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刑法與行政法規 課後複習 歷屆基測試題 一、犯罪與刑罰 二、犯罪成立的要件 三、現代公民對刑法應有的基本認知 四、行政法規與行政責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刑法與行政法規 課後複習 歷屆基測試題 一、犯罪與刑罰 二、犯罪成立的要件 三、現代公民對刑法應有的基本認知 四、行政法規與行政責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刑法與行政法規 課後複習 歷屆基測試題 一、犯罪與刑罰 二、犯罪成立的要件 三、現代公民對刑法應有的基本認知 四、行政法規與行政責任
第 4 章 刑法與行政法規 一、犯罪與刑罰 二、犯罪成立的要件 三、現代公民對刑法應有的基本認知 四、行政法規與行政責任 課後複習 歷屆基測試題

2 教學資源 備課文件檔 習作PPT 教學動畫 公民word圖集 教學影片 公民評量圖集 圖片素材庫 好站連結 教材PDF檔

3 一、犯罪與刑罰 刑法的意義 ‧ 是規定 與 的法律。也就是規範何種行為構成犯罪;以及犯罪之後要如何處罰的法律。 刑法 犯罪 刑罰 ◎ 刑罰
‧ 是規定 與 的法律。也就是規範何種行為構成犯罪;以及犯罪之後要如何處罰的法律。 刑法 犯罪 刑罰 ◎ 刑罰 我國刑罰的種類可分為以下兩種: 1.主刑:又稱本刑,包括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罰金五種。 2.從刑:又稱附加刑,須附加於主刑而科處的刑罰,包括沒收、褫奪公權等。

4 一、犯罪與刑罰 騎車撞傷人 持械搶劫便利超商 觸犯刑法的行為示意圖
法律保障個人生命、自由、名譽、財產的安全,違法侵害他人的犯罪行為,要接受刑法的處罰。

5 一、犯罪與刑罰 恐嚇取財 販毒、吸毒 觸犯刑法的行為示意圖

6 一、犯罪與刑罰 刑法的功能 1.保護 、 與 的權益不受非法的侵犯,同時也約束國家不可濫用刑罰。
1.保護 、 與 的權益不受非法的侵犯,同時也約束國家不可濫用刑罰。 2.藉由刑罰的實施,讓不法行為得到裁,實現 。 3.不僅能避免私人的報復手段,也可維護社會正義,使政府 成為合理且唯一的制裁者。 個人 社會 國家 社會正義 公權力 ※刑法無明文規定處罰的行為,即使違反道德或其他社會規範,仍不得任意處罰,這就是「罪刑法定原則」。

7 一、犯罪與刑罰 刑法的目的 1、制裁犯罪,以實現 2、 及 犯罪 3、最終目的→ 保障 ,維護 公平正義 預防 矯正 個人安全 社會秩序
2、 及 犯罪 3、最終目的→ 保障 ,維護 公平正義 預防 矯正 個人安全 社會秩序 ※預防犯罪:藉由刑罰的威嚇,提醒人們不要以身試法 ※矯正犯罪:希望犯罪者在監獄接受教育及矯正,使其未來重返社會後能適應社會生活,並貢獻一己之力

8 一、犯罪與刑罰 受刑人學習技能 現代法治國家日益重視犯罪者的教育,希望能使其體認安分守己的重要,於服刑完畢後,不再違法犯罪。

9 補充  刑法的特性 ‧刑法是最低程度的道德標準,個人在社會中仍需以高標準看待互動的態度,避免糾紛。
‧刑法最為嚴厲且最具強制力,所以應做為最後的矯治手段,審判時也應多方考量,以公正嚴謹為原則,避免受個人經驗與社會輿論的影響。

10 補充  刑法的種類 種類 別稱 內容 主刑 本刑 1.死刑:﹝生命刑﹞剝奪犯人生命 2.無期徒刑:﹝自由刑﹞終生監禁
3.有期徒刑﹝自由刑﹞將犯人監禁2個月以上,15年以上 4.拘役:﹝自由刑﹞將犯人監禁1日以上未滿2個月,但得加至4個月 5.罰金:﹝財產刑﹞剝奪犯人財產 從刑 隨附主刑而科刑 1.沒收:﹝財產刑﹞將與犯罪有關的違禁物、供犯罪所用或供犯罪預備之物、因犯罪所得之物沒收 2.禠奪公權:﹝能力刑﹞剝奪犯人擔任公務員、公職候選人之資格

