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的道路
第 11 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过渡时期 1949—1956 年) 1 、国民经济的恢复( ) ( 1 )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 2 )恢复: 1952 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开展有 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 、 “ 一五 ” 计划的实施( 1953 年 ) 社会主义工业化 ( 1 )背景:工业基础薄弱、门类残缺 ( 2 )内容:发展重工业(成就) ( 3 )意义:开始改变落后面貌,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1 、途径、方式 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资本主义工商业 全行业公私合营 2 、实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 3 、意义: 1956 年底,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 我国基本建立
二、探索与失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1956— 1966 年 文革十年 ) 中共八大( 1956 年 ) ( 1 )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 ( 2 )内容:分析主要矛盾,提出主要任务 ( 3 )评价:分析正确、成功探索、未能坚持 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0 ) ( 1 )在农村:纠正 “ 左 ” 的错误 ( 2 )对国民经济:实施 “ 八字方针 ” ( 3 )结果: 1962 年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1965 年基本完成 复苏回升 年 周恩来 恢复调整 复苏 1975 年 邓小平 全面整顿思想,有效措施 迅速回升 1、成功探索1、成功探索
2、失误2、失误 1958 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实质: “ 左倾 ” 错误 评价: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结果: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 ) 文革劫难 文革初期由思想、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1975 年 “ 批邓 ” 后形势陷入混乱 三面红旗三面红旗 经验教训 p53 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 12 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年底 1 、背景:( 1 )文革结束后,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 2 )通过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实现了思想大解放。 2 、主要内容 思想路线:确立 ── 抛弃 ── 政治路线:作出 ── 确定 ── 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等 3 、意义 ( 1 )这次会议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 2 )是改革开放的开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 3 )这次会议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二、经济体制改革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78 ) 试行 先是在安徽、四川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推广 普遍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配套改革 1983 年撤销人民公社,改设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 队,改设村民委员会。 意义 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中国农村实现了历史性巨变。 促进城市改革。 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4 年全面展开)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把企业搞活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 —— 政企分开, 简政放权, 扩大企业自主权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 —— 政企分开, 简政放权, 扩大企业自主权 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经济 经济 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 ——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 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 ——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 土地公有制 内容内容 90 年代以后,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调动了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 迅速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 1 、背景 2 、过程 A 、 1992 ,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 1992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1993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基本框架; D 、 1997 ,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 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E 、 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3 、意义 1 、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国家,创 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 2 、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翻 天覆地变化; 3 、解决温饱问题,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朝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第 13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 、 “ 特 ” 的表现: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第二实行不同于内地 的经济管理体制。 2 、目的:引进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 的发展。 3 、过程 1979 ,深圳、珠海出口特区 —1980 ,经济特区 深圳、 珠海、汕头、厦门 —1988 ,海南经济特区 4 、广东、福建两省沿海设特区的原因: 1 、靠近港澳,华侨多,有利于引进外资。 2 、靠近沿海,交通便利。 3 、广东、福建两省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 4 、资源丰富。 5 、意义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 、 1984 年,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2 、 1985 年以后,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 年,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 、 1988 年,沿海内地开放城市中设经济技术开发区 特点、目的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990 年 1 、目的 以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把上 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 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2 、有利条件 地理优势 交通优势 人才和产业优势 上海原有的 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 3 、浦东开发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也是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四、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及特点 1 、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城 市 — 沿海开放区 —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 沿边开 放城镇 —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2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 .某同学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 一五计划 ” 进行研究 调查,寻访历史见证人,了解当时工业化起步的有关史实。下列事 实与当时时代不符的有 A .主要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 B .中西部地区新建了钢铁、煤炭 等工业设施 C .农村正进行土地改革 D .城市公私合营掀起高潮 2. 人名有时会带有时代的烙印。比如:文革时期许多人起名叫 “ 卫红 ” 、 “ 卫东 ” ,以此类推,与 “ 超英 ” 这个名字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 .新中国成立 B .抗美援朝 C . “ 大跃进 ” D .香港回归 3 .国家主席刘少奇曾到濉溪县卧龙湖视察工作,听到当地干部汇 报水稻亩产为 2 万 8 千斤时,他皱起了眉头,连连说: “ 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 ……” 导致刘少奇 “ 皱起眉头 ” 的主要原因是该汇报 ①不符合当时总路线的精神②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④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B C C
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 “ 过去 15 年中有些事 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 …… 只有敢于承认自己 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 ” 针对 50 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 “ 缺点和错误 ” ,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 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5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 革开放。 ……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 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 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 经济特区的创办 B.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 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 内地的开放 6 .目前我国 95 %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 品不足 5 %。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 99 %。这一 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B .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 C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D .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 D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