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 Qian Heng Ng Ka Ho
兩岸經濟時間線 1990 年代初 1980 年代末 中國積極展開 對台灣經濟交 流合作 台灣採取「三 不」政策,後 來改為禁止對 中國直接貿易 與投資 1984 年: 台灣淮許台商透過香港、澳門 或第三地對中國投資 1987 年: 台灣開放人民前往中國大陸探 親,期間台商對中國的間接投 資與貿易不斷增加 1992 年: - 「辜汪」會談 台灣逐漸放寬對陸直接投資與 貿易限制
兩岸經濟時間線 「訪美事件」引致中國 對台灣文攻武嚇 + 台灣 經濟成長不穩定 台灣擔心因對中國單 向投資過多而導致經 濟過度傾斜中國大陸 + 政治壓力 ( 國家安全、 台獨人士 ) 1996 年: 台灣採取「戒急用忍」,限制 對中國投資產業類別及規模 2000 年: ( 陳水扁政府 ) 台灣採取「積極開放、有效管 理」,如「小三通」、實施特 定節日兩岸包機直航 2006 年: 台灣採取「積極管理、有效開 放」 保守 開放 保守
兩岸經濟時間線 2008 年: ( 馬英九政府 ) 台灣更加開放兩岸經貿,包括 中國觀光客來台、兩岸直接通 航 ( 「大三通」 ) 等 中台恢復兩岸兩會會談 2010 年: 中台簽訂 15 項經濟相關協議、 簽訂 ECFA 2013 年: 中台簽訂服貿協議 開放
兩岸經濟關係分析 中國台灣 主動 開放 依賴性相對低 牽制 被動 相對保守 依賴性高 被牽制 V.S.
兩岸經濟關係分析
中國對台灣投資金額 年核准中資來台與台商赴中國投資的總金額相差了 164 倍 - 直至 2013 年,中資來台的實際投資金額累計僅有 8.65 億美元 巨大差異 ( 歸因於台灣對中國的經濟政策 ) 台灣對開放中資來台投資項目有較多限制 不開放優勢產業 E.g. 房地產、高科技產業 反而開放不具競爭力產業 E.g. 紡織廠 中資來台待遇不如外資,還受限「四不原則」 1 2
兩岸經濟關係分析 台灣出口過度依賴中國 年 台灣對大陸出口占台灣出口總額 41% 年 台灣出口衰退 年 1-10 月 台灣機械產品出口大陸較 2012 年 -4.1% 台灣產業持續外移中國 台灣資金、技術、人才大量流向中國 外銷接單與出口逐漸脫鉤 ( 台灣公司接單 中國製造 中國出口 ) 台灣經濟愈來愈受中國大陸影響
兩岸經濟關係分析 兩岸經濟互補共贏 中國優勢台灣優勢 豐富資源 包括人力資源 製造生產能力 市場廣闊 品牌行銷投入高 高科技技術 (LCD 、半導 體 …) 金融業、服務業 行銷能力 設計創意能力 產品市場化
兩岸經濟關係分析 中國經濟結構改變,開始掌握和發展許多技術 台灣優勢可能下降,但市場愈來愈開放 兩岸經濟 互補 還是 競爭 ?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 2010 年 ) 馬為兌現競選承諾,當選後即與陸方簽訂 經貿協定 馬認定大陸商機無限,發展大陸市場,及 開放,定台灣市場予陸方投資,能有助台 灣經濟進步,並突破經濟孤立 先簽訂架構條款,再談協議細則 ↓ 「早期收穫」: 即時減免關於及開放相關市場 有食唔食,罪大惡極! (設計對白)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 2010 年 ) 台灣公共電視 ( )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 服貿,2014 年 ) ECFA 第四條規定,「早收」基礎上、 ECFA 正式生效 六個月後,須為《服務貿易協議》展開磋商 主要內容為雙方開放服務貿易(第三產業)行業市場 在野民進黨要求服貿逐條審決,國民黨則以 ECFA 規 定及服貿時限已到為由,加上張慶忠「移 動麥克風」發言,引起軒然大波、「太陽花 學運」 出席人數 52 人,已達法定人數,開會! 進行討論事項,海峽兩岸服貿協議已逾三個月期限, 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會存查。 散會! 國民黨立委 張慶忠「移動麥克風」:
中國打壓綠色台商 北京不發一槍『買下』 台灣 中國利用 ECFA 控 制台灣經濟 不簽 ECFA ,台灣會 被邊緣化 ! 重慶台商協會會長 美國媒體 馬政府 台灣學者甲 部分持份者意見
長遠而言,我們的 後果不堪設想。 台商 ECFA 對台灣, 是一大機會呢! 台灣學者乙 誰才是贏家?
