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 活】 Carl Honore 著 / 顏湘如 譯大塊文化 慢食運動發起人佩屈尼: 「慢下來的意思是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節 奏。在任何情況下,你都能決定自己要 多快。如果我今天想快,我就快,如果 我明天想慢,我就慢。我們所要爭取的, 是決定自己步調的權利。」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運 動 的 好 處運 動 的 好 處 小朋友分組討論ㄧ下,5 分鐘之 後上台報告 !. 好處有哪些呢 ? 強健骨骼、肌肉和關節。 減少抑鬱和焦慮的情緒。 減少體脂肪、控制體重。 減緩老化延長壽命。 減少因為心臟病造成的死亡。 減少高血壓的機會,並可幫助降低血壓。
Advertisements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慢活學 第36講 授課教師:丁文祺.
慢活 Slow Living V.S Avocation Learning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二 音名、唱名.
中國人壽 徐真真.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上、下學時 搭乘汽車請舉手!. 上、下學時 搭乘汽車請舉手! 小朋友 是否知道搭乘汽車 要注意到的事情是什麼? 小朋友 是否知道搭乘汽車 要注意到的事情是什麼?
網路沉迷 第十一組 成員: 4a 郭秭嫣 4a0d0055 李玲儀 498e0102 鐘育琦 林姿妤
愛讀書的人 ---如何成為會思考的大學生 講員:周憲明老師.
勇敢作數碼父母 梁永泰.
文化差異 Elick Yang.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亞洲大學的數位學習資源與應用 鍾仁宗老師 101年12月4日.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日常生活教育.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第 一 單 元 不定積分.
健康食物.
猜猜看下面的圖片是什麼?.
5-5 速度術語.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第三課 Dialogue I:Taking Someone Out to Eat on His/Her Birthday
我班十大最受歡迎的雲零食 張麗嘉 5B (3).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Working Model 2D 朝陽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 邱相文.
這是什麼? 圖案分別代表了什麼意義? 1 圖片來源: 1.
1. 三姑六婆計算機 2. 流動FAX機 3. Card Talk 4. 搜尋引擎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個體經濟學 張清溪 / 國立台灣大學
學習內容 概說 損失函數 雜音:造成品質變異的原因 訊號雜音比 直交表 回應表與回應圖 田口方法.
經濟學 學經濟.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學校圖書館的組織】©版權所有 如要使用請聯絡作者熊銘洽談
花 時 間.
數位說故事(Digital Storytelling)
股票選擇指南-SONY 鄭惇伊 林佩儀 黃馨玫.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一年五班班親會 導師:黃立芬 任教科目:數學
松鼠塔塔的感謝 文:陳昇悅 圖:莊姿萍.
流程控制:Switch-Case 94學年度第一學期‧資訊教育 東海大學物理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正向輔導管教 (國小案例 分享與座談) 基隆市中和國小張意欣老師.
POWER POINT 簡報小工具 課程教授:楊淳皓 老師 學生姓名:連逸峻.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動畫演示 Node規範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像是增加節點、刪除節點、讓節點做一些事、取得第n個節點等等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機綠. 在這綠色老屋 碰撞出更多 人與人相遇的機 率 綠.
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在職專班 網頁色彩學--- 以顏色分析網頁設計 指導老師:吳有龍教授 學生:陳正忠 學號: G.
在羅馬的日子.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新事業發展專題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有趣的計算 如果令A、B、C、D……X、Y、Z這26個英文 字母,分别等於百分之1、2、3、4……24、
富爸爸著作 富爸爸實踐家 現金流101活動.
營運模式.
第八講-我有耐心不會煩 資料來源:慈濟大愛電視台「當我們童在一起」兒童節目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慢 活】 Carl Honore 著 / 顏湘如 譯大塊文化 慢食運動發起人佩屈尼: 「慢下來的意思是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節 奏。在任何情況下,你都能決定自己要 多快。如果我今天想快,我就快,如果 我明天想慢,我就慢。我們所要爭取的, 是決定自己步調的權利。」

目次(一) 序文:狂飆的時間病 1. 快活:快還要更快? 2. 慢活:緩慢就是美 3. 慢食:細嚼慢嚥的飲食風格 4. 慢市:全新的都市生活 5. 慢動:身心合一的緩慢運動

目次(二) 6. 慢療:傾聽醫病關係 7. 慢性:高潮迭起的情愛 8. 慢工:放慢工作速度 9. 慢閒:休息的重要性 10. 慢世代:養育從容的下一代 結論:從快活到慢活

序文摘要(一) 作者偶然間看到一篇題為「一分鐘床邊 故事」的文章,意識到自己的的人生已 經變成一份匆忙的習題。自己和多數現 代人一樣,是個手持馬錶的小氣財神, 一心只想節省時間。 他提醒罹患「時間病」的現代人:「適 者生存,不是快者生存。」當你讓不該 加速的事加速,當你忘記如何放慢腳步, 你就得付出代價。

