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论 第九章 炒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 效,常用于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 药或活血祛瘀药。活血化瘀作用较强者,称为 破血药或逐瘀药。 一. 含义: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第十六章 消 食 药.  凡以消化食积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 饮食积滞的药物,称为消食药。 一. 含义 :
第十章 炙法 第一节 酒炙法 第二节 醋炙法 第三节 盐炙法 炙法与加固体辅料炒的区别 炙法 加辅料炒法 辅料( assistant ) 液体辅料 固体辅料 温度( temprature ) 低 高 火力( power ) 文火 中火或 武火 时间( time ) 长 短 辅料处理( process.
第十节 止血药 定义: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 常用以治疗出血证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适应证: 出血证可由多种原因造成,主要表现 为咯血、咳血、鼻出血、吐血、便血、 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等。 可分为:血热妄行所致出血;虚寒性 出血;出血兼有瘀滞。
1 止血药 一、含义 : 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 药,称为止血药。 二、功效 : 止血 。 三、分类 : 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 四、适应证:出血证。 五、配伍: 凉血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常配活血化瘀药,防止止血留瘀。 六、使用注意: 1 .因证选药。 2 .关于炒炭止血的问题。
第二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 1 、中药炮制的目的  2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 3 、炮制对药物临床疗效的影响  4 、炮制对调剂和制剂的影响  5 、炮制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第二章 第2节 中药的炮制  中药炮制是按用药要求将药材加工成饮片的方法和技术,古称“炮炙”、“修事”、“修治”。药材炮制后,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方便存储,是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   炮制是中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饮片入药,生熟异治"是中药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优势。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第十一章 二、止血药 (一)、含义:凡以制止机体内外出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止血药。
炒焦法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 主讲人 刘 波 清炒法 任务二 手机:
理血剂 概念: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 血作用,治疗瘀血和出血证的方剂,统称 理血剂。 立法依据: “血实者直决之”
名以清修 利以义制 绩以勤勉 汇通天下 新晋商理念 李安平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三章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第十八章 止 血 药.
温经散寒话艾叶.
第九章 炒法.
第十四章 蒸、煮、燀法.
蓼 科Polygonaceae.
第八节 理气药 定义:凡以舒畅气机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炒法: 1. 清炒:炒黃、炒焦、炒炭。 2. 加輔料炒 (固體輔料):麩炒、土炒、米炒。
主题活动三春天的聚会 ——神奇的中草药 大班(下) 文昌湖区萌水镇希望幼儿园 黎萌.
46、 痹 证.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 明·缪希雍的雷公炮制十七法,即:炮、爁、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晒、曝及露。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配制与应用 教师:高俊波 专业:畜牧兽医 电话:
第十三章 中药的炮制.
项目十四 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 加固体辅料炒 任务二 米炒与土炒 主讲人 :沈 伟.
方剂与中成药 十七、消食剂 医学与健康学院 陈 力.
麸炒技术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 主讲人: 沈伟 手机: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1.含义:凡以清热凉血主要功效,治疗营分、血分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凉血药。
第十五章 制霜法.
非典型肺炎处方 报告人:殷艳芳.
第四节 浓缩丸的制备 一、浓缩丸的概念与特点
第十二章蒸煮燀法 第一节 蒸 法.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植物和我们.
消食药.
第九章 液体制剂.
第三章 中药炮制的目的 及对药物的影响.
利水渗湿药.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中药学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消 食 剂.
白云小学 一(5)班 陶官森.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活血化瘀药.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补虚药.
第二十章 活血化瘀药.
新型前处理技术替代铁系磷化和锌系磷 化 提供涂装结合力和耐蚀性 多金属处理:铁,锌, 铝 基材形成纳米级转化膜 浸泡和喷淋
药物的跨膜转运.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第12章 化学汽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是通过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 CVD的基本步骤与PVD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CVD的实现必须提供气化反应物,这些物质在室温下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它们气化后导入反应室。
中式烹调技艺 第八章.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铁矿(或铁粉)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无汞定铁法)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各论 第九章 炒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筛去灰屑,大小分档,置预热容器内,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用不同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搅拌或翻动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称为炒法。 一、定义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筛去灰屑,大小分档,置预热容器内,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用不同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搅拌或翻动至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称为炒法。 历史沿革:汉以前:《五十二病方》“火嚣盐令黄” 汉: 《神农本草经》“露蜂房,火熬” 唐:微炒、炒出汗、炒香、炒熟、炒黄、炒黑。 宋:辅料炒 二、分类 清炒法:炒黄、炒焦、炒炭 加辅料炒法: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

