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社會認知理論與應用 (Social-Cognitive Theory and Practice)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社會認知理論與應用 (Social-Cognitive Theory and Practic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會認知理論與應用 (Social-Cognitive Theory and Practice)
報告者:曾瓊禛、吳永清、朱采翎、薛人華 指導教師:蔡順良 教授 報告日期:100/12/05 簡報參考:陳慧玉、羅雅茹

2 大綱之一 社會認知的發展淵源和主要特徵 大師學者專業生涯簡介 社會認知理論之人性觀 社會認知理論之人格科學觀 社會認知取向的性格理論:結構
社會認知取向的性格理論:歷程 2

3 大綱之二 社會認知論對成長、發展觀點 性格中的認知成份 Ellis的理情治療法 Beck的認知治療法 近五年相關研究 3

4 社會認知的發展淵源和主要特徵

5 社會認知理論發展 社會認知理論 V.S. 其他理論: 1、精神分析理論(psychoanalysis)
【認同】1)認知歷程有許多是潛意識的; 2)早期經驗的重要性。 【反思】1)意識上的思考歷程對人格有重大影響; 2)個體有能力在人生中發展並成長。 2、特質理論(trait theory) 【反思】1)人格不只反映個體行為的平均常態,亦反映出      個體在行動上所顯現的變異型態 ; 2) 不同情境中的行動變異即是基本人格的示現。 5

6 社會認知理論發展 3、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 【反思】1) 無法解釋人類生活在不同歷史時代所呈現的社會 變化 (親代與子代基因序列相等,但生活樣貌迥 異)。 4、行為主義(behaviorism) 【反思】1) 不認同有機體完全受環境增強或懲罰因子控制。 2)個體思考能力可促動並引導行動;心理系統讓人扮演主動的角色,發展屬於自己的生命歷程。 3)即便沒有增強,人依然可藉由觀察或者榜樣(modeling),學習新的行為模式。 6

7 社會認知理論發展 5、現象學理論(phenomenological theory)與個人構念論(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 【認同】1)個體會從生活事件中建構出個人獨特的意義; 2)自我信念會對個體意義建構歷程造成影響。 【反思】1)更強調人格功能中特定認知歷程的分析與詮釋; 2)透過實驗研究,以主流心理科學方式印證並提高早期人文學者對於人類自我潛能論述的精緻度。 7

8 社會認知理論基本論述 最早被稱為「社會學習論」,1980s才命名為「社會認知」理論。 基本論述:
1、人類思考歷程/認知歷程應是人格分析的核心。 2、個體的認知,乃發展於社會脈絡之中;亦即,人   透過社會互動,獲得關於自我與世界的觀感。 8

9 社會認知理論主要特徵 強調人是主動的行為者(active agents) 強調行為的社會起源(social origins)
強調認知/思考歷程(cognitive processes) 同時強調行為的平均傾向、以及依境而生的變異性(average tendencies + variabilities) 強調即便沒有增強,個體依然能夠學習複雜的行為模式(learning in the absence of rewards) 9

10 大師學者專業生涯簡介

11 大師 11

12 Julian Rotter (1916-) 「行為並非發生於真空;個體乃是持續地對外在與內在環境的各個面向做出反應」
受Aflred Adler和Kurt Lewinu影響頗大: 1、特別注意行為的目標性與人格的整體性。 2、強調某行為發生常是基於多因素的作用,且各行為間是相互有關聯的。 1954年出版《社會學習與臨床心理學》,發表人格社會學習理論。 12

13 Rotter 社會學習理論 四大基本概念;BF= f (E ╳ RV):
1、行為潛能(behavior potential, BP):針對某種增強,個體行為發生的可能性。 2、預期(expectancy, E):對某事物/事件性質的瞭解或信念。 3、增強價值(reinforcement value, RV):個體對於各種增強事務/活動所賦予的不同重要性與意義。 4、心理情境(psychological situation):當事人觀點中的情境。 行動自由度(freedom of movement):為獲得在功能上有關聯的增強,個體對於獲取正面滿足所產生的平均預期。 最低目標(minimal goal):特定情境中可欲(獲得  正面滿足)與不可欲(獲得負面感受)之間的分界點。 13

