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莊子‧齊物論》 物我的平等與學說是非的相對 授課教師: 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 蔡忠道 教授. 2 一、題解 ( 一 ) 讀法 1. 唐以前 ─ 齊物連讀 劉勰《文心雕龍》:「莊周<齊物>,以論名篇。 2. 宋以後 ─ 或「物論」連讀 ( 二 ) 徐復觀: 「<齊物論>主要是解決思想自由的問題 ……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林良 說明失敗雖然痛苦, 卻能累積經驗、增長 智慧,邁向成功 藉生活中的 小事件說明 道理 ★補充: *失敗: 女兒:成績考壞 作者:第一天教書慘痛的經驗 *生活中的小事件:考試欠佳.
Advertisements

第一課 大樹之歌. 第一課 大樹之歌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劉克襄 親近自然、 尊重生命 以父親的口吻,依 時間、地點、對象 、事件的順序,敘 述拜訪雀榕的經過 ★題目含義: 1. 作者對大樹的讚頌。 2. 大樹本身的歌唱。 ★補注:*口吻:說話的語氣。
主講人:許文昌 所長 歐亞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 不動產估價師簡介不動產估價師簡介. 民國 89 年 10 月 4 日總統令公布「不動產估價 師法」。 民國 90 年起考選部辦理不動產估價師證照 考試,迄今舉辦六次高考、三次特考,共 錄取 377 人。 自民國 94 年 10 月 6 日起全面實施簽證制度。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沈復 回憶孩童時代 由觀察、想像 所得到的物外 之趣 先總寫「物外之 趣」,再就不同 事物,分段記敘 ,以回應首段 ★文意:主旨在記敘作者兒時所獲得的物 外之趣。
商業溝通:專業與效率的表達.溫玲玉 著.前程文化 出版 第 14 章 衝突管理 授課教師:. 2 學習目標 了解衝突的內涵及重要性 列舉產生人際衝突的因素 了解衝突管理的模式 說明如何解決衝突,增進雙方的人際關係 學習建設性衝突,做好良好的衝突管理.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看日历.
主題:時間和日期 二零零九年 七月七号.
智力測驗計分與解釋 輔導老師 黃曉樺.
莊子逍遙遊 主講:許端容教授(中文系) 時間:101年6月1日.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Hosted by Margaret O’Neal and Mathes Vaughan
Starter: What is that secret number?.  6  7  8  9  10  Liù 六  Qī 七  Bā 八  Ji ǔ 九  Shí 十.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第九章 資料抽象化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愛讀書的人 ---如何成為會思考的大學生 講員:周憲明老師.
世界輪流轉 經文 : 路加福音16:19-31 講員 : 吳克定牧師 講題 : 「天國的奧秘 ─ 耶穌的比喻」:天國的性質之十
月 年 日 执教者:吕国平.
第三课:水 Leçon 3 水和土,活动一:地图 Activité 1, page 44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齊桓晉文之事章 孟子 文體:語錄體的議論文.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Q101 在701 SDX Linux上的標準安裝與使用程序v2
小考 – School Subjects (Small) test
我願常見祢 Be Thou My Vision CCLI #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日 月 明 生 星 期 今 天 昨 你 我 他 的 幾 是 qí wŏ Rì yuè jīn tā míng tiān de shēng
嚷我親近你 Draw Me Close to You.
提升教學技巧 How to Teach Better
Shift Happens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1) Be Thou My Vision 我願常見祢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一去二三里.
Sān cūn yān jiǔ tái liù tíng.
一去二三里.
Shui 水 water.
遲心筠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 RSS介紹及其在圖書館的應用 遲心筠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
(1) Meekness and Majesty 溫柔卻又威嚴
中州科技大學 班級 : 運促一乙 學號 : D 姓名 : 簡嘉興.
詞、曲:林婉容 小羊創作詩歌集 9《一粒麥子》 CCLI#
經文:哥林多後書 4:7-15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
Take the Time….. 保握當下... 巧合不如巧遇,急進不如及時.
臺中市106年度國小學生籃球聯賽國小男童甲組賽制表
經濟學 學經濟.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Unit 3 My weekend plan 第二课时 Part A Let's learn &Make a plan
分享者: 鄭雅文老師 Brisbane Queensland Australia 昆士蘭華語文數位學習中心
花 時 間.
後現代社會中的迷惘與出路.
95學年上學期高二物理 黃信健.
1-1 隨機的意義– P.1.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第一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比山高 比海深 測不透 摸不著 卻看得見 因為有你 因為有我 活出愛.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Be Thou my vision, O Lord of my heart; 願能常見祢,我心靈的主;
議題: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Feminism
向耶和華唱新歌 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 要向耶和華歌唱 稱頌祂的名 祂的名 天天傳揚祂的救恩 詞:詩九十六:1~4 曲:啞歌
經文:提摩太前書 1:12-17 我感謝那給我力量的我們主基督耶穌 ,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他。 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
104年臺中市市長盃籃球錦標賽 國中男子組賽制表 預賽(21隊)(共21場)
主日信息 『基督裡的自由』 (約 8:31-36) 薛忠勇 弟兄 5 19  201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莊子‧齊物論》 物我的平等與學說是非的相對 授課教師: 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 蔡忠道 教授

