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遊憩觀光概論 第一章 休閒、遊憩觀光的意涵 休閒遊憩觀光概論 第一章 休閒、遊憩觀光的意涵 2012/09/20
本章目的 何謂休閒? 定義休閒、遊憩、遊戲、觀光等名詞 討論休閒的主要概念架構 引發個人參與休閒與遊憩的因素 休閒、遊憩與觀光三者的關係 休閒哲學的起源 古典休閒與現代休閒 定義休閒、遊憩、遊戲、觀光等名詞 討論休閒的主要概念架構 自由或剩餘時間 活動 心理狀態 引發個人參與休閒與遊憩的因素 休閒、遊憩與觀光三者的關係
檢視休閒的重要性 人生--如工作一樣重要(MADE OF HONOR-- the coffee collar) 以系統化的方式以檢視休閒 了解休閒、遊憩、遊戲、觀光等相關的概念,使休閒更有智慧塑造個人生活及社會 休閒的角色?人們如何運用休閒? 是否有些休閒活動優於其他? 休閒與工作教育經濟社會各層面的關係 從心出發的日子
QUESTION 何謂休閒? 你認為休閒重要嗎? 夢想--從勞力中解放 休閒是一種生活方式--選擇自己想作的事 2/3美國人認為休閒和工作同等重要。 夢想--從勞力中解放 休閒是一種生活方式--選擇自己想作的事 休閒不受限於任何形式(時間、地點、器材、對象…) 購物中心 教堂 自行車 電腦
休閒的概念 因人而異 (職務/教育/背景/年齡/收入) 因文化而異(西方/東方/宗教) 因社會組織而異(農村/政治形勢) 因動機而異(學習/放鬆/社交)
休閒起源 充滿造物主的祝福 敬畏上帝的神秘力量 近代的休閒重心已由神轉向人類本位 休閒也適用於大地 崇拜儀式中獲得平安與力量 科學技術精進 LEISUREAMUSEMENT 敬拜上帝取悅自己
何謂休閒? 古典休閒學 西元前三百年古羅馬人開始研究 希臘文休閒scholea是英文的school字源 透過學習(修身、藝術品味、政治參與…)專注投入快樂學習,可以得到自我超越的流暢體驗
休閒學之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空閒的時間(available 休閒是意識精神個性的開發;一切事物環繞的中心,是科學和哲學誕生的基本條件 人唯獨在休閒時才有幸福可言休閒是繁忙勞動的目的,而不是勞動效益的工具 不是必要工作時間外的殘餘 善用閒暇時間來進行反思修練,從事有意義的作為,足以實現美好的人生
現代休閒學 Pieper1904-1997 學術上休閒直到20世紀才被廣泛討論引用 Bulter May & Petgen (1960) 二次大戰後美國的伊利諾大學創立第一個大學部遊憩課程 Bulter 休閒指閒暇時間;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Pieper1904-1997 休閒:文化的基礎(1947),休閒可以陶冶心情,使社會更和諧 休閒是一種能力;不是虛耗時光 May & Petgen (1960) 在完成生活實際需求後的剩餘時間
有閒階級論(Veblen韋伯倫,1899) 休閒成為一種標認和社會制度 上層階級與廣大勞動群眾間的不同生活方式 無生產力的消磨時間只是在炫耀財富 有閒階級因擁有財富而產生的優越感與各種炫耀性的行動,他稱之為「炫耀性消費」。
休閒相關理論 需求層級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能力、認同 關係、感情、歸屬 安全感、心理上的安全 飢餓、休息、口渴
休閒相關理論 休閒動機模式 Beach& Ragheb(1983) 知識性因素 社會性因素 能力精進因素 避免刺激因素 學習、探索、發現、思考、想像 社會性因素 友誼的需求 人際關係的需求(渴望被尊重的需求) 能力精進因素 成功、征服、挑戰、競爭等以體育性活動為主 奧運比賽 避免刺激因素 逃離高度刺激的生活狀態避免社交接觸卓立不群清靜無為 藉休息來放鬆調整