14 Rotter 心理需求系統 生活主要動力:增大正增強+減少懲罰;行為的外在因子意指「處理增強物」,內在因子意指「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是學來的,本質上是社會的;早期心理需求與生理需求滿足聯結,逐漸擴展至與其他心理需求的關係滿足(感官滿足→愛、情感、認同)。 個體行為、需求、目標運作於功能相連的「需求潛能」系統內,致使具相似增強之有關行為,可同時發生。系統有六大層次(高層需求可含括低層需求):認可/地位需求、保護/依賴需求、支配需求、獨立需求、愛和情感需求、生理舒適需求。 14

15 Rotter 控制觀(locus of control)
個體對於增強之控制來源的主觀信念,亦是個體對於行為之因果推演的主觀看法。 1、內控:相信所獲增強是自我行為或自我資源運作結果(我努力所以我成功;自我有掌控力)。 2、外控:欲獲增強始終受控於他人、命運、或運氣(我成功是因為他人通融;自我無力掌控事件發展結果)。 15

16 Albert Bandura (1925-) 「藉由直接經驗所產生的實質現象也能替代發生-透過觀察別人的行為與後果」
最初熱衷於學習歷程的研究→將學習歷程應運於臨床現象→結合科學實證方法。 受Kenneth Spence、Clark Hull、Neal Miller、John Dollard影響: 1、仔細的概念分析。 2、執行嚴謹的實驗研究。 3、應用行為理論於人格和社會行為的研究。 16

17 Bandura 人格理論 個體、行為、環境具交互影響力(reciprocal determination)
行為的習得(acquisition)與表現(performance)是兩碼事;已習得行為不一定會在習得後立即表現出來。 觀察學習:個體可藉由觀察他人表現而習得某種行為。 替代學習(vicarious conditioning):榜樣(model)行為後果會對觀察者的行為表現產生影響,並隨之對有關事物或類似情境產生相同的認知與情感層面的反應。 17

18 Bandura 人格理論 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人非被動由環境因素支配,人具主觀認知,因而可以產生不同的自我增強作用,使當事人可隨時調整行為、投注有增強關聯的行為。 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個體對於自己在某種情境下表現某種行為之能力的預期。 18

19 Walter Mischel (1930-) 「人是建構者也是行動者,與瞬息萬變的環境互動,即使面對所有的不一致,仍會試圖使生活完整」
受George Kelly和Julian Rotter影響甚鉅: 1、對於人如何透過解讀情境訊息而建構自我、以及自身經驗感興趣。 2、個體會依行為結果的預期-價值主觀認知,而在不同情境產生不同行動。 1986年著作《性格與衡鑑》挑戰心理分析與特質論假設與研究方法,引發「人-境爭論」(person-situation controversy) 19

20 Michel 人格理論 不主張人格特質的普遍性;主張用「社會認知學習的個人變項」(cognitive social learning personal variables)解釋行為的個別差異。 以認知原型(cognitive prototype)解釋人格特質一致性的矛盾議題:人在認知上有一種錯覺,即將行為在時間上的一致性(認知學習變項未變)、與行為在跨情境的一致性混為一談,故錯以為行為具有一致性。 提出人格的認知-情感處理系統理論(a cognitive-affective processing system theory of personality, CAPS):個體在特定情境中所展現的行為,乃由獨特的認知-情感系統與當下情境因素交互作用而決定的。 20

21 社會認知理論之人性觀

22 社會認知理論對於「人」的看法 「人」的基本定義: 1、人是可以利用語言對世界進行推理的動物;
2、人不只可推理「現在」當刻情境,亦可推理「過去」事件、並對「未來」事件形成假設; 3、人的推理通常涉及自我-即對執行推理的自己進行理解。 人格理論關注的是人類獨有的認知能力: 1、人是可主動覺知問題的解決者,可透過經驗與認知能力獲益;人具有潛能變好或變壞,並能主動建構心理世界,雖會受環境影響,同時也會影響環境。 2、不認同行為是因直覺性的驅-避展現;行為並非   單一或狹隘的決定因素而產生。 22

23 社會認知理論之人格科學觀

24 社會認知理論之人格科學觀 有別於過往人格理論單獨在主流心理科學門外發展: 1、運用當代心理科學觀點研究人格與社會行為;
2、認為人格心理學須須發展具整合性(integrative)的理論:將各領域的科學知識,整合成一個對於人的完整論述; 3、強調研究應著重於個體:不只採用通則的(nomothetic)研究法,亦採用特則的(idiographic)研究法,試圖詮釋個體的獨特性。 4、著重理論對於實務的應用:強調理論的發展須具有最底線(bottom line)的功能,即能發展出實務問題的解決工具、或者能夠助益於人類福祉的增進。 24

