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 選 浪淘沙 一剪梅 破陣子
小試身手(方舟p.68) 一、詞體概說 1. 詞如何演變而來? 答: 1. 詞如何演變而來? 答: 詞,興起於(唐代 ),原本是配合當時流行音樂的歌詞,稱為(曲子詞 ),傳唱於民間。後來由於文人的喜愛與參與,重視詞的(文學性 ),才成為一種獨立具有特殊形式的詩歌體裁。
2. 詞還有哪些不同的名稱? 答: 1.(樂 府) ──能夠配合音樂歌唱。 2.(長短句)──詞大部分長短參差不齊。 3.(詩 餘)──有人認為詞是詩的餘事。 4.倚聲 - 因為詞的格律多根據前人的詞譜範 律而來,所以填詞亦稱為 倚聲 。 5.曲子詞 -原本是配合當時流行音樂的歌詞
3. 詞的特點? 答:1.每首詞都有一個表示音樂性的詞調 (填詞用的牌調。又稱 詞牌)。 2.每首詞大都分片,每片作一段, 以分兩片最多。 3.長短句的句式。 4.為了協律和動聽,分四聲。 5.押韻的位置各個詞調不盡相同。
4. 詞的體製: 答: 1.就字數多寡而言,有(小令 58字以內)、 (中調 59~90字)、(長調 91字以上) 之分。(依清人 毛先舒 之分) 2.就分段情形而言有(單調)(雙調)、(三疊)、(四疊)之別。 3.就結構方式而言有(換頭)、(不換頭 )、 雙拽ㄓㄨㄞˋ頭(三疊以上的詞,第二疊與第一疊句式、平仄完全相同,形式上好似第三疊的雙頭,故名之曰雙拽頭。) 之別。 換頭 - 詞從單片發展爲兩片,凡是下片開始處的句式與上片開始處不同的,這叫做換頭。
5. 詞的發展 (1) 詞從民間孕育產生之後,中唐有哪些文人嘗試填詞? 答:(張志和)、(劉禹錫)、(白居易) 。 (2) 唐末五代有哪些名家,大致可分為哪兩部分? 答:一是(西蜀);一是(江南)。 (後蜀趙崇祚 )所編的(花間集),正是(西蜀)詞的代表。 江南則以(南唐中主李璟 )、(後主李煜),及宰相(馮延巳)為詞的大家。
(3) 北宋有哪些名家?誰在形式上使詞體發展?誰在內容上使詞體發展? 答:(晏殊)、(歐陽脩)、(晏幾道)、( 張先)、柳永、蘇軾、周邦彥、秦觀、李清照。柳永大量製作長調,在形式上使詞體發展;蘇軾擴充詞的題材,在內容上使詞體發展。 (4) 南宋有哪些名家? 答:(陸游)、( 辛棄疾)、(姜夔)、史達祖。
曉風殘月 VS. 大江東去
俞文豹《吹劍錄》: 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 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 學士詞,須關西大漢, 執鐵板,唱大江東去。 紅牙板--樂器名。一種用象牙或 檀木做成的紅色拍板。簡稱為 紅牙 。 鐵板(鐵板銅琶 )--樂器名。 一種敲打樂器,將兩塊半月形的 鐵板拿在手裡,敲打發聲。 或稱為 鐵綽板 。形容豪邁激越的文章風格。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寒蟬淒切,(黃色字為韻腳) 對長亭晚, 驟雨初歇。 (第一部分) 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 蘭舟催發。 (第二部分) 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裏煙波, 暮 靄沈沈楚天闊。 第三部分 秋後的知了叫得是那樣地淒涼悲切,面對著和亭,正是傍晚時候,一陣急雨剛住。在汴京城門外餞行的帳篷裏喝著酒,沒有好心緒,正在依依不舍的時候,船上人已催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裏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沈沈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下片 閱讀123p.218
◎上片 – 重在寫景 1.第一部分 - 開頭三句 寒蟬淒切,– 時 對長亭晚, - - 地 驟雨初歇。 -- 氣候 ← 渲染離別氣氛 (1)時間- 初秋-滿目蕭瑟充滿別情 傍晚-又值暮色、更添陰沉 (2)急雨初停之景-象徵內心悲 戚、淚如雨下 (3)寒蟬悲鳴-象徵內心悲涼
2.第二部分 -四~六句 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 蘭舟催發。 ← ˙追述示現 ˙寫餞別之情,無心宴飲而船正催人行
暮 靄沈沈楚天闊。 念去去千裏煙波, 竟無語凝噎。 執手相看淚眼, 第三部分 - 七~十一句 二人執手依依,激動無語,設想別後情景:千里相隔,前途茫茫,「暮 靄沈沈」,一片黑暗死寂,又以「楚天闊」襯己身之孤。 第三部分 - 七~十一句
別離已令人不堪,深秋又加強愁思。(層遞) ←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多情自古傷離別, 1.第一部分 – ◎下片 – 重在抒情
承上句而下,呼應上片「都門帳飲」,藉酒澆愁,本願長醉不醒,不料醒時所見已是「楊柳岸、曉風殘月」,佳人已不復見更加傷感。 ← 楊柳岸、曉風殘月。 今宵酒醒何處? 2.第二部分 –
末四句再起波瀾「良辰好景」已形同虛設,遊子之行已展開,淒涼情懷交融於景,佳人不再,則徒有「良辰好景」亦無人、無心共賞。 ← 更與何人說! 便縱有千種風情 ,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此去經年, 3.第三部分 –
念 奴 嬌
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 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
遙想公謹當年 小喬初嫁了 羽扇綸巾
題解 〈念奴嬌〉為詞牌名。長調詞, 雙調一百字,前後闋各四仄韻,一韻到底。本調不甚拘平仄,但常用入聲韻。上下闋後七句字數平仄相同。 〈念奴嬌〉為詞牌名。長調詞, 雙調一百字,前後闋各四仄韻,一韻到底。本調不甚拘平仄,但常用入聲韻。上下闋後七句字數平仄相同。 念奴是唐玄宗天寶年間的歌妓,《開元天寶遺事》云:「念奴有色,善歌,宮伎中第一。帝嘗曰:『此女眼色媚人。』又云:『念奴每執板當席,聲出朝霞之上。』」玄宗每年遊幸各地時,念奴常暗中隨行,因之取念奴為詞牌名。 宋神宗元豐三年,蘇軾因對王安石新法,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黃州城外長江北岸,有一處勝景名為赤鼻磯,是當地人或以為是三國時代赤壁之戰的赤壁。元豐五年,蘇軾多次與友人遊長江,憑弔「赤壁」,先後寫成這首詞及前、後〈赤壁賦〉。 俞文豹《吹劍續錄》以後,「大江東去」、「酹江月」、「赤壁詞」也成了《念奴嬌》的代名。
§ 詞上片以吟咏赤壁為主。 大江東去, 浪淘盡, (豪放詞風的雄渾) 千古風流人物。 (誇飾) (虛實相生) 閱讀123p.257
三國周郎赤壁。 (人們傳說) 故壘西邊, 人道是、
亂石崩(v.使雲崩塌)雲, (對偶兼誇飾。陡峭突兀的石壁穿入雲空。) 驚濤裂(v.撕裂)岸, (譬喻,比喻一簇簇數不盡的浪花。) 捲起千堆雪。 (大筆潑墨,寫景鮮明而痛快 淋漓,極動態,極剛勁。) (驚險的浪濤衝擊崖岸。) (示現) 亂石崩(v.使雲崩塌)雲, (對偶兼誇飾。陡峭突兀的石壁穿入雲空。) 驚濤裂(v.撕裂)岸,
「江山如畫」總結景物,突然入了歷史人事的「一時多少豪傑」,蘊涵了讓人可以深入體味的存在意義。 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傑
下片除末了自抒情懷外, 專咏周瑜。 體現「風流」之義 遙想公瑾當年, (示現) 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 談笑間、 強虜灰飛煙滅。 (譬喻) 下片除末了自抒情懷外, 專咏周瑜。 體現「風流」之義
(倒裝-應笑我多情,意為:何必嚮慕古人自作多情) 早生華髮。 故國神遊, (倒裝-神遊故國) 多情應笑我, (倒裝-應笑我多情,意為:何必嚮慕古人自作多情) 早生華髮。 (以周瑜雄姿英發反襯自己壯志未酬) 人生如夢, (譬喻) 一樽還(ㄏㄨㄢˊ不如)酹(ㄌㄟˋ)江月。 豪壯為表,超曠為裏
目 錄 詞的概說 〈浪淘沙〉 〈一剪梅〉 〈破陣子〉 問題討論 補充資料 ――詞的流變與選讀 回目錄
詞的概說 概 說 詞調、詞牌 小令、中調、長調 令、引、近、慢 長調與慢詞 單調、雙調和三疊、四疊 婉約詞與豪放詞 詞的相關知識表解 概 說 詞調、詞牌 小令、中調、長調 令、引、近、慢 長調與慢詞 單調、雙調和三疊、四疊 婉約詞與豪放詞 詞的相關知識表解 近體詩與詞的比較表 詞史之最與並稱
詞的概說 詞是韻文的一種,產生於唐,發展於五代 ,盛行於宋。最早本是為配樂歌唱而寫的 歌詞,所以也稱曲子詞、樂府;與唐人近 體詩有相當的淵源關係,又稱詩餘;句式 長短不一,又稱長短句。 詞有詞調,與近體詩相較,音樂性、抒情 性都較強,且富於陰柔之美。在發展演變 的過程中,雖也出現「豪放」一派,終以 「婉約」為正宗。
一、詞調、詞牌 詞有詞調,每種詞調都有一個名稱,例如〈西江月〉、〈賀新郎〉、〈揚州慢〉等,這個名稱就叫「詞牌」。每一詞牌的音律節拍,包括片(闋)數、句數、字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固定的格式。絕大多數詞作僅標明詞牌,自蘇東坡起,擴大了詞的內容,需要有一個題目來概括詞意,於是有了詞題。 註一:平仄-詞需分辨四聲和陰陽,以文字的聲調來配合樂譜的聲調。在音樂吃緊處,更須嚴辨字聲,以求合律和美聽。 註二:用韻-詞牌的音樂節奏、停頓之處不同,它們的韻位也就跟著不同。詞的押韻較近體詩為寬。
二、小令、中調、長調 宋人《草堂詩餘》分詞牌為小令(或稱令)、中調(或稱引、近)、長調(或稱慢詞)。 清毛先舒《填詞名解》說:「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自五十九字始至九十字止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者俱為長調。」這種分法是一種大致的分類,僅供參考而已。 慢詞的字數通常在九十字以上,最短的〈卜算子慢〉八十九字,最長的〈鶯啼序〉達二百四十字。慢詞分片有雙調、三疊、四疊,其中又有換頭、雙拽頭等,體制方面也比小令複雜。 晚唐、五代以迄宋初,詞人所寫大都是小令,長調並不風行。「小令」這個術語本身可能源於「酒令」,唐教坊曲中不少短曲與舉行酒宴時隨酒行令的活動有關。不過從敦煌石室的《雲謠集雜曲子》等作品來看,長調在唐時的民間就已經很流行了。
三、令、引、近、慢 有一些詞牌末尾有一個「令」、「引」、 「近」或「慢」字,它們的區別大約在於 音樂結構的不同。 (1)「令」的產生與行酒令有關,是一種接 近民間樂曲的抒情短曲。 (2)「引」,本來就是一種樂體,古琴曲有 「九引」,唐教坊曲有「柘枝引」。它 也是一種詩體,例如:曹植有「箜篌 引」,杜甫有「丹青引」。詞中的「 引」,可能是詩歌樂曲的演化。
三、令、引、近、慢 (3)「近」,除〈好事近〉(這個「近」 字可能是「臨近」的「近」,不是詞 體名)以外,一般都超過七十字而少 於一百字;不少中調詞,詞牌可加 「近」字,如〈醜奴兒〉又稱〈醜奴 兒近〉,〈早梅芳〉又稱〈早梅芳 近〉等。「近」有親暱、淺易的意 思,它應該跟「令」、「引」一樣與 樂曲風格有關,大約是一種比小 「令」稍長而又不像大多數「慢」曲 那麼典雅莊重的曲調。
三、令、引、近、慢 (4)「慢」,是舒緩的意思。幾乎所有的 慢詞都有篇幅較長、語言節奏較為舒 緩、韻腳間隔較大等特點。這表明它 們所配的曲子也是比較舒緩曲折的。 如姜夔〈揚州慢〉、〈暗香〉、〈疏 影〉等慢詞。 註:也有少數的「令」、「引」體製為長 調。
四、長調與慢詞 「長調」也稱「慢詞」,但嚴格說來,兩者是有分別的。前者是從體製上劃分,後者是指依慢曲格調填寫的詞,由於填寫慢曲的詞總是字數眾多,所以「長調」和「慢詞」就混稱了。 促成慢詞或長調在北宋詞壇上流行的是柳永,接著的蘇東坡、秦觀、賀鑄、周邦彥等人,也都是兼擅小令和長調的名家,於是慢詞就進入了全盛時期。
五、單調、雙調和三疊、四疊 詞一段叫做一「片」,一片就是一「遍」 ,樂終曰闋,樂奏一遍叫做一「闋」,全 詞的結句稱為「收拍」。 通常稱第一段為上片或上闋、前闋,第二 段為下片或下闋、後闋。上片的最後一句 稱為「過拍」、「歇拍」;下片的開頭名 為「換頭」。片與片之間的關係,在音樂 上是暫時的休止而非全曲終了,在文辭上 也就要若斷若續有著聯繫。
五、單調、雙調和三疊、四疊 一般將不分段的詞叫「單調」,分兩段的 叫「雙調」,分三段的稱「三疊」,分四 段的稱「四疊」。其實不論「單調」、 「雙調」,都是同一種詞調,所以這種說 法是有待商榷的。 單調的詞起源最早,唐人詞單調較多。單 調詞字數較少,韻腳較密,比較接近民歌 和近體詩。常見的如〈南歌子〉、〈如夢令〉、〈竹枝〉、〈憶江南〉等都是。 ──參考《讀詞常識》,上海古籍出版社
六、婉約詞與豪放詞 詞風可分為婉約、豪放兩派。婉約為正格,豪放為變格。 婉約,以晏殊、歐陽脩、柳永、周邦彥、秦觀、李清照等人為代表。豪放,以蘇軾、辛棄疾、陸游等人為代表,蘇軾為開豪放派詞風的第一人。(范仲淹亦有豪放詞風的表現)
七、詞的相關知識表解 名稱 1.詞是配樂的歌詞,稱為「曲子詞」,後簡稱為「詞」 2.詞體的產生,一大部分與唐人近體詩關係密切,所以又名「詩餘」 3.詞可配樂歌唱,所以也叫「樂府」 4.詞因句子長短不齊,所以又叫「長短句」 5.此外,又有琴趣、樂章、倚聲、填詞等別稱
體製 1.宋人《草堂詩餘》分詞牌為小令(或稱令)、中調(或稱引、近)、長調(或稱慢詞) 2.清人毛先舒謂:「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上者為長調」 流變 發始於盛唐,滋衍於五代,造極於兩宋
格律 1.詞在格律上的限制,要比近體詩嚴格。詞因為須合樂,故字句多少,句中平仄,叶韻位置,皆有嚴格規定,寫詞者必須按調(譜)填詞,不可出入 2.每闋詞都有一個調名,稱詞調或詞牌,如〈沁園春〉、〈水調歌頭〉等。詞調表明這首詞寫作時所依據的曲調樂譜,填詞者須區分四聲(平上去入)與陰陽(宋亡後唱法失傳,自此填詞只依平仄,而不必辨四聲) 3.一闋詞分一段或數段(片),以分兩段的最多。分片是由於樂譜的規定,一片就是唱一遍。詞只有一段的叫單調,分兩段的叫雙調,分三段的叫三疊,分四段的叫四疊 4.押韻的位置,每個詞調各不相同,韻位大都在音樂停頓的地方
風格 詞風可分為婉約、豪放兩派。婉約,以晏殊、歐陽脩、柳永、周邦彥、秦觀、李清照等人為代表。豪放,以蘇軾、辛棄疾、陸游等人為代表,而蘇軾為開豪放派詞風的第一人(范仲淹亦有豪放詞風的表現) 地位 詞為宋代文學的代表。與漢賦、唐詩、元曲,並稱為四大韻文
近體詩與詞的比較表 (舟p74) 類別 近 體 詩 詞 音樂 徒誦不歌 合樂 襯字 無 句法 七言五言 長短句,已可增減攤破 體裁 近 體 詩 詞 音樂 徒誦不歌 合樂 襯字 無 句法 七言五言 長短句,已可增減攤破 體裁 絕句:四句 律詩:八句 排律:十二句以上 長調:91字以上 中調【又稱引、近】:59~90字 小令:58字以內
類別 近 體 詩 詞 科白 無 平仄 平 仄 用韻 平韻仄韻 不可互用 分 分
類別 近 體 詩 詞 換韻 不可 依詞譜可換韻 用語 古樸典重 輕靈漫妙 題目 詩題即詩旨 詞牌與詞旨無關,詞牌下另有「題目」
近體詩與詞的比較表 異稱 近體詩,又叫今體詩 詞,又叫詩餘、曲子詞、樂府(歌詞)、長短句 體製 1.絕句 2.律詩 1.小令:五十八字 以內 1.小令:五十八字 以內 2.中調:五十九至九十字 3.長調:九十一字以上 盛行時代 唐 宋
句式 或五言或七言,每句字數一致 句式長短不一,且每一調有其自己的句式 用韻 1.偶數句末字押韻,韻位固定 2.平、仄不可通押 1.視詞調而定,頗不一致 2.平、仄可以通押(較詩為寬) 平仄 只分平、仄二聲 嚴格區分平、上、去、入四聲(較詩為嚴) 篇章形式 不分段落 分段落,叫做「片(闋)」,也叫「疊」,最多可分為三、四段
內容 以抒情寫景為主,也可敘事說理 只宜寫景抒情,惟豪放詞人如蘇、辛能用以說理 語言運用 較雅馴,接近文言 較淺白,接近口語 境界 莊重、開闊、明朗 輕靈、柔美、隱晦、迷離、精美 與音樂的關係 可以吟誦,與音樂不甚相合 可以配樂歌唱
詞史之最與並稱 1.最早的文人詞作:相傳為李白的〈菩薩 蠻〉、〈憶秦娥〉。 2.現存最早的文人詞總集:《花間集》。 3.最早的女詞人:北宋的魏玩(魏夫人,曾 鞏之弟曾布的妻子)。 4.最早享有盛名的女詞人、閨秀詞人第一: 李清照。 5.長調慢詞的創始人:北宋張先。 6.促成慢詞或長調在北宋詞壇上流行的是柳 永。 7.豪放詞風的創始人:北宋蘇軾。
下片由景入情,寫閨中思婦佇立盼望遊子歸來的哀傷。 上片渲染山林清寒傷心之景 全篇意境蒼涼,筆法渾厚 最早文人詞之一
下片寫秋天的黃昏,女子睹景物而傷懷,感時序而驚變。 上片寫春天的清晨,女子望明月而懷遠,見垂柳而憶別 最早文人詞之一