休閒的益處 休閒本身是目的 1991年“休閒益處”一書學者研究 休閒體驗的感受與休閒需求的滿足,可以提升幸福感和自我價值感 人們參與自己喜歡的活動,藉由休閒行為來實現某些預期的利益 1991年“休閒益處”一書學者研究 研究報告對日常身體活動有特別興趣。 人們在戶外環境比在都市中更可減少緊張。 在休閒時心靈得以放鬆。 休閒活動可使家庭正面互動、滿足及穩固。 理論上或經驗上支持休閒機會可貢獻於社區生活。 休閒體驗的感受與休閒需求的滿足,可以提升幸福感和自我價值感
休閒的效益 對於休閒服務業而言 產生的效益包含了 顧客體驗休閒的效益來自於規劃者的領導與安排 經濟取向 非經濟取向 以金錢衡量服務的價值 豪華舒適的旅館設備 美食佳餚 非經濟取向 注重行為的改變 個人發展、體能進步、回顧、反省、自主、自由、心靈提升、美的鑑賞…
休閒的定義架構三大概念 以時間的觀點(休閒是時間) 以活動的觀點 (休閒是活動) 以存在狀態或以心靈狀態(休閒是一種態度)
思考一下 以(自由)時間的觀點 以活動的觀點 以存在狀態或以心靈狀態 來定義休閒,分別會產生的問題...
以時間的觀點來定義休閒 空閒的時間 休閒是剩餘時間(Clawson & Knetsch, 1966) 好處是可以量化、測量出來 生活的某部分時間中,有較多自由做想做的事 休閒是剩餘時間(Clawson & Knetsch, 1966) 一天的時間 – 工作-家庭- 維持生計 = 非義務性可支配的時間 支配的程度依個人選擇休閒活動 好處是可以量化、測量出來
以時間的觀點來定義休閒 負面的看法 爭議 VEBLEN(1899):休閒階級的出現,毫無生產力地消磨時間 義務時間與自由時間之區分? 藝術家 生病住院 坐牢 教師 失業者 學生 退休者
休閒是自由時間? Kaplan(1960) 各種類型的自由時間對不同的擁有者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有錢人永久且自願性的休閒 失業者暫時且非自願性的休閒 工作者自願性且被規律分配的休閒 身心障礙者永久性的失能 老年人的自願性退休 各種類型的自由時間對不同的擁有者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以活動的觀點來定義休閒 古希臘人 – 休閒schole 自己選擇的活動 許多活動被視為是休閒 好處是個人免於必須達成休閒理想的責任 認真但沒有必須要做的壓力之活動 自己選擇的活動 許多活動被視為是休閒 運動、旅遊、登山、慢跑、……. 好處是個人免於必須達成休閒理想的責任
以活動的觀點來定義休閒 許多活動被視為是休閒 思考 運動、旅遊、登山、慢跑、……. 對大多數人來說,打球是一種休閒,但對某些人來說也許並不是…….!? 職業球員
冥想的心情 (Mead,1958) ,不急的平靜的或不用考慮時間的 以存在狀態觀點(心靈狀態)來定義休閒 自由和釋放的態度或感覺 跳脫生活必須的瑣事 (亞里斯多德) 休閒分類模式: 娛樂、遊憩和沈思 ;沈思是休閒的最高境界層次;而冥想(沈思)是一種最高層的休閒方式 冥想的心情 (Mead,1958) ,不急的平靜的或不用考慮時間的
休閒分類 休閒分類模式: 娛樂、遊憩和沈思三層次(亞理斯多德)
