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與數位化組織學習 演講人 : 侯惠澤博士 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數位學習組 助理教授 02-27303769.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知識轉化:發展答案 到 混沌的(Tacit) 詳解的(Explicit) 社會化(Socialization)
Advertisements

花蓮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 36小時關鍵能力研習 分組實做作業單
教學優良教師分享 資訊管理系 陳昌助.
TQC+ JAVA全國教師研習會 PLWeb 程式設計練習平台 簡介.
本章學習目標 ERP系統的定義 企業應用軟體系統發展歷程 現階段ERP系統應用狀況.
房欣漢、陳志達 南台科技大學資訊管理所 整合網路社群與3D地圖資訊之多元混搭服務 Intermediating the Internet Mashup Service for the Network Community & 3D Geography.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Patent Search & Analysis (專利檢索與分析)
Google協作平台.
第一篇 Unix/Linux 操作介面 第 1 章 Unix/Linux 系統概論 第 2 章 開始使用 Unix/Linux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信神圖書館影音VOD操作說明.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CHT IPv6測試 D-Link Taiwan 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 TTSS 電信技術支援課 Name:
資訊及通訊科技科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資訊及通訊科技科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Database Systems 主講人:陳建源 研究室 :法401
Feeling 教學科目:英語 教學年級:四年級 資料來源:自編 & 康軒英語教材“New Wow English”第3冊
一、如何規劃? 二、教材數位化的可用工具介紹。 三、發表時應該注意的重點。 四、可展示的平台有哪些?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OpenID與WordPress使用說明
連結資料庫管理系統.
信神圖書館影音VOD操作說明.
商用軟體 OFFICE 2003.
管理資訊系統導論 資訊系統的定義與概念.
科技輔具—遊戲應用 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凱惠 昶霆 耶!.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PowerCam快速數位教材製作 黃雲龍 NCCU/ NTSU.
內容取自《知識管理》一書之「精簡版PPT」(編號: P2),本版本已獲作者授權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Topic Introduction—RMI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如何運用E化教學-大綱 找一門課程進行E化配合教學-計算機概論 校內提供既有之E化教學資源 教材內容與E化資源結合
教師專業成長研習 教師專業社群系列 2012.
授課老師:楊維邦教授 組長:劉秋良 成員:李政均、郭瀚文、鄒震耀
網頁程式概論 建國科技大學資管系 饒瑞佶 2015/9 V1 2016/4 V2 2016/9 V3.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Google協作平台+檔案分享(FileZilla+網路芳鄰)
資訊網路專題 Special Topics on Information Networks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智慧型手機程式設計 建國科技大學資管系 饒瑞佶 2011年(992).
三年級上學期英語科教學報告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方式 作業設計 評量方式.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Mobile User music–Sharing Innovation Center)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電腦概論考題分析 佛學資訊組 碩一 張榮顯.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英文管理期刊導讀 A Guide on Reading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Journals Spring, 2007 Friday, 10:10~12:00 R9208 Instructor: 張婉菁 Phone:
黃影雯副教授講授 E_Mail Address:
Dreamweaver 進階網頁製作 B 許天彰.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數位學習 孫春在、曾憲雄、陳登吉、袁賢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介紹Saas 以Office 365為例 組員: 資工四乙何孟修 資工四乙 黃泓勝.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新事業發展專題
銘鴻電子FPGA影像編輯平台.
一 可靠度問題.
電腦網絡與教學.
第四組 停車場搜尋系統 第四組 溫允中 陳欣暉 蕭積遠 李雅俐.
行動學習課程設計 經驗分享 林雅雯 Nov. 27, 2013.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營運模式.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CHT IPv6測試 D-Link Taiwan 友訊科技台灣分公司 TTSS 電信技術支援課 Name:
Introduction to Mobile Computing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知識管理與數位化組織學習 演講人 : 侯惠澤博士 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數位學習組 助理教授

Outline  知識管理的定義、模式與策略  知識移轉模式 (SECI Model)  知識管理的趨勢與數位化 KM 平台  以教師專業發展平台為例 ~

知識管理的必要性  科層與分工的多元 => 忙碌與複雜的工作與程序 對效能與效率的績效要求  數位化的工作型態 =>( 更多的 FB? 社群軟體 ?) 資訊的多元與認知的負載 更高的競爭與彙整的能力需求  組織內的競爭 => 組織間的競爭  => 如何達到兼顧個體與組織的知識管理綜效

