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 痹 — 寒湿痹阻 演讲:白雪 讲稿:段钰 贾秋瑾 资料:柴红 PPT :张翎 李萌 PPT 模板下载: 行业 PPT 模板: 节日 PPT 模板: PPT 素材下载: PPT 背景图片: PPT 图表下载: 优秀 PPT 下载: PPT 教程: Word 教程: Excel 教程: 资料下载: PPT 课件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一二 三四 原文讲解 方解 加减 拓展 思考问题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附子散方: 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原文
病机:上焦阳虚,下焦阴寒水饮之邪得以乘虚上居阳位,邪 正相搏,胸阳痹阻,不通则痛故而发展为胸痹心痛。 “ 胸痹 ” 临床表现 :缓急者,胸痹疼痛,拘急不舒,时缓时急,喜温喜 按,口不渴 舌苔白,脉沉紧;寒湿痹证,腰膝重痛,筋脉拘急, 屈伸不利,得热则减,遇寒则剧。
很多医家在 “ 缓急 ” 的理解上都有不同的见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 ① 指疼痛时发时止,时缓时剧。代表医家有吴谦等, “ 缓急者,谓胸痹痛而时缓时急也。 ” (《医宗金鉴》卷二十) ② 指四肢筋脉拘急。如陈念祖《金匮要略浅注》: “ 筋脉时见缓急。 ” ③ “ 缓急 ” 为偏义复词,偏指 “ 急 ” 形容病情急迫。 “ 缓急者 ”
倾向于第三种解释的医家较多,并且可从古文、文理、医理三方面给予解释: 在很多古文中 “ 缓急 ” 有情势急迫、困危之意。《史记》: “ 一旦有缓急,宁足恃乎。 ” 此 外,偏义复词是指古书中两个意义相反或相类的字连用,构成一个复合词,这一复合 词的意义并非两个字的意义总和,而只是其中一个字的意义。换句话说,构成复合词 的两个字,只有一个具有实际意义,另一个仅仅作为陪衬。 “ 缓急者 ”
此处 “ 表里 ” 偏指 “ 表 ” 意义为无表证。而此处的 “ 缓急 ” 也应为偏 义复词的用法,偏指 “ 急 ” 。另外可以药测证,散剂便于储备、 携带,用量小而药力雄厚。且附子用量较大,故而推测为急 证。 “ 缓急者 ”
由 “ 阳微阴弦 ” 病机可知是由于胸阳不足,阴寒湿邪上乘痹 阻胸阳导致。寒客筋脉是导致筋脉拘挛的起因,故治宜温阳 散寒舒筋。 薏苡附子散
薏苡附子散 方中运用大剂量的附子温里散寒通阳行痹,附子为 “ 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 ,能上助心 阳以通脉又可下补肾阳以益火,故可起到温补胸阳、消散阴寒的作用。同时附子作为 治疗寒凝诸痛的要药,还可以起到散寒温经止痛的作用,缓解胸痹疼痛; 方中薏苡仁除湿宣痹,起到缓解经脉拘挛的功效。(薏苡仁的渗湿除痹功效常与祛 风湿、通经络之品同用。如《类证治裁》薏苡仁汤、《温病条辨》宣痹汤。)
同时本条文应注意其剂型 — 散剂。散剂是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 粉末状制剂。具有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和携带的 特点。李东垣说: “ 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 ” 因此薏苡附子散的散剂剂型 也与前文 “ 胸痹缓急 ” 相对应。虽附子药量大,但每次服用的剂量较小,是 取其药力雄厚起效较快的特点。 薏苡附子散
胸背刺痛,唇舌紫暗加川芎、丹参 胁痛太息,烦躁易怒中柴胡、白芍 胸脘痞闷,呕恶多痰加苍术、半夏 加减
气短乏力,纳差便溏加茯芩、白术 头晕心悸,失眠烦热加生地、麦冬,附子酌减 畏寒肢冷加桂枝、茯芩,附子酌增 加减
在胡希恕先生的经验中,此方也作过汤剂,作汤剂附子量不要大,顶大 量不要超过 6 克,附子可以搁半两到一两,就是 3 克 15 克,先生也用此方 治过其他病,用作治皮肤病用的机会更多,并且先生认为加上败酱草效 果会更好。 拓展
1 、薏苡附子散是否为救急专用? 思考问题? 2 、偏于寒凉性质的薏苡仁用于寒湿痹阻的胸痹是否 合适?其于大辛大热的附子的配伍意义? a. 薏苡仁其可入食,性昧和缓,故用于急救药力不够。 b. 薏苡仁味甘微寒,附子大辛大热,两者性味相反,救急则有掣肘之弊。 c. 从服药方法看,本方服方寸匕,日三服,为常规服用方法,不是救急专用,仲景救急方, 多为顿服,分温再服等,故不为救急专药。 d. 从剂型与所治疾病关系来看,散剂与急症问不存在对应关系《金匮玉函经》卷一指出: “ 若 欲治疾,当先以汤洗涤五脏六腑.. 若四肢病久,风冷发动,次当用散。散能逐风湿痹,表里 移走,居处无常处者,散当平之,丸能逐寒冷。 ” 由此可见,治疗疾病宜首选汤剂,次选散剂, 无论是缓是急。 薏苡仁微寒,除了利水渗湿,同时除痹舒筋 的功效,附子之热能抑制之凉,合之共奏扶阳祛 湿,通痹止痛之效。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