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郁離子選 作者:劉基 (一)良桐 (二)垢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 ,晴.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晴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溫士凱 至臺東旅遊的美 好經歷、心情 緊扣主題,前 後呼應 ★文意: 我:人(記敘立場:第一人稱) 臺東:地 晴:一語雙關,同時指天氣與心情。
Advertisements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吳敬梓 記敘王冕失學 、孝親與自學 成功的過程 以第三人稱順敘人 物經歷,藉對話、 行為展現人物特質 ★題目含義:本文故事集中在王冕的少年時 代 ── 王冕孝敬母親、努力向學;善於把 握環境、興趣學習。 主角 + 時期.
第三課 絕句選 ( 一 ) 登鸛雀樓 ( 二 ) 黃鶴樓送孟浩然 之廣陵 ( 三 ) 楓橋夜泊. 第三課 絕句選 作者詩體主旨 文章作法 唐 王之渙 五言 絕句 勉人積極向上 在描繪景 物中寄託 情意 唐 李白 七言 絕句 抒發依依不捨的 離情 唐 張繼 七言 絕句 抒寫濃濃的鄉愁 ( 一 ) 登鸛.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東晉 陶淵明 任真自得的 人物性情 模仿史書傳記的 形式,描述人物 性情 ★文意說明:本文為陶淵明辭官後,模仿史 書傳記形式寫成,是陶淵明稟性志趣的 自我剖析,也是他的自傳。 ( 人物 ── 主角 )( 體裁 )
第四課 夏 夜. 第四課 夏 夜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楊喚 新詩 ( 童詩 ) 寫夏夜的寧 靜、溫馨 以擬人手法 描寫夏夜的 景致 季節+時間 寫夏夜的美麗 與豐富。
作文教學 ~ 1 、心智圖作文 2 、作文開頭技巧 3 、好書介紹 高雄市國教輔導團 / 林園國小 林彥佑 部落格 : 電話 :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林良 說明失敗雖然痛苦, 卻能累積經驗、增長 智慧,邁向成功 藉生活中的 小事件說明 道理 ★補充: *失敗: 女兒:成績考壞 作者:第一天教書慘痛的經驗 *生活中的小事件:考試欠佳.
D D A (1) (2) (1) (2)
第十課 論語選 ( 一 ) 學而時習之 ( 二 ) 譬如為山 ( 三 ) 三人行. 第十課 論語選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孔子弟 子及再 傳弟子 ( 一 ) 從學習中得到喜悅與 快樂,並養成君子的風度 ( 二 ) 為學要持之以恆 ( 三 ) 人人皆可為我師 以語錄的 形式說明 學習和修 養的重要 ★補注:
第四課 負 荷. 第四課 負 荷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吳晟 新詩表達父親對 孩子的愛 以父親向孩子說 話的語氣,寫出 為人父者的心情 ★題目含義: ⒈本義:承擔的意思。 ⒉詩意:孩子是父親的負擔,但父親因愛而 不以為苦。
第一課 大樹之歌. 第一課 大樹之歌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劉克襄 親近自然、 尊重生命 以父親的口吻,依 時間、地點、對象 、事件的順序,敘 述拜訪雀榕的經過 ★題目含義: 1. 作者對大樹的讚頌。 2. 大樹本身的歌唱。 ★補注:*口吻:說話的語氣。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沈復 回憶孩童時代 由觀察、想像 所得到的物外 之趣 先總寫「物外之 趣」,再就不同 事物,分段記敘 ,以回應首段 ★文意:主旨在記敘作者兒時所獲得的物 外之趣。
第二課 月光餅. 第二課 月光餅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琦君 回憶童年時與表姑爭 吵、和好的往事,並 抒發思鄉之情 先寫物,接 著敘事,然 後抒情 ★文意: *月光餅: ⒈原指中秋應景食物 月餅,轉為作者「鄉愁 」的寄託。 ⒉思物、思人、思鄉、憶舊的寄託物。 *物:月光餅/事:與表姑的童年往事/情:思鄉.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洪醒夫 回憶童年 、懷念母 愛 從一般人的記憶,談到 自己童年的「紙船印象 」,最後以期望作結 ★補注: *印象:記憶中留下的痕跡。 ★文意: *紙船:象徵偉大的母愛,代表母親對子女 的疼愛之情。
演藝人員.
第五課 郁離子選 劉基 (一) 良 桐 (二) 詬 食.
郁離子選 劉 基.
可愛小詩欣賞 (四) --選自爾雅叢書.
中國人壽 徐真真.
《春曉》.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落花生的性格.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石牌金頭腦 概數篇(可複選)加油哦!.
WWE巨人 Big show.
創新 1994, 從我的第一個網頁說起 國立中興大學資管系 呂瑞麟教授
上、下學時 搭乘汽車請舉手!. 上、下學時 搭乘汽車請舉手! 小朋友 是否知道搭乘汽車 要注意到的事情是什麼? 小朋友 是否知道搭乘汽車 要注意到的事情是什麼?
我摘下幸福的花瓣 一片一片地 給你們送來 希望 給你們送來幸福 與 無穷的快樂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第九章 資料抽象化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愛讀書的人 ---如何成為會思考的大學生 講員:周憲明老師.
命題作文 記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南一版二上第三課 小種子.
郁離子選 劉基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1/2/ :38 PM 耶利米書 33:1-3 約翰福音 14:12-14 © 20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Microsoft, Windows, Windows Vista and other product names.
認識疊詞.
認識反義詞.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第三課 Dialogue I:Taking Someone Out to Eat on His/Her Birthday
我班十大最受歡迎的雲零食 張麗嘉 5B (3).
六9考題(物質循環)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會經由哪兩種作用而循環不已? (10%)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這是什麼? 圖案分別代表了什麼意義? 1 圖片來源: 1.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好書介紹   2009年12月14日.
我 會 數 數.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英 文 報 告 第三組 姓名 財金二A 傅佳文 財金二A 彭雅安 財金二C 許倩蓉
分辨詞性
算獨教學 范國祥製作 於新湖國小 算獨資料來源
沙子與石頭.
流程控制:Switch-Case 94學年度第一學期‧資訊教育 東海大學物理系.
小王想去外面玩。 他不知道今天的天 气怎么样。他应该穿什么衣服呢?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第十三章 彩色影像處理.
有趣的計算 如果令A、B、C、D……X、Y、Z這26個英文 字母,分别等於百分之1、2、3、4……24、
【第十三課 寓言二則】看圖造句 1.靈機一動… 2.沾沾自喜… 3.即使…照樣… 造句小博士 ( )
富爸爸著作 富爸爸實踐家 現金流101活動.
約伯:父親的虔敬 伯一1-5 朱世平牧師.
來得自由 約8:32 朱世平牧師.
L3 Dialogue Linda: Hey! What are you guys doing? 嘿!你們倆個傢伙在做什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課 郁離子選 作者:劉基 (一)良桐 (二)垢食

