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时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 大跃进 ”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 原因: 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 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又急于求成。 2. 开始时间: 1958 年。 3. 主要标志: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 共产风 ” 。 工业上钢产量翻番,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仰望星空,我们不仅会问: 1 、什么是宇宙?它有多大? 2 、宇宙是怎么形成的? 3 、宇宙里有什么? 我们把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140 亿光年)。 我们把人类目前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140.
Advertisements

一亿有多大? 制作人:韩雪熙 指导老师:范文萍老师 指导老师:范文萍老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 些用 “ 亿 ” 做单位的数据?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第二篇 中共党史(七) (文化大革命时期). “ 文化大革命 ” 是指1966年5月至197 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一 场政治运动。 其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二讲 在探索道路上的曲折前进 年.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国殇 苍凉的大地上飘来大字报,铁塔、槐树诉说着; 低空飞翔的孤雁在呢喃着; 共和国主席紧锁眉头,痛楚地凝视远方,思考未来。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面试公开课 封面 山西省考面试QQ交流群: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你能认出这些标语的“家”吗?.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
毛泽东思想概论.
党史第二卷—第三编 制作者: 杨绿娟、杜伟 2011年6月.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资料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纵横史空 纵横史空 纵横史空 纵横史空 纵横史空 纵横史空                                                                                                                                                                                
2013年度述职报告.
“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你觉得什么是社会主义呢? 列宁给社会主义下的定义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加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956 这一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了,人们开始收获工业化建设的第一批成果,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开始。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从1966—1976年十年间,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在那段历史中……
从1966—1976年十年间,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在那段历史中……
第二篇 中共党史(六) (党的八大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廊坊市第四中学.
沉痛教训之一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西藏和平解放 筹备 巩 固 第一届政协会议 新中国 的成立 标志 抗美援朝 开国大典 土地改革 “大跃进”运动 一五计划 社会主 义道路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Learning Goals Lesson1&2 To exchange basic greetings;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温故知新 “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国大动乱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它造成了哪些影响? 第8课 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一、经济形势的恶化 二、周恩来调整经济和邓小平全面整顿 三、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和某些成就 四、“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2014年第四季度中心组学习 湖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 6 课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林彪集团与“四人帮”的覆灭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 课堂小结.
《数据结构》课程简介 李武军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16年秋季.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与江林集团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教训 文化大革命对人的精神压迫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文化大革命的宣传 1.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西藏 Tibet.
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的探索 第十二单元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年——196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1976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户名:CIRS KOREA 账号 :WOORIBANK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户名:CIRS KOREA 账号 :WOORIBANK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3 课时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 大跃进 ”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 原因: 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 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又急于求成。 2. 开始时间: 1958 年。 3. 主要标志: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 共产风 ” 。 工业上钢产量翻番, 农业上粮食 “ 放卫星 ” 高指标 : 浮夸风 : 共产风 : 瞎指挥 : 不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一切归公社所有, 大办公共食堂等 假话盛行

4. 大跃进的表现: ( 2 )农业生产方面:提出 “ 以粮为纲 ” 的口号, 全国普遍流行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的观点。 ( 3 )有些地方号召人们大放 “ 文艺卫星 ” 。 ( 1 )工业方面:不断提高钢产量指标,在 “ 以钢为 纲,全面跃进 ” 的口号下,展开全民炼钢运动。

1955 年秋,毛泽东第一次提出要赶上和超过美 国的想法时,他的说法是准备 100 年,力争 50 年, 计划 75 年。 1956 年他再次提出时,变成要力争五 六十年赶超美国。 1958 年初,毛泽东提出要 15 年左右赶上英国, 再用 20 到 30 年的时间赶上美国了。到 5 月,毛泽东 就调整提出 7 年赶上英国,再加 8 年赶上美国。又 过了一个月,进一步的 “ 捷报 ” 使他又一次调整了赶 超计划。他主张除了造船、汽车、电力这几项外, 明年就应超过英国。进入到 9 月初,他已经不再注 意英国了。他直截了当地要求党的领导人,要有大 手笔,要解放思想: “ 为五年接近美国,七年超过 美国这个目标而奋斗吧! ” 1957 年 1958 年 1959 年 1962 年 535 万吨 9000 万吨 3000 万吨 1070 万吨 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 老百姓把能炼铁的铁锅等原料全都捐献

图 6-14 土高炉群 中共中央提出了 “ 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 的口号,号召全国人 民为当年生产 万吨钢而奋斗。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炼钢 运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展开,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为了 提供炼钢原料,许多人把家里的锅砸了,把铁锹扭弯,连秤砣 都不放过。学校、工厂、机关、军队、农村 …… 全国城乡炼铁 炉星罗棋布,炉火日夜不熄。人们上山开矿、挖煤、砍树,一 切为了 “ 赶超英美 ” 。

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种个南瓜象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 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 当时流行的民谣 : 稻米赶黄豆, 黄豆像地瓜; 芝麻赛玉米, 玉米有人大; 花生像山芋, 山芋超冬瓜; 蚕长猫一样大, 猪长像大象; 一颗白菜五百斤, 上面能站个胖娃娃; 鱼秧撒下千万条, 条条养得扁担样; 玉米杆儿穿九天, 浑身棒子有几千。 图 6-15 全国各地竞相以虚假纪录夸耀 图 6-16 离奇的宣传画, 上面写着: “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 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

