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 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之
考点解读: 《考试说明》要求: “ 感受重要语句的丰 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 。 解读: “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 , 即是理解、体会词语,句子的含意; “ 品 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 ,即是赏析词语, 句子的表现力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 丰富 含意 ” 重在思想性, ‘ 表现力 ’ 重在艺术性
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 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 重要句子 ” 通常指以下 三种类型的语句: ( 1 )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句。 ( 2 )使用了修辞、表现手法的语句。 ( 3 )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的难懂的句子。
高考回眸: “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 ,作为现代文 阅读的一个能力点,是一个常考点,即 每年必考。 08 年高考十七套试题 11 个省市涉及。 09 年高考六个省市涉及。 10 年高考五个省市涉及。 11 年高考五个省市涉及。 湖南省 08 、 09 、 10 、 12 年涉及。
总结高考常见提问方式: 阅读以下高考题(详见复习卷) 总结该类考题常见提问方式: 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 刻含义。 2. 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 意思。 3. 赏析文中的某个句子。
题型展示: 如( 1 )谈谈你对文中 “ 沉静着,又 啮碎了自己的心 ” 这句话的理解。 (《忆韦素园君》( 2012 年湖南卷) ( 2 )作者在文末说 “ 母亲就是我 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 ” ,联系全文谈 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母亲的中药 铺》( 2012 年浙江卷)
【理解句子题两类题型】 一是句子的含义理解。 二是句子的作用理解。 【考查实质】 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 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 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 的阐释。
1 、内容上 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主旨句; 位置:往往处于文首或文末。 2 、结构上 能够彰显出文章脉络层次的总领句、总结句、 过渡句(承上启下)、脉络句。 3 、表达上 使用某种表达技巧(尤其是比喻)或结构上超 常组合的句子(变式句)。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
1 、关于句子的含义,要注意 以下几点( 所谓 “ 含义 ” 是指言语含有 的 “ 意思 ” ,应该是指内容方面,而且一般 多指言语的隐含信息,而非明示信息 ( 字面 意思 ) 。 )
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 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 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其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语 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 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
第三要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 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句子间的相互 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 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 比较、呼应等。如果是复句,其一般 强调的重点是后半部分,那么就应该 在此处着重揣摩。
“ 一想到 ” 是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 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如果是比喻, 则应该找到本句中的本体,是说明生 动形象的本体的什么特点呢,还是化 抽象为具体来说明什么道理;如果是 象征,则应先找出其象征的对象是什 么,其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对象的什 么特点)。
“ 二想到 ” 是其可能在结构上 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总结 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 三想到 ” 是一些文中的重要语句, 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 制约,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这时 仅靠上下文难以理解句子的含义, 还需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 内容加以理解。
例题 1 : 问题: 15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 4 分) ( 1 )等到回城,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答案:一语双关,既以拟人手法交代回程时 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紧张,工作辛劳。 ( 2 )肃静的黑妮眼睛亮了。 ①低调、单纯的黑妮为 “ 我 ” 对 “ 湘援游 ” 的 支持,高兴得眼睛都亮了。②黑妮从 “ 我 ” 的 支持中,看到了 “ 湘援游 ” 逐步向前推进的曙 光。
小结: 方法:第一步:分析句子找出句中关 键词锁定区间。 第二步:结合语境分析由表层义 到情感义。 第三步:按点组织答案,尽量用 上下文中关键词语,忌完全照搬原文。 (找关键 + 巧分析 + 建答案) 答题模式:句子表层义 + 情感义。
问题 :15. 作者在文末说 “ 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 中药 ”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 分) 例题 4
