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人:人事室 地球與人 生命群落的 動態演繹.  書籍介紹  核心思想  生活實例  心得分享  結語 大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小學六年級 常識科 香港環境問題 ~ 廢物污染.
Advertisements

班級: 小 班 時間:102年3月4日~102年5月17日 幼兒年齡: 歲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石牌金頭腦 概數篇(可複選)加油哦!.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4B冊 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關係.
玫瑰崗學校(中學部) 南美之旅 主講者: 方振寧老師 2018/12/5.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猜猜看下面的圖片是什麼?.
京都議定書 為了抑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防制氣候變遷,聯合國於1992年地球高峰會舉辦
選修部分單元(2)的介紹 天氣與氣候.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的因應之道.
15.5 最大值和最小值 的問題 附加例題 9 附加例題 10 © 文達出版 (香港 )有限公司.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六9考題(物質循環)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會經由哪兩種作用而循環不已? (10%)
中華民國台灣 民國80年到92年人口問題 簡報 江聰輝ˋ吳彥儒 93年9月23日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研習題目 蘇門答臘西南地震.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內案例分析.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經濟學 學經濟.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Video Broadcasting Date:
需要量變動與需要變動 影響需要變動之因素-其他因素 1.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人類的石油年代.
小 學 四 年 級 數 學 科 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
八大 行 星 科目 : 常識 年級 : 六年級 教節 : 一節 作者 : 郭雅志 使用方法: 按滑鼠去到下一個項目.
(Mobile User music–Sharing Innovation Center)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我們的太陽系 開始撥放.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第一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進度報告 2018/01/04 詹子賢.
花王集團.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P106.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新事業發展專題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一 可靠度問題.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台中市信義國小 六年七班34號_楊凱茵 製作日期:2012/04/12
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京都議定書的簡介 參考網站: 地球發燒了! 京都議定書的簡介 參考網站:
營運模式.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問題一:長週期的彗星是指他的週期超過幾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報告人:人事室 地球與人 生命群落的 動態演繹

 書籍介紹  核心思想  生活實例  心得分享  結語 大綱

書名:地球與人:生命群落的動態演繹 (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World: Humankind‘s Changing Role in the Community of Life ) 出版社:廣場出版社 作者: J .唐納.休斯 ( J. Donald Hughes ) 郭彥彤/吳緯疆 譯 出版日期: 2013 年 5 月 30 日 書籍介紹

J .唐納.休斯 美國丹佛大學的約翰.艾文斯歷史學傑出 學者及特聘教授。他也是歐洲環境史學會 與美國環境史學會的創始會員,還曾擔任 《環境史》( Environmental History )期 刊的編輯。 作者簡介 。

本書共細分為十個章節來深入討論: 一、歷史與生態 二、原始和諧 三、文化與自然的決裂 四、思維與衝擊 五. 中世紀 六. 生物圈的轉變 七. 開發與保育 八. 現代的環境問題 九. 現在與未來 十. 總結 書籍章節

核心思想 本書旨在探討人類起源至今各階段的主要生 態進程。環境變遷往往是人類活動造成的結 果,本書探討的便是它們如何引導人類社會 的歷史趨勢。這個過程發生在每個歷史時期 ,也出現在有生物居住的地球的每個角落。 衷心期盼經過這趟環境史的旅程,我們可以 改變過去區分人為本位與環境為本位的史觀 ,以更宏觀的角度,探討人類周圍相互依存 的生命群落。

生活實例:人類破壞 - 馬德拉島 傳統農民建築 馬德拉島豐沙爾景色

生活實例:人類破壞 - 馬德拉島 馬德拉島位於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西南方 1200 公里處的大西洋,是座小的火山島。在其北 海岸,有許多突起的礁岩,每每能激起美麗 澎湃的浪花。 西元 1425 年前一直是無人島,當時全島多為 當地原生的月桂樹所覆蓋,後來人類墾荒者 進駐,伐木出口,農業火耕,大火焚燒森林 7 年,許許多多原生物種的昆蟲因而死亡,非 原生物種侵入該島,造成林鴿及其他三種不 會飛的鳥類因而滅絕。

