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清末的外力衝擊與近代化 第二節 近代化的努力
學習目標 明白沈葆楨、劉銘傳來臺的原因(涉外事件) 了解沈葆楨、丁日昌、劉銘傳、邵友濂在臺灣的建設與措施 知道清領後期,臺灣行政區劃的變遷
沈葆楨的籌畫與改革 課文整理 一、來臺背景:同治13年(1874)日軍侵臺事件。 二、意義:清朝由消極轉為積極經營臺灣。 三、建設內容: 1.建「億載金城」砲臺─聘法國工程師 2.造恆春城 3.機器開採基隆煤礦 4.開山撫番 5.調整行政區劃─二府八縣四廳 6.獎勵忠君氣節
沈葆楨在臺措施 電子教學講義P43
P83
沈葆楨的建設--開山路 課文整理 一、原因: 1.臺灣交通未開,防禦功能難以發揮。 2.原住民漢化不足。 二、開山內容: 1.定義:有計畫移墾未開發山區。 2.命羅大春等人,分別開發三條道路: A.北路:蘇澳到奇萊(今花蓮縣)。為今日「蘇花公路」前身。 B.中路:林圯埔(今南投縣竹山鎮)到璞石閣(今花蓮縣玉里鎮)。為今日「新中橫公路」前身 C.南路:赤山莊(今屏東縣萬巒鄉)到卑南。為今日「南迴公路」前身。
P83
P83
沈葆楨的建設—撫番 課文整理 一、目的:有計畫使原住民漢化,並加速臺灣開發。 二、方式: 1.擬定通語言、禁仇殺、教耕種、設番學、變風俗等各種計畫。 2.在開闢道路所經之地,招撫各社原住民。 3.對不服教化或抵抗者,則以武力對付。 4.解除臺灣禁令: A.時間:光緒元年(1875年)奏准解除 。 B.原因:禁令對「撫番」工作限制頗大。 C.內容:廢除禁止漢人攜眷來臺、禁止漢人進入 山地、禁止漢人娶原住民為妻等種種禁令。
P83 P84
沈葆楨的建設—調整行政區劃 課文整理 原因:沈葆楨為因應防務及移墾開發需求,大幅調整臺灣行政區劃,以配合社會經濟發展。 「二府八縣四廳」: 光緒11~13年(1875~1887年) 1.增設臺北府 2.東部後山增設卑南廳 3.加強南路防務,又增設恆春縣
沈葆楨的建設—其他方面 一、獎勵忠君氣節:奏請追祀明末遺臣鄭成功,並在臺南建「延平郡王祠」。 課文整理 沈葆楨的建設—其他方面 一、獎勵忠君氣節:奏請追祀明末遺臣鄭成功,並在臺南建「延平郡王祠」。 二、端正風俗:加封嘉義城隍、蘇澳海神及安平海神。 結論:沈葆楨在臺停留時間雖僅年餘,卻是清末首先調整治臺政策的關鍵人物。
P84
P84
丁日昌的建設—加強臺灣防務 課文整理 一、奏請清廷購置鐵甲船、練水雷軍、建新式大砲、練洋槍隊等,但因清廷財政短絀,未獲具體支持。 二、重視煤、鐵礦藏的開採與產銷。 三、架設臺灣府城至旗後(今高雄市)與府城至安平二條電報線。
P85
丁日昌的建設—開山移墾 課文整理 一、調查土地利用情形:命人清查原住民地界。 二、設立「招墾局」:奏請清廷派員赴汕頭、廈門、香港等地,設立「招墾局」。 三、廣招內地漢人來臺開墾:
丁日昌的建設--撫番 課文整理 一、背景:繼沈葆楨之後來臺。 二、策略:與沈葆楨略不同,較注重原住民教養,以安撫達到教化目的。 1.諭令原住民薙髮歸誠。 2.教導原住民耕種之法。 3.廣設義學教以識字。 4.設醫施藥。 5.禁止漢人欺壓原住民。
P85
P85
電子教學講義P43 丁日昌的規劃經營
劉銘傳的新政 一、背景:因法軍侵臺,清廷開始重視臺灣,派劉銘傳入臺督辦防務。 二、項目: 1.開山撫番 2.調整行政區劃 課文整理 劉銘傳的新政 一、背景:因法軍侵臺,清廷開始重視臺灣,派劉銘傳入臺督辦防務。 二、項目: 1.開山撫番 2.調整行政區劃 3.改革財政 4.交通建設 5.其他新政
課文整理 劉銘傳的建設—開山撫番 開墾:設撫墾局─招募漢人移墾 撫番: A.賜銀兩 B.設番學堂 C.派人教導農耕技術
