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東亞文化與思想》 黃俊傑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Website: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東亞文化與思想》 黃俊傑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Websit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東亞文化與思想》 黃俊傑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Website:

2 從東亞觀點論全球化時代的「文化霸權」及其因應策略
第 二講 從東亞觀點論全球化時代的「文化霸權」及其因應策略

3 1. 引言

4 1:1 引言 「全球化」常常表現而為霸權國家的文化向全球擴張並滲透之過程。 從東亞出發思考全球化時代的「文化霸權」的問題。

5 1:2 「全球化」的表象與實質 表象 1: 相互連結性 (interconnectedness)
Anthony Giddens (1938- ) 英國社會學家吉登斯(Anthony Giddens), Beyond Left and Right: The Future of Radical Politic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4), pp. 4-5.

6 大前研一 (Kenichi Ohmae) (1943- )
1:2 「全球化」的表象與實質 表象 2: 無國界的世界 4 I:產業﹙Industry﹚ 資訊﹙Information﹚ 投資﹙Investment﹚ 個人﹙Individual﹚ 大前研一 (Kenichi Ohmae) (1943- ) 日本管理學家大前研一, The Borderless World (Mckinsey & Company, Inc., 1990). 中譯本:黃柏棋譯,《無國界的世界》﹙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

7 1:2 「全球化」的表象與實質 表象 3: 民族國家的終結
Kenichi Ohmae, The End of the Nation State: The Rise of Regional Economics (Mckinsey & Company, Inc., 1995). 中譯本:李宛容譯,《民族國家的終結:區域經濟的興起》﹙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1996﹚。

8 歐洲聯盟 (歐盟,European Union ,27會員國)
歷年增加數 成員國名稱 1950 6 法國、 德國、 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 1973 3 愛爾蘭、英國、丹麥 1981 1 希臘 1986 2 西班牙 、葡萄牙 1995 芬蘭、瑞典、奧地利 2004 10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馬爾他、賽普勒斯 2007 羅馬尼亞、保加利亞 2013 克羅埃西亞

9  1:2 「全球化」的表象與實質 以上均是「作為結果的全球化」之表象 注重:(1) 現象的完成態 (2) 靜態的結構
(3) 以「一元論」為基礎:預設 「中心」vs.「邊陲」 ∴ 「無限風光在險峰」

10 1:2 「全球化」的表象與實質 必須從「作為過程的全球化」來分析本質 重視:(1) 現象的發展過程 (2) 動態的變化
(3) 以「多元論」為基礎:解構 「中心」神話 ∴ 「萬物靜觀皆自得, 四時佳興與人同。」(程顥)

11 1:2 「全球化」的表象與實質 實質 1: 「全球化」因工業革命而加速發展
「全球化」論述的片面性 為全球性霸權背書 「全球化」因工業革命而加速發展 為冷戰時代美國新霸權背書,完全忽視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歷史的特殊性在於飽受帝國主義侵凌與民族主義昂揚。 11

12 1:2 「全球化」的表象與實質 20世紀中國的苦難與怒吼: 第29軍宋哲元所部37師吉星文團士兵在盧構橋抗擊日軍。

13 南京大屠殺30萬中國軍民遇難

14 1:2 「全球化」的表象與實質 甲午戰爭(1894)與乙未割台(1895): 簽約地點:春帆樓 馬關條約簽約地點:春帆樓

15 1:2 「全球化」的表象與實質 (昭和17)年2月15日,日軍佔領新加坡,約6,500位抗日華僑被捕,5,000人被判刑。

16 1:2 「全球化」的表象與實質 實質 2: 「全球化」中心國家的脆弱性
2001年的「911」事件使美國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全球損失3600億美元。

17 1:2 「全球化」的表象與實質 實質 3: 「中心國家」的流氓化 及其對邊陲國家的宰制 杭士基
Noam Chomsky, 1928- 美國語言學家杭士基, Rogue States: The Rule of Force in World Affairs (London: Pluto Press, 2000). 中譯本:林佑聖譯:《流氓國家》﹙台北:正中書局,2002﹚

