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共享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吴爱华 2008年4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学术英语课程教学资源 分享与交流.
Advertisements

商学院教学办 工作汇报 王景峰 2014年6月25日.
李克东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 主任 教育技术与精品课程及 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 李克东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 主任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程序设计实践》 孙辉 理工配楼104A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李爱玲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献(CASHL)传递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李爱玲
精品课程建设 谢幼如 教授 广东省高校教育技术中心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大学英语精品课程 建设与申报 韩金龙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牛 健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精髓 五个一流! 师资队伍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材建设 教学管理 五个方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为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与网络教学平台交流稿 得实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谢忠杨 2009年1月7日.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自主创业.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计算机应用基础》校级精品课程 崔虹燕 上海立达-台北城市机电与信息学院.
XXXX学院2014年度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1月15日.
迎接全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硕士(MBA)水平评估 工作安排会议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李克东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 主任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所长
2013年度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 ppt宝藏_www.pptbz.com_提供.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教育硕士课程 课程特色 提供具弹性修课组合 配合不同知识背景的学员 融合个人经验及新知识 促进学员专业提升.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上交材料说明 2015年1月23日.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2 认识虚拟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姓 名 出生年月 所在学科 最高学历/位 专业 毕业学校 成果内容 本人业绩 (一)教学内容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精品课程申报与评审.
Tsing UNIS Education Institution Introduction
综合布线技术与实践教程 第九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网络分析 课程网站:
ppt.glzy8.com海量PPT模板免费下载
简介IB和AP.
《机械设计基础》(王军主编)教材配套电子教案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植物资源学 主讲人:王海英 副教授.
北京市外国语学校和外语实验校初中外语 教学改革实验的历程及启示
课程中心 课程中心培训方案 上海泰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简称中国科学E刊)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数据结构》课程简介 李武军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16年秋季.
扁平化精美IT工作实施规划 涛说PPT.
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软件工程系 林 琳.
姓名 Tel: My Skill 技能1 技能2 技能3 技能4 技能5 技能6.
实用网络营销基础 冯英健 2006年8月6日 首页.
《产品设计工程应用》课程 陈兴波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
内容摘要 ■ 课程概述 ■ 教学安排 ■ 什么是操作系统? ■ 为什么学习操作系统? ■ 如何学习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实例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指南.
Environmental Policy Evaluation – Experiences in Germany and Europe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河北大学申请博士生导师 人员基本情况 彩色照片 小二寸 免冠 一、近五年科研项目情况 姓名:张 芳 出生日期: 职称: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中国风背景论文答辩模板 某大学某某信息学院 答辩学生:代用名 指导老师:代用名 答辩时间:201X年1月30日
申请者基本情况 姓 名: 导 师: 学 科: 论文题目:.
申请者基本情况 姓 名: 导 师: 学 科: 论文题目:.
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二期)评估 专项建设项目情况
甘肃农业大学伏羲学者年度考核 伏羲杰出人才 潘晓婷,女,体育教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风险评估专家研讨会 ACCC Workshop: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Risk Assessments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大良红岗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思考 江南大学教育学院 陈明选.
学习数据结构的意义 (C语言版) 《数据结构》在线开放课程 主讲人:李刚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IT审计简介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T审计培训 第一讲.
IT 方法 INTOSAI IT 审计培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共享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吴爱华 2008年4月

主要内容 一、国家精品课程项目规划 二、精品课程的建设 三、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与评审 四、国家精品课程的共享与应用 五、2008年精品课程工作的安排

一、国家精品课程项目规划 1.1 背景 1.2 建设目标 1.3 建设规划

1.1 背景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综合化 信息化 终身化 国际化 大众化 工业化 知识化 全球化

“适应时代发展 推进高等理工教育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1期 背 景 适应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培养一大批实用型人才; 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适应时代发展 推进高等理工教育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1期

1.1 背景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直接背景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 生与师 发展不平衡 重点大学与一般院校、东西部 信息技术的发展  生与师 发展不平衡  重点大学与一般院校、东西部 信息技术的发展  为精品课程的共享提供了可能 大师讲课的记忆

。 1998-2006高等学校学生人数增长 招生数5倍 在校生数3.13倍

教师数增长 2.64倍

1.1 背景 宏观背景的变化对教学改革的要求: 信息化:网上学习 学科综合化:加强基础、教学内容现代化 实用型人才:强化实践 创新型人才:教学方法改革 终身教育:学会学习 ……

1.2 建设目标 整合教学改革成果和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建设网络化学习条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促进地方和高校对教学工作的投入; 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

1.2 建设目标 ►►形成优质资源库和国家精品课程体系 ►►不仅仅是评奖

1.3 建设规划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3-2007年1000门课程; 质量工程: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2006-2010年再建设3000门课程 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量大面广的专业课为主 建设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 10万/门课

1.3 建设规划 2008-2010国家精品课程分学科配额表(本科) 4000门配额表 学生数、专业点数、优质资源基数  学生数、专业点数、优质资源基数 11个一级学科、77个二级学科 随申报情况微调 教指委的统筹作用

二、精品课程的建设 2.1 建设标准 2.2 建设重点 2.3 精品课程与教学改革

2.1 国家精品课程标准(本科) 一流的师资队伍 一流的教学内容 一流的教学方法 一流的教材 一流的教学管理

本科精品课程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教学队伍 20分 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1-3教学改革与研究 教学内容 24分 2-1课程内容 2-2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条件 3-1教材及相关资料 3-2实践教学条件 3-3网络教学环境

