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靈鷲山慧命成長學院 2017年2月18日 阿彌陀經導讀 -佛教心理分析的觀點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靈鷲山慧命成長學院 2017年2月18日 阿彌陀經導讀 -佛教心理分析的觀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靈鷲山慧命成長學院 2017年2月18日 阿彌陀經導讀 -佛教心理分析的觀點
靈鷲山慧命成長學院 2017年2月18日 阿彌陀經導讀   -佛教心理分析的觀點 講 者 佛光大學名譽教授 陳玉璽

2 前言:深解法義,依解啟信 阿彌陀經內容含世俗與勝義二諦,念佛雖屬易行道,行者若不能從經文俗諦領會世尊說法之勝義,恐難成就真實信心及往生善緣。
信解行證固為修道次第,唯佛說念佛為難信之法,現代人起信尤難;故行者宜深解本經之法義,由解入信,復由淨信啟發大願及正助二行,庶可與彌陀本願相應而在此生成就唯心淨土,命終時生於極樂四土九品方可期也。

3 觀經西方淨土變相圖 日本國寳(國定重要文化財) 日文名:當麻曼荼羅 現存當麻寺(奈良近郊) 公元八世紀作品 原製作地:日本或中國

4

5

6 彌陀經文的真俗二諦義 世尊教示聞法應如實知見,即不被文字表相所縳,直透其背後之真實義,方可了如來說法密意。
以本經而言,淨土依正莊嚴皆是勝義境界,非娑婆語言所能表達,但為引導凡愚眾生,不得不權用俗諦語言,以致引起誤解之情況比比皆是。例如「極樂」被誤解為「極大快樂」;「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被疑為違反經驗法則的宗教神話;真諦不顯,法義難明,如何能依解啟信而導歸極樂乎? 故導讀本經應有佛理詮釋角度,以彰顯真實法義。

7 從佛理及宗教現象學詮釋 「極樂世界」的本義
西方神學及宗教現象學認為人類有嚮往和回歸生命源頭(至上神性)的自然情懷。 神學家田立克稱此為「終極關懷」 (ultimate concern),即關懷我是誰? 生命究竟歸依何處? 田立克把信心定義為「有限者(人)嚮往無限(神)的熱情」,這就是「終極關懷」。他說:「人類心靈之所以渴求無限的境界,是因為有限者(人)以無限(神)為其歸所。當有限者(人)進入無限境界時,他一切的需求便都獲得了滿全。………

8 回歸本源是人的終極關懷 當人類親身體驗到神性之臨在時,會油然產生五體投地的虔敬之情,這就是人與神聖的關係最深沉的表現,每一個發自內心的信仰行為以及終極關懷,都能體會出這層關係。」(引自田氏著《信仰的動力》) 伊甸園神話的寓意是:人類因與神性本源疏離,才墮於罪苦,變成失去樂園(精神家園)的流浪者;人必須依靠神的救恩返回天家,生命才能得到終極的安頓和安息(重生/永生)。

9 終極安樂(極樂)是人的本性 佛說眾生本性至真至善,遠離貪瞋迷妄,究竟安樂自在,稱為自性涅槃(本性究竟安樂)。
但無明習性使人產生迷妄及貪瞋癡煩惱,由此沉淪苦海;必須修習佛法證得自性涅槃,生命才能回歸究竟(終極)安樂,即「極樂」。 人追求名利物欲的滿足,並無法獲得真正幸福快樂,因為這些只是代替品;由於迷失本性,找不到回家之路,才會抓取這些代替品。 換言之,佛法從自性涅槃的高度宣說世間一

10 切皆無真正快樂或圓滿的性質,但人不明此理,對名利物欲生起貪愛追逐,遂墮罪苦。
梵文dukkha意為「苦」,還有無樂/不圓滿之義;南傳佛教每以不圓滿表「苦」義。 例如四聖諦言「知苦」,三法印言「一切皆苦」,皆闡明世間無樂/不圓滿之理,教人對快樂順境不生貪愛,對痛苦逆境不生瞋憎,滅除貪瞋愛憎的習性,即能超脫生死苦樂之此岸,回歸涅槃之彼岸;涅槃即終極安樂之義。

11 故佛在本經宣說極樂,不是教人去享受極大快樂,而是回歸本性的終極安樂,自性涅槃。此理通於一切法門, 用詞有異,理則一貫。
梵文sukhavati漢譯極樂世界/淨土/安樂土; 漢地以俗義釋極樂,不明其勝義;英文譯ultimate bliss(終極安樂)較適切;往生淨土即回歸本來清淨安樂的自性,非離此心別有淨土可得,此即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妙義;自性即彌陀性德,自心淨土與佛淨土不二。

