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ihs.ntu.edu.tw/ 《東亞文化與思想》 黃俊傑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Website: 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ihs.ntu.edu.tw/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ihs.ntu.edu.tw/ 《東亞文化與思想》 黃俊傑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Website: 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ihs.ntu.edu.tw/"—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ihs.ntu.edu.tw/
《東亞文化與思想》 黃俊傑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Website:

2 第 九講 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 回顧與展望

3 1. 引言

4 1:1 東亞脈絡中李登輝與司馬遼太郎對話:台灣人に生まれた悲哀

5 1:2 台灣地理位置的優勢 太平洋與歐亞大陸交界 漢民族海外移民最大島嶼 東西文化交流的「世界島」 “Ilha! Formosa”

6 1:3 台灣歷史的斷裂 荷蘭 (1624-1622)  明鄭 (1661-1683) 滿清 (1683-1895)
1:3 台灣歷史的斷裂 荷蘭 ( ) 明鄭 ( ) 滿清 ( ) 日本 ( ) 國民政府 (1945-)

7 1:3 台灣歷史的斷裂 臺灣歷經荷蘭( )、明鄭( )、滿清( )、日本( )與中華民國政府(1945-)的統治,政權遞嬗,物換星移,滄海桑田。 台灣在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其特殊 之歷史性格: 交嚮曲 羊皮紙(palimpsest) 歷代統治者均努力擦拭前一個統治者留下的歷史印記。

8 1:4 本講問題 何謂「台灣意識」?台灣文化史上「台灣意識」如何發展?
1:4 本講問題 何謂「台灣意識」?台灣文化史上「台灣意識」如何發展? 在21世紀台灣新文化以及世界新秩序中,「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有何展望?

9 2. 「台灣意識」 的形成與發展

10 2:1 「台灣意識」定義與內涵 指生存在台灣的人認識並解釋他們所生存的時空情境的方式及其思想。
2:1 「台灣意識」定義與內涵 指生存在台灣的人認識並解釋他們所生存的時空情境的方式及其思想。 核心問題是認同問題,而以「我是誰?」「台灣是什麼?」等問題 方式呈現。 「台灣意識」的時間性、空間性與階級性。

11 2:2 第一階段:明清時代(1661-1895):作為地方意識的「台灣意識」

12 2:2 第一階段:明清時代(1661-1895):作為地方意識的「台灣意識」
2:2 第一階段:明清時代( ):作為地方意識的「台灣意識」 以祖籍及語言而形成聚落: 「漳州意識」 「泉洲意識」 集體械鬥: 「興漳滅泉」 宗教信仰: 漳泉 → 保生大帝 客家 → 三山國王 保生大帝 三山國王

13 2:2 第一階段:明清時代(1661-1895):作為地方意識的「台灣意識」
2:2 第一階段:明清時代( ):作為地方意識的「台灣意識」 1894年甲午戰爭現場 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 簽訂割讓臺灣。

14 「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 (丘逢甲:《 離台詩》)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 」 (丘逢甲:《春愁》)
2:2 第一階段:明清時代( ):作為地方意識的「台灣意識」 「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 (丘逢甲:《 離台詩》)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灣。 」 (丘逢甲:《春愁》) 簽約地點:春帆樓 馬關條約簽約地點:春帆樓 14

15 2:3 第二階段:日據時代(1895-1945): 作為民族意識兼階級意識的「台灣意識」
2:3 第二階段:日據時代( ): 作為民族意識兼階級意識的「台灣意識」 臺灣的資本主義化進程 「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合一: 「階級矛盾」: 日資 vs. 臺資 「民族矛盾」: 漢民族 vs. 大和民族

16 2:3 第二階段:日據時代(1895-1945): 作為民族意識兼階級意識的「台灣意識」
2:3 第二階段:日據時代( ): 作為民族意識兼階級意識的「台灣意識」 日據時代臺灣人的精神世界 (1): 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的撕裂及其張力 割臺初期臺灣人的認同兩難式: 李春生:「新恩雖厚,舊義難忘」 連橫:「棄地遺民」 李春生 ( ) 連橫 (雅堂, )

