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永續發展 4‧3 全球變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風怎樣形成 天氣圖 高、低氣壓 天氣狀況與高低氣壓的關係. 91 年 11 月 6 日 地面天氣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地圖符號:圖例 地圖符號:圖例.
全球環境變遷.
Part4 大 氣 p:148 電子、原子核) 主題20大氣的形成與演化 (1)、原始大氣:主要是 氫、氦、甲烷及氫
環境工程 - 導 論.
臭氧層破洞 學生:陳世銓 指導老師:李順興.
全球暖化 製作人:五年一班 王小明.
何謂溫室效應 一、溫室效應的形成 二、過度的溫室效應 三、溫室效應氣體 四、不同的氣體對於溫室效 應增溫效果的比較: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 主講人 邱志鑫.
溫鹽圖的意義與用途 溫鹽深儀的測量原理.
101學年度全國公私立高中 學科能力測驗模擬考試 (自然科)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全球暖化 Global Warming 黃至賢老師.
全球氣候變遷 (上) 生資系 曾素玲.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科學小遊戲 507第4組 1目錄 2是什麼 3為什麼 4怎麼做 5測驗ㄧ下 6參考資料 製作者:蔡玫萱 報告者:陳思柔.
Weather and Climate天氣與氣候
第5章 5-3 臭氧層.
SVIEW 防藍光電腦熒幕保護片.
F3 Geography Taster.
阿拉斯加州克利夫蘭火山噴發的太空情景. 阿拉斯加州克利夫蘭火山噴發的太空情景 從太空拍攝美麗的巴哈馬群島.
猜猜看下面的圖片是什麼?.
第5章 5-4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
京都議定書 為了抑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防制氣候變遷,聯合國於1992年地球高峰會舉辦
空氣的組成 地球生物活動範圍的氣體俗稱空氣,空氣的密度約為1.32g/L;純淨、乾燥的空氣所含成分如下: 氮 78.08﹪ 氧 20.95﹪
選修部分單元(2)的介紹 天氣與氣候.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虎克定律與簡諧運動 教師:鄒春旺 日期:2007/10/8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議程大綱. 議程大綱 微軟在雲端服務已經耕耘超過15年 Windows Live – 雲端應用的最佳典範.
6-1 元素與化合物 課文重點: 1.化學反應的變化 2.物質的分類.
 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的因應之道.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六9考題(物質循環)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會經由哪兩種作用而循環不已? (10%)
太空 Random Slide Show Menu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S. typhimurium)
雷雨 Thunderstorm
太 陽 的 秘 密 檔 案.
第二單元第1課 世界地理概述 一、海陸分布 (ㄧ)分區: 1.陸地-七(八)大洲 (中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 2.海洋-三大洋
降低或防治水污染 指導老師:林群馨 製作人:李國任.
全球暖化的啟示 第三組 (綠化地球敢死隊).
全球暖化 自然組 第三組 組員:楊凱翔、呂家萱、黃思賢.
天 氣 預 報.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環境篇 Unit_08_聖嬰現象.
Meteorology: study of the atmosphere and its phenomena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人類的石油年代.
八大 行 星 科目 : 常識 年級 : 六年級 教節 : 一節 作者 : 郭雅志 使用方法: 按滑鼠去到下一個項目.
全球暖化 六年愛班 23號 李佳玟.
三、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 (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
體積.
氣候變遷.
我們的太陽系 開始撥放.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細胞.
冷凍空調對環境的影響 臭氧層 破洞 陳柏瑋.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天氣因子 天氣因子 影響天氣的因素 例如氣溫、氣壓、風、雨量和濕度 天氣 某一段時間內 大氣層的狀況.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1.6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
風 風就是流動的空氣 風向: 空氣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 由風向標 量度 2. 風速: 氣壓之間的差異愈大,風速愈高。 由 風速計 量度.
環工二 賴建霖 森林二 王柏堯 財法四 張燁峰 中文二 蔡雅聆
太空 Random Slide Show Menu
海洋篇 Unit_02_洋流.
京都議定書的簡介 參考網站: 地球發燒了! 京都議定書的簡介 參考網站: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永續發展 4‧3 全球變遷

