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 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微型计算机技术 及应用》 ( 第 4 版) —— 戴梅萼 史嘉权. 目标 深刻理解 牢固掌握 灵活应用.
Advertisements

第3章 系统总线 3.1 总线的基本概念 3.2 总线的分类 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3.4 总线结构 3.5 总线控制 本章主要知识点小结.
報酬遞增與新的商業世界.
第五章 输入输出系统 5.1 概述 5.3 接口 5.3 系统总线 5.4 直接程序传送方式接口 5.5 中断方式与接口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三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舒燕君.
第二章 CPU 制作者:李天和.
教员信息 姓 名:仲崇权 单 位: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 话: 办公室:创新院大厦720房间 :
Welcome to the world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一章 计算机基本知识 网考小组.
计算机应用基础 项目化教程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入门.
计算机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机电系计算机教研室
计算机硬件设备图片 go 珠海市第四中学 信息技术组.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 第一节 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 第二节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 第三节 微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第四节 微机系统的软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王 健 主讲 授课学时:40学时 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系.
第1章 计算机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基础 Windows 7 + Office 2007.
組裝電腦DIY 前言:提供基礎的電腦零件組裝教學,對於個人電 腦零件有基本的認識、並有組裝零件使電腦能運 行的能力、能親手 升級自己想要的零件、及基 本的簡易判斷無法開機的原因;最後並提供實做,親手DIY將電腦組裝起來並安裝作業系統。 對象:對電腦組裝沒概念或一知半解者;想要能自己解決電腦無法開機,或是能自己升級想要的專屬電腦配備;可以當家庭的電腦醫生不想電腦一碰到問題就叫修花錢者;自己是電腦軟體方面的工作者,想要增加自己的競爭實力.
第七章 输入输出设备.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维护技术 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系 黄 俊.
计算机组成原理 21世纪高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系列规划教材 谭浩强 主编 作者:宋红 中国铁道出版社
Strata PC HTE硬件技术工程师 第一章 桌面计算机系统组件.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 2.1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 硬件与软件
第二章 计算机硬件基础 --微型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第2章 主机 李渊林 本章要点   CPU 主板 2.3   内存 2.4 机箱和电源.
复习回顾 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2.1 计算机发展概述 1、芯片组的作用是什么? 1、计算机分为几代?主要元器件是什么?
计算机导论 第4讲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1.
第8章 机床操作 主讲:臧红彬 博士.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文化基础 第二课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组成原理.
2.4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主机系统 1. 微型计算机的诞生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 计算机文化 潍坊医学院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概述 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有关术语 三、计算机发展简史 四、微型计算机概述
玉溪师范学院 信息技术工程学院.
第3章 微型计算机主机 3.1 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CPU的英文全称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它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现代微机的CPU采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及先进的封装技术将运算器、控制器、内部寄存器、高速缓存集成为一块芯片,因此它是微机中相对技术含量最高,且就单位重量或体积而言价值最高的一个部件。不同档次的微机即是以其CPU的档次来划分的,也就是说CPU的性能基本上就反映出一台微机的的性能。
模块1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 项目1.1 认识计算机.
3.1主板的组成 3.2主板分类 3.3主板的选购 3.4主流主板芯片组技术参数
資策會 南區資訊處 教育訓練中心 吳建興 個人電腦組裝 PC DIY 資策會 南區資訊處 教育訓練中心 吳建興
主讲教师:唐大仕 第5讲 计算机硬件 主讲教师:唐大仕
第 6 章 I/O 接口和总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何克东.
一、选购一台计算机 By:查宇
第8章 现代微型计算机 x86系列微处理器 8.2 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 8.3 存储管理技术 8.4 多任务管理与I/O管理
第5章 中央處理單元與主記憶體 5-1 中央處理單元-CPU 5-2 主記憶體.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
99(1)義守大學工讀職場技能精進訓練班 資訊工程系 林義隆 老師
第五章 存储系统 半导体存储器概述 系统内存扩充 高速缓冲存储器 虚拟存储器 PC系列机中的主存储器 习题与思考 上一章 目 录 帮助
電腦硬體裝修丙級 萬能工商 資訊科 許藝璋 老師 編製.
微机原理及单片机接口技术 电话: Tel:84192 山东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第七章设备管理 7. 1 概述 7. 2 I/O软件的组成 7. 3 I/O硬件特点 7. 4 有关技术 7. 5 网络设备 7
微机原理电子教案 微机原理电子教案.
電腦的硬體架構.
计算机组装、维修及 实训教程 第15章 微机硬件的组装 2018年12月25日星期二.
2018年12月29日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单片机概述.
第4章 输入输出设备介绍及选购 4.1 显卡 4.2 显示器 4.3 键盘 4.4 鼠标.
第2章 计算机基本硬件介绍及选购 2.1 主板 2.2 中央处理器CPU 2.3 内存.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概论 本章内容提要: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术语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与分类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认识计算机系统.
電子計算機概論(一) 面授教師:陳溪泉 Tel: Mobile: Add: 台中市永春東一路782-5號.
第1章 单片机概述 1.1 单片机的概念 1.2 单片机的发展概况 1.3 MCS-51系列 1.4 AT89系列单片机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主讲人 钱晓捷.
任务一:初识计算机 任务二:学习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P /4/7.
電腦 報告.
作業系統 第三章 作業系統結構.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王 永 辉 泾川电大工作站.
8051單晶片 蘇恆生 老師.
基础篇 微型计算机系统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操作系统基础 作业 计算机编码和数制 系统综述.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技术必修课程 课程的特点:偏重硬件,软硬件结合 先修课程:导论、数字逻辑、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等
第五章 输入/输出系统 本章讨论: 接口的基本概念 总线的基本概念 中断方式及其接口组成 中断方式及其接口组成 DMA方式及其接口组成
《计算机基础》4月答疑 ——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 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 1.1.2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与分类 1.1.2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1.2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1.2.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2.2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1.3 PC机系列体系结构 1.3.1 基于8088 PC总线的微机结构 1.3.2 基于80286 ISA总线的微机结构 1.3.3 基于80386 ISA总线的微机结构 1.3.4 基于80486 EISA总线的微机结构 1.3.5 基于Pentium ISA/PCI总线的微机结构

