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報告日期:2012/11/5 報告人依序為:林泰石;曾鈺琪;陳奕辰;陳思羽。 參考學長姐:林嘉琳;葉力溱。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報告日期:2012/11/5 報告人依序為:林泰石;曾鈺琪;陳奕辰;陳思羽。 參考學長姐:林嘉琳;葉力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報告日期:2012/11/5 報告人依序為:林泰石;曾鈺琪;陳奕辰;陳思羽。 參考學長姐:林嘉琳;葉力溱。
現象學派的性格理論 報告日期:2012/11/5 報告人依序為:林泰石;曾鈺琪;陳奕辰;陳思羽。 參考學長姐:林嘉琳;葉力溱。

2 報告綱要 Rogers理論的基本觀念與現象學 Rogers理論中的人格結構,動力學和自我觀念的形成 相關理論的介紹 理論的應用與評估

3 現象學派人格理論的關注焦點 焦點問題:什麼是「真實」的自己? 它強調個人對發展出有意義自我感所可以做的種種努力。
它注重當下意識裡人生課題的人際關係,以及個人愈趨心理成熟的成長能力。 所謂現象學的人格理論,強調個體對周遭世界的主觀經驗,也就是現象學經驗。

4 Carl Rogers簡介 生活在一個非常嚴格和不可妥協的宗教和倫理氣氛的家庭裡,沒有酒和舞,不能玩牌或看戲,很少的社交生活,但很多工作要做。 早期對農業的研究有興趣,並進入農學院就讀,後來轉向歷史。 學生時期曾被派至中國參加會議,養成獨立的能力,但亦和母親之間有著關係上的緊張。 兩年的神學研究,但後來對心理和病理工作有興趣,並進入兒童指導中心實習。 十二年Rochester工作經驗很具價值。

5 這就是我(This is me .) 主要著作(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On becoming a person)的第一章。 這是一本討論諮商專業和自我成長的著作。 正如兒女成長中所教給自己的一樣,Rogers認為案主的改變也教給他許多,他說:「我持續地從他們學習和再學習,……,這些並非固定,而是不斷地改變著」。

6 真誠 在我與人們之間的關係中,當我發現我假裝我是如何,但却非真正之我時,我的行為對人們並無助益。
我假裝是平和而愉快,但我却不是;我假裝知道答案,但我却不是;我假裝可愛,但我却不是;我假裝平靜,但我却不是。

7 接納 當我能夠接納地傾聽我自己時,我更像我自己,我的言行才能更為有效。
因為除非我接受我自己,否則我不能改變,也不能夠逃避,但是就在我接受的同時,改變卻已經在無意中發生。

8 開放 當我允許我自己去理解另外一個人時,我會獲得巨大的價值。
假如我真心地理解對方,我或許就能被這個理解所改變。因此,理解可使雙方都變得更為豐富。 當我愈是開放,我愈能接受自己和他人的真實,就愈不會被迫接受固定觀念。

9 經驗 我信任自己的經驗,經驗是最高的權威。 不是聖經,不是先知;不是佛洛依德,不是研究報告;不是神,不是人;而是我自己的直接經驗。

10 向善 任何一個人都是向善的,不管他情緒多壞,行為多違反社會,感覺多麼不正常。
我確實注意到,一個人由於防衛和內在恐懼會做出殘忍、破壞、不成熟和反社會的傷害行為;但是,我同時經驗到令人鼓舞的事實是,與這些人在一起的時候,我發現到他們內心深處,都有著一股和我們一樣強烈向善的力量。

11 成長 生命,在最佳的狀況下,是一連串的流動與改變的過程,其間不會有固著的情事。
生命是由一變動的理解,和對自己經驗的詮釋所指引,它永遠都是一種個人成長的過程。

12 現象學和現象學態度 現象學是研究意識現象和其本質的科學,其主要的方法為現象學還原,本質直觀和超越還原。它透過從個別到普遍,獲得具超越時空特性的意識本質。 現象學態度是一種對我們內在意識的省察,並且在意識到心中可能啟動任何判斷與評價,肯定與否定時,暫時先存而不論,就在此時,對事物的本質進行直觀,並讓理解自然升起。 括號作用:(A+B)x(C+D)x(E+F)