17 2:3 第二階段:日據時代(1895-1945): 作為民族意識兼階級意識的「台灣意識」
2:3 第二階段:日據時代( ): 作為民族意識兼階級意識的「台灣意識」 據時代臺灣人的精神世界 (2): 「祖國意識」的形成及其轉變 日據時代臺灣人對大陸的「想像」: 「祖國意識」的形成: a) 日本人的壓迫 b) 對漢文化的認同 吳欣榮 ( ) 吳濁流 ( )

18 2:3 第二階段:日據時代(1895-1945): 作為民族意識兼階級意識的「台灣意識」
2:3 第二階段:日據時代( ): 作為民族意識兼階級意識的「台灣意識」 昭和 ( ) 年: 施梅樵( )在彰化創辦《孔教報》

19 2:4 第三階段:光復後(1945-1987):作為省籍意識的「台灣意識」
2:4 第三階段:光復後( ):作為省籍意識的「台灣意識」 Taiwan in Transformatio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New Brunswick and Taipei: Transaction Publishers an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2014).

20 歷史場景的轉換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戰爭結束! 重慶大公報

21 歷史場景的轉換 日本駐台總督安藤利吉簽署降書

22 歷史場景的轉換 台灣光復的激情 台北受降典禮的中山堂外牌樓 台灣學生列隊歡迎國軍來台 台北受降典禮的中山堂外聚集民眾

23 歷史漩渦中的浪花 何應欽主持南京受降典禮 日本代表岡村寧次向何應欽呈遞降書

24 歷史漩渦中的浪花 1945.9.10 國共內戰在山西上黨地區爆發 1945.10.10 國共雙十協定簽字
國共內戰在山西上黨地區爆發 國共雙十協定簽字 10月10日的酒會上,蔣中正與毛澤東舉杯互慶勝利

25 歷史漩渦中的浪花 1945.10.25 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在台北舉行
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前參加受降典禮的中國代表團。圖中除了中華民國國旗之外,還可見到牌樓左上方所懸掛的美國國旗

26 歷史漩渦中的浪花 毛澤東( )在重慶《新聞晚報》發表1936年2月所填〈沁園春〉詞:

27 毛澤東:〈沁園春〉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茫茫。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誓比高。 須睛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昔秦皇漢武,略疏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8 歷史漩渦中的浪花 國共談判破裂 台灣發生228事變 民眾包圍臺灣公賣局

29 歷史漩渦中的浪花 1949.2.4台灣省主席陳誠(1896-1965)宣布實施「375減租」,推動台灣土地改革 領取實物土地債券的情形
三七五減租的宣傳海報 領取實物土地債券的情形 三七五減租前後佃農收益比較

30 歷史漩渦中的浪花 1949.4.23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總統府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1949年4月 鍾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總統府 人民解放軍進入南京總統府的情景

31 毛澤東在開國大典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歷史漩渦中的浪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民眾慶祝開國大典 毛澤東在開國大典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在開國大典上閱兵

32 歷史漩渦中的浪花 國府宣布遷都台北 蔣中正 ( ) 在台北復行 視事

33 2:4 第三階段:光復後(1945-1987):作為省籍意識的「台灣意識」
2:4 第三階段:光復後( ):作為省籍意識的「台灣意識」 日據時代台灣人的「祖國意識」: 內涵:認為臺灣與大陸的命運是一 種有機的整體關係。 本質:是一種抽象的心理上的建, 缺乏具體的現實作為支撐基 礎。 問題:作為概念的「祖國」與作為 實體的「祖國」。

34 2:4 第三階段:光復後(1945-1987):作為省籍意識的「台灣意識」
2:4 第三階段:光復後( ):作為省籍意識的「台灣意識」 1945年8月15日臺灣光復的激情: 吳三連 ( ) 鍾逸人 (1921-) 吳三連 鍾逸人

35 短片:1945年台北街景

36 2:4 第三階段:光復後(1945-1987):作為省籍意識的「台灣意識」
2:4 第三階段:光復後( ):作為省籍意識的「台灣意識」 鍾逸人:國旗、二七部隊 「喜離淒風苦雨景, 快睹青天白日旗」 吳新榮將五子取名為「夏統」 「唐山」 「永漢」 吳欣榮 ( )

