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元件 第二节 神经元之间的功能联系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一、神经元与神经纤维 1.神经元(neuron)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系统 主要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一、神经元与神经纤维 1.神经元(neuron)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功能: 接受、整合和传递信息。 形态: 单极、双极和多极细胞
功能分为: 传入神经元(感觉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按对后继神经元的影响来分: 兴奋性神经元 抑制性神经元
2. 神经纤维 (1)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一般特征 ①生理完整性 ②绝缘性 ③双向传导性 ④不衰减性 ⑤相对不疲劳性 ⑵ 神经纤维的分类和传导速度
⑶ 神经纤维的营养功能 通过轴浆运输,轴突末梢缓慢持久地 释放某种物质,营养效应器,肌肉失去神经支配 后,就会逐渐萎缩。
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于神经元和毛细血 管之间,数量很大。 (一)分类 一般分为三类: 星状、少突和小突胶质细胞。 垂体细胞,外周神经中的雪旺细胞,卫星细胞 也可列入。
(二)神经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 1. 支持作用 2. 物质转运作用 “血管周足” 胶质细胞的突起有的末端有膨大,终止于脑毛细血管壁上形成。 脑毛细血管表面的约85%面积被血管周足所包围,构成“血脑屏障”。 可选择性地阻止血液中某些药物,染料和其他化学物质进入脑组织。
3.调节神经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摄取K+,限制神经元的去极化程度。 4.调节局部的递质活动 胶质细胞对GABA有高度亲和性和吸附力, 从血液中摄 取合成肽类递质的原料谷氨酸,有利于递质的传递和合成。 5.修复和再生 终生保持细胞分裂能力,填补神经元死亡的空间位置。 6.构成髓鞘 在外周,由雪旺细胞形成髓鞘; 在CNS, 由少突胶质细胞构成髓鞘。
第二节 神经元之间 的功能联系
一、突触传递 (一)突触(synaptic)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发生接触的部位称之。广义的突触,指神经元与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 突触传递(synaptic transmission) 神经冲动由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称之。包括兴奋和抑制的传递。
1.突触的分类 按传递信息的方式分为 化学性突触 — 化学物质 电突触 — 生物电和离子交换传递信息 按突触的功能分为 兴奋性突触 按传递信息的方式分为 化学性突触 — 化学物质 电突触 — 生物电和离子交换传递信息 按突触的功能分为 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 前者传递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后者传 递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2.突触的结构 (1)化学性突触的结构 突触小体 包 括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小体 存在突触小泡,小泡内含有递质(乙酰胆碱或去甲肾上腺素等)。 突触间隙 20-50nm。 突触后膜 位置: 胞体膜、树突膜 或轴突膜。 存在: 受体、离子通道, 分解递质的酶。 图9-7 化学性突触的结构
(四)突触的抑制 (一)突触后抑制 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 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引起,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 即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 而呈现抑制。
(二)突触前抑制(presynaptic inhibition) 兴奋性突触的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受到另一神经元轴突末梢的影响,导致前者所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或不能兴奋而呈现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 突触前抑制的递质是GABA,GABA同时也是引起突触后抑制的一种抑制性递质。
(五)突触传递的特征 1. 单向传递 2. 总和作用有兴奋总和、抑制总和 3. 突触延搁 延搁0.3-0.5ms。 4. 兴奋节律的改变,传入冲动>传出冲动 5.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缺氧、酸碱度升降、离子浓度变化等。如:急性缺氧 6. 突触的可塑性 突触传递的功能可发生较长时间的增强或减弱称 之,影响脑的学习和记忆。