18 1:2 「全球化」的表象與實質 實質 4: M型社會來臨 貧富鴻溝加深 國際脈絡: 全球1%人口擁有40%資產
全球財富集中在北美、歐洲和收入水準高的亞太國家 北美人口佔全球6%,擁有全球財富34%

19 1:3 全球化與文化趨同化趨勢 價值體系的趨同化: 語言的趨同化: 英語、漢語 大陸國務院「漢辦」在全球廣建「孔子學院」
1:3 全球化與文化趨同化趨勢 價值體系的趨同化: 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個人主義 語言的趨同化: 全球約6,000種語言:「今日的口頭語言當中,約有50%至90%會在本世紀內消失」, courier/ /uk/doss01.htm 「世界的語言正在以每兩週消失一種的速度銳減」, /5/1/13/ n htm 英語、漢語 大陸國務院「漢辦」在全球廣建「孔子學院」

20 1:4 全球化時代之核心問題 強凌弱 眾暴寡 富欺貧 「中心」宰制「邊陲」  21世紀的東亞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徘徊
1:4 全球化時代之核心問題 強凌弱 眾暴寡 富欺貧 「中心」宰制「邊陲」    21世紀的東亞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徘徊 「全球化」趨勢正在呼喚海峽兩岸知識分子的良心、良知、良能

21 1:5 本講問題: 東亞視域中全球化時代「文化霸權」問題之實質如何? 形成全球化時代「文化霸權」問題之政治經濟及軍事基礎何在? 對東亞知識份子而言,應如何因應全球化時代「文化霸權」 之挑戰?

22 2. 「文化霸權」之涵義 及其表現

23 2:1 「文化霸權」釋義 居於全球化趨勢「中心」位置的國家,憑藉其政經優勢,將其特殊的文化與價值理念向「邊緣」國家擴散,而成為普世價值。

24 2:2 「霸權」概念溯源 列寧﹙Vladmir Lenin, ﹚: 「無產階級專政」 圖片來源:Wikipedia

25 2:2 「霸權」概念溯源 葛蘭西 兩個概念: “War of Maneuver” “War of Position”
2:2 「霸權」概念溯源 葛蘭西 ﹙Antonio Gramsci, ﹚: 兩個概念: “War of Maneuver” “War of Position” 參考:-Selections from Political Writing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0); -Selections from Cultural Writing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of Antonio Gramsci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96). 圖片來源: Wikipedia

26 2:2 「霸權」概念新義 在全球化時代中, 「霸權」 國家的文化成為「普世價值」 2. 如:民主、 自由、人權

27 2:3 「文化霸權」之表現方式: (a)價值理念的擴散與宰制: 「人權」理念 “Human Rights” “Heavenly Duty”
「人權」 「天職」 「西方文化」 「中國文化」

28 2:3 「文化霸權」之表現方式: “Human Rights” “Heavenly Duty” 1)「個人」 vs. 「政府」
2) 作為個體的「個人」 1)作為「天人合一」脈絡中的「人」 2) 作為社群成員中的「個人」

29 2:3 「文化霸權」之表現方式: (b)生活方式的擴散與支配: 美式速食與中國的「肥胖症」問題
參考:-John Robbins, Diet for a New America (Walpole, NH.: Stillpoint Publishing, 1987). 中譯本:張國蓉、涂世玲譯: 《新世紀飲食》﹙台北:琉璃光出版社,1994﹚ -John Robbins, Food Revolution (York Beach, ME.: Conari Press, 2001). 圖片來源: Wikipedia

30 2:3 「文化霸權」之表現方式: (c) 世界秩序的建構與變化:以東亞為例 作為「接觸空間」的東亞 二十世紀以前:
以中華帝國的「朝貢體制」(或「冊封體制」)為基礎所建立的「華夷秩序」 參考:John K. Fairbank ed.,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31 作為「接觸空間」的東亞 〔唐〕職貢圖