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人类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946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 制出。取名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由著名数学家:冯·诺依曼,推出了新的计算机系统结构,提出采 用二进制、存储程序及在程序控制下执行的理念 。 第一代:1946年-1957年。 器件:电子管,磁芯和磁鼓存储器。 软件采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没有OS。 内存容量:仅为几KB。 运算速度:每秒5000 次的加法运算。 体积:非常非常庞大,用6楼计算机大楼。造价昂贵 性能:非常非常很差

采用集成电路:内存采用磁芯和半导体,磁盘外存 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十万次到每秒几百万次; 体积:更进一步大大减小、只用1个大房间。 第二代:1957年-1965年 采用晶体管:磁芯内存,磁盘外存,内存容量增至几十KB 运算速度:每秒十万次。 体积:大大减小,用1层楼,计算机中心。 造价:价格降低、昂贵。 性能:大大提高。 软件采用高级言:COBOL、FORTRAN、ALGOL 等高级高级语言。 第三代: 1965年-1971年 采用集成电路:内存采用磁芯和半导体,磁盘外存 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十万次到每秒几百万次; 体积:更进一步大大减小、只用1个大房间。 价格更低。 软件:广泛采用了操作系统 。

第四代:1971年-现在 采用: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微机诞生:1972年,4004, INTEL,BILL.盖次 运算速度:每秒上亿次的浮点运算 除了操作系统广泛采用外,产生了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1.1.1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及分类 1.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1971年-1972年): 71 年推出了 4 位低档微机,其代表产品有 Intel 4004 72 年推出了 8 位 Intel 8008。 只有 48 条指令,时钟频率 500KHz;集成度每片 3500个晶体管。 第二代:1973年-1977年 推出 8 位中高档微机, Intel 公司代表产品 8080、8085 Motorola 公司的 M6800 Zilog 公司的Z80。