12 「厭離娑婆欣求淨土」之正解 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有言:「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可見極樂云者,確指吾人本具究竟安樂之自性涅槃。 故行者應嚴肅看待往生極樂,不是說娑婆世界太苦或污穢,希望轉往另一乾淨快樂之世界,而是本乎自心貪瞋迷妄之反省,發願回歸清淨安樂之本性;淨穢起於心,非關外境;淨穢二土亦非對立,而是一體不二,隨心所轉而已。此即「厭離娑婆,欣求淨土」之正解。

13 故蕅師云:「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淨,而自心淨,理應欣求。」意即自省習性有穢惡,而思返回本性之淨善;此非佛法之終極關懷乎!?
淨土即自性清淨心地,極樂世界即自性究竟安樂之涅槃;此二名之漢譯實具深義,與大乘佛理一貫。念佛之殊勝在仰仗彌陀他力回歸自性清淨安樂,自性潛能依他力起用時與彌陀功德無二,故他力救度實即自他不二。

14 彌陀經之要旨 為恐凡愚不解上乘密意,世尊以俗諦細說淨土依正莊嚴之勝境,如蕅師所言:「經中先陳依正以生信,次勸發願以導行,次示持名以徑登不退。 」此言總賅彌陀經之要旨。 唯行者當知此勝境並無實體可得,若明此法義,可深觀淨土勝境緣起無實體(無自性)之空諦,從而加深定慧二力,作為往生資糧。 經云淨土乃「過十萬億佛土」,佛教界以空間距離解釋,並不契理;蓋佛是以遙遠距離

15 隱喻淨土超三界,離言說,非思維所能及(即本經云非算術之所能知);淨土實唯心所現,若一念相應,善緣所感,現前即是佛地淨土。
經云彌陀「今現在說法」,此言密意是彌陀不僅超越三界空間,亦超越過去現在未來三時之幻相,時空皆無實體,三時萬劫何異當下? 若悟此密意,當下即見佛說法而證無生法忍,入不退轉(本經所言阿禆跋致, 詳見下文)。

16 彌陀說法超越時間與空間 佛陀在本經以「過十萬億佛土」及「今現在說法」的俗諦語言表達超越時空的甚深勝義,行者務必用心體會,才不致落入時空妄識,以為西方淨土存在遙遠的宇宙某處,在吾心之外; 佛說法亦在時間流之中。如此知解,則與佛理不相應,難與彌陀大能感應道交。 唐代佛學家李通玄釋華嚴經曰:「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可見華嚴妙義通於阿彌陀經。

17 「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非俗諦義 本經說:「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若以俗諦解釋,易生疑謗,蓋世間苦樂相伴而生,有樂必有苦,有苦才有樂;可見此經文非關世間相對的苦與樂;極樂云者亦非世俗所知之快樂(極大快樂),而是借用俗諦語言表達超越言說之勝義,即超越世間生死苦樂的絕對的終極安樂,自性涅槃。 可見本經法義深微,行者須如實知見佛密意,庶可避免疑惑而啟發真實信願,導歸極樂。

18 「阿彌陀佛」的無量義 阿彌陀(梵文Amida)是「無量」義,「阿彌陀佛」有三個「無量」意涵,分述如下:
無量佛:世尊體驗到有一位久遠成佛的大覺者,其報身名為阿彌陀佛,即無量佛,能顯清淨報土,稱為sukhavati,漢譯淨土,極樂世界或安樂土。之所以名無量佛,是因為祂具足無量智慧功德及救度眾生的大悲大願,也因為祂與無量諸佛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不二關係。據《大寳積經》,「一切佛

19 何謂「無量壽」? 唯是一佛,說無量佛」,這裡無量不是指數量無限,而是超越頭腦思維所能度量,即超越生死苦樂等二元對待的平等無分別空智;故阿彌陀佛既是久遠成佛的報身佛,又是代表諸佛無量智慧功德及救度眾生的大悲大願。 無量壽:把無量壽解釋為彌陀無限長的壽命,這是俗諦義,意義不大;世尊所說的無量壽是勝義,意指阿彌陀佛代表諸佛與眾生一體的無限生命(infinite life);世間生命是有限,有生有死的,故無限生命不是世間生命,而是