32 作為「接觸空間」的東亞 二十世紀上半葉: 以日本帝國為中心所建立的 「大東亞共榮圈」。 東亞各國被日本帝國侵略的歷史記憶。 日軍槍決中國民眾

33 二十世紀下半葉: 作為「接觸空間」的東亞 以美國為中心在東亞所建立的「冷戰秩序」。 戰後美國霸權的興起。
美國第七艦隊的核心,小鷹號航空母艦。

34 中國大陸崛起後正在形成中的「中華經濟圈」 中國加入「東協」 日本對「週邊有事」的憂心
作為「接觸空間」的東亞 二十一世紀: 中國大陸崛起後正在形成中的「中華經濟圈」 中國加入「東協」 日本對「週邊有事」的憂心 上海夜色

35 2:3 「文化霸權」之表現方式 吉田松陰( )〈投夷書〉原文

36 3. 「文化霸權」形成的政經 及軍事基礎

37 3:1 全球性機構的控制 聯合國(UN) 世界貿易組織(WTO) 世界銀行(World Bank)  → 2007年林毅夫出任副總裁 兼首席經濟學家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世界衛生組織(WHO)

38 3:1 全球性機構的控制 紐約聯合國總部 2005WTO年會場外抗議群眾 圖片來源: Wikipedia

39 3:2 軍事強權作為後盾 美國「文化霸權」的軍事基礎: 航空母艦戰鬥群: 所謂「西太平洋守護神」小鷹號航空母艦(1965-2008)
3:2 軍事強權作為後盾 美國「文化霸權」的軍事基礎: 航空母艦戰鬥群: 所謂「西太平洋守護神」小鷹號航空母艦( ) 「小鷹號」功成身退 聯合報

40 3:2 軍事強權作為後盾 美國「文化霸權」的軍事基礎: 海外軍事基地 可攜帶核子彈頭的洲際飛彈 太空科技與軍事通訊衛星

41 3:3 高新科技知識的創新與掌握及經濟優勢 Nano-info-geno-cogno sciences 市場經濟網路的控制 尖端軍事科技的掌控 例:美國對各國之軍售

42 3:4 政經根源的主宰力量:「國家」 大前研一等人的盲點: 國家對政經事務的宰制 中央銀行 → 匯率 教育部 → 意識形態
3:4 政經根源的主宰力量:「國家」 大前研一等人的盲點: 國家對政經事務的宰制 中央銀行 → 匯率 教育部 → 意識形態 參考:-Samuel P. Huntington, “The Erosion of American National Interests,” Foreign Affairs, Vol. 76, no. 5 (Sep.-Oct., 1997, 75th Anniversary Issue), pp -Peter F. Drucker,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he Nation State,” Foreign Affairs, Vol. 76, no.5, pp

43 3:4 政經根源的主宰力量:「國家」 大前研一等人的盲點: (b)「超國家聯盟」對「邊陲國家」的宰制:
3:4 政經根源的主宰力量:「國家」 大前研一等人的盲點: (b)「超國家聯盟」對「邊陲國家」的宰制: 「日本安全保障條約」﹙1951.9﹚→「安保鬥爭」 波斯灣戰爭﹙ ﹚ 美國侵略伊拉克之戰爭﹙ ﹚ 參考:Theda Skocpol,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London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44 3:4 政經根源的主宰力量:「國家」 美伊戰爭 圖片來源: Wikipedia

45 4. 從東亞出發 因應「文化霸權」的策略

46 4:1 因應策略的理論基礎 抽離於各國之上的價值觀 存在於各國互動關係之內的具體網路 「全球化」論述

47 4:2 深入東亞文化,才能開拓全球視野: 1.從亞洲出發思考
“Local Knowledge with Global Significance” Geertz 參考:-溝口雄三編:《アジアから考える》(東京:東京 大學出版會, )。 - Clifford Geertz,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1973) 。中譯 本:韓莉譯,《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林出版社, 1999)。