序文摘要(二) 崇拜速度的結果:資源破壞比自然更替 快、工作文化損害身心健康、更多的興 奮劑、生活表面化、孩子失去童年 … 我們喪失「無所事事」的能力,所以無 法單純專注於自己的思維。無聊變成現 代產物,大家都在忙著填滿時間,變成 快速思考者。

序文摘要(三) 現代人甚少反芻一個想法,習慣尋求唾 手可得的話語片段。於是反應快的稱王。 「快速思考者」操控電子媒體,因為他 們能對任何領域任何問題提出似是而非 的答案。 因為因為執著快速,我們缺乏耐心,充 滿挫折感:在購物時發飆、在路上發飆、 對人際關係發飆、渡假時發飆 …

序文摘要(四) 「快速」代表忙碌、控制慾、攻擊性、 重分析、壓迫感、表面的、缺乏耐心、 量重於質。 「緩慢」代表冷靜、謹慎、樂於接納、 平靜、重直覺、不慌不忙、有耐心、思 考周密、質重於量。 緩慢運動不是牛步化,而是藉由快慢的 平衡,掌握生活節奏。

聽聽國內人士的說法: -- 康健雜誌 83 期 聯強國際執行長杜書伍:「資訊太多, 讓人相對膚淺。我們幾乎都被市場行銷 帶得團團轉。」 林懷民:「真正走得久、做得長,只有 靜、定。台灣非常需要緩慢。」「我們 有很多本能的東西,沒有時間傾聽,被 外在事物掩蓋掉了。」

聽聽國內人士的說法: -- 康健雜誌 83 期 寶大協力設計公司創意總監張嘉行: 「每分每秒,清楚的活著。被拖著走, 就會麻痺。」 廣告人林惠中:「沒有慢下來,細細的 看,就不會珍惜。連休閒都被『快』剝 奪。」 工藝家楊偉林:「我們沒有生活美學, 只是追求快速方便。要回到原點,才不 會被五光十色的設計所迷惑。」

1. 「快活」摘要(一) 想放慢腳步,先了解當初為何加快速度? 富蘭克林一句「時間就是金錢」將速度 與利益結合。 尼采形容這是:「一種慌張而汗流浹背 的匆促文化,大家都想立刻『做好每件 事』。」 效率的觀念界定我們的生活方式,連私 生活也一樣。

1. 「快活」摘要(二) 為何物質豐富時間反而不夠用?答案在 「如何看待時間?」 中國、印度與佛教社會認為時間來來去 去,是循環的。在西方傳統,時間是直 線的、有限的。達爾文甚至說:「會浪 費一小時的人,就表示他尚未找到人生 的意義。」 我們太執著於省時,對時間太敏感。

2. 「慢活」摘要 美國女星莉莉 ˙ 湯姆林:「想快速有效解 除壓力,就試著慢下來吧!」 加入緩慢運動不是凡事都慢 — 嚴肅沒關 係,但你不必失去幽默感。 心靈的本質就是緩慢。你無法加速心靈 的啟發。放慢下來,才能與自身、與他 人、與更高的力量聯繫。 多花點時間深入生活,緩慢可以是美麗 的。

3. 「慢食」摘要(一) 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我們吃什麼就 會像是什麼樣的人。」 將近兩百年前法國美食家布希亞說: 「人民飲食的方式能決定一個國家的命 運。」 慢食組織提倡有機農業,為生物多樣性 努力,保留手工食物文化。 當你的食譜裡沒有「匆促」二字,烹飪 也可以是放鬆身心的妙方。

3. 「慢食」摘要(二) 王爾德:「好好享用一餐之後,任何人 都可以原諒,即使親戚也不例外。」 營養師:「大腦需要十五分鐘才能接收 到太飽的訊號。」 放慢下來,集中精神,才能真正品嘗食 物。吃得好才能健康快樂。

4. 「慢市」摘要 緩慢城市在義大利國內外已有超過三十 個會員城鎮。 宣言:減少噪音與交通流量、增加綠地 徒步區、販售當地農產品、獎勵環保科 技、保護當地美學與美食傳統、培養熱 情好客與敦親睦鄰的精神。 緩慢城市保存傳統卻也讚頌現代世界精 華,原則在於:會增進生活品質嗎?