劉銘傳的建設--行政區劃 課文整理 背景:配合「開山撫番」與建省所需,且既有行政區劃過寬且廣,不易控制。 內容: 1.增設:臺南府、臺東直隸州 2.將既有縣廳做適度調整: 臺北府:轄淡水、新竹、宜蘭三縣及基隆廳。 臺灣府:轄苗栗、彰化、臺灣、雲林四縣及埔里社廳 臺南府:轄嘉義、安平、鳳山、恆春四縣及澎湖廳。 3.臺灣正式建省:光緒11年(1885) A.刺激事件:清法戰爭 B.首任巡撫:劉銘傳
P86
P86
劉銘傳的建設--籌措新政財源 課文整理 清丈田賦: A.增加稅收 B.因損害地主權益而招致反彈(施九緞事件) 贊助商人購買新式製糖機器:使蔗糖輸出漸回升 煤礦開採: A.新購機器 B.聘請外國工程師 C.設置專用鐵路
P86
P86 一是清丈:重新丈量土地 二是改賦,重訂稅則,取消業戶,讓握有土地經營權的佃戶,成為納稅義務人 三是大租減四留六
劉銘傳的建設--交通建設 課文整理 一、公路 1.興建從臺北府通往宜蘭之道路,為今日「北宜公路」的前身。 2.銜接臺北-基隆-淡水的道路,為今日「淡金公路」的前身。 二、鐵路:光緒13年(1887),鋪設由基隆通往新竹的鐵路,使臺灣擁有第一條鐵路。 三、郵政:將舊有驛站制度改造為現代郵政系統,在臺北設立「郵政總局」。 四、電報:鋪設聯絡臺北、基隆、臺南各地之電報線。 五、航運:規劃與對岸與南洋各地航線
課文整理 劉銘傳的建設--其他新政 民生建設:於臺北城內 A.電燈 B.自來水 洋務人才的培育:A.西式學堂 B.電報學堂
清治時期只完成基隆到新竹間的鐵路 P86 航線遍及中國沿海各港、新加坡、呂宋 P87 設立中西學堂、電報學堂
P86
劉銘傳的新政--- 奉一隅之設施,為全國之範 電子教學講義P44 劉銘傳的新政--- 奉一隅之設施,為全國之範
劉銘傳的新政--- 奉一隅之設施,為全國之範 電子教學講義P44 劉銘傳的新政--- 奉一隅之設施,為全國之範
邵友濂的建設 邵友濂接任第二任巡撫:光緒17年 各項作為: 1.緊縮政策─衡量臺灣財政狀況 2.吏治方面─重官吏操守與人才提拔 3.文教方面─修《臺灣通志》 4.調整行政區劃─增設南雅廳,隸屬臺北府 5.開拓財源─於瑞芳設「金沙抽釐局」 6.應付日本野心─展開備戰工作
P87
P87
P87 P88
P88
億載金城 臺南億載金城是臺灣第一座現代化的砲臺,古稱為「安平大砲臺」或「二鯤鯓砲臺」,是為了對抗因牡丹社事件而犯臺的日本軍隊。西元1874年沈葆楨先抵安平,認為應建立大砲臺以保衛府城,後於1876年由法國工程師所設計建造完成。 建築形制上,億載金城屬於西洋稜堡式的方形砲臺,四角凸出,中央內凹,建材大量取自荒廢的熱蘭遮城(安平古堡)城牆。環繞砲臺並有護城壕,砲臺上分置大、小砲,城堡中央則為操練場;形制完善、規模宏大,加上砲臺威力強大,可說是臺灣南北砲臺中,劃時代的重要里程碑。
億載金城 光緒2年全台第一座西式砲台終於完成,沈葆楨題億載金城四字於大門入口。從此擔任起保國衛土的重責大任。億載金城不僅是全台第一座現代化西式砲台,也是全台第一座配備英國阿姆斯壯大砲的砲台。 日治時期,砲台遭毀損,曾一度荒廢於荒煙蔓草之中,後被列為府城名勝之一加以保存。光復後,大規模整修,現為一級古蹟,即是今天所呈現的風貌。
恆春古城 恆春古城於清光緒元年選定城址後,委由各縣仕紳建造,於光緒5年7月15日峻工。恆春城周圍共972丈,厚2丈,有東西南北四門,每個域門頂端所建的砲臺高1丈7尺,寬6丈9尺,共分內外兩道。城門共有兩扇,高1丈2尺,寬6尺。城內街道呈丁字型,昔日北門為正門、是古城之官道,這一帶為練兵營,因此甚少居民。現今北門的城牆上還保存著立於清光緒2年的恆春古城唯一碑石。 恆春古城建城時除四道城門外,還築有城臺、城樓、炮台四座。城樓各高1丈2尺7寸,寬6丈7尺,深1丈4寸。沿城周圍共築有1384個城垛。而今城垣大部分還在,但因居住環境改變,城牆多巳破壞,只留四個城門尚屬完整。