---歸園田居 晉 陶淵明--- 陶淵明是魏晉風流的一位代表。魏晉風流是魏晉士人所追求的一種人格美,或者說是他們所追求的藝術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詩文使自己的人生藝術化。 陶淵明看到了社會的腐朽,但沒有力量支改變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 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 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以存在狀態觀點(心靈狀態)來定義休閒 休閒是一種心靈狀態 知覺自由(perceived freedom) 相信自己是自由的 自由的知覺:隨性參與並且離開 內在控制(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自我控制事件而非被事件掌控 休閒 義務 不受外力強迫 自主性活動:參與自己喜歡的活動
以存在狀態觀點(心靈狀態)來定義休閒 理想情況下,人們希望在政治上經濟上精神上都不受羈絆 但人往往在有所羈絆時,更能體驗休閒的益處,更加嚮往渴望。
休閒的概念是否適用於所有人? 過去歷史上幾乎所有有關於休閒的探討都圍繞著男人如何度過他們的休閒時光以及其休閒與工作之關係 家庭露營婦女 女性缺乏社會地位、政治地位 1900年巴黎第二屆奧運開始出現女性運動員,1924年,國際奧委會正式通過允許女子參加奧運會。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女子選手首度在田徑場上亮相。 家庭露營婦女 逛街男人 社會習俗受到歧視的人 窮人 黑人 同性戀 身心障礙者 富人vs 窮人、 失業者
休閒是全球性概念? 休閒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文化對於休閒產生不同定義 不同文化對於休閒存在不同的態度 西方人不同於亞洲人對休閒抱持不同心態 挪威人 美國文化 英國文化 印度文化 日本文化 西方人不同於亞洲人對休閒抱持不同心態
休閒是全球性概念? 西方人不同於亞洲人對休閒抱持不同心態 亞洲人認真工作、努力學習、有序社會、和諧氣氛的觀念較重 西方人正向且重要的 亞洲人負面的 亞洲人認真工作、努力學習、有序社會、和諧氣氛的觀念較重 西方人追求自我獨立、個人成就與表達自由 亞洲人行為的動機,在於社會需求而非個人需求 對於自我實現的定義有所差異 亞洲人:辛勤工作=自我實現 西方人:工作、休閒與自我實現在生活中是一種線性的關係
Recreation Re-create Recreate What??(再創造) 遊憩的定義 Recreation Re-create Recreate What??(再創造) Restore people’s minds that are fatigued. 解脫平日職責束縛讓自己再重新再來
遊憩的定義 遊憩(社會學大辭典) 遊憩提供個人走向健康愉悅之路 不受平日工作職責所束縛 個人或團體在閒暇時從事的任何活動 令人感到自由而愉悅的活動 使人感覺愉快、成就感、優越感的活動 讓人在繁忙的工作之後,重新返回工作崗位 遊憩提供個人走向健康愉悅之路 Gray & Ggreben(1979)
遊憩的基本理念 源自於工業化社會 工業革命的產品 人們工作之餘的生活調適 工作暇餘 工作遊憩 遊憩依賴工作存在 工作以外的活動得以獲得滿足的體驗
遊憩的核心元素是活動 但並非所有活動都是遊憩 遊憩者的動機在於活動參與的滿足感 獲得內在的快樂與滿足
遊戲 play 荷蘭歷史學家 (Johan,1950)提出遊戲需具體的要素 當代理論 自願的行為 與日常生活有別 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並非重要的活動,但非常吸引參與者 受規則約束 促使遊戲者私下形成社會團體 當代理論 兒童遊戲是形成人類能力的雛形 ( ERILSON, E.) 遊戲是認知的發展;從遊戲中可幫助兒童對真實世界的學習 ( PIAGET, J.)