分析: 找原句: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喻) 找喻体的特点:治疗作用 参考答案::①本句运用比喻手法写母亲这 味 “ 中药 ” ,为 “ 我 ” 抵御世间的伤害。 ②如同中药的药理,母亲的爱与美德,慰 藉 “ 我 ” 的心灵,成为 “ 我 ” 无价的精神财富。 ③形象地表达 “ 我 ” 对母亲的真挚情感。 ④呼应标题,深化题旨。
小结: 特点:修辞句 方法:第一步:分析句子,确定手法。 第二步: “ 还原 ” 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第三步:组织答案,答出作用 + 情感态度。 答题模式:点明手法 + 作用 + (情感)
2 、关于句子的作用,应该注 意从两个方面来加以思考: 技巧点拨: 题干中要求 “ 赏析 ” 重要语句的作用或如何 理 解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题时就应 注意从思想内容和结构上两个方面入手。
从 “ 思想内容上 ” 入手: (1) 联系本句的含义。 (2) 突出 ( 强调 ) 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 (3) 联系 ( 揭示 ) 本文的中心 ( 论点、特征 ) 与作者的态 度、感情。 (4) 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 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 例如: 比喻 的作用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 形象化,或者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 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对比 ,用什么与什 么形成鲜明对比,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 ( 道理 ) 的什 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
从 “ 结构上 ” 入手: (1) 语句位于文章的开头的作用 (2) 语句位于文章的中间的作用 (3) 语句位于文章末尾的作用
(1) 语句位于文章的开头: 如余秋雨《都江堰》一文,第一段为: “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不 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 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如鲁迅的《祝福》一文,先写祥林嫂 死了,然后追忆祥林嫂生前的事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1) 语句位于文章的开头: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 这几天心 理颇不宁静 ” 蓄势 ( 张本、铺垫 ) ,奠定感情基调
例如杨朔《荔枝蜜》从 “ 被蜜蜂蜇了一 下,从小怕蜜蜂 ” 到对蜜蜂 “ 有好感 ” 到 “ 作者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蜜蜂 ” (1) 语句位于文章的开头: 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1) 语句位于文章的开头: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蓄势 ( 张本、铺垫 ) ,奠定感情基调 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2) 语句位于文章的中间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衬托作用 渲染烘托气氛 为了使叙述主体彰显而谈 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 有衬托作用 在行文中,为了使主体更加突出而 对环境等加以描写,为人物的出场 营造气氛。
(3) 语句位于文章末尾 总结上文 呼应上文 点明主旨 升华感情 深化主题 含蓄地表达主旨
例题 1 《 掐辫子 》 问题 19. 赏析倒数第二自然段中划线的语句。 ( 5 分) 参考答案: 内容上,写了家人对奶奶的尊重与爱,同 时也写出了奶奶把劳动视为生命的一部分, 丰富了 “ 她 ” 对乡村淳朴亲情的体验,深深 触动了 “ 她 ” 的心灵。 形式上:选取生活场景、平凡小事,蕴含 深挚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 “ 她 ” 的情感变化更加合理。
《母亲的中药铺 》 14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 分)
参考答案:①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强 了艺术感染力。②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 富了 “ 中药 ” 的含义。 ③点明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 ④用 “ 灵芝 ” 设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 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 答题步骤: ( 1 )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 2 )有何表达效果。 ( 3 )表达了什么情感
3 、分析作者说文中某一重要语句的原因 所谓 “ 重要句子 ” ,一般是指:在篇章结构上, 起总领作用的起始句,起收束、总结作用 的收束句,起承前启后作用的过渡句;在 句子内容上,能概括段落大意的中心句, 能揭示文章主旨、论点的主旨句、中心论 点句,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寓意句。分 析作者说文中重要语句的原因,一般情况 下只从内容进行分析,不涉及艺术手法。
(1) 留心句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分 析本句的结构,理解结构复杂的句 子。 (2) 联系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以及作 家的人生经历、作品的语言风格, 领悟句子的含义。 (3) 关键是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和 与文对应的解说句,结合段意和全 篇中心理解把握。
课堂演练: 见《名师导学》 P199 《秋天的心》(林清玄) 1 、作者笔下的 “ 秋天的心 ” ,体现在哪些方面? 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 1 )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 刺桐花了。 ( 2 )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 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 3 、作者认为 “ 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 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啊 ” ,谈谈你的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