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节 词类(下) 虚词概说 一、什么是虚词 二、虚词的共同特点: 三、学习和研究方法: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节 词类(下) 虚词概说 一、什么是虚词 二、虚词的共同特点: 三、学习和研究方法: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节 词类(下) 虚词概说 一、什么是虚词 二、虚词的共同特点: 三、学习和研究方法: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1)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只能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 (2)数量少,封闭性强,在一定时期内,其数量基本没有增减; (3)能量大,是决定汉语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作用是连结和附着。 (4)不能重叠。 三、学习和研究方法: 不同于实词,往往不能做整类的研究,而要学习和研究某个虚词的具体用法。

2 一、、介词及其作用 通俗地说,介词就是在词与词之间起介绍作用的词。
介词 proposition 一、、介词及其作用 通俗地说,介词就是在词与词之间起介绍作用的词。 介词是放在名词性词语前,与之组成“介词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方法等意义的虚词。 教室 学习 飞机 飞 向 上海。 || ] 介词短语 作补语表方向 < 介词短语 介词短语 作状语表处所 介词短语 一 本 关于鲁迅的书 ) 介词短语的功能: 经常作状语; 还能作补语; 有时也可以做定语。作定语时在介词短语后要加“的” ) 量词短语 介词短语 介词短语作定语表对象

3 二、介词的种类 请思考:上面橘红色的介词很像哪一类词? 像动词。 表时间、处所、方向:
朝、趁、从、打、当、当着、到、顺着、往、向、沿、由、沿着、于、在、至、自、自从; 表方式、方法、依据: 按、按照、本着、趁着、根据、将、经过、据、靠、拿、凭、通过、依、依照、以、用、照、遵照; 表对象:范围: 对、对于、给、跟、关于、和、连、替、同、为、 与、至于; 表原因、目的: 为、为了、为着、因、由于; 表处置:把、将、给; 表被动:被、叫、给、让; 表排除:除、除了; 表比较:比。 请思考:上面橘红色的介词很像哪一类词? 像动词。

4 看句中除了这些词之外,还有没有第二个谓语动词,如果有,它是介词,如果没有则是动词。 2、先看以下四个例子:
现代汉语的介词大部分是从古代汉语动词虚化而来的,有的目前仍兼有介词和动词两个词性。 三、怎样区分介词和动词? 1、简单方法: 看句中除了这些词之外,还有没有第二个谓语动词,如果有,它是介词,如果没有则是动词。 2、先看以下四个例子: ①王老师在家。 ②王老师在家备课。 ③王老师在备课 ④王老师坐在沙发上。 (动词) (介词) (副词) (介词)

5 A.“在”的后面是名词性词语,它们的前后没有别的动词了,其中的“在”是动词,如例① 。
B.“在”的后面是名词性词语,它们的前后还有别的动词了,其中的“在”是介词,如例②和例④ 。 C.“在”的后面是动词性词语,其中的“在”是副词,如例 ③ 。

6 有两个特例:叫 让(动词中的使令动词) (介词) (动词) 叫他来了 让他来了 叫他打了 让他打了 (介词) (动词) 区分办法: 注意
有两个特例:叫 让(动词中的使令动词) 注意 (介词) (动词) 叫他来了 让他来了 叫他打了 让他打了 (介词) (动词) 区分办法: 能换成介词“被”的是介词,不能换成介词“被”的是动词。

7 并、并且、不但、不管、不论、除非、而、而且、还是、或者、既、无论、以及、只有 3、经常连接分句或句子:
连词 一、什么是连词? 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的虚词。 1、经常连接词与词、词与短语: 跟、和、或、及、同、与 2、经常连接词、短语,也连接分句; 并、并且、不但、不管、不论、除非、而、而且、还是、或者、既、无论、以及、只有 3、经常连接分句或句子: 不过、不然、从而、但是、否则、固然、何况、即使、既然、假如、尽管、进而、可是、况且、哪伯、乃至、宁可、岂但、然而、如果、尚且、虽然、所以、倘若、要么、要是、以致、因此、因而、因为、由于、与其、只要、纵令、纵然、纵使。

8 二、连词的语法特点: 虽然是四月底的天气,可是夜间还是凉渗渗的。 如果马威再问,他就往车下跳啦。
1、连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只能在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时,表示各种关系,起语法作用。例如: 写不出来的时候不硬写,这是托尔斯泰和鲁迅先生都说过的。 虽然是四月底的天气,可是夜间还是凉渗渗的。 2、某些连词经常与副词配合成为一对关联词语,表示连接关系。例如:  如果马威再问,他就往车下跳啦。 无论研究哪样东西,他都能把研究的成果有条有理地写成书。 您既然答应了租给他们房子,就得当正经事儿办。 问题:你注意到连词与介词中有相同的部分吗?是哪几个? “和、跟、同、与”既是介词,又是连词,共同点是在它们两边都可以出现名词X和Y,怎样分辨?