20 超越生死苦樂的涅槃境界,是終極圓滿的安樂(極樂),亦即眾生解脫生死苦海的終極歸依處和精神家園。
故無量壽無關一佛的壽命,而是意味回歸永恆的無限生命源頭,代表著人的終極關懷。 如此解釋無量壽,方可與極樂的涅槃勝義相連結,亦與西方神學的終極關懷一脈相通。 可見本經處處以俗諦表達勝義密意,行者須如實深解法義,方能契入佛智,而生淨信。

21 何謂「無量光」? 無量光:經云「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這是諸佛與眾生共有的自性光明,世親菩薩稱無礙光如來,原始佛法稱清淨光明心(luminous mind),西藏佛教稱明光心(clear light)。 無量光是從佛性的慈悲智慧中顯現的光明相狀;曇鸞大師說彌陀無量光明「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淨土真宗認為此無量光能照亮並轉化念佛者的業障,攝持念佛者往生淨土。現代生死學的研究發

22 現,很多瀕死經驗者都體驗到這種來自深層潛意識的「上帝之光」,具有療癒精神症狀及轉化生命的力量。我們在禪觀中以真誠信心觀想阿彌陀佛的無量光,也能蒙受加持而得到心靈療癒的效果(詳見另文)。
此外,彌陀無量義還包含諸佛的無量智慧功德及慈悲大愛。從真諦言,「無量」是指不能以言說思維去度量的「不二」勝義,即一切佛唯是一佛,一切佛土唯是一佛土…..

23 持名念佛的要點 本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經文顯示,念佛往生淨土不但平時要做到一心不亂,更須於命終一刻保持正念分明,不昏迷顛倒,始得蒙佛力攝持而安住於淨土。 一心不亂有真俗二義,俗義是繫心於佛號一緣而不散亂,真義是證入無我及我佛不二的

24 常住真心;前者不能保證臨終正念分明,唯有捨妄歸真的一心才能超脫老病死的苦迫而真實安住;為達此目的,行者除念佛外,尚須深解法義,兼修六度萬行,淨化自心,發展信力,定力及慧力,以成就究竟的一心不亂。
蕅師解釋持名之理:「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這裡一心不亂應指真心,故能體悟「名號即佛」的妙理,從名號中感召佛德。

25 念佛需要深解法義 彌陀聖名含攝諸佛無量智慧功德,故持誦名號能感召佛智佛德,使念佛者蒙受加持,但念佛者須先了解佛智佛德的具體內容,以及上述彌陀名號的無量意涵,諸佛的大悲大智始能透過名號流注於念佛者心中。這是為何念佛需要深解法義的緣由。 深解法義不但能啟發真實信心,且能培養正智正見及大悲菩提心;行者於念佛中應靜心體會彌陀聖名含蘊無我,無自他對立,佛與

26 眾生一體的正智,故無一個實體之「我」在念佛;體會佛在我內,我亦在佛內;淨土即吾清淨心地;念佛非只為個人利益,也要幫助他人解脫痛苦煩惱,同生淨土與諸聖眾一起修行,成就佛道,乘願再來世間幫助更多眾生解脫痛苦煩惱,回歸淨土,滿菩提願….. 由此可知發菩提心不只是發願往生,而是本乎貪瞋迷妄之自省,願仗佛力捨妄歸真,離迷成覺,進而幫助眾生往生淨土,同證菩提。

27 信願與讚歎的心理分析 本經多次提到信受佛語及稱讚彌陀不可思議功德,又講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是在解門(深解法義)與行門(精進念佛)之外,強調發心之重要,即西方神學所說「神聖感情」;神聖感情有多種(見下頁) ,皆是信德的延伸。 佛教講信,一般偏重理信,即信因果,信三寳等;淨土宗則信淨土及彌陀救度。具有權威的書本或老師如是說,信徒就如是相信(belief),這是簡單的理性思維活動。其實信德有更深刻內涵,念佛法門不可不探究。

28 神聖感情與因信得救 西方神學及宗教現象學論述信心(faith)有更深意涵,指人類嚮往及回歸生命源頭的自然情懷,也是存在於吾人生命意識最深層的「神性意識」。神學家田立克把信心定義為「終極關懷」(見本文前述)。 終極關懷能激發對神性的神聖感情,如感恩,讚歎,敬愛,嚮往,信賴,臣服等,這些都是信心的延伸,使信徒能捨棄我執而與神聖力量感應道交,獲得生命救贖,此即「因信得救」。