教學流程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 臭氧洞 洋流與聖嬰現象 練習題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

前言 地球環境是不斷變遷的複雜系統,氣 圈、水圈、岩石圈及生物圈彼此互相 牽動。科學家至今仍在努力了解全球 變遷的自然與人為因素;另外,如何 降低或避免人為活動對全球環境的干 擾與衝擊,使其既能滿足現代人類生 活所需,又不影響後代子孫的生存與 發展,需要大家共同積極的參與和 努力。

溫室效應 你是否曾進入過一間透明的建築物參觀美麗的花卉、植物,並發現室內的溫度明顯比室外高了許多?此類建築物稱為溫室,多為玻璃所築成,因透明的玻璃能讓太陽光射入,並保留住部分太陽輻射的反射能量,故使室內變暖。地球的大氣層如同覆蓋溫室的玻璃一樣,使地球產生溫室效應。

溫室氣體 地球溫室效應的主角包括水氣、二氧 化碳、甲烷等氣體,它們吸收了地表 輻射,也維持了地表溫度(如下圖)。

知識快遞之一 會造成地球溫室效應的氣體相當多,包括水氣、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 、氟氯碳化物等。其中水氣對溫室效應的影響雖不容忽視,但大氣中水氣的變化量相當大,較難評估,所以目前討論溫室效應問題時,常以二氧化碳為主。

 二氧化碳是人類排放最主要的溫室氣體,但我們也同時排放其他可以困住熱能的氣體。   大部分二氧化碳可以停留在大氣層50-200年,甚至可永久停留。

保持溫暖 目前全球地表的平均溫度約為15℃,假設沒有溫室氣體的存在,地球將變成平均溫度約僅有-18℃的寒冷世界。

其他星球 溫室效應並不是僅存在於地球,其他星球如金星和火星也有此現象。

水氣 地球大氣中的水氣含量比二氧化碳多,所以水氣在地球的溫室效應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全球暖化問題 1/2 雖然溫室效應可使地表維持一定的溫 度,但當效應過強,將使全球平均溫 度升高、蒸發速率加快、部分地區土 壤水分容易散失,產生沙漠化現象; 兩極和高山的冰層加速融化,以及海 水升溫、體積膨脹的影響,將造成平 均海平面上升,淹沒低窪地區。

全球暖化問題 2/2 溫、寒帶的動、植物棲地必須往更高 處遷移,繁殖和生活週期可能隨之改 變;珊瑚和多種浮游生物也可能因水 溫升高而死亡,進而嚴重影響海洋食 物鏈的平衡。

暖化原因 工業革命以來,大 量燃燒化石燃料, 砍伐森林、使林木 數量減少等,增加 地球大氣中溫室氣 體的含量(如右 圖),也增強了溫室效應, 使得全球暖化的現象更為 明顯。

森林砍伐 森林砍伐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來源。植物腐爛會產生比二氧化碳厲害的溫室氣體-甲烷。因此,森林砍伐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如今已約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五分之一。

全球暖化做的好事 大氣溫度升高,令蒸發率上升,使內陸地區沙漠化加速,沙漠有擴大的危險。 雖然由於溫度升高,有部分動植物會加快繁殖,但整個生物多樣性卻會受到威脅,許多物種則會加速滅絕的步伐。 兩極冰山崩塌,北歐、南美近極地的地方溫度會迅速下降,會嚴重影響當地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的變化。

拖延暖化的腳步 我們可以使用省電燈泡、不用塑膠袋、出國飛機選擇直飛、隨時關閉電腦、多搭公車、多種花草植物樹木、多用可再生能源、少吃牛排、少用化石燃料、少用冷氣等電器用品……等,而最基本的原則就是: 「減少消費、多多分享,活得更簡單!」