第三代:1978年-1984年 推出 16 位微机 Intel 公司代表产品 8086/8088 Motorola 公司的 M68000 Zilog 公司的 Z8000。 1981年著名的 IBM 公司,推出了 IBM/PC/XT 1984 年将之扩展为 IBM/PC/AT(Advance Technology) 1984 年 Intel 公司推出了新的一代 16 位 80286 微处理器。

第四代: 1985年-1999年 1985 年 Intel 公司推出了32位的 80386 微处理器 每片的集成度每片达 27.5 万晶体管 运行速度:每秒完成 500万指令(MIPS) 1989 年 Intel 公司推出了80486 微处理器 每片的集成度达 25 万晶体管 1993 年 Intel公司推出了 Pentium 芯片 每片的集成度达 310 万晶体管 运行速度:每秒完成 90MIPS 指令 1995 年 Intel 公司推出了Pentium Pro 芯片

每片的集成度达 550 万晶体管 其内装有125KB/512KB高速缓存 CACHE 运行速度每秒完成 300MIPS 指令 1996 年将多媒体技术 MMX 用于 Pentium,推出多能奔腾芯片MMX Pentium; 1997 年又将 MMX 技术用于 Pentium Pro,推出 Pentium II 1999 年 Intel 公司,推出了 Pentium III; 2000 年 3 月推出 Pentium 4。 第五代 2000年-现在, 新一代 64 位的微处理器芯片已经诞生。

2.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生要有 4 种: 按字长来分:8 位微机,16 位微机,32 位微机和 64 位微机。 按用途来分:自动控制机和数据处理机。 按芯片型号分: 286 微机,386 微机,486 微机和 Pentium微机。 按组装的形式分:单片机,单板机和多板机。

(1)单片机: 将 CPU 、RAM、ROM、定时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有的芯片还集成了 A/D、D/A 转换电路,集成在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芯片上,这个芯片就是一台微型机器,简称为单片机。 其程序一般固化在 ROM 中直接运行; 一般采用标准总线和总线插板组成方式,由厂方提供大量的系列化的总线功能模板,供用户自己选择; 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及家用电器。 产品有Intel 公司的 MCS8051、8096P; Motorola 公司的 MC68HC05、MC68HC11 等。

(2)单板机: CPU、存储器、I/O 接口及简单输入输出设备(主要是指小键盘和 LED)装在同一块印刷电路板上而组成的一台微型机器,简称为单板机。 有简单的 I/O 设备; 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进行编程 常用于一些较为简单的控制系统和进行教学 用Z80 芯片装配成 TP801,国内常见。 (3)多板机: 将 CPU、存储器、I/O 接口、驱动电路、电源分别制作成不同的印刷电路板,将这些电路板插在主板上的插槽上,由系统总线相连,所构成的计算机系统。 多板机的应用程序、系统程序,存放在硬盘上 功能很强,广泛应用的多板机有:IBM PC/XT、IBM PC/AT,PC286、PC386、PC486、Pentium系列。

1.1.2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1. 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科学研究领域,如卫星轨道的计算、天气预报和地震勘探; 工程设计,如大水坝的设计;社会经济管理,如进行经济普查; 2. 生产控制和试验控制 工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国防、交通实时监测、控制和管理,利用 计算机可大大地高生产效率。 3. 计算机辅助设计 飞机制造、机械制造、建筑工程设计、集成电路设计,这些 复杂的设计活中,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设计可以极在地提高设计的 效率,提高质量,提高自化的水平。 4. 办公自动化 政府事业单位、军队部门的信息化,企业的材料管理、生产管理, 金融系统贷业务、证券市场的电子化,采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可实现管理的自动化和无纸化。

多媒体的教学已经成为学校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网络教学、网络医疗网络会议都是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6. 娱乐 5. 文化教育 多媒体的教学已经成为学校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网络教学、网络医疗网络会议都是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6. 娱乐 多媒体技术在电影电视节目的设计、制作、合成,是计算机应用的很好事例。 返回本章目录

