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东北电力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本章教学目标 掌握计算机系统和微型计算机 系统的组成 2 了解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 存储方法 4 了解计算机产生和发展 31 掌握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33.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计算机概论 计算机概论 计算机的发展与展望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信息的表示及存储 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计算机安全 综合应用.
Advertisements

数制 (1) 基数:在一种数制中,只能使用一组固定的数字符号 来表示数目的大小,其使用数字符号的个数,就称为该数 制的基数。其规则是 “ 逢 b 进一 ” ,则称为 b 进制的基数。 十进制( Decimal )的基数是 10 ,,它有 10 个数字符号, 即 0 , 1 , 2 , 3 , 4 ,
三级偏软考点. 第一章必考点 1. 计算机的进位数制 (1) 计算机中所有数据是二进制 0,1 表示 (2)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使用十进制 如何把十进制转换成计算机所识别的二 进制?整数是除 2 取余法,小数是乘 2 取 整法.
高校教师、高级项目经理 任铄 QQ :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3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 1.4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1.5 OS 结构设计.
会计从业资格 初级会计电算化. 考试题型: 本章内容在考试中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形式出现; 重点理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掌握计算机软件 的构成,了解常用软件的内容。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基础 张莉莉老师的联系方式: tel: qq: 学习资源: 求索课堂:操作系统
大学计算机基础.
Foundation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信息技术: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压缩技术...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及要求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之一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之二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及工作原理 掌握几种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1章 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1部分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电子计算机的概念 1.2 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讲授人 何美香 微机原理及应用.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 信息:通常理解为用各种媒体(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声音和影像等)对事物存在形式、运动状态和相互联系特征的表达和描述。
电子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性能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软件 多级层次结构
计算机及基本操作.
第一册第一章 第3节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制作者:冯玉珊(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学).
1.1 计算机系统简介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3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1.4 本书结构.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课堂.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主讲:闵乐 QQ: TEL: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结构.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一级B教程).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 谢惠 向隅 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第 四 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化社会离不开计算机 下页.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网考小组.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实践训练中心.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概述 1.2 数制与编码 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4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 1.5 多媒体技术简介.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主讲教师:徐东雨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定义: 计算机是一种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信息处理的现代电子仪器。
冯.诺依曼计算机 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概述 EDVAC的3个特点:
计算机基础知识(概念和理论) 主讲:刘 新.
第 1 章 概 论.
嵌入式系统课程简介 宋健建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2004/02/10.
存储系统.
第一讲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2018/12/6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主讲:邓昭俊 讲师 电话:
《计算机应用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周口师范学院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3 计算机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崇信电大工作站 曹志强.
计算机应用基础 马秀麟 2015年11月.
逆向工程-汇编语言
CPU结构和功能.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主讲教师:.
第二单元 认识我的电脑 掌握计算机工作机制; 系统性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类,并能结合日常应用,理解常见硬件、软件的功能及作用。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高等学校计算机公共教学改革与实践 计算机基础 主讲教师:崔天明.
计算机文化概论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学习目标 1、什么是字符集 2、字符集四个级别 3、如何选择字符集.
微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与网页制作 Chapter 07:Dreamweaver CS5入门
<编程达人入门课程> 本节内容 内存的使用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第4章 Excel电子表格制作软件 4.4 函数(一).
实验三 16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不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 置AR=1: 设置开关CN 1 不带进位 0 带进位运算;
计算机文化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3年级第2课 认识计算机.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实验目的:掌握数据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操作。 实验内容: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第十一组 C++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表示 第 2 讲.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董 梁.
FVX1100介绍 法视特(上海)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施 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东北电力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本章教学目标 掌握计算机系统和微型计算机 系统的组成 2 了解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 存储方法 4 了解计算机产生和发展 31 掌握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33

1.1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计算机的产生  1621 年,英国人威廉 · 奥特瑞发明了计算尺。  1822 年,英国人查尔斯设计及制造了差分机和分析机。  1854 年,英国逻辑学家、数学家乔治 · 布尔出版《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aws of Thought 》为现代计算机采用二进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 1936 年,英国数学家图灵发表了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 应用》从理论上证明了通用计算机产生的可能性。  1945 年,美籍匈牙利数学家约翰 · 冯 · 诺依曼首先提出在计算机中 “ 存储程 序 ” 的概念,奠定了现在计算机的结构理论。  1946 年 2 月 14 日,标志现代计算机诞生的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 (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在费城公诸于 世。  1949 年 5 月,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实验室根据冯 · 诺依曼的思想,制成电子 迟延存储自动计算机 EDSAC ( Electro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alculator ),这是第一台带有存储程序结构的电子计算机。