火的大小(强弱)或温度的高低。 火力: 可分为:文火(160~170℃)、中火(190~200 ℃ )、 武火(210~300 ℃ )。 可分为:文火(160~170℃)、中火(190~200 ℃ )、 武火(210~300 ℃ )。 火候:指药物炮制的时间和程度。即出锅标准。

三、操作方法 手工炒 :设备简单,适合小量生产。锅的倾斜度30~45º 机器炒 :适合大生产。 步骤: 1、预热:缩短加热时间,防止僵子或粘锅 2、投药:直接投药或处理辅料后再投药。 3、翻炒:频率均匀、顺一个方向、亮锅底。 4、出锅:迅速

第一节 清 炒 法 定义 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包括炒黄、炒焦、炒炭。 清炒法的目的 1.增强疗效 2.降低毒性或消除副作用 第一节 清 炒 法 定义 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包括炒黄、炒焦、炒炭。 清炒法的目的 1.增强疗效 2.降低毒性或消除副作用 3.缓和药性 4.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 5.保存疗效,利于贮存

注意事项 1.炒前应将药物大小分档,选择适当火力。 2 .搅拌要均匀,出锅要迅速。 3.炒前锅要预热。

一、炒黄(包括炒爆) 炒黄: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并不断翻动或转动,使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稍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透出药物固有的气味 标准判定: 1、对比看、看断面。 2、听爆声 3、闻香气 药物:子类、非子类(赤芍、九香虫、海螵蛸、槐花) 薏苡仁、王不留行、牵牛子、芥子、莱菔子、酸枣仁、苍耳子、槐花等

槐花 【处方用名】槐花、炒槐花、槐花炭。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 【历史沿革】宋代有“微炒”和“炒黄黑”的炮制方法。现行有槐花,炒槐花,槐花炭。 【炮制方法】 1.槐花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2.炒槐花 取净槐花--用文火加热至深黄色--取出晾凉。 3.槐花炭 取净槐花--用中火加热至焦褐色--取出凉透。 生槐花 炒槐花

【炮制作用】 槐花生品以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毒肿痛。如治杨梅疮、下疳的槐花蕊。 炒槐花苦寒之性缓和,并因破坏了所含之酶,利于保存有效成分。其清热凉血作用弱于生品,止血作用逊于槐花炭而强于生品,用于脾胃虚弱的出血患者。古方治出血证多用炒槐花。 槐花炭清热凉血作用极弱,具涩性,以止血力胜。用于咯血,衄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多种出血证。如治久痢血不止,无腹痛和里急后重症状的槐花散。

【炮制研究】 (1)芦丁含量的变化:炒槐花芦丁含量与生品无显著差异,槐花炭芦丁含量则明显低于生品。槐花炭芦丁含量与加热的温度及加热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当加热温度控制在200℃以内(190℃左右),炮制品呈褐色者,芦丁含量部分降低,当加热温度在200℃以上,炮制品外部黑褐色,内部深黑褐色,芦丁含量显著降低或含量很少。 (2)槲皮素含量变化:槲皮素是芦丁分解产物之一,其结构与缩合鞣质前体物很相似,槐花炒炭后槲皮素含量为生品的10倍以上。 (3)鞣质含量变化:温度是影响鞣质含量的关键因素。多数实验结果表明,槐花在170℃以下受热,鞣质含量开始下降;170~190℃内受热,鞣质量迅速增高达数倍;190℃以上受热,鞣质含量开始下降;230℃左右鞣质含量可下降至生品以下;若温度再高,则鞣质含量极低。 (4)异鼠李素变化:为抗止血成分,随之降低止血增强。

