芹 印 我也曾金马玉堂,我也曾瓦灶绳床, 你笑我名门落拓,一腔惆怅, 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间世态炎凉! 褴裳藏傲骨,愤世写群芳,
字字皆血泪,十年不寻常! 身前身后漫评量,今世看, 真真切切,虚虚幻幻,悲悲啼啼的 千古文章。

11 《红楼梦》的读法 要读懂红楼梦,必须从前五回入手,记住两张表,一个是贾府的地图,看的过程中可以按图索骥;一个是人物关系图;前五回里包含的信息相当丰富,包括人物的命运,写书的缘起,贾府的政治经济学等等。

12 题石头记: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13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   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   “木石前盟”讲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并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顽石下世之时,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便是林黛玉。因为这段缘分,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像在那里见过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曾见过的。至于“还泪”之说,正与 “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14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15 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 宁国公 荣国公 贾 敷 假如你是林黛玉,如何称呼其他人? 贾演-贾代化 (秦可卿) 贾惜春 贾琏 贾 赦 贾珠 贾 兰
贾 敷 假如你是林黛玉,如何称呼其他人? 贾珍——贾蓉 贾演-贾代化 贾 敬 (秦可卿) 贾惜春 贾琏 巧 姐 贾 赦 (王熙凤) (邢夫人) 贾迎春 荣国公 贾珠 贾 兰 贾源-贾代善 (李纨) 贾 政 (贾母) 贾元春 (王夫人) 贾宝玉 贾探春 贾 敏 林黛玉 (林如海)

16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17

18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19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20 金陵十二钗

21 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钗雪里埋。 黛玉 宝钗

22 “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 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 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 ,这里是赞叹宝钗。“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出自晋朝谢奕女幼年时期的故事。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 玉应怜惜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 “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她虽然胜了黛玉,当上“宝二奶奶”,但也好景不常,终在宝玉出家离去后,空守闺房,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23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凤姐

24 富贵又何为? 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 湘江水逝梦云飞。 史湘云

25 情天情海幻情身, 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 造衅开端实在宁。 可卿

26 桃李春风结子完, 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妒, 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

27 欲洁何曾洁? 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 终陷淖泥中。 妙玉

28 惜春 探春

29 金陵十二钗:林黛玉 薛宝钗 王熙凤 贾元春 贾迎春 贾探春 贾惜春 史湘云 秦可卿 李 纨 巧 姐 妙 玉 巧姐

30 林 黛 玉 进 贾 府 第二课时

31 fù chì bìn mó mo huan cuán jì liǎn bĭng wǎn chī yīng luò tāo kèn wŭ
1、阜盛 敕造 鬓发 嬷嬷 2、丫鬟 敛声屏气 攒珠髻 3、绾着 赤金盘螭璎珞圈 4、宫绦 窄裉袄 便宜 厢庑 5、轩竣 大甬路 金蜼彝 6、万几宸翰之宝 錾银 黼黻 7、匙箸 美人觚 茗碗 锦褥 8、青缎掐牙 内帷 小幺儿 9、漱盂 盥手 懵懂 韶光 10、纨绔 作揖 似蹙非蹙罥烟眉 11、两靥 颦颦 杜撰 忖度 bìn mó mo huan cuán jì liǎn bĭng wǎn chī yīng luò tāo kèn biàn xuān yŏng wĕi yí zàn jī chén hàn fŭ fú chí zhù míng qiā wéi yāo guàn shù yú mĕng sháo wán kù cù juàn pín zhuàn cŭn duó

32 古今异义 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1、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2、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风韵 神态 3、可怜辜负好韶光
4、仔细你娘知道 5、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6、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7、行为偏僻性乖张 风韵 神态 姿容俏丽 可惜 浪费 小心 形体和容貌 方便 偏激,不端正

33 一、理清情节结构

34 黛玉的行踪先后顺序 1、途经宁国府 2、进入荣国府 3、正房上房,拜见外祖母, 见过王熙凤 4、邢夫人家,见贾赦未得
5、荣府荣禧堂,见王夫人 6、贾母房用晚饭,见宝玉 7、碧纱橱里

35 见贾政 去吃饭 行进线路图 见贾母 见贾赦

36 《林黛玉进贾府》段意总结 ◎ 段序 小段段意 大段段意 情节结构 1 登岸入府 初进贾府 开端 2 见贾母、舅母、表嫂李纨
见贾母、舅母、表嫂及三姊妹 发展 3 会见三姊妹 4 自叙病情 5 见王熙凤 初见王熙凤 第一个 小高潮 6 再写王熙凤 7 拜见大舅贾政(未见) 再发展 8 贾政内室—荣禧堂 拜见二舅贾赦(未见) 王夫人介绍贾宝玉 再发展 9 贾政居室—东耳房 10 11 12 回贾母房中进晚餐 林黛玉进晚餐 13 初见贾宝玉 初见宝玉 小说的 高潮 14 15 安置黛玉住处 安置住处、侍婢 结尾 16 分配侍婢