11 二、犯罪成立的要件 犯罪行為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刑法規定的犯罪構成要件
‧一個人的行為必須符合刑法所規定的 要件,才構成犯罪行為。 犯罪事實 例如:竊盜罪的構成要件為「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故偷竊他人的皮包占為己有,此行為已符合了法條上所禁止的行為。

12 二、犯罪成立的要件 僅是想,並不構成犯罪 觸犯傷害罪 犯罪的構成要件
刑法規定傷害罪的成立,行為人須有「傷害的行為」,且有「他人的身體及健康」受到傷害,才構成犯罪。如果僅是想,未付諸實行,則不構成犯罪。

13 二、犯罪成立的要件 二、行為必須具有違法性
1、一個人的行為若是侵害到刑法所保護的重要生活利益,如 、 、 等,其行為就具有 ,犯罪行為才能成立。 生命 身體 自由 違法性 ◎ 正當防衛 面對現在正在進行中的不法侵害或攻擊,而做出防衛自己或他人權利的行為,雖然符合犯罪成立要件,但因為是出於緊急,倘若實施並未過當,其防衛行為依法不罰。

14 二、犯罪成立的要件 2.有些行為雖然符合犯罪構成要件,但被法令所允 許,而例外的不加以制裁,這種例外不處罰的行 為就叫 。例如:
2.有些行為雖然符合犯罪構成要件,但被法令所允 許,而例外的不加以制裁,這種例外不處罰的行 為就叫 。例如: 『阻卻違法』 依法令之行為: 法警依法執行死刑、軍人為保衛國家,在戰場殺死敵人,不構成殺人罪。 業務上正當行為: 醫生為救病人替病人開刀,不構成傷害罪。 正當防衛行為: 基於防衛而傷害別人,只要行為不過當,原則上不予以處罰。 緊急避難行為 : 兩人同時溺水,為了自救,使得對方溺斃。

15 二、犯罪成立的要件 醫療上必要的行為 正當防衛 不構成違法的行為示意圖
某些原本違法的行為,因為刑法的規定而不處罰,例如:醫生為病人開刀屬醫療上必要之行為,故不構成犯罪。

16 二、犯罪成立的要件 三、出於故意或過失的行為 1.故意: 指行為人明知將會有什麼結果,仍為之,會加重處罰,即「 」。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指行為人明知將會有什麼結果,仍為之,會加重處罰,即「 」。 2.過失: 指行為人「 」導致過失的行為。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例如:明知開車衝撞他人,會造成死傷,仍然開車衝撞。 應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 例如:酒醉駕駛將機車騎士撞死之行為,已構成「過失致死罪」

17 二、犯罪成立的要件 故意及過失行為示意圖 毀損罪不處罰過失行為,但仍有民事方面的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構成刑法上毀損罪
過失→刑法不處罰過失的毀損行為 故意及過失行為示意圖 毀損罪不處罰過失行為,但仍有民事方面的損害賠償責任。

18 二、犯罪成立的要件 四、行為人必須有刑事責任能力 ‧刑事責任 1.指行為人在刑法上有負擔刑事責任的 與 。 能力
與 。 2.雖然行為符合犯罪構成要件,但須具有辨別是非能力的人才有處罰的必要。 能力 資格

19 二、犯罪成立的要件 ‧年齡與刑事責任對照表 刑法中的刑事責任能力依行為人行為時之 、 決定其應負的責任。可分為: 年齡 精神狀態

20 二、犯罪成立的要件 負擔責任 行為年齡 說明 完全責任 能力人 限制責任 年滿十八歲精神健全 需對個人的犯罪行為負擔完全責任,接受刑法制裁。
無責任 年滿十八歲精神健全 需對個人的犯罪行為負擔完全責任,接受刑法制裁。 十四歲以上未滿十八歲精神耗弱 判斷力與經驗不足,或是精神狀態不健全,為給予自新機會,會減輕處罰。 1.因心智尚未成熟,多屬無知狀態,犯罪行為不以刑法處罰,但可處以口頭訓誡、勞動服務、假日輔導或感化教育。 2.精神疾病者可令其強制就醫。 未滿十四歲心神喪失者