牵牛子 莱菔子 苍耳子 王不留行 方法 文火、爆裂 中火、焦黄色、刺变焦 中火 爆花率≥80% 作用 缓和泻下作用 生升熟降 生:涌吐风痰 炒: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生:散风湿、通鼻窍。 炒:降毒。 活血痛经、下乳作用增强。 研究 牵牛子苷分解 回肠节律收缩、胃排空增强,消导增强。 毒性成分为蛋白类成分 煎出率提高,疗效增强

二、炒焦 炒焦: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成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 目的:增强药物消食健脾的功效或减少药物的刺激性。 适用的药物:栀子、山楂、川楝子、槟榔等

山楂 【处方用名】净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焦楂。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历史沿革】元代有炒或蒸熟用的炮制方法。现行有净山楂,炒山楂,焦山楂。 【炮制方法】 1.山楂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及果柄--筛去碎屑。

2.炒山楂 取净山楂--用中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 3.焦山楂 取净山楂--用武火加热--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焦黄色。 4.山楂炭 取净山楂--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山楂 炒山楂 焦山楂 山楂炭

【炮制作用】 生山楂长于活血化瘀,常用于血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以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如治疗妇女气痔血瘀的通瘀煎。 炒山楂不仅酸味减弱,可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用于脾虚食滞,食欲不振,神倦乏力。 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增加苦味,长于消食止泻。用于食积兼脾虚和治疗痢疾,如治疗饮食积滞的保和丸。 山楂炭其性收涩,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可用于胃肠出血或脾虚腹泻兼食滞者。如用酸枣并山楂肉核烧灰,米饮调下,治肠风下血。

【炮制研究】 (1)总黄酮和总有机酸含量:山楂中的总黄酮和总有机酸都集中在果肉中,山楂核中含量甚微,而山楂核又占整个药材重量的40%左右,故去核的方法是合理的。炒山楂对黄酮类成分无明显影响,有机酸稍有减量,焦山楂黄酮类成分只保留了25.8%,总有机酸仅保留了32.8%。总之,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两类成分被破坏就越多。 (2)柠檬酸含量:炒山楂比生山楂含量下降17.47%,而焦山楂则降低了57.47%;炒山楂与焦山楂相比,也有显著的差异。 (3)熊果酸含量:用薄层扫描法测得生山楂和焦山楂中熊果酸的含量无显著的差异。

栀子 川楝子 槟榔 方法 作用 研究 炒:文火,加深 焦:中火,焦黄色 炭:武火,黑褐色 炒焦:中火,表面焦褐色、焦斑,发泡 盐炙:文火,炒干 炒:文火,微黄色 作用 生: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炒与焦品相似:缓和苦寒之性,减少对胃的刺激;清热除烦,健脾。 炭:凉血止血 生品:小毒,长于杀虫,治癣 焦品:缓和寒性,降毒,疏肝理气止痛 盐品:引药下行,长于疗疝 生品: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 炒品与焦品相似:缓和药性,以免克伐太过而伤正气,减少恶心、腹痛、腹泻副作用。长于消食导滞。炒品强于焦品。 研究 随加热温度增加京尼平苷、熊果酸含量含量降低。 软化:减压冷浸、砂润 干燥:阴干,不宜暴晒,防止槟榔碱分解。 贮藏:密封

三、炒炭 炒炭: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内部呈焦黑色或焦褐色。 炒炭存性:炒炭时药物只能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花、叶、草等炒炭后仍可清晰辨别药物原形,如槐花、菊花、侧柏叶、荆芥之类。

目的:是使药物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 原因:从中医理论解释:五行学说 从西医凝血物质基础解释:Ca2+,鞣质 纤维蛋白酶(肝内) 纤维蛋白(止血)