37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的第三回,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以她当天的行踪为线索,第一次介绍了贾府的一批主要人物,第一次展现了全书的典型环境——贾府的概貌。

38 二、分析环境描写

39 分析小说的典型环境 贾府地处何处?黛玉来到门前看到什么? 1 、未到前的街市: 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与别处不同 2、到了贾府的大门: 这不仅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气派,也显示出贵族之家的威严和显赫。表明贾家的高官显爵及贾府与皇家的关系。 宁、荣两府相隔不远,门前大石狮子、兽头大门、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侍者都是“华冠丽服”“列坐”着。

40 分析小说的典型环境 黛玉进入贾府到贾母处,看到了什么? 从荣府西角门进去,走“一射之地”,转至垂花门,过穿堂,绕插屏,再经三间过厅,后面正方是贾母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这样穿堂过厅一路行来,仆役、婆子、丫环轮番更换,给人以侯门似海的感觉。内外有别,等级分明,礼规繁琐。 这段叙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贵族家庭的等级观念和礼规。

41 描写了荣禧堂的陈设;贾政的书房;三种半旧的东西。
分析小说的典型环境 黛玉去拜见两位舅舅又看到了什么? 1 、贾赦处: (贾赦奢侈糜烂。) 迎黛玉的是“许多盛装丽服之姬妾丫鬟” 2、贾政处: (贾政不事奢华,勤于国政。) 描写了荣禧堂的陈设;贾政的书房;三种半旧的东西。 总体宅第庞大,陈设考究,显示了贾家的规模宏大,豪华奢侈,权力地位的显赫。

42 堂禧荣 堂前黼黻焕烟霞 座上珠玑昭日月 ——华贵的陈设 赤金九龙青地大匾 万几宸翰之宝 大紫檀雕螭案 三尺高青绿古铜鼎 待漏随朝墨龙大画
金蜼彝、玻璃(hăi) 十六张楠木交椅 对联:乌木联牌,镶着錾银字迹。 堂前黼黻焕烟霞 座上珠玑昭日月 敬贺荣国公 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华贵的陈设

43 堂禧荣 对联:运用了对偶、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来往的宾客中都是豪门贵族,显示主人的身份、地位) 堂前黼黻焕烟霞 座上珠玑昭日月 敬贺荣国公 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44 贾府特点·建筑 宏伟的外观 讲究的布局 华贵的陈设 地位高贵

45 贾府特点·人物 非凡的服饰 骄矜的气质 繁琐的仪节 等级森严

46 优秀的小说家,总是通过对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环境描写,展示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人们提供一幅幅社会历史图画。
透过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豪门贵族的气派,那皇帝御书的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那等级分明的礼仪,果然与别家不同。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 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

47 林黛玉进贾府 第三课时

48 三、分析人物形象

49

50 王熙凤形象分析

51 王熙凤 描写层次 方法或角度 人物的身份性格地位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烘云托月 少奶奶、放诞无礼、 地位特殊 一写出场
雍容华贵、威而不露 城府极深、热情泼辣 二绘肖像 肖像描写(正) 泼辣、深得贾母赏识的少奶奶 三方介绍 (侧) 能说会道、八面玲珑 老于世道、善于逢迎 精明果断 语言、动作、神态(正) 四见黛玉 掌握财权、精明能干 善于献媚讨好 五回夫人 语言(正、侧)

52 凤姐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解析:画隐喻王熙凤在贾府独揽大权不过是拥有冰山罢了,烈日一出冰消瓦解。判词中,凡鸟合为“凤”字,指其才能非凡、善弄权术;但最终也逃不出人人对之言听计从到发号施令到遭抛弃的悲剧性下场。

53 《红楼梦曲·聪明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评: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但任凭她才能如何出众,终究无法挽救如大厦将倾的贾府。机关算尽到头来自遭恶运惩罚。她是一个美丽而邪恶的复杂综合体,并最终走向其不能掌控的毁灭结局。

