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認 識 愛 滋 病 與安 全 性 行 為認 識 愛 滋 病 與安 全 性 行 為 臺北市立性病防治所 製作.
Advertisements

桃園縣中壢市青埔國小 宣導日期:99年12月17日 宣導者:詹德木老師 活動地點:視聽教室 愛滋病 AIDS 愛滋病 (AIDS) 防治宣導.
青春期教育 知识讲座 (二). 专题网页: 飘动的红丝带 —— 青少年与艾滋病专 题网 预防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离我们还有多远?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如何预防艾滋病.
张庆 李凤霞 山东省济南卫生学校 关 爱 生 命 预 防 艾 滋关 爱 生 命 预 防 艾 滋 中等职业学校 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病毒与疾病 生技 10-1 赵桂华. 概念 生物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 核酸 ( DNA/RNA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 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生物病毒微生物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 毒素。 “virus” 一词源于 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 具 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体育基础知识讲授教案 课题名称:艾滋病的传播. 教学目标: 学生明确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了 解日常生活中那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病病 毒。
1 艾滋病防治知识. 2 艾滋患者 3 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 4 一、艾滋病流行概况 5 世界流行概况 艾滋病仍在全世界继续蔓延,每天,全球约有 例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 8000 人因艾 滋病而死亡。 自艾滋病流行以来,全世界已经有超过 6000 万 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 2200.
调查表 你知道哪些疾病 ? 能传染的请打勾. 禽流感 患禽流感死去的鸟类 思考 : 1 、你们知道禽流感是由什 么引起的吗? 2 2 、人们为什么谈禽色变呢? (病毒)
第二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主要形式 1 第一节 典型案例 2 3 第三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防范对策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什麼是愛滋病 AIDS ?  Acquired 後天性  Immune 免疫  Deficiency 缺乏  Syndrome 症候群.
女性生殖器官 輸卵管 子 宮子 宮 卵巢 子宮頸. 男性生殖器官 陰莖 包皮 陰囊 輸精管 尿道 睪丸.
1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江苏省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南京艺术学院卫生所 (健康教育)
血液肿瘤 金娟 在没有有效 的艾滋病疫苗 的情况下, 了解 和掌握预防艾 滋病的知识、 避免有可能导 致艾滋病的行 为是预防艾滋 病的有效方法。
传染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 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和蛔虫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几种常见的疾病 水痘.
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 通河中学 杨 洁. 病毒引起的疾病 1 、禽流感 2 、艾滋病 3 、流感 4 、非典型性肺炎 5 、脊髓灰质炎 ( 俗称小儿麻痹症 )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点及 基层医疗机构实践注意事项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青少年与艾滋病 学生:陈晓珊、霍萃婷 谭滨滨、徐文罡.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愛滋病 小心愛滋病 是很恐怖的喔.
狂犬病 我国狂犬病发病数位居世界第二 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 狂犬病 我国狂犬病发病数位居世界第二 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普及.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传染病.
1170 第三組 組員: 2號 王奕翔 14號 趙聿訢 20號 鄭廷彥 22號 鄭建澤 23號 鄭凱睿 36號 魏翊庭 37號 羅敏睿
医院消毒与灭菌概论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梁建生.
新版《消毒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院感部 李静 发布 实施.
Microbiology of Oral Mucosal Disease
肺结核.
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第十五章 健康的生活 主讲人:郑岑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三中.
预防艾滋病 关注生命健康 滕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莉 医学课件.
病 毒 性 肝 炎.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愛滋病防治暨反毒宣導 梧棲區 衛生所.
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 走向陽光關懷愛滋 Mr. David.
太 仓 市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性病艾滋病防制科 蒋廷华
健康与亚健康.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艾滋病与教育.
愛滋病 病徵重温  (10分鐘).
糖尿病流行病学.
社会共同参与 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 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峰 2014年4月15日.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维修技术》 第四章 分体式空调器 第一节 分体式空调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一、分体式空调器的组成
第五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常見的傳染病.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預防愛滋病 六忠 何慧妤 專題研究報告.
省钱省时,科学看牙病 佛山市中医院口腔医疗中心 彭国光 2009、3、28.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阳泉实验中学.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新型前处理技术替代铁系磷化和锌系磷 化 提供涂装结合力和耐蚀性 多金属处理:铁,锌, 铝 基材形成纳米级转化膜 浸泡和喷淋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Astrid Schödel 全球质量管理总监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浅谈医生灰色收入 第三小组.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第十四章 口腔保健中的感染与控制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预防教研室 郭颖