二、神经递质 1.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由突触前膜释放的化学物质,完成信息传递,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这种化学物质称之。神经递质根据其产生部位分为: 中枢递质和外周递质 2. 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 不直接传递信息,但能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神经系统中这一类化学物质称之。
图9—18 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 活动的调节
一、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功能特点 1.植物性神经的双重支配与对立 如,对心脏的作用。 2.紧张性作用 例如:迷走神经支配心脏。 3.交感-肾上腺系统与应急 各种紧急情况,如激烈运动、失血、疼痛、 寒冷时,机体立即会发生一系列的交感-肾上腺 系统活动的亢进现象,称为应急。
表9—3 植物性神经的主要功能 器官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心血管 心搏加快、加强,腹腔脏器血管、 表9—3 植物性神经的主要功能 器官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心血管 心搏加快、加强,腹腔脏器血管、 皮肤血管、唾液腺与外生殖器血管:收缩;肌肉血管:收缩或舒张(胆碱能) 心搏减慢,收缩减弱 血管舒张:分布于软脑膜与外生殖器的血管 呼吸器官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消化器官 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 促进括约肌收缩,抑制胆囊活动 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胃液、胰液分泌,促进胃肠运动,括约肌舒张,胆囊收缩 泌尿、生殖器官 逼尿肌舒张,括约肌收缩,子宫(有孕) 收缩和子宫(无孕)舒张 逼尿肌收缩,括约肌舒张 眼 瞳孔放大,睫状肌松弛,上眼睑平滑肌 收缩 瞳孔缩小,睫状肌收缩,促进泪腺分泌 皮肤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代谢 促进糖分解,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 促进胰岛素分泌
三、内脏活动的中枢性调节 (一)脊髓的调节 为低级中枢,常受高级中枢 的调节。反射弧比较简单。 例如:排粪、排尿、血管运 动、性反射、出汗、竖毛 肌、腹腔内脏等。 图9- 35 脊髓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伊万·巴甫洛夫
将学习到的信息贮存和“读出”的神经活动过程。 3. 记忆过程( memory procedure) 感觉性记忆 短时性记忆 记忆划分阶段 第一级记忆 第二级记忆 长时性记忆 第三级记忆
4.遗忘(amnesia) 指部分或完全失去回忆和再认的能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遗忘在学习后就开始,最初遗忘速率很快,以后逐渐减慢。 遗忘发生的原因: ⑴ 条件刺激久不予强化所引起的消退抑制; ⑵ 后来信息的干扰。 疾病情况下发生的遗忘称为记忆障碍,为分:
顺行性遗忘症:表现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 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 发生机制: 信息不能从第一记忆转入第二记忆。 逆行性遗忘症: 表现不能回忆脑功能障碍发生以前的 经历,多见于脑震荡。 发生机制:可能是第二记忆发生了紊乱,而第三记忆 一般不受影响。
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 二、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 件反射的基础上的一种后天形成的反射活动。 自然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有 人工条件反射 操作式条件反射
1.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 reflex) 例如:狗吃食物→唾液分泌—非条件反射, 食物—非条件刺激。 食物诱惑→唾液分泌—自然条件反射。 由嗅觉区和视觉区联合活动反射引起的。 食物—铃声同时出现,多次结合→狗听到铃声(条件刺激)→唾液分泌,属于人工条件反射。由听觉区和味觉区联合活动反射引起的分泌。 两种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建立的条件反射,这个过程称为强化(reinforcement)。
2.操作式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 reflex) 例如:大鼠→实验笼子里,练习踩杠杆—就喂食,如此重复多次,大鼠就学会了自动踩杠杆而得食。进一步训练大鼠见到特定的信号才能踩杠杆—得食,使动物的操作环节逐步的增加,直至熟练。 特点:动物必须自己完成某种运动或操作后才能得到强化,所以称为操作式条件反射。
3.条件反射建立的条件: (1)某一非条件反射为基础; (2)选择一无关,较弱的刺激作为条件刺激; (3)无关刺激需要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同时出现; (4)动物要健康、清醒;年轻、生理状态正常; (5)环境条件稳定,安静,动物食欲良好等。
条件反射形成的机理 (1)接通定位 皮层及皮层下结构之间可以接通。 (2)接通机理 整合假说指出:是强兴奋沿皮层扩散,使两种刺激的兴奋在某些神经元内会聚、发生作用,出现皮层—皮层下整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