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環境教育能力指標 微調與修訂重點報告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阿里巴巴在致理」 跨境電子商務實習媒合說明會 報名宣導 跨境電子商務菁英人才養成班級宣導.  主要招募  大四、碩二、專五想參加實習之學生  具備特質  對跨境電子商務有興趣且配合意願高  學習態度積極正向  對自己未來有著高度期許.
Advertisements

『環境教育概論』 台灣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 張子超.
APEC組織架構圖 APEC經濟領袖會議 (AELM) 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 (ABAC) APEC年度部長會議 (AMM) 專業部長會議
班級: 小 班 時間:102年3月4日~102年5月17日 幼兒年齡: 歲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花蓮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 36小時關鍵能力研習 分組實做作業單
數 據 分 析 林煜家 魏韶寬 陳思羽 邱振源.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Chapter 2 – Chapter 4 Chang Chi-Chung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Database Systems 主講人:陳建源 研究室 :法401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提升教學技巧 How to Teach Better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京都議定書 為了抑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防制氣候變遷,聯合國於1992年地球高峰會舉辦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103學年度第一學期學校日 一年級英語科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張原禎 新北市德音國小教師 教研科資教股輔導員 ~512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內案例分析.
桃園縣國教輔導團環境教育領域 -課綱微調與教案設計
教師入職啟導計劃 為學校提供的相關支援服務
經濟學 學經濟.
優質校本案例分享會(五) 如何在小學推動全方位環保教育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學校圖書館的組織】©版權所有 如要使用請聯絡作者熊銘洽談
資訊網路專題 Special Topics on Information Networks
九年一貫 課綱微調說明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智 慧 型 環 境 系 統 實 驗 室 生態工程 環境評估 決策分析 人工智慧 資訊系統 永續發展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三年級上學期英語科教學報告 教學目標 教材內容 教學方式 作業設計 評量方式.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課程時間:星期二下午2:20-5:20 -> 1:20-4:10 ? 授課教師 逄愛君, 辦公室: 資訊系館 417室 先修課程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數位學習 孫春在、曾憲雄、陳登吉、袁賢銘.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國立台灣大學 關懷弱勢族群電腦課程 By 資訊工程 黃振修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September 15th, 2012
花王集團.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校外實習媒合資訊平台介紹 報告人:王上明 指導單位: 教育部技職司 承辦單位: 明志科技大學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中學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管理與領導培訓課程 第二節:如何設計德育教材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
│生物科技學系│環境與能源學系│環境生態研究所│生態旅遊研究所│
主題研究架構.
一個有效率的團隊的要素 Elements of an Effective Team
營運模式.
THE MISSION COVENANT CHURCH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108新課綱 國中小階段新風貌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97年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環境教育能力指標 微調與修訂重點報告 計畫主持人 高翠霞教授 張子超教授 指標微調與修訂工作小組報告人 林建南 王淑枝

修訂小組成員 張家儒、廖婷怡 王少泉、邱雅莉 吳易凌、陳怜燕 龍芝寧、劉世和 王淑枝、范靜芬

專家學者諮詢會議 第一次諮詢會議出席: 王順美副教授(台北)、李偉文理事長(台北) 、許毅璿助理教授(真理大學)、廖文斌校長(台北) 第二次諮詢會議出席: 吳文賢校長(台南)、許日金校長(桃園)、鄭清海主任(台中)、詹麗足主任(屏東) 第三次諮詢會議出席: 吳美麗教授(台北)、林素華所長(台中)、林建棕校長(北縣)、熊召弟教授(台北)、葉欣誠所長(高雄)

修訂與微調之原則 為便於配合融入各學習領域,將原分為三階段能力指標改為四階段(1-2,3-4,5-6,7-9) 根據近年國際環境教育的現況趨勢,修訂部分指標。 逐字審慎探討能力指標描述與語詞,使之更易理解,同時配合詳細的補充說明,使用者將更容易解讀。

修訂與微調之基本理念 全球環保思潮與行動 涵括個人發展、社會正義與環境保護的豐富內涵 符合教育改革的理念

基本理念(一)全球環保的思潮與行動 1972年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發表「人類宣言」,促使人類注意環境的問題,啟始了人類與自然環境良性互動的新紀元。 1983 年成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關切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兩個議題,象徵環保的內涵由對自然環境的關懷,擴充到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關懷。

基本理念(一)全球環保的思潮與行動 1987年發佈了「我們共同的未來」,呼籲全球對自然環境與弱勢族群的認同與關懷。 1992年聯合國召開的地球高峰會,更通過了「二十一世紀議程」,把永續發展的理念規劃為具體的行動方案。 強調對未來世代的關懷與對自然環境資源有限性的認知,及對弱勢族群的扶助。

基本理念(一)全球環保的思潮與行動 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因應永續發展之危機與轉機,宣示自2005年起於全世界各國推動永續發展教育十年(Decade of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5~2014),可見永續發展教育已經成為各國注目的推動政策。 永續發展教育是指經由教育過程,達到環境、社會及經濟的永續發展。

基本理念(二)涵括個人發展、 社會正義與環境保護的豐富內涵 環境教育藉由個人對環境問題所應負責任的覺知,積極正面的環境態度的養成,然後主動參與環境行動,以瞭解並促進自我的發展; 環境教育不僅侷限在自然生態保育,人文社會與自然環境的互動也屬於環境教育的範疇,尤其是最近國際所關切的社會正義與環境正義的議題,更將環境教育的目標導向社會層面; 至於人與自然的層面,自然環境的資源保育、污染防制與維護管理更是環境教育根本的關切。