8.格律派的代表人物:北宋周邦彥。 9.格律派的重建者:南宋姜夔。 10.開北宋詞風的人物:南唐馮延巳。 11.清代詞人之冠冕:納蘭性德。 12.詞中之帝、詞聖:李煜。 13.詞中之龍、愛國詞人:辛棄疾。 14.詞家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 15.濟南二安: 李清照(易安)、辛棄疾(幼安)。 16.蘇辛:蘇軾、辛棄疾。蘇軾「以詩為詞 (詩人詞)」的創始人;辛棄疾「以文 為詞」的代表。 17.集宋詞之大成者:北宋周邦彥。
〈浪淘沙〉 作 者 生 平 文學地位 題 解 賞 析
李煜(937年-978年),初名 從嘉,字重光,徐州(今江蘇省徐州市)人,南唐中主李璟(ㄐㄧㄥˇ)第六子,世稱李後主。生於南唐先主昇元元年(西元九三七年開國日),卒於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西元九七八年),年四十二。號鐘山隱士、鐘峰隱者、鐘峰白蓮居士、蓮峰居士等。
李後主的一生 豐頰 1.帝王之相,宋朝屬臣後主初名從嘉,天資敏慧,廣顙豐頰駢齒,一目重瞳子。自小好讀書,專心經籍,不預時政。中主死後,後主即位於金陵,更名為煜。南唐自中主以來,已淪為宋的附庸,處境艱難。後主即位後雖有求治之心,也只能以金銀財貨,買求苟安,至國庫耗竭。 廣顙 ㄙㄤˇ額頭 駢齒 圖片來源 http://hisedu.126.com
駢齒 指謂牙齒重疊,其實就是一種比較整齊的暴牙,自古以來被認為是聖人之像, 其實隨著人類進化,食物越來越精細, 牙弓越來越小, 牙列就會擁擠,可以說,人的進化程度越高,駢齒的可能也越大。 所以駢齒作為聖人之像是有那麼一點根據的。 古書上載帝嚳 、 周武王 、 孔子 、 南唐後主李煜都生有駢齒。
重瞳 重瞳就是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 ,在上古神話裡記載有重瞳的的人一般都是聖人,但實際上經過現代醫學解釋,這種情況屬於瞳孔發生了粘連畸變,從O形變成∞形,但並不影響光束進來,就像你把照相機鏡頭分成兩半,一樣可以用。 大概屬於“ 返祖現象 ”——眼睛有向低等昆蟲的複眼回歸的趨勢。 另有說法,其實重瞳是由於腦部長有一種蠅類的寄生蟲,會在人體中繁衍,對人體造成傷害,一般擁有重瞳的人,壽命都不久遠,而且具有一定的遺傳性,如果小時候就發現,需要及時就診,做腦CT.此重瞳極其罕見,所以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號稱歷史上真正的重瞳子只有四人:倉頡、虞舜、項羽、李煜。 .
李後主的一生 2.宮廷宴樂,沉迷聲色 周后名娥皇,天資敏慧,儀態嬌美,通詩 書,擅歌舞,尤工琵琶。時與後主狂歌慢 舞,並造為新聲,極為後主所寵愛。周后 巧於梳妝,創高髻、纖裳,並以花餅飾額 ,天下人爭相仿效。後主為她寫了許多詩 詞。例如〈玉樓春〉:
玉樓春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欄干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閱讀123p.239
玉樓春 李煜 晚妝初了明肌雪 , 春殿嬪娥魚貫列。〈視覺〉 →嬪娥之美,肌膚光澤雪白 →嬪娥之眾,如魚貫而排列〈預備歌舞〉 →宮中春日歌舞的盛況
鳳簫吹斷水雲間 , 重按霓裳歌遍徹。〈聽覺〉 →以水和雲形容其地遠離塵俗,此指歌聲縹緲。 玉樓春 鳳簫吹斷水雲間 , 重按霓裳歌遍徹。〈聽覺〉 →以水和雲形容其地遠離塵俗,此指歌聲縹緲。 →霓裳羽衣曲為盛唐有名舞曲,安史亂後失傳,大周后覓得殘譜,加以整理,以琵琶奏之,復傳於世,故曰「重按」。按:彈也。 →古音樂以「徹」為最後樂章。 →春殿歌舞之盛,熱鬧非凡
玉樓春 李煜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欄干情味切。〈嗅覺〉 →後主宮中設有主香宮女,負責焚香、飄香的工作。 →香氣氤氳,令人陶醉狂歡。由醉後狂態、聲色宴飲的滿足,可見後主在物質生活上的享受與講究。
→點燭不如月色清輝,追求心靈的享受,意境超拔。 玉樓春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月下騎馬而歸,風流瀟灑。 →點燭不如月色清輝,追求心靈的享受,意境超拔。 →宴罷而歸的餘興雅趣──踏月。
又如〈後庭花破子〉,宴樂之作,音節歡快,情緒熱烈: 玉樹後庭前,瑤草妝鏡邊;去年花不老,今 年月又圓。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長少 年。 再如〈一斛珠〉,寫盡美人歌舞嬌酣之態: 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箇。向人微露丁香 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 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 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喻美人嬌小紅唇 喻美女舌 閱讀123p.236 一ˋ沾濕 一ㄢ深色
乾德二年初冬,周后染疾臥床。幼子仲宣在佛堂模仿宮女為母親祈福,孰料一隻貓竄上高懸之玻璃燈而墜落,砰然巨響使嬌兒因驚悸而身亡,周后悲傷過度,病情轉劇,沒多久也去世了,得年二十九歲。周后生病時,妹妹常出入宮中,與後主幽會,人稱小周后。小周后警敏有才,神采端靜。後主作有〈菩薩蠻〉一首,對幽會少女的心理刻畫入微,後人傳為佳話 :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閱讀123p.237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ㄔㄢˇ只穿襪子
後主非常豪奢,據說宮中夜不點燭,多懸 大寶珠光照如晝,可見其侈靡。小周后時 代,並於花間搭建雕鏤華麗,僅容兩人的 後主非常豪奢,據說宮中夜不點燭,多懸 大寶珠光照如晝,可見其侈靡。小周后時 代,並於花間搭建雕鏤華麗,僅容兩人的 錦洞天,每與小周后酣飲其中,過著偏安 頹唐的生活。 小周后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李煜喜歡歌舞,當時有一位跳舞的宮女名 叫窅娘,體態輕盈,能歌善舞,最喜在金 蓮花上跳舞。李煜為她製造了一個金蓮花 舞臺,為了美化跳舞時的身段和舞姿,窅 娘用白布將腳纏住,形成新月狀,好像今 天的芭蕾舞鞋一般。素襪纖足宛如水仙凌 波,唐鎬曹有「蓮中花更好,雲裡月長新 」的詩句詠讚其美。當時婦女爭相仿效, 以纏足為美,這大約便是後世婦女纏足, 同時也是「金蓮」名稱的由來。 一ㄠˇ
3.奉佛度僧,錯殺忠良 後主篤信佛教,廣修佛寺,普供眾僧,不但賞賜豐厚,而且犯了罪也不加懲處,於是綱紀敗壞。宋太祖且因後主好佛,特別派遣青年僧侶到南唐,勸後主廣修佛寺,以消耗南唐的國力。後主沉迷其中,謂之一佛出世,更不以治國守邊為意。 此時忠正敢言的人,上疏諫諍,多遭貶謫 。後來宋太祖定計,讓李後主錯殺林仁肇 。而後主臨危又不能重用銳意改革的潘佑 、李平,終至太祖兵臨城下,肉袒出降。
4.囚虜生涯,以淚洗面 開寶七年(西元九七四年)後主以兵權委於神衛統軍指揮使皇甫繼勳,繼勳無必死決心,一切軍情都隱瞞不報。直到五月,後主登城巡視,見宋師已列柵城外,旌旗滿野,方知為左右所蔽,大怒,收繼勳殺之,只可惜為時已晚。八年十一月金陵城陷,後主肉袒出降。後主辭拜宗廟,教坊奏起離歌,他不禁熱淚縱橫,後來作破陣子追憶當時情景:
閱讀123p.242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揮淚對宮娥。 長在深宮 不識人間疾苦 沈約的腰消瘦;潘岳的鬢發白 被俘虜
九年正月,後主至京師,著白衣紗帽待罪 ,太祖降詔釋罪,但因為征南唐之前,曾 多次命後主赴汴京,後主都以體弱多病婉 拒,故封「違命侯」。九年末太祖崩殂, 宋太宗即位,太平興國元年,廢違命侯頭 銜,改封隴西郡公。 後主既做了宋朝的臣虜,精神上只有痛苦 、悲傷及恥辱,所以終日以淚洗面。只有 將他的苦悶悲思一寄之於詩文。例如〈烏夜啼〉:
林花謝了 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 相留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烏夜啼 林花謝了 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 相留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烏夜啼 【註釋】 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又名《相見歡》、《秋夜月》、《上西樓》。三十六字,上片平韻,下片兩仄韻兩平韻。 謝:凋謝。 胭脂淚:指女子的眼淚。女子臉上搽有胭脂淚水流經臉頰時沾上胭脂的紅色,故云。 幾時重:何時再度相會。
【品評】 此詞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是即景抒情的典範之作。起句「 林花謝了春紅 」,即托出作者的傷春惜花之情;而續以「太匆匆」,則使這種傷春惜花之情得以強化。狼藉殘紅,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傷殘的春心和破碎的春夢。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為林花凋謝之速而發,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來日無多的喟歎。「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此句同樣既是歎花,亦是自歎。「無奈」云云,充滿不甘聽憑外力摧殘而又自恨無力改變生態環境的感愴。換頭「胭脂淚」三句,轉以擬人化的筆墨,表現作者與林花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5.生死同辰,帝星隕落 三年(西元九七八年)七月七日為後主生辰,後主與家人在賜第作樂慶生,作〈虞美人〉,命故妓歌之,聲聞於外,太宗聞之大怒,因而賜死。其詞云: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後主在失意悲哀中,用悽惋的筆調,追念逝去的前塵往事,緬懷再也回不去的故國,就在這種極度沉痛而又絕望的情感中,結束了他的一生。
虞美人 閱讀123p.212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 【註釋】 春花秋月:代指歲月的更替。 雕欄玉砌ㄑ|ˋ :指南唐豪華的宮殿樓閣等建築物。 朱顏:紅潤的臉色。 【評解】 李煜由南唐國君變為宋朝囚犯,失去了人身自由,這一殘酷的現實,使他「日夕以淚洗面」,產生了他特有的悲和愁。 他以詞傾瀉了真實感受。「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貼切生動地 將抽像的感情形象化、具體化,造成良好的藝術效果,成為李詞的主要特點,對後代詞 家頗有影響。有人說李煜詞是「血淚之歌」,「一字一淚」,並非過譽。
李後主的文學地位 李煜多才多藝,詩文、書畫、音樂皆所擅 長,而尤工於填詞。其作品可以亡國為界 ,前期多描寫宮廷享樂生活,風格柔靡; 後期則表現故國之思、身世之嘆,情調悲 涼深沉,開拓了詞的新境界,代表了南唐 以至唐五代詞的最高水平: 圖片來源 http://huaming.bjedu.gov.cn/xialingying/zhishi/yishu-2.htm
李後主的文學地位 其一,他突破了花間詞派描寫男歡女愛、 離情別緒的狹窄範圍,開拓了新的表現領 域。 王國維《人間詞話》:「詞至李後主眼界 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 之詞。」前此文人多用比興表現相思,後 主則直接傾洩深哀巨痛,言志抒懷。
其二,感情真摯,善用白描。 王國維評《人間詞話》道:「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飛天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其三,高超藝術手法,大大提高了詞的表 現能力。 (1)後主善於將典型的客觀景物加工成生 動貼切的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具象化,如:「一江春水」、「流 水落花」等。 (2)後主的詞接近口語,不事雕琢,又雄 奇又幽怨,兼具剛柔之美,使詞這種 文學樣式在中國文學史上取得了與古 典詩歌同樣受到重視的地位。
李煜被後世尊為「詞中之帝」、「詞聖」 ,又與李白、李清照並稱「詞家三李」, 可為實至名歸。作品已散佚,經後人搜輯 ,與其父李璟所作合刊為《南唐二主 詞》。 圖片來源 http://addons.books.com.tw/G/001/2/0010368282.jpg
題 解 〈浪淘沙〉,詞牌名。選自《南唐二主詞 》。是李煜被俘入宋後的作品。以夢境之 可戀襯顯身為囚虜之孤苦,反映出無可奈 題 解 〈浪淘沙〉,詞牌名。選自《南唐二主詞 》。是李煜被俘入宋後的作品。以夢境之 可戀襯顯身為囚虜之孤苦,反映出無可奈 何的悲哀,以及綿綿不盡的故國之思。 〈浪淘沙〉為唐教坊曲名。其詞創自劉禹 錫和白居易,形式同七言絕句。至南唐李 煜始創兩片令詞,每片尚存七言詩兩句, 實取舊曲名而另創新聲。 調略:雙調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二十七 字,五句,四平韻。
〈浪淘沙〉賞析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 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 莫凭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 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平仄譜: ㄒ︱︱─ ─韻,ㄒ︱─ ─叶,ㄒ-⊥︱︱─ ─ 叶。⊥︱⊥─ ─︱︱句,⊥︱─ ─叶。 ⊥︱︱─ ─叶,ㄒ︱─ ─叶,⊥─ ─︱︱─ ─ 叶。ㄒ︱⊥─ ─︱︱句,ㄒ︱─ ─叶。 (─代表平;︱代表仄;ㄒ代表平仄通押; ⊥ 代表入聲) 資料參考 http://www.maidee.com/program/780811
簾外雨潺潺, 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潺潺:可用以形容流水之狀或聲,亦可形容雨聲。此形容雨聲。 春意闌珊:春天呈現出衰落的景象。春意,春天的景象。闌珊,也作「闌跚」、「闌散」。聯緜詞。多見於詩、詞,通常用以形容景象的衰落或事物之將盡。 羅衾不耐五更寒:蓋著紗羅被,禁不起五更的寒意。衾,音ㄑㄧㄣ,被子。 簾外雨潺潺, 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美好的春天即將過去
一晌,也作「一餉」、「一向」、「一曏」、「片晌」、「半晌」,詩、詞、曲、小說中常見。其義可指一會兒,也可指很久。此指片刻。晌,音ㄕㄤˇ。 夢裡不知身是客, 一晌貪歡。 醒後追憶夢境,夢中回到南唐享受片刻歡娛,完全忘了現實世界深為囚客的痛苦
獨自莫凭欄, 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 見時難。 遠望可以當歸,恐怕引起故國之思 獨自:李煜遭軟禁時,舊臣一律不准私自晉見。此處的「獨自」不應只看作是凭欄時的獨自,而應理解作囚虜生活與當年相比時的一種孤獨落寞心境。 莫凭欄:不要倚著欄杆。意謂不要登樓遠望。凭,「憑」的本字,倚靠。 獨自莫凭欄, 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 見時難。 遠望可以當歸,恐怕引起故國之思 映襯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 象徵 : 感慨美好日子已消逝 天上人間:形容相隔遙遠,永難相見。 勝: p.98成語古今義 成語古今義 古義:暮春殘敗景象 今義:零落殘敗、雜亂的景象
〈浪淘沙〉賞析 這首小令分上下兩片,寫作上的特色有五 重: 一、先點出景,寫醒後淒涼,再寫之前的 夢境,這是倒敘法,也是這闋詞的特色之 一。雨聲、春殘、夜寒,襯托了貪歡的夢 境,道盡了惆悵難堪的處境。
二、全篇只有一句「簾外雨潺潺」是寫 景,其餘各句都是抒情,而在抒情中,景 也自寓於其中,無處不是情,也無處不是 景,情景交融,虛實相關,自然妙合。 三、感官上心、視、聽、觸覺合用,渴望 與現實剝離,卻又準確而深情地感知這個 世界,無疑是最深的折磨。故國之夢太匆 匆。「貪歡」毋乃痛苦的自嘲,其哀可謂 入骨!