課前引導 ※卡通寓言故事 寵愛女兒的國王 智慧的小鳥

學習重點 一、認識劉基的生平及其文學成就。 二、培養寓言的鑑賞能力及寫作手法。 三、培養腳踏實地的人生態度。

目錄 一、文章題解 二、作者介紹 三、課文 四、問題討論 五、應用練習 六、統測精選 七、延伸閱讀 八、網路資源

一、文章題解 (一)課文題解 (二)文體簡介──寓言特色與流變

(一)課文題解 本文選自《郁離子》。元末時局動盪不安,劉基眼見政治黑暗,遂棄官歸隱於青田(今浙江省青田縣),著述《郁離子》,借寓言以針砭 時弊,並寄託治國的理想。 寓言是一種特殊的文體,為含有教誨、勸諭 或諷刺意義的故事。篇幅短小精悍,或機智、或幽默、或諷刺、或驚奇,內容豐富深刻,充滿雋 永 的人生哲理。 ㄅㄧㄢ ㄏㄨㄟ ˋ ˋ ㄩ ㄏㄢ ˋ ㄐㄩㄢ ˋ

本文共選兩則,原無標題,題目乃編者所加。第一則〈良桐〉,藉工之僑以良桐製琴、獻琴一事,大膽揭露當時社會「貴古賤今」和「以假亂真」的惡習,進而諷諭執政者昏庸愚昧,不識人才內涵,只重外表虛飾的現象。第二則〈詬食〉,藉邊詬罵、邊飲食者的粗鄙 可笑行徑,點明「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的道理,警惕世人福禍榮辱皆由自取。 ㄅㄧ ˇ

(三)文體簡介─寓言特色與流變 定義 隱含寓意或教訓的作品。「寓」,寄託;「言」,議論 起源 寓言一詞始見於《莊子‧寓言》:「寓言十九,藉外論之。」(假託外物,陳說自己意見)《莊子‧天下》:「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重言」指慎重的言語,而寓言為傳達意念的工具)

型式 (1)中國傳統的寓言寫作以人為主,主要在講人事 (2)西方《伊索寓言》以動物為主角,作擬人化敘述,故事多為虛構 結構 以故事為喻體,寓意為本體。故事有虛設的情節和隱喻的技巧,或誇張的手法

先秦 哲理 寓言 寓言產生於春秋末期,形成於戰國初期。當時的寓言大多集中在諸子散文中,形成諸子闡述自己主張、傳達學派的思想的哲理模式。如《莊子》、《孟子》、《韓非子》 兩漢 勸誡 治國者為求長治久安之道,透過寓言的形式,來宣導歷史傳承與教訓,使人們知所遵循或引以為戒。如劉向《說苑》

魏晉 南北朝 嘲諷 寓言 此時為過渡性寓言,在內容形式上逐漸轉趨獨立,不再依附於史籍散文中。如邯鄲淳《笑林》 唐宋 諷刺 寓言的諷刺性加強而哲理性減弱,主要針對政治或人事進行批判。如柳宗元〈三戒〉 明清 詼諧 冷嘲熱諷的笑話成分增多。如劉基《郁離子》

郁離子:此書為寓言體散文集,全書共十八篇,一百九十五章。是劉基仕元不得志,隱於青田時所作,表現其淵博的學識和富有創造性的思想,也是中國寓言史上難得一見的傑作。

針砭:一種以針刺經脈穴道的治療方法。比喻規勸過失。

雋永:意義深長,耐人尋味

二、作者介紹 (一)生平 (二)文學成就 (三)劉基二三事

作者:劉基 劉基,字伯溫,處州(浙江省)青田人 。生於元武宗至大四年(西元一三一一年) ,卒於明太祖洪武八年(西元一三七五年) ,年六十五。劉基自幼穎 悟 ,長而博通經 史,精曉天文、地理、兵法、醫學。元文宗 至順年間(西元一三三○~一三三三年)中 進士,歷任縣丞 、儒學副提舉 等職,為 官廉直 ,頗有政聲。後因政治黑暗,棄官 歸隱,著《郁離子》以明志。 ㄧㄥ ˇ

八年(西元一五一三年)追諡文成。劉基是著 名的政治家與文學家,詩、文兼長,其詩沉 鬱 頓挫 ,與高啟 齊名;散文辭氣雄壯, 朱元璋起義,劉基陳《時務十八策》 , 協助太祖翦 除 群雄,統一天下,為明朝開 國功臣之一,太祖譽為「吾之子房 」。明 初開國制度多出於其手,累官至御史中丞兼 太史令,封誠意伯。洪武四年(西元一三七 一年)告老還鄉,後因丞相胡惟庸 設計陷害 ,又遭太祖疑忌 ,憂憤而卒。明武宗正德 八年(西元一五一三年)追諡文成。劉基是著 名的政治家與文學家,詩、文兼長,其詩沉 鬱 頓挫 ,與高啟 齊名;散文辭氣雄壯, 與宋濂 同為明初文宗 。後人將其詩、文 作品與《郁離子》合編為《誠意伯文集》 。 ㄐㄧㄢ ˇ ㄩˋ

穎悟:聰明過人。

縣丞:位次於縣令,為輔佐縣令的官員。

儒學副提舉:元代於各行省設儒學提舉司,管理所屬路、府、州、縣的教育行政事宜。每司設提舉一人,副提舉一人,吏目一人,司吏二人。

廉直:清廉正直。

時務十八策:十八篇論述政事的策論。

翦除:消滅剷除。

子房:即張良。其祖及父相韓五世。秦滅韓,子房傾家財求刺客為韓復仇,得力士於博浪沙狙擊秦始皇,誤中副車,於是更姓名逃匿下邳。後輔佐漢高祖滅項羽,封於留,故稱留侯。 ㄐㄩ