2 一、題解 ( 一 ) 讀法 1. 唐以前 ─ 齊物連讀 劉勰《文心雕龍》:「莊周<齊物>,以論名篇。 2. 宋以後 ─ 或「物論」連讀 ( 二 ) 徐復觀: 「<齊物論>主要是解決思想自由的問題 …… (物)指人群社會而言。齊物,即是主張物的平等。」 (《中國人性論史》頁 400 ) ( 三 ) 陳鼓應: 「<齊物論>,主旨是肯定一切人與物的獨特意義內容 及價值。齊物論,包括齊、物論(即人物之論平等觀) 與齊物、論(即申論萬物平等觀)。」 (《莊子今註今譯》頁 37 )

3 二、全文結構 ( 一 ) 天籟 1. 吾喪我的境界 (1) <逍遙遊>:「至人無己。」 (2) 郭象:「吾喪我,我自忘矣;我自望矣,天下有何 物足識哉!故都忘外內,然後超然俱得。」 (《莊子集釋》頁 45 ) (3) 化解自我主觀的一切觀念、意見、情緒,與道為 一。 2. 地籟 (1) 「地籟則眾竅是已。」 (2) 風吹孔竅所發出的聲音。 (3) 王邦雄:「整體和諧的大地交響樂。」 (《莊子道》頁 45 )

4 3. 人籟 (1) 「人籟則比竹是已。」 (2) 人吹簫管發出的聲音。 (3) 成玄英:「地籟則竅穴之徒,人籟則蕭管之 類,並皆眼見,此則可知。」 (《莊子集釋》頁 49 ) 4. 天籟 (1) 「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 者其誰邪!」 (2) 在萬物自己、自取中呈顯的境界。 (3) 陳鼓應:「萬物因其自然狀態而自鳴。」 (4) 杜保瑞:造化本身的聲音,自然無聲的風。 (《莊周夢蝶》頁 42 ) 5. 地籟、人籟 ─ 世間的議論、具體的聲音; 天籟 ─ 道、無聲、大音希聲。

5 ( 二 ) 評百家爭鳴 - 成心 1. 批判知識分子在理論戰場上的悲哀命運。 (1) 日以心鬬 ─ 窮於應付。 (2) 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 一旦陷入,只能向前。 陷入知識的盲流中,莫知所以。

6 ( 二 ) 評百家爭鳴 - 成心 2. 「近死之心,莫使復陽也。」 ─ 限於我執,無以自拔,終使生命僵固。 (1) 「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 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2) 「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 歸,可不哀邪!」 (3) 「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 謂大哀乎! (4) 存在感受 - 生命的盲昧與悲哀。

7 ( 二 ) 評百家爭鳴 - 成心 3. 成心 (1) 郭象:「夫心之足以制一身之用者, 謂之成心。」成玄英:「夫域情滯著, 執一家之偏見者,謂之成心。」 (《莊 子集釋》頁 61 ) (2) 成見、偏見。 (3) 知識論爭的根源,也是知識分子陷入 知識盲流中的悲哀命運的根源 。

8 ( 二 ) 評百家爭鳴 - 成心 * 《紅樓夢‧第五回》聰明累:「機關算盡太聰 明,反算了卿家性命。」 (王熙鳯)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 家富人寧,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 枉費了,意憖憖半世心;好一似,蕩悠悠三更夢。 忽喇喇如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 呀!一場歡喜忽悲辛。歎人世,終難定!

9 ( 三 ) 識道心法 - 莫若以明 1. 對知識(語言)的反省 - 「道隱於小成,言隱於 榮華」。 (1) 片面性 - 「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 (2) 相對性 - 「有儒墨之是非」、「彼是方生之說 。 (3) 流變性 -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 方不可方可。」 (4) 封閉性 - 「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 (5) 虛華。

10 ( 三 ) 識道心法 - 莫若以明 2. 莫若以明 -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1) 郭象:「欲明無是無非,則莫若還以儒墨 反覆相明,反覆相明,則所是者非是 而所非者非非矣。」 (《莊子集釋》頁 65 ) (2) 唐君毅:「去成心而使人我意通之道。」 (3) 勞思光:「『明』就自覺的朗照言,排斥成見之 封閉性。」 (4) 智慧的透徹 - 理解各種議論觀念之來龍去脈、 適用性、限制性。 (5) 胸襟之開闊 - 肯定並尊重別人所提出的觀念。 (參考杜保瑞《莊周夢蝶》頁 59 )