21 二、犯罪成立的要件 ◎ 得減輕其刑之行為人 我國刑法規定,除了14歲以上未滿18歲者得減輕其刑外,尚包括滿80歲以上者、瘖啞人、及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均屬得減輕其刑者。

22 二、犯罪成立的要件 ‧法律效力與年齡的關係 民法 行為能力 完全行為能力 限制行為能力 無行為能力 刑法 責任能力 完全責任能力
限制責任能力 無責任能力 一個人能獨立依自己的意思行使權利、負擔義務的資格。 年滿20歲 滿7歲未滿20歲 未滿7歲 一個人必須有能力辨識自己行為是否合法,以及遵守規範的能力。 年滿18歲 14歲以上未滿18歲 未滿14歲

23 補充 未滿14歲之國中生,若犯罪,在刑法上雖然不罰,但必須依照少年事件處理法的規定,處理其犯罪行為。
『少年事件處理法』中的少年是指滿12歲,未滿 18歲之人。

24 三、現代公民對刑法應有的基本認知 1、由於犯罪行為已經逾越倫理與道德所能容忍的最低限度,藉由刑法僅能維持 。
1、由於犯罪行為已經逾越倫理與道德所能容忍的最低限度,藉由刑法僅能維持 。 2、刑法是所有規範中,最嚴厲且具 的法律手段,也是 。 3、 須秉持 及 的態度,作出適當的審判,輕易動用刑罰,將使人民不願遵守法律,而減低刑法的規範功能。 最低的道德標準 強制性 最後的制裁手段 司法人員 公正 嚴謹

25 三、現代公民對刑法應有的基本認知 4、社會快速變遷,衍生新興的 ,但立法程序繁雜緩慢,刑法無法規範或制裁所有的 ,而出現法律漏洞。 犯罪型態
4、社會快速變遷,衍生新興的 ,但立法程序繁雜緩慢,刑法無法規範或制裁所有的 ,而出現法律漏洞。 5、政府除應修正不合時宜的 ,以規範新興的犯罪型態,也可舉辦各類犯罪預防 ,提昇民眾自我防禦能力,才能有效防制犯罪。 犯罪型態 反社會行為 法律 宣導活動 ◎ 反社會行為 反社會行為是指破壞社會秩序及安寧,給他人帶來苦惱或驚慌的行為,其中以刑法規定加以處罰者即為犯罪行為。

26 三、現代公民對刑法應有的基本認知 6、犯罪行為的矯治並非一蹴可幾,為了社會安定與和諧,有賴於 的生活態度。
6、犯罪行為的矯治並非一蹴可幾,為了社會安定與和諧,有賴於 的生活態度。 7、在學生時代,在學校應該 ,努力充實 ,培養良好的 ,以成為一個有為有守的好國民。 守法自律 遵守校規 法律常識 道德意識 防止網路交易詐騙的宣導 由於科技的發展,利用網路犯罪的情形層出不窮,警察單位防不勝防,僅能加強宣導,請民眾注意提防。

27 三、現代公民對刑法應有的基本認知 近年來國內、外對於廢除死刑的呼聲高漲,政府有意藉由修改刑法,提高有期徒刑上限、無期徒刑假釋門檻,來取代死刑。 根據國際特赦組織最新資料顯示,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個國家全面廢除死刑,而歐洲更成為一個沒有死刑的社會。死刑存廢的爭議涵蓋人權、倫理道德、社會情勢與國際趨勢等層面,值得大家省思。請同學先閱讀第189頁的課後閱讀,再表達你對死刑的看法,並思考死刑存在的利弊。

28 1.廢除死刑已經是世界趨勢,更何況我國以「人權立國」為目標,所以應該逐步廢除死刑。
死刑起源於「應報主義」,是以國家公權力剝奪罪犯的生命權,使其永久與社會隔離,由於手段殘酷,不符合刑罰也具有教化功能的主張,故廢除死刑已經逐漸成為世界的潮流,許多民主先進國家已廢除死刑或有條件的廢除死刑。但是否全面廢除死刑,應視社會發展、法治觀念是否成熟及民眾之共識與支持。 贊成廢除死刑 1.廢除死刑已經是世界趨勢,更何況我國以「人權立國」為目標,所以應該逐步廢除死刑。 2.根據1989年聯合國一份關於死刑的報告表示,並無法找到科學上的證據來證明死刑比終身監禁更具威嚇性。所以無法證明死刑達到嚇阻犯罪的產生。 3.刑罰的效果應該不在於對刑罰的恐懼,而是透過刑罰的功能來維持秩序的穩定。所以,以死刑來處罰犯罪者,並不能達到教化犯罪者與社會大眾的目的。