教学要求 掌握: 口腔医源性感染及传播 HIV HBV 感染传播的方式与途经 感染控制的目标 策略 方法 个人防护 无菌术 常用消毒剂 感染控制的目标 策略 方法 个人防护 无菌术 常用消毒剂 器械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手机消毒

教学要求 熟悉: 器械灭菌:预清洁 化学 干热灭菌 常用器械消毒 牙科设备消毒 临床废物处理 了解: -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 结核 梅毒

由于口腔疾病的普遍性和口腔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口腔医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为一些传染性强或危险性大的疾病提供了一些可能的传播途径,使口腔医疗保健中发生感染的机会日趋增加。了解口腔实践中可能发生的一些交叉感染,是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控制。

第一节 口腔医源性感染及传播

感染(infection):为微生物在组织中聚集与生长,引起宿主反应。 感染剂量(infective dose):是足以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数量。 交叉感染(hospital infection):在医疗环境中,感染在患者与工作人员之间的传播。 传染(infection):病原体从有病的生物体侵入别的生物体内。 传染源(infection):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排除的人或动物。

在同一个局部(病房)发现二例以上同一部位、同一病源体就称为爆发流行。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Hospital Infection 或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凡在医院内,不同来源的病原体,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使易感人群所获得的新的感染。 在同一个局部(病房)发现二例以上同一部位、同一病源体就称为爆发流行。

院内感染产生的主要原因 1. 易感病人的增加 2. 抵抗力降低的治疗 3. 侵入性检查及治疗 4.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病原菌的改变 5. 病房结构设計缺陷及医院內环境污染 6. 消毒剂或灭菌方法的选择錯誤 7. 医护人员及医院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 8. 陪护、访客及外來的花、水果、食物等

医院感染的后果 1.病人方面: 加重病人身心的痛苦,甚至死亡;住院时间的延長; 医疗费用的增高。 2.医院方面: 加重病人身心的痛苦,甚至死亡;住院时间的延長; 医疗费用的增高。 2.医院方面: 病床周转率降低;医院、医师名誉的损害;产生医疗纠纷;关闭病房;医院环境的污染。 3.医院工作人员方面: 增加医护、检验、药剂各部门的工作量;对工作人员传染的危险及心理影响;医院內抗药菌株的增加。 4. 社区方面: 出院病人帶出抗药菌,污染环境;家庭內家族的感染。

一、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 重要性:传染性 严重性 普遍性 特殊性 发展史:古代 近代 现代 存在的问题: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由接触传播的微生物与疾病 乙肝病毒 (Hepatitis B) 病毒性肝炎 丙肝病毒 (Hepatitis C) 病毒性肝炎   微生物              疾病 乙肝病毒 (Hepatitis B) 病毒性肝炎  丙肝病毒 (Hepatitis C) 病毒性肝炎  丁肝病毒 (Hepatitis D) 病毒性肝炎  单纯疱疹Ⅰ型 (Herpes simplex I ) 疱疹  单纯疱疹Ⅱ型 (Herpes simplex II) 疱疹 HIV (Human immunodeficieny virus) 艾滋病  淋病双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淋病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梅毒  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化脓感染  金色/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化脓感染  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etani) 破伤风

经由空气传染的微生物及疾病 微生物 疾病 水痘病毒(Varicella virus) 水痘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麻疹   微生物     疾病 水痘病毒(Varicella virus) 水痘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麻疹 风疹病毒(Rubeola virus) 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 流行性腮腺炎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流感 腺病毒(Adenovirus) 非特异性呼吸道感染 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结核 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 化脓型感染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念珠菌病 SAPS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

(一)HIV感染与AIDS病 艾滋病的准确命名应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疾病。我国AIDS病与HIV病毒携带者近年来显著地增加,今后将会有较多的HIV病毒携带者会到牙科诊所就诊,而大多数HIV携带者将不能及时区别,应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1、疾病的进展 自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以异常迅猛的速度蔓延到世界各地。2007年底全球估计3300万人感染,死亡2500万人。 我国1985年6月首次发现艾滋病患者,1994年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每年以近40%的速度在增长。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23501例 ,其中艾滋病病人62838例,死亡22205例。全人群感染率为0.05%。如果不加紧控制,到2010年我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会达到1000万。 我国艾滋病流行五大特点:1. 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 2.艾滋病性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 3.艾滋病疫情地区分布差异大 4. 流行因素广泛 。