37 2:4 第三階段:光復後(1945-1987):作為省籍意識的「台灣意識」
2:4 第三階段:光復後( ):作為省籍意識的「台灣意識」 轉變: 來臺辦理接收的國府人員的腐化及其對臺灣人的歧視: 二二八事件及其後的白色恐怖。 歷史的啟示: 1) 「祖國」作為精神「原鄉」 2) 「祖國」作為政治「想像共同體」

38 2:4 第三階段:光復後(1945-1987):作為省籍意識的「台灣意識」
2:4 第三階段:光復後( ):作為省籍意識的「台灣意識」 刑警總隊執勤 蔣介石在台實施威權體制

39 2:5 第四階段:後戒嚴時期(1987-2008):台灣文化中「個體性」之覺醒與「新台灣人」意識
2:5 第四階段:後戒嚴時期( ):台灣文化中「個體性」之覺醒與「新台灣人」意識 戰後台灣的文化變遷: 政治:民主化 →1987年解嚴 → 2000年政黨輪替 → 2008年政黨二次輪替 教育:普及化 經濟:農 → 工商 社會:女性地位提昇

40 2:5 第四階段:後戒嚴時期(1987-2008):台灣文化中「個體性」之覺醒與 「新台灣人」意識
2:5 第四階段:後戒嚴時期( ):台灣文化中「個體性」之覺醒與 「新台灣人」意識 解嚴令 李登輝於1996年當選首任直選總統

41 2:5 第四階段:後戒嚴時期(1987-2008):台灣文化中「個體性」之覺醒與 「新台灣人」意識
2:5 第四階段:後戒嚴時期( ):台灣文化中「個體性」之覺醒與 「新台灣人」意識 「覺醒」: 「個體在其自己」 「個體為其自己」 龍山寺反戒嚴

42 2:5 第四階段:後戒嚴時期(1987-2008):台灣文化中「個體性」之覺醒與 「新台灣人」意識
2:5 第四階段:後戒嚴時期( ):台灣文化中「個體性」之覺醒與 「新台灣人」意識 民主進步黨成立 李文忠在傅鐘前抗議

43 2:5 第四階段:後戒嚴時期(1987-2008):台灣文化中「個體性」之覺醒與 「新台灣人」意識
2:5 第四階段:後戒嚴時期( ):台灣文化中「個體性」之覺醒與 「新台灣人」意識 「個體性的覺醒」: 「個體性」與「社會性」 (sociality) 之相對性; 「覺醒」指「個體」之存在從過去作為完成「個體」以外的其他目的之手段,走向以「個體」的發展作為目的。

44 2:5 第四階段:後戒嚴時期(1987-2008):台灣文化中「個體性」之覺醒與 「新台灣人」意識
2:5 第四階段:後戒嚴時期( ):台灣文化中「個體性」之覺醒與 「新台灣人」意識 戰後臺灣與傳統中國社會文化構成強烈的對比: 傳統中國的「個體性」受「社會 性」的宰制。 臺灣社會與文化之中,「個體性」與「社會性」則常處於對抗關係。

45 2:5 第四階段:後戒嚴時期(1987-2008):台灣文化中「個體性」之覺醒與 「新台灣人」意識
2:5 第四階段:後戒嚴時期( ):台灣文化中「個體性」之覺醒與 「新台灣人」意識 臺灣文化中「個體性」覺醒之原因: 從農業到工商業的轉變。 教育的普及,導致知識普及化。 政治民主化,使「個體」從政治力 與社會力的宰制中解放。

46 2:5 第四階段:後戒嚴時期(1987-2008):台灣文化中「個體性」之覺醒與 「新台灣人」意識
2:5 第四階段:後戒嚴時期( ):台灣文化中「個體性」之覺醒與 「新台灣人」意識 以「個體性之覺醒」為其主調的臺灣新文化及其歷史意義。 核心困境:去脈絡化的「個體性」。