遊戲的解釋 play 生理上 心理上 社會學 文化上 動物在消耗豐富的精力 低等動物運用直覺;高等動物運用遊戲去發掘能力 是一種反應;一連串的反應而成的一個複雜的經驗 人的行為在解除緊張,尋找愉悅;遊戲是一種放鬆能量的過程 ( FREUD, S.) 社會學 遊戲是有規則的 遊戲時能感覺到充實的意義,覺得自己是團體的一份子( LEE, J.) 遊戲是個人到群體、整個社會的媒介物 ( MEAD, G. H.) 文化上 藉由活動可幫助兒童暸解社會並承傳下去 遊戲幫助人類發展社會
遊戲的型態 Caillois(1958)把遊戲分成四種主要類型 遊戲的型態可以同時存在 暈眩遊戲(vertigo) 機運(chance) 暫時脫離現實,打破目前穩定狀態 遊樂園 機運(chance) 參與者無法控制結果 樂透彩 模仿(simulation) 藉模仿忘卻自我、偽裝自我、暫時拋棄自己的人格特質 化妝舞會、萬聖節 滿足經歷角色的慾望 比賽 competition 運動競技等 持續的注意力、適當的訓練、某種程度的技巧、對勝利的渴望 自願接受規則的規範,以獲得榮譽感 遊戲的型態可以同時存在
促使休閒、遊憩與遊戲的因素 崇尚自然;逃避文明 逃離一成不變的工作及責任 健身運動 自我改進 社交活動 結交新朋友 結交志同道合的人 與親戚朋友聚會 角色的認知 社會聲望 尋找刺激 自我實現 自我挑戰;成就感;競爭性 審美觀:智性的提昇 無聊殺時間
觀光的定義 Tourism 人們為了休閒、商務和其他的目的,離開熟悉的環境去某地旅行,且停留不超過一年 遠離日常生活及工作環境的人 中國大陸:旅游 人們為了休閒、商務和其他的目的,離開熟悉的環境去某地旅行,且停留不超過一年 遠離日常生活及工作環境的人 過夜、離家超過50或100哩以上的遊客 是一種經濟現象(產業) 由許多部分組合而成:運輸、住宿、餐飲、百貨、旅行安排...等。
觀光 觀光是現代熱門的名詞 觀看何物 ‧ 無非風花雪月 光臨何事 ‧不外吃喝嫖睹
觀光TOURISM 中國易經<觀卦> 觀國之光 遊覽視察一國之政策風習者為觀光 世界觀光組織 WTO (1991),針對觀光業旅客觀光客的定義提出明確的界定 觀光業是指人們離開日常生活環境,而至某一地旅行或停留不超過一年的休閒、商務和其他目的之活動。
休閒、遊憩、觀光之範圍 休閒(LEISURE)、觀光(TOURISM)、遊憩(RECREATION ),三者是十分相近的名詞並無明確的界定與區分。 遊憩 休閒 觀光 當地 非當地 個人旅遊 商務旅遊
休閒、遊憩、與觀光的範疇 休閒 LEISURE的範疇廣大,包含遊憩與觀光的活動。 觀光與遊憩的範疇有許多地方是重疊的。 遊憩的範圍較小,觀光(活動)範圍較大。 應視人們之活動目的、空間距離、及時間長短加以區分。
旅行Travel Mclntosh (1990),旅行的概念源自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較高社會階層的人們,到巴黎雅典或開羅旅行實際體驗另外的文化生活方式。 現代旅行源自16世紀,英國伊麗莎白一世時期,至18世紀盛行,成為英國上流社會的典型休閒活動。 電影「窗外有藍天」 Grand tour 17、18世紀盛行的海外旅遊 以教育為主要目的。 學習文化語言。 一般為三年,目的地為法國、義大利知名城市。
觀光業tourism 觀光業OR 旅遊業 觀光業是一個組合型產業,提供遊客或團體在外旅遊期間所需 經由遊客、旅遊供應商、當地政府、當地社區及其周邊環境合作與互動,以吸引及接待遊客的一種過程、活動和結果。 觀光業是一個組合型產業,提供遊客或團體在外旅遊期間所需 旅行業 交通運輸服務 住宿 餐飲 購物 娛樂 活動 其他服務