讨论“炒炭存性”的控制方法 药物:地榆、蒲黄、荆芥、干姜、大蓟、小蓟等 注意事项 1. 火力,即达到“炒炭存性”的要求,质地坚实的药物宜用武火,质地疏松的花、花粉、叶、全草类药物可用中火,视具体药物灵活掌握。 2.避免复燃,在炒炭过程中,药物炒至一定程度时,因温度很高,易出现火星,特别是质地疏松的药物,须喷淋适量清水熄灭,以免引起燃烧。取出后必须摊开晾凉,经检查确无预热后再收贮,。 讨论“炒炭存性”的控制方法

干姜 【处方用名】干姜、炮姜、姜炭。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的干燥根茎。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的干燥根茎。 【历史沿革】 汉代有切和炮的记载。现行的主要方法的干姜、姜炭、炮姜。 【炮制方法】 1.干姜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

2.炮姜 将净河砂用武火加热--再加入干姜片或块--炒至鼓起至表面棕褐色。 3.姜炭 取干姜块--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 2.炮姜 将净河砂用武火加热--再加入干姜片或块--炒至鼓起至表面棕褐色。 3.姜炭 取干姜块--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 干姜 炮姜

【炮制作用】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救逆,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咳喘,如大建中汤。 炮姜: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中气虚寒的腹痛、腹泻和虚寒性出血。如附子理中丸。 姜炭:长于止血温经,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如治疗血崩的如圣散 。

【炮制研究】 (1)水浸出物含量:炮姜水浸出物高于姜炭。 (2)挥发油含量:干姜含量最高,炮姜、姜炭明显下降,但后二者颜色较深。 生姜与干姜的挥发油和醚提取物层析图谱大致相同,炮姜与姜炭亦无明显的差别;但前二者与后二者相比,有较大变化。其中姜酚含量:生姜>干姜>炮姜>姜炭;6-姜醇含量:干姜>炮姜>生姜>姜炭。

蒲黄 荆芥 地榆 方法 作用 研究 炒炭:中火,至棕褐色,灭火星 炒:文火,微黄色 炭:武火,表面黑褐色,内部焦褐色 炭:武火,外焦黑,内焦黄 作用 生:破血消肿,利尿通淋 炭:补血,止血 生:解表散风,用于感冒 炒:祛风理血,用于产后血晕 炭:辛散作用极弱,止血。产后血崩。 生:凉血解毒 炭:收敛止血 研究 补血宜炒,破血宜生 化学成份:炒炭后,8种成分消失,新检出9种成分 最佳工艺:210℃10min, 质量标准:挥发油≥0.60%(穗0.40),胡薄荷酮≥0.0020%(穗0.080) 炭:70醇浸出物≥8.0%(穗:13.0) 炒炭后,致癌物苯(α)芘升高。 Ca2+、鞣质含量升高。

第二节 加辅料炒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固体辅料同炒的方法,称为加辅料炒法。 目的:增强疗效,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和矫臭焦味等。同时,辅料具有中间传热作用,能使药物受热均匀。 分类:麸炒、米炒、土炒、砂炒、滑石粉炒、蛤粉炒等。

一、麸炒 定义: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用麦麸熏炒的方法,称为麸炒法。 麸炒又称“麦麸炒”或“麸皮炒”。炒制药物所用的麦麸未制者称净麸炒或清麸炒;麦麸经用蜂蜜或红糖制过者则称蜜麸炒或糖麸炒。 糖、蜜麦麸的制备:麸重10%的炼蜜(糖)+3倍沸水溶解+麦麸 搅匀文火炒干

适合药物: 作用: 1.补脾胃 增强疗效 2.作用强烈 缓和药性 3.有腥味的药物 矫臭矫味 操作方法: 先用中火或武火将锅烧热,至麸下烟起时再将麦麸均匀撒入热锅中,至起烟时投入药物,不断翻动并适当控制火力,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麦麸用量:药物每100kg,用麦麸10~15kg。