生活實例:人類破壞 - 車諾比事件 外洩輻射污染 車諾比災前和災後城市 景觀的對比

1986 年蘇聯車諾比核電廠事故,因人為疏忽 造成核電廠方圓數百公里遭受輻射汙染,部 分地區因而不適合人居。 輻射雖然我們看不見,但是其影響卻是顯而 易見的,後來當地地區,生長出怪異的植物 以及奇形的動物,留在汙染區的民眾,紛紛 染上與輻射有關的疾病。 車諾比事件造成的危害,引發全球關注,一 直到現在許多國家都還反對新核廠的設立。 生活實例:人類破壞 - 車諾比事件

生活實例:大自然災害 - 地震海嘯 被地震摧毀的嘉 模修道院遺址 銅雕表示了 1755 年里斯本 大地震後所發生的火災及 被海嘯摧毀的船隻

1755 年里斯本大地震(又名里斯本大地震) ,發生於 1755 年 11 月 1 日早上 9 時 40 分。這是 人類史上破壞性最大和死傷人數最多的地震 之一,死亡人數高達約六萬至十萬人。現在 的地震學家估計這次地震的震矩規模達到 9 。 大地震後隨之而來的火災和海嘯幾乎將整個 里斯本付之一炬,同時也令葡萄牙的國力嚴 重下降,殖民帝國從此衰落。 生活實例:大自然災害 - 地震海嘯

生活實例:大自然災害 - 蝗災 2010 年澳洲新南威爾斯省 蝗災

生物遷徙,定期爆發的蝗蟲過境是世界性的 災變,而且淵遠流長,秦漢蝗災平均 8.8 年一 次,兩宋 3.5 年,元代 1.6 年,明、清兩代均 2.8 年,受災範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 2001 年,俄羅斯南部的斯塔羅波爾地區,約 26 . 7 萬公頃的牧場和耕地受到蝗蟲侵襲。 部份地區的蝗蟲密度達到了最多每平方米一 萬隻。 2003 年,美國西部的內華達州、猶他 州和愛達荷州皆飽受蝗災侵擾,愛達荷州的 災情是二次大戰以來最慘重的一次。 生活實例:大自然災害 - 蝗災

心得分享( 1/5 ) 早期的歷史敘述著重人類政治活動,極 少著墨與大自然的互動,但生態演化著實也 是成就人類歷史的一環。人類物種隨生命群 落演變,與其他物種競爭、合作,人類利用 其他物種,也為其他物種所用。這不僅意味 著人類形體是經演化而來,也表示地球生態 系統提供人類遠祖生存所需的食物、為他們 解決生存問題、增強人類的智慧,並指引遠 古人類朝正確的方向發展。

心得分享( 2/5 ) 二十世紀中期,歷史學家開始研究生態 學,即顛覆原先的世界歷史觀。環境史研究 藉由生態學的分析方法來理解人類歷史的演 進,探討面對大自然環境下,人類思維對其 行為有何影響,以及與自然環境之間關係的 變化。無論是大城市、小農村,或是狩獵部 落,各個時空的人類社會皆仰賴生物群落而 生,因此,歷史應將人類活動放在當地生態 系統的框架中討論才是。

心得分享( 3/5 ) 作者在書中以人類歷史發展的時間為縱 軸,將帶領我們進入一連串的時空探索:坐 熱汽球到塞倫蓋提上空可以想像史前時代的 地球環境;觀看霍皮族人的卡奇納祈舞儀式 便能知曉早期農業民對自然崇敬的態度;探 訪由蘇美王吉爾伽美什所建的烏魯克城牆 ── 象徵人類文化與自然決裂;上古時期,瑣羅 亞斯德、孔孟、老子、佛陀、猶太先知等各 家思想家形塑了人類的世界觀;