9 于是,我和小张商量了一下。 快考试了,我和小张都很着急。
1.交换位置法 2.插入成分法 3.省略法 快考试了,我和小张都很着急。 于是,我和小张商量了一下。 1.如果是连词,X和Y可以换位而意义不变;如果是介词,或者不能换位,或者换位后意义改变。 2.如果是介词,可以在介词之前停顿,并且插入副词状语;如果是连词,由于跟两边的名词结合都很紧密,所以在连词之前不能停顿,也不能插入副词状语。 3.连词“和”可以省略,介词“和”不可以省略。 注意 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例如: 我国根据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同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 助词是附着在其他语言单位的前后,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虚词。 2、助词的种类 结构助词:的 地 得 动态助词:了 着 过
一、助词概说 1、什么是助词? 助词是附着在其他语言单位的前后,表示某种语法意义的虚词。 2、助词的种类 结构助词:的 地 得 动态助词:了 着 过 比况助词:似的 一样 (一)般 其他助词:所 给 连

11 二、结构助词:的、地、得 1、读音 都读轻声de 2、作用 (1)“的”的主要作用

12 *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用“的”和不用“的”,语义不同。例如:“日本朋友”和“日本的朋友”
A、作定语的标志。例如: 伟大的祖国 明媚的春光 激烈的战斗 *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用“的”和不用“的”,语义不同。例如:“日本朋友”和“日本的朋友” 结构助词“的”作定语的标志时,在表示领属关系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是否发生了语义的变化。 B、构成“的”字短语。 “的”字短语 = X+的 = 名词性短语 这本书是小王的,那本书是小李的。 窗台上有两盆花,红的是牡丹,黄的是茉莉。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13 D、与副词“是”配合,表示强调的语气,是语气词。
站在学校门口的那个小伙子是个卖磁卡的。 || ) | < ) ) 介词短语 “的”字短语 量词短语 ) | C、表示列举不尽 这阵子,他总算摆了个小摊儿,买点儿烟卷儿糖果什么的,维持生计。 D、与副词“是”配合,表示强调的语气,是语气词。 南京的夏天是非常之热的,你可要有思想准备。 ’南京的夏天非常之热,你可要有思想准备。

14 E、夹在动宾之间,表完成态。相当于动态助词。
他是上周三去的北京。 (2)“地”的主要作用 “地”作为结构助词,主要作用只有一个:作状语的标志。例如: 这尼姑有四五十岁,满脸横肉、两只邪眼,穿一件玄缎袈裟,手捻着—挂佛珠,皮笑肉不笑地问道:“二位女施主,有何贵干?” (3)“得”的主要作用 “得”作为结构助词,主要作用是:作补语的标志。例如: 长途旅行,难耐寂寞,想事想得头疼,看书看得眼酸,只有聊天最能在不知不觉中消磨时间,而且富有娱乐性。

15 请将下面四句话中用拼音“de”标注的部分换成相应的结构助词。
请记住: 作为结构助词: “的”是定语的标志; “地”是状语的标志; “得“是补语的标志。 1、彻底de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 2、问题彻底de解决了。 3、问题解决de不彻底。 4、问题得到了彻底de解决。 1、彻底de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 4、问题得到了彻底de解决。 || || ] ] | | ] )

16 1、读音。 2、作用。 三、动态助词:了、着、过 昨天早晨吃了饭,小王就去图书馆看书。 今天早晨吃了饭,小王就到教学楼上课。
明天早晨吃了饭,小王就去洛阳路考试书店。 “了” 表示完成态。 火烧云嗓子沙哑着,模仿老妇人的声音腔调,说:“别张着大嘴,傻等着天上掉馅饼!” 门开着,灯亮着。 “着”表示进行态。

17 ①老哥俩鱼水相帮,配合默契,没闹过矛盾,没红过脸。
试比较下面两句中的“过”的语义相同吗? ①老哥俩鱼水相帮,配合默契,没闹过矛盾,没红过脸。 ②火车开过南京,到了上海。 作为动态助词的“过”,只表示经历态。 例②中的“过”,是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方向,不是表经历态的动态助词。要特别注意区分。 他走过小桥,来到河对岸。 (有实义,趋向动词) 他读过这本书。 (无实义,动态助词) 过了小桥。 (单独带宾语,动词) 谁之过。 (名词) 还有两个词跟时间有关:的、来着 他是去年考的大学。 “的”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你昨天上午干什么来着? “来着”用在句末表示不久前发生的事情。

18 2、作用:构成比况短语,对事物或性状进行描写。
四、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 1、读音。 2、作用:构成比况短语,对事物或性状进行描写。 (1)似的 北京大学是一所花园似的学校。 || ) | ) 量词短语 ) 比况短语 祥子傻子似的一气喝下去。(老舍《骆驼祥子》)