注意事项 1.辅料用量要适当。麦麸量少,烟气不足,达不到熏炒要求;麦麸量多,造成浪费。 2. 火力适当。麸炒一般用中火,并要求火力均匀,可预先取少量麦麸投锅预试。 3.投药时间:麦麸要均匀撒布热锅中,待起烟投药。 4.麸炒药物要求干燥,以免药物粘附焦化麦麸。 5. 迅速出锅,以免造成炮制品发黑、火斑过重等现象。 药物 枳壳、苍术、僵蚕

苍术 【处方用名】苍术、麸炒苍术、炒苍术、焦苍术。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历史沿革】唐代有米泔水浸炒,醋煮等炮制方法。现行,有米泔浸、炒焦、麸炒、土炒等炮制方法。现版药典载有苍术,麸炒苍术。 【炮制方法】 1.苍术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

2.麸炒苍术 先将麦麸用中火加热,待冒烟时投入苍术片--炒至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每100kg苍术,用麦麸10~15kg。 3.焦苍术 取苍术片--用中火炒至褐色时。 焦苍术 炒苍术

【炮制作用】 生苍术温燥而辛烈,化湿和胃之力强,而且能走表祛风湿。用于风湿痹痛,感冒夹湿,湿温发热,脚膝疼痛,如薏苡仁汤。 麸炒后缓和燥性,气变芳香,增强了健脾燥湿的作用。用于脾胃不和,痰饮停滞,青盲雀目,如平胃散。 炒焦后辛燥之性大减,用于固肠止泻,如椒术丸。

【炮制研究】 化学成分:苍术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苍术醇、苍术酮。此外,苍术挥发油大剂量,可使中枢神经抑制,终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可见过量的苍术挥发油对生物体是有害的。苍术挥发油过量对人体表现出明显的副作用,中医称之为“燥性”。 制后均可使挥发油含量下降。 炒品:18% 麸炒品:39% 米泔水制品:47% 药理:1、增加脾虚小鼠体重,延长游泳时间 增强健脾燥湿 固肠止泻作用 2、抑制小鼠肠推进,减轻泄泻。 3、大量挥发油,可致呼吸麻痹。 副作用

枳壳 僵蚕 方法 作用 现代研究 净制:去瓤 麸炒:100:10炒至淡黄色 麸炒:100:10,黄色 生品:行气宽中除胀,作用强烈 麸炒品:刺激降低,缓和燥性,健脾除涨作用增强 生品:辛散力强,药力猛,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麸炒品:疏风解表力稍减,长于化痰散结;矫味。 现代研究 瓤占总重的20%, 瓤与中心柱挥发油含量甚少, 易霉变虫蛀,水煎液苦涩

二、米炒 定义: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米同炒的方法,称为米炒。 适合药物 作用 健脾药如党参. 增强药物的健脾止泻作用。 适合药物 作用 健脾药如党参. 增强药物的健脾止泻作用。 有毒药如斑蝥 降低毒性

操作方法 1.湿米炒法:先将锅烧热,撒上浸湿的米,使其平贴锅上,用中火加热炒至米冒烟时投入药物,轻轻翻动米上的药物,至所需程度取出,去米,放凉。 2.干米炒法:先将米置热锅内,炒至冒烟时投入药物,拌炒至一定程度,取出,去米,放凉。 米的用量:药物每100kg,用米20kg。

注意事项 标准判断: 昆虫类药,以米的色泽变化观察火候,炒至米变焦黄或焦褐色为度。 植物药,观察药物色泽变化,炒至黄色为度。 药物 斑蝥 党参

党参 【处方用名】 党参、炒党参、炙党参。 【来源】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根。 【来源】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根。 【历史沿革】清代有蜜蒸、蜜炙、米炒等方法。现行主要方法为党参。 【炮制方法】 1.党参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润透--切厚片或段。

2.米炒党参 将米用中火加热炒至冒烟时投入党参拌炒--至米呈老黄色,党参挂时取出,筛出米。党参每100Kg,用米20Kg。 生党参 米党参 蜜党参

【炮制作用】 生党:参以益气生津力胜。用于气阴两伤或气血两亏,如上党参膏。 米炒后:气味焦香,增强健脾止泻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泄泻,脱肛等症,如理中汤。 蜜制:取其甘缓,增强补中益气作用,既可补中益气,又能润燥养阴。用于气血两虚之症。如参芪白术汤。