東門位於恆春往滿州200縣道上,城門、城牆、砲台及砲孔都保存得相當完整,遊客可登上城牆漫步,遠眺三台山,也是恆春古城最佳拍照地點。
西門位於西門路、中山路、中正路交叉路口附近,中山路恆春老街上,昔日為恆春商區,目前只剩下一小截城垛及門洞,融入現代建築之中。
南門最容易發現,進恆春鎮後往墾丁方線前進,過恆春警察局不遠即可發現南門圓環,因城市改建週遭城牆都已拆除,為恆春鎮內重要交通輻輳地。
北門原為古城正門,進恆春鎮後走西門路轉中正路,仔細看路標左轉即可發現北門,城牆整修完成後可連接至東門,可遙想當時城門舊觀。
北路的開闢 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事件發生,清廷命沈葆楨來臺處理各項防務與善後事宜。沈葆楨來臺後推行「開山撫番」政策,調兵分南、中、北三路鑿山開道,以連絡前山與後山。北路是由臺澎道夏獻綸與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共同修築完成,負責開闢蘇澳至花蓮的北路。同治十三年(1874)八月,羅大春率領以泉勇為主的部隊抵達大南澳,乃立碑以明篳路藍縷的艱辛,並記「羅大春開闢道路里程碑記」,詳記蘇澳到花蓮港的里程。花費了八個月的時間,清軍完成一條寬1.5~3公尺,長約132公里的山路,有些路段逼近海岸線。北路通達花蓮後,移民在此地建立新聚落,故命名為「新城」,即現今花蓮縣新城。
吳光亮開闢中路:八通關古道 吳光亮(1833~1898),字霽軒,廣東英德縣人,原任福建福寧鎮總兵,同治十三年,經臺灣鎮總兵張其光推薦,由沈葆楨奏調來臺,其所率粵勇千名,稱「飛虎軍」左翼、右翼兩營。光緒元年(1875),吳光亮率粵勇二千人,負責中路「開山撫番」的任務。 八通關位於玉山下東北角,距離玉山主峰四公里半。此稱呼原是鄒族對玉山之稱呼,鄒語稱之為「PAN TOUN KUN」。1888年(光緒十四年)清朝修築林埔到樸石閣的中路,由南澳總兵吳光亮率軍所闢築,由林圯埔(今南投竹山)經鳳凰山、東埔、八通關、越秀姑巒山沿拉庫拉庫溪東下至璞石閣(今花蓮玉里);全長265華里(152餘公里),歷經10月餘完工,此後改稱此地為八通關。古道為登玉山道路之要衝,因此清朝於此設置營壘;日人在此則設有警察駐在所,1987年(民國76年),經內政部列為國家一級古蹟保護。
南路的開闢者:袁聞柝 江西樂平人。咸豐初年,預鄉團練事。1860年從左宗棠軍平浙入閩。1869年捐陞同知。1873年檄赴臺灣。1874年牡丹社事件日兵船至,臺澎道夏獻綸使袁登船,切詰釁由。日稱代琉球人報復,袁責以社番清之所屬,當由清官府究辦等詞。欽差大臣沈葆楨渡臺,即命入山招撫。攝南路同知,募軍勇由南路進。1875年初至後山埤南,染瘴病劇,遂出山。同年復入山,招撫各番社,並招民墾荒,興屯田,設番學,以功晉陞知府。1878年起隨提督吳光亮勦各番社,平之,1879年創建南路同知署於埤南。1881年署臺灣府事。1883年補福寧府知府,抵任數月卒,年63。著《日本窺臺始末》、《開山記》。
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位於臺南市,昔稱開山王廟,建於1662年(明永曆十六年)後,是全臺僅有的福州式廟宇建築。主祀民族英雄鄭成功。入清之後,廟漸圮,至乾隆年間重建,馨香再盛,到清同治十三年間,欽差大臣沈葆楨來臺籌辦防務,深入了解民意,臺灣府進士楊士蒙等稟請:強調鄭成功是「明室遺臣」,而不是清朝的「亂臣賊子」。次年,奉旨建祠並追諡忠烈,並由臺南官民籌募經費,從福州載來工匠、材料,將開山王廟擴建成一棟臺灣少見的「福州式」建築,於光緒元年竣工。名稱也改為「明延平郡王祠」。光復後,政府為表彰明鄭復臺精神,民國五十年重建,將原福州式建築拆除,改建為鋼筋水泥的中國北方式建築。 (資料來源:臺南市文化局網頁)