47 2:6 第五階段(2008-):兩岸關係變化中新「台灣意識」的轉化
2:6 第五階段(2008-):兩岸關係變化中新「台灣意識」的轉化 世紀中國的崛起與陰影 中國外匯存底至2014年6月底,已達4 兆美元,居全球第一。 2008年中國能源消費成長佔全球消費 成長的73.33%,中國是全球能源消費 之重要驅動者,2012年起下降。 自2000年以後,中國經濟成長率平均 約10%左右,2013年力保7.5%。 京奧 → 上海世博 2013年神舟10號、蛟龍號、嫦娥登月 計畫、航母建造。 。

48 2:6 第五階段(2008-):兩岸關係變化中新「台灣意識」的轉化
2:6 第五階段(2008-):兩岸關係變化中新「台灣意識」的轉化 世紀中國的崛起與陰影 年「維穩」預算超過國防預算。 空氣污染:2013年霧霾污染1/4國土 面積,影響6億人。

49 2:6 第五階段(2008-):兩岸關係變化中新「台灣意識」的轉化
2:6 第五階段(2008-):兩岸關係變化中新「台灣意識」的轉化 世紀中國的崛起與陰影 貪腐嚴重,人心空虛: 「生命的意義感」與「工 作的價值感」失落,只 能在物質與金錢中尋找 立足點。

50 全球航空旅客增加統計表 1996年旅客數 2005年旅客數 成長率 (萬人) (萬人)
2:6 第五階段(2008-):兩岸關係變化中新「台灣意識」的轉化 世紀亞洲的再興與隱憂 之間亞洲內部航空旅客之 增加率: 資料來源: 東洋經濟週刊 全球航空旅客增加統計表 年旅客數 年旅客數 成長率  (萬人) (萬人) 全球跨洲(含亞、歐、北美) % 亞洲←→北美 % 亞洲←→歐洲 % 美洲←→歐洲 % 亞洲各國之間 % 歐洲各國之間 %

51 2:6 第五階段(2008-):兩岸關係變化中新「台灣意識」的轉化
2:6 第五階段(2008-):兩岸關係變化中新「台灣意識」的轉化 2. 21世紀亞洲的再興與隱憂 2015年亞洲成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 佔全球經濟比重20%(東協+1 → 東 協+3 → 東協+6)。 中國崛起 vs. 美國重返亞洲 RCEP TPP

52 2:6 第五階段(2008-):兩岸關係變化中新「台灣意識」的轉化
2:6 第五階段(2008-):兩岸關係變化中新「台灣意識」的轉化 2. 21世紀亞洲的再興與隱憂 d) 亞洲各國民族主義甚囂塵上。 丸山真男:《現代政治の思想と行 動》(東京:未來社,1970年增補版), 第1章, 〈超國家主義の論理と心理〉 e) 領土爭議造成國際關係緊張: 東海問題 南海問題

53 2:6 第五階段(2008-):兩岸關係變化中新「台灣意識」的轉化
2:6 第五階段(2008-):兩岸關係變化中新「台灣意識」的轉化 年3月22日中華民國總統大選,馬英九勝選。 VS.

54 2:6 第五階段(2008-):兩岸關係變化中新「台灣意識」的轉化
2:6 第五階段(2008-):兩岸關係變化中新「台灣意識」的轉化 4. 21世紀新「台灣意識」的重構: 全球政經板塊重組與中華經濟圈的形成: 歐盟 NAFTA 東協 大中華經濟圈 新「台灣意識」中的「中國」因素: 「中國大陸」與「台灣」的不可分割性:經濟 兩者的互為緊張性:政治 兩者邁向未來的融合性:政經互動

55 3. 「台灣意識」的 特質及其展望

56 3:1 歷史上的「台灣意識」常與政治史相呼應,而作為一種抗爭論述
3:1 歷史上的「台灣意識」常與政治史相呼應,而作為一種抗爭論述 日據時代:反抗日本帝國主義 光復後:反抗國民黨 後戒嚴時代:反抗中共 21世紀: 1) 反抗「中國」霸權?《反分裂國家法》 2) 反抗「美國」霸權 ?《台灣關係法》 3) 釣魚台問題形成後,東亞新形勢下 台灣的角色