1.1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 逻辑元件及存储器软件特点 电子管时代 46 年 —57 年 电子管 / 磁鼓、磁芯 机器语言 体积大、耗电高、可靠性差、 速度慢、存储空间有限、维 护困难、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晶体管时代 58 年 —64 年 晶体管 / 普遍采用磁芯 汇编语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批处理系统、简单的操作系统 性能比第一代有所提高、除 科学计算外,用于数据处理 和实时过程控制 中小规模集成 电路时代 64 年 —70 年 集成电路 / 磁芯、半导体 高级语言进一步发展、操作系 统 应用范围扩大到企业管理、 辅助设计等领域 大规模、超大 规模集成电路 71 年至今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半导 体 可视化操作系统、数据库、多 媒体、网络软件 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管理和 图像处理等领域 智能电子计算 机时代 未来 有知识、会学习、能推理, 人机自然交互

1.1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计算机的特点 1 、 快速的运算能力 高性能的计算机现在每秒能进行几百亿次以上的加法运算 2 、 足够高的计算精度 精度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的字长,字长越长,精度越高 3 、 超强的 “ 记忆 ” 能力 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计算机程序以及计算的中间结果 4 、 复杂的逻辑判断能力 在运算过程中随时进行各种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决定下一步执行的命令 5 、 按程序自动工作的能力 按照预先编制的程序自动执行而不需要人工干预

1.1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计算机分类 1 、按处理方式分类 模拟计算机 数字计算机 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2 、按功能分类 专用计算机 通用计算机 3 、按规模分类 巨型机 大型机 小型机 微型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掌中宝、单片机 4 、按工作模式分类 服务器 工作站

1.2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 硬件 软件 主机 外部设备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中央处理器 存储器(主存储器) 运算器 控制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操作系统 编译系统 诊断系统 系统程序库 应用软件包 用户程序

1.2 计算机系统 硬件系统 :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组成计算机的物理实体, 由五大部分组成。 1 、运算器:也称算术逻辑单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在控制器的指挥 下,从存储器中取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将结果送到存储器 中保存。 2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生成指令地址,取出指令,分析指令, 控制各个部件的工作。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CPU 。 CCPU 的类型决定了计算机的档次以及计算机的性能。 CPU 的工作频率 越高,其运算速度越快。 目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 CPU 都来自 Intel 、 AMD ( K6 、 K7 等)和 Cyrix (其 产品包括 Cyrix 686 , MII 等)三家。但 Intel 占据主导地位, 386 、 486 、 Celeron 、 Pentium II 、 P III P IV 。 早早期的 386 、 486 ,其 CPU 通常被直接焊接在主板上。而现在由于 CPU 新品推出速度的不断加快,一般的主板都支持多种 CPU 。因此, CPU 被 作成了一个模块,可以插在主板上,从而方便用户选择。

1.2 计算机系统 3 、存储器: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其中的信息以二进制形式表 示。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存储器。 主存储器:当计算机处理数据时,这些数据被首先从硬盘、软盘、光盘 等外存储器中调入内存。此外,当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可能产生大 量的临时数据,它们也需要占用存储器。当然,用户要运行某个软件时, 该软件自然也会调入内存。分为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 内存容量的大小也对计算机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衡量内存条的主要指标包括:工作的稳定性(质量差的内存条可能经常 导致死机)和工作频率(目前大多为 100MHZ 或 133MHZ ) 辅存储器:存放信息量大的数据和程序,可以长期保存,系统使用前要 先调入内存中。

1.2 计算机系统 4 、输入设备:将用户需要计算机处理的信息转换成计算 机能接受的电信号送入计算机。例如:键盘、鼠标、扫描 仪、手写板、麦克风等。 5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的运算结 果或工作过程,以用户可识别的 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显示器、 打印机、绘图仪、音响设备。

1.2 计算机系统 软件系统 : 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上运行的各种程序、相 关文档和数据的总称。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系统软件主要是指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中最基 础的部分,它是用户和裸机之间的接口,其作用是使用户更 方便地使用计算机,以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 在在操作系统支持下,有许多应用软件可供用户使用,如计算 机办公软件 Office2000 ,文字编辑软件 WPS2000 、图像处理软 件 Photoshop 、动画制作软件 Animator 和 3D Studio MAX ,计 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AutoCAD ,网页制作软件 FrontPage2000 , 各种诸如财务管理系统、工业控制、辅助教育等专用软件,以 及各种高级语言、汇编语言的编译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1.3 微型计算机系统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主机 + 外设。主机、显示器、键 盘、鼠标,打印机、扫描仪、音响设备等。 1 、主板:又称系统板或母板,它是一块控制和驱动微机的电路 板,也是 CPU 与其他部件联系的桥梁。 2 、 CPU :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构 成,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3 、内存储器:内存条是将多个存储芯片并列焊接在一块电路板 上构成的内存组。 4 、外存储器:包括硬盘、光盘和 U 盘等。 5 、基本输入输出设备及其他外部设备。