13 現象學與人格理論 學習:從不知道到知道;從不懂變成為懂。
A person > Becoming a person > On becoming a person 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s

14 Rogers強調意識與覺知 對自己的感覺、情緒、行為反應的高度自我覺知。 自我功能的全盤運作,而無障礙與受阻。
完全的自主經驗與自由,並富創意。 感覺自己更具潛力,並且與演化之流更為調和與同步。

15 個人中心取向 定義:當事者與治療者,雙親與子女,領導者與團體,教師與學生之間非指導性的,可促進人格改變的一種催化性關係。
這種關係不是「有關於我」(about me )或者「為我」(for me ),而是「與我」(with me)之間的對等關係。

16 一個基本信念 每一個人都有具足於自身的許多內在資源,讓我們足以理解自我,並以改變自我觀念、基本態度和自己行為的自我引導能力。

17 兩個主要傾向 一是朝向自我實現(actualizing,fulfillment)的傾向; 二是朝向自由完整個體的形成性傾向。
自然科學:熵(entropy),一種不可逆的熱  能耗竭。 精神科學:朝向秩序提升和相關複雜度的演化(syntropy)。

18 三個催化條件 真誠一致(Genuiness,realness,congruence):
對當事者來說,治療者好像透明的一樣,可以投注在關係之中,並有效地溝通。 無條件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s): 溫暖,正向的接納態度,不管當事人是恐懼、紛亂、痛苦、驕傲、生氣或怨恨。 同理地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 能理解到當事人錯誤的行為和體會到當事人遭遇的困境,而不是為了分析或判斷。

19 真誠一致的衡量層次 在我們相處的關係裡,他的言行就是他真正的自己。 他和真正的自己相比,更多地假裝喜歡我或理解我。
有時候,他對我的回應,和他內在想要對我的回應相當地不同。 他對我只是扮演著他的角色。

20 無條件正向關懷的衡量層次 關懷層次:他關心我,他對我有興趣,他對我好奇,他對我不關心,他拒絶我。 無條件正向關懷層次:
不管我呈現或好或壞的感覺,他都無差異地對待我。 他經常地以正向而友善地方式回應我,雖然有時不是。 他對我有興趣,原因在於我跟他說話的內容。

21 同理心(同理地理解)的衡量層次 他尊重我所體驗的感覺,正如同我自己一樣。 他試著透過我的眼睛來看事物。
有時候,他會以為我有這樣的感覺,但他卻是那樣旳感覺。 他理解我所說的客觀觀點。 他理解我的字意,但非我感覺的方式。

22 〔找尋做為一個人的初衷〕 正如佛經說的:初發心成正等正覺。 Rogers提示給我們的,是一個最簡單的〔1〕,用它引導我們重新開始。他認為:
因為做為一個人,本具無窮向上的可能。 但是成為一個人,需要無數持續的努力。

23 ROGERS引發的重要問題

24 Rogers引發的重要問題 自我概念在性格發展中的扮演何種重要性? 人類的發展動機能以自我成長或自我實現來說明嗎?
內在感受與自我概念的和諧有多重要?衝突時又該如何解決? 如何在童年時期培養孩子正向的自我價值感?

25 Rogers的理論特點 從臨床實務經驗中提出自我概念,企圖發展一套可以解釋自我本質與發展的理論架構。
強調個體對其周遭世界的主觀經驗(現象學派),也強調人們有與生俱來的自我成長潛力(人本主義)。 重視人們當下的知覺意識(非潛意識),強調跨人生課題的人際經驗的角色(非固著),並指出人們趨向心理成熟的成長能力(非早期經驗決定論)。

26 Freud和Rogers初步比較 Freud Rogers 驅慾、本能 基本傾向 潛意識 意識知覺 消除緊張 自我實現(內在潛能的實現)
強調早期經驗對個性的影響,且性格結構相對穩定而不易變動。 強調改變的過程 以生物學的隱喻,將人視為「能量系統」並發展出一套「動力學」的理論,解釋能量的釋放、轉移或滯留。 人是主動的、自我實現的,看重個人的自我分化、統合、獨立、改變與自由表達等面向。 Freud的防衛是因應協調內在本我衝動。 Rogers的防衛在於維持自我的一致性。