胡惟庸:明定遠人,歸太祖於和州,曲謹稱帝意,累官至左丞相,恃勢弄權,日漸驕縱,劉基嘗言其短。後劉基病,奉命與御醫往視,竟毒害之。洪武十三年以圖謀不軌,事發伏誅。

猜忌:猜疑忌妒。

沉鬱頓挫:指文章氣勢深沉蓄積而抑揚曲折。

高啟:字季迪,江蘇長洲︵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元末隱居吳淞 青丘,因自號青丘子。洪武元年,應徵入朝纂修《元史》,任翰林院編修。三年,擢戶部右侍郎,由於高啟堅決地推辭,被朱元璋放歸。他與蘇州知府魏觀往來密切,曾為魏觀作過一篇〈上梁文〉。洪武七年因魏觀罪牽連被腰斬,年僅三十九歲。著有高青丘集。

宋濂:字景濂,浦江人。英敏強記,通五經,工詩文,居龍門山,著書十餘年,後仕明,累官至翰林學士,明初禮樂制度多為其所制定,著有《宋文憲公全集傳世》。

文宗:文章為後人師法,尊仰的巨匠。

誠意伯文集:此書由後人合編,共收《郁離子》十八章,文二百二十篇,詩一千一百多首,詞二百三十多首。

(一)生平 *聰穎博學,才比魏徵 劉基自幼聰明過人,讀書過目成誦,不僅精於經學,而且旁通天文、術數與兵法。元代末年中進士,派任江西 高安縣縣丞,認識「元代四大家」之一的江西才子揭傒斯。揭傒斯曾經當面誇讚他是魏徵一流的人物,甚至才智超群,尤過魏徵。有人認為把他和魏徵比擬,仍不適當,非三國時代的諸葛亮,不足以匹敵。

*獻策征討,觸怒權貴 元末方國珍在東南沿海地區起兵,到處搶掠,主管征剿的部門制止不了,行省遂徵召劉基為元帥府都事。後來方國珍派人到京都賄賂掌管的官員,官府竟以皇帝命令招撫方國珍並授以官職。劉基極力反對招撫,因此觸怒受賄的當朝權貴,被革職查辦。

*青田隱居,發憤著書 由於江南局面動盪,山賊紛紛起事,江 浙行省只得再徵召劉基剿捕。後因朝廷中的執政大員暗中阻撓,劉基棄職回到故鄉青田,寫下生平的第一本著作郁離子以表明心志,寄託政治理想,以及對各種事物的觀察與批評。

*輔佐太祖,翦除群雄 明太祖攻下金華,派人厚禮聘請劉基, 劉基獻上著名的《時務十八策》,深獲太祖 讚賞,且從此對他倚如心腹。太祖和陳友諒 在鄱陽湖大戰時,劉基建議移兵到湖口扼制 陳友諒,選擇適當的時機一決勝負。此後太 祖又擄獲張士誠,北伐中原,遂成帝王之業 ,大致都是採納劉基的計謀。

*個性耿直,結仇遭忌 明朝定鼎以後,劉基官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館學士,晉封誠意伯。劉基雖然富於謀略,為人卻相當耿直,太祖曾向他詢問丞相的理想人選,劉基逐一加以批評,沒想到竟因此種下了殺身的禍根。

*追贈殊榮,配享太廟 明武宗正德八年(西元一五一三年), 朝廷追贈他為太師,諡號文成。爾後明世宗 嘉靖十年(西元一五三一年),決議將劉基 比照徐達等開國功臣,配享太廟。

(二)文學成就 劉基在詩、文、詞諸領域中,都有相當 高的成就。其散文風格古樸渾厚,體裁多樣 ,而以寓言體散文最為出色。李時勉評曰: 「其氣壯,故其辭雄渾而敦厚;其學博,故 其辭深宏而奧密;其志忠,故其辭感激而切 直;其行廉,故其辭蠲 潔而清勁。」最為中 肯。 ㄐㄩㄢ

劉基在詩歌方面的成就,又以樂府、古體為優。其詩風格多樣,或雄放、或婉約、或奇崛、或古樸。他的諷諭詩多描繪元末的社會亂象,充分反映動盪時代下老百姓的疾苦。汪端《明三十家詩》選認為只有元好問和劉基二人的詩歌能繼杜甫之後,具有沉鬱的特點。

(三)劉基二三事 *郁離老人 有一年六月,劉伯溫經過某村落,看見 村人正在翻晒穀子。劉伯溫看看天色變化, 知道暴雨快要來臨,忙叫大家及早收穀。這 就怪了,明明烈日當空,萬里無雲,哪來的 雨?大家打量劉伯溫,見他相貌不凡,是個 有學問的人,便相信他說的話,紛紛將穀物 收起來。

當眾人正忙得不可開交時,樹蔭下有一個老人,不去收穀,卻悠閒地喝著茶,若無其事。劉伯溫走上前去,欠欠身子:「老人家,快下雨了!」老人一聽,哈哈大笑:「多謝客官,這雨淋不著我,沒關係!」說著,拉劉伯溫坐下喝茶。

過了一會兒,真的下起傾盆大雨,但這雨落到老人的晒穀場邊就收住了。劉伯溫大為驚訝,忙問是何緣故。老人笑笑說 :「這很簡單,你沒聽過『六月驟雨隔牛背』嗎?」 雨過天晴,老人請劉伯溫到家裡作客 。劉伯溫發現他家西邊牆壁快要倒塌,就對老人說:「晚生不是杞人憂天,這牆壁實在危險,恐怕今夜就要倒塌,快請家人避到安全的地方去。」

老人聽了,反而勸劉伯溫一同住下,不在乎地說:「客官儘管放心,料這道危牆傷不了我們!」不一會兒,就呼呼大睡,半夜,「轟」地一聲,牆倒塌了,真的沒傷到他們一點皮肉。劉伯溫覺得奇怪,忙問原由。老人笑笑說:「這很簡單,你沒看到那牆是往外傾斜的嗎?」

這老人不是別人,他姓郁名離,人稱郁離老人。 劉伯溫非常佩服郁離老人的智慧,就恭敬地拜他為師。後來,劉伯溫受到郁離老人的啟發,以郁離子自稱。並用郁離老人的智慧形象,寫了《郁離子》。

