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美術類型及色彩研究 傳播藝術系 陳美合
研究主題及方法 主題:探討電影美術設計的概念起源、演進風格及未來走向。 方法:以影視美術設計歷史演變的歷程,綜觀影視美術設計的風格及其與造型藝術創作的關係。
影視美術設計的工作範疇 影視美術設計的任務分為四項: 一、 環境造型:場景設計、道具設計、 特殊美術設計 二、 人物造型:服裝設計、化妝造型 一、 環境造型:場景設計、道具設計、 特殊美術設計 二、 人物造型:服裝設計、化妝造型 三、 整體視覺統合 四、 技術製作任務
造型藝術arts plastiques的定義 『造型藝術』起源於古希臘字源πλάσσειν ﹝plassein, « former 造形»﹞ 原本指的是所有立體塑形的藝術,如:雕刻、陶瓷及建築等等。 十九世紀以後泛指所有與〝材料〞 〝造形〞及〝再現〞有關的藝術表現形式 而今攝影、電影及數位藝術創作或實驗藝術都包含在內。
影視美術創作是一種 新類型的造型藝術。 美術設計表現由平面式戲劇布景設計,演變為三維立體的構築式,之後取實景拍攝以降低成本及至二十一世紀初的數位化美術都與造型藝術設計有關。
造型藝術的重要性 未來電影拍攝不一定要鉅資成本作為後盾也不一定要在選定的實景拍攝,然而視覺概念傳達及場景色彩研究將主導整體視覺風格。
以拍攝手法強調美術設計 以小見大的景物細節呈現:景物細節必須與故事情節事件糾葛和人物命運產生不可分隔的聯繫。 透過攝影機的拍攝和表現重點強調,重覆或甚至誇張放大,才能起到刻畫人物,推動情節發展,深化主題,增強環境氣氛的作用。
法國梅里葉可謂電影美術設計之父 1900年他於法國巴黎郊區創辦了蒙特野MONTREUIL攝影棚開始,繼之有許多影片受其風格影響。 從早期被推為特效影片之父的法國梅里葉Méliès於1902年拍攝的《月球之旅》影片開始就強調造型藝術設計。
法國印象派電影1918-1923 片中運用一連串的視覺設計傳達情感與情緒的「印象」表現。 詩意的畫面﹑強烈的表現力﹑以風景或背景作為影片中重要角色或象徵主義的比喻手法。 畫家Auguste Renoir 的兒子尚‧雷諾也創作印象派電影。
德國表現主義風格的影片 Metropolis 1927大都會 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 為了達到表現的目的,形狀被用扭曲或誇大的手法處理。 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 (1919)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 演員則塗上濃妝以慢且迂迴的方式在鏡頭前走位。 最重要的是將所有場面調度的元素皆以圖形的方式彼此互動, 來構成整個畫面。
藝術家投入影視創作行列 Fernand Leger 費爾南德 為投入影視創作的藝術家之一。 風格為大塊明亮色彩、不寫實。
美國好萊塢古典風格形成 三維景幕 典型義大利史詩鉅片的特色 Intolerance 忍無可忍1916,巴比倫皇宮龐大場景。 特洛伊木馬屠城 國家的誕生 1915 D. W. Griffith 木馬屠城 國家的誕生
高科技與影視美術製作 1979年美國影片《星際大戰》中首次運用了計算機技術,體現了盧卡斯想像的宇宙世界,營造場景氣氛。影視美術風格從寫實幻化為超現實的表現形式,影像拍攝主題有更大發揮的空間。 1993年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拍攝了《侏羅紀公園》 創造了一億四千萬年前的恐龍時代,也是畫時代影視美術表現手法的革新性進展。 2010年《阿凡達》
影視美術設計的黃金時期 20年代造型藝術創作者開始從事影視美術設計工作表現風格性特色。 為了降低成本開始運用實景拍攝。
1928年美國實行專業化體制 為電影美術師扮演角色的轉折點 30到40年代為電影成熟時期 聲音和彩色的出現及戲劇式電影的發展 使電影美術師不僅是搭布景 而是要完成多方面的造型設計任務。 30年代“藝術指導”的確立和定位是電影美術師作用的轉折點,包括造型風格在內的全面的造型設計任務。
色彩研究
漢民族色彩傳達 美術場景色彩研究-「青出於藍」 美術場景色彩研究- 以影片《策馬入林》為例,朝代設定於唐末五代故以藍布衫為漢民族服裝之主色調。
結果與討論 1984年中國電影美術學會將美工改為美術,承認電影美術是具有藝術創作和技術製作雙重性任務的造型藝術表現手法。 即使今日數位化時代 ,電腦繪圖永遠不可能取代繪畫藝術,美術設計師必須具備豐富的藝術修養,鑽研藝術史及各年代的藝術表現風格的演變,加以影視基本理論及影視造型創作的設計技巧和能力,訓練扎實高超的繪畫基本功和能力,並將之熟練化,如此才能適應高科技時代新的創作情況。
計劃成果自評 另因本計劃所涉及之領域太廣,在有限時間內無法做更深入之研究,僅以電影美術造型藝術設計應用於影像拍攝的歷史演進做重點報告。至於影片中的設計細節將於日後再做延伸探討。 此成果可提供傳播藝術系學生從事拍攝影片時之美術設計實務學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