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资源建设 研究及实践 医科院图书馆 任慧玲 重庆 2010.06
提 纲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资源现状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资源建设 现状分析 发展思路
第一部分
背景: 90年代中后期,书刊涨价、汇率波动、加入WTO等因素,国内外文科技文献严重不足 2000年6月12日成立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机构 7个成员单位,2个共建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成为NSTL医学中心http://www.nstl.gov.cn
资源现状: 印本资源 数字资源 全国授权 支持联合采购,部分单位开通 外文印本期刊17000多种,外文会议录、科技报告、工具书等文献8000多种, 共计25000余种 数字资源 全国授权 外文回溯期刊1150余种 外文现刊500余种,其中医学相关230余种 支持联合采购,部分单位开通 支持成员单位采购近8000种
服务现状1. 文摘检索 free
服务现状2. 引文检索 http://citation.nstl.gov.cn 服务现状2. 引文检索 http://citation.nstl.gov.cn 2006年开始建设,3000种核心期刊,引文量超过3000万,每日更新 free
服务现状3. 原文传递 原文传递 / 代查代借,2009年超过350万篇,其中印本原文传递量超过110万篇,全国开通现刊下载240余万篇 原文传递费用, 0.3元/页, 西部地区0.15元/页 原文传递时间, 工作日平均4个小时,节假日平均10小时 服务现状4. 参考咨询 free 网络在线实时咨询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宣传培训
全面建设数字时代国家科技文献战略保障基地 提升集成嵌入、开放协同、个性化、知识化服务 发展思路(资源与服务相关的部分内容): 全面建设数字时代国家科技文献战略保障基地 提升集成嵌入、开放协同、个性化、知识化服务 -------引自:NSTL十周年回顾及十二五发展思路.ppt,袁海波主任,2010年4月
全面建设数字时代国家科技文献战略保障基地,主要内容: 稳定印本外文文献规模,优化结构 加大数字资源建设力度 推动国家科技文献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体系建设
稳定印本外文文献规模,优化结构 稳定规模: 优化结构: 约25000种,刊17000种,会议文献等8000多种 国家专项、重大课题、战略需求(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等) 重点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 文献质量(SCI、PUBMED收录、影响因子) 出版社因素(商业出版社、学协会出版社) 国家因素(发达国家、新型发达国家、其他) 语种因素(英、德、法、日、俄) 欢迎推荐 (学科交叉、经费限制。。。)
加大数字资源建设力度 以国家授权为主线,以回溯数据库为重点,涵盖主要STM资源,目标5000~6000种 适当补充重要学协会现刊 以长期拥有、利用为前提 控制性增加联合采购和集团联合采购的支持,西部从优 经费投入比例不断增加 2009年网络版/文献采集费→20%, 2010年→29%, 2011年→35%
推动国家科技文献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体系建设 国家科技文献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国家主导、联合参与、可靠运行和持续发展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体系 NSTL(及成员单位)联合国图、CALIS,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工合作,多元负担的原则,首先建立国外科技期刊的长期保存体系 推动网络科技资源的保存与服务
提升集成嵌入、开放协同、个性化、知识化服务,主要内容: 升级信息服务系统 提升个性化、专业化服务 加强知识组织等相关基础建设
升级信息服务系统 NSTL十周年, 2010年6月12日正式启动V3.0网络服务平台 开放接口 嵌入式服务 将NSTL嵌入本地资源缺乏的大学、院所,实现NSTL对用户的本地化 融入搜索引擎、本地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提升个性化、专业化服务 加强面向国家重大科技工作专项信息服务 重大专项、重大计划、重大课题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文献信息服务 建设行业、专业文献信息服务平台、高新区服务平台建设、军工单位、大院大所专业数据镜像 完善服务体系,推进协同服务 除内蒙、福建、辽宁、山西、西藏外,全国大部分省市已建立NSTL镜像站、服务站(28个) 协同服务
加强知识组织等相关基础建设 支持面向计算机应用的科技知识组织体系(Scientific &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s, STKOS)的构建 提升海量数据的服务品质
外文电子期刊550余种 数据库 回溯数据库 NSTL全国开通资源: 《Stem Cells》、《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Chest》等高质量期刊 数据库 冷泉港实施室指南、Pier、Biological Engineering等 回溯数据库 Springer、OUP、Nature、IOP、 Turpion
回溯数据库名称 期刊起止年 登录网址 品种数量 施普林格在线回溯数据库(Springer) 1832-1996 www.springerlink.com 961 牛津期刊过刊回溯库(OUP) 1849-1995 www.oxfordjournals.org http://www.highwire.org/lists/allsites.dtl?view=by+publisher#O 142 英国物理学会网络版期刊回溯文档数据库(IOP) 1874-2002 http://iopscience.iop.org/journals?type=archive 37 Turpion网络版期刊回溯文档数据库(Turpion) 1958-2002 6 Nature 周刊回溯文档数据库(Nature) 1869-1986 http://www.nature.com/nature/archive 1