54 林黛玉形象分析

55 脱俗不凡、怯弱不胜 标致气派 聪慧灵秀、体弱多病
林黛玉 描写方法 主要内容 人物的身份、性格、地位 众人眼中 凤姐眼中 宝玉眼中 脱俗不凡、怯弱不胜 标致气派 聪慧灵秀、体弱多病 肖像描写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是寄人篱下的情感反映 忙起身 忙陪笑 忙站起 知书达理时时在意 惟恐失礼 动作描写 度其位次 十分推让 心中疑惑 步步留心,不随便入座 时时在意,不随便说话 心理描写 回贾母 回邢夫人 回宝玉 不随便说话 不随便吃饭 语言描写

56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之一》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解析:林黛玉才华在红楼女子中无人可及,冰雪聪明,最终却泪枯而死。

57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58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59 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红楼梦曲》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黛玉死后宝玉念念不忘,心意难平。

60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 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宝黛爱情终究毁灭,还泪之誓言不幸言中。

61 贾宝玉形象分析

62 贾宝玉 描写层次 方法(或)角度 人物的身份、性格、地位 王夫人介绍 黛玉回(侧) 黛玉猜测
孽根祸胎,混世魔王 顽劣异常,极恶读书 惫懒人物,懵懂顽童 出场前 黛玉眼中的肖像描写(正) 出场后 富家子弟,多情公子 英俊潇洒,风流倜傥 鄙弃功名利禄,卓然不群 追求个性,封建叛逆 《西江月》词 明贬暗褒 正文反作 语言、动作描写(正、侧) 坦率憨厚,为人不羁 冲破束缚,要求自由平等 摔玉

63

64 根据人物个性,选择正确答案: 1、《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写林黛玉来到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唯恐被人耻笑了去”,这是因为 A、贾府是贵族世家,讲究礼节,且等级制度森严。 B、她自觉出身低微,不如贾家高贵,有自卑心理。 C、她有寄人篱下之感,又极自尊,敏感多疑,所以小心谨慎。 D、林黛玉初进贾府,人地生疏,自然时时处处留心在意。 答( ) C

65 B 2、黛玉一见(宝玉),便吃一大惊,( ) A、说道:“这人我好像见过,何等眼熟!” B、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
2、黛玉一见(宝玉),便吃一大惊,( ) A、说道:“这人我好像见过,何等眼熟!” B、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 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C、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 般,待我过去问问他,便可知。” B

66 3、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 )                                                                                               A“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比老祖宗的亲孙女儿还要大气、漂亮,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C“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和她的母亲──老祖宗的亲闺女一模一样,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 B

67 4、《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写贾宝玉出场时,插入后人评贾宝玉的两首《西江月》词,其作用是
A、反映了作为公子哥的贾宝玉的性格的另外一面,“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B、说明贾宝玉徒有英俊的外貌,其实不学无术,“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C、告诫王孙公子,莫向宝玉学习,“寄言纨绔与高粱:莫效此儿形状。” D、概括了宝玉的性格特点,说明他蔑视世俗,不慕功名利禄。 答:( ) D

68 答案: ①贾宝玉:潇洒英俊、善良多情 ②王熙凤:刁钻狡黠、谄上欺下 ③林黛玉:聪慧灵秀,体弱多病
5. 以下的外貌描写各写的是谁?分别表现了每个人怎样的特点? 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②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③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如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答案: ①贾宝玉:潇洒英俊、善良多情 ②王熙凤:刁钻狡黠、谄上欺下 ③林黛玉:聪慧灵秀,体弱多病

69 四、分析写作技巧

70 文章写人,主次、详略、虚实 结合,集体与单独介绍相结合 王熙凤 、贾 母 林黛玉 、贾宝玉 主要人物 邢夫人 、 王夫人 迎春、探春、惜春
王熙凤 、贾 母 林黛玉 、贾宝玉 主要人物 实写、详写 邢夫人 、 王夫人 迎春、探春、惜春 贾政、贾赦 略写、实写、集体写 次要人物 虚写、略写

71 比较分析人物出场的不同描写 熙凤 正面描写 宝玉 侧面描写 突出其与众不同的地位 熙凤 突出相见前后 截然不同的印象 宝玉 熙凤 泼辣精明
先声夺人 正面描写 描写不同 宝玉 侧面描写 他人介绍 出场前 突出其与众不同的地位 熙凤 运用对比 黛玉心理不同 突出相见前后 截然不同的印象 宝玉 欲扬先抑 熙凤 泼辣精明 围拥而出笑语喧声 性格不同 宝玉 叛逆 独身而出

72  《红楼梦曲·收尾·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Download ppt "中国古代小说简史 萌芽 先秦 神话(神的人化)、传说(人的神化) 志怪 (晋)干宝《搜神记》 起端 魏晋南北朝"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