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法論壇的環境教育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理事長 王順美 2010年10月9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Advertisement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班級: 小 班 時間:102年3月4日~102年5月17日 幼兒年齡: 歲
林明瑞 教授 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及管理研究所教授 暨教育部中區環境教育諮詢委員
環境教育.
南投縣100年度中小學環境教育 教師增能研習 宣講主題 環境教育法 節能減碳 防災教育 講師:楊惠婷 日期:民國100年 3 月 23 日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主辦單位:管院-應英系 計畫名稱:103學年度教學卓越計畫 -產業實務案例 影片類別:實務案例 主題:兒童美語教師的教學行政工作(上):
花蓮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 36小時關鍵能力研習 分組實做作業單
勞委會乙級證照項目(環境與安衛相關科系)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二技).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教學優良教師分享 資訊管理系 陳昌助.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四技).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Database Systems 主講人:陳建源 研究室 :法401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OpenID與WordPress使用說明
-- 從系統觀看見每一個孩子 台灣海寧格機構系統排列師 李悅寧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8年7月16日- 8月10日 7號床.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張原禎 新北市德音國小教師 教研科資教股輔導員 ~512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內案例分析.
2011清大電資院學士班 「頂尖企業暑期實習」 經驗分享心得報告 實習企業:工研院 實習學生:電資院學士班 楊博旭.
經濟學 學經濟.
資訊網路專題 Special Topics on Information Networks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智慧型手機程式設計 建國科技大學資管系 饒瑞佶 2011年(992).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三年級上學期英語科教學報告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方式 作業設計 評量方式.
環境教育計畫之研擬與實施 教材撰寫者:林明瑞/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及管理研究 所教授、環境教育中心主任暨教育部中區環境教 育諮詢委員.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NASA 二階.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帝堡城有機園圃 - 鄰里式的社區園圃.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機綠. 在這綠色老屋 碰撞出更多 人與人相遇的機 率 綠.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UCAN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推廣.
數位學習 孫春在、曾憲雄、陳登吉、袁賢銘.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7年7月17日- 8月11日 7號床.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花王集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TOURISM & HOSPITALITY STUDIES 旅遊與款待 張祝珊英文中學 新高中課程簡介
校外實習媒合資訊平台介紹 報告人:王上明 指導單位: 教育部技職司 承辦單位: 明志科技大學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107-2 國中部任意選修 看動畫學英語 授課教師 羅曉筠.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新事業發展專題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主題研究架構.
一個有效率的團隊的要素 Elements of an Effective Team
營運模式.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環境教育法論壇的環境教育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理事長 王順美 2010年10月9日

第一節(參與式、互動式) 自我介紹(姓名、從哪裡來、在哪裡服務或學習) 為什麼來參加這個論壇? 對於環境教育法知道多少? (每人15-20秒)

第三節 環境教育入門 環境教育是什麼? 為什麼需要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內涵 (環境素養) ? 環境教育者的專業能力

環境教育是什麼? 環境教育要教導出環境公民 環境公民指的是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 對你來講,環境指的是什麼?

為什麼需要環境教育? 是因為環境出了問題,舉例開放 - 公害污染、危及生命 - 東西太貴、資源越來越少 - 跟地方失連、鄉土感覺失去 - 跟地方失連、鄉土感覺失去 - 脫離自然、失去樂趣、失去生活的技能 -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環境災難 - 社區沒有盼望、沒有人關心、彼此不認識、也不愛惜周遭的環境、、

問題誰來解決?問題跟我有關嗎? - 政府、企業、民眾? 食物的來來去去&你的決定。 各種的「個人」需要具備什麼能力、觀點?個人行為要如何做?

環境公民的實踐(一) -生活Ecolife 省水、省電、省紙張、低污染(辦公室、家中燈管數量、電線迴路),廚房省水(兩段式馬桶) 減廢棄物、資源回收 不用免洗餐具、大瓶裝且回收瓶罐、二手衣、跳蚤市場 出去走走、認識鄰居、周遭的環境 堆肥、種菜,享受生產

環境公民的實踐(二) -空間、設施 通風、採光、扇子、電風扇,與外在環境連接。 省電電器及用品、省水設施、雨撲滿 修復而非換新 環境公民的實踐(二) -空間、設施 通風、採光、扇子、電風扇,與外在環境連接。 省電電器及用品、省水設施、雨撲滿 修復而非換新 室內的植栽、建築外圍自然棲地的營造 綠建築設計、社會互動的設計

環境公民的實踐 -環境問題的解決(三) 覺察自然環境(如:廢棄物)或生活問題(如:狗大便)的敏感度 主動觀察、查訪、記錄問題的現象、影響 分析與理解可能的成因、影響的背景脈絡 透過環境管理方案尋求解決 透過溝通、結合人力、資源、組織解決 政治公民會採取行動向管理單位(鄰里長、縣市政府)反應 評估行動的結果及後續改善作法