中国HIV/AIDS流行范围变化趋势 1985-1988 1989-1993 1994-present

中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地区分布(1995-2003) HIV感染者数 1-100 101-500 501-1000 1001-5000 5001-10000 >10000云南 HIV感染者数

2、危险人群 同性恋 静脉注射吸毒者 感染病毒的母亲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主要存在于人的体液中,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液、唾液、泪液、尿液、汗液和痰液等。有传播意义的是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和乳液。 在唾液中的浓度低。 对热及其他物理或化学消毒剂非常敏感,一般常规的抗感染和消毒方法能预防传播。 “窗口”期大约为2周至3个月,是隐匿而且最危险的艾滋病危险人群。潜伏期7-10年。 3-5年出现症状,发病后2年死亡达90%。

4、感染的危险 在调查机构给出的调查结论中,警察、医护人员和出租车司 机这3类职业暴露的群体,是最容易感染艾滋病的高风险群体。 1981-1997,美国发生HIV职业感染52例(护士,实验室工作 者,但无外科医生) 污染针具刺伤,HIV感染机率0.33%(20/6135) 粘膜表面暴露感染HIV机率为0.09%(1/1143) 2712例皮肤无破损的暴露者,无一例发生HIV感染

医务人员如何避免HIV感染 1、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当暴露的皮肤或衣物可能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穿白大衣,带手套。当血液或其他体液可能溅起时,应戴保护眼镜和口罩。 2、要特别注意防止被锐器划伤或刺伤,因此为HIV感染者实施外科和口腔科手术的医师要格外注意安全操作。医务人员如有伤口、皮炎等,不应参加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护理工作,也不要接触污染的仪器、设备。

3、皮肤完整的,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4、如果不慎被HIV污染的物体划伤、刺伤时,应当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用75%酒精或0.5 %碘伏消毒, 并包扎伤口;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口腔念珠菌病(oral oral Candidiasis) 5、感染HIV的口腔病损 口腔念珠菌病(oral oral Candidiasis) 口腔毛状粘膜白斑(oral hairy leukoplakia, HL) 卡波济肉瘤(kaposi's sarcoma,KS)

感染HIV的口腔病损 毛状白斑 白念感染 卡波济肉瘤

6、传播途径 性传播: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母婴传播:被感染的母亲传染给未出生的婴儿(感染率约占1/3,胎盘、产道、哺乳30%) 目前我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以经注射吸毒感染为主,占42.0%,经性接触途径感染人数占32.7%,经既往采供血途径传播占5.0%母婴传播占1.4%。注射吸毒人群共用针具吸毒的比例为50.8%。

传播途径   

由高危人群开始,传播到一般人群 全球共同模式 嫖客 家庭妇女 妓女 婴儿 注射毒品者 同性恋

HIV不经下列途径传播 一般生活接触及工作接触 握手、礼节性接吻和拥抱 共餐、共用电话、共用书籍和桌椅 共用卫生间、浴池和游泳池 咳漱和喷嚏 蚊子、臭虫、苍蝇

捂鼻1

HIV的家庭内传播 144对夫妻一方为HIV阳性,共同生活5年以上,有25对夫妻感染HIV,夫妻间感染率17.4%,年均感染率3.5%。

《中国河南艾滋病村》获得当代热点类(组照)一等奖。 中国自由摄影师----卢广

7、预防 正确的性爱观,恪守规范的性行为。 避免血液接触感染。 远离毒品。 阻断HIV的母婴传播途径。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一个艾滋病患者可以走进阳光的 日子。2008年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全民动员"

(二)乙型肝炎(hepatitis B) 全球约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有78%在亚洲。我国约有1亿3千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80%的肝癌是由乙肝引起的。 HBV是一种耐热的病毒、存活时间长、滴度高、在95℃时5分钟才能将其杀死。 在血液和血制品中可以发现HBV,唾液、血液、痰、母乳、眼泪、伤口分泌的液体、尿、精液及月经中都可以发现HBV,仅需极少量的病毒就可以导致感染。