素食減碳抗暖化 ~ 2011 [ 全球素食新生活運動 ] 123救地球 愛因斯坦 素食者所產生性情上的改變和淨化,對人類都有相當好的利益,所以素食對人類很吉祥;沒有什麼能夠比素食更能改善人的健康和增加人在地球上的生存機會了。一個只關心自己並視周圍其他生靈毫無意義的人,其生活不會健康和快樂。 具體概述:2006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研究報告《畜牧業長長的陰影》指出: “肉食產品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占全球總排放量的18%,是辦公和家庭碳排(8%)的2倍還多,比交通運輸業的碳排(13%)多將近40%。在其排放的溫室氣體中, 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量的9%,甲烷(主要來源於牲畜的腸胃和糞便)占全球排放量 的37%,氧化亞氮占全球排放量的65%。後兩種氣體的溫室效應分別是二氧化碳的23倍和296倍。" (糧農組織的研究)報告的結論是:"畜牧業很顯然是導致嚴重環境問題的重大元兇之一", “世界上80%的森林砍伐與畜牧業有關,每一秒鐘就有一個足球場面積大小的森林被砍伐用於畜牧。這一事實被形象地稱為‘漢堡吃掉了我們的森林’,一份標準美國飲食(SAD)的代價為55平方英尺(大約5平方米,編者注)的熱帶雨林。"

地球在增溫 從長期的氣溫觀測 資料可以發現,過 去140年來,地球 表面平均溫度有逐 漸上升的趨勢(如 右圖)。雖然地表 平均溫度上升並不表示地球 上每一個地區的溫度都會上 升,但其對環境的影響仍然 存在。

京都議定書 為減緩全球暖化對環境的衝擊,在西元1997年,約一百多個國家簽署了《京都議定書》,希望以具體行動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身為地球村的居民,我們可於日常生活中付諸實際行動,一起為溫室氣體減量而努力。

知識快遞之二 《京都議定書》是許多國家為限制廢氣排放,減緩全球溫室效應,共同發起的 國際行動。期望在西元2012年之前,主要工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西元1990年減少5.2%。

探索活動:大水來了淹哪裡? 1/3 右圖為臺灣地區等高線地形圖, 探索看看海水面很快上升所造成 的影響(假設沒有泥沙隨之沉積): 1.畫畫看,假設當海水面上升50 公尺,臺灣陸地有哪些範圍會 被海水所淹沒? (以左斜線 表示) 100 1000 50 100 100

探索活動:大水來了淹哪裡? 2/3 右圖為臺灣地區等高線地形圖, 探索看看海水面很快上升所造成 的影響(假設沒有泥沙隨之沉積): 2.當海水面上升100公尺,臺灣陸 地有哪些範圍會被海水所淹沒? (以右斜線表示) (註:問題1、2純係假設,目前 一般所談的全球暖化並不會造成 如此大的海水面上升) 100 1000 50 100 100

探索活動:大水來了淹哪裡? 3/3 右圖為臺灣地區等高線地形圖, 探索看看海水面很快上升所造成 的影響(假設沒有泥沙隨之沉積): 3.生活中有許多可以減少溫室氣 體的方法,例如多種植樹木、 以腳踏車或大眾交通工具代步、 節約用電等。想一想,還有哪 些方法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 放量? 100 1000 50 100 100

探索活動答案1/2 答案如右圖左斜線範圍。 答案如右圖右斜線範圍。

探索活動答案2/2 檢舉非法焚燒廢棄物者或排放黑煙的交通工具、不使用氟氯碳化物噴霧產品、支持設置甲烷回收系統、加強太陽能或風、水力等替代能源的相關研發措施。 文茜的世界周報—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

臭氧洞 這是臭氧層 2006 年 9 月的狀況,顏色偏紫的部份就是臭氧層的破洞囉!p.s.肉眼是無法直接看到臭氧層的破洞的噢!

臭氧層 臭氧(O3)是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略帶有淡藍色的氣體,大氣中約有90%的臭氧存在於平流層,而在離地面20到30公里處,為臭氧濃度最高之區域,稱為是「臭氧層」。    其實各地臭氧分布不均勻,而且大氣中臭氧的總含量非常少,尚不到1ppm。

臭氧層破洞會怎樣? 破壞包括DNA在內的生物分子,增加人類 罹患皮膚癌、白內障的機率。 改變氣候、造成溫室效應,間接造成海平面 上升。 失去了臭氧層的保護,地球生物圈將暴露於更多的輻射線下,這可能會造成: 破壞包括DNA在內的生物分子,增加人類 罹患皮膚癌、白內障的機率。 改變氣候、造成溫室效應,間接造成海平面 上升。 植物生長遲滯、農作物減產。 動物免疫系統受抑制。 破壤自然生態的平衡。