環境公民的實踐 -地方、社區營造(四) 與周遭鄰里認識,建立良好互動 共同討論周遭環境的美好、一些可以改進之處 尋找協力夥伴、有見解能凝聚共識的成員 尋找可能的資源(經費、經驗、人脈) 建立願景 各運用才華投入社區營造

環境公民的實踐(五) -關切公共議題

環境教育原則 **環境素養=環境價值+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 環境教育的最終目標 朝向永續社區 **教育的本質 保護環境、提升生活品質 覺察、個人及公民行動、邁向永續社會 **教育的本質 由內而外,發自內心去行或去決定,而非被要求才做。 **環境素養=環境價值+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

環境教育法第十九條 機關、公營事業機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政府捐助基金累計超過百分之五十之財團法人,應於每年一月三十一日以前訂定環境教育計畫,推展環境教育,所有員工、教師、學生均應於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參加四小時以上環境教育。 前項環境教育,得以環境保護相關之課程、演講、討論、網路學習、體驗、實驗(習)、戶外學習、參訪、影片觀賞、實作及其他活動為之。 各級主管機關及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鼓勵、協助民營事業對其員工、社區居民、參訪者及消費者等進行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法第十九條 - - 機關、公營事業機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政府捐助基金累計超過百分之五十之財團法人,應於每年一月三十一日以前訂定環境教育計畫,推展環境教育,所有員工、教師、學生均應於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參加四小時以上環境教育,、、、 - -前項環境教育,得以環境保護相關之課程、演講、討論、網路學習、體驗、實驗(習)、戶外學習、參訪、影片觀賞、實作及其他活動為之。 --各級主管機關及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鼓勵、協助民營事業對其員工、社區居民、參訪者及消費者等進行環境教育。

這些常見的活動、主題 是環境教育? 釣青蛙、抓泥鰍、踏青活動、遊樂場、 討論小白菜好吃、討論菜價及菜量、市民農園耕種 水質、河川污染、河川守護行動 溫度、碳循環、全球暖化、節能減碳 白海豚議題、付不起營養午餐費 原住民文化狩獵

環境教育是價值教育 環境價值 對生命、物理環境態度:探索學習、欣賞、感激 人跟其他生命、物質的關係:是有關的、謙卑較平等、共存、節制的、管家責任及權利 世界觀看法:多個部分、但彼此連接、整體的角度、演變的;多樣、因地制宜 對環境問題的態度:前因後果、環環相扣(環境特色、政策管理、價格、心態觀念、社會氛圍、技術設施);共同尋找願景、出路、行動

環境教育的類別(一) Environment as nature ... to be appreciated, respected, preserved 走出戶外(觀賞照片)、自然體驗的活動、欣賞認識動植物、賞景、瞭解生態間的關連與循環、、、(國家公園、風景管理區) 生命關懷、善待 Environment as a resource ... to be managed 人類生活需要物質資源、不斷消耗資源、資源有限、監測、聰明的使用資源(減少使用、再使用、回收)、尋找替代能源(林務局、能源局、礦務局)

環境教育的類別(二) Environment as a problem ... to be solved 空氣(水)污染、重金屬污染土壤、農藥問題,瞭解現況、影響、相關政策管理、價格、心態觀念、社會氛圍、技術設施,尋找解決方案、規劃、行動、反思過程及結果、持續努力。(環保署、農委會)

環境教育的類別(三) Environment as a “place to live” ... to know and learn about, to plan for,to take care of 認識及看顧鄉土(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歷史、環境變遷、問題。

環境教育的類別(四) Environment as the biosphere ... in which we all live together, into the future 環境是個生物圈(地球太空船),我們居在當中,事與物彼此相互影響。如:氣候變遷教育。 Environment as a community project ... in which to get involved 環境是個社區營造,跟社區互動、凝聚,自主的改善社區更友善環境、照顧弱勢(環保署、文建會)

環境教育的類別組成 環境倫理 朝向永續生活 體驗教育 生活依附感 社區營造 自然本質Nature 鄉土社區Human environment 資源明智使用 資源保育教育 問題Problem 資源Resource 技術分析與政策反思 污染防治 所在Place 自然BioPhysical-sphere 地球太空船 全球變遷教育 文化歸屬感 看顧鄉土

環境教育法中的認證及環境教育者的能力 環境教育(母)法 獲得認證(certification)的人員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第10條第四項(人員認證) 第10條第三項(機構認證) 第14條第三項(場所認證) 獲得認證(certification)的人員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誰來授證(accreditation)呢?授證單位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環境素養(NAAEE) 一、問問題、分析、和詮釋的技能 (一)問問題 (二)設計調查 (三)收集資料 評估正確性及可信度 組織資料 找出模式、模擬 做結論及詮釋

環境素養(NAAEE) 二、環境過程及系統的知識 (一)把地球當作物理系統 影響地球的過程 物質的改變 能 (二)生物環境 個體、族群、群聚 遺傳和演化 系統和連接 物質及能的流動 (三)人們和他們的社會 個體、族群 文化 政治及經濟系統 全球連接 改變及衝突 (四)環境和社會 人和環境之間的互動 地方 資源 科技 環境議題