斑蝥 【处方用名】生斑蝥、米斑蝥、炒斑蝥。 【来源】 本品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 【来源】 本品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 【历史沿革】晋代有炙、炒、烧令烟尽等炮制方法。现行的方法有生斑蝥,米斑蝥。 【炮制方法】 1.斑蝥 取原药材,去头、足、翘及杂质。 2.米炒斑蝥 将米--用中火加热炒至冒烟--投入斑蝥拌炒--至米呈深黄色、斑蝥微挂火色时--筛去米。 或湿米炒 斑蝥每100kg,用米20kg。 炮制时注意劳动保护和废物处理 斑蝥

【炮制作用】 生斑蝥多外用,毒性较大,以攻毒蚀疮为主。用于瘰疬瘘疮,痈疽肿毒,顽癣瘙痒等症,如顽癣方。 米炒后,降低其毒性,矫正其气味。可内服。以通经,破瘕散结为主。用于经闭,癥瘕,狂犬咬伤,瘰疬,肝癌,胃癌等症。如斑蝥通经丸。

【炮制研究】 斑蝥中的有毒物质为斑蝥素,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故不可生品内服,口服必须经过炮制加工。 由于斑蟊素在84℃开始升华,其升华点为110℃,米炒时锅温为128℃,正适合于斑蝥素的升华,又不至于温度太高致使斑蝥焦化。当斑蝥与糯米同炒时,由于斑蝥均匀受热,使斑蝥素部分升华而含量降低,从而使其毒性减弱。 据研究将传统的米炒法改为用低浓度的药用氢氧化钠溶液炮制法,认为可以使斑蝥素在虫体内转化成斑蝥酸钠,以达到降低毒性,保留和提高斑蝥抗癌活性的目的。

三、土炒 定义: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灶心土(伏龙肝)拌炒的方法,称为土炒。 作用 增强药物补脾止泻的功能。 《蒙筌》: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 操作方法 将碾细过筛后的灶心土粉置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土呈灵活状态时投入净药物,翻炒至药物表面挂土色并透出香气时取出,筛去土,放凉。 土的用量:药物每100kg,用灶心土25~30kg。

注意事项 1.灶心土呈灵活状态时投入药物后,要适当调节火力,一般用中火,防止药物烫焦。 2.用土炒制同种药物时,灶心土可连续使用,若土色变深时,应及时更换 药物 白术、山药

山药 【处方用名】山药、麸炒山药、怀山药、土炒山药。 【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 【历史沿革】南北朝刘宋时代有蒸法。现行药典的方法为山药,麸炒山药。 【炮制方法】 1.山药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润透,切厚片。

2.土炒山药 先将土粉加热至灵活状态--投入山药片拌炒--至表面均匀挂土粉时取出--筛去土粉。山药每100kg,用灶心土30kg。 麸炒山药 山药

【炮制作用】 山药生用功偏补肾生精,益肺肾之阴,如薯蓣丸。 土炒山药以补脾止泻为主,用于脾虚久泻,如扶中汤。 麸炒山药经补脾健胃为主,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如参苓白术散。

【炮制研究】 山药主含薯蓣皂甙、粘液蛋白及大量淀粉。薯蓣皂甙元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原料。实验研究表明,生品与炮制品薯蓣皂甙元含量:土炒品>清炒品>麸炒品>生品。

四、砂炒 定义: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热砂共同拌炒的方法,称为砂炒。亦称砂烫。 砂作为中间传热体,由于质地坚硬,传热较快,与药材接触面积较大,所以用砂炒药物可使其受热均匀。又因砂炒火力强,温度高,适用于炒制质地坚硬的药材。

药物 马钱子、穿山甲、鸡内金、龟甲、骨碎补等 作用 1.增强疗效,便于调剂和制剂 2.降低毒性 马钱子 3.便于去毛 骨碎补 2.降低毒性 马钱子 3.便于去毛 骨碎补 4.矫臭矫味 鳖甲、鸡内经 药物 马钱子、穿山甲、鸡内金、龟甲、骨碎补等