知識快遞之三 臭氧(O3)是一種有毒、略帶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若人體吸入過多將對呼吸系統造成傷害。

氟氯碳化物 人造的化學物質—氟氯碳化物是破壞臭氧的主因,以前常用此物質做為冷媒或噴霧器中的推進氣體。氟氯碳化物進入平流層後會被紫外線分解出氯,氯再將臭氧還原成氧氣,導致大氣中的臭氧含量大量減少。

臭氧洞 科學家指出南極上空的臭氧量,自西元1979年以來不斷減少(如下頁圖),南極上空臭氧變得相當稀薄,彷彿臭氧層破了一個洞,故稱為臭氧洞。 臭氧層「破洞」並非真的破了一個洞,而是指臭氧濃度變得非常稀薄,紫外線毫無忌憚地照射地表。    北半球臭氧層的厚度每年減少4%,而現在大約有4.6%的地球表面沒有臭氧層、成為臭氧層破洞,南極上空則是臭氧被破壞最嚴重的地區 。

臭氧洞示意圖

面對臭氧洞越來越大我們可以怎麼做 不購買以氟氯碳化物發泡劑所製成的紙和塑膠產品。 不用聚苯乙烯泡沫膠製品,包括泡沫填充劑和冷藏箱。 不使用以氟氯碳化物為動力的噴霧式產品,改採分噴霧式包裝產品。 不購買以氟溴烷當推進器的滅火器。 不使用保力龍和泡棉,因其原料含氟氯碳化物,使用完後其廢棄物是永久的公害。

蒙特婁議定書 臭氧洞的問題不容忽視,西元1987年,許多國家共同簽訂了《蒙特婁議定書》,規範各國逐漸減少、最後完全禁用氟氯碳化物。

知識快遞之四 西元1987年,於加拿大 蒙特婁市舉行國際會議,並由全世界26個國家共同簽署的《蒙特婁議定書》,是管制氟氯碳化物之使用的國際公約。

動腦時間之一 《蒙特婁議定書》已經要求簽署國家,在西元1996年完全停產氟氯碳化物。然而,美國國家環境研究中心(NCER)卻預測,大約在西元2040年以後,臭氧總量才能達到西元1980年的濃度。想想看,臭氧的濃度為什麼在氟氯碳化物停產後仍不能馬上恢復?其他還有哪些人為環境汙染也是相同的情況?

動腦時間之一答案 1/2 想想看,臭氧的濃度為什麼在氟氯碳化物停產後仍不能馬上恢復?其他還有哪些人為環境汙染也是相同的情況? 動腦時間之一答案 1/2 想想看,臭氧的濃度為什麼在氟氯碳化物停產後仍不能馬上恢復?其他還有哪些人為環境汙染也是相同的情況? 答:氟氯碳化物會與臭氧產生鏈鎖反應, 在大氣停留的時間相當長(例如CFC- 12約有102年的生命期),故即使不再 生產,大氣中已存在的氟氯碳化物仍 會繼續分解臭氧,只能依賴自然的過 程讓它們逐漸消失,慢慢復原。

CF2Cl2 +太陽光中的uv-c → CF2Cl + Cl 氯原子破壞臭氧後產生一氧化氯: Cl+ O3 → ClO + O2 這個一氧化氯和氧原子經下列反應後, 回復成氯原子:ClO + O → Cl + O2 這個回復而成的氯原子又可以繼續重複 破壞臭氧。根據估計,每一個氯原子在 它的平均壽命之中,約可破壞 十萬個臭氧分子。

動腦時間之一答案 2/2 想想看,臭氧的濃度為什麼在氟氯碳化物停產後仍不能馬上恢復?其他還有哪些人為環境汙染也是相同的情況? 動腦時間之一答案 2/2 想想看,臭氧的濃度為什麼在氟氯碳化物停產後仍不能馬上恢復?其他還有哪些人為環境汙染也是相同的情況? 答:其他如酸雨、水汙染、海洋汙染等也 是相同狀況。人為對自然的影響與破 壞速度很快,可是大自然往往需花費 長久的時間才可能慢慢復原,甚至無 法恢復,故我們日常生活更應謹慎而 行,常懷愛護自然之心。