25 社會認知取向的性格結構之一:能力和技巧

26 社會認知人格理論:結構 能力與技巧(competencies and skills):人格上的個別差異可能非由個體相異的情緒或者衝動動機造成,而是在執行不同行動時,因個別的能力與技巧不同所導致。 重視解決問題與因應生活議題的認知能力與技巧:涉及程序性知識與陳述性知識。 著重能力探討涉及兩個意義: 1、情境特定性:和某些社會情境/脈絡連結的心理結構,可能與其他社會情境/脈絡無關;不同情境脈絡會呈現不同的挑戰,需要不同的能力與技巧 ; 2、心理改變:能力是透過社會互動與觀察社會世界而習得;人可透過以上機制獲得成長與改變。 26

27 社會認知取向的性格結構之二:信念和預期

28 社會認知人格理論:結構 信念與預期(beliefs and expectancies):信念涉及對於實際世界以及未來事物可能樣貌的想法;當信念指引到未來即為預期;評估標準意指對於事物應有樣貌的想法(評估事件價值與好處的心理標準);目標則是指個體想要達成達成的事物。 1、自我與自我效能信念:自我效能感是人類實現成就、以及促進心理健康的主要成份。 A)自我效能感與自尊不同:前者指在特定情境中評估自我能達成的能力,後者指對個人整體的價值評估。 B)自我效能預期和結果預期不同:前者指針對尚未做過的行 為,預期自我是否能達成的想法,後者意指對於 行為後果所伴隨的賞罰設想。 28

29 社會認知人格理論:結構 2、自我效能與行為表現:自我效能感會影響接繼的行為。 A)定錨(anchor)理論:人最終所得結果往往是「定錨」在第一次的選擇上;即便第一次的決定是受到和此問題完全無關的因素影響,定錨理論仍然適用。 B)定錨項目會影響個體自我效能感,進而對相對應的行為造成顯著差異;印證個體主觀感受確實會對自身行為產生影響,即使是由無關情境因素造成或高或低的自我判斷,此判斷卻會影響後續的決定與行動。 C)自我效能感影響個體經驗與行動的介面/方式:目標選擇、努力/毅力投注與表現、情緒反應、因應情境方式。 29

30 社會認知取向的性格結構之三:目標

31 目標 ◆心中設想的行動或行動之目的(未來想要達成的事物),導引自身的行為。 ◆各種目標之間會自成一套系統,彼此存在不同的輕重緩急(先後順序)的階層關係。 高階目標低階目標生活目標

32 目標 ◆目標設定:難易/明確程度 目標的遠近:遠程/近程目標 ◆目標導向:學習/表現目標V.S.趨向/逃避 ◆預期目標設定行動表現回饋

33 社會認知取向的性格結構之四:評估標準

34 評估標準 ◆判斷人事物優劣、價值的依據。 ◆研究重點在於人以何種方式評判事物好壞,並如何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 ◆社會認知論重視與自身有關的評估標準,也稱作個人標準,其乃人類動機與表現的基礎。

35 評估標準 ◆評估標準情緒性的反應(滿意/不滿意)- 自我評價反應(self-evaluative reactions) ◆正面(滿意)的情緒反應自我強化(無外在增強物時更重要) ◆研究評估標準是行為學派和社會認知論的差別之一,前者由實驗者決定,後者可以由個體自行決定。

36 社會認知的性格理論:歷程

37 交互決定論(reciprocal determinism)
◆分析行為時往往會考慮三項因素:當事人的性格、行為以及此人身處的環境 ◆這三個因素形成的系統中,我們如何分析因果關係呢? 行為(B) 環境(E) 個人(P)

38 交互決定理論 ◆人是情境的反應者,同時也是主動建構及影響環境的人。 ◆人選擇情境也被情境塑造。 ◆選擇情境的能力被社會認知論認為是很重要的元素,這能力代表了人怎麼主動影響自身的發展。

39 認知情感處理系統(CAPS) ◆社會認知論將性格視為一套複雜的系統,各種社會認知成分變項間並非完全獨立,而是會彼此影響,產生交互作用。 ◆Mischel及Shoda(2008)提出認知-情感處理系統(cognitive-affective processing system)。

40 認知情感處理系統(CAPS)