制砂方法 1.制普通砂 2.制油砂 加1~2%植物油制 操作方法 取制过的砂置锅内,用武火加热至滑利、容易翻动时,投入药物,不断用砂掩埋、翻动,至质地酥脆或鼓起,外表呈黄色或较原色加深时取出,筛去砂,放凉,或趁热投入醋中略浸,取出,干燥即得。 砂的用量:以能掩盖所加药物为度。

注意事项 1.用过的河砂可反复使用,但需将残留在其中的杂质除去。炒过毒性药物的砂不可再炒其他药物。 2.若反复使用油砂时,每次用前均需添加适量食用植物油拌炒后再用。 3.砂炒温度要适中。温度过高时可添加冷砂或减小火力等方法调节。砂量也应适宜,量过大易产生积热使砂温过高;反之砂量过少,药物受热不均匀,也会影响炮制品质量。 4.砂炒时一般用武火,温度较高,操作时翻动要勤,成品出锅要快,并立即将砂筛去。有需醋浸淬的药物,砂炒后应趁热浸淬、干燥。

马钱子 【处方用名】马钱子、制马钱子。 【来源】本品为马钱科植物马钱或云南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明代有豆腐制、牛油炸等法。现行的方法有生马钱子,制马钱子。 【炮制方法】 1.马钱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2.制马钱子(1)砂烫将砂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马钱子--至外皮呈棕褐色,鼓起,内部红褐色鼓起小泡时--筛去砂--除去绒毛。 (2)油炸 取麻油加热至230℃--投入马钱子—炸至老黄色—沥去油。 3.马钱子粉 取砂烫马钱子--粉碎成细粉--测定士的宁的含量后,加入淀粉使含量符合规定。 生马钱子 砂炒马钱子 油炸马钱子

【炮制作用】 马钱子毒性大。一般供外用。用于痈疽初起,瘰伤结核或关节肿痛,外伤瘀血肿痛,如“伤湿止痛膏”。 砂炒后或油炸后,质地变脆弱,易于粉碎,也便于去除绒毛。制后还可降低毒性,可供内服。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血疼痛。如疏风定痛丸。

【炮制研究】 1、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是马钱子中含有的主要成分。研究证明,炮制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显著减少,同时异士的宁和异马钱子碱等开环化合物的含量明显增加。这是由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在加热过程中醚键断裂开环,转变成它们的异型结构和氮氧化合物。被转化的这些生物碱毒性变小,且保留了或增强了某些生物活性。 2、当温度在230~240℃和3~4分钟时士的宁转化了10%~15%,马钱子碱转化了30%~35%,而此时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异型和氮氧化物含量最高。 3、质量要求:生品:士的宁 1.2~2.2%,马钱子碱≥0.80% 马钱子粉:士的宁0.78~0.82%,马钱子碱≥0.50%

龟甲 穿山甲 骨碎补 方法 作用 现代研究 净制:去筋膜皮肉。酶解法、酵母菌法 砂烫法:武火至黄色,取出,醋淬 炮甲珠:武火,鼓起,金黄色 醋山甲:醋淬 武火,鼓起,去毛 作用 生品:滋阴潜阳力胜 醋淬品:补肾健骨,滋阴止血 生品: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 炮甲珠:长于消肿排脓,搜风通络 醋山甲:通经下乳力强 生品: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砂烫品:增效,质地松脆,去鳞片。 现代研究 腹甲优于背甲,成分基本相同微量元素腹甲是背甲的1.4倍 炮制后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生品

五、蛤粉炒 定义: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蛤粉共同拌炒的方法,称为蛤粉炒。 蛤粉是软体动物文蛤的贝壳,洗净晒干研细而成或煅后研细。其性味咸寒,有清热利湿,软坚化痰的功能。蛤粉炒由于火力较弱,而且蛤粉颗粒细小,传热作用较砂稍慢,故能使药物缓慢受热,而适于炒制胶类药物。