19 (2)一般 (3)一样 于是,小船轻飘飘地像流水落花,风吹柳絮一般地飞驶起来。(刘绍棠《渔火》)
协和学院的通州旧址,改办潞河中学,却又与一般中学不同,高中仍然分科。(同上) (3)一样 “名雅,今后你也要跟连环大哥一样,改口叫我方雨舟。” 这盖着的,就一样东西,你猜猜看,它是什么? 小哥俩长得太一样了,别说你了,就是他们的妈妈,都不能一下子分出谁是老大,谁是老二。 下面句子中的“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1.这两支金笔一样。 2.一样的金笔。 3.心潮象大海的波涛一样。 形容词做谓语 形容词做定语 助词构成的比况短语

20 (1)所 五、其他助词:所、被、给、连 、们 A.构成“所”字短语 B.与介词“被”配合表示被动。例如: 眼 前的所 见 所 闻 (2)被
“所”字短语 = 所 + 动词 = 名词性短语 眼前的所见所闻告诉我,今天这块乐土最显美丽与神奇的地方,是这片雨林。 B.与介词“被”配合表示被动。例如: 眼 前的所 见 所 闻 ) 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所战胜。 + 方位短语 || “所”字短语 ] ] 名词前的“被”是介词, 动词前的“被”是助词。 ] (2)被 介词短语 A.“被”作助词时,只表被动。 帽子被他偷走了。 帽子被偷走了。

21 (3)给 寝 室 叫 小 王 给 收拾 干净了 ] 中 〈 补 作为助词的“给”,主要作用是加强句子的口语色彩。
|| ] 介词短语 作为助词的“给”,主要作用是加强句子的口语色彩。 (1)出现在名词前,句中没有另一个谓词,动词。 他给我一本书。 (2)出现在名词前,句中有其他谓词,介词。 他给我买一本书。 (3)出现在动词前,助词。 他给买一本书。

22 用在指人的普通名词后面,表示群体的意义。
(4)连 这 件 事,连处长 都 说 不 清楚。 作为助词的“连”,主要作用是增添强调的语气。 || ) || ] 量词短语 ] (5)们 用在指人的普通名词后面,表示群体的意义。 老师们 同学们 孩子们 乡亲们 同志们 弟兄们 先生们 也可用在联合短语后面。 老师和同学们

23 1.“们”只是表示群体而不计量,所以数量确定的词语,后面不再用“们”。不能说:
三个工人们。 一千群众们。 2.它的应用也没有强制性,名词性词语本身或语境已明确是指群体时,也可以不用“们”。 3.指人的专有名词有时也可以加“们”,表示某一类人或“等人、之流”的意思。 一切恶潭险水,都不在现代的李冰们的眼里。 陈士强们拉了一天船,半夜未到家。 4.指物的名词后面加“们”,是修辞上的拟人用法。 蟋蟀们 燕子们 星星们 柳树们

24 语气词 三、语气词的语法特征: 1.附着性强,只能附着在句子或别的词语后面,起一定的语法作用。
一、什么是语气词 语气词是放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的虚词。 二、语气词的种类 (1)基本的语气词: 了、的、呢、啊、吧、吗 (2)扩展的语气词: 啦、哪、哇、呀、嘛、哟、呗、喽、嘞、来着、着呢、的话、也罢、罢了、不成、得了…… 三、语气词的语法特征: 1.附着性强,只能附着在句子或别的词语后面,起一定的语法作用。 2.语气词常常跟语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所以一部分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

25 四、几个基本语气词的表意特点 (1)了 注意分辨“了”的几种语法类别。 他今天早晨搬走了。 表陈述语气,兼表肯定,表事态的变化已成定局。
忽然听到老者这番诚恳而带有感情的话,他不好意思再争论了。 注意分辨“了”的几种语法类别。 她去了北京。 1.出现在句中谓词后是助词 她去北京了。 2.出现在句末名词后是语气词 她去了。 3.出现在句末谓词后是助词和语气词的兼用

26 (2)的 语气词“的”和结构助词“的”的区别 试比较: 他会回来的,你放心吧。 他会回来,你放心吧。
主要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加强强调的语气。 语气词“的”和结构助词“的”的区别 他是卖菜的。(结构助词) 他是会来的。(语气词) 看能否去掉“的” 句末的“的”去掉以后,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是语气词;不能去掉的是结构短语,“的”与前边的名词或短语组成“的”字短语。 例如:①他今天会回来的。→他今天会回来。 ②他是个开车的。→他是个开车。