41 認知情感處理系統(CAPS)三大特徵 ◆認知及情感的性格成分彼此複雜相連,CAPS模型亦清楚闡述這些認知、情感成分之間的交互作用。 ◆ CAPS模型關切社會情境(情境特徵),社會情境的不同面向會激發性格系統的不同成分。 ◆社會情境激發性格不同成分,人的行為(情緒)就會隨之改變。

42 社會認知論對成長、發展的觀點

43 觀察學習(仿效作用) ◆ Bandura認為人能透過觀察而形成行為的心理表徵,藉由仿效歷程(modeling)進行學習。 ◆行為習得和表現是兩回事。無論有無增強作用,每個人都可以習得一種新的行為;至於他是否會表現該項行為,就得看有無增強作用(賞罰)存在。 43

44 觀察學習:習得V.S.表現 之經典實驗 ◆在無誘因情形下,三組受 試者在行為上有明顯差 異,表現較少的仿效行為。 ◆當提供具吸引力的誘因
時,此差異就會消失。 ◆楷模行為後果會影響小孩表 現攻擊行為,但對行為的習 得則無明顯作用。 44

45 觀察學習-仿效歷程 模仿:精確的複製單純反應 仿效:藉著觀察他人習得普遍的行為原則,用這些原 則引導自己的未來行為。
認同:吸收特定他人展現的廣泛行為模式,將其內在 化。 45

46 觀察學習-社會楷模效果 ◆ Bandura承認我們的許多行為-好或壞,正常或異常,都是從模仿他人行為而來。 ◆ Bandura批評社會型態提供錯誤楷模給孩童,尤其是電視上的暴力行為。在Skinner的系統中,我們看到,增強物控制了行為。 Bandura的系統中,則是楷模控制了行為。 46

47 觀察學習-四個歷程 ◆注意歷程:觀察者將其心理資源如感覺通道、知覺活動、認知處理等貫注於示範事件的過程。 ◆維持歷程:觀察者將在觀察活動中獲得的有關示範行為的資訊以某種方式儲存於記意之中以備後用 47

48 觀察學習-四個歷程 ◆產出歷程:觀察者對示範行為的表現過程,將內在表徵轉換成外顯行為的過程 ◆動機歷程:在特定的情境條件下由某種誘因的作用而表現示範行為的過程 ◆行為的獲得是一種認知過程; 行為的表現則是一種動機過程。 48

49 自我調節與動機 ◆人透過思考歷程燃起對某行為的動機,其中關鍵的思考歷程常與自我有關。 ◆個人期望、個人目標及與自己的對話,就是人類動機的主要核心。 ◆在性格歷程中,涉及行為的自我引導動機,此種性格歷程就稱作自我調節(設定目標、採取策略、評估、監控、去除情感衝突和情緒調節)。

50 自我調節與動機 ◆自我調節意味人是主動而非被動,會設立目標並控制自己的命運,並隨著成長與發展提昇自我調節的能力。 ◆目標和表現回饋對動機影響深遠,以「有目標且有表現的回饋」、 「只有目標」 、 「只有回饋」 、 「無目標且無回饋」四種情境為例,其中「有目標且有表現的回饋」 之動機最強。 ◆個人和目標之間的自我效能(內在動機)居中調節了個人朝目標努力的程度。

51 自我調節與動機

52 自我控制及延宕滿足 ◆延宕滿足為放棄眼前具吸引力的事物,而獲取未來更美好事物的行為。 ◆以社會認知論的觀點,延宕滿足可透過觀察學習和仿效歷程而習得。只要接觸到的楷模表現出延宕滿足,個體對於滿足延宕的忍受度也會增強。 ◆Bandura及Mischel(1965)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楷模對於兒童延宕滿足的影響。

53 自我控制及延宕滿足

54 自我控制及延宕滿足 ◆什麼樣的策略能讓人順利延宕滿足? ◆Mischel的延宕滿足經典研究為例,關鍵因素在於小朋友是否能看到禮物?(能否注意到酬賞的存在?) ◆後續研究顯示影響延宕滿足的重要關鍵是:等待時間裡,孩子的心中在想什麼? 如能採取認知策略,例分心, 則較能延宕滿足。

55 自我控制及延宕滿足

56 自我控制及延宕滿足 ◆Mischel對延宕滿足的研究顯示人類自我控制的能力。 ◆延宕滿足對日後人格發展的重要性何在? ◆Mischel進行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學齡前測得之延宕滿足程度與青春期的認知和社會能力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 ◆學齡前能成功延宕滿足的小朋友,其長大後更能專注、有判斷力、預想後果、成熟處理壓力…..,具有更佳的認知和社會能力。