29 不二信心的妙義 親鸞大師所闡論的真實信心與此相類似,謂藉由對佛的完全信賴(不疑)捨棄我執自力心,便能蒙受彌陀救恩,成就往生的正因。
信心的極致是「深刻的靈性覺醒」,即覺悟超越生死苦樂的生命實相(自性),故為「不二信心」,又稱「一心」或「一念」(超越二元對立的絕對真心),此即親鸞大師所說「一念生起,平生業成」的真正意思,意指不二信心(一念)生起時,現世即成就往生的淨業。

30 信德之省思 親鸞大師謂信心是往生正因,其中包含感恩,讚歎,信賴等神聖感情;他說念佛只是表達對佛的感恩,勿以為念佛有功德,能助我往生。
此中深意是,若以念佛有功德,則墮我執自力計度,非淨信也,故云:「終日念佛而無以念佛功德求往生之自力計度心。 」旨哉斯言! 本經教示信願及稱讚佛德,與神聖感情相似,總賅為信德,這是念佛往生的關鍵,行者應藉由深解法義涵養信願及對佛的神聖感情。

31 正定聚/無生法忍/阿禆跋致的心理分析 成就自性涅槃而得究竟安樂,即是回歸無生無滅,無苦無樂的真心本性(=自性),解脫自在,不被外境擾亂,引誘,迷惑或惱怒,遠離避苦趨樂的凡夫習性,修行功夫亦不退轉,不再輪迴,這些成就總稱「不動搖」,又稱「正定三昧」;就菩薩道而言,這是八地以上階位。 六祖壇經:「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心地無亂自性定」,一語道破自性常定不動功德。

32 正定(或三昧)不是打坐入定時叫不醒的所謂三摩地,而是成就解脫智慧時,行住坐臥皆不被內外諸境所轉的定慧等持境界,淨土經典稱為「正定聚」(成就正定三昧的品類)。
入正定聚者證悟無生無滅之中道空智,即自性涅槃, 稱為無生法忍,意即安住中道的究竟真理,安忍順逆諸境而心不動搖,不退轉。 本經所言阿禆跋致,即是不退轉的菩薩位。

33 結語:持名就能往生淨土嗎? 印順法師認為念佛是易行道,但非易成道。
念佛能否往生淨土,端視信願之有無;若有真信切願, 並發菩提心,不求一己之樂,但願拔眾生之苦,臨終正念分明,必得往生淨土。 本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福德善緣不只過去累積,也有待現在開創;不只靠念佛,也靠勤修六度萬行,如持戒, 忍辱,布施,止觀,懺悔,禮拜,稱讚等,皆應秉持無為無求之正見,不可落入求得之計度心。

34 發菩提心,修諸功德 蕅師雖推崇持名念佛為最方便,最圓頓之法門,但又說:「諸經示淨土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淨土。」這些行持都能增長信力,定力及慧力,可作為持名念佛的輔助修行。 依觀無量壽經,往生淨土除念佛觀佛外,尚須「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則以修習十大行願(包括禮敬諸佛,稱讚如來,懺悔業障,隨喜功德等)作為往生極樂

35 修十善業道淨化自心 世界的福德善緣;世親大師在《淨土論》也闡論禮拜,讚歎,作願,觀察(禪觀),迴向等五念門,並不是只有持名念佛。
淨空法師認為,念佛修行需要解行並重,解門是研讀淨土五經一論,行門是持念阿彌陀佛名號;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正行;正行之外還要有助行,包括修習戒定慧,六度波羅密,普賢十大願王等。又主張修十善業道,去惡從善,淨化自心,才能與佛心相應而蒙加持。

36 「念」佛是對佛的正念觀照 「念佛」在梵文並不是指念誦佛名,而是觀照,覺察,憶念佛的相好莊嚴及智慧功德,故英文把「念佛」譯為mindfulness of Buddha,意即對佛的正念觀照。 故持名念佛時應靜心體會彌陀聖名所含智慧功德,始符「念」佛本義,並起蕅益大師所言「名以召德」之功用。為達此目的,務必深解相關法義,依解啟信,由信發願,以願導行,方可成就往生善緣。本講義可供參考。

37 【附錄一】禮讚與發願偈文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願以此功德,回施於眾生,悉發菩提心,同生安樂土。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土。

38 【附錄二】對念佛法門的誤解(1) 念佛幾萬遍就可往生某一品位,念越多遍品位越高。【正解】這觀念容易落入我執自力心,與彌陀他力不相應。念佛是表達感恩,讚歎,信心,恭敬等神聖感情,進一步以正念觀照彌陀(諸佛如來)無量智慧功德;應以無我無求之心念佛,摒除功利計度之自力心。 極樂世界是客觀存在於我心之外,不是主觀心識幻想出來的。【正解】十方法界不離