四、「流水落花春去也」是一種「象徵」 ,由眼前衰殘的景象聯想到歡樂的一去不 返,恰呼應了上片的首句「簾外雨潺潺, 春意闌珊」,是情景交揉的又一範例。 五、「天上人間」,歷來解說很不一致, 可以指從前像在天上,而今陡落人間,和 夢裡夢外針線緜密。也可以指彷彿天上人 間的永不相逢,說的是永久之隔,這樣不 僅和「別時容易見時難」相呼應,也可以 與「流水落花春去也」貫串下來。水流花 落、春歸人亡,詞就在這樣的渺渺難尋中 戛然而止,徒留遺恨無涯!
〈一剪梅〉 作 者 概 說 生 平 小故事 詞學理論 題 解 賞 析
作者概說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濟南章邱(今山東省章丘縣)人。生於北宋神宗元豐七年(西元一○八四年),卒年不詳;南宋高宗紹興十一年(西元一一四一年)時尚在世。 李清照十八歲時,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夫妻皆能文詞,又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搜集整理,頗享唱隨之樂。靖康之難,宋室南渡,夫妻亦流寓南方。其後丈夫病逝,李清照受盡顛沛流離之苦,所藏金石書畫也在亂離中喪失殆盡。晚境淒涼,終老於金華(今浙江省金華縣)。 圖片來源 http://www.huaxia.com/sd-tw/2005/00320691.html
註:秦觀,字少游,號淮海居士。北宋婉約派詞人,著有《淮海集》。 李清照出身詩書世家,自幼負有才名,能詩能詞能文,而以詞成就最大,風格獨特,號李易安體。她精通音律,聲調和諧,音韻流轉。又善於用白描手法鋪寫景物,樸質淡雅,蘊蓄深厚,味之不盡。與秦觀同為婉約詞派的代表作家。早期所作多幽閒情趣,南渡之後則多淒苦之音。著有《漱玉詞》。 註:秦觀,字少游,號淮海居士。北宋婉約派詞人,著有《淮海集》。 工筆仕女 圖片來源 http://www.banyuan.net/yhxs/lqz/lqz.htm
李清照的一生 1.書香門第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登進士第,文名望重一時,著作大多已經亡佚,僅剩下極為有名的《洛陽名園記》。母親王氏也有文名,是崎國公王珪的女兒。李清照既生在文風鼎盛、人文薈萃的山東,再加上書香世家的文學陶冶,在幼小時便已深深地紮下了文藝的基礎。 圖片來源 http://post.baidu.com/f?kz=75704236
2.天地靈氣鍾閨秀 在王氏細心地調教下,李清照少女時代 便寫得一手好字,作得一手好詩文,展 現優異的文學天賦。如清麗活潑、纏綿 柔婉的〈點絳唇〉,表現出少女時代嬌羞可人的形象:
蹴罷秋千, 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 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 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 倚門回首, 卻把青梅嗅。 1 把一個情竇初開,又受著封建禮法約束的少女的複雜情感,十分清楚而委婉、真切而自然、細膩而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簡析】 春日,清晨,花園內。綠楊掩映著鞦韆架,架上繩縈還在悠悠地晃動。年輕的女詞人剛剛蕩完鞦韆,兩手有氣無力,懶懶地下垂。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掛著晶瑩的露珠;在她身上,涔涔香汗滲透著薄薄的羅衣。花與人相襯,顯得格外的嬌美。驀然間,進來一位客人。她猝不及防,抽身便走,連金釵也滑落下來。客人是誰?詞中未作正面描寫,但從詞人的反應中可以知道,他定是位風度翩翩的少年。詞人走到門口,又強按心頭的激動,回眸偷覷那位客人的丰姿。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態,她嗅著青梅,邊嗅邊看,嬌羞怯怯.
又如一片清真、誤入藕花深處的〈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2 又如一片清真、誤入藕花深處的〈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圖片來源 http://www.banyuan.net/yhxs/lqz/lqz.htm
另一首有名的〈如夢令〉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3
如夢令 【註釋】 綠肥:指枝葉茂盛。紅瘦:謂花朵稀少。 【評解】 這首小詞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憐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內心的苦悶。詞中著意人物 心理情緒的刻畫。以景襯情,委曲精工。輕靈新巧而又淒婉含蓄。極盡傳神之妙。
3.藝術仙侶、鶼鰈情深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 (西元一一○一年) ,清照十八歲,嫁給 二十一歲的密州太學 生趙明誠。他的父親 趙挺之,官拜吏部侍 郎,也是一門榮顯。 清照與明誠志趣相投 ,二人除了詩、詞唱 和外,尤喜蒐集研究 古代的金石美術,生 活極為幸福。 圖片來源 http://www.cnweblog.com/bi-feng/gallery/image/23966.html
她的情致和意緒在這時 候寫的詞中完全表現出 來了。如〈減字木蘭花〉 用花自比,活脫一幅新 婚少婦向丈夫撒嬌的柔 媚形象: 一首洋溢著青春氣息之詞,反映了李清照新婚後之歡欣、愉悅心情。 這首詞,通過買花、賞花、戴花、比花,生動刻畫了詞人天真、充滿生命活力的形象與愛美、自信的性格。 將鮮花擬人化,那帶著晶瑩晨露的鮮花,如含淚的美人 圖片來源 http://www.cnweblog.com/bi-feng/gallery/image/23966.html
嬌嗔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 春欲放。淚染輕勻, 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到,奴面不如 花面好。雲鬢斜簪, 徒要教郎比並看。 人比花嬌否? 4 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 春欲放。淚染輕勻, 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到,奴面不如 花面好。雲鬢斜簪, 徒要教郎比並看。
再如〈浣溪沙〉,一種 風流瀟灑的韻度,洋溢 在筆墨間。飛揚的文采 ,寫出了旖旎的年華, 熾熱的情感。全闋詞極 力描摹了夫妻愛情生活 的歡愉: ,寫出了旖旎的年華, 熾熱的情感。全闋詞極 力描摹了夫妻愛情生活 的歡愉: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偎 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 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 有韻,半箋嬌恨寄幽 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人物的肖像描寫採用比擬、襯托、側面描寫的方法。語言活潑自然,格調歡快俊朗。 斜靠在寶鴨香爐邊 5 圖片來源 http://www.cnweblog.com/bi-feng/gallery/image/23966.html
婚後不久,明誠因事遠遊。正是初秋時節,清照首次品嘗到這種離別孤獨難耐的滋味,就寫了〈一剪梅〉(本課)寄送明誠。到了重陽這一天,她又寫了一闋〈醉花陰〉,表達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圖片來源 http://www.fenggang.gov.cn/wenhua/Print.asp?ArticleID=2310&Page=3
閱讀123p.273 醉 花 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6
醉花陰 【註釋】 瑞腦:龍腦香。 金獸:獸形銅香爐。 紗廚:有紗帳的小床。 【評解】 這是一首著名的重陽詞。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寫中,加入自己濃重的感情色彩,使 客觀環境和人物內心的情緒融和交織。用黃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上片 詠節令,「半夜涼初透」句,尖新在一「透」字。下片「簾卷西風」兩句,千古艷傳; 不惟句意秀穎,且以「東籬」、「暗香」,為「黃花」預作照應,有水到渠成之妙。
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據說李清照將此詞寄給在外做官的趙明誠後,趙明誠讚賞不已,自愧寫詞不如妻子,卻又想要勝過她,於是杜門謝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詞五十首,並將李清照的這首詞夾雜其中,請友人陸德夫評論。陸德夫細加玩味後說:「只三句絕佳。」趙明誠問哪三句,陸德夫說:「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正是本詞的最後三句。
4.矢志獻身學術 徽宗崇寧元年(西元一一○二年)正月,新黨黨人蔡京為尚書左丞,趙挺之為尚書右丞,開始竭力排斥元祐黨人,李格非正是其中之一。九月,李格非被罷官。 崇寧二年(西元一一○三年),明誠因為父親的關係,在朝廷裡謀得了一個小官。但是這對年輕的夫婦看清了政壇的黑暗,以明誠嗜好學術、清照熱愛文學的個性來看,這個地方是不適合他們的。他們於是下定了決心,從此節衣縮食,蒐求天下的古文奇字、鐘鼎彝器,打算在學術領域上寄託一生。
大觀二年,明誠辭官,偕同清照回到青州故第。他們專心致力於學術工作,這時,清照寫下了那篇有名的〈詞論〉,總結了她早期對詞的看法。政和七年(西元一一一七年),明誠集金石刻辭共二千種,內容包括了倉頡、史籀以來的古文奇字,大小二篆,分隸行草各種書體,鐘鼎簠尊等器物上的銘文,詞人墨客詩歌碑誌的文章,依次第先後集為二千卷,又考定書傳中諸家的同異,訂其得失,名為《金石錄》。他們長期埋首學術鑽研的生涯,終於獲致重大的成就。
5.瀟瀟微雨聞孤館 宣和三年(西元一一二一年)秋天,明誠 奉朝廷徵召,出守萊州(山東掖縣),清 照隨從赴任。離開居住十多年的故居,難 免傷懷,在途經昌樂縣的館驛中,清照寫 了一闋〈蝶戀花〉: 淚溼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長山又斷,瀟瀟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 ,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6.倉皇南渡 欽宗靖康元年(西元一一二六年)十一月,金人圍困汴京,京師告危,夫婦倆將經史書卷、金石鼎彝一一打點裝箱。十二月,金人攻陷京師。靖康二年三月,明誠在烽火狼煙之中,帶著精選十五車的藝術品南下金陵奔赴母喪。四月,金人擄徽、欽二帝及后妃等北去。五月,高宗即位於南京,改元建炎,從此宋室南渡。八月,明誠知建康府。十二月,金人攻陷青州,明誠夫婦在青州故居還鎖有書冊什物共十多間房子,就此化為灰燼。清照為避兵亂,間關千里,建炎二年(西元一一二八年)的春天,終於抵達建康,夫妻相見,恍若隔世。
7.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折 建炎三年(西元一一二九年),明誠罷官。夫婦倆到池陽(今安徽貴池)時,明誠忽被旨召知湖州(今浙江吳興)。清照留居池陽,思念明誠之餘,寫下了那闋有名的〈鳳凰臺上憶吹簫〉: 7
鳳凰台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 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生怕離懷別苦, 多少事,欲說還休。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 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 新愁。
鳳凰台上憶吹簫 【註釋】 金猊ㄋ一ˊ:塗金的獅形香爐。 寶奩ㄌ一ㄢˊ:貴重的鏡匣。 武陵:地名。作者借指丈夫所去的地方。 凝眸:注視。 【評解】 這首詞真實地抒寫了離愁別恨。上片寫臨別時的心情。下片想像別後情景。人去難留,愛而不見,愁思滿懷無人領會。 詞中表達感情綿密細緻,抒寫離情宛轉曲折。用語清新流暢,舒捲自如。具有感人的藝術魅力。
明誠冒著大暑奔馳,到建康後就病倒了。清照趕到建康,朝夕隨侍,至八月十八日,明誠勉強取筆作詩,絕筆而終。
8.流離顛沛 葬畢明誠,建康形勢緊迫,清照派人先行押 送行李投奔洪州明誠的妹婿,不料到了十二 月,金人又陷洪州,明誠死後留下的二萬卷 書、二千卷金石刻,就此全部委棄,一生心 血,盡付東流。只有少數的輕小卷軸書帖, 寫本李、杜、韓、柳集,《世說》、《鹽鐵 論》,漢、唐石刻副本數十軸,三代鼎彝十 數件,南唐寫本書數篋還留在身邊,偶而病 中把玩。
建炎四年(西元一一三○年)正月,清照抵達臺州,依靠弟弟李迒。不料臺州兵亂,她跟著高宗的逃難路線輾轉到越州,借住在土民鍾氏的家裡。一天夜裡,盜賊挖開了牆壁,把她留存的書畫硯墨偷走,二、三十年間,清照、明誠夫妻費盡心血所收藏的書畫鼎彝,這時候已散失殆盡。她在〈金石錄後序〉中寫道:
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獨斤斤愛惜,不肯留人間耶?何得之難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人亡之,人得之,又胡足道? 文中雖多寬慰之詞,但從字裡行間,仍可體會到她那時的悲痛心情。
9.改嫁 紹興二年(西元一一三二年)清照改嫁張汝舟,婚後沒多久即遭虐待,二人終告仳離。 紹興四年(西元一一三四年)八月,清照寫下那篇傳世不朽的〈金石錄後序〉。自靖康之後,翁姑的死亡,對故鄉的眷戀,愛侶的永別,書器的蕩毀,人生的無常,在在都使她感受到生離死別,不盡悲哀的摧殘。〈金石錄後序〉成了她抒發真情、極為悽痛的自敘傳記文字,千古之後,令人讀了仍激動不能自已。
10.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紹興五年(西元一一三五年),清照總算在金華安定下來了。家國的破碎,他鄉的飄泊,晚景的淒涼,回想前塵往事,不覺交織成愁了。〈武陵春〉刻畫了欲語淚先流的苦楚: 圖片來源 http://www.banyuan.net/yhxs/lqz/lqz.htm
8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武陵春 【註釋】 塵香:塵土裡有落花的香氣。 雙溪:浙江金華縣的江名。 舴艋:小船。 【評解】 這是詞人避亂金華時所作。她歷盡亂離之苦,所以詞情極為悲戚。上片極言眼前景 物之不堪,心情之淒苦。下片進一步表現悲愁之深重。全詞充滿「物是人非事事休」的 痛苦。 表現了她的故國之思。構思新穎,想像豐富。通過暮春景物勾出內心活動,以舴艋舟載不動愁的藝術形象來表達悲愁之多。寫得新穎奇巧,深沉哀婉,遂為絕唱。
紹興十一年(西元一一四一年)十一月,宋金和議成,南宋偏安。過了年,又是元宵佳節,人們盡情歡樂,但清照再也無當日那種逸興。在平靜的歲月,內心卻孤獨無依時,她幾乎是用盡了全部的生命去追懷一個遠去不可復得的伴侶: 圖片來源 http://staging.cns.org.hk/0412/html/b01/0412b10.html#
9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 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 怎一個、愁字了得。
聲聲慢 【註釋】 將息:將養休息。 怎生:怎樣,怎麼。 這次第:這一連串的情況。 【評解】 這是李清照南渡以後的一首震動詞壇的名作。通過秋景秋情的描繪,抒發國破家亡、 天涯淪落的悲苦,具有時代色彩。在結構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詞一氣貫注,著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訴,感人至深。首句連下十四個疊字,形象地抒寫了作者的心情。下 文「點點滴滴」又前後照應,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的憂鬱情緒和動盪不安的心境。全詞 一字一淚,纏綿哀怨,極富藝術感染力。
李清照的一生 李清照紀念堂位於趵突泉公園東北隅漱玉泉的後端。 堂內有郭沫若手書的一幅對聯:「大明湖畔,趵突泉 邊,故居在垂柳深入;《金石錄》裡,《漱玉集》中 ,文采有後主遺風。」 (圖文參考:百度百科)