*筷子詩 劉基第一次見到朱元璋時,朱元璋問他:「你會做詩嗎?」劉基說:「這是讀書人最起碼的本領,怎麼不會呢?」當時朱元璋正在吃飯,便指著自己用的斑竹筷子要劉基賦詩。劉基應聲吟道:「一對湘江玉並看,二妃曾灑淚痕斑。」

朱元璋聽了皺著眉頭說:「秀才氣味。」劉基說:「還沒有完呢!『漢朝四百年天下,盡在張良一借間。』」(留侯 張良曾在劉邦吃飯時借筷子比劃,謀劃策略。)劉基用此典故,朱元璋聽了很高興,有相見恨晚之感。

三、課文 (一)良桐 (二)垢食

(一)良桐 工之僑得良桐焉,斲而為 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 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 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 ˋ ㄓㄨㄛ ˊ ㄧㄥ ˋ

視之:鑑定。

弗古:不是古琴。

「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連太常、國工都無法做專業判斷,暗示國家禮樂政教已嚴重崩壞。

良桐:質地良好的桐木。古人造琴,多以桐木為材料。

工之僑:作者虛構的人名。

斲:音ㄓㄨㄛ,通「斫」,砍削。 ˊ ㄓㄨㄛ ˊ

弦而鼓之:裝上琴弦彈奏它。鼓,彈奏。弦、鼓,此皆作動詞。

金聲而玉應:如叩擊金鐘和玉磬的聲音,形容琴聲悅耳動聽。應,音ㄧㄥ。 ˋ ㄑㄧㄥ ˋ

太常:官名,掌管宗廟祭祀、禮樂文化的官員。

國工:朝廷的工匠。

工之僑得到一塊質地上好的桐木,於是他便砍削桐木,把它加工雕刻做成琴,裝上琴弦後彈奏,果然發出悅耳動聽的琴聲,彷彿叩擊金鐘和玉磬的聲音,他認為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獻給掌管禮樂的太常。太常便派朝廷最優秀的樂工來鑑定這張琴,樂工說:「這不是古琴。」就把琴退還給他。

工之僑得良桐製琴、獻琴,遭太常以「弗古」還之。 〈良桐〉

(一)良桐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 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諸土。朞年出之,抱以 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 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諸土。朞年出之,抱以 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 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 「希世之珍也!」 ㄒㄧㄚ ˊ ㄓㄨㄢ ㄐㄧ ˋ ㄎㄨㄢ ˇ

諸:之於。

「希世之珍也!」:反映阿諛奉承的醜陋世風。

以歸:把這張琴帶回家。即「以之歸」的省略。

謀諸漆工:和油漆工匠商議。謀,商議。諸,之於。

斷紋:裂紋。器物越古老往往裂紋越多。

篆工:雕刻圖章文字的工匠。篆,音ㄓㄨㄢ。 ˋ

古窾:古代在鐘鼎器物上鑄刻的文字。窾,音ㄎㄨㄢ,通「款」,題在器物上的文字。 ˇ

匣:音ㄒㄧㄚ,盒子;此作動詞,放入盒子。 ˊ

朞年:一年。朞,音ㄐㄧ,同「期」。 ㄐㄧ

適市:前往市集。適,往。

貴人:地位顯貴的人。

易:交換、購買。

希世:世上少有。希,通「稀」。

工之僑把琴帶回家,和漆匠商議,請他在琴身漆出斷裂的紋路。又去和雕刻匠商議,請他在琴身刻上古代文字。然後把琴裝在盒子裡,埋入土中。一年之後取出琴來,把它抱到市集上去賣。正巧有位地位顯貴的人經過時看見了琴,花了百兩金子購買這張琴,並且將它獻給朝廷。樂官爭相傳遞觀看,都說:「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

工之僑將琴作斷紋、古窾等偽飾,樂官反而視為稀世珍寶。 〈良桐〉

(一)良桐 工之僑聞之,嘆曰:「悲 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 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 遂去,入於宕冥之山,不知其所 終。 ㄉㄤ ˋ

「悲哉,世也!」:悲嘆世人弄虛造假,互相欺騙。

「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暗諷統治者昏庸愚昧,取士用人不能拔識真才實學者。

「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意同於《論語》:﹁亂邦不居﹂、﹁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入於宕冥之山」:作者辭官歸隱青田的寫照。

莫不然:沒有不是如此,指朝廷用人也一樣不辨優劣。

而:如果。

圖:計畫、打算。

其與亡矣:大概將會和這腐敗的社會一起滅亡吧!其,表示推測的語氣詞。

宕冥之山:作者虛構的山名,指廣大幽深的山。宕,音ㄉㄤ,通「蕩」,大。 ˋ

工之僑聽到這件事後,感嘆 地說:「可悲啊,這樣的世局! 難道只有對待琴是這樣嗎?朝廷 用人也一樣不辨優劣啊!如果不 早作打算,大概將會和這腐敗的 社會一起滅亡吧!」說完後,他 離開塵世,進入幽深的宕冥山, 後來再也沒有人知道工之僑的下 落。

寫工之僑對良琴遭遇的一番感嘆領悟。 〈良桐〉

‧ 全文可分為兩部分:一、二段敘述故事,末段作議論。故事部分又可區分成四層文意: (1)工之僑得良桐製琴 (2)獻琴朝廷 (3)仿古偽飾 (4)樂官驗琴讚譽   文意精潔,層次分明。

(一)良桐 製琴-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 獻琴-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 質美而見棄 結果-以為「弗古」,還之 敘事 良 桐 敘事 質美而見棄 製琴-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 獻琴-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 結果-以為「弗古」,還之 偽飾而見愛 加工-作斷紋、古窾;匣而埋諸土朞年 結果-易之以百金。獻諸朝,以為希世之珍 議論 感嘆-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 領悟-不早圖之,其與亡矣!遂去,入於宕冥之山