基本理念(三)符合教育改革的理念 就教學的內涵而言,環境保護是全球極為關注的議題; 就學生的認知學習而言,環境教育除了具獨特的概念架構,更具跨科際連結的知識體系,擁有一個整體性與豐富性的內涵; 就學生的情意學習而言,藉由對環境的關心,關懷社會中的弱勢族群與自然環境中的弱勢物種,進而關懷整個地球環境生態,可成全高尚的人格情操;

基本理念(三)符合教育改革的理念 就學生的行為學習而言,環境教育重視日常生活中具體呈現的現象或問題,經由生活中議題的探討與解決,達成生活能力的落實與實踐; 最後對學校與教師而言,環境教育之內涵及概念仍持續發展,需要學校與教師主動關切與合作學習,因而藉由科際整合與教學自主,提升教育體制內的活力。

課程目標 引發學生對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充實學生環境永續相關的知識。 對人與環境的互動有正確的價值觀。 在面對地區或全球性環境議題時,能具備改善或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 強調學習者的環境行動經驗,使之成為一具有環境素養之公民。

環境覺知與敏感度 覺知人類生活對環境的影響。 對生態環境之敏感性。 對人與環境之共同演化之覺知與敏感度。

環境概念知識 認識環境與瞭解生態學基本概念。 瞭解環境問題現況及其對人類社會文化的影響。 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環保行動與永續發展的內涵。 認識環境與經濟關係、環境法規與政策、國際環境公約及環保組織。

環境價值觀與態度 培養正面積極的環境態度,感恩大自然及其運作系統。 欣賞並接納不同文化,關懷弱勢族群與未來世代的生存發展。

環境行動技能 解決環境問題 觀察與思考環境問題 研究與擬定解決策略 分析與評估策略成效 促進環境行動 環境議題之說服與協商 環境生態之管理與消費 環境行動之法律與政治

環境行動經驗 具備環境友善的素養與處理生活周遭環境問題的能力。 具有參與國際合作的經驗。 經由關懷、參與、組織、規劃、執行,逐步建構學生環境行動經驗。 經由參與活動建立社區意識,培養學生地方感與參與感。

融入方式 環境教育教學的實施可採融入七個學習領域方式進行,或納入學校總體課程計畫,利用空白課程時間進行主題式教學。 採用融入式課程設計,能避免因外加課程而造成教與學的額外負擔,或排擠其他領域課程之授課時數。

融入方式 將課程納入學校總體課程計畫之主題式教學,使之成為內嵌課程而非外加課程,能有固定及較完整的時段實施環境教育教學。 以上兩種教學策略與方法,皆可提高環境教育課程目標與能力指標達成。

融入方式 環境教育的課程設計可根據學校或社區特色,使學校所在的地區的環境議題成為教學內容以建構課程意義。 也可以現階段全球性熱門的環境議題來確定課程主題及學習內涵,以啟發學生對其生活週遭乃至全球永續相關環境問題的認知、情意與行動。 簡言之,環境教育課程內涵可以包含地區性或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永續發展的議題,以及對環境友善的作法等

融入學習領域之建議 環境問題與永續發展的議題:海洋環境污染與保護議題、生物多樣性議題、氣候變遷、全球暖化、能源匱乏、自然災害、環境權、基因食物、動物福利、關懷弱勢族群、婦女與環境等 。(課程教學) 環境友善的作法與負責任的環境行為:生態旅遊、棲地保育、綠建築、永續農業、永續林業、生態工法、生態社區營造、生態城市、綠色消費等 。 (活動或行動)

融入七大學習領域之對應表 國語文領域 客家語領域 原住民語領域 英語領域 健康與體育領域 數學領域 社會領域 藝術與人文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綜合活動領域 生活領域

融入學習領域之教學 數學:計算生態足跡、河川水質污染 語文:環境倫理、環境美學、文化多樣性 社會:公平正義、公民參與、民主與人權、人文關懷、權益關係者、地方適切性 自然與生活科技:生物多樣性、環境倫理、動物保護、環境行動技能與經驗 藝術與人文:文化多樣性、襲產保護、環境美學 綜合:節能減碳、生活環保 健康與體育:健康生活、健康建築

分段能力指標補充說明 蒐羅文獻提供理論依據 修改指標的動機、新增指標的動機 提供教學參考資料

補充說明一例 3-4-4願意依循環保簡樸與健康的理念於日常生活與消費行為。 一、重要概念:綠色消費 二、概念說明: 人類過度使用環境資源,破壞大自然的生態規律與平衡,解決之道除了減少與解決各項環境問題外,更可提倡簡樸生活,讓生活簡單一點、消費少一點,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可以慢一點,使地球有喘息機會,物質循環與再生系統能有充足時間再生。

教師扮演關鍵角色 師資教育組織重新轉向是永續發展委員會(CSD)推動永續發展教育(ESD)工作方案中的關鍵要素(Hopkins and McKeown, 2002) 教師掌握學校改變的關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教師專業發展是永續性學習「最優先的優先事項」 教育工作者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Ferreira, Ryan and Tilbury, 2006)

希望這是共同的期盼 重視環境教育的政策能持續,確實落實「環境基本法」、 「環境教育法」與「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 教師職前教育與教師在職進修兩者是落實環境教育的基本因素。 教育部進行年度教科書審查時,能要求出版業者確實融入,審查時明訂出一定之比例或份量。

謹代表全體工作伙伴進行報告,謝謝您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