李清照夫婦小故事 1.趙明誠註定做「詞女之夫」 伊世珍《瑯嬛記》裡有一段記載,說趙明誠 小時候,曾經作過一個夢,他在夢中讀了一 本很特別的書,醒來之後,卻只記得其中三 句:「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拔草。」 他把這三句奇怪的話告訴了父親趙挺之;趙 挺之就告訴兒子,他將會做「詞女之夫」。 因為「言」跟「司」合起來便是「詞」字, 「安」字去了上面,便剩下「女」字,「芝 芙」兩個字拔掉草字頭,便是「之夫」二 字。趙明誠這個有趣的夢,歷來都以「姻緣 天註定」來解釋。其實,也可以說,趙明誠 自小所夢想的人生伴侶,是一個會作詞的才 女。
李清照夫婦小故事 2.夫婦鬥才 伊世珍《瑯嬛記》中有一段小夫妻比並才情 的佳話。《瑯嬛記》載趙明誠收到〈醉花 陰〉詞箋,非常嘆賞妻子的才華,竟然激起 要和她別別苗頭的念頭。於是謝絕一切人情 應酬,廢寢忘食,埋首創作,經過三天三 夜,作了五十首詞,把李清照的來箋雜入其 中,然後拿給好友陸德夫評鑑。陸德夫再三 品味說:「只有三句最好。」趙明誠問他是 哪三句,陸德夫的回答是:「莫道不消魂, 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他的才情還是略 輸了一籌。 ──以上二則錄自黃麗貞《詞壇偉傑李清照》
李清照夫婦小故事 3.夫婦比賽記性 李清照不只與夫鬥才,也鬥「記性」。〈金石錄後序〉云: 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比賽)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盃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 「中即舉盃大笑」指的當然是「強記(記性強)」的自己。李清照以勝過丈夫為樂,因此大笑,至於是否喝到茶就不重要了。
李清照的詞學理論 清照的〈詞論〉,敘述詞的源流演變,總結以前各家創作的優缺點,指出了詞體的特點及創作的標準。她指出詞是「歌詞」,必須有別於詩,詞在協音律,以及思想內容、藝術風格、表現形式等方面,都應保持自己的特色: 王叔暉 易安居士燕居圖 圖片來源 http://redmansion.hypermart.net/
李清照的詞學理論 (1)高雅,不滿柳永「辭語塵下」。 (2)渾成,不滿張先、宋祁諸家「有妙語而 破碎」。 (3)協樂,要分別五音六律和清濁輕重,不 滿晏殊、歐陽脩、蘇軾的詞只是「句讀 不葺之詩」。 (4)典重,不滿賀鑄的「少典重」。 (5)鋪敘,不滿晏幾道的「無鋪敘」。 (6)故實,不滿秦觀「專主情致,而少故 實」,黃庭堅「尚故實而多疵病」。
題 解 〈一剪梅〉,詞牌名。選自《漱玉詞》。在 一個秋風蕭瑟,桂子飄香的時節,趙明誠得 到友人劉跋的書信,約他到泰山訪古,夫妻 因而小別。這闋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情 景相生,千古相思。 詞調介紹:《詞譜》卷十三: 「周邦彥詞,起句有『一剪梅 花萬樣嬌』句,取以為名。李 清照詞,有『紅藕香殘玉簟秋 』句,名〈玉簟秋〉。」 調略:雙調六十字。上、下片 各三十字,六句,三平韻。 圖片來源 http://www.360doc.com/UserHome/8675.aspx
〈一剪梅〉賞析 紅藕香殘 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平仄譜: ㄒ︱─ ─︱︱─ 韻,ㄒ︱─ ─句,⊥︱─ ─叶。 ㄒ︱ㄒ ︱︱─ ─句?⊥︱─ ─句,⊥︱─ ─叶。 ㄒ︱─ ─︱︱ ─叶,⊥︱─ ─句,⊥︱─ ─叶。 ⊥︱ㄒ ︱︱─ ─句,ㄒ︱─ ─句,⊥︱─ ─叶。 參考:http://www.ebaomonthly.com/window/poetry/chclassic/audio/poetry_chcaudio.htm http://www.maidee.com/program/780811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 紅藕香殘:指蓮花枯萎。藕,借指蓮花。 香殘,香氣消褪(ㄊㄨㄣˋ)。 玉簟秋:即「玉簟生涼知秋意」。也就是由竹席的偏涼感到秋天的存在。玉簟,竹席的美稱。簟,音ㄉㄧㄢˋ,竹席。 輕解羅裳:換下夏季的薄衫 ,穿上秋裝。「輕」指衣服 輕。也可能有漫不經心的意 思,用以表示慵懶、無聊。 蘭舟:船的美稱。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 借代
雲中誰寄錦書來? 渴望丈夫寄信來 錦書:書信的美稱,也稱「錦字書」、「錦 字」。前秦扶風人竇滔與妻蘇蕙不睦,鎮守襄 陽時夫妻斷絕音訊。後蘇氏悔恨自傷,便織錦 為回文詩,五彩相宣,縱橫反覆,皆成文章, 稱「璿璣圖」。請人送至襄陽。竇滔讀後深受 感動,便把蘇氏接來團聚。〈璿璣圖〉成正方 形排列,縱橫各二十九行,凡八百四十一字, 迴環反覆讀之,可得詩三千七百五十二首。為 修辭格「回文」的濫觴。後世稱「錦書」為妻 寄夫之書信。本詞是作者期待丈夫的來信,與 原典故不盡相同,可視為典故的活用。
璿 璣 圖 返回 圖片來源 http://blog.china.alibaba.com/blog/alisa1102/article/b0-i1738837.html
雁字回時, 月滿西樓。 月滿西樓:反襯此時心境的悲涼。作者用了「滿」字,不止指「月光滿」,也兼指「月兒圓」,予人人也應團圓的聯想。 雁字:指飛行的雁群。雁群飛行時,行列有序,形狀如「一」或「人」字,故稱。此一意象可提供兩個聯想:一從「一」、「人」的雁陣而來,暗示相思者的孤單;二從雁足繫書的傳說而來,暗示相思者對資訊的盼望。故上言「寄錦書」,下言「月滿西樓」。 後以「雁足」或「雁書」 代指書信。 雁字回時, 月滿西樓。 月滿西樓:反襯此時心境的悲涼。作者用了「滿」字,不止指「月光滿」,也兼指「月兒圓」,予人人也應團圓的聯想。
花自飄零水自流:照應上片「紅藕香殘」。皆有藉景襯情的作用。所謂以哀景襯哀情,屬正襯。和劉禹錫「花信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指彼此分處兩地而同時思念對方,卻不能互相傾訴,只能各自發愁。一種,同樣;同是。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 兩處閒愁。 象徵與丈夫的分離
此情無計可消除三句:脫胎自范仲淹〈御街行〉:「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而更為口語化、形象化。意思是整個人陷入相思所帶來的憂愁之中。卻:還;又。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相思之愁始終無法排除
〈一剪梅〉賞析 這首詞分上下兩片,寫作上的特色有六重: 一、「紅藕香殘玉簟秋」,領起全篇 上闋共六句,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 一些詞評家或稱此句「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間 煙火氣象」(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 或讚賞其「精秀特絕」(陳廷焯《白雨齋詞 話》)。其中「紅藕香殘」寫戶外之景,「玉 簟秋」寫室內之物,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 對清秋季節起了點染作用,不僅刻畫出四周景 色,而且從正面托出了詞心情懷。雖然花開花 落,屬於自然界現象,卻被有情人視為悲歡離合 的象徵;而枕席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卻也是 淒涼獨處的內心感受。這一情景交融的起句,一 開頭就顯示了這首詞的環境、氣氛和感情色彩。
二、目斷神迷,一場「盼」的心事 接下來的五句順序寫詞人從晝到夜一天內所做 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 裳,獨上蘭舟」,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以 「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 下面「雲 中誰寄錦書來」,則明寫別後的懸念。接以「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兩句,便自然構成一種 目斷神迷的意境。 這五句按順序,應是月滿時,上西樓,望雲中 ,見回雁,而思及誰寄錦書來。「誰」字自然 是暗指趙明誠。只是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 字空回,錦書無有,所以有「誰寄」之嘆。說 「月滿西樓」是從反面托出不圓滿;說「誰寄 」,則又可知是一場空盼也。
三、用典輕巧熟稔,不著痕跡 回文織錦、雁足傳書,是詩詞中濫熟的 故典。易安在這裡無意於用典,不過拈取現成詞藻寫入句中。可以想見,詞人因惦念遊子行蹤,盼望錦書到達,遂從遙望雲空引出雁足傳書的遐想。
四、詞的換頭「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遙與上闋拍合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句,遙與上闋「紅藕香殘」、「獨上蘭舟」兩句相拍合。既是即景,又兼比興,承上啟下,詞意不斷,從而更加深了相思。 此句衰殘之景正象徵人的憔悴、落寞,兩個「自」字給人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竹枝詞〉)之恨。 圖片來源 http://my.mdbchina.com/groups/post/7611
五、純抒情懷、直吐胸臆的獨白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二句,在寫自己相思之苦、閒愁之深的同時,由己身推想到對方,以見兩心之相知相印。這兩句也是上闋「雲中」句的補充,說明儘管天長水遠,錦書未至,而兩地相思之情並無二致,足證雙方情愛之篤、信任之深,至於為何音訊無憑,其中的擔心牽掛,就更令人驚心了。前人作品中也時有寫兩地相思的句子,如羅鄴的〈雁〉二首之二「江南江北多離別,忍報年年兩地愁」,韓偓的〈青春〉「櫻桃花謝梨花發,腸斷青春兩處愁」。這兩句詞可能即自這些詩句熔鑄、裁剪為兩個句式整齊、詞意鮮明的四字句。
六、結拍三句,點化前人,自鑄新詞 這闋詞結拍三句,是歷來為人所稱道的名句。王士禎在《花草蒙拾》中指出,這三句從范仲淹〈御街行〉「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脫胎而來,而明人俞彥〈長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兩句,又是善於襲用李清照的詞句。這說明,詩詞創作雖忌模擬,但可以點化前人語句,使之呈現新貌,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成功的點化總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有脫胎換骨之效。李清照的這一點化,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王士禎也認為范句雖為李句所自出,而李句 「特工」。兩相對比,范句比較平實板直, 不能收醒人眼目的藝術效果;李句則別出巧 思,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樣兩句來 代替「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的平鋪直敘 ,給人以眼目一新之感。 這裡,「眉頭」與「心頭」相對應,「才下 」與「卻上」成起伏,語句結構既十分工整 ,表現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藝術上有 更大的吸引力。與前面另兩個同樣工巧的四 字句「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前後襯映,而 相得益彰。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作 者 ˙生 平 ˙辛詞的藝術特色 題 解 賞 析 稼軒詞選
鬱孤台下清江水, 中間多少行人淚。 鬱孤臺前的 辛棄疾像 鬱孤臺位於贛州(江西)古城西北的最高處——賀蘭山(俗稱田螺嶺) 圖片來源 http://www.gndaily.com.cn/scyy/ygt-0024.htm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居士。南宋濟南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人。生於高宗紹興十年(西元一一四○年),卒於寧宗開禧三年(西元一二○七年),年六十八。 辛棄疾出生時,宋朝南渡已十五年。成長階段,受祖父愛國思想影響,又目睹異族的氣燄,常懷報國之志。二十二歲加入抗金義軍,二十三歲率領義軍,由山東投歸南宋。 圖片來源 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8198/65500/65518/4432925.html
辛棄疾文武兼具,慷慨有大略。其詞作善於鎔鑄經史、驅遣詩文,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風格以豪放悲壯為主,與蘇軾並稱「蘇辛」。著有《稼軒長短句》。 歷任地方官職,所至多有善政,深得人民愛戴。屢向朝廷陳述恢復大計,力主抗金,遭主和派排擠,退職閒居鄉間十幾年;其後出仕又屢起屢黜,始終未能伸展抱負。 辛棄疾文武兼具,慷慨有大略。其詞作善於鎔鑄經史、驅遣詩文,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風格以豪放悲壯為主,與蘇軾並稱「蘇辛」。著有《稼軒長短句》。 圖片來源 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8198/65500/65518/4432925.html
辛棄疾的一生 圖片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6/11/14/n1521881.htm
1.幼稟祖訓,文武兼資 辛棄疾的父親在他三歲那年去世,辛棄疾由祖父辛贊教養撫育。辛贊是一位具有強烈民族意識的士人。北宋滅亡,濟南淪陷之後,由於家口所累,一時無法脫身,只好屈仕金朝。他是辛棄疾最有影響力的啟蒙教師。祖父教辛棄疾讀書識字,先讀六經、諸子,再讀史書,尤其是《史記》、《漢書》,因為藉讀史以明理,才能通古今之變,知興廢之由。讀書之餘,辛贊又教辛棄疾習劍,使他成為文武兼資的人才。
2.學業有成,兩試不第 辛棄疾後從亳州劉瞻問學。劉瞻是個飽學之士 ,能詩工文,其詩有野逸之趣,為辛棄疾的詩 詞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紹興二十三年辛棄 疾通過鄉試、濟南府試。其後二次會考均落第。 他在第一次進京路上諦觀形勢,發現燕京若金 城湯池,易守難攻;金兵亦訓練有素,裝備精 良。第二次他更聽說金主完顏亮正在招兵買馬 ,準備大舉南侵。心中暗驚。 紹興二十九年,辛贊病逝,恢復故土的願望成 空。此後局勢丕變,辛棄疾遂踏上了另一段人 生旅程。
3.聚義南歸,智擒叛徒 紹興三十一年,金兵南侵。辛棄疾決定南下。他傾其家產,聚眾二千餘人。得悉耿京的忠義軍已攻佔東平府,遂決定投靠耿京。辛棄疾向耿京分析了天下大事,耿京心中大喜,當即宣布讓他擔任東平節度使掌書記。 時有諜報傳來,說是濟南府義端和尚,已經在泰山腳下安營紮寨,聚眾一千餘人,奮起抗金。辛棄疾聞訊大喜,因為義端是他年輕時認識的舊友,頗通兵法,便自告奮勇說服義端歸附耿京。義端歸順後不久,居然趁辛棄疾外出時,闖入房間,竊走東平節度使大印,連夜叛逃金營。耿京聞訊大怒,歸罪於辛棄疾。
辛棄疾馬不停蹄,追獲叛賊,並立即將他處 死,兩天後就回到耿營復命。此後,耿京派 都頭領賈瑞渡江,南赴宋廷,以表歸附及恢 復之意,並命辛棄疾同行。 紹興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正月,諸 人抵達建康。高宗即日接見,下詔授耿京為 天平軍節度使,賈瑞為敦武郎,辛棄疾為天 平軍節度掌書記。同時,令樞密院派兩名使 臣帶著官誥、節鉞,隨同辛、賈等人一起回 東平府。
然而,事出意外,他們抵達前一月,耿京已 被叛將張安國殺害,二十五萬義軍已星散殆 盡,東平府淪入金人之手。張安國投降金 人,為濟州知縣。辛棄疾與諸將商酌利害, 決定乘敵不備,輕騎突襲,直趨金營,生擒 叛徒,為耿京報仇,向宋廷覆命。張安國猝 不及防,被諸人脅迫而出,金兵追之不及。 辛棄疾等人晝夜南奔,將張安國交於朝廷, 斬首於市,朝野為之振動。當其時,辛棄疾 才二十三歲。
水龍吟 楚天千裡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游子。 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 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抆英雄淚!