5. 「慢動」摘要(一) 除非改變態度,否則「加速」永遠都會 是我們的預設模式。 現代人重視即時反應而非深思熟慮,大 腦像蜻蜓點水,從一個念頭跳向另一個 念頭。緊繃下雖能創造奇蹟,但放鬆能 發揮更多創意,這是所謂緩慢的智慧。 愛因斯坦說:「電腦是快速、精確卻愚 蠢得不可思議,人類是緩慢、不精確卻 聰明得不可思議,兩者結合之後的力量 難以想像。」

5. 「慢動」摘要(靜坐) 靜坐:將心思專注於某一點(一件物品、 一個聲音、一個概念 … ),可放鬆心靈、 降低血壓、使大腦產生低頻波。 靜坐使頭腦清晰、留意細節、身體機能 運作良好。 每天一、二十分鐘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5. 「慢動」摘要(瑜珈) 東方的運動養生法教人將時間拉長,慢 慢進入一種做好準備的放鬆狀態。即使 如柔道、劍道等快速出招的武術,武者 仍須保持一個緩慢的核心。 瑜珈有助於緩慢心境,維持生命動能 - 「氣」,並進入放鬆、緩慢的思考模式, 使人不只精神百倍、保持身材,更能有 自覺、專注力、耐心。

5. 「慢動」摘要(氣功) 氣功也被稱為「結合冥想與動作的瑜 珈」。其重點不在加速心跳、汗流浹背, 而在控制意識,使人在活動狀態中放鬆 心情,效果比瑜珈更明顯。 1930 英國皮拉提斯也發明一種帶有瑜珈 色彩的健身法,強調動作精準、專注、 控制呼吸。 西方運動科學家已贊同「放慢速度運動 效果佳」。這可用龜兔賽跑來解釋。老 虎伍茲就同時修練靜坐與皮拉提斯。

5. 「慢動」摘要(步行) 步行能幫助沉思,注意細節,紓解加速 的渴望。走路讓世界變大,也更有趣。 (康健雜誌曾有專及推廣健走) 慢速舉重是北美新流行的緩慢運動。一 般人花六秒舉起啞鈴,慢速舉重要二十 秒,迫使肌肉完全疲乏,徹底重建,並 強化關節、增加好的膽固醇。

6. 「慢療」摘要 反彈應急的醫療文化 正視另類療法:全球另類療法美年有超 過六百億美元的行情,它具有緩慢的本 質,以誘導而非強迫的方式來治療,重 點在放鬆、放慢。 整合醫學:結合有效的西方醫學與另類 療法。

7. 「慢性」摘要 匆促文化教育我們:「成果比過程重 要。」性愛也受「終點線心理影響」。 「譚崔」主張結合瑜珈、靜坐與性愛, 強調分享、親密與緩慢。

8. 「慢工」摘要(一) 因為消費慾望讓我們需要更多現金,我們用 高產能所換取的不是「休閒」,而是「收 入」。 科技發達讓人 24 小時連線待命。 歐洲國家最早致力於縮短工時,日本官方 2002 年也開始改變政策。 工作時間長不代表做得多。工作、生活平衡 更能提高產能。 「工作減速」:減少工作時間,並且在適當 的時間工作反而更能靜心,發揮創意。

8. 「慢工」摘要(二) 「荷蘭模式」: 荷蘭以團體協商方式壓低工作時數,以 較低待遇換取較少工時。結果荷蘭經濟 繁榮之餘,也擁有較高生活品質。相較 於美國人,荷蘭人花在交通、購物、看 電視時間較少,花在社交、學習、照顧 孩子、運動、休閒時間較多。許多國家, 尤其是日本,紛紛效法。

9. 「慢閒」摘要(二) 聯合國 1948 年正式宣佈休閒是基本人權。 人只有在娛樂中才能真正生活,柏拉圖 認為最高級的休閒形式就是安靜下來, 感受世界。 手工製品帶有創作的印記,東西更有價 值。 編織、園藝、反電視、音樂會、讀書 會 … 緩慢組織強調:能多慢就多慢。

10. 「慢世代」摘要 哈佛給新人的信:精通一門學問需要時 間,他們重視豐富的經歷,而不是簡短 密集的大學教育。 競爭壓力促使家長逼著孩子長大,學校 變成戰場。 「芬蘭模式」:在「緩慢教室」裡,學 生多了學習自由,少了機械式學習的辛 苦,學生反而能更努力研究。這使芬蘭 教育成果名列前茅

結論(一) 速度帶來樂趣、產能、與力量。緩慢運 動並非要取代速度,而是希望找出平衡。 這其中沒有一成不變的公式或萬用守則, 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必須有權利選擇自 己喜歡的步調。 經常深呼吸 , 提醒自己放鬆 。 放慢腳步 可以先從小地方著手 : 聊天 、 煮一餐 、 靜坐 、 關上手機 …

結論(二) 放慢腳步最大的好處就是重新利用時間 與平靜、與人、與文化、與工作、與自 然、與我們自己的身心,建立有意義的 聯繫。有人說這是過得更好,也有人說 這是修心。 緩慢哲學的中心教義就是慢慢的把事情 做好,並藉此享受更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