我国高发有1.3亿乙肝病毒携带者

1 、HBV的传播 经皮肤接触 血与血制品、污染的针及器械或微小 皮肤损伤。 经完整(未受损)屏障的非皮肤感染 密切接触、性接触、母婴传播。 血与血制品、污染的针及器械或微小 皮肤损伤。 经完整(未受损)屏障的非皮肤感染 密切接触、性接触、母婴传播。 间接感染 环境污染。

2、口腔手术中的乙肝传染 我国口腔医务人员的HBV感染率在25%左右。 经调查发现:常规戴手套并注射疫苗的牙医感染率低,口腔外科医生牙周病医生感染率最高,感染的发生率与牙医工作时间有关。

预防 - 我国从1992年1月开始将全部新生儿纳入乙型肝炎计划免疫保护,预计五十年后带菌者人口从目前的10%下降到0.5%。 - 至今每年尚约有500万新生儿未能获得乙肝疫苗保护,严重威胁着下一代的健康。 - 促进我国肝炎防治的研究与发展的“世代无肝炎”活动项目已正式启动。

(三)结核 -我国目前全年龄组结核菌感染率为44.5%,约有5.5亿人感染结核菌,有肺结核病人450万,其中具有传染性的200万,患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80%的结核病人在农村,其中大部分是青壮年。感染率、患病率、耐药率、死亡率高 。 -2009年3月24日是第1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控制结核,人人有责—关注农民工,共享健康”。

我国结核病流行特征为: -结核病患病率下降缓慢 -农村结核病疫情高于城市 -非项目地区高于项目地区  

(四)梅毒 感染梅毒螺旋体发生,传染源是接触感染者的血液。 分为获得性与先天性两类 传染可通过牙科专业人员不戴手套时手上的微创伤发生 梅毒螺旋体在体外生存时间短,容易为消毒剂杀死。

二、感染传播方式与途径 感染传播的相关因素 感染源: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并排除的场所或宿主。 传播途径:接触、吸入等 传染媒介:通过它传播致病因子 易感宿主:对特殊病原体缺乏抵抗力的人。

(一)口腔的感染源 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的患者 潜伏期感染者 健康的病原携带者

(二)口腔临床感染的传播方式与途径 经污染器械伤害传播 刺伤后HBV感染危险为20%~25%,HIV是1%。 经术者手部伤口传播 空气飞溅传播 牙科器械产生的飞沫 污染尖锐材料的颗粒飞溅

第二节 感染控制的目标、策略及方法

目 标 1.保护病人和牙科工作人员不受感染 2.将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最低水平 3.对每一个病人实施高标准感染控制 4.简化感染控制措施

策 略 1. 对病人进行检查、筛选与评价 2. 口腔医务人员必须进行个人防护 3. 采用无菌技术 4. 各种消毒处理 5. 污染废品的安全抛弃

方 法 一、病人检查与评价 (patient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1. 采集病史:感染疾病史 方 法 一、病人检查与评价 (patient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1. 采集病史:感染疾病史 2. 社会史:高危人群 3. 口腔软组织检查:识别早期口腔表征

二、个人保护 (personal protection) 免疫注射:甲肝 乙肝 屏障技术:干扰感染疾病性传播的物理技术, 将机体和感染源隔开。

(一)个人防护屏障(barrier technique) 手套、口罩、保护性眼镜和工作服, 能起到屏障保护作用。

(1)手套 类型 乳胶手套:非外科手术的操作 消毒乳胶手套:牙周手术 外科手套:长时间复杂手术 聚乙烯基手套:暂时用 过敏 聚乙烯基手套:暂时用 过敏 厚橡皮公用手套:处理污染物 清洁