水龍吟 玉簪螺髻:喻山。 吳鈎:古代吳地所製的一種彎頭刀,也泛指刀劍。 「休說鱸魚」三句:晉人張翰,字季鷹,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蓴菜羹鱸魚膾,遂棄官回家。見《世說新語》。 「求田問舍(沒有遠大的志向 )」三句:三國時,許氾對劉備說,陳元龍很無禮,他自己睡大床,卻讓我這個客人睡下床。劉對許說,今天下大亂,正應憂國忘家,你卻問田求舍,無大志,元龍實在不屑與你談話;若是我,我會自己睡到百尺樓上,讓你睡到地下,豈止上下床的分別而已。見《三國志‧陳登傳》。
樹猶如此:東晉時桓溫北征,路過金城,見前手種柳樹皆已十團,慨嘆說:「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泫然流淚。見《世說新語》。意即人生易老。 倩:煩,央求。搵:以物浸水叫搵。這裏作揩拭解。
品評 辛棄疾南歸初,授江陰簽判,任滿後,漫遊吳、楚。乾道三年(一一六七),他二十八歲那年秋天,又回到金陵。想到抗金復土的壯志難酬,登上賞心亭,一腔怨恨,滿懷牢騷,寫成這首傳誦數百年的名篇(此詞作年,諸家說法不一,詳拙著《辛棄疾漫遊吳楚考》、《辛棄疾年譜》) 起首兩句,寫登高遙望,水天一色,意境高遠,不但說明這位江南游子,正從楚地漫遊歸來,更突出作者襟懷高潔,如碧宇清秋。清代譚仲修《復堂詞話》以為這首詞有「裂竹之聲」,是恰當的比喻。為什麼看到遠山遙岑,會產生愁恨?為什麼他要撫佩劍、拍欄杆,感到無處宣泄心事?只有對作者早年在金人占領區叱咤風雲的聚義氣概和南歸宋室之後幾年屈沈下僚的委屈心情有所了解,才能領會愛國詞人的牢騷所在。
他從金國南歸後,從不把家庭放在心上,也不曾有過回鄉的念頭。下片寫蓴羹鱸魚、求田問舍等詞句,並非堆砌典故,確是寫出了這位青年英雄報國忘家的崇高趣向。三年吳楚漫遊期間,他度過許多浪漫的日子,在他那個時候,也只有天涯淪落的「紅巾翠袖」,才會為他灑一掬同情之淚。 全詞意境慷慨悲壯,而又深曲含蓄。在藝術結構上,以上片寫登臨眺望所見景象及自己抑塞鬱憤的情態,用「無人會、登臨意」六字過片。下片即承上借用典故申述「登臨意」,先從反面排除,然後正面慨嘆,遣詞藏而不露,用典極其靈活,三次說法語氣各不相同,但又都表現了「無人會」的情景,自然地引出末了的意思。因此,結句給讀者的感慨也是無盡的。
4.才志見賞,締結良緣 辛棄疾南歸之後,以右承務郎出任江陰軍簽判。在此之前,辛棄疾結識了另一起義南歸的愛國志士范邦彥。范邦彥是北宋末的太學生,靖康之難時,因母老不能脫身,留在北方。後來應進士試,及第後便求任位於宋金邊境的蔡州新息縣(今河南息縣)縣令。宋金戰爭一開始,他就率眾開城門迎接宋軍,隨後舉家南歸,寓居京口(今江蘇鎮江)。范邦彥十分讚賞辛棄疾的愛國之舉和才華,便把自己的愛女如蘭許給辛棄疾。
5.十論九議,未獲重視 同年六月,高宗禪位。嗣子睿即位,是為孝宗。孝宗為皇子時便有恢復大志,他一登基,便重用主戰派人物,積極準備起兵北伐。隆興元年(西元一一六三年)正月,孝宗任命張浚為樞密使,都督江淮東西路軍馬,北伐在即。這些都給予辛棄疾極大的鼓舞,便冒昧求見張浚,面陳自己對用兵的計畫,但張浚並沒有接納他的建議。四月,宋軍北伐,金以重兵反擊,導致符離(宿州州治)大敗。宋廷內部,主和派又占上風。宋不得不與金人議和,北伐之事,曇花一現,宋金形勢,又恢復原狀。
隆興二年(西元一一六四年)秋,辛棄疾改任廣德軍(今安徽廣德縣)通判。寫成〈美芹十論〉。在乾道元年(西元一一六五年)初越職上書孝宗。在〈美芹十論〉劄子中,辛棄疾追述自己的家世,懇言其南歸的初衷和矢志恢復的願望,並坦露出他對符離之敗後朝廷戰和趨向的擔憂,但同時他也對恢復大業充滿信心。辛棄疾的上書,對他此後逐漸被朝廷當局所理解,及他日後施展自己的抱負,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他後來升任建康府通判,延和殿召對,既與主戰一派勢力漸張有關,也與此不無關係。
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辛棄疾任建康府通判。讓他的能力和才華有發揮的機會,並結識在建康任職的知名之士,議論時政,商略兵法,關係相當融洽。乾道六年(西元一一七○年),辛棄疾任滿回到臨安,在延和殿獲孝宗召見,得以向孝宗面陳恢復方略,但僅被任命為司農寺主簿。大約在年末或次年,他又寫了一篇題為〈九議〉的長文,上呈宰相虞允文,可說是對〈美芹十論〉的補充。〈美芹十論〉和〈九議〉凝聚了辛棄疾對恢復事業的思考,寄託了他的政治理想和願望,充滿了強烈的愛國情感和精神。
6.果敢任事,遭忌被黜 乾道八年(西元一一七二年)初,辛棄疾出知滁州。戰後的滁州一片蕭條,辛棄疾上書請求免除百姓的上貢錢,推賞滁州州縣官吏,減輕商旅稅收,招撫流散士民,開墾荒田,修建房屋,使昔日頹敗景象大為改觀。淳熙元年(西元一一七四年),辛棄疾被辟為江東安撫司參議官。後因宰相葉衡的推薦,遷升為倉部郎中。六月,朝廷任命辛棄疾為江西提點刑獄,平定茶商軍。
自淳熙二年(西元一一七五年)至淳熙八年,辛棄疾的任職更迭十分頻繁,曾四任帥臣,三為運使。雖然政績卓然,聲名日起,卻也仕途奔波,時遭非議責難。辛棄疾為政剛嚴果毅,賞罰分明,多所建樹。例如在湖北安撫使任上,嚴懲盜賊;在湖南安撫使任上,創建地方武裝「飛虎軍」;在江西安撫使任上,主持救荒等,皆以惠民為意。但是辛棄疾任事的果敢嚴厲,也遭到某些朝臣的激烈反對。例如辛棄疾為建「飛虎軍」而採取的一些具體措施和殺伐決斷的作風,竟被指責為「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終於導致辛棄疾的被彈劾罷官,時在淳熙八年冬。
7.帶湖退居,再仕再罷 淳熙九年(西元一一八二年),辛棄疾退居帶湖。帶湖位於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饒)城北,辛棄疾自知不為眾人所容,故早在淳熙六年即買下帶湖附近一塊地,並營建房舍,以為退身之準備。退居生活是自由的,可以流連山水,悠然自得;可以閉門家居,安享天倫之樂;更可以訪朋問友,詩酒唱和。然而,上饒的秀麗山水,真摯的親情與友情,雖也能給辛棄疾以慰藉,卻難以使他改變自幼確立的恢復志向,難以撫平失志英雄的心靈創傷。這種心境,時時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出來。
淳熙十四年(西元一一八七年),朝廷任命他為主管武夷山沖佑觀的祠官(祠官表示一種資格,可每月拿俸,卻不必到任,在宋代常用來安排閒置或反對派官員),但只是朝廷備緩急之用,不能有實際作為。直到光宗紹熙二年(西元一一九一年)末,才被任命為福建提點刑獄。 紹熙三年(西元一一九二年)春,辛棄疾抵福建。在此任職約兩年,其間曾被召回京,並向光宗提出奏疏,一樣是不了了之。五年七月,辛棄疾遭彈劾,罪名是「殘酷貪饕,奸贓狼籍」,被罷帥任。兩個月後,又被指「交結時相,敢為貪酷」,降充祕閣修撰。直到次年還兩度遭指責,最後連祠官也被罷掉了。
辛棄疾退居帶湖期間,曾遊至鉛山縣(今江西鉛山縣西南)東的期思村,見一泉,名周氏泉,狀如瓢,水清見底,景色怡人。辛棄疾時常往來於帶湖、期思之間,並在期思建造房屋,改周氏泉為瓢泉。寧宗慶元二年(西元一一九六年),辛棄疾在帶湖的舊居毀於火,便遷居瓢泉,再度過退職的生涯。
賀新郎 甚矣我衰矣! 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餘幾? 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 問何物、能令公喜?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裡。想淵明、停雲詩臼, 此時風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 回首叫、雲飛風起。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賀新郎 甚矣我衰矣 1.“邑”:指鉛山縣。辛棄疾在江西鉛山期思渡建有別墅,帶湖居所失火後舉家遷之。此“邑中園亭”,當指作者遊歷過的境內亭園。"仆",自稱。"停雲":停雲堂,在期思山上。稼軒慕淵明,淵明有《停雲》詩四章,其序雲:"停雲,思親友也。"稼軒意在套用其旨,抒發對親友的懷念。 2."甚矣"句:《論語》:"子曰:'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複夢見周公。'" 3.“白髮句":化用李白句"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4."問何物"句:"此處"公"自指。 5.嫵媚:姿態美好可愛。《新唐書·魏徵傳》:“人言(魏)徵舉動疏慢,我但見其嫵媚耳。"
6.“一尊”句:用陶《停雲》詩“靜寄東軒,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佇"意。 7.“江左”二句:江左,晉室南渡後,東晉及南朝相繼建都金陵,統轄江左一帶。蘇軾《和陶淵明飲酒詩》有"江左風流人,醉中亦求名。淵明獨清真,談笑得此生。" 8."不恨"二句:《南史·張融傳》:"融常歎雲:'不恨我不見古人,所恨古人不見我。'" 9."知我者"句:意思是知己寥落。"二三子"原是孔子稱其學生的話。(見于《論語·八佾》)
品評 此詞應做于慶元二年(1196)年遷居瓢泉一段時間之後。據嶽柯《桯史·稼軒論詞》記載:"稼軒有詞名,每燕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賀新郎】一詞,自誦其警句曰:'我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每至此,轍拊髀自笑,顧問坐客何如,皆歎譽如出一口。"可見稼軒對此阙心儀之意;且是暮年所爲,又有感歎平生之意,故常被視爲總結生平之作。 首韻感慨老境和交遊零落,知己難求,加上夙願成空,只能轉向與青山相對互娛,此與李白“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境界氣度神似。下闋先切題,點出思親友之意,進入淵明之境;回首叫“後則英雄本色,發老驥伏櫪之感慨。 "稼軒詞胸有萬卷,筆無點塵,激昂排宕,不可一世。"此詞在其狂其豪中,裹脅著抑郁無聊之氣。通篇貫穿知己難求,壯志未酬而百無聊賴之意。
賀新郎 綠樹聽鵜鴃。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 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間離別。 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 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聲名裂。 向河梁、回頭萬裡,故人長絕。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 正壯士、悲歌未徹。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誰共我,醉明月?
賀新郎 綠樹聽鵜鴃 1.“茂嘉十二弟”,稼軒族弟。 2."鹈鴂、杜鵑實兩種":據《禽經》曰:"雋周,子規也。江介曰:子規,蜀右曰杜宇。"又曰:"鶗鴂,鳴而草衰。"注雲:"鶗鴂,《爾雅》謂之鵙,《左傳》謂之伯趙。然則子規、鶗鴂二物也。" 3."芳菲都歇":《廣韻》:鶗鴂,關西曰巧婦。關東曰鸋鴂,春分鳴則衆芳生,秋分鳴則衆芳歇。" 4."算未抵":料想還比不上。 5.“馬上”句:暗用漢王昭君出塞事。石崇樂府《王明君辭序》云:”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爾也。"
6."更長門"句:長門,冷宮。漢武帝時,陳皇後失寵,退居長門宮。此句承上句,意謂王昭君出冷宮後辭別漢阙。 7."看燕燕"二句:《詩·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瞻望弗及,涕泣如雨。"《小序》曰:"燕燕,衛莊姜送歸妾也。" 8."將軍"三句:將軍,指李陵。李陵多次與匈奴交戰而終降于匈奴,因此身敗名裂。用此典有勉勵忠義氣節之意。"向河梁"兩句:李陵《與蘇武詩》"攜手上河梁,遊子著何之?" 9.“易水”三句:用荊軻事,見于《史記·荊轲傳》:" 10."還":如果。"如許恨":這許多生離死別的人間恨事。
品評 這首詞作于瓢泉隱居期間,據開篇用典之意, "鹧鸪其志懷南,不思北徂。其鳴也,但北不南。"本草亦記杜鵑鳴必向北,此詞爲送弟赴北之作。 這首詞作于瓢泉隱居期間,據開篇用典之意, "鹧鸪其志懷南,不思北徂。其鳴也,但北不南。"本草亦記杜鵑鳴必向北,此詞爲送弟赴北之作。 王國維《人間詞話》評爲"章法絕妙。且語語有境界,此能品而幾于神者。然非有意爲之,故後人不能學也。"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稼軒詞字以【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一篇爲冠,沈郁悲涼,跳躍動蕩,古今無此筆力。"
上闋借鳥興詠,以烘托贈別之意,氣氛營造精妙到位,人多比之江淹《恨賦》,有人據此認爲"非詞家本色",也有人提出得唐人"賦得體"詩法,"未抵"二字領句,承上之啼鳥而啓下之別恨四事,上闋集女子離別之怨典,下闋則都用男子離別之典。《宋四家詞選》以爲"前半闋北都舊恨,後半阙南渡新恨。"詞意叠宕,"沈郁頓挫,姿態絕世,換頭處起勢崚嶒。"(陳亦峰《雲韶集》)結韻簡練而情境幽遠。詞中用典"經子百家,行間筆下,驅策如意。"(馮金伯《詞苑萃編》卷五)
醜奴兒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箇秋
品評 這首詞也是稼軒閑居上饒帶湖時期的作品。博山道是他常常往來經過的地方,這從他另有詞作擬題為“獨宿博山王氏庵”、“博山道中效李易安”等可知。詞調《醜奴兒》,亦即通常用的《採桑子》的別名,只是這一詞調的上下片中的間的兩個四字句,多數並不用疊句形式。詞寫自己“少年”時與“而今”對“愁”的兩種截然不同心態。重點當然是說現在,所以上片為賓,下片為主。
“少年不識愁滋味”,先明白說出,用的是口語。接以“愛上層樓”四字,由“不識”生出。歷來詩文中,寫登樓而興慨生愁者,多不勝舉,所以怕觸景生情的人,又往往怯於登樓。此種心情,少年人並無體驗,所以總喜歡登高遠眺,一覽景物。後面“愛上層樓”四字屬下,為說明其目的在於“為賦新詞”。想通過上層樓所見尋找一些詩料,以便吟成幾首新詞。既然登高與生愁常常聯係在一起,自己也就效仿前人說些愁呀愁之類的話,其實心裏並無愁緒,所以叫“強說”。寫出少年涉世甚淺,銳氣正盛,未曾經歷世途之艱難,不知愁為何物。為賦新詞,不免要為文造情,作無病呻吟,但終究言不由衷,矯情虛飾,實在幼稚可笑得很。但那時倒是一片天真,終日樂呵呵的,無憂無慮,回想起來,又不免令人神往而眷戀,恨不能重新再回到少年時代。
下片,“而今識盡愁滋味”,有意與開頭句對應,只換了幾個字,境況就完全不同。“識盡”二字,概括了一切,幾多困苦、艱險、挫折、失望、屈辱、憤恨,以至無奈等等,盡在其中。“欲說還休”,是想說而不知從何說起,也是不必再說,說了又有何用,還不如保持沉默好了。後一個“欲說還休”仍連下,心中有愁可以不說,但不能總緘口不語。說什麼呢?那就說“今天天氣哈哈哈”好了。時值秋天,若因此而興悲,本也是自古常情,如陸放翁所說“宋玉悲秋千載後,詩人例有早秋詩”,可又偏不說悲秋,反而倒稱道秋天“天涼”正“好”,似乎有點匪夷所思。但凡事都能體現辯證法則,形容愁也未必只有說它深如海、多如一江春水或者重得連車船都不載不動才最好,不正面說,有時反顯得真切、深沉。魯迅形容一名鬥士的憤怒說:“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雖與稼軒言愁有別,但在“無聲勝有聲”這點上,道理還是一樣的。後來吳夢窗有《唐多令》說:“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既然“愁”字是由“心上秋”“合成”的,那末,只說“秋”不正是沒有把“心”事說出來的“愁”嗎?巧思運用,略無痕跡。
8.壯志未酬,抱憾而終 寧宗慶元四年(西元一一九八年),朝廷恢復辛棄疾集英殿修撰職名,主管建寧府武夷山沖佑觀。嘉泰三年(西元一二○三年)夏,時已六十四歲的辛棄疾出任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四年(西元一二○四年)春,寧宗召見辛棄疾。因金國內部政局不安,使宋廷有出兵之議。辛棄疾為寧宗分析金國政局的變化,建議積極準備以應變。三月,朝廷命辛棄疾出知鎮江,加強邊備。他到任後,便積極籌備北伐之事。但北伐尚未開始,便在開禧元年(西元一二○五年)秋,因一舉薦不當的小錯誤被調離鎮江,改知隆興府,並隨即被劾罷官,辛棄疾一生的理想和願望至此徹底破滅。
此後朝廷幾度任命,辛棄疾皆辭免。開禧 三年(西元一二○七年)春,辛棄疾重歸 鉛山瓢泉。八月得疾。九月初十,辛棄疾 終於帶著無盡的遺憾和悲憤,走完他悲劇 的一生,離開了人間。
晚年黯然神傷的辛棄疾有二闋豪放的懷古詞,寂寞的心寄託在歷史山河中,依 然熠熠生輝: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 光北固樓。千古興亡 多少事,悠悠。不盡 長江滾滾流。 年少 萬兜鍪,坐斷東南戰 未休。天下英雄誰敵 手?生子當如孫仲 謀。 (〈南鄉子‧登 京口北固亭有懷〉) 懷念歷史人物孫權,正是要南宋統治者應效法孫權,興兵北伐,收復失地。 頭盔 ㄇㄡˊ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 烽火揚州路。可堪回 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 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 懷古〉) 大將霍去病曾追擊匈奴至狼居胥山,此指宋文帝“有封狼居胥意”,派兵北伐,結果大敗而歸。 南朝宋武帝劉裕 劉裕之子文帝劉義隆的年號。 祭祀
詞的上片,作者通過懷念古人古事,對腐敗的南宋王朝發出了“英雄無覓孫仲謀處”的慨嘆,進而讚揚了南宋宋武帝劉裕當年北伐中原,“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英雄氣慨和英雄業績,用以激勵抗戰派人士恢復中原統一的戰鬥精神。同時作者以孫權和劉裕的英雄業績和南宋王朝的腐朽苟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形象而又深刻地揭露和批判南宋王朝及其投降政策的誤國害民。
詞的下片,作者轉而以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在缺乏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草率出兵,導致“倉皇北顧”的歷史教訓,表達了他既堅決主張北伐抗金,又反對輕舉妄動的思想認識。他再一次用歷史上的正反面經驗教訓和他自己的親身經歷,強調指出輕率冒進必定導致失敗,希望能引起當時抗戰將領、正在積極準備北伐的韓侂冑的重視,以實現他北定中原的平生願望。詞的最後,作者以廉頗自喻,把自己的現實處境和廉頗的處境相對照,抒發了作者受投降派毀謗陷害,壯志難酬的憤懣心情,表達了他老當益壯的抗戰鬥志。
青玉案˙元夕 【註釋】 元夕:陰曆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是夜稱元夕或元夜。 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 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 玉壺:指月亮。 魚龍舞:指舞魚、龍燈。 蛾兒、雪柳、黃金縷:皆古代婦女的首飾。這裡指盛妝的婦女。 盈盈:儀態美好的樣子。 驀然:突然,猛然。 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 【評解】 此詞極力渲染元宵節觀燈的盛況。先寫燈火輝煌、歌舞騰歡的熱鬧場面。花千樹, 星如雨,玉壺轉,魚龍舞。滿城張燈結彩,盛況空前。接著即寫遊人車馬徹夜遊賞的歡樂景象。觀燈的人有的乘坐香車寶馬而來,也有頭插蛾兒、雪柳的女子結伴而來。在傾 城狂歡之中,詞人卻置意於觀燈之夜,與意中人密約會晤,久望不至,猛見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結尾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賞,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潔品 格。全詞構思新穎,語言工巧,曲折含蓄,餘味不盡。
辛詞的藝術特色 1.風格多樣 辛詞向以豪放著名,不僅題材廣泛,內容豐 富,而且大多寫得悲壯激昂、豪邁奔放,貫 辛詞向以豪放著名,不僅題材廣泛,內容豐 富,而且大多寫得悲壯激昂、豪邁奔放,貫 注著慷慨激烈和悲壯蒼涼的感情,體現出豪 爽的英雄本色。加之詞人擺脫音律和纖豔語 言的束縛,融匯詩歌無意不可入、辭賦鋪 敘敷衍、散文舒卷自如、宏放不羈的特點, 從而構成辛詞的豪放風格。
辛詞以豪放為主導,但又兼有清麗、飄逸 ,甚至纏綿嫵媚的風格。如〈祝英臺近‧ 晚春〉一闋堪稱婉約詞之正宗。其他如 〈唐河傳〉之穠纖似「花間體」,〈玉樓 春〉之淺俗似「白樂天體」,〈醜奴兒〉 之清新似李清照,〈念奴嬌〉之清暢似朱 敦儒,這些自標學習他人風格的詞作,都 於豪放之外另創風格,使辛詞呈現出多姿 多彩、不拘一格的風貌。
2.意境雄麗 辛棄疾的戰鬥經歷、報國宏願,以及過人 的才識、膽略、豪氣,使他在詞裡所表現 的往往是闊大的場面、飛動的形象。這些 變化飛動的意象,滲透著詞人激盪奔放的 感情,形成了雄奇闊大的意境。 對理想的熱烈追求,也使辛棄疾常馳騁浪 漫主義想像,以夢幻的形式表現對理想生 活、光明世界的嚮往,創造出瑰麗奇偉的 意境。
3.比興寄託 辛棄疾繼承和發展了《詩經》、楚辭的優良傳統,常用比興寄託手法,把自己的愛國理想、身世之感寄託在美人香花、兒女之情上,複雜的感情被表現得曲折委婉、搖曳多姿。辛棄疾也常選取可資寄託的古人古事,於懷古傷今中深寄感慨。具有用典貼切,寄意深刻,沉鬱蒼涼的特色。