27 基本觀點—現象學觀點 現象場(phenomenal field)
個人對外在客觀世界之知覺,以及對其賦予之意義的總和。個人主觀的世界,包括有意識及無意識的。 客觀世界並非決定個人對外在世界知覺的唯一因素。同一客觀環境中,各人的經驗、感受皆不同。 行為科學的研究應當以現象學的原理為基礎。體驗本身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性。 個人對周遭情境和事物的知覺, 構成現象場, 亦即個人主觀世界.

28 基本觀點—正向的人性觀 個體生而傾向謀求自我的充分發展;每個人都有能力引導自我成長自我療癒能力。
並非盲目樂觀,瞭解及覺察某些人會表現出殘酷、破壞性的行為,就算在再殘暴的人之內心深處仍可以發現善良、正向的力量。

29 基本觀點—當事人報告的重要性 重視個人的主觀經驗,強調個人主觀經驗的獨特性。認為要瞭解一個人的知覺和經驗,就是請他自己來報導。
問題:當事人的陳述是否可靠? 1. Cl對個人經驗的保留, 因為還沒準備好. 2. 互為主體性, co與cl的諮商關係.

30 自我概念(Self-concept) 從臨床治療經驗中,發覺「自我」是人們解釋周遭世界的重要心理結構。
所有的知覺和意義(現象場)中,與「自己」或「我」有關的部分。 呈現一套具組織性和一致性的知覺型組。 自我概念雖會改變,但具有連續性,最終使個體擁有自己的特質而並呈現出自己獨特的性格。 P. 168: The self is not a little person inside of us. The self does not independently control behavior. Rather, it is an organized set of perceptions that is possessed by the individual, it is the whole person who is responsible for his or her action.

31 Self的不同內涵 Freud/ego Freud最先提出ego,同時指the self和有一組心智運作的精神結構(a psychic structure that has a set of mental functions),具有調和drives、conscience和reality。 在1923年重新定義的”system ego”,也就是心智運作(mental functions)。 Hamilton(1988) 指出ego是人格的核心,可以被測量,卻無法主觀地被個體知覺。 Jung 自我是一種潛意識的原型。 ORT Awareness of bodily sensations,例如Freud即認為self最初、最先是指bodily self,也就是透過身體覺知自己的存在(existence)感受。 A psychic structure:是一種假設性的構念,意指持久的、有組織且相互關連的心智運作(Moore & Fine,1990) Rogers 與「自己」或「我」相關的現象場即是自我。 自我概念(self-concept)代表一套有組織、且具一致性的知覺型組。 自我有的兩個成分:真實我和理想我。

32 自我概念的特質 自我無法控制行為或做任何事 自我是屬於意識層面的建構(非無法客觀研究的潛意識)
自我有的兩個成分:我們相信正是的那個自己,以及即將成為理想上的那個自己,即理想我(ideal self),這是個人最希望擁有的自我概念,包含個人高度重視的知覺和意義,通常與社會價值或文化期待相關。

33 Measuring self-concept
Q分類法 (Q-Sort Technique) (Stephenson, 1953) 假設: 當事人能對自己進行描述; 當事人能描述其希望擁有但不具備的特徵。 方法:給予當事人一套有形容詞的卡片,按照最符合到最不符合的類別,進行強迫性分配。 便於描述及量化分析self與ideal self間的差異。 優點是能獲得部分現象場覺知的系統性資料,但缺點是使用既定陳述句及強迫分類,因此無法呈現受試者認為最有意義的分配狀況。 --Q-sort有很多操作的方式, 但所有的形式都使用相同的基本概念和假設. --With most of the cards going in the middle and relatively few being sorted at either extreme end. This ensures that the individual carefully considers the content of each personality attribute in comparison to the others. --區分自我vs理想我之間的距離, 作為診斷個體心理健康的指標之一.

