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 师市党委社工委 张勇锋 (2015年3月24日)
一、人类·社会·政党(20-30分钟) (一)人类起源及历史 人的本质属性及二重性 人类发现了社会规律,开始了社会化、文明化 (二)社会概念及历史沿革 广义的社会和狭义的社会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需求、价值观和目标
(三)政党 1.政党的产生及职能 2.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及使命 3.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下,才有希望和美好未来 4.我们为何要入党 5.我们都应为成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一员而感到光荣、骄傲和自豪
二、街道社区党组织面临的形势与任务(30分钟) (一)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二)人文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问题:不协调,不稳定,不和谐,不可持续。 主要体现:信念动摇,理想淡化,法制不彰,道德滑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受到挑战,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泛滥成灾,价值观混乱、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利益冲突加剧、群体性事件频发等,不少区域及层面陷入了局部失范和无序的状态,“丛林化”趋势日益明显。具体表现有: 物欲横流,精神萎靡。 急功近利,浮躁乖戾。 心理失衡,仇官仇富。 理性缺失,盲从轻信。 失信失德,利欲熏心。 只讲权利,不负义务。 信访不信法,闹而得实惠。
(三)加强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成为街道社区首要任务 重要性:没有或搞不好社会管理就会陷入失范和无序的恶性循环,引发社会矛盾,制约社会发展,引起社会动荡,危及执政地位。 必要性: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走向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循环社会,实现“中国梦”。
(四)目标任务 1.宏观——党和国家的宏伟长远目标任务 2.中观——社会治理与服务的目标任务 3.微观——街道社区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
(五)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具体任务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建“五个好”党组织,为团结带领各族职工群众共同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现代街道社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详见中组部《意见》,略)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要努力实现“五个好”的目标要求:(1)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能够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2)党员干部队伍好。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工作机制好。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完善。(4)工作业绩好。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社区治安良好。(5)群众反映好。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对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满意,街道、社区党组织得到社区群众的拥护。
街道党(工)委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组织带领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2)讨论决定本街道城市管理、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服务社区群众,共同推进社区建设。(3)领导街道行政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领导街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领导或指导在社区、驻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4)领导本街道的思想政治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5)加强街道党组织自身建设,领导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建设。(6)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教育、选拔、管理和监督工作。协助上级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其派出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社区各项任务。(2)讨论决定本社区建设、管理中的重要问题。(3)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推进社区居民自治;领导社区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4)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5)组织党员和群众参加社区建设。(6)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
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从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搞好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点)的建设与管理。加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针对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按照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以无偿、低偿服务为主的原则,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着眼于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通过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开展面向社区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尤其是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流动人员的维权服务等,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
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 及时调整、健全社区党组织。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社区,都要单独建立社区党组织。尤其要重视及时在城市新区、开发区和新建居民区建立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在调整社区设置时,要同步调整、健全社区党组织。
不断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指导、协调和支持驻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采取“支部建在楼上”等方式联合建立党组织,通过采取设立党员联络服务站、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以及帮助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办法,把党的工作开展起来。街道党(工)委要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建立双向联系制度,适时向他们通报这些组织党建工作等有关情况。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将这些组织的注册登记和年度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其所在街道党(工)委。
加强和改进对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中党员的教育管理。认真做好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党员,其正式组织关系不在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的,应及时把他们的正式组织关系转入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对在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员中的党员,要在核实其党员身份后,及时把他们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要采取适当方式,组织他们过好组织生活,开展适宜的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在重视做好原有居民群众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同时,重视做好在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同时做好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
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根据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适宜、适时、适度地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加强联系,必要时可把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的情况向其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反馈。驻区单位发展党员、选拔任用干部,应注意听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意见。
(六)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党支部设置单一。社区下设党支部基本是按党员居住位置设置的。这种设置方式的好处是党员间相互了解,开展活动比较方便。但是,由于党员素质和党员需求差异较大,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时众口难调。 二是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多数社区的党员教育是由社区党组织进行的。所谓的“党课”,实际上是社区党总支书记或下设的党支部书记念念报纸,读读文件,满足不了不同层次党员的学习需求。
三是党员综合素质与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党员队伍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退休支部书记年龄偏大,有的理论水平不高,理解能力上有差异,思想观念保守,工作方法陈旧,有的退休党员居住流动性大,在人员上难组织,学习时间上难统一,党员教育管理增加了难度。
四是部分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党员意识淡化,党性观念不强,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有些党员过分看重经济收入,淡忘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任务和责任,寻找种种借口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有的党员长期不参加党组织生活;有的党员长期不交纳党费,有的党员不按规定比例交纳,讲条件,找借口每月只交两元三元应付;有的党员把转入社区的党组织关系装在口袋里,不向社区报到,成为口袋党员;还有的党员,搬出社区不转走组织关系,有的回内地连人都联系不上,成为挂名党员;有的党员不做党的工作,不发挥党员作用,肆意违章乱搭乱建,乱挖绿地种菜,不交纳物业费等,在群众中造成不好影响。
五是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落实不力。有的居民党支部对“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学习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思想汇报制度,党内关怀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等执行力差,党员教育工作走过场或流于形式。 六是党支部和党员服务居民群众作用不突出。
三、如何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60分钟) (一)思想建设 坚定理想信念 理解“以人为本” 牢记群众路线 掌握历史规律和具体规律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
(二)组织建设(形式、内容、途径、目标) 建设学习型组织 建设服务型组织 建设创新型组织
(三)作风建设(略) 1、思想作风 思想作风是人们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特别是指导思想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和特点,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的体现。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思想作风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征,是党的思想作风的核心和灵魂,是党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家际形势出发,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2、学风 学风是指学习的风气、学习的风格、学习的方式等。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风。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学风建设,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要科学地对待理论学习,把理论学习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结合起来,及时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工作作风 工作作风是人们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行为特点,是贯穿于工作过程中的一贯风格。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工作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党个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工作作风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问题,是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4、领导作风 领导作风是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是党的领导作风的核心,贯穿一切领导活动之中。加强和改进领导作风建设,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5、干部生活作风 生活作风是干部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是干部的思想品质、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和行为方式等日常生活中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干部生活作风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党及其成员的精神风貌,与学风、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等一起构成党的整体形象。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建设,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重要的历史意义。加强党的干部队伍生活作风建设,必须教育和监督党员干部,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模范地遵纪守法,管住小节,挡住诱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四)制度建设 重在落实基本制度。包括民主集中制、权益保障制、党内监督制、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制、“三会一课”制、党费收缴管理制、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党员承诺制 、民主评议党员制、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制、党内关怀激励帮扶制等。 (五)党风廉政建设 必须消除党风廉政建设是上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事的误区,树立法治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文化意识,破除潜规则,增添正能量。
四、当前最紧要的党建工作 (一)加强教育管理,严格党的纪律 (二)认真落实“八法工作制”(重点是群众自治法) (三)深入开展党员领岗定责和志愿服务活动
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快乐,工作快乐,创造快乐,享受快乐! 奉献实现价值,付出必有回报! 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快乐,工作快乐,创造快乐,享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