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的改革与实践 上海中医药大学 计算机教学中心 张昌林 周 强 车立娟
本次报告的主题: : 高等医科院校划分计算机教学的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培养医学生程序设计的思 想;体现其逻辑性、艺术性。 医学信息学课程群 第二阶段:医学信息学课程群的动态 建设。
一、改革的背景情况 二、我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索 三、我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实践 四、改革高校计算机教学的设想 与建议
一、改革的背景情况
背 景 上海市教委要求给学生打造二个平台: 1 。语言平台(中、外语言) 2 。信息处理平台(计算机技术) 我们学校以前只开设公共计算机基础二门课程
指导思想: 廿一世纪医药信息化人才培养的 需求 培养能力强、素质高和富有创新 意识的人才 具有高速度、高效率获取知识的 能力 2 、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的历史 使命 医学信息学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融 合、创新的结果。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知识构建的方式,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探索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以学生为主 体的医学信息学教学模式。 1 )采取灵活自由的教学组织形式: 内容模块化,常年滚动开课,学生可 自由选择合适自己的上课时间。 2 )加强实践环节: 我们采用 1:1 的课时和机时来安排教学, 机房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
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发展现状和趋 势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多学科的科 学,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最复杂的 “ 人 ” ,同时医学教育各个国家历年来都是 作为 “ 精英 ” 教育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其它 科学理论和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的广泛 性,
通过考察我们得出如下的结论 : 1. 当前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多数内容, 与中 小学的计算机教学要求重复 ; 2. 当前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工作, 跟不上医学 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的需要,没有掌握广泛的 医学信息学知识的医生将很难适应医疗卫生信 息化的工作环境; 3 .医学教育如何顺应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改革趋 势已成为当前高等医学教育 的重大课题。我们 认为医学信息学知识是医护人员必须补充的新 知识, 更应当成 为医科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之 一。
二、我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 索
医科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结构 表一
招收、培养中医医学信息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从 2003 年开始, 我校开始招收中医基础专业医学 信息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在参加中医基础硕 士生培养规定的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 指导他们 参与医学信息 学的基础研究。如对国际医学信 息标准化的研究进行跟踪和分析、参与国家信 息 标准化建设项目 : 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 术语》、《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修订、参 与中医信息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性研究等。
在本科生中开设医学信息学的课程 从 2001 年开始, 我校在二、三年级本科生中, 开 设了《医学信息学导论》、《因特网医学应用 基础》、《医学影像技术基础》、《医学多媒 体技术应用基础》等选修课课程 。听课的学生 逐步领悟到医学信息学与自己主修的医学专业 的紧密联系, 由此也激发了他们对医学信息学的 浓厚兴趣。
三、我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的 实践
将大学生的入学(第一学期)计 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从 “ 计算机文化基础 ” 改为 “ 程序设计语言 VB 、 (C 语言、 JAVA)” 。 用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抽象 思维能力;同时 “ 计算机(二) ” 的内 容调整为: “ 医学信息学 ” 。
1 、编写医学信息学教材: 1 )《因特网医学应用基础》已用于我校六 个学期(本科、研究生),在全国医科 院校已应用本教材的有十几所院校,反 映较好。已用 2 )《医学信息学导论》在全国医科院校应 用。
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课程群的开设, 对 “ 改善知识结构、增强适应能力、提高 综合素质 ” 的教学目标得到了有力保障。 学生反映良好。 由于是和其他的计算机课程融为一体构 成了医科学生 “ 长流水,不断线 ” 的医学信 息学教育,相应的成绩有了较大提高, 去年底我校学生参加市大学生二级考试 各项指项均高于上海其他高校。
今年 4 月 25 日市教委公布了去年全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情况。 我校情况如下: 一、 2005 年上海市高校中我校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 VB 程序 设计)平均成绩排名第四。 1. 计算机二级平均合格率 计算机二级平均优秀率 上海市 52.4% 14.2% 我校情况 73.8% 25.7%