34 形容詞檢查表與語意分析法 (Adjective checklist and The Semantic Differential)
由Osgood等人(1957)倡導使用。 使用兩極化的七點形容詞量表,讓受試者依自己所認為的概念定義,自評「我自己」和「理想中的我」。

35 測量工具(含Q方法)上的問題 自我概念可以有很多個。 這些意識層次的自陳式現象場資料,可能是受試者防衛和扭曲的結果。

36 “在這有如棕櫚的海草,我們看見生命賦予它不屈不撓的精神、勇往直前的鬥志、迎向凶惡環境的能力;不只是要活下去,而且要順應、發展,照著自己的形態生長下去。”~ Rogers

37 人格的傾向  Self-Actualization 發展不限於體積的增長,也是自我心理的成長:
對有機體而言,他們有一種動機、一個最重要的目標,那就是維持他的生命,並將其潛能充分的發展出來—actualize, maintain and enhance。 但此概念仍停留在假說階段,未有實證研究。 發展不限於體積的增長,也是自我心理的成長: 從依賴性個體獨立性個體 固著或僵固改變和自由表達(發展) 降低需求或緊張獲得滿足和喜悅(動機) Rogers(self actualization): 指自我潛力的充分發展. Jung(self realization): 指超越自我實現後的超然經驗.

38 自我一致性與協調 個體的功能在維持自我知覺的一致性: 自我與經驗的協調(congruence)
此概念最早由Lecky(1945)提出,個體尋求的是自我結構穩定,亦即發展出一套價值系統,以便對自己進行評估,且會使個體以與自我概念相符的方式去行動。 自我與經驗的協調(congruence) 將自己感覺到的自我與認為的自我進行整合。 當個體察覺他所看到的自己與實際經驗的自己有差距時,就是不協調,是一種內心緊張與紛擾的狀態,會引發焦慮。 自我經驗不一致 (Self-Experience Discrepancy)是不良適應或病態行為的根源。

39 隱覺(subception)與防衛(defense)
隱覺是一個檢查自我與經驗是否一致的心理機制,若兩者不協調,為阻止進入意識,並引發防衛反應。 否定(denial):讓經驗完全不表現出來。 曲解(distortion):把經驗包裝成與自我一致的形式,再進到意識中。 Freud的防衛在於因應協調內在本我衝動;但Rogers視防衛為維持自我的一致性。

40 相關研究 覺知:Chodorkoff(1954),發現受試者對與自己相關且具威脅性的刺激,反應得較慢。
回憶:Cartwright(1956)發現與自我一致的形容詞記得比較好,與自我不一致的形容詞會被曲解。 外顯行為: Aronson & Mette (1968)研究結果都指出,人們的行為方式是以維持和肯定其所擁有的自我知覺來運作的。 Darley &Fazio (1980)、Swann (1992)提出「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現象。

41 正向關懷需求 (need for positive regard)
1915年提出這個概念,意指尋求溫暖、喜歡、尊重、同情與被接受的需要。例如嬰兒對愛與情感的需求。 無條件的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會使孩子不需要去曲解或否定某些與自己概念不符的經歷。 重要他人所給予的正向關懷具有強烈的信服力, 對個人自我潛力充分發展有幫助:他人正向關懷→自我正向關懷→健康人格。

42 自我實現與健康心理發展 Rogers 並未建立成長或發展的理論,沒有縱貫式的研究,亦無探討親子關係的影響。
因為他相信成長的力量內藏於每個人心裡,當個體自然成長時,現象場中的自我概念便會更分化、複雜,最終成型並發展出正向關懷需求。 自我實現涉及對經驗的開放,並能將經驗整合到更寬廣、分化的自我知覺中。 如果對正向關懷需求變得比個人感覺更重要時,個人會把許多經驗從意識中刪除,而留在不協調的狀態中。

43 兒童成長與親子關係 重視兒童在協調的狀態中成長,讓孩子能在完全經驗中成長,這樣才能擁有健康的自我心理發展。
完全經驗意味著父母會接受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即便不贊同,也不會直接否定孩子本身的價值。 我不喜歡你這樣做 我不喜歡你 被愛的條件 (Condition of Love) 孩子為了保有重要他人的關懷,會盡可能去達成滿足對方的期待。這樣既不能體認自己的經驗感受,也無法瞭解自己的真實情況, 阻礙了自我的充分發展。