(二)詬食 齊人有好詬食者,每食必詬其 僕,至壞器投匕箸,無空日。館人 厭之,忍弗言,將行,贈之以狗, 曰:「是能逐禽,不腆以贈子。」 行二十里而食,食而召狗與之食。 狗嗥而後食,且食而且嗥。主人詬 於上,而狗嗥於下,每食必如之。 一日,其僕失笑,然後覺。 ㄏㄠ ˊ ㄈㄨ ˊ ㄍㄡ ㄅㄧ ㄓㄨ ˋ ˇ ˋ ㄊㄧㄢ ˇ ㄐㄩㄝ ˊ

將行:將要離開。

覺:醒悟、感悟。

「每食必詬其僕,至壞器投匕箸,無空日」:極寫齊人脾氣暴躁。

「主人詬於上,而狗嗥於下」:以狗的行徑諷刺齊人的醜態。

「其僕失笑,然後覺」:顯現齊人的後知後覺。

詬食者:邊罵邊吃的人。詬,音 ㄍㄡ,責罵。 詬食者:邊罵邊吃的人。詬,音 ㄍㄡ,責罵。 ˋ

至壞器:甚至摔壞器物。壞,此作動詞。

匕箸:音ㄅㄧ ㄓㄨ,湯匙和筷子。 ˇ ˋ

館人:旅館的主人。

不腆:不豐厚,通常是贈人禮物時所用的謙詞。腆,音ㄊㄧㄢ。 ˇ

嗥:音ㄏㄠ,吼叫。 ˊ

齊國有個喜歡邊怒罵、邊吃飯的人,每次吃飯一定責罵服侍他的僕人,甚至摔東西、扔擲湯匙、筷子,沒有一天間斷。旅館的老闆很討厭他,但是忍著不說出來。直到齊國人將要離開時,老闆送了他一隻狗,說道:「這隻狗能打獵,當作是微薄的禮物表示敬意。」齊國人走了二十里路停歇下來吃飯,把狗叫來一同餵食。

狗兒先狂吠然後才吃,而 且邊吃邊吠吼。形成了主人在上 頭斥罵,狗兒在底下吠吼的畫面 ,每次吃飯都如此。有一天,他 的僕人終於忍不住笑了,這時他 才恍然大悟為什麼旅店的老闆要 送他那隻狗。

敘述一齊人好詬食的凶暴醜態,以及遭館人諷諭的經過。 〈詬食〉

(二)詬食 郁離子曰:「夫人必自侮 ,而後人侮之。」又曰:「飲食 之人,則人賤之。」斯人之謂矣。

賤:瞧不起。

斯:此。

郁離子曰:作者仿《史書》﹁論贊體﹂點出寓意。如:《左傳》﹁君子曰﹂;《史記》﹁太史公曰﹂; 《漢書》、《後漢書》﹁贊曰﹂; 《三國志》﹁評曰﹂。

「夫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意近《左傳》:﹁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人必定自己先侮辱了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羞辱他。語出《孟子‧離婁》上。

飲食之人則人賤之:只講究吃喝的人,別人一定瞧不起他。語出《孟子‧告子》上。

郁離子說:「人必定是自己先侮辱了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羞辱他。」又說:「只講究吃喝的人,別人一定瞧不起他。」所說的正是這種人啊!

藉郁離子引孟子之言點出寓意。 〈詬食〉

(二)垢食 詬 食 敘事 主角惡行- 議論 夫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飲食之人,則人賤之 旁人反應- 結局- 每食必詬其僕,至壞器投匕箸 詬 食 敘事 主角惡行- 議論 夫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飲食之人,則人賤之 旁人反應- 結局- 每食必詬其僕,至壞器投匕箸 館人厭之,贈之以狗, 狗嗥而後食,且食而且嗥 主人詬於上,而狗嗥於下, 其僕失笑,然後覺 對比 斯人之謂矣

課文賞析    第一則〈良桐〉堪稱是劉基痛砭時弊、大膽諷刺當政者的佳作。首先寫「工之僑得良桐」,製作成一張彈奏起來「金聲而玉應」的好琴,獻給朝廷,卻因「不古」而遭退還。接著寫工之僑把琴偽裝後,竟受到朝廷上下一致讚賞。同一張琴,兩種命運,實發人深省。文末,作者借工之僑之口點明文章主旨:「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作者為同一張琴只因披上古

 的外衣,就被視為稀世珍寶而感嘆;也為當時弄虛作假,互相欺騙的社會風氣而悲嘆;更為統治者因循守舊、唯古是崇、不辨真偽、摧殘人才而感慨。難怪劉基認為「不早圖之,其與亡矣」。工之僑是作者劉基的自況:工之僑「入於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終」,一如劉基因為與執政者意見不合,選擇棄官歸隱於浙江青田老家。這正說明了他對元朝政權已喪失了信心。

作者批評時弊,表達己見,不作抽象說教,而是巧妙運用講故事的手法,用生動具體的形象與情節,引人聯想,發人深思。    第二則〈詬食〉,文中主角每逢飲食,動輒   怒斥奴僕,甚至摔壞器物、扔擲匕箸,足見脾氣暴躁,毫無自省自制的能力。他粗鄙的行徑早已令人十分不齒,因此旅店主人特地贈狗予他,此狗「且食而且嗥」與其「好詬食」的行徑如出一轍,藉以諷刺他凶暴又無知的醜態,而於文末點出「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的寓意。筆鋒既辛辣又帶機趣 ,令人莞 爾 。    作者批評時弊,表達己見,不作抽象說教,而是巧妙運用講故事的手法,用生動具體的形象與情節,引人聯想,發人深思。 ㄓㄜ ˊ ㄨㄢ ˇ

動輒:往往,一有舉動就如此。

機趣:巧妙自然又風趣。

莞薾:微笑的樣子。

四、問題討論

一、工之僑製造的琴最後如願成為「希世之珍」,為何他仍感嘆地隱居山中?請說明原因。 答:    工之僑原以為自己製作的琴聲音洪亮如叩擊金鐘、玉磬的聲音,十分悅耳動聽,理應贏得讚嘆激賞,卻因為外形「弗古」而遭退還。之後他費了一番苦心「加工」:作斷紋、作古窾,琴的身價立即搖身一變,竟然成了稀世珍寶。

   工之僑的感嘆,其實是作者藉其口以悲嘆世道:當時的社會風氣,統治者因循守舊、唯古是崇、不辨真偽、摧殘人才,甚至鼓勵人們弄虛作假,互相欺騙,敗壞社會道德。這種扭曲的價值觀、愚昧昏聵的態度,怎不令人痛心!