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了提高: 网络、网页制作、创新意识 校园的计算机文化氛围初步形成 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我们的措施: 1. 大学生提前进行 “ 程序设计语言 ” 的学习, 这样可以把有限的学校给定的计算机课 时用在 “ 医学信息学 ” 内容教学上。 2. 对部分 “ 计算机文化基础 ” 知识比较差的学 生,我们采取对他们进行补习的办法来 解决;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测试后,合 格的学生可以进入后面的课程学习,并 且给他们是 “ 零 ” 学分(有要求,但不记学 分)。 。
3. 由于医科学生的大部分专业课程是需要 死记硬背的,对他们的入学进行的第一 计算机语言是学习 “ 程序设计语言 ” ,这样 对改善医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有比较大 的帮助。 4. 国外大部分学校的公共计算机教学已经 从 “ 计算机基础 ” 过渡到讲授 “ 程序设计语 言 ” 内容的阶段
如作者今年访问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哥 伦比亚大学;在他们的计算机科学系作了了解。 美国的大学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没有像我们这 样的要求;没有统一的大纲,更没有政府组织 的统一考试。由于在高年级以及到研究生阶段 都有对计算机的使用有较高的要求,比如在医 学专业的医学统计、循证医学、医学彩色图象 处理等学习研究方面,都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 计算机程序设计知识与技能。他们的计算机基 础知识是通过自己学习来解决的,这样 “ 程序设 计语言 ” 为大部分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
Computers in Medical Education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开设的课程: medical informatics )
Functions of computers in medicine Data acquisition and presentation Record keeping and access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Surveillance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Data analysis Decision support Education
四、进一步改革高等医科院校 计算机教学工作的设想
第一阶段:培养医学生程序设计的思 想;体现其逻辑性、艺术性。 医学信息学课程群 第二阶段:医学信息学课程群的动态 建设。
医学信息学含义、研究范畴和国外医 学信息学教育现状考察 。 医学信息学的含义 : 医学信息学是应 用系统分析工具这一新技术(算法)来 研究医学的管理、过程控制、决策和对 医学知识科学分析的科学。是计算机科 学、信息科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 应用性 强又不乏自身基础理论的研究。
医学信息学研究对象的领域 : 由于医 疗卫生具有不确定性,难于度量、以及 复杂成分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等特点。 医学信息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和推 广, 在几十年的发展演化中, 其研究范畴己 渗透到医疗卫生领域的方方面面 : 电子病 历、生物信号分析、医学图像处理、临 床支持系统、医学决策系统、医院信息 管理系统、卫生信息资源等。医学信息 学的目标是不断提高医疗效果、效率、 效力并降低医疗支出,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在西方发达国家医学信息学作为一个 独立的学科, 在医学教育、医疗实践、以 及医学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法国, 医学信息学是一种医学专业。 1993 年开始设立了这一新的医学专业。 医学信息学教师协会推荐, 在医学院校的 二年级学生中讲授 30 学时的医学信息学 课程, 此建议得到大约三分之二医学院校 的响应。 在德国, 职业学校和大学提供很好的 医学信息学教学。大多数医学院校设有 医学信息学课程, 一般结合医学统计学教 学来进行。
在美国, 医学院校的医学信息学教学己 越来越普及。学生可在大学后几年的 课 程里选修医学信息学。从 70 年代末开设, 国家卫生研究院 (NIH) 提供专门的医学信 息学选修课程, 希望得到医学信息学专业 培训的学生可在 NIH 利用几个星期的实习 时间完成这些课程。
今后进一步改革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 改革的几点设想: l .彻底摒弃目前的 “ 双基 ” 教育, 把 “ 双基 ” 教育的要 求纳入到社会化考试的范畴之中。对学生只提 要求, 不再专门进行教学 ; 或将 " 双基 " 教育的内容 融入到医学信息学的基础教学中去。 2. 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 由于医学信息学研究的范围包括整个医疗卫 生领域, 因此开展医学信息学教育必须根据不同 的培养对象和培养层次, 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3. 根据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的重点, 参考 IMIA (国际医学信息学会)等医学信息学权威机构 的教学指导性意见, 组织专家建立中 ( 西 ) 医学临 床、针灸推拿、放射医学、卫生统计、公共卫 生、卫生行政管理 ( 包括医院管理 ) 等专业的医 学信息学教学体系, 包括制定教学目标、课程设 置、教材等。 4. 设立医学信息学专业, 培养医学信息学的专门人 才来从事医学信息学基 础理论和技术应用的核 心问题研究与创新工作, 比如医学信息的框架、 标准化研究等。
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 高等医科院校划分计算机教学的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培养医学生程序设计的思 想;体现其逻辑性、艺术性。 医学信息学课程群 第二阶段:医学信息学课程群的动态 建设。
说明:这是我们承担教育部的 “ 世界银 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 国家课题代 码 :1291B16211) 的子项目: “ 中医人才培 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 在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 进行的研 究。 项目已经通过国家的评审并结题。本项 目已获 2005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