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肝炎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泌尿道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一般知识 一般知识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的分类 泌尿道感染的分类 分类 1 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 分类 1 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 膀胱炎( cystiti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禽病防治 维生素 B 6 缺乏症. 学习目标 1. 了解引起维生素 B 6 缺乏症主要原因; 2. 了解维生素 B 6 缺乏症的临床症状; 3. 掌握维生素 B 6 缺乏症预防及治疗方法。
便秘预防与饮食. 1. 便秘的日常预防: 1. 便秘的日常预防:因为粪便主要是由食物消化 后构成的,所以通过饮食调节来防治大便秘结是 简单易行的方法。首先要注意饮食的量,只有足 够的量,才足以刺激肠蠕动,使粪便正常通行和 排出体外。特别是早饭要吃饱。其次要注意饮食 的质,主食不要太精过细,要注意吃些粗粮和杂.
汽車第六篇 事故預防 單元一開車起步前安全檢查. 壹、故事案例 一、案例一(開車前不檢查,費時費力又危險) 小陳是台北某校高中生,已擁有汽車駕照,正值寒假期 間,想利用放長假的機會,找幾位「死黨」共同到南部, 高雄及墾丁等風景名勝區,好好玩個痛快。於是大家將零 用錢積存一陣子後,告知老爸、老媽,約了小東、阿威和.
主要致病性真菌 浅部感染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 浅部感染真菌 皮肤癣真菌 皮肤癣真菌 ( Dermatophytes ) 1 、生物学性状 Sabouraud 培养基上形成丝状菌落.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董悦 健康妇女的天然防御功能 外阴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可抵御外来微生物的侵犯 阴道口的闭合,阴道前后壁紧贴 阴道上皮细胞在雌激素的影响下增生,和表皮细胞角化 阴道上皮分泌糖原营养乳酸杆菌使阴道酸碱度保持小于 pH4.5 ,使适应碱性的病原如厌氧菌的繁殖受到抑制.
中国阴道炎诊治 卫生部生殖道感染继续教育 阴道微生态 外阴及阴道的解剖及生理 正常菌群 内分泌 局部免疫.
焦點 1 真菌的特徵與分類. 真菌 ( 菌類 ) 皆為異營真核生物大多為陸生大多具菌絲 ( 營養菌絲, 繁殖菌絲 )
临床药物治疗效果评价 ——单纯疱疹性脑炎治疗药物的筛选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慢性肾病的营养治疗 各位血液透析病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下血透患者的饮食治疗。看看我们应该吃些什么,怎么吃。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安徽省立医院 李宜.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 徐应永 陈静 薛惠良 汤静燕 潘慈 江华 董璐 叶启东 罗长缨 周敏 顾龙君
第九章 医院感染管理.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骨质疏松症 最新治疗现况 厦门长庚医院 骨科主治医师 袁立仁.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第一节 乳痈(附:乳发) 乳痈是发生在乳房的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医学真菌总论.
抗麻风病药、抗真菌药.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疗进展 聚焦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
第四十四章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 Antifungal Drugs.
抗真菌药 与抗病毒药.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肺结核.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金安区疾控中心.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火鍋不胖食戒.
研究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科 主要研究者:**** 申办者:********公司 CRO:********公司
PCR检测HBV DNA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谢瑞玉.
真 菌 神木职教中心 李姣.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卡泊三醇增强PUVA治疗银屑病的疗效 目的 达力士联合PUVA治疗银屑病的疗效 E L Speight
第三十四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2. 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 。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幾種電器千萬別放進自己的臥室裡.
抗菌药物概论 Consider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教案名稱:拒絕零食的誘惑 本教案製作者:北新國小張嘉倫老師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抗真菌药 Antifungal Drugs.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总平方和可以分解为三项: (10.10).
機車第六篇 事故預防 單元一 駕駛穿著與體能狀況.
病 原 生 物 学 医 学 微 生 物 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广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重型肝炎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导管介入技术、肝移植技术、免疫抵制剂、广谱抗生素以及各种诊疗操作在肝病诊疗中的应用,晚期肝病并发真菌感染明显增加,导致冶疗难度加大,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高。了解重型肝炎并发真菌感染的病原菌、诱发因素、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是目前临床工作中急需解决的课题。济宁市传染病医院对115例重肝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报