请你总结一下 “ 大跃进 ” 在工业、农业和文化事业上的表 现。结合客观实际, 你认为这些 “ 奇迹 ” “ 成就 ” 可能存在吗? 请说明理由。 不可能存在。因为这些所谓的 “ 成就 ” 完全是人为制造的, 脱离科学实际,不符合客观规律。

图 6-17 人民公社的食堂 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被概 括为 “ 一大二公 ” 。所谓大, 就是规模大;所谓公,就 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国农村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后 来,邓小平评价道: “ 一哄而起搞人民公社化,片面强调 ‘ 一大二公 ’ ,吃大锅饭,带来大灾难。 ” 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挫伤 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5. 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 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 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 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吃大锅饭 分配上平均主义

6. 评价: “ 大跃进 ”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建设社会主 义道路过程中遭受的一次严重挫折。违背了经济 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 损失。 7. 调整: 1961 年,中央开始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停止 “ 大跃进 ” 运动,使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新轨道, 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的启 示 ( 教训 ) ?  认清国情,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  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 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急于求 成、一步登天。

文化大革命 ( 1966 年 —1976 年)  这是疯狂的十年, 混乱 的十年。  这是让人痛心疾首的十 年,让人不堪回首的十 年。  这是左倾思想占绝对统 治地位的十年。  更是一段我们中华民族 永远不能忘记的历 史 …… 最最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 我们心中最红最红,最红 的红太阳毛主席。 语录不离手, 万岁不离口。

1. 背景: 1962 年以后, “ 左 ” 倾思潮再度抬头,并发展成 为 “ 以阶级斗争为纲 ” 的指导思想。 2. 时间: ① 1966 年 5 月 16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共 中央通知》,决定设立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后来,又正 式发出开展 “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 的决定,一场史无前 例的政治动乱开始。 1966——1976 年 3. 经过: ②形成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煽动 “ 打倒一 切,全面内战 ” 。

图 6-18 大字报 1966 年 5 月,北京大学出现了 一张大字报,矛头直指北京大学 党委及其负责人。这张大字报得 到毛泽东的肯定。从此,大字报 被广泛运用,成为 “ 文化大革命 ” 中任意进行人身攻击、传播谣言、 煽动闹事的重要工具。 图 6-19 “ 一月风暴 ” 1967 年 1 月,由张春桥、姚文元策 划,上海造反派头头王洪文等夺取了 上海市的党政领导权。毛泽东对造反 派的夺权很快加以肯定: “ 上海革命力 量联合起来,全国就有希望。 ” 此后, 各地造反派的夺权活动迅速蔓延,导 致了全面内乱。

批斗彭德怀 批斗刘少奇

1967 年 4 月 10 日,清华大学 红卫兵召开批斗王光美大会。 黑龙江省委书记处的书记集体被批斗。 谭震林批斗大会 陶铸批斗大会

被批斗的文化人

③ 1971 年 9 月 13 日,林彪等人驾机出逃,在蒙古温都 尔汗附近机毁人亡。

⑤ 1976 年 10 月,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 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乱。 ④ 1976 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逝世,以江青为首的 “ 四人帮 ” 加紧夺权活动。 图 6-20 庆祝粉碎 “ 四人帮 ”

4. 性质:

5. 危害(后果): ①刘少奇、邓小平等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被罢免职务, 遭受迫害。 ②因大量冤假错案受到诬陷、迫害和株连的人难以计数。 ③各级政府瘫痪,工矿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国民经济状况 迅速恶化。 ④整个国家陷入严重的动乱之中。

使中国的民主和法制遭受严重践踏;广大干部和 知识分子深受迫害,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经 济建设被阻碍,给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 6. 影响:

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崇拜;  要依法治国,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  要正确认识国情,科学决策;  正确认识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 的关系。 6. 启示(教训):

回顾第五单元的内容,说一说在 “ 文革 ” 期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 发展状况是怎样的?我们能够从中得到怎样的历史教训? 从经济损失、社会秩序、教育文化等方面,了解 “ 文化大革命 ” 的 危害。然后结合口述资料、实物资料与文献资料,分析它对中国现 代化进程的影响。 在长达十年的社会动乱中,经济损失达 5000 亿元。人民生活水平 基本上没有提高,有些方面甚至有所下降。社会秩序混乱,正常的 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全国的文盲、半文盲 人数大大增加,造成我国文化科技人才青黄不接。 从国际上看,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国际局势缓和,许多国家经济 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如日本、西欧。但是,由于 “ 文化大革命 ” , 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失去 了一次发展机遇。教训: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要重视民主法制建设,保障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失误与 挫折 原因过程结果 大跃进 人民公 社化 文化大 革命 急于求成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 产风、 "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 产 " ;土法炼钢炼(毁掉山林); “ 文艺卫星 ” 国民经济比例 严重失调 1958 对我国社会主义 所处的发展阶段 认识不足 农民的自留地、家畜、 果树被收归公社所有; 集体劳动;吃大锅饭 损害了群众利益, 挫伤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 毛泽东的错误 林彪、四人帮 的罪行;盲目 的个人崇拜 贴大字报、开批斗会、破 四旧;党和国家领导人被 罢免和迫害;政府瘫痪; 学校停课;工厂停工;群 众组织大规模武斗 民主和法制遭受 破坏;经济发展 困难;科研停止; 干部知识分子深受 迫害 1958 失误与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