台灣各方面學者研究及主張 中台政治體制有別,協議會帶來衝擊 商人可能各懷鬼胎,有政治企圖者資金進入台灣,對 台灣影響巨大 協議牽連甚廣,但馬政府從無諮詢 人民意見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 威脅論者
台灣各方面學者研究及主張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 為符合 WTO 「自然人移動」規範,台灣或須開放中資 企業在台聘請大陸人員,屆時大陸人員可到台工作與 無限期居留,甚至會把家眷帶到台長住 泡沫經濟的危機 馬以「一中市場」架構換取「任內不統」 ECFA 讓台灣經濟失去自主權,等於兩岸 進入統一進程 威脅論者
服務貿易影響將比貨品貿易及勞動市場大 中國大陸服務業市場成長空間大,台灣可能受益 台灣服務貿易市場開放,到台企業家增加,因服務業 講求本土性,企業家 ↑ = 就業機會 ↑ 反駁林向愷引用 WTO 「自然人移動」, ECFA 及其他自由貿易協定亦未曾提及 開放對方藍領入國工作 ECFA 令專業人才只出不進,會造成人才 空洞化(類似香港簽訂 CEPA 後),應審 慎考慮引入大陸人才 台灣各方面學者研究及主張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 機遇論者
據 ECFA 「早收 列表」,其影響 甚廣 一旦兩岸在「早 收」基礎下達成 更多協議,並同 時解決輸入中國 大陸漁農產品的檢疫等問題,原先受管制的大陸農產 品將為台農帶來很大衝擊。 台灣各方面學者研究及主張 台灣空中大學兼任講師呂孟璜 抱觀望者
然而在勞工密集行業,因台企工廠技術水準普遍比大 陸工廠高 事實上, ECFA 的具體效果難以判斷,但為求避免被 邊緣化,實際行動是必須的 不能被大陸牽著鼻子走(貿易順差過大) 台灣空中大學兼任講師呂孟璜 台灣各方面學者研究及主張 抱觀望者
空中大學講師呂孟璜 台灣各方面學者研究及主張 抱觀望者 中國成為台灣貿易 順差主要來源
台灣人民意見﹝中小企﹞ 內銷比重達七成的產業,其產品均受保護,一旦外來 同類產品進入,後果嚴重。 ECFA 令台灣趨向側重服務貿易,失去本土特色及競 爭力,同時令大陸資金更容易進出台灣(如銀行業、 金融業) 須加強對弱勢產業、中小企業的輔導及完善受衝擊中 小企業的配套措施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經濟所 威脅論者
台灣人民意見﹝工人﹞ 香港與內地簽訂 CEPA 後,已造成不少負面後果,台 灣簽訂 ECFA 後很大機會重蹈覆轍 行業單一化(資金流主要與大陸交往,服務貿易為主) 學歷或技術不高的工人,若工廠及投資者轉至大陸設 廠,工人失業,只能留守其他低收入勞工行業 台灣勞工陣線電子報 威脅論者
台灣人民意見﹝漁農業﹞ 威脅論者
出口至中國 ↑ 27.97% ,價格跌兩成 相關技術外流或中國政治考量停止進口, 業界衝擊甚大 市場過於集中風險相當大; 過去台產吳郭魚、鰻魚都被 中國取代,石斑也有機會被 大陸漁產取代 台灣人民意見﹝漁農業﹞ 立委黃偉哲 台灣海洋大學郭金泉教授 威脅論者
余天關切 ECFA ,指責馬政府對外表達 ECFA 內容含糊,只報喜不報憂 ECFA 簽訂前,台出口到大陸農產減少兩 成,大陸進口到台卻升了最少一成半 (還沒有「早收」協定) 日前表態 ECFA 及服貿並非完全壞事,甚至可令台接 軌國際,唯馬政府處理手法欠佳 台灣人民意見﹝漁農業﹞ 前民進黨立委、藝人余天 抱觀望者
台灣人民意見﹝出版業及美髮業﹞ 威脅論者
預測連番出錯,稱 ECFA 帶來機遇為「期望」 台灣智庫及多個民間機構均指馬政府誇大了 ECFA 帶 來的成效及不簽訂 ECFA 的損失,也誇大了自由貿易 協定的重要性 ECFA 成效? 前行政院政務委員管中閔
如何理解「中國對台灣的經濟脅迫」 由此可見,即使不抱負面觀感,都對中台合作日益頻 繁感到憂慮(無論出於政治或經濟考量) 「早期收穫」 → 互開市場 → 傾銷 貿易順差過大 資金有其背景 總結至此,上述說話可被理解為「 In process 」或是一 個成立的論述
參考資料 吳釗燮( 2011 ):《台海兩岸關係與中國國際戰略》, 台北,新台灣國策智庫。 戴肇洋( 2013 ):兩岸經濟關係的往昔、現今與未來之研 究 ,《台灣經濟金融月刊》, 49 ( 3 ) ,頁 1-15 。 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 ( 2013 ) : 《 2013 年 1-10 月台灣機械 產品進出口速報》 ,檢自 18.pdf 18.pdf 林向愷( 2010 ):《馬英九為何急著與中國簽定 ECFA ?》, 台北,新台灣社會智庫。 中國大陸的十大外資來源地( ):《人民日報》, 檢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