 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研究组:为1997年2月~2002年6月住院重肝并发真菌感染患者115例,其中男49例,女66例,平均(37.2±21.5)岁,平均住(24.0±18.7)天。临床诊断为亚急性重肝23例,慢性重肝92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无真菌感染的重

肝患者115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67例,平均(42.8±15.9)岁,临床诊断为亚急性重肝24例,慢性重肝91例,各种因素与研究组比较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制方案》中重肝诊断标准。医院真菌感染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诊断标准,同一种标本(如血、尿、痰、粪等)连续2次涂片

查到或培养出同一种真菌,结合临床表现确定诊断。 3、方法:记录重肝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感染期限、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记录腹腔穿刺、导管介入、胃镜检查次数;观察应用抗生素、激素和抗真菌治疗情况、症状体征的变化。疾病严重程度采用APACHEⅢ记分。按下例标准评定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真菌感染前3周使用广谱

抗生素;前30天累计使用激素相当于强的松>100mg;前60天接受腹腔穿刺、胃镜或介入等侵袭性诊疗操作;前15天合并感染;血白细胞减少。 4、真菌培养及其药物敏感实验:真菌培养采用沙保罗培养基,温度35℃,时间24小时。真菌鉴定用AMS120型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真菌药敏试验用微量稀释法

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5、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  1、医院真菌感染部位分布及其构成比见表1,其中2个部位同时感染有15例,3个部位同时感染有7例。

表1 医院真菌感染部位分布及其构成 感染部位(标本)感染例数构成比(%) 上呼吸道(咽拭子) 16  13.9 下呼吸道(痰) 15  13.0 腹腔(腹水) 47 40.9 胃肠道(粪) 25 21.8 泌尿道(尿) 9 7.8 血液(血) 3 2.6

2、深部真菌感染的菌种分类及其药敏试验:本组患者用真菌培养共分离获得真菌136株,主要感染菌为白色念珠菌,占67.6%,白假丝酵母菌,占12.5%,(表2、3)。

菌种 株数 构成比 白色念珠菌 92 67.9 白假丝酵母菌 17 12.5 光滑假丝酵母菌 11 8.1 热带假丝酵母菌 8 5.9 清酒假丝酵母菌 5 3.7 曲霉菌 3 2.2 表2真菌感染的菌种种类及其构成比(%)

表3 5种真菌药物对136株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株(%)〕 菌种 5﹣氟胞嘧啶 两性霉素 制霉菌素 咪康唑 酮康唑 白色念珠菌 85(92.4) 92(100.0) 85(92.4) 88(95.6) 90(97.8) 白假丝酵母菌 17(100.0) 17(100.0) 17(100.0) 15(88.3) 15(88.2) 光滑假丝酵母菌9(81.8) 6(54.5) 6(54.5) 6 (54.5) 6(54.5) 热带假丝酵母菌6(75.0) 6(75.0) 7(87.5) 6(75.0) 6(75.0 ) 清酒假丝酵母菌5(100.0) 3(60.0) 5(100.0) 3(60.0) 3(60.0) 曲霉菌 2(66.6) 2(66.6) 2(66.6) 2(66.6) 2(66.6)

3、医院真菌感染临床资料:肠道感染以腹痛、腹泻为主。腹腔感染与原发性腹膜炎相似,但多数病例腹膜刺激征不典型,腹部柔韧感突出.真菌性肺炎病例均发热,甚至高热不退、咳嗽、咳痰,胸片为典型性棉花团样阴影,部分呈间质性肺炎改变。 抗菌治疗:41例患者口服酮康唑200mg,2次/天,配伍口服制霉菌素100mg,1次/天,疗程6~58天,平均13.5天。74例病例接受氟康唑200mg,口服或静脉滴注1~2次/天;对腹腔感染