目的 保护病人不被术者手上的细菌感染 保护医务人员不被血液、唾液中的细菌感染 给病人显示牙科人员注意实施交叉感染控制

医用手套是一次性的 戴手套不能取代洗手 严禁留长指甲、戴戒指 术前术后流水、肥皂洗手,消毒液泡手 注意

洗手的方法: 一般性洗手 外科手术刷手 清洁和消毒

(2) 口罩 目的:保护面部不受碎片的损伤和防止吸入污染的飞沫。

要求 应对直径为1m的微粒有大于99%的过滤性 治疗每个病人都应更换口罩 连续戴20-30分钟将失去屏障作用

(3)防护眼镜 减少尖锐粒子对的眼部损伤,防止感染物进入眼睛。

(4)防护性工作服装:推荐穿长袖工作服,戴工作帽, 离开诊疗区应更换工作服。 无菌隔离薄膜 消毒巾 消毒盘 消毒机头 一次性治疗巾

(5)其他预防措施 如治疗前刷牙,漱口,强吸,使用橡皮障等。

(二) 避免刺伤 处理尖锐器械:器械尖端向外,避免同时抓取大量器械。 取出牙科针头 针刺伤口的管理及处理: 清创 消毒 检查 随访

三、无菌技术与表面消毒 (一)防止血液及唾液的污染 防止表面污染 术中的污染物品 浸泡溶液的容器放在医生旁边 覆盖或消毒环境表面 (aseptic technique and surface disinfection) (一)防止血液及唾液的污染 防止表面污染 术中的污染物品 浸泡溶液的容器放在医生旁边 覆盖或消毒环境表面

(二)防止飞沫及碎片污染 术前刷牙和漱口 吸引器 橡皮障 诊室通风及空气过滤

(三)使用一次性用品 器械或物品不能达到满意消毒灭菌时使用 (四)外科和诊室的一般清洁 非处置区 处置病人区 牙标本

清洁治疗台 和牙科椅

覆盖环境表面

头靠灯柄隔离薄膜

( disinfection and disinfectants) 四、消毒及消毒剂 ( disinfection and disinfectants) 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结核杆菌、芽孢)。 消毒(disinfection):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消毒的化学物质可分为四类 灭菌剂(sterilant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 高效消毒剂(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制剂。包括含氯消毒剂、臭氧。 中等消毒剂(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 ):指仅科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制剂,包括含碘、醇类、酚类消毒剂。 低效消毒剂(low-efficacy disinfectant ):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制剂,包括铵盐类、二胍类、金属离子类及中草药消毒剂。

1、用于口腔临床的消毒剂: 醛类 含的配方氯 酚类 碘伏 酒精

醛类消毒剂 -包括甲醛和戊二醛,为一种活泼的烷化剂作用于微生物中的氨基、羟基,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使微生物死亡。。但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于空气、食具等消毒,仅用于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使用前要冲洗干净。

含氯消毒剂 - 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漂白粉等,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无机氯化合物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有机氯化合物相对稳定,但融于水后均不稳定。有效氯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PH值越低、温度越高消度作用越好。但是当有机物存在时消毒效果可明显下降。高浓度的含氯消度剂对人呼吸道粘膜和皮肤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大量使用还可污染环境。常用于环、物品表面、食具、饮用水、污水、排泄物、垃圾等消毒。

酚类消毒剂 -包括苯酚、甲酚、卤代苯酚及酚的衍生物如来苏尔。作为表面和浸泡消毒,需10分钟接触时间,应每日新鲜配制,无臭,但可能损坏塑料和橡皮。可用于临床消毒、防腐。

含碘消毒剂 包括碘酊和碘伏,它们赖以卤化微生物蛋白质使其死亡。可以杀死细菌繁殖体、真菌和部分病毒。可以用于皮肤、粘膜消毒,医院常用于外科洗手消毒。一般碘酊的使用浓度为2%,碘伏使用浓度为0.3%至0.5%。

醇类消毒剂 -最常见的是乙醇和异丙醇,它可凝固蛋白质,导致微生物死亡,属于中效水平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破坏多数亲脂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由于它易受有机物的影响和挥发性,应采用浸泡和反复擦拭的方法消毒。常用浓度为75%。

2、使用化学溶液消毒的局限 此消毒方法通常在牙科诊所不实际,不能在储存时保持无菌状态。只在无高温灭菌和不耐热的半关键物品的消毒时考虑。    使用化学溶液消毒有以下缺点:溶液要定时更换;价格贵;不能检查效果;需要足够通风去除毒气;不能用于包装的物品;在繁忙的牙科诊所长期浸泡不现实;可能损坏腐蚀一些器械。

五、器械灭菌 (instrument sterilization)