個人知識管理 (PKM)

知識管理的定義  知識管理的意義,可定義為企業 創造 與 使用 組織知識或集體知識 的一個過程,此過程為持續地管 理知識,並藉著 組織學習 產生知 識及傳播知識的過程,進而了解 組織中現有及未來的知識需求, 並確認擴展已具備的知識,為組 織尋求新的發展機會 (Sarvary , 1999) ,大致而言,其分為以下三 個部分 : 組織學習 : 即組織取得知識的過程。 產生知識 : 將未經處理的資訊轉換並整 合為知識的過程。 傳播知識 : 使組織的成員得以取得並使 用組織群體知識的過程。

KK story( 為何要有 KM?) K K K KK K $$$... KB

知識分享的意義  知識分享由知識擁有者及知識分享者兩個主 體構成,簡言之,為一種知識管理中的溝通 功能,知識需求者在向知識擁有者學習知識 的同時,必須要有重建的行為,即需要具備 知識去學習知識、分享知識,其中,將兩個 主體分述於下 : 知識擁有者 : 須有意願以演說、著作、行為或其他 方式以溝通知識。 知識需求者 : 需能以模仿、傾聽或閱讀等方式來認 知、理解這些知識 (Hendriks , 1999)

知識分享的意義 (cont.)  而知識分享的程序則包含了以下兩個步驟 (Hendriks , 1999): 知識擁有者將知識「外化」 (externalization) ○ 外化係指將知識藉由演說、編纂知識系統、建構檔案 或知識庫等方式呈現出來,而當知識擁有者將知識以 某種方式外化時,便產生了知識分享的行為。 知識分享是知識需求者「內化」 (internalization) 的 行為 ○ 知識接收者可稱為知識重建者 (knowledge reconstructors) 。其內化的行為包含 : 邊作邊學、閱讀、 嘗試了解知識庫內容等

知識分享的意義 (cont.)  分享過程中將存在某些障 礙,使得知識於內化過程 當中受到扭曲,包含時間、 空間、社會距離、心智及 觀念架構之差異等等。  元代的古金牌  藉由知識庫系統的建置, 可以有效促進組織及個人 的知識分享。 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a/commons/b/ba/Kublai_Khan.jpg

知識管理的機制與架構  為了使知識管理能具 體實作,知識管理系 統便扮演重要的角色, 包含以下要件 資訊系統 組織文化 激勵措施 關鍵團隊 (Sarvary , 1999) 。

知識分享策略  知識分享之資訊科技平台的建置,將隨著 組織不同的知識管理策略而有不同的型態, 如 : 人員策略:此策略以轉載知識工作者內隱知 識為目標,給知識工作者一個能夠創造、分 享與傳送個人經驗的平台,以助於其內隱知 識的分享及傳遞。 ( 討論區 ) 文件策略:提供高品質、可信任且快捷的資 訊系統,可以使知識工作者能快速使用文件 中的知識。 ( 文件庫 )(Hansen, 1999)

由知識互動模式推導適性 KM 策 略  在知識管理的知識分享層面上,知識將進行 動態的轉換。了解轉換的過程與模式,將有 助於我們進一步探討如何建構有效的知識分 享機制。  根據 Nonaksa & Takeuchi(1995) 的看法,知 識的創造包含了兩個構面 本體構面 : 分為個人層面、團隊層面、組織層面、 組織間層面等 知識構面 : 分為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兩個子構面, 知識的創造由內隱至外顯知識互動而得

Protein  E.g., GroEL or HSP90 structure and function  Folding correctly  哲學上的結構論觀點

知識互動模式 Nonaksa & Takeuchi(1995)