二、劉基以琴的際遇諷諭執政者昏庸愚昧,他為何不直接明說?試加以探討。 答:    其一是專制時代言論不自由,動輒引來殺身之禍,為求明哲保身,只好運用以小見大的影射方式;其二是這種託物言志或借喻以諷的寓言,更可以引導讀者思考,擴大想像的空間,以達到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

三、今日社會,你是否也觀察到一些「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的現象?請舉例說明。 答:    例如:開會習慣性遲到、說話經常口出穢言、公眾場合高談闊論或大聲喧譁等不良習慣(「人必自侮」),往往令人不悅,或留下惡劣的印象、或引來辱罵、或因而失去某些機會(「而後人侮之」)。

五、應用練習

一、單一選擇題: ( )1.下列各組「 」內的字音,何者兩兩相同? A (A)「斲」而為琴/「斫」輪老手 (B)「篆」工/「椽」柱 ( )1.下列各組「 」內的字音,何者兩兩相同?  (A)「斲」而為琴/「斫」輪老手  (B)「篆」工/「椽」柱  (C)「宕」冥之山/修改「黨」綱  (D)不「腆」/「碘」酒 A

解析: (A)ㄓㄨㄛˊ,比喻技藝精練純熟或經驗豐富的人。 (B)ㄓㄨㄢˋ/ㄔㄨㄢˊ,粗大的柱子。 (C)ㄉㄤˋ/ㄉㄤˇ。 (D)ㄊㄧㄢˇ/ㄉㄧㄢˇ。

( )2.下列各組「 」內的字義,何者兩兩相同? (A)抱以「適」市/削足「適」履 (B)樂官「傳」視/六藝經「傳」 (C)不早「圖」之/「圖」謀不軌 (D)不「腆」以贈子/「腆」著肚子

解析: (A)往/相合、配合。削足適履:比喻勉強求合,拘泥舊例而不知變通。 (B)ㄔㄨㄢˊ,輾轉流布/ㄓㄨㄢˋ,後賢解經之書。 (C)計畫、打算。圖謀不軌:謀劃不法叛逆的事。 (D)豐盛、豐厚/凸出、挺出。

( )3.下列「之」字,代指「琴」的共有幾個? (甲)弦而鼓「之」 (乙)使國工視「之」 (丙)貴人過而見「之」 (丁)工之僑聞「之」 (戊)不早圖「之」 (A)二個 (B)三個 (C)四個 (D)五個 B

解析: (甲)(乙)(丙)皆為琴、(丁)這件事、(戊)指工之喬自己,故選(B)三個。

( )4.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不作動詞用? (A)「希」世之珍 (B)「匣」而埋諸土 (C)每食必「詬」其僕 (D)狗「嗥」於下

( )5.工之僑謀諸漆工與篆工,目的是為了: (A)鑑定琴的真偽 (B)使桐琴仿古 (C)聯合專業人士向國工抗議 (D)使桐琴外表更精美豪華

( )6.工之僑最後之所以遁隱深山,是因為: (A)無意追求功名利祿 (B)逃避國工追究將琴仿古一事 (C)躲避貴人控告其詐欺 (D)對官場政治感到失望

( )7.〈詬食〉:「齊人有好詬食者,每食必詬其僕,至壞器投匕箸,無空日。」由這段話,可推知齊人的個性: ( )7.〈詬食〉:「齊人有好詬食者,每食必詬其僕,至壞器投匕箸,無空日。」由這段話,可推知齊人的個性:  (A)脾氣暴躁 (B)豪放不羈 (C)欺善怕惡 (D)魚肉鄉民 A ㄐㄧ 解析: (B)豪邁奔放而不可羈束。 (C)欺負善良弱小的人,卻害怕得罪強橫的惡人。 (D)比喻恣意欺凌百姓,剝取民膏民脂。

( )8.旅館主人送狗給好詬食者的真正用意為何? (A)表達微薄敬意,以示禮貌 (B)狗能招財,以示祝福 (C)暗示狗如其人,以表侮辱 (D)擔心他遭搶劫,以防不測

( )9.關於劉基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曾先後在明、清兩朝任官 (B)詩、文兼長,詩與高啟齊名 (C)文氣雄壯,與方孝孺為一代文宗 (D)晚年為明太祖疑忌,棄官歸隱,作《郁離子》以明志 解析: (A)元、明。(C)宋濂。  (D)元末因政治黑暗,棄官歸隱。

( )10.祥祥想寫一篇研究劉基生平與作品的小論文,可參閱下列哪些書籍? (甲)《明史》 (乙)《唐宋八大家文鈔》 (丙)《郁離子》 (丁)《資治通鑑》 (戊)《誠意伯文集》 (A)(甲)(丁)(戊) (B)(乙)(丙)(丁) (C)(乙)(丙)(戊) (D)(甲)(丙)(戊) D

解析: (乙)明末茅坤輯錄唐、宋兩代八位散文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脩、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等人作品成《唐宋八大家文鈔》。 (丁)編年體史書。宋‧司馬光主編,劉邠、劉恕、范祖禹等人助編;上起戰國,下迄五代,計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凡二百九十四卷。

二、請根據下列寓言及其釋義,寫出衍生的成語 。 二、請根據下列寓言及其釋義,寫出衍生的成語 1. 寓言 有個養猴人跟他所養的猴子說:「我決定每天早上餵你們吃三升橡實,下午餵四升橡實。」想不到猴子們都很不高興,嫌早上吃得太少了。於是,養猴人就說:「那這樣好了,我們就改成早上吃四升,下午吃三升。」猴子們聽了都很高興,以為這樣一來,食物變多了。 (取材自《莊子》) 釋義 比喻人心意不定、反覆無常,或事物變化無定。 朝三暮四

2. 寓言 狐狸與老虎同行,借老虎的威風嚇走百獸,卻使老虎誤信百獸乃畏狐狸而走。 (取材自《戰國策》) 釋義 比喻憑恃有權者的威勢恐嚇他人、作威作福。 狐假虎威

3. 寓言 有個楚國人渡江時,劍掉到水裡,他便很快地在船身上刻了記號,說:「我的劍就是從這裡掉下去的。」等到船停了,他就從記號處下水找劍。可是船已經移動了,但落水的劍卻不會動,他當然找不到劍。 (取材自《呂氏春秋》) 釋義 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 刻舟求劍