NSTL全国开通资源申请方法:
第二部分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资源建设
基本概况 图书馆 医学信息研究所 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 ◆ 1990年成为卫生部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国家中心馆和“WHO储藏图书馆” ◆ 1917年创办,1957年被国务院指定为“全国第一医学中心图书馆” ◆ 1990年成为卫生部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国家中心馆和“WHO储藏图书馆” ◆ 2000年被指定为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医学分中心 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医学信息研究中心 国家医学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中心 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决策咨询中心 医学信息研究所 ◆ 1958年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室 ◆ 1974年与图书馆合并成立医学情报研究所 ◆ 1993年更名为医学信息研究所 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 ◆ 2006年9月正式成立, ◆ 研究领域:卫生政策与管理、卫生政策分析与决策支持等 24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资源建设 (一)现状及需求分析 馆藏现状分析 用户需求分析 学科发展研究 信息交流环境 (二)资源建设初步设想
1. 资源现状分析 印本资源 电子资源 中医古籍及国外医学史专著2000余部 外文期刊-3400余种 中文期刊-1400余种 馆藏目录数据库 中外文图书17万余册 一站式整合检索平台 中医古籍及国外医学史专著2000余部 印本资源 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2种 电子资源 WHO出版物 外文文摘事实数据库17个 协和医大博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数据库10个 电子图书 NSTL全国开通电子资源500余种
现状(1):印本资源建设 2000年开始得到NSTL经费支持,期刊品种迅速增长 2010年总计订购外文印本期刊3400余种,中外文图书较大幅度增加 中文印本期刊1400余种,基本收齐国内正式出版的医学期刊 期刊品种数 1997-2009年馆藏外文印本期刊变化情况
现状(2):数字资源建设 订购数据库45个(外文全文数据库15个,外文文摘数据库18个,中文全文数据库7个,中文文摘/引文数据库3个,中文事实型数据库2个),包含外文电子期刊4100余种,其中2000余种同时订购印本刊 可获取外文期刊(含印本、电子、NSTL全国开通、OA期刊)6900余种, 覆盖PUBMED数据库80%以上。 中文期刊覆盖国内生物医学领域期刊95%以上
现状(3):一站式整合揭示 基于MetaLib+SFX 120余个数据库、9000余种中外文期刊 29 29
现状(4):重视知识组织基础研究 医学知识组织 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检索技术 基础词表建设与维护、本体技术, CUMLS 计算机辅助标引技术 文献相关性技术、自动词语匹配机制、全文检索技术 30
词表工具和数据库开发:CMeSH、CBM、 SinoMED平台 1993年研制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 2008年推出SinoMED,整合中文、西文等7个数据库 特色:主题标引、智能检索、结果分析等
资源现状分析 学科分布 语种分布 出版社分布 与出版总量及同类目标机构收藏的对比 使用率(到馆阅览、数据库下载) 质量评估 (IF、二次文献数据库收录) 成本分析(单篇下载成本) 平台功能
馆藏学科与 PUBMED学科分布对比
2. 用户需求分析 方法: 来源: 用户需求问卷调查 近十年文献计量分析 馆藏使用统计 医科院、全国范围(高校、医院、研究机构)(2007、2008) 近十年文献计量分析 1998-2007年医科院作者发表中外文文献(万方、SCIE) 馆藏使用统计 阅览、复印、扫描统计(2006、2007、2008) 来源: 《科研人员文献信息需求特征与馆藏资源保障能力分析 》 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 2008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研究》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 2007
2. 用户需求分析 ①电子资源成为用户使用主体 ②科技期刊依然是最常使用的资源类型 70%以上的用户选择数据库检索和网络免费资源检索 委托朋友、论坛求助、全文传递、向作者索取、到馆查阅等作为补充方式 ②科技期刊依然是最常使用的资源类型 引文分析结果:85% 92% 调查问卷结果: 98%
③医学文献需求年代跨度大 n-2年文献引文需求达到高峰,以后逐年递减。 年代跨度较大,最早1827年。 近16年文献满足90%的引用需求。
④高频使用期刊相对集中 2327种期刊满足90%引用需求, TOP10:
3. 学科发展需求分析 方法: 来源: 《新时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资源建设格局与策略》 NLM long range plan 2006-2016 《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重大专项、前沿领域、优先主题) 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内容的学科分布 来源: 《新时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资源建设格局与策略》
