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維條碼 二維條碼
最早是由美國超級市場公會所推廣,為了在百貨公司或超 級市場應用科技以節省大量人力物力資源,於 1973 年正式 啟用,並取名為 " 統一商品條碼 " ( Universal Product Code ,簡稱 UPC) ,適用於美、加等北美洲地區 " 歐洲商品條碼 "(European Article Number ,簡稱 EAN) 由歐洲 12 個工業國家共同推廣,在 1977 年簽署草約,成立 EAN 協會 2002 年末,代表 UPC 的美國與加拿大一同加入 EAN 組織, 使得主導物品編碼,推動電子商務的兩大國際組織達到真 正合一, 2005 年正式對外宣告統一化全球標準組織
將寬度不等的多個黑條和空白, 按照一定的編碼規則排列,用以 表達一組訊息的圖形識別元 常見的條碼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 的黑條和白條排成的平行線圖案
當掃瞄條碼,即使將條碼上下遮住 一部分,其所掃瞄出來的資料都是 一樣,所以一維條碼上下沒有義意, 只有左右的粗細及黑白線條有意義, 故稱一維條碼 一維條碼上下高度,只是為使用者 掃瞄方便而已
靜區:不攜帶任何訊息的區域,起提示作用。 起始字元:第一位字元,具有特殊結構,當 掃描器讀取到該字元時,便開始正式讀取代 碼。 資料字元:條碼的主要內容。 校驗字元:檢驗讀取到的資料是否正確。不 同編碼規則可能會有不同的校驗規則。 終止字元:最後一位字元,一樣具有特殊結 構,用於告知代碼掃描完畢。
可靠性強:條碼的讀取準確率遠遠超過人工記錄,平均每 個字元才會出現一個錯誤。 效率高:條碼的讀取速度很快,相當於每秒 40 個字元。 成本低:與其它自動化識別技術相比較,條碼技術僅僅 需要一小張貼紙和相對構造簡單的光學掃描器, 成本相當低廉。 易於製作:條碼的編寫很簡單,製作也僅僅需要印刷, 被稱作為「可印刷的電腦語言」。 易於操作:條碼識別裝置的構造簡單,使用方便。 靈活實用:條碼符號可以手工鍵盤輸入,也可以和有關裝置 組成識別系統實作自動化識別,還可和其他控制 裝置聯繫起來實作整個系統的自動化管理
堆疊式 矩陣式
是建立在一維條碼編碼原理的基礎上, 將多個一維條碼一層層堆疊而成的
利用直線陣列方式代表 1 或 0
Quick Response Code ( 快速響應碼 ) 1994 年由日本 DENSO WAVE 公司發明 發明者希望 QR 碼可以讓其內容快速被解碼 比普通條碼可以儲存更多資料 無需要像普通條碼般在掃描時需要直線 對準掃描器
呈正方形,常見的是黑白兩色。 在 3 個角落,印有較小,像「回」字的 正方圖案。 這 3 個是幫助解碼軟體定位的圖案,使用 者不需要對準,無論以任何角度掃描, 資料仍可正確被讀取。
QR 碼是屬於開放式的標準, QR 碼的 規格公開,雖由 Denso Wave 公司持有 的專利權益,但不會被執行。
QR 碼有容錯能力, QR 碼圖形如果有 破損,仍然可以被機器讀取內容, 最高可以到 7%~30% 面積破損仍可被讀取。 相對而言,容錯率愈高, QR 碼圖形面積 愈大。所以一般折衷使用 15% 容錯能力。
QR 碼最早在汽車製造廠為了便於追蹤零 件而使用 今日 QR 碼已廣泛使用在各行各業的存貨 管理 使用者亦可透過設有 RS-232C 介面的個人 電腦及解碼程式,連接掃描器或攝影機 取得 QR 碼中的資料
中華電信是最早應用 QR 碼作為介面的 電信公司 其 emome 636 影城通服務也是一種利用 手機直接訂購電影票,並以簡訊傳送附有 QR 碼的訂位記錄給訂購者。訂票人只需 在開場前至櫃臺出示手機中的 QR 碼,即 可確認訂位記錄。
台灣農委會推廣生產履歷的機制,民眾可 藉由生鮮產品上面所附有的 QR 碼 E 標誌, 用自己的照相手機一照,在藉由手機內建 的 QR 碼解碼功能,便能看到生鮮產品的 生產資訊
台灣高鐵在 2010 年 2 月時所推出的高鐵超商取票服務, 於付款完成後所取得的高鐵車票在票面上印有 QR 碼, 在搭乘高鐵列車時可直接持該車票,將印有 QR 碼的一 面朝下對準高鐵各車站驗票閘門的條碼掃描區,利用 感應方式即可通過閘門 2011 年 10 月 28 日起,以智慧型手機購票後下載條碼, 開啟後即可以手機畫面感應通關,免持紙票使得購票 與搭車流程更為流暢
自動化文字傳輸:利用快速方便的模式,讓人可以輕鬆輸入如 位址、電話號碼、行事曆等,進行名片、行程資料等的快速交 換。 數位內容下載:應用在電信公司遊戲及影音的下載,在帳單中 列印相關的 QR 碼資訊供消費者下載,消費者透過 QR 碼的解碼, 就能輕易連線到下載的網頁,下載需要的數位內容。 網址快速連結:以提供使用者進行網址快速連結、電話快速撥 號等。 身分鑑別與商務交易:利用商品提供的 QR 碼連結至交易網站, 付款完成後系統發回 QR 碼當成購買身分鑑別,應用於購買票券 、販賣機等。
彩色條碼 ( ColorCode) 帶顏色的二維條碼 現已在日本和南韓的日常生活中使用 美國 MicroSoft 希望能推動條碼革命, 使之彩色化,而開發出彩色條碼,利用 色彩來儲存更多的資訊
主要是結合帶有視像鏡頭的手機或電腦, 利用鏡頭來閱讀雜誌、報紙、電視機或 電腦螢幕上的顏色條碼,並傳送到數據 中心。數據中心會因應收到的顏色條碼 來提供網站資料或消費優惠
比二維條碼優勝的地方,是它可以利用 較低的解析度來提供較高的數據容量 無需要較高解析度的鏡頭來解讀,使溝 通從單向變成雙方面,且較低的解析度 亦令使用條碼的公司在條碼上加上變化, 以提高讀者參與的興趣
對標籤的列印品質有較高的要求,使得 其不適合某些標籤 標準的條碼讀取裝置不能讀取彩色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