延平郡王祠1 明鄭時移台的子民為紀念延平郡王,改以「開山王廟」來減少清廷的關切。直到同治年間,欽差大臣沈葆楨在牡丹社日人侵台事件後來台籌防務,才上書請旨請求將鄭成功視為前朝遺臣而非本朝之亂臣賊子。獲得清廷的同意後,這才重新修廟,正式命名為「明延平郡王祠」。 沈葆楨並寫了一幅對聯,至今仍掛在正堂右側:「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延平郡王祠2 日人據台,大肆破壞孔廟、關廟、書院,惟獨卻在延平郡王祠增建當時台灣第一間神社,開山神社奉祀鄭成功。這是因為鄭成功在日本出生,其母田川氏為日本人。日人反而鼓勵祭祀鄭成功,一方面有收買人心的意味,一方面似乎也有以日本人的後代也曾經統治過台灣,來隱喻日人也有據台的正當性。
延平郡王祠3 抗戰時期,延平郡王祠乏人整理。光復初白崇禧才又於原鳥居石柱刻對聯:孤臣秉精忠,五馬奔江,留取汗青垂宇宙。正人扶正義,七鯤拓土,莫將成敗論英雄。橫書「忠肝義禮」,上頭有青天白日徽。 民國五十二年政府為表彰鄭成功對台灣的開發的貢獻,成立「民族英雄鄭成功史蹟修建委員」重新規劃整建,民國五十三年整建翻新時,成功大學教授黃典權再將白將軍原題對聯抹掉,改題上『孤臣秉孤忠五馬奔江留取汗青垂宇宙,正人扶正義七鯤拓土莫將成敗論英雄』對聯,但日期仍保留為白崇禧將軍題字日期,也是現今後人在延平郡王祠所看到的牌坊而成今日「延平郡王祠」。
延平郡王祠舊照 沈葆楨所建的「延平郡王祠」舊照。 (尹章義蒐藏》)
沈葆楨:「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海門天險 根據記載1884年7月16 日,劉銘傳帶領「銘 軍」抵達基隆,第二天 法艦就跟蹤而來。雙方 開激烈砲戰。一千餘官 兵在劉銘傳率領下擊退 法軍。今天列為一級古 蹟的基隆二沙灣砲臺,便是當年劉銘傳所建。頂部有攻擊用之射口,並刻有「海門天險」題字。
獅球嶺砲臺 中法戰役時,法軍登陸基隆,劉銘傳在獅 球嶺二沙灣等地建西式砲臺抗敵。
滬尾炮臺—北門鎖鑰 自古以來,淡水滬尾港,由於地理位置屬交通要衝,於清朝時期即為國際商港,因此迭遭外力侵犯,為兵家必爭之地,故劉銘傳來臺後遂請德人修建防禦性砲臺,即現址「滬尾砲臺」-北門鎖鑰 。
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台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遂加強台灣海防的建設,所以決定在各個海口增建砲台以利防禦。劉銘傳知道中國砲船、科技、訓練方式,皆遠遜於外國的船堅炮利,所以就採取「師夷之長以制夷」,希望能學習到外國先進的技術,所以特別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負責督造,以西洋砲台為建築範本,於一八八六年在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五處海口趕造十座新式砲台。其中,滬尾有兩座砲台,一為「北門鎖鑰」,即今之滬尾砲台,另一為「保固東瀛」,但今已不見其遺跡。