11 ( 三 ) 識道心法 - 莫若以明 3. 因是 (1) 因其所是而是之,因其所非而非之 - 以事物自己的推理路徑去相應理解。 (2) 照之於天 - 以超越是非的道心來朗照事理。

12 ( 三 ) 識道心法 - 莫若以明 4. 道樞環中 (1) 勞思光 - 心靈在一切流轉中獨居中心不變之地。 (2) 杜保瑞 - 在道的絕對智慧中對待事務的境界。 排除了主體無謂的涉入,事務對象的 存在活動辯獲得自由的發展,自此 主體對於任何事務都能肆應無窮。 (3)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故能勝物而不 傷。」

13 ( 四 ) 道通為一 1. 順著「莫若以明」而言。 2. 物無成與毀 ─ 在道心朗照下,萬物、所有物論都是齊一的。因此,知 識不再斲傷事物生命活潑的生命力,也無以割裂事物 整全的意義。 3. 不用而寓諸庸 (1) 用 - 世俗功用;庸 - 無限妙用。 (2) 徐復觀:「物各有其用,亦即各得其性,而各物一 律歸於平等。」 (3) 陳鼓應:「寄寓於各物的功用上。」 (4)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

14 ( 四 ) 道通為一 4. 兩行之道 (1) 王先謙:「物與我各得其性。」 (《莊子集解》) (2) 隨其是非,使之並行。 5. 休乎天鈞 - 萬物自然齊一、均平無彼此。

15 ( 五 )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1. 順著「因是」而言。 2. 「天下莫大於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莫壽於殤 子,而彭祖為夭。」 3. 對<齊物論>各種說法,作高ㄧ序的消融。 (1) 「請嘗言之」。 (2) 「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 有夫未始有無也者。」

16 ( 五 )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4. 「道」與「言」 (1) 道 a. 「未始有封」(無所不在)。 b. 聖人體道 - 懷之、「存之於心」。 c. 「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 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聖人議而不辯。」 (a) 順著聖人體道而言。 (b) 聖人言說的分寸與層次。 (2) 言 a. 「未始有常」(流變性、片面性)、有畛(封閉性)。 b. 眾人辯之以相示 - 以言語知識相互誇耀。 c. 「辯者有所不見」。

17 ( 五 )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3) 天府 a. 「不辯之辯,不道之道」 - 超越語言與概念的言說。 b. 自然的府庫,比喻涵容大道的心胸。 c. 道的飽滿。 (4) 葆光 a. 「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有來。」 b. 潛藏的光明。其光內斂,可以遍照萬物。 c. 道的遍注。

18 ( 六 ) 寓言三則 1. 堯欲伐宗、膾、胥敖 自我中心的排他性與開放心靈的涵容性。 2. 齧缺問王倪 (1) 價值標準不一。 (2) 人習於「人類自我中心」。

19 ( 六 ) 寓言三則 3. 瞿鵲子問長梧子 - 體道之士的死生如一觀與精神境界。 (1) 聖人的精神境界 - 「參萬歲而成一純,萬物盡然,以是相蘊。」 (2) 超越生死 - 「死生無變於己」 a. 「悅生惡死」乃俗情之大謬 (a) 生死相對 (b) 以生為樂,以死為哀 b. 麗姬 - 人總是以目前的景況來想像未來,卻不知我們目前所堅持者, 換個環境,往往是我們要丟棄的。 c. 夢與覺 成玄英:「死生之變,猶覺夢之異耳。」 (3) 超越是非 a. 言辯難以斷定是非 - 客觀的評判是否存在? b. 和之以天倪 - 以自然的分際調和是非。

20 ( 七 ) 寓言兩則 1. 魍魎問影 (1) 影無特操 (2) 破除知識追根究底的精神 2. 莊周夢蝶 - 物化 (1) 物我有分 (2) 物我轉化 - 物我界線消解,萬物渾化為一。

21

22 ( 三 ) 重要觀念 ( 一 ) 吾喪我 ( 二 ) 天籟 ( 三 ) 成心 ( 四 ) 莫若以明(因是、道樞環中) ( 五 ) 道通為一 ( 六 ) 兩行 ( 七 ) 天鈞 ( 八 )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 九 ) 天府 ( 十 ) 葆光 ( 十一 ) 物化 ( 十二 ) 覺與夢 ( 十三 ) 天倪

23 問題與討論 一、請就 之重要觀念,選擇二個 加以說明。 二、莊子如何齊物我、齊物論之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