知識互動模式 (cont.) 知識互動方式分為下列四類:  共同化 (Socialization): 指由內隱知識到內隱知識的過程,共 同化世界係由個人於組織經驗的傳達 與分享,不用透過語言和文字,而是 透過心智模式的移轉,故也稱共鳴知 識,如學徒制學習過程當中,知識傳 遞者及接受者的知識分享便是藉由觀 察、模仿與練習的方式,由觀察與實 作中學習。  外化 (Externalization): 指由內隱知識到外顯知識的過程,主 要係以隱喻、類比及觀念假設等方式 以傳遞分享知識,故又稱為觀念性的 知識 (Conceptual knowledge) 。主要是 經過彼此的對話及集體反應來引發知 識的轉換,例如,將個人的信念或看 法經由語言、書寫、或圖像方式來表 達。

知識互動模式 (cont.)  內化 (Internalization): 指由外顯知識到內隱知識的過程,主要經 由檢測及應用的方法,將外顯之語言、文 件、圖形等經由社會化、外部化、及整合, 使個人得以吸收,進而內化為個人之內隱 知識,此過程的知識又稱之為操作性知識。 例如個人藉由閱讀技術手冊以了解某項技 能,經由學習之後心智模式獲得轉換,成 為有價值的資產。  結合 (Combination) 指由外顯知識到外顯知識的過程,主要經 由儲存、增加、排序、合併、分類、與重 組的方式,將現有的外顯知識系統化,故 又稱系統性知識,例如由媒體以結合現有 的外顯知識,透過文件、電腦網路等方式 交換資訊或經由資料庫將不同的知識融入 組織的知識體系當中。

知識互動模式 (cont.)  由此四個面向的知識分享,可以形成螺旋狀 順序  起點起於內隱知識的原因為,組織本身若要 形成新知識,須先由組織成員之間彼此先能 分享其內隱知識,之後依序由共同化、外化、 結合與內化,不停循環以累積知識。  本體構面的傳播順序則是由個人層面為起點, 逐漸延伸至團隊、組織以至於組織間,整個 知識轉換的過程形成一個動態三維的體系。

KMS 系統 從一段影片談起 KM 系統的重要 : KM tools (Spector , 2002) 1. Communication (e.g., , bulletin boards, group messaging);( 討論區, 同步互動 工具 ) 2. Coordination (e.g., shareable calendars, groups tasking, etc.);( 專案協調工具 ) 3. Collaboration (e.g., shareable artifacts, shared work spaces, etc.);( 合作分享空間 ) 4. Control (e.g., version and configuration control, audit trails, document locking, etc.)( 版本控管, 權限控管 ).

知識管理的趨勢與量身打造 的數位化 KM 平台  無所不在學習平台與 KM 功能結合  學習共享組織內數位內容知識庫  AI 智慧代理人與 KB 的整合  結合社群軟體與集體智慧與語意網絡的 KM 平台  更多元之各種結合知識分享策略之開發  考量組織特性的客製化智慧型 KM 平台  舉例 : 教師專業發展社群  WIDE-KM Demo

系統架構與功能  依據教學設計之理論模式 分為五個子構面 (Banathy, 1987 ; Mannaz, 1999 ) 以供教師於輔助融入教學 之各種用途 分析 設計 發展 實施 評估 班級管理 成績管理 學習歷程管理 教材素材庫 教學網站庫 課程管理 教學單元管理 教學活動管理 教學活動教材管理 補充教材管理 線上測驗 學習檔案管理 作業管理區 合作專題管理 互動討論區 同儕觀摩區 學生部落格 教學狀態檢視 教學知識互動檢視

系統架構與功能  知識管理六大構面 溝通 協調 合作 控管 教師個人 知識管理 聯合 知識庫 教學議題討論區 教師個人部落格 集體智慧標籤 微網誌傳訊 自動推薦機制 教師社群專案管理 社群投票管理 教學知識解題 權限控管模組 個人知識文件管 理與收藏 知識分享活力指 數 聯合知識 檢索模組

系統架構與功能 WIDE-KM 教師入口網首頁與主要功能

系統架構與功能 WIDE-KM 教師融入教學設計功能介面

系統架構與功能 WIDE-KM 教師入口網教師部落格

參考文獻  Hendriks, P. (1999). Why share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ICT on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6(2),  Nonaksa, I. & Hirotaka T. (1995).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arvary, M.(1999).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mpetition in the consulting industr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1,  Spector, J.M. (2002). Knowledge management tools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