1.2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构成 1.2.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的构成框图,包括微处理器 CPU 子系统、 系统总线、存储器、I/O 接口及 I/O 设备,见图1.1 。 1. 微处理器子系统 微处理器(MPU)也称为中央处理机 CPU,采用大规模集 成电路技术制作的芯片,CPU 内有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CPU 执行指令、进行运算、控制协调整个微机系统。 2. 存储器 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信息,分为主存储器(内存)和辅存储 器(外存);主存由半导体制成,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数据 和已经处理过的数据,它造价高、速度快、容量小;辅存包括硬盘 和光盘,用来存放暂不运行的程序和暂不处理的数据,它造价低、 速度慢、容量大,可长期保存。

3. I/O 设备,见图1.1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简称为 I/O 设备,也称为外围设备或外设, 是微机进行输入和输出的工具和手段;通常微机配制标准的 I/O 设 备,包括显示器 CRT 和键盘,合称为控制台;微机上可选配鼠标、 打印机、绘图仪、扫描仪等,作为外存的硬盘可看成输入设备,也可 看成输出设备。 4. I/O 接口 众多的外部设备,其工作速度差别很大,其驱动的方法不相同, 无法直接与 CPU 进行连接,它们必须通过 I/O 接口电路来与CPU 相连。I/O 接口的作用:在外设与 CPU 之间进行数据缓冲,配匹速 度,变换信号;各种外设接口,均作成相应的电路插板,俗称 “卡”。 通常所说的显卡、声卡、打印卡。

系统软件本身不能解决用户自己的应用问题,人们针对某项应 用所编制的,解决用户实际问题的程序;如财会软件。 2. 系统软件 1.2.2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见图1.2 1. 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本身不能解决用户自己的应用问题,人们针对某项应 用所编制的,解决用户实际问题的程序;如财会软件。 2.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最重要的当属操作系统 OS (Operating System),基 本作用是:负责管理整个系统的全部资源(指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具体为 CPU、微机的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存储器、I/O 设备等硬件资源,管理文件、目录、任务、进程等软件资源;方便用户,用户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各种功能来使用计算机,而不需要熟悉计算机的硬件。 操作系统通常由生产厂家提供,如早期的单用操作系统 MSDOS,多用户的 UNIX 和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 Window。

系统软件中还有语言处理程序,计算机语言是使用者与计算 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人们将要计算机来完成的事件编写成程序输 入给计算机;计算机通过执行用户的程序来完成用户的工作。其中广 泛使用的语言有 C 语言、VB、VC、Java 等,机器只能运行机器语 言。 返回本章目录

1.3   PC 机系列体系结构 1.3.1 基于 8088 PC 总线的微机结构 8088 微处理机,作为第一代机的 CPU,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对整个机器进行调试和控制,其体系结构,如图 1.3 。 1. 8088 处理器:采用 4.77M 的工作频率,该频率通过 8284 对14.31818MHz 的晶体振荡 3 分频而得到的;每个时钟周期 210nm。 2. 8087 协处理器:8088 在最大模式下可配接 8087协处理器用来进行浮点运算,使浮点运算速度提高 100 倍。 3. 存储器:64K 的 ROM 早期存放 32K 的 Basic 解释程序,另 32K 固化 BIOS,包括上电自检程序、系统引导程序、日时钟管理程序和基本的 I/O 设备的驱动程序 4. RAM 内存:IBM PC/XT 的主板上可接插 640K 的内存。 5. 8253/8254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该片提供 3 个通道。通道 0 每 55ms 向 CPU 发一个时钟中断信号,通过计数,用来计算时 钟的时间;通道1 用于 DRAM 的刷新;通道2 输出方波到扬声器。

