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 等级要求 江苏课标要求 稳态的生理意义 B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必修 3 稳态与环境 第 1 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问题探讨 ——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Advertisements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合理选择饮食.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思考 1、图1和图2中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生存环境有何异同?
淋巴的功能:1、脂肪的主要运输通道.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运 动 生 理 学 主讲:徐芝芳 2010年 2月.
新课导入 图1 图2 1.图1和图2中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州四中 李振庄.
第一章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细胞生活的环境 自主发展 快乐成长 所在知识模块:人教版必修3-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学科:生物 学段:高中
水 肿.
第十单元: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第二十六讲:内环境与稳态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考纲要求 考点梳理 考点突破 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第四十五课时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重难点聚焦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第三章 血 液.
赞美诗 平稳而富饶 我生活在你温暖的怀抱 是你,为我平添物质和能量 是你,吸纳我无尽的烦恼 是你,默默地搭起流通之桥 没有你—— 我——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2004年7月28日下午3时,天气闷热难当。重钢股份公司炼钢厂炼钢炉前温度起码超过100℃
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本章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 2.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3.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二章 动物个体的稳态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江苏省仪征中学.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 克拉玛依市第九中学 李峰之
调查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 成员 母亲 父亲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血液检查化验单 编号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ALT AST GGT TP GLU BUN TG CHOL HDL LDL 谷丙转氨酶
必修 3 第 1 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必修③ 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人体的稳态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无论春夏秋冬,风云变幻 它却总是轻波微澜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 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 它让每一个细胞分享 又靠所有细胞共建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本节聚焦 1、什么是内环境稳态? 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稳态调节的机制是什么?
糖尿病流行病学.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第二十二讲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第二十二讲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回扣基础]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与内环境.
病理生理学 牡丹江医学院 病生教研室.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莆田十三中 张碧霞 生物 必修2 人教版 下学期.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十二讲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学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核心术语——(记准、写准、理解透,把握内涵和外延) 1.内环境(血浆、组织液、淋巴)
学案答案 DDBDA CDCCA CCACC DBBBC DADDD CBCAB.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外液 体液 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细胞外液 体液 细胞内液 无机盐 蛋白质 7.35~7.45.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ATP SLYTYZJAM.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离子反应.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 等级要求 江苏课标要求 稳态的生理意义 B 描述单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描述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概述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其作用;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简述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一、课前基础梳理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其通过细胞膜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2.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1)体液的组成:细胞外液占体液的1/3,细胞内液占2/3。 (2)内环境:人们把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 说明下列各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口腔表皮细胞组织液;红细胞 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细胞 淋巴和组织液。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消化 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循环 呼吸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叫做稳态。 3.稳态的调节机制: (1)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2)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例如,细胞代谢需依靠氧化分解葡萄糖来提供能量,只有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氧含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为这一反应提供充足的反应物。细胞代谢离不开酶,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才能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课堂师生研讨: 1.单细胞如何与环境的物质交换 ?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其通过细胞膜直接与外 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 血浆 细胞外液 组织液 淋巴

3.细胞外液成分 (1) 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无机盐(约1%),蛋白质(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2)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判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4.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理化性质): (1)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的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即溶液浓度越低,溶液渗透压越低。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或缓冲物质对:最重要的是H2CO3/NaHCO3)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ºC左右。

呼吸系统 O2 CO2 消化系统 血浆 组织液 组织细胞 循环系统 淋巴 废物 (内环境) 泌尿系统 5.体内细胞如何通过内环境与个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呼吸系统 O2 CO2 消化系统 血浆 组织液 组织细胞 O2、养料 养料 循环系统 O2、养料 CO2、废物 CO2、废物 淋巴 废物 (内环境) 泌尿系统

6.稳态的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1)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稳态失调: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3)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例如,细胞代谢需依靠氧化分解葡萄糖来提供能量,只有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氧含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为这一反应提供充足的反应物。细胞代谢离不开酶,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才能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血浆pH的调节过程: ①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如剧烈运动后),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 H2CO3分解成水和CO2,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活动将CO2排出。 ②血液中Na2 CO3过多时(吃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过多的NaHCO3通过肾排出体外。

三、拓展联系 1.分析造成人体组织水肿的可能原因还有哪些?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使组织液浓度高 (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 (4)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5)肾小球肾炎,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吸水能力下降 (6)蚊虫叮咬

2. 将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吸水涨破;0.9%;为了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 ,以维持细胞形态。

3.血压、血糖、体温及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

刺激 刺激 血压升高 压力感受器 血管中感觉神经末梢 血压恢复正常 反应 血压降低 心血管中枢 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

出组织细胞(1)+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出肾小球细胞(1) =7层 4.物质运输通过的膜结构问题。 物质类别 转移途径 相关系统 穿膜层数 养料(如葡萄糖) 消化(外环境) →吸收(内环境) →血液循环→组 织液→组织细胞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进上皮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组织细胞(1)=7层 废物(如尿素) 组织细胞→组织 液(内环境)→ 血液循环→泌尿 系统或皮肤→体外 泌尿系统 出组织细胞(1)+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出肾小球细胞(1) =7层

O2 肺泡→肺毛细血管→血液循环→毛细血管→组织液→组织细胞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出肺泡细胞(2)+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出 红细胞(2)+进组织细胞(1)=9层;若被利用+进线粒体(2)= 11层;CO2运输不经红细胞,所以相应减少2层膜 CO2 与O2的转移途径相反

5.“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探究 (1)实验原理:各种生物均具其特定的pH范围——这是保证酶活性的前提,生物组织中 pH之所以维持稳定,与其含有缓冲物质(如人血浆中含HCO 、HPO 等)有关。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 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 pH的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 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2)实验对比分析 ①表示用NaOH对自来 水的处理。 ②表示用NaOH或盐酸 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 的处理。 ③表示用盐酸对自来水的处理。 比较以上三曲线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 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酸碱缓冲物质,从而能维持pH相对稳定。

四、知识结构

五、例题分析: D 1.(10安徽卷)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1.(10安徽卷)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D

2.(10江苏卷)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屎激素释放增加 B

3、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A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B 牛奶喝进胃中 C 注射胰岛素 D 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C

B ABD 课后检测:1. 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 ①   B. ②   C.③   D.④ B 2.图是人体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可以进人A、C、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③ C.血红蛋白属于①的成分 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 ABD

D A 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3.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 A、组织细胞 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 C、各级动脉和静脉 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 A 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C 5.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 5.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 A. 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 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D.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 C C 6.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 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B C 7.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B 8.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 C

B 内环境 细胞 食物 废物 9、下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图,对其正确的叙述是() Ⅰ、 ① 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④ 细胞 O2 ② 外界环境 CO2 ⑤ ③ 废物 ⑥ Ⅰ、 ① 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Ⅱ、 ④ ⑤都必须通过组织液才能完成 Ⅲ、体内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Ⅳ、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A、 Ⅰ Ⅱ B、 Ⅱ Ⅲ C Ⅱ Ⅳ D Ⅲ 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