57 性格中的認知成份 -信念、目標及評估標準 57

58 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 ○自我概念的突破性研究 1.Bandura(1977) 自我效能論 2.社會心理學研究
人比較容易記得跟「自我」有關的訊息 3.Markus(1977) 探討自我基模的研究 58

59 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 ○自我基模(Self-shemas) 1.提出者:Markus(1977)
2.定 義:引導、組織自我訊息處理的知識結構。 3.獲得方式:我們透過人際互動發展出和自我有關 的概括的知識結構;所以,自我概念 也是概念的一種,而人活得自我概念 的方式也和獲得其它事物的概念相同 4.作 用:當我們遭遇新情境時,自我訊息會引導且 組織新訊息 每個人都會發展出不同的自我基模-因為經驗到不同的人際互動、社會及文化 59 59

60 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 ○自我基模(Self-shemas) 5.研究方法:「反應時間法」(response latency),意
即問受試者某類跟他們自己相關的問 題(ex.勤勞或懶惰),他們可能回答「 是」或「否」,並且同時測量回答每 一題的反應時間。 ☆使用意義☆ Markus假設個體的基模會影響對訊息的處理。如 果某人擁有此方面的自我基模,反應時間會較快。 60

61 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 ○自我基模(Self-shemas) 6.相關研究 (1)Markus(1977) 獨立與依賴的研究
(2)Andersen & Cyranowski(1994) 性基模的差異在親密關係中對人際訊息的理解 61

62 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 ○自我基模(Self-shemas) 7.自我基模特性 (1)個人擁有某項自我基模,在反應相關問題時反 應較快
(2)由我們自身所發展出的自我基模,會比較容易 被保存 (3)個人較容易記得跟自己自我基模一致的訊息, 而忽略不一致的,會形成自我確認的偏誤 62

63 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 ○自我基模(Self-shemas) 7.自我基模特性 (4)人擁有多種自我基模,在不同情境、線所都會
使不同的基模進入運作記憶中,形成運作中的 自我概念(working self-concept) 運作中的自我概念-強調自我概念是動態的,是和環境互動的過程中會產生變化 63 63

64 關於自我及自我基模信念 ○自我基模(Self-shemas) (5)自我概念群(family of selves)
人並非只有單一自我基模,而是擁有一組自我 概念群,各自我概念雖不同,但卻有共同性。 此外,自我概念中又可分成「原型我」 (prototypic self)與「模糊自我」。 64

65 下一張 65

66 自我的動機及動機性的訊息處理 ○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 1.定義:人總是有高估自己、美化自己的偏誤,傾
向把自己看得比較正向。 2.舉例:當考試考差了,就會覺得老師出題出太差 ,不是自己沒有念書;但是烤好了,卻可 能認為題目出得太好了。 3.延伸說明:我們往往會高估自己正向而低估負項 的特質,甚至我們會選擇跟表現比較差者 進行比較,讓自己感覺像優秀的人。 和自我有關的兩種動機-自我提升、自我驗證 66 66

67 自我的動機及動機性的訊息處理 ○自我驗證(self-verification) 1.定義:人有一種從其它訊息中蒐集符合且可驗證
自我概念訊息的動機。 2.舉例:一個外向的人,或許會在別人面前表現出 符合外向自我概念的方式來呈現自己。(談 論他跟別人聊天時做了哪些誇張的舉動) 3.延伸說明:人們會被鼓勵去尋求可是自己維持依 致穩定且可被預測的經驗,讓人每天都感 覺到自己是同一個人。 和自我有關的兩種動機-自我提升、自我驗證 67 67

68 自我的動機及動機性的訊息處理 ○自我驗證與自我提升的關係 1.即便自我基模是負面的,人選擇自我驗證的傾向 仍比選擇自我提升更強。
2.當自我驗證(認知)與自我提升(情感)發生衝突時, 一般來說,我們還是比較偏向正向的回饋(自我提升);但如果涉及負面的觀點時,我們則會傾向負向的回饋(自我驗證) 3.自我提升在關係建立的早期比較重要,但是自我 驗證會隨著關係的加深而增加重要性 1.Swann從研究當中提出證據,說明人們會喜歡上了解自己想法的人,因為這是一種自我驗證。因此,即變是與有負面看法的配偶,人們也可以相處得很長久 2.如果遭遇的事情和個人的負面自我概念發生衝突,而損害了自我認同,那麼即使該事件是正面的也可人對個人有害 68 68