负责对外部的中断进行优先排队,将最高级中断求发向 CPU 。 7. 8250 串行通信控制器:实现串行到并行,并行到串行的转 换。 见图1.3。 6. 8259 可编程的中断控制器:用于 8 级中断优先权的控制, 负责对外部的中断进行优先排队,将最高级中断求发向 CPU 。 7. 8250 串行通信控制器:实现串行到并行,并行到串行的转 换。 8. 8237 DMA 控制器:提供有 4 个通道起先高速数据传送。 通道0 用于动态存储器的刷新;通道1 留给用户;通道2 用于 软盘与内存的 DMA 传送;通道3 用于硬盘与内存的 DMA 传送。 9. 8255 并行接口:提供 3个 8 位的并行端口。 A 端口用于读取键盘按键的扫描码。B 端口用于控制,包括键 盘接口电路的串行并行之间的转换和扬声器的发声。C 端口用于读 取系统状态,包括系统配置信息;如内存容量、显示器的类型、软 盘驱动器的个数等。 10. I/O 扩展槽:PC/XT 上有 8 个 62 线的扩展槽。

1.3.2 基于 80286 的 ISA 总线的微机结构 PC/AT 为 PC/XT 的扩展型,采用 80286 作 CPU,80286 微处理器有 24 根地址线,物理寻址空间 64K,16 根数据线;软 盘驱动电路作在主板上,可选择 5.25 英寸的软盘驱动 3.5 英寸的 软盘驱动器、20M 以上的硬盘驱动器;其体系结构见图1.4 。 1. 数字运算协处理器 80287 :进行浮点运算。 2. 定时控制器 8254:有 3 个 16 位的定时计数通道。 3. 中断控制器重 8259:两个联级可管理 15 个外中断源。其 中 IRQ0 级中断分配给 定时器0,用来维持系统时钟的运行;IRQ1 级中断用于键盘;IRQ8 用于实时时钟,IRQ13 级用于协处理器。 其余的中断连到 I/O 通道,如 IRQ3 用于串行口 COM1;IRQ4 用 于串行口 COM2;IRQ7 用于打印机。

见图1.4 4. DMA 控制器8237:PC/AT 微机,在PC/XT 的基础上又连了一个DMA 控制器,又得到了3个DMA通道:即 通道5-通道7,支持16位的数据 DMA传送;而其它通道仍用于8位数据的DMA传送。 5. CMOS 芯片:采用 Motorola 公司生产的 M146818 芯片,其内含的实时时钟为系统提供年、月、日、星期、时、分、秒信息;防止丢失信息保证实时时钟的准确性,该芯片由后备电池供电。 6. 内存:系统板上安装了 256K 或 512K 的 RAM,以后扩展为 640K。 7. ROM BIOS:系统板上安装了64K 的 ROM,可扩展到128K 。 8. I/O 扩展槽:为保持与 PC 机的兼容性,保留了原来 62 线的总线插槽,在插槽的另一端增加了36 线,新插槽,合拼成 98 线的称为 “AT总线”,就是 ISA 总线。这样在 80286 即 AT 的主板上有 6 个 98 线的 ISA 总线,有 2 个 62 线的 XT 总线。 9. 并行接口:没有采用 8255 芯片,为保持与 PC/XT 的兼容,键盘接口电路由 8042 微控制器;系统信息由 CMOS ROM 146818 芯片提供。

1.3.3 基于 80386 的 ISA 总线的微机结构 采用了 Intel 公司的 80386 微处理器的80386机器,80387协处理器用于浮点运算;采用 ISA 总线来连接系统中的各个部件;具有高速缓冲器 CACHE,采用一组多功能芯片代替原来的单功能的接口控制芯片;80386 微机体系结构见图1.5 1. 采用 ISA 总线: 代替原来的 PC 总线,性能上兼容 PC/AT总线,并且是一个公开的总线协议。 2. 系统系统芯片由几个多功能芯片组成: 芯片组代替PC/XT机中的多个单功能芯片组;由 85C320AT 总线信号控制器、85C310 Cache 存储器控制器、85C330 数缓冲器、82C206 集成外围控制器组成的芯片组。 3. 支持 24 位地址线,16 位数据线: 15 级硬件中断、7 个DMA 通道。