1.3 微型计算机系统 微型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 1 、字长:指计算机能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它直接 影响到计算机的性能。 2 、主频: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即 CPU 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操 作次数。 3 、运算速度:指计算机每秒执行的指令数,单位为百万条指 令每秒。 4 、存取速度:指存储器完成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时间。 5 、内存容量:是内存储器能够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

1.4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数制及其转换 1 、计算机中的常用进制:  十进制( D ):基数为 10 ,各个位置的有效数字为 0—9 ,位权为 10 的 N 次幂( N 为数码所在的位置序号)。  二进制( B ):基数为 2 ,各个位置的有效数字为 0 、 1 ,位权为 2 的 N 次 幂( N 为数码所在的位置序号)。  八进制( O ):基数为 8 ,各个位置的有效数字为 0—7 ,位权为 8 的 N 次 幂( N 为数码所在的位置序号)。  十六进制( H ):基数为 16 ,各个位置的有效数字为 0—9 (表示前 10 个 数字)和 A—F (表示后 6 个数字),位权为 16 的 N 次幂( N 为数码所在的 位置序号)。 通常用下标法表示。例如, (123) 10 (123) D

1.4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数制及其转换 2 、进制转换: 将将 R 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R 可以是 2 、 8 、 16 ) 方法:利用按权展开公式。每个数码乘以它的权,再以十进制的方法相加。 例题:将 ( ) 2 、 (2576.2) 8 、 (1A4D) 16 转换成十进制数。 进制原始数按位权展开对应十进制数 十进制 × × × × × 二进制 ×2 3 +1×2 2 +0×2 1 +1×2 0 +1× 八进制 ×8 2 +7×8 1 +2×8 0 +4× 十六进制 3B4.43×16 2 +B× × ×

1.4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将将八、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方法:以小数点为中心,将每个八(十六)进制数字用三位(四位)二进 制数字代替。 例题:将 (150.72) 8,(B7.A8) 16 转换成二进制数 将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八、十六进制数 方法:以小数点为中心,向左或向右每三位(四位)二进制数一组,每组 都用位权展开公式计算它们所对应的数字。位数不足时,整数部分左补零, 小数部分右补零。 例题:将 ( ) 2 转换成八进制数, ( ) 2 转换成十六进 制数。 将将十进制数转换成 R 进制数( R 可以是 2 、 8 、 16 ) 方法:整数部分除 R 求余,直到商为零,先余为低位,后余为高位;小数 部分乘 R 取整,直到小数位为零,先整为高位,后整为低位。 例题:将 (11) 10 、 (0.625) 10 转换成二进制数,将 ( ) 10 转换成八进制 数。

信息单位 计算机中的信息 数值信息(直接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数据) 非数值信息:字符、图像、声音等。 (采用二进数编码来表示)  位( bit ):是二进制中的一个数位,简称比特,可以是 “0” 或 “1” 。它是计算机中的最小的单位。  字节( Byte ):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单位。 1Byte=8bit 。

1.4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字符编码  字符:数字、字母、通用符号和控制字符统称为字符。  用来表示字符的二进制编码称为字符编码。  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字符编码是 ASCII 码。  每个字符都由 7 个二进位 b6b5b4b3b2b1b0 表示,这样,从 到 共有 128 种编码,可用来表示 128 个不同的字符,其中包括 10 个数字、 26 个小写字母、 26 个大写字母、算术运算符、标点符号、 商业符号等。  扩充的 ASCII 码采用八位二进制数字表示一个字符,增加了许多 外文和表格等特殊字符。 如表所示

1.4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字符编码 b6b5b4 =000 b6b5b4 =001 b6b5b4 =010 b6b5b4 =011 b6b5b4 =100 b6b5b4 =101 b6b5b4 =110 b6b5b4 =111 b3b2b1b0=0001SOHDC1!1AQaq b3b2b1b0=0010STXDC2“2BRbr b3b2b1b0=0011ETXDC3#3CScs b3b2b1b0=0100EOTDC4$4DTdt b3b2b1b0=0101ENQNAK%5EUeu b3b2b1b0=0110ACKSYN&6FVfv b3b2b1b0=0111BELETB‘7GWgw b3b2b1b0=1000BSCAN(8HXhx b3b2b1b0=1001HTEM)9IYiy b3b2b1b0=1010LFSUB*:JZjz b3b2b1b0=1011VTESC+;K[k{ b3b2b1b0=1100FFFS’<L\l| b3b2b1b0=1101CRGS-=M]m} b3b2b1b0=1110SORS.>N^n~ b3b2b1b0=1111SIUS/?O_oDEL

1.4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汉字编码 在利用计算机处理汉字时,必须对汉字进行编码。汉字编码 主要有以下三种: 1 、汉字输入、输出码(机外码) 数字编码(区位码) 字形码 2 、国际码 3 、汉字内码(机内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