紫外線指數 由於紫外線過量對人體健康有不良影 響,環保署與中央氣象局提供了每日 紫外線指數預報,由0∼15分成微量級、 低量級、中量級、過量級與危險級等, 數值越大代表紫外線量越多(如下頁 表)。民眾可參考紫外線指數預報, 當紫外線曝晒級數達到中量級以上時, 應確實做好相關的防護措施,或避免 於日照強烈時外出。

紫外線指數的意義

洋流與聖嬰現象

洋流前言 數年前,曾有一艘貨輪在運送球鞋的 過程中,因海浪過大而於日本外海翻 覆;數個月後,在美國西岸的西雅圖 海灘上,遊客撿拾到這次海難中遺落 的球鞋。想一想,是什麼原因讓這隻 遺落的鞋子旅行了數千公里呢?

洋流成因 方向固定的風,長時間吹拂著廣大海 域,可產生較大規模的海水運動,稱 為洋流 。

洋流成因 方向固定的風,長時間吹拂著廣大海 域,可產生較大規模的海水運動,稱 為洋流 。

海洋環流 1/3 例如赤道地區的東風,會將海水往西吹送,遇到廣大陸地後,洋流向南或向北流動,沿著陸地東側形成暖流,把溫暖的海水帶至較高緯度地區。

海洋環流 2/3 在比較涼爽的高緯度地區,洋流則向東移動,然後往南回到赤道,將冷水帶至低緯度地區。

海洋環流 2/3 在此循環過程中,洋流將低緯度地區的能量向高緯度輸送,調節了地球能量的分布,並形成海洋環流的運動模式(如下頁圖)

海洋環流示意圖

動腦時間之二 右圖中,綠色虛 線為北緯40度, 在此緯度上盛行 西風,但等溫線 未與緯度線平行, 例如在西岸20℃ 等溫線向南轉折,以及10℃等溫線向北延伸。想想看,是什麼因素導致的呢?

動腦時間之二答案 1/3 等溫線未與緯度 線平行,想想看, 是什麼因素導致 的呢? 動腦時間之二答案 1/3 等溫線未與緯度 線平行,想想看, 是什麼因素導致 的呢? 答:盛行西風造成 北太平洋洋流 流向北美洲大陸,此洋流遇到陸地後 分為兩支向南、北移動。

動腦時間之二答案 2/3 等溫線未與緯度 線平行,想想看, 是什麼因素導致 的呢? 動腦時間之二答案 2/3 等溫線未與緯度 線平行,想想看, 是什麼因素導致 的呢? 答:向南為加利福 尼亞涼流,將 較冰冷的海水帶至低緯度,使沿岸氣 候較同緯度的北美洲東岸涼爽,這是 20℃等溫線向南轉折的原因。

動腦時間之二答案 3/3 等溫線未與緯度 線平行,想想看, 是什麼因素導致 的呢? 動腦時間之二答案 3/3 等溫線未與緯度 線平行,想想看, 是什麼因素導致 的呢? 答:向北為阿拉斯 加暖流,將較 溫暖的海水帶至高緯度,使沿岸氣 候較同緯度的北美洲東岸溫暖,這 是10℃等溫線向北延伸的原因。

東部黑潮 臺灣附近海域也有洋流運動,且深深 影響臺灣地區的氣候。 東部海域主要受到太平洋大規模環流 的影響,終年有黑潮攜帶著溫暖的海 水北上,臺灣海峽的海流流向則因為 季風長時間的吹送,使夏、冬兩個季 節有不同的變化。