4. 采用单列式 SIMM 存储组件: 进行封装的动态存储器作为内存条,主板支持单条 256K、1M,总容量可达到 16M。 见图1.5。 4. 采用单列式 SIMM 存储组件: 进行封装的动态存储器作为内存条,主板支持单条 256K、1M,总容量可达到 16M。 5. 80386 微机有 8 个 8位的扩展槽:6个 6位的扩展槽。 6. 核心逻辑芯片: 将 CPU 的局部总线与 ST/ISA、XT 总线进行隔离,速度慢的 ROM BIOS 、键盘、鼠标连接到系统核心逻辑上,高速的主存储、高速缓存 Cache 直接连接到 CPU 的局部总线上,核心逻辑将 2 个 DMA 控制器 8237 以级联方式组合,2 个中断控制器也以级联方式组合。

1. 总线:时针为 8M,总线宽度 32 位,最高的数据传输率为33M 。 1.3.4 基于 80486 的 EISA 总线的微机结构 80486 微机采用了 Intel 公司的 80486 微处理器,内集成了协处理器 80387,前期采用总线 ISA 其结构,后来采用了EISA (扩展的工业标准结构) 总线标准,功能上、电气上能连接PC/XT 微机、PC/AT 微机的 ISA 总线相兼容,其体系结构框图见图1.6。 1. 总线:时针为 8M,总线宽度 32 位,最高的数据传输率为33M 。 2. 采用单列式存储器组件: SIMM 封装的 DRAM 内存条,支持 256K、1M 、4M 的单条。 3. 采用一组多功能芯片: 系统系统芯片由几个多功能芯片组成的芯片组,代替 PC/XT 机中的多个单功能芯片;由 82C461、系统控制器、82C362 总线控制器、82C465 Cache 控制器等集成外围控制组成芯片组。 4. 80486 采用单项列式存储器: 组件 SIMM 封装的动态存储器内存条,支持单项条256KB、1MB、4MB,总容量可达32MB。

见图1.6 5. 机内除有多个 ISA 总线标准 8位、16 位扩展槽外。还有多个 EISA 标准的 32 位扩展槽;VESA 总线插槽较贵,一般用于高档的微机和服务器中。 6. 地址线支持 32位: 可寻址 4GB 的存储空间,也支持64KB的 I/O 端口寻址,支持 11级中断, 7. 32 位数据线: 支持 8位、16位、32 位的数据存取。

1.3.5 基于 Pentium 的 ISA/PCI 总线: 南桥北桥的微机体系结构 Pentium 机的体系结构,改变了主板的结构,使微机体系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根据各个部件处理、传输信息的速度,采用了3级总线结构:CPU总线、局部总线(PCI)和系统总线(ISA)。 CPU总线 64 位数据线,32 位的地址线,66MHZ (或者100MHZ) 的总线时钟频率;局部总线(PCI)为 32 位(或 64 位)数据/地址 分时复用同步总线,通过北桥芯片与速度更高的 CPU 相连;系统总线为 16 位数据线,20 位地址线。系统总线为 16 位数据线,20 位地址线;这种设计提高了微机的性能。桥路芯片起到了速度缓冲、电平转换和控制协议的转换作用;Pentium 微型机系统结构框图 见图1.7 。 1. 南桥芯片 82371:与 IDE 接口、ISA 总线等低速设备相连,南桥芯片用来管理系统中的低速设备。

2. 北桥芯片 82439HX:与 CPU、内存、L2(二级高速缓存)CACHE、局部总线等高速设备相连,南桥芯片用来管理系统中的高速设备。 见图1.7。 2. 北桥芯片 82439HX:与 CPU、内存、L2(二级高速缓存)CACHE、局部总线等高速设备相连,南桥芯片用来管理系统中的高速设备。 3.有一个 IDE 接口,一个 USB 接口,一个红外线接口:这种结构设计,即使微处理器及局部总线发生了变动,只需改变北桥芯片,而不影响众多的外围芯片系列。 本章结束返回目录

图1.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 返回14 返回15

图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 返回16

图1.3 8088 PC/XT 微机体系结构图 返回18 返回19

图1.4 80286 PC/AT 微机体系结构图 返回20 返回21

图 1.5 80386微机体系结构图 返回22 返回23

图 1.6 80486 EISA微机系统结构图 返回24 返回25

图 1.7 典型的Pentium 微机系统结构图 返回26 返回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