作用 1. 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制剂和调剂。 2. 降低药物的滋腻之性,矫正不良气味。 3. 可增强某些药物的功效。 操作方法 将研细过筛后的蛤粉置热锅内,中火加热至蛤粉滑利易翻动时减小火力,投入经加工处理后的药物,不断沿锅底,翻埋烫炒至膨胀鼓起,内部疏松时取出,筛去蛤粉,放凉。 蛤粉的用量:药物每100kg,用蛤粉30~50kg。

注意事项 1.胶块切成立方丁,再大小分档,分别炒制。 2.炒制时火力应适当,以防药物粘结、焦糊、或“烫僵”。如温度过高可酌加冷蛤粉调节温度。 3.胶丁下锅翻炒要速度快而均匀,否则会引起互相粘连,造成不圆整而影响外观。 4.蛤粉烫炒同种药物可连续使用,但颜色加深后需及时更换。 5.贵重、细料药物如阿胶之类,在大批炒制前最好先采取试投的方法,以便掌握火力,保证炒制品质量。

阿胶 【处方用名】阿胶、阿胶珠、胶珠、炒阿胶。 【来源】本品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历史沿革】汉代有炙令尽沸的方法。宋代增加了蛤粉炒。现行的方法主要有阿胶、阿胶珠。 【炮制方法】 1.阿胶丁 取阿胶块--置文火上烘软--切成小方块。

2.蛤粉炒阿胶 取蛤粉用中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时--投入阿胶丁--炒至鼓起呈圆球形,内无溏心时取出--筛去蛤粉。 2.蛤粉炒阿胶 取蛤粉用中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时--投入阿胶丁--炒至鼓起呈圆球形,内无溏心时取出--筛去蛤粉。 3.蒲黄炒阿胶 将蒲黄用中火加热炒至稍微变色--投入阿胶丁--炒至鼓起呈圆球形,内无溏心时取出--筛去蒲黄。 蛤粉炒阿胶 生阿胶

【炮制作用】 阿胶丁长于滋阴补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失眠,虚风内动,温燥伤肺,干咳无痰,如黄连阿胶汤。 炒制后降低了滋腻之性,同时也矫味。蛤粉炒阿胶善于益肺润燥,用于阴虚咳嗽,久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如阿胶汤。 蒲黄炒阿胶以止血安络力强。多用于阴虚咳血,崩漏,便血,如胶艾汤。

【炮制研究】 阿胶含骨胶朊、明胶朊、水解后产生多种氨基酸,并含钙、硫等无机元素。阿胶珠与阿胶丁的比较研究表明,两者均含相同种类的氨基酸,阿胶珠较阿胶丁含量高。阿胶烫珠后,可入汤剂煎煮,而且易于粉碎制备丸、散。

六、滑石粉炒 定义: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滑石粉共同拌炒的方法,称为滑石粉法或滑石粉烫。 作用 1.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和煎煮。如象皮、黄狗肾。 2.降低毒性及矫正不良气味,以利用药安全和服用方便。如刺猬皮、水蛭等。

操作方法 将滑石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经加处理后的药物,不断翻动,至药物质酥或鼓起或颜色加深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 滑石粉的用量:药物每100kg,用滑石粉40~50kg。 注意事项 滑石粉炒一般用中火,操作时适当调节火力,防止药物生熟不均或焦化。如温度过高时,可酌加冷滑石粉调节。 药物:鱼鳔胶,刺猬皮,水蛭,玳瑁

水蛭 炮制方法:滑石粉置锅中,中火炒至灵活状态,投入水蛭 段,炒至鼓起,呈黄棕色,筛去滑石粉,放凉。 炮制作用: 水蛭:破血逐瘀,通经,有毒。多入煎剂。 滑石炒水蛭:降低毒性,便于粉碎。多入散剂。 现代研究: 化学成份:主含蛋白质。已水解出19种氨基酸,含量49.38% 药理:抗凝血(生品强)、降血脂、抗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