環境素養 三、瞭解和呈現環境議題的技能 四、個人和市民的責任 (一)瞭解社會價值和原則 (一)分析和調查環境議題 界定和調查議題 歸類議題的結果 界定評估替代方案及行動 有彈性且創意的運作 (二)作決定和公民技能 形成和評估個人的觀點 評估市民行動的需要 規劃和採取行動 評估行動的結果 四、個人和市民的責任 (一)瞭解社會價值和原則 (二)認定市民的權利和責任 (三)認定效能 (四)接受個人的責任

環境教育者的專業能力(NAAEE) 一、環境素養 二、環境教育的基礎 發問與分析的技巧 環境過程及系統知識 瞭解與闡述環境議題的技能 個人與公民的責任 二、環境教育的基礎 環境教育的內涵與目標 環境教育的執行方法 環境教育領域的發展史

環境教育者的專業能力 三、環境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責任 四、環境教育的規劃執行 環境教育實務的模範 是教育不是倡導 持續的學習與專業發展 學習者的知識 教學方法的知識 教學方案設計 環境教育材料與資源的知識 學習評估的掌握 教學場合 課程規劃

環境教育者的專業能力 五、促進學習 六、評估與評量 經營學習氛圍 合作、整合的教學環境 彈性與負責的教學 熟悉評量工具 評量即教學 持續改進教學 評量計畫

第四節 小組討論 在我的住家、工作地點,我關切什麼環境問題?我覺得哪裡可以比較好? 我覺得需要怎樣的環境教育?要教什麼?要傳達什麼重要的價值?要培養什麼能力?

用餐

環境教育法第十九條 四小時的課程,要教什麼?到底要怎麼做? - - 機關、公營事業機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政府捐助基金累計超過百分之五十之財團法人,應於每年一月三十一日以前訂定環境教育計畫,推展環境教育,所有員工、教師、學生均應於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參加四小時以上環境教育,、、、 - -前項環境教育,得以環境保護相關之課程、演講、討論、網路學習、體驗、實驗(習)、戶外學習、參訪、影片觀賞、實作及其他活動為之。 --各級主管機關及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鼓勵、協助民營事業對其員工、社區居民、參訪者及消費者等進行環境教育。 四小時的課程,要教什麼?到底要怎麼做?

環境教育法中的認證 環境教育(母)法 獲得認證(certification)的人員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第10條第四項(人員認證) 第10條第三項(機構認證) 第14條第三項(場所認證) 獲得認證(certification)的人員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誰來授證(accreditation)呢?授證單位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環境教育人員認證的需求 制度化 優質化 異中求同(核心、要項) 政府或公正機構提供品質的保證 環境教育介入的主題、方式是多元的,需朝向具備統整不同知識領域 (ex:環境領域、教育領域)有廣度,又有深度的專業經驗的人才培育與終身學習 異中求同(核心、要項) 作為一個有專業共識的、可開放溝通的具體基礎,促進環境教育有制度且優質的發展

草案的環境教育人員認證辦法 學歷 經歷 專長 薦舉 考試 訓練 環境教育人員

草案的環境教育機構 環境教育 機構 環境講習 違反環境法規者的講習 環境人員訓練 前項環境教育人員認證管道之一

我的工作與環境教育法由什麼關係? 我在乎要學什麼? 或我想要成為環境教育的講師,我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第五節 分組討論 教育者 學習者 正規教育 非正規教育 學校、公務人員 1 13:15~13:45 學校的環境教育人員應扮演什麼角色?具備什麼資格? NGO環境教育人員應扮演什麼角色?具備什麼資格? 公務人員的4小時環境教育應包含什麼? 2 13:45~14:15 環境教育者需要的核心職能/課程 學校的4小時環境教育應包含什麼? 3 14:15~14:45 誰可以來協助培育?需具備什麼資格? 誰可以來協助培育?需具備什麼資格? ? 環境學習者需要的核心素養/課程

環教人員認證的另一種可能 考試 薦舉 專長 經歷 學歷 訓練 環境教育人員

環境教育機構的另一種可能 本身不足之資格,可到環教機構中實習補足 各民間團體、大專院校原本的專長 環境教育 機構 推廣教育 一般民眾 環教人員訓練 本身不足之資格,可到環教機構中實習補足

北美環境教育認證作法 正規教育 非正規教育 NAAEE 教育部 教育者按所需之資格自我舉證 學校將課程送去認證 NCAT 北卡:非競爭力模式 實習 研討會 肯塔基:教育訓練 合作之大學上課 競爭力模式 教育者按所需之資格自我舉證

第六節 各組記錄報告,添加意見。 問問題: 有關環境教育法 有關環境教育學習內容 有關環教教育者 回去後,我可以做什麼? 賦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