57 3:2 問題: 1.「自戀情結」(narcissism)、 2.「自我中心心態」(ego-centrism)、 3. 「台灣中心」說

58 3:3 21世紀「差異政治」(politics of difference) 與「肯認政治」(politics of recognition) 脈絡下從抗爭論述邁向文化論述的必要性
聯合國大會

59 4. 作為文化價值論述的 新「台灣意識」

60 4:1 「台灣意識」的困境: 作為空白主體的「台灣意識」
4:1 「台灣意識」的困境: 作為空白主體的「台灣意識」 臺灣新文化潛藏「自我中心之心態」(ego-centrism) 日趨嚴重: 1. 對內:撕裂族群 馬英九一審獲判無罪,藍綠支持者拉扯。

61 4:1 「台灣意識」的困境: 作為空白主體的「台灣意識」
4:1 「台灣意識」的困境: 作為空白主體的「台灣意識」 2. 對外:衝撞國際秩序 「公投加入聯合國」 美國副國務卿奈葛彭提出警告 ( )

62 4:2 「台灣意識」與21世紀世界新文明 以公義判斷人; 尊重生命鄉土; 參與公共事務; 懷著寬容的心。 林義雄 (1941-)
4:2 「台灣意識」與21世紀世界新文明 以公義判斷人; 尊重生命鄉土; 參與公共事務; 懷著寬容的心。 林義雄 (1941-) 「互為主體性」理念正是對治「自我中心主義」的良藥。 作為文化價值論述的新「台灣意識」。

63 5. 結論

64 5:1 拓展「台灣意識」的文化深度、高度與廣度
5:1 拓展「台灣意識」的文化深度、高度與廣度 海峽兩岸互動脈絡中台灣的文化優勢 以漢文化為基礎的新台灣文化,引領21世紀大中華的興起

65 5:2 全球化脈絡中「互為主體性」的理念及其落實

66 演講內容摘要

67 關鍵詞 台灣意識 棄地遺民 祖國意識 個體性的覺醒

68 概念圖

69 思考問題 1.「台灣意識」的特質何在?試析論之。 2. 在21世紀「自我」、「他者」、「文化認 同」、「政治認同」四項因素激烈碰撞
中,您如何思考「台灣意識」與台灣文 化的發展?為什麼?試申論之。

70 閱讀作業 黃俊傑:〈論「台灣意識」的發展及其特 質〉,收入氏著《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 (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6),頁3-38。
2. 黃俊傑:〈論「台灣意識」中「文化認同 」與「政治認同」之關係〉,收入氏著 《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台北:台大出 版中心,2006),頁 。

71 延伸閱讀 黃俊傑:《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台北 :台大出版中心,2006)。 2. 黃俊傑:《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
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6)。 3. Chun-chieh Huang, Taiwan in transformatio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New Brunswick and Taipei: Transaction Publishers an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2014).

72 樂曲欣賞:思想起

73 思想起 思啊想啊起 日頭出來啊伊都滿天紅 枋寮哪過去啊伊都是楓港噯唷喂 希望阿哥來痛疼噯唷喂 噯唷痛疼小妹啊做工人噯唷喂 思啊想啊起 四重溪底啊伊都全全石 梅花哪當開啊伊都會落葉噯唷喂 小妹啊想君抹得著噯唷喂 噯唷恰慘拖命啊吃傷藥噯唷喂

74 思想起 思啊想啊起 恆春大路啊伊都透溫泉 燈台哪對面啊伊都馬鞍山噯唷喂 阿哥啊返去妹無伴噯唷喂 噯唷親像轆鑽刺心肝噯唷喂 思啊想啊起 恆春過了啊伊都是車城 花言哪巧語啊伊都不愛聽噯唷喂 阿妹啊講話若有影噯唷喂 噯唷刀鎗作路啊也敢行噯唷喂


Download ppt "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ihs.ntu.edu.tw/ 《東亞文化與思想》 黃俊傑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Website: http://huang.cc.ntu.edu.tw http://www.ihs.ntu.edu.tw/"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