44 親子關係研究 教養態度:實證研究顯示,若父母是接納的、民主的,對孩子的智力、情緒、自我評價與安全感的發展都有正向影響。
自尊研究(Coopersmith, 1967) 自尊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價值評斷,是一種穩定的性格特徵,不受單一事件而變動。 使用「自尊量表」(Self Esteem Inventory)測量。 高自尊學童較不接受他人評價,要有彈性且富想像力。 主觀估計的自尊會影響個體的行為表現。

45 批評:自尊並非一個整體,而有不同的面向。
自尊的來源 兒童的自尊是一種「反映式的評鑑」(reflected appraisal)的歷程,主要受家庭環境及眼前人際環境的影響,較少受外在聲望指標影響。 孩子會擷取周遭重要他人的意見用來評斷自己。 自尊的形成主要來自三種父母的態度表現: 對孩子表現接受、興趣、溫情、溫暖→心理安全條件。 對孩子的要求清楚且執行堅決,常用獎賞→心理安全條件。 民主教養方式,建立一套廣泛規則且承認孩子的權力和意見→心理自由條件。 批評:自尊並非一個整體,而有不同的面向。 自我觀念的形成, 主要照顧者(父母)是個人生命最初的鏡子, 兒童從重要他人的回饋中形成自我概念。

46 成人的心理幸福感 人在日常生活中接收到的被接受度與正向關懷程度,會影響心理幸福感。
Robert & Chapman(2000)的婦女心理發展30年的縱貫研究顯示,人們對自身的看法與心理幸福感會隨人生歷程改變,且與從他人得到正向關懷的程度有直接關聯。

47 現象學理論在 人格評量與臨床上的應用

48 臨床運用的基本觀點 Rogers的研究生涯即是以心理病理與人格改變的臨床應用為主。
相對於Freud,Rogers認為求助者不應被視為依賴的患者,相反的,而應將其視為可為自己行為負責的個體。 因此,Rogers不把重點放在變態行為的疾病模式及醫生治療病患的醫療模式,而是強調個人有追求健康的驅力,企圖找出干擾個人成長的條件,以及協助個人排除妨礙自我實現的治療性條件。

49 對心理疾病的定義:自我─經驗差距(self-experience discrepancy)
在Rogers看來,一個健康的人能將經驗同化到他的自我(self)結構中,使自我與經驗協調,對於經驗是開放而無防衛的。 反之,心理不適應的患者其自我概念的結構與其經驗無法吻合,凡與其自我結構不協調的經驗,不是否定就是曲解,結果是固執、防衛地維持自我,用以抗拒會威脅到整體自我的經驗。在需求正向關懷的經驗上也是受到挫折的。

50 Rogers理論裡的防衛行為 防衛行為 個體表現 例子 合理化 將經驗曲解為與自我概念相一致 自認不會犯錯的人,將錯誤歸因於他人 幻想
否認與自我概念不一致的經驗 幻想自己是個王子,全天下的女人都仰慕自己,看不到任何例外 投射 當個體表達一種自己無法接受的需求時,將其否認到意識層之下,而以與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方式表現。 某人認為自己的自我概念裡完全沒有有關種族歧視想法,而是別人的表現害他產生這樣的想法

51 治療重點的改變 早期提倡非指導(nondirective)取向時,Rogers重視治療者反映案主感受的技巧,治療者很少行動或引導案主的談話內容,希望可以讓案主有深深被了解的感覺。 後來Rogers修正治療重點為個案中心(client-centered),使治療者積極去了解案主對其自我和整個環境的看法與感受,扮演著更主動關心的角色。 重視案主的主觀報告

52 Rogers理論應用在心理治療與人格改變
條件 對治療者的要求 效果 真誠一致(congruence) 治療者表現出真實的自己,自然地將自己經歷的真實感覺與案主分享 案主與治療者經歷了真實的人際關係 無條件的積極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治療者傳達給案主深切真誠的關心,給他完全的、無條件的關懷 使案主可以自信的探索自己的內在 正確的同理(empathic understanding) 治療者在與案主每一刻的互動中能夠知覺案主的經驗、感受對他而言的意義;透過主動聆聽努力去了解案主所經歷事件的主觀感受及意義 使案主清楚明白自己是被設身處地的了解