TERMINOLOGY 國際觀光業 INTERNATIONAL TOURISM 國內旅遊 DOMESTIC TOUR:國民旅遊 INBOUND TOUR ( ) OUTBOUND TOUR( ) 國內旅遊 DOMESTIC TOUR:國民旅遊 境內旅遊 INTERNAL TOUR 國家觀光業 NATIONAL TOURISM 一國的觀光業國內旅遊、國外旅遊;泛指旅行社、航空公司、和其他供應商所組成的觀光業市場。
觀光業的發展 古代旅遊 中古時期(世紀初-13世紀) 文藝復興(14-17世紀) 工業革命時期(18世紀) 現代大眾旅遊 埃及金字塔 希臘、羅馬 中古時期(世紀初-13世紀) 基督教、回教徒的朝聖之旅 馬可波羅的中國之旅 文藝復興(14-17世紀) Grand tour 工業革命時期(18世紀) 旅行社之父 THOMAS COOK 1841年組團 代辦各項服務:旅程安排、購買車票、貨幣兌換、旅行手冊、旅行支票。 現代大眾旅遊 現代交通運輸工具 休閒的觀念
休閒的分類 國內學者以活動項目來分類 陳在頤 (1985) 陳彰儀 (1985) 動態遊戲和運動 體育性 社交服務性 社交活動 知識性 音樂活動 藝術及手工 戲劇活動 舞蹈 自然及戶外活動 文藝活動 收集及收藏 社會服務 陳彰儀 (1985) 體育性 社交服務性 知識性 藝術性 娛樂性 作業性 休憩性 與小孩有關
休閒的分類 文化人類學以既有的休閒狀況為基礎 無法顯示出各種休閒活動的本質差異 積極 VS 消極 生理VS 文化 娛樂 詩歌 狩獵 音樂 賭博 無所事事 到處徜徉 遊山玩水 逛街 生理VS 文化 勞動後的休閒 按一定的型式 或規則進行 無法顯示出各種休閒活動的本質差異
休閒分類 以休閒遊憩本質內涵來分類, 鄭健雄(1997) 情境取向的休閒 體驗取向的休閒 成果取向的休閒
情境取向的休閒 知識型 藝術型 悠閒型 一切探索真理、啟發智慧的知識性活動。 研讀書籍 學術研究 演講會 進修活動 研習營 等學術性質活動 研讀書籍 學術研究 演講會 進修活動 研習營 等學術性質活動 藝術型 係指所有增進美學涵養的藝術性活動。 文學 詩歌 戲劇 攝影 書法 繪畫 音樂 舞蹈 手工藝 悠閒型 則指全心投入「沉思冥想」、「無所為而為」的悠閒意境 包括冥想、沉思、靜坐、漫步、獨自垂釣等。
體驗取向的休閒型態 競技遊戲型 一般遊戲型 民俗文化型 親身體驗型 指一種有組織的遊戲,它設定了規則、時間長度與場地大小,具有競爭的形式,且有勝負結果的比賽活動。 田徑賽 拳擊賽 球賽 棋奕 職業比賽 一般遊戲型 一切依賴機率來分勝負的「博弈遊戲」、各類人為模擬的「虛擬遊戲」、以及會產生生理暈眩的「暈眩遊戲」。 賭博 抽獎 摸彩 電腦遊戲 童玩 遊樂場 民俗文化型 由宗教祭典或民俗祭祀所衍生的文化性活動,有一定進行儀式或形式,並附帶許多競技遊戲與民俗技藝表演。 民俗慶典 宗教祭祀 民間技藝 國家重點節慶 親身體驗型 具有教育目的之親身參與體驗活動, 透過解說服務 使參與者了解大自然的奧妙或生產過程 自然生態體驗活動 觀光採果體驗活動 市民農場
成果取向的休閒型態 戶外遊憩型 消遣娛樂型 社交聯誼型 指任何發生於戶外(out-of-doors)的活動或野外遊憩活動。 旅遊 健行 露營 散步 跑步 騎腳踏車 騎馬 海上活動 消遣娛樂型 指工作以外的任何消遣活動或嗜好。 電影 電視 KTV 寵物 種花 聊天 賞鳥 社交聯誼型 指工作以外、且與團體規範與社會制約有關的聯誼活動。 團體聚會 社團活動 社區聯誼 喜慶宴會 自強活動
休閒產業的定義與分類
產業vs.休閒產業 產業 休閒產業 由許多生產具有相關產品或服務的一群廠商所組成的群體 生產或提供人們從事休閒活動所需之相關產品或服務之企業或群體 生產者(經營主體) 營利的休閒產業(民營企業) 非營利組織(政府機關團體) 國家公園、博物館、體育(運動場館…)影視、交通、旅行社、餐飲業、社區服務…等
休閒產業的分類 Tribe(1999) 依時間、休閒、遊憩與旅行之架構,將休閒產業分成 室內休閒業 戶外遊憩業 觀光旅遊業 提供室內休閒使用的相關產品或服務之事業 戶外遊憩業 提供從事戶外遊憩之相關產品或服務之事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 觀光旅遊業 提供觀光旅遊相關產品或服務之事業