48 東亞各國歷史的斷裂:  荷蘭(1624-1661) 台灣歷史發展階段 明鄭(1661-1683) 滿清(1683-1895)
日本( ) 中華民國(1945-) 台灣歷史發展階段

49 4:3 「國家」宰制力的限縮 1. 「民間社會」的壯大:21世紀,「非政府組織」(NGO) 與「非營利組織」(NPO)
4:3 「國家」宰制力的限縮 1. 「民間社會」的壯大:21世紀,「非政府組織」(NGO) 與「非營利組織」(NPO) 2.「民間社會」的階級基礎:中產階級

50 4:3 「國家」宰制力的限縮 慈濟人員救災 圖片來源: 慈濟全球資訊網

51 5. 結論

52 5:1 從單極國際秩序向多極國際秩序移動: 1.地緣政治學 文明對話論
5:1 從單極國際秩序向多極國際秩序移動: 1.地緣政治學 文明對話論 Mahan 參考:-Alfred Thayer Mahan ( ),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Boston: Adamant Media Corporation, 2002) -Amy Gutmann ed.,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53 2.歐美知識界對21世紀東亞的視野: 1)以中國大陸為中心的新全球秩序的形成 a).“Chinese Exceptionalsm” b).“Sino-speak ”(「中國代言人」)

54 2).西方歷史的模式 a.“energy capture” b. “urbanism” 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 “the capacity to make war ”

55 5:2 從「從屬原則」移向「並立原則」: 1.國際脈絡:  單極中心的國際秩序多極的國際秩序 2.國內脈絡:  國家中心主義民間社會論

56 閱讀作業 黃俊傑:〈全球化時代的文化霸權問題及其政治經濟根源〉(未刊稿)

57 延伸閱讀 Kenichi Ohmae, The Borderless World (Mckinsey &
Company, Inc., 1990),中譯本:黃柏棋譯:《無國界的世 界》(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 Kenichi Ohmae, The Next Global Stag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Our Borderless World (Upper Saddle River, N.J.: Wharton School Publisher, 2005). Kenichi Ohmae, The End of the Nation State: The Rise of Regional Economies (Mckinsey & Company, Inc., 1995),中 譯本:李宛容譯:《民族國家的終結:區域經濟的興起》 (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1996)。 4. Noam Chomsky, Rogue States: The Rule of Force in World Affairs (London : Pluto Press, 2000). 中譯本:林佑聖譯:《流 氓國家》(台北:正中書局,2002)。 5.黃俊傑:《全球化時代大學通識教育的新挑戰》(台北:中 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2004)

58 思考問題 「全球化」是一把「兩刃之劍」,您如何分析「全球化」趨勢在國際及國內脈絡中的正反兩面影響?
作為一個東亞地區的大學生,您要如何因應全球化時代「文化霸權」的挑戰?為什麼?

59 網路資源 1、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http://www.ihs.ntu.edu.tw/
2、Carnegie Council: 3、Creating Links and Innovative Overviews for a New History Research Agenda for the Citizens of a Growing Europe: 4、Globalization Research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manoa:

60 關鍵詞 文化霸權 全球化 超國家聯盟

61 概念圖

62 演講內容摘要

63

64 青山伴著白雲飛,天多美 人生路上有你隨,太芳霏,太芳霏 流水月光,風舉霓裳,
 梵音裊裊,心地清涼,  野風送來,千古的梵唱,  在你心我心,悠揚悠揚,悠揚悠揚,  萬世飄香 飄香 飄香。

65 流水月光,風舉霓裳,  梵音裊裊,心地清涼,  野風送來,千古的梵唱,  在你心我心,悠揚悠揚,悠揚悠揚,  萬世飄香 飄香 飄香。


Download ppt "《東亞文化與思想》 黃俊傑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Website:"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