知識快遞之五 黑潮是北太平洋的主要海流之一,寬度約100公里,深度約1000公尺,表面水流快速且波浪起伏,因其水色呈現深藍色而得名。

臺灣海峽夏季流況 夏季西南季風盛行, 熱帶海域的溫暖海水 向北流入臺灣海峽。

臺灣海峽冬季流況 冬季東北季風盛行, 臺灣海峽西側的冷 海水向南流經中國 沿岸,海峽東側則 有黑潮分支而來的 黑潮支流,向北流 經臺灣西部沿海 地區。

動腦時間之三 右圖代表臺灣附近的 海水表面溫度圖。試 根據此溫度資料判斷 何者為冬季?何者為 夏季?並說明海水表 面溫度與洋流間的 關係。

動腦時間之三答案 1/3 試根據此溫度資料判 斷何者為冬季?何者 為夏季?並說明海水 表面溫度與洋流間的 關係。 動腦時間之三答案 1/3 試根據此溫度資料判 斷何者為冬季?何者 為夏季?並說明海水 表面溫度與洋流間的 關係。 答:由顏色對照可以得知上圖 臺灣附近海域的海水表面 溫度均在25℃以上,下圖 臺灣海峽的海水表面溫度 為20℃以下,因此上圖為 夏季,下圖為冬季。

動腦時間之三答案 2/3 試根據此溫度資料判 斷何者為冬季?何者 為夏季?並說明海水 表面溫度與洋流間的 關係。 動腦時間之三答案 2/3 試根據此溫度資料判 斷何者為冬季?何者 為夏季?並說明海水 表面溫度與洋流間的 關係。 答:在夏季,因為南方 熱帶海域的溫暖海 水向北流入臺灣海 峽,所以海水表面 溫度較高。

動腦時間之三答案 3/3 試根據此溫度資料判 斷何者為冬季?何者 為夏季?並說明海水 表面溫度與洋流間的 關係。 動腦時間之三答案 3/3 試根據此溫度資料判 斷何者為冬季?何者 為夏季?並說明海水 表面溫度與洋流間的 關係。 答:冬季臺灣海峽西側的冷 海水向南流經中國沿岸, 因此海水表面溫度較低, 但海峽東側則有黑潮, 故溫度仍維持在25℃。

烏魚簡介 烏魚也就是在正鰡魚,學名Mu-gil Cephalus Linnaeus,每年冬至前後是烏魚產卵的季節,產卵期的烏魚對海水的溫度及言度特別敏感,冬季一來臨,隨著氣溫與海溫的下降,西北太平洋的烏魚群會結隊南下,尋找適宜產卵海域。一般而言,最適宜烏魚產卵的水溫攝氏21至20度鹽度是千分之三2.5至三3(海水正常鹽度是千分之三五),因此當十二月份天氣轉冷後,烏魚常沿台灣西岸近海回由南下,為本島漁民帶來可觀財富。

海洋大氣交互影響 大氣與海洋雖然是地球上不同的系統,但兩者並不是各自獨立的。 一方面大氣環流驅使海水運動; 另一方面,海、氣之間也不斷的交換熱量,如此調節了地球的能量分配,也影響了全球氣候的變化。

生物適應 各種生物長久以來的生活型態已適應當地氣候及環境,若遇到異常天氣時,可能無法立即因應環境變化而受到威脅,近年所熟知的「聖嬰現象」就是一例。

正常年 1/2 一般情況下,太平洋赤道附近地區盛 行東風,將東太平洋表層溫暖的海水 往西吹送,較深層的冷海水則向上湧 升,造成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層水溫西 高東低。

正常年 2/2 海洋與大氣間的能量不斷進行交換, 西太平洋的暖海水加熱低層空氣,使 空氣上升形成低氣壓,大氣變得較溫 暖潮溼;東太平洋的冷海水讓低層空 氣氣溫降低,氣流下沉形成高氣壓, 大氣較為乾燥(如下頁圖) 。

正常年大氣環流示意圖

湧升流 太平洋東側的湧 升流會將海底豐 富的營養物質帶 至表層,形成南 美洲 祕魯外海極 佳的漁場,每年 漁獲甚豐。

聖嬰 然而,在聖誕節前後,祕魯沿海一帶漁民會發現附近海域水溫較平常高一些且漁獲量減少,漁民利用這段時間保養漁具,待水溫回降時,才又出海捕魚,這種現象每年大約會持續數星期至1個月 或更久,當地人將此現象取名為「El Niño」,是西班牙語,具有「聖子」和「聖嬰」的意思。

聖嬰現象 大約每隔2至7年,祕魯外海海水溫度升高的幅度特別大,而且影響範圍更廣、時間更長,此現象後來廣泛引起科學家的注意,而以 「聖嬰現象」來代表東太平洋赤道地區的表層海水,持續數個月溫度發生異常升高的現象 (如下頁圖)