本科精品课程指标体系(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教学方法与手段 18分 4-1教学设计 4-2教学方法 4-3教学手段 教学效果 5-1同行及校内督导组评价 5-2学生评教 5-3录像资料评价 特色及政策支持 特色     40 学校政策支持 30 辐射共享   30

指标体系 定量+定性 前5部分100分*80%计入总分 特色部分100分*20%计入总分

2.2 建设重点 2.2.1 教师队伍建设 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应是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课程管理能力、在全国同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教授来担当,并能够通过自身的组织和协调,把科研优势转换为教学优势。 为了保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要培养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作为梯队。组建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要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研究。

2.2.2 教学内容 认真研究课程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考虑课程体系的衔接,做到内容的基础性、先进性、科学性,很好地处理经典与现代、新与旧的关系; 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实践动态,更新并充实应用案例的内容; 实验课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关系处理得当,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3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重视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信息技术的应用:将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 实验指导、实践教学、参考文献目录等内容信息化。

2.2.4 教材建设 采用能反映课程主讲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该课程教学特色的优秀教材 注意吸收借鉴国际国内同类型优秀教材的成果 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

2.2.5 教学条件建设 实践教学条件:对包含实验教学内容的课程,学校须大力推进实验教学形式和内容改革,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为本科生参与与课程有关的科研活动提供条件 网络教学资源:运行良好的课程网站

2.2.6 教学管理 课程所在学校须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 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与指导创建精品课程

2.3 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以“学”为中心的方法改革:兴趣,目标趋动,问题导向……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做中学” 更加面向需求的课程体系 国际化

三、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与申报   3.1 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 3.2 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

3.1 国家精品课程评审 I.评审程序: 网络上初评:确定入选的80% 会议终审:确定20%(一般2选1)

II.评审原则 网评按二级学科分组,做到小同行评议:专家人数多 分类指导:同组中保证地方院校打分排名第1的课程进入,重点审议占1/2 优先鼓励不同种的课程入选:入选较多的同名课程要避开 保护小学科:不缺门 形成优质资源库和国家精品课程体系

3.2 国家精品课程申报 I.申报办法与程序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指委择优推荐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申报程序:平台和标准微调 教指委的推荐办法:规范

II. 申报建议 研究相关学科的课程配额 研究已经入选的课程 五个一流 突出特色:优势学科的特色课程

四、国家精品课程共享应用 国家精品课程集成系统,该系统预计2008年底试运行 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地方和高校精品课程共享平台

建设成果 2003-2007年已经批准国家精品课程1798门。(普通本科课程1275门、高职高专课程414门、网络课程49门、军队(含武警)课程60门) 2007年评审出本科国家精品课程411门,高职高 专国家精品课程172门,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49 门。军队院校国家精品课程32门。 并由此累计带动起省级精品课程超过6400门。

课程学科分布

北京、河北、安徽、江苏、湖北、黑龙江等省市先后建立了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专题网站,很多高校也建立了专门的精品课程网站 http://166.111.180.5 http://166.111.229.73/courses/ 2007年底上述两个系统点击数超过 2 亿次 北京、河北、安徽、江苏、湖北、黑龙江等省市先后建立了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专题网站,很多高校也建立了专门的精品课程网站

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 日均点击量为20万次左右 http://www.jpkcnet.com

共享系统网站 日均点击量为40万次左右 http://166.111.229.73/courses/

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检查结果

五、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工作安排 5.1 2008年精品课程申报指南 5.2 2008年精品课程主要关注点 5.3 精品课程建设时间节点 5.1 2008年精品课程申报指南 5.2 2008年精品课程主要关注点 5.3 精品课程建设时间节点 5.4 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复核

5.1 2008年精品课程申报指南 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总体安排: 申报条件、申报限额、申报办法、申报时间及材料 5.1  2008年精品课程申报指南 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总体安排:   申报条件、申报限额、申报办法、申报时间及材料 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管理办法(试行) 本科课程名额(省、教指委)及评审指标 高职课程申报要求、名额(省、教指委)及评审   指标 相关表格

5.2 2008年精品课程主要关注点 650门(400+200+50) 制定了《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管理办法》:一门课程只能选择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教指委择优推荐;教指委至多可晚于省级教学行政部门两周开展推荐申报工作 本科与高职高专同步进行 指标体系作了微调 名额分配进行调整 申报时间:省级教育行政部门6月10日前,教指委6月24日前

5.3 精品课程建设时间节点 2月 召开建设工作会 4月 公布申报指南(含11个附件) 5月 确定网评专家规模和形式 5.3 精品课程建设时间节点 2月 召开建设工作会 4月 公布申报指南(含11个附件) 5月 确定网评专家规模和形式 6月 提交推荐公文和申报材料 7月~8月 网上初评 9月底 会议终评 10月~11月 上报公示 12月 下拨经费

5.4 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复核 2003年151 门(本科课程127门,高职高专课程24门) 复核内容 5.4 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复核 2003年151 门(本科课程127门,高职高专课程24门) 复核内容 1.精品课程负责人是否仍承担主要教学任务; 2.教学内容与教材是否得到及时的更新; 3.授课录像是否全程上网 4. 网站更新维护情况、网站点击率、辐射面与共享效果 以及用户反馈意见等情况; 5.学校对该课程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

Thanks ! 谢谢 !Merci ! 预祝各位 在2008年度精品课程建设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