69 下一張 69

70 學習目標 vs. 表現目標 1.提出者:Dweck與其同事(1988, 1999) 2.假 設:不同的目標可能會引發不同的思考,而 這些目標也是導致性格類型不同的原因 70

71 學習目標 vs. 表現目標 ○學習目標(learning goals) 1.定義:做一件事情的目標是為了學習、提升自我
的能力,不論事情的成敗仍全力以赴 2.舉例:做報告只求學得如何分析資料、進行研究 設計…等 71

72 學習目標 vs. 表現目標 ○表現目標(performance) 1.定義:做一件事情的目標是為了展現自己的能力 ,或是讓他人看到自己的努力 2.舉例:將報告做好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好成績,或 是讓教授稱讚 72

73 學習目標 vs. 表現目標 ○相關研究結果 組別 學習目標 表現目標 22.2 20.8 8.7 37.0 3.7 0.0 30.4
知覺能力低 知覺能力高 策略改善 22.2 20.8 8.7 37.0 負向情緒 3.7 0.0 30.4 1.表現型目標會導致負面想法及情緒而干擾表現 2.可以探討引發考試焦慮的背後思考模式 73 73

74 下一張 74

75 學習 vs. 表現目標的成因:內隱理論 1.提出者:Dweck 2.假 定:採用不同的目標類型,是因為人們對於 人類特性、特質、能力…等,有不同的 內隱理論(implicit theory),而不同的內隱 理論引發不同的目標取向。 75

76 學習 vs. 表現目標的成因:內隱理論 ○內隱理論 亦可稱為自我理論(self-theory)或「個人理論」(personal
、能力的知覺,其為個人受自然、心理事件、行為等因素影 響而建構的,衍生於個人對於能力或特質的信念系統,故引 導人們決定採行何種行為。相對於外顯理論,個人的內隱理 論是透過發現或詢問而得知,而非創造與測量的的結果 (Chan & Chan, 1999;Dweck, 1999;Dweck & Leggett, 1988 ;Dweck,1986;Saunders & Ward, 2006;Sternberg, 1985)。 內隱理論是引導我們思考卻往往無法以文字說明清楚的理論 76 76

77 成長觀/增長論(incremental theory)
本質論 Vs. 增長論 固定觀/本質論 (entity theory) 成長觀/增長論(incremental theory) 目標導向 表現目標 學習目標 對能力的看法 固定的 可變的 對失敗的歸因 能力 努力 任務選擇 高能力者 精熟導向 尋求任務且高堅持 低能力者 無助 避免挑戰且低堅持 內在動機 較低 較高 77

78 下一張 78

79 評估標準 1.定義:評估標準是用來評斷人、行為或周遭事物 的好壞標準。 2.作用:人們會藉由評估自己的舉動與表現是否符 合個人內化的標準來調整自身的行為。 ☆目標與評估標準的差異☆ 目標是指我們在未來企求實現的目的,而標準則 是用來評估眼前的結果。 79

80 評估標準 ○不同的評估標準分類 1.提出者:Dweck, Higgins, & Grant-Pillow(2003) 2.評估標準分類: (1)理想標準:人們理想上想達成的成就標準,代 表一種「理想我」 (2)應然標準:人們覺得自己必須或應該要達成的 標準,代表一種「應然我」 80

81 評估標準 ○自我落差(self-discrepancies) 1.定義:事情的實際狀況(或是實際自我)和個人目標 有所落差。 2.作用:通常會使人產生負面情緒,這是一種影響 情緒經驗的認 知機制。 3.不同標準的差距 & 負面情緒 (1)理想我 vs. 實然我難過沮喪但不焦躁 (2)應然我 vs. 實然我焦躁不安但不沮喪 (2)應然我與實然我的差距有較高神經質與較低主觀幸福感 81 81

82 評估標準 ○自我落差(self-discrepancies) 4.評估標準 & 動機因素 (1)透過採用「理想標準」判斷自己的人 ,行為傾 向採用「促進」(promotion)的方式 即專注於正向結果,驅使自己提升或朝向良 好表現 (2)透過採用「應然標準」判斷自己的人 ,行為傾 向採用「預防焦點」(prevention-focused)的方式 行為專注在防止負面結果發生 (2)應然我與實然我的差距有較高神經質與較低主觀幸福感 82 82