4.語言精鍊 辛棄疾打破詞與詩文的界限,善於熔鑄經史 、驅遣詩文入詞,而且往往隨手拈來,如同 己出。辛棄疾又注意詞的散文化、口語化。 另外,在詞語的多樣化與精鍊性方面,辛棄 疾也多有建樹。一部稼軒詞,語言或慷慨、 或委婉、或清新、或雅潔,風格多樣,不拘 限於一體一式。設詞造語,除少數作品過於 散文化而不夠精鍊,過多用典而晦澀難懂 外,多數詞作語極精鍊警策,妥貼生動。
題 解 〈破陣子〉,詞牌名。選自《稼軒長短句》。 詞調下的小序,可視為詞題。陳同甫即陳亮, 與作者同主抗金,都懷有「了卻君王天下事」 題 解 〈破陣子〉,詞牌名。選自《稼軒長短句》。 詞調下的小序,可視為詞題。陳同甫即陳亮, 與作者同主抗金,都懷有「了卻君王天下事」 的雄心壯志,故以「壯詞」共勉相慰。整首詞 在軍旅生活的想像中,刻畫出殺敵報國的志士 形象,既反映二人共同的願望,也抒發了一己 壯志難酬的悲憤。 詞調介紹:《詞譜》卷十四:「唐教坊曲名,一名〈十拍子〉。按唐〈破陣樂〉,乃七言絕句,此蓋因舊曲名,另度新聲。」 調略: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三十一字, 五句,三平韻。
陳亮(西元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年)字同 甫,學者稱龍川先生。其人在哲學史的名 氣遠大於文學史,與朱熹同時,且有所接 觸,但思想不同調。陳亮崇尚實踐,鄙棄 空談,是永康學派的代表人物。曾考取進 士第一名,但終身未入仕途。早年多次以 在野之身上書朝廷,反對和議,力主抗金 ,與辛棄疾為志同道合的好友。二人不只 理念相同、政治立場相近,詞風亦彷彿。 原有長短句四卷,已佚;今人輯《龍川 詞》,僅得七十四首。
題 解 〈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不見南師久,謾說北群空。 當場隻手,畢竟還我萬夫雄 。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 題 解 〈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不見南師久,謾說北群空。 當場隻手,畢竟還我萬夫雄 。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 河水,依舊只流東?且復穹 廬拜,會向蒿街逢。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里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礡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陳同甫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賞 析 在陳亮的愛國詞中,這首送章德茂的〈水調歌頭〉自張一幟,頗有特色。立意高遠而又章法整飭。 南宋朝廷,自與金簽訂了「隆興和議」以後,兩國間定為叔侄關係,常怕金以輕啟邊釁相責南犯,自此不敢作北伐的準備。每年元旦和雙方皇帝生辰,還按例互派使節祝賀,雖貌似對等,但金使到宋,待若上賓,宋使在金,多受屈辱;故南宋有志之士,對此極為憤懣不平。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十二月,宋孝宗命章森以大理少卿試戶部尚書銜為賀萬春節(金世宗完顏雍生辰)正使,陳亮作詞送行,便表達了不甘屈辱的正氣,與誓雪國恥的豪情。
詞一開頭,就把筆鋒直指金人,警告他們別錯誤地認為南宋軍隊久不北伐,就沒有能征善戰的人才。「謾說北群空」用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的字面而反其意,以駿馬為喻,說明此間大有人在。「當場」兩句,轉入章森出使之事,意脈則仍承上句以駿馬喻傑士,言章森身當此任,能隻手舉千鈞,在金廷顯出英雄氣概。「還我」二字含有深意,暗指前人出使曾有屈於金人威懾,有辱使命之事,期望和肯定章森能恢復堂堂漢使的形象。
無奈宋弱金強,這已是無可諱言的事實,使 金而向彼國國主拜賀生辰,有如河水東流向 海,豈能甘心,故一面用「自笑」解嘲,一 面又以「得似……依舊」的反詰句式表示不 堪長此居於屈辱的地位。這三句句意對上是 一跌,但以轉折過渡到下文「且復穹廬拜, 會向蒿街逢」。「穹廬」,北方遊牧民族所 居氈帳,這裡借指金廷。「蒿街」本是漢長 安城南門內「蠻夷邸」所在地,漢將陳湯曾 斬匈奴郅支單于首懸之蒿街。這兩句是說, 這次遣使往賀金主生辰,是因國勢積弱暫且 再讓一步;終須發憤圖強,戰而勝之,獲彼 王之頭懸於蒿街。「會」字有將必如此之 意。
兩句之中,上句是退一步,承認現實;下句 是進兩步,提出理想,且與開頭兩句相呼應 。這是南宋愛國志士盡心竭力所追求的恢復 故土、一統山河的偉大目標。上片以此作結 ,對章森出使給以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是 全詞的「主心骨」。下片沒有直接實寫章森 ,但處處以虛筆暗襯對他的勖勉。「堯之都 」五句,轉而激憤地提出:在堯、舜、禹聖 聖相傳的國度裡,總該有一個恥於向金人稱 臣的人吧!
「萬里腥膻如許」三句,謂廣大的中原區, 在金人統治之下成了這個樣子,古代傑出人 物的英魂何在?正氣、國運何時才能磅礡伸 張?最後兩句,總挽全詞。詞人堅信:金人 的氣數何須一問,宋朝的國運如烈日當空, 方興未艾。
〈破陣子〉賞析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絃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平仄譜: ︱︱─ ─︱︱句,⊥-ㄒ︱─ ─韻。 ㄒ︱⊥─ ─︱︱句,⊥─ ─ ─︱︱─叶, ㄒ─ ─︱─叶。 ㄒ︱⊥─ ─︱︱句,ㄒ─ ─ ─︱︱─叶, ⊥─ ─︱─叶。 參考:詩苑漫談 http://www.ebaomonthly.com/window/poetry/chclassic/audio/poetry_chcaudio.htm
醉裡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念念不忘殺敵報國 挑燈:撥動燈芯(ㄒㄧㄣ),使 燈火更亮。 夢回吹角連營:夢醒時,聽見各處營寨接連吹起號角聲。夢回,夢醒。連營,連綿的營寨。 醉裡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念念不忘殺敵報國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絃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引用典故。表示出征前軍中高昂的士氣 八百里分麾下炙:將烤熟的牛肉分給部眾。八百里,牛而稱「八百里」,猶馬稱「千里」。 麾下,指部屬。麾,音ㄏㄨㄟ,指揮用的旌旗。炙,燒烤的肉。 五十絃翻塞外聲:樂器奏出雄壯的邊塞歌曲。五十絃,本指古代的瑟,這裡泛指軍中樂器。翻,演奏。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絃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引用典故。表示出征前軍中高昂的士氣
典 故 (一)八百里分麾下炙:「分八百里炙」。典出《世說新語‧汰侈》:「王君夫(愷)有牛,名『八百里駮』,常瑩其蹄角。王武子語君夫:『我射不如卿。今 指賭卿牛,以千萬對之。』君 夫既恃手快,且謂駿物無有殺 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 武子一起便中的,卻據胡床( 退回胡床坐定),叱左右速探 牛心來。須臾,炙至,一臠便 去。」駮,毛色黑白相間的馬 ,王愷用以稱牛。 圖片來源 http://staging.cns.org.hk/0412/html/c01/0412c25.html
馬作的盧飛快:戰馬有如的盧,快速奔馳。作,好像。的盧,額頭有白色斑點的馬。相傳劉備在荊州遭遇危難時,騎的盧馬,一躍三丈而過檀溪,遂得以脫困。此用以借指快馬。的,音ㄉㄧˋ,白色。盧,通「顱」。額頭。 弓如霹靂弦驚:彎弓射箭,弓弦迅疾,響聲有如雷霆,驚人心魄。霹靂,迅雷聲。喻射箭時弓弦的響聲。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暗喻 明喻
典 故 (二)馬作的盧飛快:的盧,《相馬經》:「馬白額入口齒者,名曰榆雁,一曰的盧。」《三國志‧先主傳》裴松之注引《世語》:「備屯樊城。劉表禮焉,憚其為人(怕他乘機坐大),不甚信用。曾請備宴會,蒯越、蔡瑁欲因會取備(趁宴會除掉劉備)。備覺之,偽如廁,潛遁出。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走,墮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備急曰:『的盧,今日厄矣,可努力!』的盧乃一踴三丈,遂得過。」
典 故 (三)弓如霹靂弦驚:《南史‧曹景宗 傳》:「景宗謂所親曰:『我昔在鄉里, 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拓(拉) 弓弦作霹靂聲,箭如餓鴟叫。平澤中逐 獐,數肋射之,渴飲其血,饑食其脯,甜 如甘露漿。覺耳後生風,鼻頭出火,此樂 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將至。』」又《北史 ‧長孫晟傳》:「突厥之內,大畏長孫總 管,聞其弓聲,謂為霹靂。」
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了卻君王天下事:指完成抗金復國的大業。了卻,了結;完成。 贏得:獲取;得到。 可憐:詩詞中的「可憐」有三大語義範疇:其一,猶云可喜、可愛、可羨、可貴、可重;其二,猶云可惜、可嘆;其三,猶云可怪,引申則有很、非常之意。此為第二義。義同〈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中的「可憐」。 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完成復國大業,留名青史。 感嘆報國無門,年華虛度。
〈破陣子〉賞析 這闋小令寫想像中抗金軍隊中的生 活,從而抒發今日投閒置散、壯志未 酬的悲歌。 上片描寫在一個秋天的早晨沙場上點 兵時的壯盛場面。「醉裡挑燈看劍」 一句有三層意思:「看劍」表示雄 心,「挑燈」點出時間,醉裡還挑燈 看劍是寫念念不忘報國。次句「夢回 吹角連營」,寫拂曉醒來時聽見各個 軍營接連響起雄壯的號角聲。上句是 視覺,此句是聽覺。接下三句寫兵士 們的宴飲、娛樂生活和閱兵場景,詞 的境界逐漸伸展,直至蒼茫雄壯。 圖片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4/8/11/n623693.htm
下片寫投入戰鬥的驚險場面:「馬作的 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三國劉備的 盧馬載英雄一躍三丈;曹景宗騎快馬如 龍走,拉弓弦作霹靂聲,不知老之將至 。作者神遊於歷史縱深的豪情,與抗金 意志的昂揚中,「了卻君王天下事,贏 得生前身後名」,收復中原與建立個人 功業同時完成。但是這些壯語卻在末句 「可憐白髮生」一結,轉成在南宋統治 集團的壓抑下,恢復祖國河山的壯志無 從實現的悲憤。這種建築在酣恣淋漓、 雄姿英發的悲憤,代表的幻滅感張力十 足。代表了辛棄疾一生政治生命的悲憤。 圖片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4/8/11/n623693.htm
辛棄疾被稱為豪放派的宗師。在這闋詞中表現出來的藝術風格有兩方面: (一)內容、感情、聲調、色彩雄壯。而經豪壯反襯後的落寞淒涼,更顯得含蓄婉約,曲致高情。 圖片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4/8/11/n623693.htm
(二) 結構佈局奇變。一般詞分片的作 法,大抵是上下片分別寫景和抒情,這 個詞調依譜式應在「沙場秋點兵」句分 片,而這闋詞卻把兩片內容緊密連在一 起。依它的文義看,這首詞的前九句為 一意,末了「可憐白髮生」一句另為一 意,全首詞到末了才來一個大轉折,並 且一轉折即結束,很是矯健有力。請看 它每片的一與二句、三與四句兩兩偶句 相對,再以第五句奇句收束,彷彿還在 沙場點兵,便已鬢髮雙星,時空的錯置 ,令人不勝欷噓。 圖片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4/8/11/n623693.htm
比 較 李白〈越中覽古〉:「越王句踐破吳 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 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白居易〈輕肥〉:「意氣驕滿路,鞍 比 較 李白〈越中覽古〉:「越王句踐破吳 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 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白居易〈輕肥〉:「意氣驕滿路,鞍 馬光照塵。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臣。 朱紱皆大夫,紫綬悉將軍。誇赴軍中 宴,走馬去如雲。樽罍溢九醞,水陸 羅八珍。果擘洞庭橘,膾切天池鱗。 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是歲江南 旱,衢州人食人。」 圖片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4/8/11/n623693.htm
稼軒詞選 〈西江月‧示兒曹以家事忖之〉 〈西江月‧遣興〉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賀新郎〉 〈青玉案‧元夕〉 〈八聲甘州〉
〈西江月‧示兒曹,以家事忖之〉 都是家常言語,自饒風趣。 萬事雲煙忽過,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遊宜睡。 早趁催科了納,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舊管些兒:管竹管山管水。
〈西江月‧遣興〉 此詞以放縱的筆調寫出自己的醉態、狂態,是作者對政治現實不滿的流露。遣興猶言遣懷,即抒發情懷。 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功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這首詞是辛棄疾的名作之一。詞中選取一系列有關離別的典故,運用富有表現力的藝術語言,以及跌宕多姿的章法布局,把作者因辛茂嘉被眨謫所激起的內心感慨,抒發得極其沉摯蒼茫,雄渾有力。 茂嘉:作者的族弟。因事貶官桂林。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造口,即皂口,在今江西萬安縣西南六十里 。辛棄疾任江西提點刑獄時,常行經該地。 這首題壁詞抒發了對於北方山河的深沉憶念 ,以及壯志蹉跎的痛苦心情。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賀新郎〉 停雲堂,是辛棄疾晚年遊息之所,在鉛山縣期思村,築於山上,周圍遍種松竹。這首詞以懷念親朋起興,抒發了作者於政治失意之餘,寄情山水,獨立蒼茫的心情。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 !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 、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 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 窗裡。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 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 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青玉案‧元夕〉 本詞通過記述元宵之夜的一次邂逅,塑造了 一位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美女形象。其中 無疑也寄託了作者自己的心境。梁啟超評論 此詞說:「自憐幽燭,傷心人別有懷抱。」 (《藝蘅館詞選》引語)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 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 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閑珊處。
〈八聲甘州〉 西漢時,武帝銳意開邊,屢屢發兵北擊匈奴 。可是,即便是在那樣有利於英雄豪傑施展 抱負的年代裡,也仍然存在著李廣這樣鬱鬱 不得志的人物。這一事實,使辛棄疾內心受 到強烈的衝擊。眼望著窗外的斜風細兩,他 終於感到茫然若失了。 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園。 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譚笑過殘年。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問題討論 一、詞有「婉約」、「豪放」之別,本課 所選二者皆有;而你比較欣賞哪一類? 為什麼? 二、王國維《人間詞話》有云:「一切景語皆情語也。」詞中出現的景物描寫,常帶有藉景襯情、寓情於景的作用,試依例題所示,寫出下列「景語」所可能暗藏的「情語」。
問題討論 景 語 可能暗藏的情語 簾外雨潺潺, 春意闌珊 流水落花春去也 紅藕香殘玉簟秋 生命中美好的歲月消逝/ 處境困頓,心情落寞 景 語 可能暗藏的情語 簾外雨潺潺, 春意闌珊 流水落花春去也 紅藕香殘玉簟秋 生命中美好的歲月消逝/ 處境困頓,心情落寞 美好的過去空留回憶,重 返故國已無望 歲月無情,心境淒涼
問題討論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 花自飄零水自流 獨居無聊,凡事漫不經心 雁字回時,月滿 西樓 醉裡挑燈看劍 夫妻分處二地,無法同享 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獨居無聊,凡事漫不經心 夫妻分處二地,無法同享 唱隨之樂。此衰殘之景正 象徵人的憔悴、落寞 思念未歸的良人,嘆月圓 人未圓 志士念念不忘殺敵報國 衝鋒陷陣,奮不顧身/上 戰場殺敵,既驚險又暢快