27 “的”字短语在结构助词后边可以补出中心语,语气词“的”的后边补不出中心语。
看能否补出相应名词 “的”字短语在结构助词后边可以补出中心语,语气词“的”的后边补不出中心语。 ①游泳的很多。→游泳的(人)很多。 ②他会来看你的。→他会来看你的(?) 看能否与语气词连用 语气词“的”可以与其他语气词连用,结构助词“的”不能连用。 ①他们家也真够痛苦的了。 ②在公务往来中,你私自接受客户送的礼物,对你会有影响的啊! 看加“不”的位置 在表示肯定和强调语气的“是……的”句子,表示否定时,“不”放在“是”之后;句末为结构助词“的”的句子,表示否定时,“不”放在“是”之前。 他 是 卖 菜 的。 不是 他 是 会 来 的。 是不

28 区别方法 结构助词 语气词 后加名词 + _ 加“不”、“没有”位置 是前 是后 能否去掉 与语气词连用

29 (3)啊 粘附于句末或句中停顿处是语气词。 请注意区分: 独立于句外是叹词 啊,多好啊! 人们唱啊,跳啊,以各种形式欢呼胜利。
“啊”放在句末或句中停顿处,常常与前一音节的收尾音连续,而使得它的读音发生变化,出现许多变体。如:“哪、呀、哇”等。例如: 人们唱啊,跳啊,以各种形式欢呼胜利。 “动词+啊”+“动词+啊”,表示动作时间的延续。 这篇文章写得多好啊! 感叹句尾加“啊”,加强感叹的语气。 王强啊,我告诉你的事,你可别忘了。 人名+啊,表示招呼。 那个问题啊(呀),还得放一放。(表犹豫) 粘附于句末或句中停顿处是语气词。 独立于句外是叹词 啊,多好啊! 请注意区分:

30 (4)吧 让他去吧? 你今天才到的吧? 好吧,我去。 说吧,不好;不说吧,也不好。 (5/6) 吗、 呢 你是朝阳人? 吗
表商量的语气。 你今天才到的吧? 表猜测的语气。 好吧,我去。 表认可的语气。 说吧,不好;不说吧,也不好。 表假设的语气。 (5/6) 吗、 呢 提前说说句类。根据语气,可以把句子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个类别,这就叫做句类。 其中,疑问句是个很有特点的句类。具有疑问语气的句子叫做疑问句。疑问句可以分为四个小类。 是非问  你是朝阳人? 特指问  下课后,你去哪儿? 选择问  你是去图书馆,还是回宿舍? 正反问  你去不去图书馆?

31 虚词的运用 1.对于、对 一、介词的运用 运用“对、对于”常见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第一、该用“对”而用了“对于”。例如:
*①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对于人民负责。 第二,主体客体的位置颠倒。例如: *②科学著作,对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是看不懂的。 *③这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对于具有文化教养的人是不能容忍的。

32 2.关于 3.在 第一,表示关涉、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第二,“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通常放在主语之前;“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放在 主语前后都可以。 第三,“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做标题,“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就不能。如“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可以作标题,“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就不能。 3.在 “在……上”“在……下”中间插的应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不能是谓词性词语。

33 请分析下列句子是否有错误,错在哪里,怎样改? 1.在改善学生生活上,学校总务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
的问题 2.在老师和同学帮助下,他进步很快。 原因:“在…上”和“在…下”之间应当是名词性的词语。 “在……中”中间也应当是名词性的词语,但也可以插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果插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则表示该动作正在进行。 宝钢在建设中 新一代在茁壮成长中

34 3.窗前面有一个小菜园,种着黄瓜、豆角、茄子、辣 椒和许多种蔬菜。 等
(二)连词的运用 3.窗前面有一个小菜园,种着黄瓜、豆角、茄子、辣 椒和许多种蔬菜。 原因:连词“和”的前后应当是互不包容的概念。 (三)助词的运用 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 “的”是定语的标志,不能用于补语。 这一事实充分显示着在他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着”用于表示正在进行或正在持续。 广大农村正在掀起了科学种田的高潮 “正在”与“了”互相矛盾。

35 词类小结 一、词类的划分 二、词的兼类和活用
词的兼类是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判断兼类词坚持的两个原则:一个是兼类在同类词里只占少数,否则便是分类不精。另一个原则是兼类词一定要声音相同,词义有联系,否则不是兼类词,而是同音词。

36 请看下面的三组例子,分析其中带下划线的词的词性。
他是一名翻译。 他翻译了两本书。 [名词] [动词] [副词] [名,形] I II III I 基本意义相 同 经常 这样使用 兼类词: 少数词可归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 请别上校徽。 你别上街了! II + + 同形同音词: 读音相同而意义上毫无联系的一组词。 + 他比医生还医生。 III + 词类活用: 为了表达的需要,临时将甲类词用作乙类词。 请思考: 它们是同类的语言现象吗?


Download ppt "第三节 词类(下) 虚词概说 一、什么是虚词 二、虚词的共同特点: 三、学习和研究方法: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