4. 寓言 有個宋國人因他種的苗未長高,而用手將它拉高,結果秧苗反而枯死了。 (取材自《孟子》) 釋義 比喻為求速成而未循序漸進,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揠苗助長

5. 寓言 戰國時,齊宣王喜歡聽吹竽之聲 ,且每次都要三百人一起吹。其 中有位南郭處士,不會吹竽卻混雜其中,濫充吹竽的樣子,而得以享受很好的待遇。齊宣王死後 ,齊湣王繼位,他喜歡聽獨奏,要吹竽者逐一吹給他聽。南先生只好逃走了。(取材自《韓非子》) 釋義 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數;或比喻以不好的東西冒充場面;有時也用於自謙之辭。 濫竽充數

三、寫作練習:    有一個農夫用茅草遮蓋住家中的籬笆。一天,忽然聽到籬笆那裡有「唶唶」的鳥叫聲,扒開草一看,輕而易舉地捉到一隻野雞。農夫又用草把籬笆蓋好,盼望能再捉到雞。第二天他又去了,仔細聽了聽,籬笆中「唶唶」之聲和昨天一樣,他急忙扒開草堆,卻摸到一條蛇。蛇咬傷了他的手,農夫便中毒而死了。

閱讀完此寓言後,請以下列形式,完成一篇文章: 1. 第一段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為開頭,簡單扼要地說明你認為這個故事所含藏的寓意。 2 閱讀完此寓言後,請以下列形式,完成一篇文章: 1.第一段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為開頭,簡單扼要地說明你認為這個故事所含藏的寓意。 2.第二段以後,請繼續就你在第一段所提出的寓意,發表你的感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意外的小惠不能當成常態的利益。」農夫不經意地翻看茅草,湊巧抓到了一隻野雞。僥倖的心理讓人食髓知味,總以為相同的籬笆之下,一定會出現相同的「獵物」,殊不知不遠處的蛇也看見了不同的「獵物」!

生活周遭有許多類似的狀況:偶爾會踩到地上的硬幣,也許是一元、也許是五元,運氣好的話可能是張千元大鈔。如果將此視為常態的利益,從此天天走路都專心搜尋地上的硬幣,不僅得不到任何錢財,還可能忽略路上車水馬龍的汽、機車,造成無可彌補的遺憾。

又如在學校的考試,遇到不懂的選擇題,任意的填答或許可以得到意外的分數,若因此而沾沾自喜,甚至將猜題取代用功唸書,不僅不能每次得高分,還可能導致在重要的考試名落孫山,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貪心不足的人,往往容易把一次偶然得到的小便宜,當成是可以永遠撈便宜的必然經驗,反而受到了無情的懲罰,這樣的教訓足以讓人引為戒鑑。因此,唯有腳踏實地的努力,擁有真才實學,才是長久之道。

六、統測精選

1.下列文句「 」內字的讀音,何者錯誤? (A)擠「兌」風潮:ㄉㄨㄟˋ (B)提綱「挈」領:ㄑㄧˋ (C)「鷸」蚌相爭:ㄩˋ (D)針「砭」時事:ㄅㄧㄢ 〔93.統測〕 ● 本題測驗學生字音辨正的能力。

2.閱讀下文,回答第(1)~(3)題: 〔99.統測〕 鹿畏貙,貙畏虎,虎畏羆。羆之狀,被髮人立,絕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獵者,能吹竹為百獸之音。寂寂持弓矢罌火,而即之山,為鹿鳴以感其類,伺其至,發火而射之。貙聞其鹿也,趨而至。其人恐,因為虎而駭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則又為羆,虎亦亡去。羆聞而求其類,至,則人也,捽搏挽裂而食之。 (柳宗元〈羆說〉) 註 1.貙:ㄔㄨ,毛紋似貍的野獸。 2.羆:ㄆㄧˊ,一種大熊。

(1)上文中「為鹿鳴以感其類」的意義為何? (A)自扮成鹿來接近鹿群 (B)放出小鹿來誘捕母鹿 (C)發出噪音將鹿趕入陷阱 (D)製造鹿的叫聲將鹿引來

(2)上文故事的結局為何? (A)獵人被羆吃了 (B)獵人與羆搏鬥,成功除害 (C)貙吃鹿,虎吃貙,羆又吃虎 (D)鹿、貙、虎、羆互殘,獵人擒得四獸

(3)上文給讀者最主要的啟示為何? (A)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B)若想成功,必須勇於冒險 (C)玩手段只能僥倖一時,不能久恃 (D)善用一物剋一物,有助於保全自己 ● 本題測驗學生閱讀與理解的能力。

【補注】 弓矢:弓與箭。 罌火:火種。 則人也:發現原來是人類裝熊的聲音。 捽:抓住。 搏:用手撲打、拍擊。 挽裂:撕裂。

【語譯】 鹿怕山貓,山貓怕老虎,老虎怕叫羆的大熊。羆的樣子像披散著頭髮的人站立著,非常有力氣而且經常對人們造成很大的傷害。 楚國南部有個獵人,能夠用竹子做成樂器吹出各種模仿野獸發出的聲音。有時悄悄地拿了弓箭和火藥上山,吹出模仿鹿的鳴叫聲來吸引鹿的同類,等鹿上當來了,就發射火箭攻擊牠,山貓聽見鹿的聲音,急忙跑來想要吃鹿。

獵人很害怕,於是就吹起老虎的聲音來嚇退山貓,這個聲音把山貓嚇跑走了,卻又引來了老虎。獵人更加害怕,又吹出羆的聲音,結果老虎也嚇得逃跑了。只是羆聽到了同類的聲音也過來尋找同伴,到了這兒只看到人,不見牠的同類,便撲向獵人,一把揪住撕裂開來把他吃了。

七、延伸閱讀

一、〈趙人患鼠〉劉基    趙人患鼠,乞貓於中山,中山人予之,貓善捕鼠及雞。月餘,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壞傷吾器用,吾將飢寒焉。不病於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飢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語譯】 趙國有個人的家裡鬧老鼠,於是他到中山國那裡去要貓,而中山國的人也給了他。貓擅長捕鼠和雞,一個多月後,鼠被貓抓光了,但是雞也被貓吃光了。這家的兒子擔心起來,告訴他父親說:「為什麼不把貓趕走呢?」