劉銘傳還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砲三十一尊,並全數安裝於這十座新砲台上。光緒十五年(1889)大砲安裝完竣,但是滬尾砲台實際並未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也是劉銘傳在台灣本島所建砲台中,唯一碩果僅存的一座,所以具有其特殊的意義與價值。 到了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砲台內的四門大砲(所以現在砲台內已經沒有大砲了,現今仍遍尋不著,懷疑當初為日軍所熔),改將此地作為砲兵射擊的練習場。台灣光復後,滬尾砲台改由國軍駐防,民國74年(1985)由內政部指定為第二級古蹟,精省後轉歸臺北縣政府管理,並經整修開放供民眾參觀。
正門上方有劉銘傳親題「北門鎖鑰」門額,意指此砲台位居台灣北部出入門戶,為軍事重要據點。
儲備砲彈用之砲彈形狀的凹槽
福建巡撫丁日昌於西元1875年底抵臺,是他最早計畫在臺建造鐵路,正當此時大陸保守人士反對搭建鐵路,要拆毀吳淞鐵路,所以奏請將材料移臺,當時富紳林維源、林維讓兄弟認捐五十萬洋銀以築鐵路,後來卻因為丁日昌去職,捐款被移作他用,運自上海的吳淞鐵路軌材成了廢物。 1887年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奏准興建鐵路,因臺灣地處邊陲,保守反對的聲浪小,加上李鴻章暗中幫助才能順利推展。當初建鐵路的理由是調兵便捷,有利海防;築路同時修橋,有利臺灣交通。首先在臺北成立臺灣鐵路總局,聘請洋人任顧問及工程師,臺北至基隆由兩家德商公司承辦,臺北以南由英商怡和洋行承辦,所用枕木大半由福建購運,少數來自香港。
1887年6月開始由大稻埕(臺北迪化街)往基隆舖設,由官兵當工役,因為技術差又與洋工程師無法合作,於是進度緩慢,直到1891年劉銘傳辭官時,才築到基隆,穿越獅球嶺隧道長五百七十三公尺,隧道南端有劉銘傳所題「曠宇天開」的字樣。 劉銘傳本來計畫向南築至彰化,因劉銘傳與臺灣兵備道劉璈不和,劉璈在臺南抵制,使劉銘傳的築路措施無法在南部推展。1892年築到中壢,1893年築到新竹,當時的臺灣巡撫邵友濂,因財政經費短絀而停建鐵路。因此清治時期只完成基隆到新竹間鐵路。 (資料來源:臺灣鐵道網)
清領時期的基隆火車站 1891年(光緒17年)10月20日,「雞籠—水返腳」段鐵路通車時,於基隆站現址北方設置「雞籠火車碼頭」。
第一次手寫火車票 第一次手寫火車票的往返地點為錫口(今:松山)~水返腳(今:汐止)。基隆至臺北通車後,當時的火車票是在郵票上加寫前往的地點。
騰雲一號 製造廠商:德國 HOHENZOLLERN 目前陳列於臺北二二八公園裡 臺灣最早的火車頭
臺灣第一盞電燈 1880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研發並裝設了碳絲電燈,轟動歐洲。根據淡水海關稅務官員莫士(H.B.Morse)的報告,1885年,臺灣巡撫劉銘傳修築臺北城牆,並蓋了新衙門。透過丹麥電氣工程師的協助,衙門裡裝設了電燈,各主要街道也架起電燈。淡水有名的加拿大籍傳教士馬偕(1844年生)在1888年的日記也記錄:「艋舺開始裝設電燈,我帶學生去發電所參觀。」 後來因設置與維持費用太貴,劉銘傳的電燈建設只立寥寥幾盞。不過在當時,仍然傲視全中國,是中國屬一屬二進步城市的現代化創設,也讓臺北只比倫敦、紐約、上海晚三年,卻比東京早兩年開始有電燈。 (資料來源:陳柔縉著,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頁72)
P87
台灣布政使 清代每省設布政使一人,掌管行政及財政,俗稱「藩台」,品級與巡撫相同,都是從二品官。台灣原本隸屬福建省,因此必須受福建布政使和福建按察使管轄。光緒十一年(1885)台灣建省後,第一位布政使邵友濂在光緒十三年十月到任,並於第二年起正式辦公,此後台灣才有布政使。全台灣的財政、兵餉、土地田畝等,都由布政使管轄。此外又兼管茶釐總局、稅釐總局、鹽務總局、磺油局、支應總局、軍火總局、火藥總局、電報總局、郵政總局、鐵路商務總局、輪船局等單位。