39 【附錄二】對念佛法門的誤解(2) 一心,心外無佛無淨土;若以為淨土和彌陀在你心外,如何能與祂搭上線而感應道交?
極樂世界只有樂,沒有苦,要什麼有什麼,這 個娑婆世界太苦,所以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去享受快樂。【正解】祖師大德都教示往生淨土是為解脫生死,即從貪瞋迷妄的惡習性中解脫出來,回歸本來清淨,究竟安樂的自性涅槃;不是為享樂而求生淨土。避苦趨樂

40 【附錄二】對念佛法門的誤解(3) 的心態是貪瞋惡習性的一部分,挾此心態如何能生起深信切願而與彌陀本願相應?
發願往生淨土是最大的菩提心。【正解】念佛者發菩提心是發願仰仗佛力解脫生死,乘願再來世間幫助眾生得解脫,即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若存上述避苦趨樂心態求往生,就偏離了發菩提心的本義。 他力法門是依靠他力求往生,故我們不要去修念佛以外的六度等自力法門。 【正解】

41 「他力」的精義是捨棄我執自力計度的心態,完全信賴和臣服於彌陀大能,勿以小我的機心算計(例如念佛幾萬遍才能往生)去干擾彌陀法爾自然的運作;但這樣說並不表示念佛者不必修六度萬行,只是應以無為無作,無求無得,修而無修的正見和正勤去修六度萬行。透過持戒,布施,忍辱,禪觀,懺悔,禮拜,稱讚,供養等等行持,儘量減少貪瞋習性和業

42 【附錄二】對念佛法門的誤解(4) 障,培養慈悲大愛及謙卑無我的德行,作為念佛的助行,才能生起真實信心和往生淨土的願力去親近彌陀,與佛感應道交。 彌陀救度眾生的大悲心是無條件的,不只救善人,也救惡人,反而更憐憫惡人,故念佛者不應涉入修善去惡的自力法門。【正解】這是日本某些本願派對佛理的誤解;淨土經論及古德註疏要解明明指出,五逆重罪及誹謗正法者不能依念佛往生,因為他們意惡心邪,不能與彌陀本願相應;這類眾生必須懺

43 悔改過,去惡從善,培養善念和慈悲心, 才能生起往生淨土的深信切願,或在臨終時因痛苦和恐怖而生起念佛的至誠信心,才有可能往生淨土。這道理就像太陽普照萬物及一切人,但你如果躲在屋裡或把身體包裏起來,陽光就照不到你。我們雖然不是五逆重罪者,但貪瞋習性及業障還是很重的,如果在念佛正行之外不兼修上述種種助行,深信切願生不起來,也就難與彌陀他力感應道交了。

44 【附錄二】對念佛法門的誤解(5) 第十八願是根本願,我們只要按照願文指示,專修十念法就好,不要去修十九願的發菩提心和修諸功德。【正解】這也是某些本願派的誤解。彌陀願文並不是硬繃繃的法律條文,應依個人根機業緣靈活運用;第十八願的十念往生須有善緣及助行配合才行,例如《觀經》所說五逆十惡之人臨終苦逼,幸遇善知識教他「念」佛(即觀照或憶念佛的相好莊嚴和智慧功德),但他做不到,只好教他

45 「稱」阿彌陀佛名號十次;此人因為惡業現前,痛苦怖畏,稱念佛名時生起至誠信心(至心),故能消除罪業而往生淨土的下品下生。其次,第十八願指明,聞佛名號時必須生起真誠信心和歡喜心(至心信樂)以及欲生佛國的切願,才能依念佛往生;五逆重罪者做不到,所以除外(除非像《觀經》所說的那種特殊機緣)。現代人障深慧淺,難以生起至心信樂和往生切願,念佛也很難做到一心不亂,因此

46 光修第十八願是不夠的,必須兼修第十九願的發菩提心和修諸功德(六度萬行的某些德目)。復次,發菩提心是每位念佛者必須做的功課,因為世尊和祖師教導念佛往生不是要你去享樂,而是教你仰仗佛力了脫生死,即捨離貪瞋迷妄的惡習性,回歸本來清淨,究竟安樂的自性涅槃;發菩提心就是發願了脫生死,回歸自性涅槃,這份願心是信願持名的重要環節,怎能說念佛不必發菩提心呢?