83 因果解釋與歸因 83

84 歸因相關理論 ○Rotter的控制觀(locus of control) 1.內控(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2.外控(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Weiner的歸因理論 1.因果來源(沿用Rotter的控制觀) 2.穩定性 3.可控制性 能力(我很聰明)、努力(我很努力)、任務的難易度(這作業真困難)、幸運(我真幸運都答對了) 84

85 歸因的結果 ○研究的發現 若將成績不加歸為不穩定的原因(題目難度),會減 少學業表現的焦慮,並增加對未來成績的期望,因 而促成真正的進步。 ○重要心理意涵 若某個任務是否達成跟努力有關,而不是出於單純 的機率或運氣,那人會比較容易堅持下去。通常, 不同的歸因方式會影響人之後的行為。 85

86 歸因的結果 ○因果歸因 vs. 刻板印象 男性的成功與女性的失敗常被歸為能力;男性失敗 與女性成功才被歸為運氣或努力。 86

87 Ellis的理情治療法

88 Ellis的理情治療法 理性情緒治療(Rational emotive-therapy) 兩個主要論點:
理情行為治療(Rational-emotion behavior therapy) 兩個主要論點: 人們對世界上各種事物的反應並非來自其個人情緒,而是來自於對這些事物的信念(beliefs) 會導致心理困擾的信念有其特別的性質:它們都是非理性的。這些信念都不是理性的人經過再三考慮後會有的。 88

89 Ellis的理情治療法 非理性信念 It is a dire necessity for adult humans to be loved or approved by virtually every significant other person in their community. One absolutely must be competent, adequate and achieving in all important respects or else one is an inadequate, worthless person. People absolutely must act considerately and fairly and they are damnable villains if they do not. They are their bad acts. 89

90 Ellis的理情治療法 It is awful and terrible when things are not the way one would very much like them to be. Emotional disturbance is mainly externally caused and people have little or no ability to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ir dysfunctional feelings and behaviors. If something is or may be dangerous or fearsome, then one should be constantly and excessively concerned about it and should keep dwelling on the possibility of it occurring. 90

91 Ellis的理情治療法 One cannot and must not face life’s responsibilities and difficulties and it is easier to avoid them. One must be quite dependent on others and need them and you cannot mainly run one’s own life. One’s past history is an all-important determiner of one’s present behavior and because something once strongly affected one’s life, it should indefinitely have a similar effect. 91

92 Ellis的理情治療法 Other people’s disturbances are horrible and one must feel upset about them. There is invariably a right, precise and perfect solution to human problems and it is awful if this perfect solution is not found. 92

93 Ellis的理情治療法 ABC理論 Activating event(事件):可能引發情緒或反應的事件
Belief(信念):人們對事件所抱持的信念 Consequence(結果):與事件相關的情緒或行為結果 93

94 Ellis的理情治療法 事件本身並非引起情緒或行為結果的原因,個體對事件的信念(想法、看法、態度、內在語言等)才是真正的原因
要改善不好的情緒或行為結果,就要駁斥非理性信念 進行駁斥之後,個體將能得到獲得新的認知、情緒及行為上的效果,進而產生新的感覺。 Disputing(駁斥):藉由一連串的問句對自己非理性觀念的駁斥 Effect(效果):駁斥非理性信念之後的認知、情緒及行為效果 Feeling(感覺):新的情緒感覺,個體不再感受到嚴重的焦慮或消沉和情緒困擾 94

95 95

96 96

97 Beck的認知治療法

98 Beck的認知治療法 論點 一個人的感覺與行為是決定於其對自體經驗的結構。換言之,一個人的感覺與行為是由其認知內容所決定。
若要了解情緒困擾的本質,必須把焦點放在個人對引發困擾事件的反應或思考時的內容上 反對治療者直接建議替代性的認知,治療者應以相關的諮商技術來協助當事人反映出個人的議題,讓當事人確認負面思考和不適當的信念,並加以改變 98

99 Beck的認知治療法 自動化思考(automatic thoughts)
當事人在引發情緒反應之前,會在腦海中出現一種思考方式,可稱為自動化思考 每個人都有自動化思考,它們就像是會突然出現在我們腦海中的想法一樣 我們從未仔細地去思考過這些想法,在大多數的時間裡,它們的出現是相當快速短暫的,且會被某些方式所扭曲,而這些被扭曲的想法,會讓我們容易選擇性地吸收負面的、不好的、危險的訊息 即使它與事實不符,但我們卻常信以為真 99