(一)灭菌前预清洁 手擦洗器械: 超声波清洁: 使用清洁剂:

清洗 化 学 浸 泡 分 检  保养注油 清 洗

不锈钢治疗盘的清洗消毒

开放、带孔、单件(指示条、穿透、时间、内容) (二)包裹器械 开放、带孔、单件(指示条、穿透、时间、内容)

(三)灭菌 高 压 蒸 汽 灭 菌 化 学 灭 菌

化学蒸气压力灭菌 利用低湿蒸气或同时导入化学气体消毒的一种装置。将器械放入密封内胆通过加热甲醛、乙基甲基酮等溶液消毒。 优点 适用于对湿、热敏感、易腐蚀的医疗用品的灭菌。如牙科手用器械、高速手机、车针、根管器械等。 相对循环周期短。 器械不会钝、生锈、腐蚀,延长其生命。 器械在灭菌后即干燥。 主要缺点 需要额外花费购买溶液 要求好的通风排出化学气体

干热灭菌 适用范围: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物品的灭菌;用于不耐湿热的器械的灭菌;用于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透物品的灭菌,如玻璃、油脂、粉剂和金属等制品的消毒灭菌。灭菌条件为:160C,2h;或者170C,1h。不适宜橡胶与塑料制品。

玻璃球/盐灭菌 一个金属杯中加入保温介质维持在218-246℃,有效的消毒最少需浸入15秒。 热盐较玻璃球好。 适用一些小的器械及根管扩锉灭菌。 消毒后的器械应彻底清洁。 使用时注意中心的温度较周边低,应使温度达到218℃。

灭菌效果的监测 两种类型的检测: 化学指示剂 可以对温度及时间显示,容易早期发现问题。 生物测试剂 可确定芽胞的实际杀菌情况和灭菌过程,应设阳性和阴性对照,CDC推荐。

贮 存

(四)某些器械设备灭菌和抗感染的特殊考虑 手机手机的维护与灭菌 (1)手机的污染 直接与血、唾液和其他残渣接触。 使用中手机外表面污染。 血和其他体液还可由车针周围进入手机机芯导致内部的污染。 在牙科治疗中,水回流倒吸也会使感染物质进入手机和水循环系统。 (2)手机的灭菌     - 应高温灭菌消毒。 - 否则应冲洗、清洁、使用化学消毒剂处理。

使用自动清洗机消毒灭菌 操作流程规范 1 6 2 3 5 4 手机/器械 收集、传送及分捡 全自动、全封闭 热清洗、消毒及干燥 灭菌效果检测 真空高温高压 蒸汽灭菌、干燥 全自动 精确注油养护 打包封装 4

手机的灭菌:选择高质量能进行高温或化学蒸汽灭菌的手机,治疗结束后卸下手机前,应冲洗带有车针的手机水、气系统,取下车针,将手机插入热清洗机中进行清洗,然后干燥手机,给手机注油,包装封口,置预真空灭菌器中灭菌(温度132摄氏度,压力为0.2-0.22mpa,时间4分钟)。

清 洗 牙科热自动清洗消毒机对污染的手机进行外部与内腔自动化清洗消毒,避免人工操作的种种缺陷,达到卫生要求并可预防疾病传播。经使用930C/10min清洗消毒后,器械内外表面细菌减少率达到10-7。

清洗机的清洗程序 ①预清洗—使用清水冲洗同时开始加热。②93℃热消毒清洗—93℃热清洗同时使用清洗消毒剂。③过渡清洗Ⅰ—使用中和剂清洗,因清洗消毒剂带有碱性,使用酸性中和剂消除,保护手机不被腐蚀。④过渡清洗Ⅱ—使用清水冲洗。⑤末清洗—80℃热水高温清洗。⑥干燥—对手机和器械进行干燥。整个程序大约30-40分钟。

全自动热清洗消毒机

德国进口手机专用热清洗消毒机

吹 干 用汽枪将手机内部的水吹干,对手机起保护作用。

注 油 经清洗、消毒、吹干后的手机全部 进入全自动注油养护系统保护。由于其 设置了过滤系统,排气清洁卫生,有益 注 油 经清洗、消毒、吹干后的手机全部 进入全自动注油养护系统保护。由于其 设置了过滤系统,排气清洁卫生,有益 环境保护,并提供了标准化的内部清洗,能够有效延长器械使用寿命。