昔日的臺北府衙門 臺北府衙門約位於今日重 慶南路、懷寧街之間。 日本人佔領臺灣後,曾以 臺北府衙門為軍隊臨時駐 防之地,後來拆毀臺北府 P91 臺北府衙門約位於今日重 慶南路、懷寧街之間。 日本人佔領臺灣後,曾以 臺北府衙門為軍隊臨時駐 防之地,後來拆毀臺北府 衙門,被遷移至植物園。
P88
好站連結 2007年第八屆「臺灣學校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沈葆楨的建設http://librarywork.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7/hcps1/p45.htm 歷史文化學習網/臺灣的第一條鐵路http://culture.edu.tw/pioneer/subject_list.php?subjectid=23 臺灣發展史/玖、列強再度競與清廷的對應http://61.60.100.220/%E5%8F%B0%E7%81%A3%E7%99%BC%E5%B1%95%E5%8F%B2/chop09-1.htm
圖源出處 沈葆楨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mage:%E6%B2%88%E8%91%86%E6%A5%A8.jpg&variant=zh-tw 昔日的臺北府衙門 《攝影臺灣》,雄獅,1983年 延平郡王祠舊照 http://61.60.100.220/%E5%8F%B0%E7%81%A3%E7%99%BC%E5%B1%95%E5%8F%B2/chop09-1.htm 丁日昌 http://big5.ccnt.com.cn/china/qiaox-qiaor/qingg-guy/kej-renw/history-22.htm 劉銘傳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mage:Liutaiwan.jpg&variant=zh-tw 海門天險 劉還月, 《淡水河系人文地景完全閱讀》,常民文化, 2001.09,第一版第一刷,頁205。 滬尾炮臺— 北門鎖鑰 劉還月, 《臺灣地平線之淡北海岸的甦醒》,常民文化, 2002.09,第一版第一刷,頁85。 臺北最早火車站 http://contest.ks.edu.tw/~taiwan/chap5/54.jpg 清領時期的 基隆火車站 http://www.railway.gov.tw/i/i4_01.htm
基隆~臺北的 火車通車典禮 http://www.railway.gov.tw/i/i1_01.htm 清季臺北桃園間 經龜山九折彎道 http://www.railway.gov.tw/i/i4_01.htm 騰雲一號 http://www.railway.gov.tw/i/i5_01.htm 獅球嶺砲臺 殷允芃、尹萍、周慧菁、李瑟、林昭武著, 《發現臺灣》上冊,天下雜誌,1993.07.01,第六刷27版,頁224。 曠宇天開 左:殷允芃、尹萍、周慧菁、李瑟、林昭武著, 《發現臺灣》上冊,天下雜誌,1993.07.01,第六刷27版,頁226。 右: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140.html 第一次手寫火車票 http://www.railway.gov.tw/i/i7_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