100 The cognitive model of substance use
100

101 101

102 Beck的認知治療法 Principle of cognitive treatment:
Cognitive therapy is based on a unique cogni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each patient A strong therapeutic alliance is essential Cognitive therapy is goal-oriented The initial focus of therapy is on the present 102

103 Beck的認知治療法 Cognitive therapy is time-sensitive
Therapy sessions are structured, with active participation Patients are taught to identify and respond to dysfunctional thoughts Cognitive therapy emphasizes psychoeducation and relapse prevention 103

104 Beck的認知治療法 認知扭曲: All-or-nothing thinking (splitting) – Conception in absolute terms, like "always", "every", "never", and "there is no alternative“ Overgeneralization – Extrapolating limited experiences and evidence to broad generalizations. Magical thinking - Expectation of certain outcomes based on performance of unrelated acts or utterances. 104

105 Beck的認知治療法 Mental filter – Inability to to view positive or negative features of an experience, for example, noticing only tiny imperfection in a piece of otherwise useful clothing. Disqualifying the positive – Discounting positive experiences for arbitrary, ad hoc reasons. Jumping to conclusions – Reaching conclusions (usually negative) from little (if any) evidence. 105

106 Beck的認知治療法 Jumping to conclusions – Reaching conclusions (usually negative) from little (if any) evidence. Mind reading – Sense of access to special knowledge of the intentions or thoughts of others. Fortune telling – Inflexible expectations for how things will turn out before they happen. Magnification and minimization –Magnifying or minimizing a memory or situation such that they no longer correspond to objective reality. In depressed clients, often the pos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other people are exaggerated and negative characteristics are understated. 106

107 Beck的認知治療法 Emotional reasoning – Experiencing reality as a reflection of emotions, e.g. "I feel it, therefore it must be true." Should statements – Patterns of thought which imply the way things "should" or "ought" to be rather than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person is faced with, or having rigid rules which the person believes will "always apply" no matter what the circumstances are. Labeling and mislabeling – Limited thinking about behaviors or events due to reliance on names. Personalization – Attribution of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or causal role or blame) for events over which a person has no control. 107

108 Beck的認知治療法 憂鬱症的認知三元素: 將自己視為失敗者:我是不合適的、不討喜的、無用的
將世界視為失望的:世界對我的要求太多,而生活代表持續被打擊 將未來視為乏味的:未來的生活就像現在一樣充滿苦難 108

109 近三年相關研究 (中英文部分)

110 近三年相關研究(中文部分) 1 宋秋美、程炳林、周啟葶(2010)。課室目標結構對個人目標導向的調節效果。教育心理學報,42(1),99-122。 2 陳嘉成(2010a)。強勢目標或多元目標?不同分析法對國小學童學習歷程之差異比較與成就目標影響學習成就路徑之模式檢驗。教育與心理研究,33(3), 。 3 陳嘉成(2010b):二向度或三向度?國中生之成就目標建構適用性與自主性在學習歷程角色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4), 。 4 張勻銘、王智弘(2009)。以全球資訊網為介面之認知治療網路即時諮商研究:以憂鬱情緒當事人為例,教育心理學報,41(1),45-67。 5 張瓊珠(2009)。運用理情行為治療理論概念於重鬱症患者之護理經驗,精神衛生護理雜誌,4(1),57-64。 110

111 近三年相關研究(英文部分) 1 Karen, R.(2010) Implicit theories of peer relationships. Social Development, 19(1), 2 Poortvliet, & Darnon (2010). Toward a More Social Understanding of Achievement Goals: The Interpersonal Effects of Mastery and Performance Goal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5), 3 Shu-Shen, S. (2011). Perfectionism, 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 and Taiwanese Eighth-Grade Students' Academic Engag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04(2), 4 Thadani, V., Breland, W., & Dewar, J. (2010). College Instructors' Implicit Theories about Teaching Skill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hoices. Journal of Excellence in College Teaching, 21(2), 5 Yeager, D. S., Trzesniewski, K. S., Tirri, K., Nokelainen, P., & Dweck, C. S. (2011). Adolescents' Implicit Theories Predict Desire for Vengeance after Peer Conflicts: Correl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7(4), 111

112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Download ppt "社會認知理論與應用 (Social-Cognitive Theory and Practice)"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