問題討論 三、李白說「哀怨起騷人」,歐陽脩說「 文窮而後工」,清人趙翼說:「詩人不幸 國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王國維甚且 引尼采「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來推 崇李煜的詞。對此你有什麼樣的看法? 四、一般人論詞,都以婉約為正宗、豪放 為別派。而無論婉約、豪放,詞都能在抒 情的深度上,有著更進一步的開掘。請你 以辛棄疾〈破陣子〉為例,作一說明。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唐代的詞 五代的詞 宋代的詞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一、唐代的詞 1.民間《敦煌曲子詞》 《敦煌曲子詞》是二十世紀初在甘肅省敦煌莫高窟藏經石室中發現的。近人輯錄為五百四十餘首。這些作品主要是唐(武則天末年)、五代(後晉出帝末年)的民間創作。它們反映的社會生活面向是相當廣闊的,較多地體現了下層人民的思想、品格和趣味。語言通俗生動。風格樸素、率直、清新、活潑。形式多樣,富於表演性和故事性。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例:〈鳳歸雲〉 征夫數載,萍寄他邦,去便無消息,累換 星霜。月下愁聽砧杵,塞雁南行。孤眠鸞 帳裡,枉勞夢魂,夜夜飛揚。 想君薄 行,更不思量。誰為傳書與,表妾衷腸。 倚牖無言垂血淚,暗祝三光。萬般無那處 ,一爐香盡,又更添香。 這首詞傾訴思婦對征夫熾烈的懷想之情, 飽含孤涼與愁苦、無聊與曠怨、期盼與祝 福。動作、神態與心境的描摹栩栩如生。 自然純樸,感人備至。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2.嘗試階段的文人詞 盛唐中唐「詞」的創作異采紛呈,填詞之 風在詩人之中已廣為流布。現存最早的文 人詞,相傳是唐代李白的〈菩薩蠻〉和 〈憶秦娥〉。詞的意境、形象和其他表現 手法,都達到了很高的造詣。中唐文人倚 聲填詞已經形成風氣。對晚唐、五代的詞 風起了倡導的作用。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菩薩蠻〉 平林漠漠烟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 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 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 鳥歸飛急,何處是回程,長亭接短亭。 這首詞抒寫遠離在外之人的離思鄉愁。如 織的煙、幽幽的樓、傷心的寒山、歸飛的 宿鳥……構成一片愁苦心境,語言凝煉, 深具表現力。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憶秦娥〉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 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 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 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 陵闕。 這首詞上片傷別,下片弔古,情調沉渾,風格豪放。它以一種宏觀超越的視角,抓住典型的場景,抒發了橫貫古今的愁懷,概括了遊子思婦的憂傷,進而引向國家興亡的悲慨,含蓄不盡,意味無窮,為千古絕唱。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白居易〈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 舊曾諳。日出 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 藍,能不憶江 南。 圖片來源 http://malanhua1.bianji.com/html/ziyuan/%E8%AF%BB%E8%80%85%E6%96%87%E8%90%83/20060310124016.htm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晚唐詩人中寫詞最多的作家是溫庭筠。中 唐以前,詞的作者大都是詩人而非詞人, 而溫庭筠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寫 詞的人。現存詞作約七十首,名《金荃 集》(另有《握蘭集》,已佚),內容多 寫閨情,詞風穠豔香軟,但藝術水準很 高,音聲繁會,針縷細密。半個世紀以後 出現的「花間詞派」把他尊稱為「鼻祖」。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溫庭筠〈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 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 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 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這首詞寫出了一個女子晨起之後,寂寞無聊,梳妝穿戴的情狀。金粉花飾的濃彩,掩蓋不住她孤獨和被冷落的心情。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二、五代的詞 五代產生了兩批詞人:西蜀詞派(亦稱 「花間派」)和南唐詞派。 1.精緻婉約的花間詞 後蜀趙崇祚選錄了溫庭筠、韋莊等十八家 詞五百首,編為《花間集》,後人便把集 中的詞人稱為「花間派」;又因為大部分 都是西蜀的作家,所以也稱「西蜀派」。 他們的詞作被稱為「花間詞」。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花間詞」大多數以公子佳人、歌舞酒宴 為題材,風骨苒弱,脂粉氣息很濃。少數 作家如鹿虔扆(ㄧˇ)、李珣、毛文錫、 歐陽炯的部分作品,或傷亡國,或寫邊塞 ,或描繪南國風光;情調或悲涼,或低迴 ,或清新明麗。韋莊與溫庭筠齊名,現存 韋詞五十餘首,多抒寫自己的悲歡離合之 情,比較真摯,語言清朗自然,風格清麗 疏淡,與溫庭筠的注重客觀描繪和穠豔縝 密不同。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韋莊〈菩薩蠻〉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捲流蘇帳。殘月 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弦 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弦 上黃鶯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這首詞抒寫遊子對妻子的懷念。上片記當 年辭家,妻子長夜溫柔相伴,黎明灑淚送 別,下片述遊子在外聽琴慨嘆,思家念妻 。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韋莊〈菩薩蠻〉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 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 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 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這首詞讚美江南美好的風光與和平生活。末句暗示作者的故鄉中原正處在戰亂中,憂思傷感,盡在不言中。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2.淳厚深情的南唐詞 南唐詞派與西蜀詞派的顯著區別有兩點: 其一,西蜀詞派作品風格以綺豔為主,而 南唐詞派早期作品風格相比之下較為淒 清,這與作家生活的環境所給予他們心理 上的影響有關。 其二,西蜀詞派人數較多,關係也較為複 雜,而南唐詞派的代表作家較少,主要是 李璟、李煜和馮延巳,其中以李煜成就最 高。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馮延巳〈鵲踏枝〉 誰道閑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舊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裡朱顏瘦。 河畔菁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 獨立小樓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這首詞抒寫失意無聊的閑情,糾纏不清的春愁。大自然生機勃勃的新鮮事物往往會觸發文人雅士種種複雜的情懷。坎坷的遭遇,離別的惆悵,長夜的寂寞,一切都令人憂鬱感傷,舊病新愁,年年都有。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馮延巳〈鵲踏枝〉 幾日行雲何處去,忘卻歸來,不道春將 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繫在誰家樹?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飛來,陌上相逢 否?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裡無尋處。 這首詞抒發閨怨。詞中思婦怨恨薄情丈夫冶遊不歸,卻又滿含深情地期待,夢裡夢外追尋,委婉曲折,刻畫傳神。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馮延巳〈謁金門〉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茅徑裡 ,手挼紅杏蕊。鬥鴨闌干獨倚,碧玉搔 馮延巳〈謁金門〉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茅徑裡 ,手挼紅杏蕊。鬥鴨闌干獨倚,碧玉搔 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這首詞寫宮閨春怨。描寫一個嬪妃在春光洋溢的宮中,冷落寂寞,盼望君王,百無聊賴,又滿懷僥倖。語言生動,筆觸細膩,繪形傳神,情態如見。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李璟〈浣溪沙〉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 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 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 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 倚闌干。 這首詞抒寫秋懷。上片寫憔悴不堪的花,下片寫愁苦欲絕的人。荷花枯敗凋殘,與人心憾恨失落相應,一實,一虛,兩相映照,花也帶上愁情,人更現出憔悴,構語精緻,造意獨特,手法高妙。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有趣的典故 中主所作〈浣溪沙〉詞有「小樓吹徹玉笙 寒」,宰相馮延巳〈謁金門〉詞有「風乍 起,吹皺一池春水」之句,都是盛傳的名 句。中主曾和馮延巳開玩笑說:「吹皺一 池春水,干卿底事?」馮延巳說:「當然比 不上陛下的『小樓吹徹玉笙寒。』」中主 聽了很得意。至於李璟的一問,也成了文 學史上的雅談,而且演化成一個流行的成 語。如今,你多管別人閒事,對方有時就 會回你一句:「干卿底事?」或者某人把一 個計劃弄得亂七八糟,旁人會說他「吹皺 一池春水」。
宋代的詞 南 宋 北 宋 概 說 分期概說 選 讀 選讀(南宋初期) 張 先 岳 飛 晏 殊 陸 游 晏幾道 選讀(南宋晚期) 歐陽脩 南 宋 分期概說 選讀(南宋初期) 岳 飛 陸 游 選讀(南宋晚期) 姜 夔 蔣 捷 北 宋 概 說 選 讀 張 先 晏 殊 晏幾道 歐陽脩 柳 永 蘇 軾 秦 觀 周邦彥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三、宋代的詞 1.北宋 北宋詞壇有三個大轉變: 宋初詞壇代表人物有張先、晏殊、晏幾道、歐陽脩。承接南唐五代餘韻,詞調多為小令,內容多為反映士大夫階層閒適自得的生活以及流連光景、感時傷序的情懷。 詞壇第一次轉變是從柳永開始的。他在詞史上的貢獻有兩點:(1)柳永發展成了篇幅較長的慢詞;(2)柳詞表現了市民的情趣,吸收了大量俚語入詞,寫得明白如家常語,使一般市民容易接受。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張先,字子野,開封人。天聖二年進士。 〈天仙子〉張先 水調數聲持灑聽,午睡醒來愁未醒。送春 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 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 弄影。重重翠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 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 選讀 晏殊(991-1055),字同叔。十四 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累官 至兵部尚書,封臨淄公,謚號元獻 ,世稱晏元獻。晏殊歷任要職,更 兼提拔後進,如范仲淹、韓琦、歐 陽脩等,皆出其門。他以詞著於文 壇,尤擅小令,有《珠玉詞》一百 三十餘首,風格含蓄婉麗。 圖片來源 http://www.dongtai.gov.cn/sm/sm_mr12.htm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浣溪沙〉晏殊 此詞係酒筵歌席即興之作,內容為傷春惜 別之意。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 年天氣舊亭臺,夕陽 西下幾時回? 無可 奈何花落去,似曾相 識燕歸來,小園香徑 獨徘徊。 http://www.360doc.com/UserHome/8675.aspx喜之郎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浣溪沙〉晏殊 這是《珠玉詞》的代表作。悲年光之有限 ,感世事之無常,念遠傷春,每增愁緒。 故詞人幡然感悟,認識到要立足現實,抓 住眼前的一切。詞中所表現的思想,頗類 似近世風靡了法國和歐洲的存在主義。表 現了作者的人生觀。本詞藝術手法也頗高 超,景大筆重,格調高健明快,已完全脫 出了「花間」的範圍。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 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 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蝶戀花〉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 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 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王國維《人間詞話》對此詞「昨夜」二句 極為欣賞,稱之為詩人「憂生」之詞,又 喻之為「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之第一 境」。作者本意雖未必然,但其作品引起 讀者有關人生哲理的一些聯想卻是事實。 葉嘉瑩認為之所以使讀者生此種聯想的原 因,是由於「大晏的詞有著一種情中有思 的特色」。這首詞要表現的不過是相思離 別之情,但由於情苦而意深,故也就能更 強烈地打動讀者,觸發他們的思致。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晏幾道(約1048-1118)是晏殊的幼子, 字叔原,號小山,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 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晚年家道中 落。其詞多感傷情調。著有《小山詞》。 宋代父子能詞的不少,但父子俱為大家的 卻只有大晏和小晏,而小晏尤勝乃父。他 身為富貴公子,卻一生潦倒,原因就是因 為太「癡」。馮煦曾說過:「淮海(秦 觀)、小山(晏幾道),真古之傷心人 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 宋詞人,實罕其匹。」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臨江仙〉晏幾道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 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 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 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 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這是晏幾道的代表作,懷念歌女小蘋,在夢後酒醒、落花微雨的春天,樓臺高鎖,熱鬧場面已不復在,喝酒不再是尋歡作樂,而是聊以抒解憂愁。在低垂的簾幕之中,作者倍感孤寂,由眼前的春景引來了去年的春恨,從而憶起了初見小蘋時的模樣,以及當時在場的情形,表現出詞人的相思之情、孤寂之感。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踏莎行〉歐陽脩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這首詞是通過離情別恨來寫戀情相思的。構思別致,描寫深細。它打破了傳統詞作前景後情的尋常格局,而是上下片分別描寫與離別有關的兩個場景,並用相思這根線把二者緊密地串連起來,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巧妙地運用於各片之中。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上片極寫行者的離愁,由景到情,又由情轉景,相思之情並不因行程漸遠而有所減弱,相反的,每前進一步,這情也就增進一層,有如春水一般連綿不斷。下片寫居者對行人的思念,寫法也是由近及遠。先寫柔腸寸斷,以淚洗面;次寫登樓遠眺,望而不見;再寫平蕪春山,春山之外。詞中交叉使用比擬手法,以春水擬愁,春山況遠;眼中景,心中情,相輔相生,頗饒韻味。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玉樓春〉歐陽脩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這是一首送別詞中的佳作。它把離別這一生活中普遍的事物提高到人生與哲理的角度上來加以思考,在訴諸感性之時又夾有理性的提煉。這是歐陽脩「豐富詞的抒情性」的鮮明例證。這首詞抒情雖然逕直真率,而感情卻十分沉鬱。王國維《人間詞話》評價此詞:「於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所以尤高。」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柳永(約971-1053),字耆卿,初名三變, 字景莊,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崇安(今福 建崇安縣)人。北宋著名詞人。出身於儒宦 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進士,官至 屯田員外郎,故又世稱柳屯田。柳永為人放 蕩不羈,仕途更為坎坷。於是他在一次落第 之後,寫下一首〈鶴沖天〉,作為對自己的 解嘲及對朝廷的不滿。詞云: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 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 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 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 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 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 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卻只得仁宗批語:「且去淺斟低唱,何要 浮名!」自此便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 ,流連於歌樓舞榭,沉迷於聲色詞曲,潦 倒終身,竟由群妓合金而葬。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政治上的抑鬱失志,生活上的特殊經歷,以及 他的博學多才,妙解音律,使這位「淺斟低唱 」的才子詞人寫出了都市生活的繁華,妓女們 的悲歡願望及男女戀情,自己的憤恨與頹放、 離情別緒和羈旅行役的感受。他接受民間樂曲 的影響,大量製作慢詞,使慢詞發展成熟、並 取得了與小令並駕齊驅的地位。在詞的表現手 法上,他以白描見長;長於鋪敘,描寫盡致; 善於點染,情景交融,抒情色彩強烈;語言淺 易自然,不避俚俗,使其詞自成一格,廣為流 傳。著有《樂章集》。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雨霖鈴〉柳永 相傳作於作者科場失意、宦遊南方,與所 歡者離別之時,主寫別情。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 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 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蘇軾從另一個方向改變了北宋詞風。經過 蘇軾的努力,作為「豔科」的詞有了新的 面貌。他用詞來表現詩的傳統題材,從而 開拓了詞的題材和境界,使詞取得和詩同 等的地位和功能,詞於是也可以用來言志 、詠懷、探究人生的意義,表達哲理的思 考。值得特別注意的是,他的豪放詞,數 量雖然不多,但指示了新的方向,發生了 深遠的影響。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 ,作此篇,兼懷子由〉蘇軾 蘇軾自熙寧四年赴杭州任途中與子由別於 潁州後,六年來再未見過面。熙寧七年, 他罷杭州任,請求調往北方,就是為了同 擔任齊州(今山東濟南)掌書記的蘇轍更 近一些。密州齊州雖相距不遠,但兩年多 來,他們仍無法相見。對久別的弟弟的懷 念,加上政治上的失意,促使蘇軾在中秋 夜對月抒懷,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