29 1.單純的廢除死刑,沒有其他的配套措施,將會造成更大的社會問題。
不贊成廢除死刑 1.單純的廢除死刑,沒有其他的配套措施,將會造成更大的社會問題。 2.近年來,臺灣社會治安惡化,犯罪問題層出不窮,政府不但未有效的整頓治安,反而傾向廢除死刑,會使社會秩序更加惡化。 3.「殺人償命」本來就是理所當然,如果廢除死刑,犯罪被害人的家屬情何以堪。 4.是否全面廢除死刑,應視社會發展、法治觀念是否成熟及民眾之共識與支持而定,不應貿然廢除死刑。如此才能真正兼顧人權的保障及治安的維護。

30 四、行政法規與行政責任 1、行政機關行使職權做出各種 時,必須遵守各項行政法規的相關規定,不能任意而為,也就是 。
1、行政機關行使職權做出各種 時,必須遵守各項行政法規的相關規定,不能任意而為,也就是 。 2、人民有遵守各項行政法規的義務,若違反規定,會受到行政機關的制裁,負起相關的行政責任。 3、行政機關對人民的行政制裁,包括 、 、 、 、 、 等。 行政處分 「依法行政」 停止營業 勒令歇業 吊銷執照 罰鍰 申誡 拘留

31 四、行政法規與行政責任 ◎ 行政處分 行政處分是指國家機構依各種行政法規對人民所做的行政行為,例如:發放建築執照、許可集會遊行、徵收土地、處以罰鍰、勒令歇業等,行政處分不一定是對人民作出處罰。 ◎ 罰金、罰鍰 1.罰金:因觸犯刑法,經法院認定為犯罪所處罰的錢,稱為罰金,屬於主刑之一。 2.罰鍰:違反行政法規的不法行為,經行政機關依法處罰的錢,稱為罰鍰,屬於行政處分之一。

32 四、行政法規與行政責任 ◎ 違法行為的責任 當違法的行為發生, 可能不只產生一種法律責任。例如:違規停車,只有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的行政責任;故意毀損他人的物品,則須負擔民事上的損害賠償責任與毀損罪的刑事責任。 拖吊違規停車 駕駛人應依據停車格的標誌停車,不依規定停車或繳費,將處以罰鍰,甚至是拖吊車輛。

33 四、行政法規與行政責任 4、社會上常見違犯的社會秩序維護法: 、 、 、 等四 類 5、處罰的方式則有 、 、 等。 「妨害安寧秩序」
、 、 、 等四 5、處罰的方式則有 、 、 等。 「妨害安寧秩序」 「妨害善良風俗」 「妨害公務」 「妨害他人身體財產」 罰鍰 申誡 拘留 例如:製造噪音或深夜喧嘩,妨害公眾安寧,將被處以新臺幣6,000元以下罰鍰;故意謊報災害者,處三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12,000元以下罰鍰。

34 補充  行政法規的定義:  行政法規的範圍:
『一群法規的總稱』,所有關於行政的法規,凡是有關行政組織、職權、任務、程序以及國家與地方自治團體等和人民間的權利義務關係的法規。  行政法規的範圍: 例如:社會秩序維護法、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空氣污染防制法、勞動基準法、所得稅法、殘障福利法、公平交易法、行政院組織法等等,這些為了行政目的而制訂的法律,構成一套龐雜的行政法規。

35 補充  行政法規與人民之關係 1、日常生活中行政權的力量無所不在。
2、國家徵收稅捐、土地,交通警察對人民的處分,環保人員對公害製造者的處罰,申請專利權註冊等都是由行政機關來進行。 3、如果沒有行政機關的介入,人民會生活在無秩序和效率的狀態,行政權的力量有助於公共福祉,但是因為它的力量過於強大,(官尊民卑)必須當心是否濫權、專斷致侵害人民權益。