未来20年相关领域发展前景 医院信息系统和卫生保健系统高度发达,电子病例和“病人信息包”日益普及; 随着遗传学和人类基因组学的发展,部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经达到基因水平; 医院信息系统和卫生保健系统高度发达,电子病例和“病人信息包”日益普及; 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公众和患者可以随时获取信息医学知识和健康信息; 人类基因图谱的研究和地区间交流的增多,使全球范围内的医疗息息相关; 信息的数字化出版和搜索方式的变化,改变图书馆传统的业务流程, 随着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需求日益明显,国家医学图书馆必须成为国家级长期保存基地之一,以保证文档的完整性和可存取性。 来源:http://www.nlm.nih.gov/pubs/plan/lrp06/report/planfor20062016.html
馆藏资源建设学科布局 确定本馆资源建设的核心学科 确定本馆资源建设的重点学科 确定本馆资源建设的新兴交叉学科 确定本馆资源建设的学科列表 本馆性质和任务 参照标准工具 《中国图书分类法》、《国家学科分类标准》、《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文献收藏指南》 确定本馆资源建设的核心学科 馆藏文献资源情况、学科发展历程、对整个医学发展的影响力、高校医学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情况 确定本馆资源建设的重点学科 《规划纲要》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内容涉及的学科主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 确定本馆资源建设的新兴交叉学科 学科形成时间
4. 信息交流环境 OA、混合OA、自存档、预印本等新型出版交流模式 生物医学领域资源数量大、类型多样 STM资源电子化出版趋势显著 M占STM37.4% 除电子书刊外,音频视频、实事型、咨询报告、索引名录等类型多样 STM资源电子化出版趋势显著 国际主要STM出版商95%以上P+E出版, 约2%E-ONLY,并且这一比例不断增加(NSTL2009年6月调查报告) A Model for Academic Libraries 2005 to 2025 OA、混合OA、自存档、预印本等新型出版交流模式 ------出自 Global STM publication 2008-2009 ,simba information
受大规模数字化发展影响,近几年国外图书馆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资源数字化浪潮。 STM期刊全部电子化、无印刷版,STM图书基本电子化,教科书POD (2016年,大英图书馆预测) 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图书馆70-80%的经费购买电子资源,目标是全部实现电子化。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新建的工程图书馆规划实现e-only,不常用的纸本刊逐步转移到远程集中存储库,2020年实现馆内无纸本文献。 从“被动尝试”到“主动选择”
Library? or Hub of Learning? or Learning Commons?
“89%的用户从搜索引擎出发查找信息,而只有2%的用户从图书馆网站开始信息查询。” ----- Perceptions of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report (2005)
用户信息利用行为的变化: 因特网已经“成年”。—它不再是一门新技术,已成为绝大多数公众的“标准配置”。高度网络化… 调查发现,现在已到达数字发展时间表的转折点—远离探索而转向创造和大量贡献的转折点。 89%的公众已使用因特网4年以上,1/4已在线10年之久。
(二)医科院图书馆资源建设思路 保持资源优势,发挥国家医学信息资源的战略保障作用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构建多元化资源体系 优化资源结构 加强整合揭示 促进合作共享
1:保持资源优势,发挥国家医学信息资源的战略保障作用 保持优势、特色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加强评估分析,提高资源建设质量 落实E-Only等新型资源的收藏、备份
2: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构建多元化馆藏资源体系 选择性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选择用户使用率高的数字资源 选择未及收藏印本的数字资源 选择科研工具类数字资源 选择音视频类数字资源 选择高质量的回溯数字资源
3:优化资源结构 (1)巩固核心基础收藏 核心基础学科是医学发展的主导、传统和经典学科,包含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35个学科,构成本馆资源建设的核心学科范围 (2)加强重点学科资源收藏 肿瘤学、预防医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等24个学科,往往与国家重大项目需求相关
3:优化资源结构(续) (3)及时补充新兴学科资源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等11个新兴交叉学科 (4)加强薄弱学科资源收藏 药学、环境卫生和公共卫生是目前本馆资源薄弱学科 (6)优化文献类型结构 增加经典图书、专著、会议文献
4:加强整合揭示 整合自身及外部资源 整合资源和服务 升级扩展OPAC 电子和印本 订购、OA、免费 目次、文摘、全文 F1000, related article 、NSTL原文传递 整合资源和服务 馆际互借和原文传递是资源建设的延伸 升级扩展OPAC 读者标签 书评 豆瓣网
5:促进合作共享 依托国家平台深化横向联合 积极推进全院校电子资源共建共享 拓展国内外合作 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观 根据“需求导向、自愿参加、经费分摊、服务共享”的原则,开展院校范围内电子资源共建共享 拓展国内外合作 提高不同地区尤其不发达地区医学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 加强与包括CALIS在内的医学图书馆合作和共享
谢谢各位! 欢迎指正和交流! 医科院图书馆资源建设部 任慧玲 Ren.huiling@imicams.ac.cn 010-52328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