注油

全自动口腔手机清洗/注油养护机 润滑油罐口 油位指示 清洗剂罐口 手机插口 废气过滤器 密封前盖 气动启动键 清洗剂 液位指示 废物收集盒 润滑油喷注指示 清洗剂喷注指示

封 装 灭菌过程前采用特殊灭菌袋封闭包装,灭菌袋纸面应有灭菌指示标识,也可裸露消毒灭菌,灭菌过程采用脉动预真空过程,以保证高压蒸汽对内空器械的渗透性。

灭 菌 由于手机是空心,回吸残留各种细菌,再加上纸袋封包,封包时纸袋内存有冷空气,如不排净手机空腔及纸袋内的空气,高压蒸汽是无法进到纸袋内的,达不到灭菌目的。故应选用带3次 预真空的高压灭菌器,可以对具有复杂内腔及细长管路的手机进行三次抽真空,确保水蒸气对细长管路进行完全灭菌。

高压灭菌处理

经过灭菌有包装的手机应封闭在灭菌袋中转送与存放,保存于专柜中。裸露灭菌的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 贮 存 经过灭菌有包装的手机应封闭在灭菌袋中转送与存放,保存于专柜中。裸露灭菌的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

手工清洗消毒灭菌程序 清洗 擦拭 吹干 注油 封口或裸露 灭菌

如果手机不能灭菌,则应冲洗 、清洁,使用有效的化学制剂消毒。手机的消毒:彻底用水将运行手机冲洗20秒,使用清洁剂和水彻底擦洗手机,去除残渣,干燥手机,将其包在放有浸消毒剂吸收材料的塑料袋中放置10分钟,使用前用水彻底冲洗手机去除化学残余物。

旋转器械 汞合金充填器 可见光固化器 超声波洁牙器 麻醉设备

六、牙科设备消毒 (dental equipment asepsis)

(一)消毒区的划定 环境卫生不仅预防交叉感染,还标志一个医疗保健单位的管理水平和信誉。 1.治疗区 需要高水平的消毒,表面中等水平消毒 2.治疗周边区 覆盖或中等水平消毒 3.周围区 每天清洁消毒

(二)牙科设备消毒 综合治疗台、椅和家具的表面:覆盖 供水系统 牙科治疗台的水供应:阀门、消毒 水气枪:更换 超声波洁牙器:更换 空气压缩机:过滤器

七、临床废物处理 (clinical waste disposal) (一)规章制度  一般要求废物应装进可封闭的无缝口袋回收。 (二)临床废物处理 毁形放入储物盒 焚烧 (三)污染的固体废物处理

口腔技工室中传染病菌的 消毒与防护

从患者口中取出的印模,应马上用清水冲洗,尽量去掉粘附于其上的唾液、细菌和杂质。灌注的石膏模型,以紫外线照射灭菌消毒。制作完成后的修复体,还要经过收发处适当的消毒处理,并装袋密封,送出技工室。抛光布轮需定期更换和消毒。脱模后的印模托盘,也要高压蒸气消毒。

紫外线消毒

我院大力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一、加强全院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 1. 院感知识讲座 2. 院感知识竞赛 3. 院感理论知识考试 4. 编制院感控制手册 5. 编制“治疗牙病与交叉感染” 宣传手册

二、增加院感设备、器械 1. 增加设备 2. 增加器械 3. 一次性塑料薄膜覆盖 4. 使用情况 5. 预期目的

三、加大管理力度 1.实行“三级”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2.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四、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和管理 严把购进关、使用关、回收及毁形关 五、环境卫生学监测 科室抽查、污水处理

我院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 1.诊疗器械按照“去污染-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进行。 2.凡是接触病人血液的器械用后均采用高压消毒灭菌。 3.牙科手机为一人一机均经过清洗、注油、封装、高压灭菌处理。 4.不锈钢治疗盘及口镜、镊子、探针等全部采用灭菌后一人一套。 5.牙钻、充填器、托盘等均采用一人一用一灭菌。 6.凡进入病人口腔的水汽枪均采用一人一用一更换。 7.医生在治疗前要洗手戴手套,治疗每一位病人是要更换手套。 8.治疗椅上的头套、灯柄等设备使用隔离薄膜,一人一用一更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