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产后血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产后血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产后血晕

2 概念 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坐起,甚则昏不知人者,称“产后血晕”,又称“产后血运”。临床有闭证、脱证之分。

3 本病始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产后血运闷候》:“运闷之状,心烦气欲绝是也。亦有去血过多,亦有下血极少,皆令运”。唐代《经效产宝·产后血晕闷绝方论》首见血晕一词。宋代《产育宝庆集·卷上·》认为是由于“产后气血暴虚,未得安静,血随气上,迷乱心神,故眼前生花,极甚者,令人闷绝不知人,口噤神昏气冷”。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下·气脱血晕》以“气脱血晕”立论,认为其本为虚:“气脱证,产时血既大行,则血去气亦去多,致昏晕不省。……血晕之证,本由气虚,所以一时昏晕”。

4 西医学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所导致的晕厥或休克,可参照本病治疗和处理。

5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机主要为血虚气脱,心神失养;或血瘀气闭,心神蒙蔽而见晕闷,甚则昏不知人。导致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有失血过多、瘀血不下,临床分别表现为脱证和闭证。

6 1.血虚气脱:产妇素体气血不足,或产时失血过多,致气随血脱,阴脱阳浮,心神失养,而见血晕之脱证。
2.血瘀气闭:素体阳气虚,或感受寒邪,或素有癥瘕,或产时情绪过度紧张,致寒凝血脉,或气滞血瘀,以致恶露涩少,血瘀气逆,阳气不通,心神蒙蔽而见血晕之闭证。

7 诊断要点 1.病史 2.症状 3.检查

8 鉴别诊断 1.产后郁冒 2.产后子痫 3.产后痉证

9 辨证论治 根据恶露的多少及全身证候辨证,分为虚脱、实闭两类证候。恶露量多,面色苍白,烦闷昏厥,冷汗淋漓,目闭口开,手撒肢冷者属虚证、脱证;恶露量少,甚至恶露不下,面色暗紫,心腹胀痛,口噤神昏,双手握固者属实证、闭证。 本病属急重证,不论虚、实,都要积极抢救,救脱开闭。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10 1.血虚气脱证 主要证候: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突发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愦闷,重者昏不知人,眼闭口开,手撒肢冷,冷汗淋漓。舌淡苔少,脉微欲绝或浮大而虚。 证候分析:失血过多,心神失养,阴脱阳浮,神明不守,故头晕心悸愦闷,甚则昏不知人;阴血暴脱,气随血泄,阳气衰微,故面色苍白,目闭口开,手撒肢冷;营阴损于内,孤阳泄于外,故冷汗淋漓。舌淡少苔,脉微欲绝或浮大而虚为血虚气脱之象。

11 治法:益气固脱。 方药:独参汤(《十药神书》)。 人参

12 人参甘温入脾肺经,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人参能改善脑组织代谢,抗缺氧,保护心肌,有抗休克,抗疲劳,抗应激,止血等作用。
肢冷汗出阳虚欲脱者加附子,为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回阳救逆;冲任失固,出血不止者加姜炭、荆芥炭以固冲止血;血量多兼见自汗口渴频饮,为气阴两伤,阴损阳脱,加麦冬、五味子、阿胶、煅龙牡以养阴固脱。

13 2.血瘀气闭证 主要证候:新产后恶露不下或所下极少,小腹疼痛阵作、拒按,胸闷喘促,恶心呕吐,神昏口噤,不省人事,两手握固,牙关紧闭,面色唇舌俱紫黯,苔少,脉细涩。 证候分析:产时惊恐气郁、感寒,瘀阻冲任,故恶露不下或所下极少;瘀血内阻,气血不畅,不通则痛,则小腹疼痛拒按;血瘀气逆,并走于上,攻心、攻胃、攻肺,攻于心则神明乱而清窍闭,神昏口噤;攻于胃则胃气不降,恶心呕吐;攻于肺则清肃失职,胸闷喘满;瘀血阻滞,经络不畅而拘挛,故双手握固,牙关紧闭。面色唇舌紫黯、脉细涩均为血瘀气阻之象。