圖片來源 http://www.360doc.com/UserHome/8675.aspx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 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 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 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 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 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上闋寫把酒問月,幻想乘風進入月宮而又怕月宮 寒寂。表現了他盼望回朝而又怕朝廷難處的矛盾 心情。下闋寫倚枕望月喚起的離愁別緒,先是怨 月無情,後又從月的盈虧得到啟發,以美好的祝 願作結。全詞清曠超逸,充滿哲理,寄慨遙深, 表現了理想同現實的矛盾,反映了作者長期鬱結 的有志難酬的苦悶。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定風波〉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鞵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此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一○八二),蘇軾貶謫黃州後的第三年。通篇表現「外物不足縈懷」之意,於簡樸中見深意,尋常處生波瀾。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洞仙歌〉蘇軾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 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 敧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 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 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 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元豐五年貶官黃州時作。詞的上闋寫花 蕊夫人,寥寥數語就刻畫出一副貴婦人 形象;下闋寫孟昶同她在摩訶池上乘涼 ,流露出時光易逝的淡淡哀愁。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元豐五年(一○八二)貶官黃州時作。赤 壁,這裡指黃岡赤壁。 詞的上闋主要寫赤壁雄奇壯麗的景色,空 間時間背景都極為廣闊,為下闋懷古作好 了準備。下闋從懷古歸結到傷今,緬懷偉 大的歷史人物,抒發自己理想同現實的矛 盾。全詞慷慨激昂,蒼涼悲壯,氣勢磅礡 ,一瀉千里,最能代表蘇詞的豪放風格, ,被譽為千古絕唱。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 與選讀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 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 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 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 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 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 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 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 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圖片來源 http://www.360doc.com/UserHome/8675.aspx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臨江仙‧夜歸臨皋〉 元豐五年(一○八二)貶官黃州時作。臨皋,在黃岡城南,瀕臨長江。蘇軾於元豐三年到達黃州,先住在定惠院,不久遷居臨皋。元豐五年東坡雪堂建成,蘇軾自號東坡居士,但仍住在臨皋,雪堂只是他宴會客人的地方。這首詞就是他從雪堂宴客歸來所作。上闋寫他夜飲歸來的醉態,下闋抒發他渴望自由,不願為功名利祿奔波的心情。據葉夢得《避暑錄話》上卷載,第二天黃州城中盛傳蘇軾昨晚掛冠江邊,乘著小船長嘯而去。知州徐君猷大驚,以為「州失罪人」,罪責不輕,立刻趕到臨皋,但蘇軾還未起床,正鼾聲如雷。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髣髴三更。家 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 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 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 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 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餘生。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熙寧八年(一○七五)任密州知州時作。北 宋國勢長期積弱不振,北方和西北經常受到 遼和西夏的侵擾。蘇軾一貫主張加強國防, 抗擊邊患,這首詞就反映了這種愛國思想。 詞的上闋描寫威武雄壯、風馳電掣般的出獵 盛況和全城轟動、圍觀的熱烈埸面;下闋直 接抒發他希望立功邊疆,為國效命的壯志豪 情。詞風豪邁粗獷,是蘇軾豪放詞形成的重 要標識。 東坡詞因豪放詞自成一家。婉約詞是寫給歌 兒舞女唱的,他的豪放詞是寫給「東州壯 士」唱的。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 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 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 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 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 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 月,西北望,射天狼。 圖片來源 http://www.bjpop.gov.cn/jd100_gb_v32/index.asp?action=View_topics&id=26&forumid=8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 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 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 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熙寧八年蘇軾任密州知州,因思念前 妻王弗,寫下了這首詞。王弗,眉州 人,十六歲同蘇軾結婚,二十七歲卒 於京城,後歸葬故鄉。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到蘇軾寫這首詞時,王弗已去世十年。十年 來,他因同變法派的分歧而被迫離開朝廷, 南北奔波,飽經風霜。政治上的失意和對亡 妻的深切懷念,構成了這首悼亡詞哀惋淒涼 的基調。上闋直接抒發對亡妻的懷念和自己 仕途失意的感傷之情;下闋前五句記夢,寫 久別重逢的情景;後三句是醒後冥想,通過 設想亡妻因思念自己而腸斷,來抒發自己對 亡妻的懷念,更顯得一往情深。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秦觀(1049-1100)﹕北宋詞人。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江蘇)人。曾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因政治上傾向於舊黨,被目為元祐黨人,累遭貶謫。文辭為蘇軾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詞多寫男女情愛,也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詩風與詞風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傳世。秦詞是自蘇詞之後詞風的一個轉向。在蘇詞的高度詩化之後,秦詞的成就,即在於對詞的本質重新加以認定,是一種風格上的溯流回歸。他是北宋詞壇上正宗的婉約派作家,把詞帶到了情景交融的精美境界。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鵲橋仙〉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 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 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 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 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 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 暮? 圖片來源 http://www.360doc.com/UserHome/8675.aspx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浣溪沙〉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 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 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 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踏莎行〉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周邦彥是北宋最後一個大詞人,他的特點 是以賦為詞,也就是用鋪陳方法為詞。柳 永首先嘗試以賦為詞,周邦彥又加以發 展,增加了鋪陳的角度和層次。此外,他 的詞著意協調音律、雕鏤詞句,是格律詩 派的代表人物。他是北宋詞集大成者,又 對南宋姜夔、吳文英發生重大影響,可以 說是北宋詞和南宋詞的重要樞紐。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蘭陵王‧柳〉周邦彥 柳陰直。煙裏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 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 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年來,應折柔 條過千尺。 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絃, 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 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 天北。 悽惻、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 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 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裏,淚暗滴。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作。此詞題為「柳 」,其實不是一首詠物詞。作者借送別來 表達自己「京華倦客」的抑鬱心情,敘事 寫景,很有層次。感情的起伏變化,色彩 的濃淡輕重,音節的抑揚頓挫,都經過精 心的安排,達到了相當完美的結合。這是 作者顯示其文學、繪畫和音樂素養的力作 。集中地代表了北宋慢詞所達到的藝術水 準。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蘇幕遮〉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 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 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 入芙蓉浦。 此詞由眼前荷花想到故鄉之荷花,一段思 鄉之情,皆從荷花身上款款道出。構思已 是佳妙。至於上闋寫雨後風荷之神態,下 闋寫小楫輕舟之歸夢,均盡態極妍,令人 意往魂銷。周詞向稱「富豔精工」,此詞 即其一例。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2.南宋 南宋詞可分為初、中、晚三期。 (1)南宋初期豪放派詞人 慷慨悲歌是共同主題。抗金將領李綱、岳 飛,詞人張元幹、張孝祥的詞都寫得壯懷 激烈,慷慨悲涼。至辛棄疾,則驅風挾雨 ,登上了豪放詞的光輝頂點。他擴展了詞 的題材範圍,提高了詞的社會作用,豐富 了詞的藝術表現力。與辛棄疾同時的愛國 詞人,還有陸游、陳亮等人,詞風也大都 豪壯清越。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2)南宋初期婉約派詞人 卓然傑出者,當推李清照。南渡之後,她 以女性特有的純摯細密的筆觸,傾訴了隻 身流落天涯的淒苦之情,典型地涵蓋了千 萬苦難同胞的共同遭遇,語淡味濃,具有 相當高的現實意義和藝術價值。 (3)南宋中期婉約派詞人 蒙古滅金,南宋苟安一隅。這一時期的詞 人,姜夔、吳文英、史達祖先後繼出,使 得李清照之後一蹶不振的婉約詞派出現了 中興氣象。他們大都精通音律,措詞高雅 ,下啟周密、張炎。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4)南宋晚期的豪放派詞人 其中劉克莊為稼軒嫡派,陳人傑得陳亮遺 風。及至蒙古南侵,臨安陷落,南宋滅亡 ,烈士詞人有文天祥,聲情悲壯;貞士詞 人有蔣捷、周密,語調悲涼;遺民詞人則 有王沂孫、張炎。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滿江紅〉岳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 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 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 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 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 河,朝天闕。
圖片來源 http://www.360doc.com/UserHome/8675.aspx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滿江紅〉岳飛 遙望中原,叢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 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 蓬萊殿裡笙歌作。到如今,鐵騎滿郊畿, 風塵惡。 民安在?填溝壑,兵安在,膏 鋒鍔!嘆江山依舊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 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 陽遊,騎黃鶴。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 開無主。已是黃昏 獨自愁,更著風和 雨。 無意苦爭 春,一任群芳妒。 雨。 無意苦爭 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圖片來源 http://www.360doc.com/UserHome/8675.aspx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姜夔(約1155-約1221)字堯章,號白石 道人。工於詩、精於詞。精通音律,《白 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自度曲,並注有 旁譜,是流傳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詞樂譜 資料。詞風清空峻拔,高潔清雅、神韻空 靈、疏朗開闊,「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 」,在宋詞中別樹一格。他的詞尤其長調 ,極善於一擒一縱,變化跌宕,使詞的層 次錯落有致,產生一種往復迴環的美感。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暗香〉姜夔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 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 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 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 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 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這首詞寫得比較朦朧,內容大致是對梅懷 舊兼以梅喻人。上闋先通過月色和梅花, 勾連現在和過去,然後轉入同「玉人」月 下摘梅的回憶,隨即又轉到現在,自比何 遜,表示對美景無從下筆,後面卻又說梅 香不斷沁入,撩人情思,欲罷不能。 下闋開頭宕開一筆,馬上再切入對故人的 思戀之情,然後寫出回憶中的另一幅景象 ――西湖攜手賞梅,最終回到現在,惋惜 梅花片片零落,不知何時再開,暗暗綰合 相憶之人不知何時重逢的意思。全篇不斷 在過去、現在之間作往復搖曳,又在這種 往復搖曳中不斷拓開,結構非常精緻。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點絳唇〉姜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 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 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 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 燕雁:北方來的雁。無心:沒有心機。這 裡指純任天然。清苦:形容寒山寥落、荒 涼。商略:準備,醞釀。第四橋:又名甘 泉橋,在今江蘇吳江城外。天隨:指唐朝 詩人陸龜蒙。他號天隨子,曾居吳江甫 裡,終身不仕。參差:長短不齊。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北來的大雁,毫無心機,純任自然,隨應 節候南飛;它們沿著太湖西畔,跟隨流雲 ,悠悠而去。湖畔的幾座山峰愁苦而清寂 ,黃昏時分正醞釀著一場暮雨。 語譯:本想留在甘泉橋邊,讓前朝隱者陸 龜蒙作我精神的伴侶,我也學他在此隱 居。然而,今世是何世?當今之世,遠非 昔比。當我倚著欄干,極目遠眺,緬懷今 昔,眼前只有殘敗的柳枝,在寒風中參差 的扭動著它們細軟無力的腰肢。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言外之意 以「燕雁」象徵比喻作者飄泊的人生,以 「無心」表白作者的隨心自然、飄泊江湖 ,以「清苦」形容幾座寥落的山峰,以「 商略」描寫山間雲霧繚繞雨欲來的氣氛, 再配以「黃昏」的暗淡,就很新異又很深 切地表現出一種寂寥落寞的景象。這「數 峰清苦」實為作者心態;「商略黃昏雨」 表露出作者內心深處尚有的「有所為」之 心。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第四橋邊,天隨子早已作古;但作者卻「 擬共天隨住」(打算和天隨子住在一起) ,好像完全忘了時間的間隔,把古今的時 ,好像完全忘了時間的間隔,把古今的時 空揉合在一起,表現了作者仰慕晚唐隱逸 詩人陸龜蒙,並願意追隨他的強烈感情 。「今何許?」萬千感慨,難以言表;柳 本柔弱,加之又「殘」,更是無力,但仍 然在寒風中勉力而「舞」,蒼涼中透出悲 壯,暗示國運衰微,心中萬般無奈,讀之 使人暗然神傷。 此詞藝術造詣極高,正體現了姜夔詞「如 野雲孤飛,去留無跡」的特色。
本課結束 補充資料──詞的流變與選讀 〈虞美人〉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 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 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 階前點滴到天明。 ──節錄改寫自孫芳銘、王宜早、楊子嬰編著之《中 國文學》 本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