行業標準分類 我國行業標準分類係供統計分類之用,民國56年公布試行 分類架構計分為大、中、小類3個層級 大類參照1958年聯合國國際行業標準分類(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 ;ISIC)編訂 中、小類則根據我國國情需要,並參考美國、日本、加拿大三國人口普查之行業標準分類酌予增減。 民國60年增為大、中、小、細類4個層級。 其後為反映產業結構變遷,循例每5年重新檢討修訂,於100年完成第9次修訂。
行業標準分類 行政院主計處(100年第9次修正) A大類「農、林、漁、牧業」 B大類「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C大類「製造業」 D大類「電力及燃氣供應業」 E大類「用水供應及污染整治業」 F大類「營造業」 G大類「批發及零售業」 H大類「運輸及倉儲業」 I大類「住宿及餐飲業」 J大類「資訊及通訊傳播業」 K大類「金融及保險業」 L大類「不動產業」 M大類「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 N大類「支援服務業」 O大類「公共行政及國防;強制性社會安全」 P大類「教育服務業」 Q大類「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 R大類「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 S大類「其他服務業」
住宿與餐飲業(I大類) 住宿服務業(55) 餐飲業(56) 短期住宿服務業 其他住宿服務業 餐館業 非酒精飲料店業 酒精飲料店業 餐食攤販業 調理飲料攤販業 其他餐飲業
資訊及通訊傳播業(J大類) 出版業(58) 影片服務、聲音錄製及音樂出版業(59) 傳播及節目播送業(60) 新聞、雜誌、書籍出版 軟體出版 影片服務業 聲音錄製及音樂出版業 傳播及節目播送業(60) 廣播業 電視傳播業及有線付費節目播送業
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 (R大類) 凡從事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之行業均屬之,如現場表演、經營博物館、博弈、運動、娛樂及休閒服務活動。 中類架構 創作及藝術表演業 (90) 圖書館、檔案保存、博物館及類似機構(91) 博弈業 (92) 運動、娛樂及休閒服務業 (93)
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 (R大類) 創作及藝術表演(90) 圖書館、檔案保存、博物館及類似機構(91) 博奕業(92) 創作業 藝術表演業 藝術表演輔助服務業 藝術表演場所經營….. 圖書館、檔案保存、博物館及類似機構(91) 圖書館、檔案保存業、博物館及其他類似機構 圖書館、植物園、動物園及自然生態保護機構 博物館、歷史遺址….. 博奕業(92) 博奕業 運動、娛樂及休閒服務業(93) 運動服務業 職業運動業、運動場館業、其他運動服務業 娛樂及休閒服務業 遊樂園主題樂園 視聽及視唱業 特殊娛樂業 遊戲場業 其他娛樂及休閒服務業
支援服務業(N大類) 租賃業(77) 運動及娛樂用品租賃業 錄影帶及碟片租賃業 旅行社 (79) 旅行及相關代訂服務業(790)
休閒產業組織性質 完整的休閒遊憩產品服務 營利組織 非營利組織-不以營利為主要目的的組織 民間廠商/企業 政府機關/民間機構 國家公園 國家級風景特定區 縣級風景特定區森林遊樂區 公營觀光區 海水浴場 文化古蹟 其他(節慶活動….)
