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刘雨欣 指导老师:马岩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过程 3. 研究结果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 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 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 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 瑰宝。 对联楹联对子对仗平仄孟昶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ch ǎ ng) ,它是汉族 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 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 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 (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 对联,以及散文对联。春联习俗孟昶春联律诗押韵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 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 又不失对仗。对仗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 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 “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 , 谓文 “ 题桃符 ” (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 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2] 五代后蜀孟昶蜀梼杌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 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 “ 凿井 而饮,耕田而食 ” 、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 见不鲜。《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 “ 渺能视,跛能 履。 ” (《履》卦 “ 六三 ” )、 “ 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 (《明夷》卦 “ 上六 ” ) 《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 “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 (《系辞下传》)、 “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 虎 …… 则各从其类也。 ” (乾 · 文言传)先秦易经卦爻 上六于天文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各从其类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其对偶句式已十分丰富。刘麟生在《中国骈文 史》中说: “ 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 ” 。他例举了正名对、同 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韵对等各种对格的例句。如: “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 (《郑风 · 子衿》)、 “ 山有扶苏,隰有荷花。 ” (《郑风 · 山有扶 苏》)《道德经》其中对偶句亦多。刘麟生曾说: “ 《道德经》仲裁对之法已 经变化多端,有连环对者,有参差对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 有反正作对者。 ” (《中国骈文史》如: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 八十一章 ) 、 “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 (二十二章) 再看诸 子散文中的对偶句。如: “ 满招损,谦受益。 ” (《尚书 · 武成》)、 “ 乘肥马, 衣轻裘。 ” 《论语 · 雍也》)、 “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论语 · 述而》) 等等。辞赋兴起于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式。对偶这种 具有整齐美、对比美、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 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 “ 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 [4] 春秋时期诗经刘麟生连珠双声对叠韵对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道德经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周行而不殆诸 子散文 满招损,谦受益论语汉代司马相如子虚赋按行
仲裁对之法已经变化多端,有连环对者,有参差对 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有反正作对 者。 ” (《中国骈文史》如: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 八十一章 ) 、 “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 (二十二章) 再看诸子散文中的对 偶句。如: “ 满招损,谦受益。 ” (《尚书 · 武成》)、 “ 乘肥马,衣轻裘。 ” 《论语 · 雍也》)、 “ 君子坦荡 荡,小人常戚戚。 ” (《论语 · 述而》)等等。辞赋 兴起于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 式。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美的修辞手法, 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如司马相如 的《子虚赋》中有: “ 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 骑就队。 ” [4]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周行而不殆诸子散文 满招损,谦受益论语汉代司马相如子虚赋按行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 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 骈偶。刘勰在《文心雕龙 · 明诗》评价骈体文是 “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 奇。 ” 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段为例:魏晋骈体文对偶句刘勰文心雕龙 · 明诗百字王勃滕王阁序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 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 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崇阿下临无地鹤汀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 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全都是用对偶句组织,其中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更是千古对 偶名句。这种对偶句是古代诗文辞赋中对偶句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如下三个 特点:一是对偶不再是纯作为修辞手法,已经变成文体的主要格律要求。骈 体文有三个特征,即四六句式、骈偶、用典,此其一。二是对偶字数有一定 规律。主要是 “ 四六 ” 句式及其变化形式。主要有: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 字对偶,十字对偶,十二字对偶。三是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 ( “ 之、而 ” 等字),声律对仗未完全成熟。 [4] 对偶句骈偶
一字联 墨(对)泉 这是最经典的一字联。 ‘ 墨 ’ 字上部为 ‘ 黑 ’ 字;而 ‘ 泉 ’ 字上半部分为 ‘ 白 ’ 字。各 属于颜色的一种,且词义相反。 两个字的下半部分别为 ‘ 土 ’ 和 ‘ 水 ’ 又都属于五行之一。 此联还有另一种对法: 墨(对)柏 同 “ 黑 ” 、 " 白 " 相对,且 “ 土 ” 、 “ 木 ” 都为五行。
二字联 春花(对)秋月 汉赋(对)楚辞 汉赋楚辞 书山(对)学海 红玉(对)丹瑶 红玉
三字联 水底月(对)镜中花 孙行者(对)祖冲之 孙行者祖冲之 水帘洞(对)花果山 水帘洞花果山 飞鸟尽(对)良弓藏 独角兽(对)比目鱼 ( 比翼鸟)
四字联 青山不老(对)绿水长流 青山不老 山清水秀(对)人杰地灵人杰地灵 东南西北(对)春夏秋冬 东南西北春夏秋冬 百花齐放(对)一枝独秀 百花齐放 春回大地(对)福满人间
五字联 山色攒文气(对)湖光澄读心。文气读心 爱君希道秦(对)忧国愿年丰 翱翔一万里(对)来去几千年 半浸中华岸(对)旁通异域船 苞蔵成别岛(对)沿浊致清涟
六字联 云无心以出岫(对)鸟倦飞而知还。 岂能尽如人意(对)但求无愧我心。 竹雨松风琴韵(对)茶烟梧月书声。 竹雨 行止无愧天地(对)褒贬自有春秋褒贬
我了解了中国的对联,还写了对联。我以后会 继续了解中国的对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