36 四、行政法規與行政責任 結論 1、現代公民除了對自己的權利義務有所認知,也 應尊重他人的權利,並培養正確的 ,
應尊重他人的權利,並培養正確的 , 體認遵守法律不只為了避免法律制裁,而是使 、 成為一種習慣。 2、平時不管對待家人、同學、朋友,甚至是社會 上其他人,應該 、 與發自內心的 ,這樣社會才會更安定祥和,處處充滿溫情。 法治觀念 知法 守法 真誠 尊重 關懷

37 四、行政法規與行政責任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的行為示意圖 1.在公車上亂塗鴉 2.毀損公共設施
隨意亂塗鴉或是毀損路燈、交通號誌、路樹等公共設施,及製造噪音、深夜喧嘩等,都是妨害他人財產、安寧秩序的行為

38 四、行政法規與行政責任 每個人都有守法的義務,若違法就要負起法律責任。民法是規定私人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刑法是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的安全;行政法規是為了讓行政機關可以順利處理公務,行使公權力。請你想一想,下列各種行為可以採取何種法律來規範?請在下列的題目中,填入相對應法律名稱的代號。 (A) 民法   (B) 刑法   (C)行政法規

39 四、行政法規與行政責任 民法 1.( )阿銘搶劫便利商店。 B (B) 刑法 2.( )小陳不滿分手而縱火。 (C)行政法規
1.( )阿銘搶劫便利商店。 2.( )小陳不滿分手而縱火。 3.( )阿棟未依規定申報所得稅。 4.( )老張不讓兒子接受國民義務教育。 5.( )趙太太租了房子卻不付房租。 6.( )阿東損害他人物品的賠償問題。 7.( )阿明每天跟蹤隔壁班的女生,造成對方不堪其擾。 8.( )小偉將偷竊得來的手機,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小莉。 9.( )父親身亡並欠下鉅款,小亮到法院辦理拋棄繼 承權。 10.( )阿健在家舉辦派對,音樂聲太吵雜,鄰居報警 取締。 11.( )阿強在軍中生活不自由,因此躲到朋友家中 逃避兵役。 B B C C A A C B A C C

40 課後複習 1.刑法的內容: (1)定義:規範何種行為構成犯罪,與犯罪之後該受何種 刑罰的法律。 (2)功能及目的:
A.保護個人、社會與國家的權益不受非法侵犯。 B.約束國家不可濫用刑罰。 C.制裁犯罪,以實現公平正義。 D.預防及矯正犯罪。 (3)原則:無明文規定處罰的行為,即使違反道德或其他 社會規範,仍不得任意處罰,這是刑法遵守的 「罪刑法定原則」。

41 課後複習 2.刑罰的種類: (1)主刑:又稱本刑,包括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 拘役、罰金五種。
(2)從刑:又稱附加刑,包括沒收、褫奪公權等。 3.犯罪成立的要件: (1)符合刑法規定的犯罪構成要件。 (2)行為必須具有違法性。 (3)出於故意或過失的行為。 (4)行為人必須有刑事責任能力: A.無責任能力人:未滿14歲者,若有犯罪行為,依規 定不用刑法處罰。

42 課後複習 B.限制責任能力人:14歲以上未滿18歲者,若有犯罪 行為,得減輕處罰。 C.完全責任能力人:年滿18歲,且精神健全者,一旦
犯法,必須接受刑法制裁。 4.現代公民對刑法應有的基本認知: (1)刑法僅能維持最低的道德標準。 (2)刑法為最後的制裁手段。 (3)刑法不能制裁所有的反社會行為。

43 課後複習 5.行政法規與行政責任: (1)行政法規:行政法規並非是一部法規的名稱,而是所 有與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相關的法律與命令。
(2)行政處分:國家機構依各種行政法規對人民所做的行 政行為,不一定是對人民作出處罰。 (3)行政制裁:包括停止營業、勒令歇業、吊銷執照、罰 鍰、申誡、拘留等。 (4)舉例:社會秩序維護法大致可分為「妨害安寧秩序」、 「妨害善良風俗」、「妨害公務」、「妨害他人身體 財產」等四類。

44 歷屆基測試題 B 基本學力測驗題目練習 ( )觸犯刑事法的規定而構成犯罪行為時,須負刑事責任。請問:下列哪一項行為應負刑事責任?ˉ
( )觸犯刑事法的規定而構成犯罪行為時,須負刑事責任。請問:下列哪一項行為應負刑事責任?ˉ (A)騎乘機車時未戴安全帽ˉ (B)將同學的手表占為己有ˉ (C)與有犯罪前科的人交往ˉ (D)訂婚後不依照婚約結婚 【92基本學測一】 B