53 Rogers理論應用在心理治療與人格改變
Fiedler(1950) 的研究證實,不同學派的專家(心理分析、Rogerian、Adlerian)在對案主的了解、傳達與維持友好關係上的能力都極為相似,與治療者的理論立場無關。Rogers確認了促進心理治療成功的條件,無疑是其最偉大的貢獻之一。

54 存在主義

55 存在主義 關注活著、身為人類與存在的內在本質。 強調個人及其經驗。 強調個人重要性。 單一獨特且不可取代
強調自由、責任(對選擇、行動、信仰等經驗) 關注死亡(每個人終須單獨面對它) 強調每個人獨特經驗的理解,而非既定的理論或定義(對個人如何經驗其內在現象並賦予其時間、空間、生命、死亡、自我等意義的歷程特別感興趣)。

56 Jean-Paul Sartre (1905-1980)的存在主義
關注存在意義感之尋找。 精神官能症 VS. 意義尋求不滿足。 意義感的尋求 VS. 自由與責任的逃避。 意義治療成為可以成為的人。 Jean-Paul Sartre ( )的存在主義 人類可以自由選擇行為 人的核心性質並非與生俱來 人在經驗中塑造自己

57 當代實驗存在主義 恐懼管理理論 存在主義者 社會、文化中的習俗或世界觀可以緩衝死亡恐懼的影響 (存在的意義) 天堂與地獄 關注個體
突顯人類自由選擇的能力

58 進入人的現象領域,心理治療就會更有成效。
意義治療並不關心症狀,也不從症狀出發來推論心理疾病的意義,而是致力於病人對態度發生某種改變。 矛盾意向:意義治療的技術 當病人為某頑固想法糾纏時,或為某一症狀困擾時,他要做的不是與之抗爭,而是相反,利用相反的想法或行為來消除之。

59 近年在理論與研究方面的發展 不同自我間的差距

60 根據Rogers,自我概念與實際經驗間的差距 當代研究較關注『內在』的心理差距 Tory Higgins
理想我  洩氣傾向的情緒 ex. 沮喪、難過 應然我  騷動傾向的情緒 ex. 恐懼、焦慮 自我概念差距與情緒經驗的關係 需考量情境因素  是否聚焦在自我身上

61 強調重點的轉移 從結合臨床敏感性與科學嚴謹性到越來越側重個人、現象學的研究形式:對經驗所蘊含的意義得到最深刻的頓悟。
從一對一治療關係轉向團體治療,尤其是小型密集的團體,改變較快速與明顯。也將個案中心取向轉向對行政管理、弱勢團體及跨種族、不同文化、不同國家間關係的探討。

62 近年在理論與研究方面的發展 自尊的波動與價值的機遇條件

63 自尊的波動與價值的機遇條件 Rogers:人們擁有一種相對穩定的自我價值感或自尊。
Crocker與Wolfe(2001)根據Rogers自我概念的延伸,認為個體的自尊平均而言雖是相對穩定的,但會根據情境中的正向與負向事件產生波動,這些正負向的事件便稱為自我價值的機遇條件(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 一事件對自尊的影響程度端視個體覺知該事件對其自我價值的重要性。 ex. 研究所錄取與否的實驗

64 自我概念的研究趨勢 Rogers的討論偏向全面性的自我感。 認知取向偏向認為人具有多重自我觀點的可能性,並依情境而有所變異。

65 近年在理論與研究方面的發展 內在動機的目標與真實性

66 對真實性概念的研究 認為個體的行為舉止是根據其自我概念而來,而非根據會產生虛假自我形象的角色。
對真實性概念的研究趨勢與Rogers等人本、現象學取向的心理學家概念一致,跨情境的行為一致並非真實性概念的重點,而是隨著情境不同,個體自發性的改變他們的行為,而在所有的特殊情境中,都認為自己是真實、誠實地面對自我。