14 治法:行血逐瘀。 方药:夺命散(《妇人大全良方》)合佛手散(方见闭经)。 没药 血竭末

15 夺命散中没药苦平,入十二经,活血消肿定痛;血竭甘咸,入心包、肝经,散瘀生新,二药合用,祛瘀止痛;佛手散活血养血,瘀去气畅,神明得复。两方相合,共奏祛瘀行气开闭之效。
大便秘结兼瘀热者,可酌加大黄、枳实以行气泻热;胸满呕恶痰涎较盛者加姜半夏、陈皮化痰除满;腹胀痛气郁明显者加元胡、郁金行气止痛。

16 其他疗法 1.外治法熏鼻促醒 (1)铁器烧红淬醋中,熏其鼻。 (2)韭菜切细入瓶中,注热醋,熏其鼻。 (3)氨溶液近鼻,促其苏醒。 2.针灸
针刺印堂、水沟(人中)、涌泉穴,强刺激;虚者灸百会穴,以开窍宁神,回阳救逆。 3.针对病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抗休克,防治感染。

17 临证思路 预后 文献摘要

18 ga 产后痉症

19 概念 产褥期间,突然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则口噤不开,角弓反张者,称为“产后痉证”,又称“产后发痉”、“产后痉风”。
本病为产后“三病”之一,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 西医学的产后搐搦症或产后破伤风可参照本病治疗和处理。

20 病因病机 1.阴血亏虚 2.感染邪毒

21 诊断要点 1.病史:有素体阴血亏虚,产时或产后出血过多,复多汗出;或接生不慎,护理不洁,有开放性损伤感染等病史。
2.症状:产后出现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 3.检查:(1)产科检查 阴道流血量多。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钙、细菌培养等可协助诊断。

22 鉴别诊断 病名 产后痉证 产后子痫 癫痫 病史 有接生不慎、产伤史 产前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 以往有癫痫发作史 症状
抽搐、苦笑面容、项背强直、角弓反张。 神志清楚。 以抽搐昏迷为主,双目上视,全身强直。 发出尖叫声,突然仆倒,抽搐,不省人事,口吐白沫。

23 辨证论治 产后四肢抽搐、牙关紧闭、面色苍白属血虚;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苦笑面容、发热恶寒者为感染邪毒。
治疗时首当辨其虚实,属血虚者,治宜养血熄风;属邪毒感染者,治宜解毒镇痉。

24 1.阴血亏虚证 主要证候:产后出血过多,突然四肢抽搐,头项强直,牙关紧闭,面色苍白。舌淡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无力。
证候分析:因产亡血伤津,筋脉失养,血虚肝风内动,则头项强直,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苍白。舌淡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无力,为阴血亏虚之征。

25 治法: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方药: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加天麻、钩藤。 炙甘草 地黄 白芍 阿胶 麦门冬 生牡蛎 生鳖甲 生龟板 火麻仁

26 方中阿胶、地黄、白芍、麦冬滋阴养血柔肝;龟板、鳖甲、牡蛎育阴潜阳;天麻、钩藤平肝熄风;麻仁滋阴润燥;甘草和中。全方共奏滋阴养血,平肝潜阳,熄风镇痉之效。

27 2.邪毒感染证 主要证候:产后头项强痛,发热恶寒,牙关紧闭,口角抽动,面呈苦笑,继而项背强直,角弓反张。舌正常,苔薄白,脉浮而弦。
证候分析:产后气血亏虚,产伤不洁,感染邪毒,初起邪人未深,正邪交争,故发热恶寒,头项强痛;继而邪窜经脉,致使牙关紧闭,口角抽动,面如若笑;进而邪毒人里,直犯筋脉,筋脉拘急,则项背强直,角弓反张。脉浮而弦,为邪毒感染之征。

28 治法:解毒镇痉,理血祛风。 方药:玉真散(《外科正宗》)加白芍、蜈蚣。 天南星 防风 白芷 天麻 羌活 白附子

29 方中白附子、天南星祛风化痰,解痉定搐;羌活、防风、白芷疏散经络中之风邪,导邪外出;天麻熄风解痉;蜈蚣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白芍养血柔肝。诸药配伍,共奏祛风解痉之功。
若邪毒内传攻心,病势急重,如伴高热不退,抽搐频繁发作者,应急以中西医结合抢救。

30 临证思路 预后 文献摘要


Download ppt "产后血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