47 【附錄二】對念佛法門的誤解(6) 我們只能依靠持名念佛的功德求往生;善導大師也把持名念佛稱為正行,其餘法門,包括禪定禪觀,都是雜行,應捨雜修正。【正解】如本文前面所述,蕅益大師認為諸經示淨土行,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只要正確修持,皆生淨土。其次,唐代善導大師所說正行,並不只是持名念佛,也包括對佛的思惟,觀察,憶念等;依善導之意,在禪定中觀照彌陀智慧功德及相好莊嚴,也是正行。復次,

48 親鸞大師指出,念佛只是表達對佛的感恩,讚歎,真誠信心等,總稱信德,你是依信德往生,故不要執著念佛有功德,能助你往生;念佛須能增長這些信德,達到一心不亂,才有助往生。職是之故,行者應捨棄念佛有功德能助我往生的我執自力心,即真宗所說「終日念佛而無以念佛功德求往生之自力計度心」;有此無修之修的正見,才能生起清淨信心而與彌陀本願相契。

49 【附錄三】「依解啟信」實例 金剛經:「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成就文:「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見以下附錄六解釋) 大乘起信論旨趣:此論闡明大乘究竟法義,若能深解,則生信心,由「對大乘之信心」漸次深入,達致絕對的「大乘信心」(不二信心)而證悟菩提,是為「依解啟信」之範例。

50 【附錄四】印光大師論念佛之道德修養 「無論在家在庵,必須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喫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生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51 印師在其文鈔中提及一位弟子每天念佛拜佛,卻不能斷除貪瞋煩惱,看人總不順眼。師訓曰:你只在念佛拜佛的事相上用功,並沒有應用來對治貪瞋癡煩惱和妄念分別心。
善導大師曾云:若心存貪瞋邪偽,百般奸詐,縱使日夜念佛,亦不能往生淨土。 綜上可知念佛者必須修善斷惡,淨化自心,方有可能生起真誠信心,作為往生資糧。

52 印光大師曰:「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
印光大師曰:「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為人現生了脫生死;若求來生人天福報,即是違背佛教。」(按:依曇鸞大師,若不發菩提心,但求個人往生受樂,則不得往生,詳見附錄五。念佛自有佛力護佑,但勿存求得之心)。

53 【附錄五】發菩提心之重要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三輩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 世親菩薩《往生論》:「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按:發菩提心是指往生淨土不為享樂,而是回歸菩提覺性,即自性涅槃,並迴向眾生願同登淨土,共成佛道)。

54 【附錄六】「乃至一念」正解 第十八願成就文:「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比較菩提流支譯本:「他方佛國所有有情,聞無量壽如來名號,能發一念淨信歡喜…」再看親鸞大師釋「乃至一念」:「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親鸞大師在《教行信證》又釋「一念」為專心,真心,真實信心,大菩提心….。

55 綜上可知,「乃至一念」並不是說唸一聲佛號就可往生淨土。第十八願成就文的意思是:信徒諦聽彌陀名號,當下解悟其勝義,剎那間超越二元妄識(即一念),生起真實信心和歡喜心,這時他以至誠心回向淨土,願生彼國,即得往生,其心安住正定三昧,不動揺,不退轉。這是藉由聞名的啟發而證悟自性彌陀,安住唯心淨土的案例,凡夫不能及。

56 【附錄七】《觀經》教示往生極樂世界應修三福
依《觀無量壽經》,若欲往生極樂世界,應修三種福德善緣:(1)十善業道;(2)三歸依(歸依佛法僧,即歸依正覺,平等空智及清淨心等三寳)及具足眾戒;(3)發菩提心,深信因果。 該經又說,過去現在未來諸佛皆以此三福作為成就佛道的正因和淨業(清淨行持)。

57 【附錄八】十善業道(現代版) 真實不妄語;真誠不綺語;謙和不兩舌;愛語不惡口。
轉憤怒為安祥平和;轉瞋恨為慈悲寬恕;轉嫉妒為隨喜;轉自私為利他。 刻薄改為寬厚;吝嗇改為慷慨;我慢改為謙虛; 抑鬱改為歡喜;冷酷倨傲改為溫馨友愛….. (註:請依各人心理情緒問題和人格缺陷增減以上項目,每天合掌恭誦,療癒效果顯著)


Download ppt "靈鷲山慧命成長學院 2017年2月18日 阿彌陀經導讀 -佛教心理分析的觀點"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