67 個體所追求的目標 個人在追求自我決定、內在動機相關的目標,相較於追求強迫的、外在的目標會表現出較大的努力與毅力,也與個體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幸福感有密切相關。 目標的內容並不能夠決定目標的動機屬性,也就是說,目標被追求的理由才是關鍵。 內在動機原則存在文化特殊性,Rogers所強調的自我實現可能較適合用來了解生活在西方文化下的人。

68 近年在理論與研究方面的發展 自尊的跨文化比較

69 正向自我關懷是人類通則? 人們藉由與家庭、社群和文化中更廣的組成分子互動,以形成自我感---自我歷程可比生物歷程一樣有其通則嗎?
而Rogers是以北美地區的臨床經驗來發展他的理論---每個文化的基本教義中都重視自我,認為個人的成就可以產生應該提升自我幸福感的信念,並教導人們必須有正向自我關懷的需求嗎?

70 以日本與美國文化為例 Heine、Lehman、Markus與Kitayama(1999)的研究顯示,自尊隨文化而有所變異: 美國 日本
大部分的人報告相對高的自尊(負偏態) 報告高自尊與低自尊人數一樣多(常態分布) 致力某些心理策略以維持高自尊 並沒有清楚一致的自尊維持策略 傾向自尊提升,自我批判及實際我與理想我間的差距,對北美洲人的憂鬱傾向有預測力 傾向自我批判,但自我批判及實際我與理想我間的差距,對日本人的憂鬱傾向預測力並不強 使用維持正向自我觀感的心理策略,在強調高自尊文化中維持高自尊感 強調自我批判及改善,以融入其文化

71 對理論的評價 資料基礎

72 資料必須是客觀性的。 如果只限於探討人們報告的現象,可能會忽略人類意識以外的變項(內隱信念)。 限制:外顯的測量、缺乏文化多樣性。 Rogers非常清楚現象學取向需接受的挑戰與質疑,但他認為此取向是相當有價值的,也是心理學中必要的一種研究取向,但並非是唯一的研究取向。 Rogers也使用像Q分類法的測量方法來收集其理論的資料依據。

73 對理論的評價 系統性

74 其理論雖明確定義了基本的人類傾向,但缺乏整體理論的一致性與Freud理論的精緻性。
當Rogers理論發展後期,已清楚界定親子互動、自我概念與心理困擾的基本模式,也界定出這些狀況間的影響關係: ex.童年經驗如何影響自我概念的形成,自我概念又如何 對情緒造成影響。 Rogers較致力於其治療歷程(個人與團體治療)的專業發展而非理論建構。 Rogers 相當注重人的社會性,卻忽略了生物學。

75 對理論的評價 範圍的廣泛性

76 相對於Freud,Rogers對潛意識的作用與其對行為的動力鮮少提及
考慮演化背景、情緒、環境的交互影響 將人類行為動力歸之於謀求自我充分發展而被評為單純、天真、一廂情願,人性本善的主張也無從由科學方法驗證。

77 臨床應用 強調個案與治療師之間的關係 建立客觀的方法,衡量不同治療取向的幫助 個案 VS. 病患 Rogers主張的自我概念發展自他所熟悉的西方世界價值觀,自我的基本結構與對正向關懷的需求實際上卻隨文化而有所變異,在跨文化的適用性上未必能吻合。

78 參考文獻 Rogers, C.R.(1961). 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London: Constable. Rogers, C.R.(1980). A way of be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79 參考書目 Lawrence A., Pervin, D. C., Oliver P. J.原著 (2005)。性格心理學 : 理論與硏究 (Personality : theory and reserch, 葉光輝譯)。臺北市 : 雙葉書廊。 Brian Thorne著 (2000)。羅傑斯 : 人本心理學派代言人 (Carl Rogers,陳逸群譯)。臺北市 : 生命潛能文化出版 : 吳氏總經銷。 Evans, R. I. (1975). Carl Rogers : the man and his ideas. New York : Dutton.


Download ppt "報告日期:2012/11/5 報告人依序為:林泰石;曾鈺琪;陳奕辰;陳思羽。 參考學長姐:林嘉琳;葉力溱。"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