心得分享( 4/5 ) 到了中世紀,探險與貿易活動使人類對 自然世界的認識越來越多,但人類對野生地 區的破壞並未停歇,從波里尼西亞人到復活 節島定居而徹底改變了當地生態的教訓便能 略知ㄧ二;接著大航海時代、工業革命、帝 國主義的殖民擴張更使得生態系統的改變逐 漸從小範圍的單一地區擴及到廣泛的世界各 地。

心得分享( 5/5 ) 時至今日,科技與人口大幅成長、自然 資源開發增加、與世界經濟市場單一化,這 些都加劇了人類對自然環境的衝擊,而人類 對自然的道德責任,以及我們要如何達成科 技與環境之間的永續平衡,也是本書所要探 討的內容。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一位動物學家對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奧蘭治 河兩岸的羚羊群進行過研究。他發現東岸羚羊 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強,奔跑速度也要比西 岸的分鐘快 13 公尺。而這些羚羊的生存環境 和屬類都是相同的,食料來源也一樣。 於是,他在東西兩岸各捉了 10 隻羚羊, 把它們送往對岸。結果,運到西岸的 10 隻羚 羊一年後繁殖到 14 隻,運到東岸的 10 隻剩下 3 支,那 7 隻全被狼吃了。

結語 人類在現代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日益深遠 ,其中最無遠弗屆的方式之一就是逐漸成長 的世界市場經濟,工業化與密集農業生產提 高了對土地與資源的需求,造成汙染,貿易 也加速了經濟成長,一個區域的需求可以靠 著衝擊世界遙遠另一端的環境來獲得滿足, 例如:世界市場經濟將資源從生產地區,運 送到第二個消費地區,而且還可能在第三個 地區處理廢棄物。

結語 當今的主流經濟思想將環境視為一項生 產因子,但市場經濟學家低估了自然資源的 重要性,他們主張市場與人類科技將會發現 替代品來取代任何被我們耗盡的資源,在本 書提到他們忽略了一項生態原則,就是限制 因素。 生態學家指出,任何生物的數量與總生 物量都能增加,也能擴散到各地,直到遭遇 到防止其進一步增加的環境因素為止。

結語 這個因素可能是生態系統中的另一個物 種,或是水,某種化學物質,或是實體空間 ,所以,沒有任何的限制性決定因素是無限 量供應的。 顯然與當今經濟學家的教條背道而馳, 因為他們認為無限制的成長非但有可能,而 且是解決貧窮問題的良方,他們更相信經濟 成長是改善環境的最佳途徑,可是他們卻沒 有體認到地球本身的限制。

結語 亞馬遜河是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每秒 流入大西洋的水量是 175,000 立方公尺,超過 在其後的十大河流流出量的總和,從 1820 年 到 1910 年,該流域的人口增加為 10 倍。 但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啓了亞馬遜森林環 境變遷最劇烈的時期,森林到 2000 年流失的 的面積是 15% 。 1951 年至 1976 年之間,哥倫 比亞出口了一千萬隻鱷魚的皮革,從河中捕 撈的魚每年至少有 20 萬噸,造成物種驟速減 少。

結語 1992 年 6 月地球高峰會,於巴西里約熱 內盧召開,來自全世界 178 國的代表團, 105 國領袖,以及 1,000 多個非政府組織的代表都 參加了這個會議,提出了 5 項主要協議: 里約宣言、二十一世紀議程、森林原則聲明 、生物多樣性公約、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重點在申明人類是永續發展關注的重點,並 試圖限制或降低可能使全球暖化更加惡化的 氣體排放,主要是二氧化碳與甲烷。

結語 1997 年主要經濟強權代表,簽署了京都 議定書,限定世界3種主要的溫室氣體,二 氧化碳,甲烷與一氧化氮排放量到 2008 年至 2012 年間必須比 1990 年減少 5.2% 。 「永續發展」不只是一個理念,更是這 本書所探討環境史的主要核心價值。當我們 追求表面經濟成長時,是否該停下腳步,重 新反省文明的本質?是否過度消費?對環境 是否能夠永續?以及我們可以留給下一代的 孩子什麼東西。

感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