聖嬰的影響 過去一百年來聖嬰現象共發生24次,規模有強有弱,規模強的聖嬰現象會造成全球性氣候型態大幅度改變。 其中以1982-1983 年及1997-1998 年的海溫變化最大,號稱是世紀超級聖嬰,也導致嚴重的災害。 1982-1983年那次西太平洋區之東南亞國家和澳洲發生嚴重乾旱及衍生而出的火災,東太平洋區之美洲國家受損於水患,除了二千條人命的死亡,財物的損失達到 130 億美元之鉅。

聖嬰年大氣環流示意圖

聖嬰現象災害 1/2 聖嬰現象發生時, 盛行東風會大規 模的減弱,連帶 著湧升流也有減 弱的現象,西太 平洋上層的溫暖 海水重新分布,甚至往東太平洋移動,影響了赤道附近原有的洋流循環,使得東太平洋表層海水溫度升高許多。

聖嬰現象災害 2/2 並造成西太平洋 的降雨區逐漸向 東移動,東太平 洋地區氣候變得 潮溼多雨,這種 現象若持續數個 月甚至更久 ,可能造成全球水資源分配改變,進而發生嚴重的水災與旱災,影響農漁牧業及自然生態 。

反聖嬰(La Niña)現象 聖嬰現象結束後,東太平洋赤道地區的較深層海水再度湧升,使祕魯外海海面恢復為較低溫,但有時此降溫過程,反而使表面海水異常低溫,造成氣候狀況與聖嬰現象相反,亦可能造成嚴重災害。

科技與環境 科技發展豐富了人類的生活,但資源的不當開發、土地的過度利用,以及大自然週期性的演變,都會影響環境,有時甚至造成居民生命與財產的損失。 例如臺灣近年來的山崩、土石流及洪水事件。此外,各種人為汙染也可能藉由大氣環流與水循環干擾生態,甚至造成全球環境的危機,例如酸雨、溫室效應與臭氧洞問題。

只有一個地球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需要人人共同努 力,才能擁有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 追求人類的永續發展。

83年臺北 地球的大氣層有增溫的效應,與人工的玻璃溫室相似。下列那個圖形較能合理的表示這種現象?( :地球輻射, :太陽輻射) (A) 地球的大氣層有增溫的效應,與人工的玻璃溫室相似。下列那個圖形較能合理的表示這種現象?( :地球輻射, :太陽輻射) (A) (B) (C) (D)

83年臺北 地球的大氣層有增溫的效應,與人工的玻璃溫室相似。下列那個圖形較能合理的表示這種現象?( :地球輻射, :太陽輻射) 地球的大氣層有增溫的效應,與人工的玻璃溫室相似。下列那個圖形較能合理的表示這種現象?( :地球輻射, :太陽輻射) 答:溫室效應是太陽的能量能穿過大氣, 但大氣卻保留地面反射的能量。故 答案選C。

85年南五專 溫室效應增強主要是由於哪兩種氣體遞增所造成的? (A)氧、二氧化碳 (B)乙烷、氧 (C)臭氧、二氧化碳 (D)甲烷、二氧化碳

85年南五專 溫室效應增強主要是由於哪兩種氣體遞增所造成的? 答:全球暖化主要由二氧化碳和甲烷含量 增加造成。 答案選D。

86年臺北 目前已知南極上空的臭氧層逐漸減少,使抵達地表的紫外線增加,下列哪一項敘述符合事實? (A)臭氧集中在對流層內 (B)紫外線的增加,會使地球提早進入另一個冰期 (C)臭氧濃度減少,不會傷害地面上的生物 (D)陽光中的紫外線,大部分在臭氧層被吸引

86年臺北詳解 目前已知南極上空的臭氧層逐漸減少,使抵達地表的紫外線增加,下列哪一項敘述符合事實? 答:臭氧集中在平流層,選項A錯誤。 紫外線與氣溫無關,選項B錯誤。 臭氧減少,會使紫外線增加,危害生 物,選項C錯誤。 紫外線多在平流層被臭氧吸收。 答案選D。

4‧3 全球變遷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