者同时隔日腹腔内注射氟康唑200mg,疗程7~47天,平均14天。 4、医院真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见表4。真菌感染94.8%的患者接受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防制细菌感染,多为头胞类、喹诺酮类、甲硝唑等,平均2种,最多应用4种。

表4医院真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例(%)〕 组别 例数 应用抗生素 应用激素 白细胞减少疾病严重程度侵袭性诊疗操作 研究组 115 109(94.08)95(82.6) 78(67.8) 68±24 92(80.0) 对照组 115 95(82.6) 80(69.6) 55(47.8) 53±23 72(62.6) 卡方值 8.50 5.37 9.43 8.50 u= 3.90 P值 < 0.01 < 0.05 < 0.01 < 0.01 < 0.01

5、临床转归: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基本治愈的患者分别为3例、6例;好转者分别为14例、54例;恶化者(包括自动出院)分别为30例、15例;死亡分别为68例、40例。两组治疗无效的例数(含恶化和死亡病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卡方值为36.0,P<0.001。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病情恶化自动出院的患者随访一月,分别有30例、10例死亡。

在115例重肝并发真菌感染患者中,发生深部真菌感染者99例,多器官衰竭的发生率为92. 9%,病死率为90   在115例重肝并发真菌感染患者中,发生深部真菌感染者99例,多器官衰竭的发生率为92.9%,病死率为90.9%,均明显高于浅部真菌感染患者。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死亡危险因素为血白细胞减少、感染播散和疾病严重程度。 讨论 对115例重肝并真菌感染患者综合分析发现真菌感染部位以腹腔、呼吸道、胃肠

道为主,分别占40. 9% 、26. 9%、 21. 8% 。感染菌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67 道为主,分别占40.9% 、26.9%、 21.8% 。感染菌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67.6%,应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白细胞减少、疾病严重程度、侵入性诊疗操作是重肝并发真菌感染的密切相关因素。病死率为 85.2%(含病情恶化出院后短期死亡的病例),其中白细胞减少、感染播散和疾病严重程度是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重肝并发真菌感染临床多不典型,易 。

与肝病症状相混淆,早期诊断比较困难,致使抗真菌治疗较晚,真菌感染多已扩散,增加了治疗难度。对持续发热、白细胞减少的重肝患者,应用抗生素3~5天无效者;或在广谱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期间再次出现畏寒、发热、全身症状加重者;或治疗腹腔感染症状缓解72小时以上,体温降低又上升,症状加重者;或不明原因长期低热者;甚至对部分体温不高,血白细胞减少,病情急转恶化的患者均应常规做真

菌检查。以便及早确诊,及时给予抗真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因重肝患者一般情况差,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机体机体免疫力极度低下,条件致病菌称机繁殖形成感染灶,并侵袭周围组织或其向其他处扩散,易并发真菌感染。基础病情越重越易并发真菌感染,所以临床上除及时给予抗真菌治疗外,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注重患者整体情况对预后

的影响,给予全身营养支持、输血、血浆、白蛋白、氨基酸、免疫调节治疗、并注意维持肠道正常菌群。   文献报道氟康唑有很好的抗真菌作用,但该研究对74例重肝患者应用氟康唑,疗效大多不满意,提示氟康唑很难根除重肝并发的真菌感染,一旦发生真菌感染,预后凶险,属临床终未期感染,病死率高。这与文献报道的严重免疫抑制患者的 

真菌感染应用现有的为数不多的抗真菌药物很难根除真菌感染相一致。因此对易感者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加强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慎用激素,防治肠道菌群失调,并期望有更有效的抗真菌新药。   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机体多部位的真菌感染进行同源分析,有利于判断真菌感染的感染源位和播散途径,指导制

定科学完善的防治策略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