他父親說:「這件事不是你能了解的。我擔心鬧老鼠,不在乎沒有雞。家裡有老鼠,就會偷我們的食物,毀壞我們的衣服,在牆上打洞,啃壞我們的用具,我們會因此挨餓受凍的。可是我們不必擔心沒有雞。沒有雞,不吃雞肉也就罷了,離挨餓受凍還遠著呢,怎能不要這貓呢?」

【寓意】 本文主旨在說明:凡事有利必有弊,應當權衡輕重。也暗示每個人都有其優、缺點,因此對人不要太求全責備。

二、〈狙公〉劉基    楚有養狙以為生者,楚人謂之狙公。旦日,必部分眾狙於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實,賦什一以自奉,或不給,則加鞭箠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違也。

一日,有小狙謂眾狙曰:「山之果,公 所樹與?」曰:「否也,天生也。」曰:「 非公不得而取與?」曰:「否也,皆得而取 也。」曰:「然則吾何假於彼而為之役乎? 」言未既,眾狙皆寤。其夕,相與伺狙公之 寢,破柵毀柙,取其積,相攜而入於林中, 不復歸。狙公卒餒而死。 郁離子曰:「世有以術使民而無道揆者 ,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覺也,一旦有開 之,其術窮矣。」

【語譯】 楚國有一個靠養獼猴為生的人,楚人稱他為狙公。每天早晨他就在庭院分配任務給眾獼猴,指派老獼猴領著小猴到山中,採摘草木的果實,並要牠們獻出十分之一的收穫供養自己,有的獼猴不給,他就用鞭抽打牠。眾獼猴都很怕他,覺得很苦,卻不敢違抗。

有一天,有隻小獼猴問眾猴說:「山上的果實是狙公種植的嗎?」眾猴說:「不是的,是天生的。」小猴又問:「沒有狙公下令我們就不能摘取嗎?」眾猴說:「不是的,大家都能摘取。」小猴說:「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仰賴他,還要被他奴役呢?」 話未說完,眾獼猴都恍然大悟。那天晚上,牠們一起等狙公睡著後,就衝破柵欄、毀壞籠子,拿走積存的果實,一起逃入森林,不再回來。狙公最後就飢餓而死。

郁離子說:「人世間那些只靠權術統治役使百姓,卻不依法則的治國者,他們不就像狙公一樣嗎?由於百姓還昏昧不覺醒(所以他們的那一套權術還有效),一旦有人開導他們,那麼統治者的權術就無法施展了。」

【寓意】 本寓言藉狙公的下場來警惕統治者:「 以術使民」是靠不住的,只有「以德服人」 才能永保無咎。否則,民智頓開之時,百姓 一定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

三、〈筷子詩〉劉基   一對湘江玉並看,二妃曾灑淚痕斑。   漢朝四百年天下,盡在張良一借問。

【語譯】 並看一對湘江玉竹,舜的兩位妃子娥皇、女英曾淚灑其上留下斑斑淚痕。漢朝四百年的天下,都在張良「借箸代籌」下成功。

八、網路資源 古雅臺語人—教學工坊—古趣盎然—劉基 中國劉基文化研究網 http://203.68.192.50/huanyin/anfa/l/anfa_liuchi1.php 中國劉基文化研究網 http://www.liuji.org/main.asp

(名詞作動詞) 轉品 「弦」而「鼓」之

類疊 「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

(名詞作動詞) 轉品 「匣」而埋諸土

  倒裝 易之以百金(以百金易之)

省略 其與亡矣! (「其與之亡矣」)

頂真 行二十里而食,食而召狗與之食

映襯 主人詬於上,而狗嗥於下

倒裝 斯人之謂矣 (謂斯人矣)

形 義 例 適 到;往 朞年出之,抱以適市(〈良桐〉) 女子出嫁 改適他人 相合、相當 削足適履 正好 適當 舒服、自得 安適

形 義 例 易 交換、購買 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良桐〉) 改變 移風易俗 平和、和藹 平易近人 治理 深耕易耨

形 義 例 圖 計畫、打算 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良桐〉) 疆域 版圖

形 音 義 例 斲 通「斫」,砍削 斲而為琴(〈良桐〉) 斫 以刀斧砍削 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 ㄓㄨㄛ ˊ ㄓㄨㄛ ˊ

形 音 義 例 弦 樂器供演奏發聲的絲、線 琴弦、弓弦 比喻繼室 續弦 泫 流淚的樣子 泫然欲泣 眩 眼睛昏花,看東西晃動不定 頭暈目眩 ㄒㄧㄢ ˊ ㄒㄩㄢ ˋ ㄒㄩㄢ ˋ

形 音 義 例 匣 收藏物品的小型箱子 匣而埋諸土(〈良桐〉) 柙 柵欄 虎凹出於柙( 《論語‧季氏》 ) 輕慢、玩弄 狎侮 呷 喝、飲 呷一口 ㄒㄧㄚ ˊ ㄒㄧㄚ ˊ ㄒㄧㄚ ˊ ㄒㄧㄚ ˊ

形 音 義 例 冥 幽深 遂去,入於宕冥之山(〈良桐〉) 瞑 閉目 死不瞑目 螟 昆蟲名 螟蛉 ㄇㄧㄥ ˊ ㄇㄧㄥ ˊ ㄇㄧㄥ ˊ

齊人有好詬食者,每食必詬其僕(〈詬食〉) 形 音 義 例 詬 ㄍ ㄡˋ 責罵 齊人有好詬食者,每食必詬其僕(〈詬食〉) 垢 骯髒的東西 汙垢 逅 沒有事先約定而偶然相遇 邂逅

形 音 義 例 嗥 吼叫 狗嗥而後食,且食而且嗥(〈詬食〉) 皋 水邊的低地 露溼青皋 翱 鳥回旋高飛 翱翔 臬 ㄏ ㄠˊ 吼叫 狗嗥而後食,且食而且嗥(〈詬食〉) 皋 ㄍ ㄠ 水邊的低地 露溼青皋 翱 鳥回旋高飛 翱翔 臬 ㄋ ㄧ ㄝˋ 古代測量日影方位的桿柱,用以計算時間 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