其他休閒產業的分類 吳松齡(2003)在休閒產業經營管理一書 包括休閒活動之提供者、規劃者、經營者、管理者、參與活動者共同構成休閒產業 提供休閒活動的組織、機構與企業稱之為 -- 休閒事業 將台灣常見的休閒事業加以分類如下
國內休閒產業的範圍與分類 觀光產業 生態旅遊產業 特色產業 休閒購物產業 文化/宗教/冒險/運動/商務等活動結合旅遊發展 自然保育、遊憩結合旅遊發展 將生態環境威脅減到最低 特色產業 地方特色結合旅遊發展 文化/宗教/藝術/生態/能量/學習/冒險/商務 休閒購物產業 休閒購物中心
台灣的生態觀光 賞鯨 賞鳥 自然步道 溼地 原住民 登山 龜山島、花蓮外海 八卦山、七股、關渡 草嶺古道、擎天崗、八通關古道 七股、關渡、四草 原住民 三地門原住民園區 登山 台灣百岳
休閒產業的範圍與分類 寂寞遊旅產業 主題遊樂園 休閒度假產業 飲食文化產業 線上遊戲/虛擬社群/線上交友 21世紀的休閒產業 塑造特定意象的遊樂園 六福村 九族文化村 迪士尼樂園 休閒度假產業 渡假村/休閒農場/休閒花園 飲食文化產業 夜市/商店街/廟口/地方特色餐飲/名產
國內休閒產業的範圍與分類 會議產業 休閒運動產業 知識產業 宗教信仰產業 文化藝術產業 大型會議中心/展覽 以大型會議帶動當地觀光/飯店/運輸之成長 休閒運動產業 俱樂部結合休閒/健身/運動/親子 知識產業 工藝創作/電影/影音活動 提昇生活品質 宗教信仰產業 大甲媽祖遶境 文化藝術產業 傳遞散播社會、文化、人文、歷史、之「真善美」
國內休閒產業的範圍與分類 觀光產業 生態旅遊產業 特色產業 休閒購物產業 文化/宗教/冒險/運動/商務等活動結合旅遊發展 自然保育、遊憩結合旅遊發展 將生態環境威脅減到最低 特色產業 地方特色結合旅遊發展 文化/宗教/藝術/生態/能量/學習/冒險/商務 休閒購物產業 休閒購物中心
國內休閒產業的範圍與分類 寂寞遊樂(線上遊戲)產業 主題遊樂園 休閒度假產業 飲食文化產業 線上遊戲/虛擬社群/線上交友 21世紀的休閒產業 塑造特定意象的遊樂園 六福村 九族文化村 迪士尼樂園 休閒度假產業 渡假村/休閒農場/休閒花園 飲食文化產業 夜市/商店街/廟口/地方特色餐飲/名產
國內休閒產業的範圍與分類 會議產業 休閒運動產業 知識產業 宗教信仰產業 文化藝術產業 大型會議中心/展覽 以大型會議帶動當地觀光/飯店/運輸之成長 休閒運動產業 俱樂部結合休閒/健身/運動/親子 知識產業 工藝創作/電影/影音活動 提昇生活品質、創作 宗教信仰產業 大甲媽祖遶境 平溪天燈 文化藝術產業 傳遞散播社會、文化、人文、歷史、之「真善美」 音樂、藝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