45 歷屆基測試題 ( )法學名言:「一個人在未定罪之前,都是無辜的。」這個無罪推定原則,是維護基本人權的重要觀念。依此推斷,下列何者為法律上認定的「有罪之人」?  (A)有竊盜嫌疑而被警察逮捕者  (B)拒絕到案說明被法院通緝者  (C)法院判決確定被科處徒刑處  (D)偵查後被檢察官提起公訴者 【96基本學測一】 C

46 歷屆基測試題 ( ) 1.法律規定,汽機車行近行人穿越道前應減速慢行,遇有行人穿越時,應先暫停,讓行人優先通過。如果駕駛人違反此項規定則依法處罰,此時該駕駛人即是負擔何種責任?  (A)行政責任 (B)民事責任  (C)刑事責任 (D)道義責任 【93一基測】 A

47 歷屆基測試題 ( ) 2.小碩向阿明經營的地下錢莊借錢,由於借款的利息太高,致使小碩負債累累無法償還。其後,小碩又被阿明打成重傷,因而報警處理。請問:依法阿明最可能受到何種處罰?  (A)處以罰鍰  (B)交付保護管束  (C)判處有期徒刑 (D)遭到糾舉彈劾 【93二基測】 C

48 歷屆基測試題 C ( ) 3.合法集會遊行是人民的基本權利,但集會後若留有廢棄物未清除,則集會遊行的負責人最可能受到下列何種處罰?
( ) 3.合法集會遊行是人民的基本權利,但集會後若留有廢棄物未清除,則集會遊行的負責人最可能受到下列何種處罰?  (A)拘役 (B)罰金 (C)罰鍰 (D)有期徒刑 【95一基測】 C

49 歷屆基測試題 ( ) 4.在法治國家裡人民的行為若違法,就必須負擔法律責任。某日,阿書超速駕車,不慎撞毀停置在路邊的車輛。阿書的上述行為,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A)民事責任、刑事責任  (B)刑事責任、行政責任  (C)行政責任、民事責任  (D)行政責任、道義責任 【95二基測】 C

50 歷屆基測試題 ( ) 5.大毛在電視新聞上看到「收受贓物可能被處以罰金」、「騎乘機車未戴安全帽要處以罰鍰」,進而與班上同學討論罰金與罰鍰的差異,下列何種解釋最正確?  (A)罰鍰會留下前科記錄,而罰金則不會  (B)罰款金額不同,罰金較高而罰鍰較低  (C)罰金屬刑事制裁,罰鍰則屬行政處罰 (D)罰金補償給受害者,罰鍰則繳給政府 【96二基測】 C

51 歷屆基測試題 ( ) 6.某新聞報導:「消費者保護團體主張,不肖廠商為謀利而製造問題商品,且以不實的廣告行銷宣傳,政府應加重對企業經營者的行政罰責。」上述說法,應是指提高下列何種處罰標準?  (A)賠償金額  (B)罰鍰額度  (C)徒刑期限  (D)罰金額度 【97一基測】 B

52 歷屆基測試題 ( ) 7.在專制時代,法律的解釋多由統治者決定,所以常出現任意編造罪名、陷人於罪的情形。為避免上述權力濫用的情況,我國對於犯罪的規定是透過下列何項原則加以確立?  (A)比較利益  (B)負擔能力  (C)罪刑法定 (D)誠實信用 【97二基測】 C

53 歷屆基測試題 ( ) 8.我國的各種法規,通常具有保障個人權利或促進社會發展等目的,除此之外,有些法律還有警告、禁止、制裁、指示和輔助等功能。下列我國的哪一種法律是以警告、禁止和制裁的功能為其主要特性?  (A)《民法》 (B)《刑法》  (C)《憲法》 (D)《民事訴訟法》 【98二基測】 B

54 好站連結 1.立法院 http://www.ly.gov.tw/index.jsp2 2.法務部
  2.法務部   3.全國法規資料庫   4.元照法律網  

55 返回

56 返回


Download ppt "刑法與行政法規 課後複習 歷屆基測試題 一、犯罪與刑罰 二、犯罪成立的要件 三、現代公民對刑法應有的基本認知 四、行政法規與行政責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