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Advertisements

声 和 光.
神奇的眼睛.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的矫正.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4.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第三章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透镜及其应用 河源源城区一中:陈伟平.
第四节 相对眼镜倍率.
   探 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眼睛和眼镜.
四、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仪征市第四中学 孙延新.
一、凸透镜成像 【观察】 透过下面两个凸透镜看到的不同情景 【思考】 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像的差异?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知 识 管 理 归 类 探 究 当 堂 测 评 分 层 作 业.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 大连市第76中学 金颖.
 光学复习 应注意的问题  ---与之相对应的课标要求 青铜峡三中 路遥.
第5课时 透镜及其应用 豫考解读 豫考探究 考点聚焦 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桂平市大湾二中.
呼和浩特地区 物 理 第4讲 透镜及其应用.
初中物理专题系列 专题4:光学实验探究题(1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
视觉.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 邻水县袁市中学 鄢斌.
第五节: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 (第四课时)
生活中的透镜.
《光的折射 透镜》复习 新市中学 刘继国
平面镜成像2.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第二节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一、凸透镜成像 【观察】 透过下面两个凸透镜看到的不同情景 【思考】 是什么原因影响了凸透镜所成像的差异?
光现象专题 郭成云.
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稿 XX中学:XXX.
第7节 神奇的“眼睛”.
镜子 玻璃板 倒影 光亮的金属 平静的水面. 镜子 玻璃板 倒影 光亮的金属 平静的水面 第三章 光现象 四 平面镜.
中考复习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5.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盛水的烧瓶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第五讲 透镜及其应用 复 习 课.
神奇的蜡烛?.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主题 知识点 要求 透镜及 其应用 凸透镜、凹透镜的结构特点,焦点和焦距的概念 透镜对光的作用,会画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透镜及其应用.
光的折射 欢迎.
励才实验学校 柳美玲.
眼睛和眼镜. 眼睛和眼镜 3.人眼的成像原理是什么?是否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一、眼睛 1.眼睛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2.从成像的角度人眼可简化为哪两部分? 3.人眼的成像原理是什么?是否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眼睛与眼镜 明光市司巷中学 王宗伟.
眼睛和眼镜.
四.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 u=2f f<u<2f u>2f f<u 复习回顾 当 时,成倒立的等大的 像。
四、眼睛和眼镜.
复习练习: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 u>2f 实 f<u<2f 实 虚 u<f 当 时,成倒立缩小的 像。
4.6神奇的眼睛.
4-6 神奇的眼睛 福州市第七中学 鲍飞虎.
课题: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 杨芳 2009 年11月18日.
2012届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课件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期末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
显微镜的组装 Assemblage of microscope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八年级《物理》上册 眼睛和眼镜 沂江中学 刘嫦娥 .
2016中考复习 物理 第4讲 光现象 考点一 光的直线传播 考点二 光的反射 考点三 平面镜成像规律 考点四 光的折射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一部分 夯实基础过考点 第 5 讲 透镜及其应用.
三条特殊光线 温故知新 1、 通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改变。
f<v<2f v=2f v>2f u<f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等大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不成像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透鏡種類 可分為兩大類 凸透鏡(匯聚光線) 凹透鏡(發散光線) 照片 透鏡上下兩端的形狀 尖 → 凸透鏡 平 → 凹透鏡 凸 透 鏡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目标 一、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了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三、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养成积极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习惯。

检测预习 交流展示 、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实验装置

(1)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上:_________________。 光源、凸透镜、光屏 设计实验 2、实验时应怎样放置器材? (1)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上:_________________。 光源、凸透镜、光屏 (2)调节光源、透镜、光屏的____,使它们的____大致在_______。 高度 中心 同一水平高度的一直线上 使光源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几个物理名词 u 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物距( ) 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像距( v ) v u F1 F2 f1 f2

凸透镜成像规律 大于2倍焦距 倒立、缩小、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等于2倍焦距 倒立、等大、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于2倍焦距 大于1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不 成 像 等于1倍焦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 正立、放大、虚像 小于1倍焦距

一、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距 像 的 特 点 像距 应用 比较uv 正倒 大小 实虚 位置 u>v 倒立 缩小 实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 的 特 点 像距 像或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应用 比较uv 正倒 大小 实虚 位置 u>v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u>2f 两侧 v=2f u=v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两侧 v>2f u<v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两侧 投影仪 u=f 不 能 成 像 u<f 放大镜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实像, 物距小于焦距时成虚像 随着物距减少, 像距增大,像变大 交流与合作 1.凸透镜成像时,什么情况下成实像?什么情况下成虚像? 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实像, 物距小于焦距时成虚像 2.凸透镜成实像时 ,随着物距减少,像距怎样变化?像又怎样变化? 随着物距减少, 像距增大,像变大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分界点: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的变化:实像与物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的变化:虚像与物同侧正,物近像近像变小

检测预习 交流展示 放大镜应用了哪种规律?生活中应用放大镜的实例。

放 大 镜 1.放大镜实质就 是一个凸透镜 2.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正立、放大的虚像。

原理 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从放大镜观察到物体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体在放大镜的同一侧,放大镜距离物体越近,得到的像就越小;反之越大。 成像特点

小结: 4、成实像时,u越小,v越大,像越大。物距越小像越大。(物近像远,像变大) 1、虚实像的分界处是u=f处, 一焦分虚实 3、虚像同侧正(正立)实像异侧倒(倒立) 4、成实像时,u越小,v越大,像越大。物距越小像越大。(物近像远,像变大) 5、成虚像时,u越小,像越小。物距越小像越小。

请你选一选! 应用 设计 课题 1、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寻那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位于凸透镜前15cm处时,光屏上得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倒立放大的像 预备 实验 10 5 论证 D 口诀 练习 拓展 挑战 返回 结束

2、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应用 设计 2、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30 cm B、15 cm C、10 cm D、5 cm 课题 预备 实验 10 A 5 论证 口诀 练习 拓展 挑战 返回 结束

3、使用投影仪时,要增大银幕上的画面,投影仪应 银幕,同时镜头应 投影片。(选填“远离”或“移近”)

小明同学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用书本挡住了部分凸透镜,你认为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一半呢还是完整的?你准备如何验证你的想法呢? 运用与挑战 : 应用 设计 课题 小明同学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用书本挡住了部分凸透镜,你认为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一半呢还是完整的?你准备如何验证你的想法呢? 预备 实验 10 5 论证 口诀 练习 拓展 挑战 返回 结束

(1)f=20cm u=30cm 则v在什么范围内? (2)f=15cm u=40cm 则v在什么范围内? (3)f=10cm u=6cm 则v在什么范围内? (4)在光具座上,光源对准零刻度线,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放在30cm的刻度上,则光屏在什么位置可以看到怎样的像?若将透镜移至20cm处,则光屏在什么范围内可以找到像?

巩固练习: 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CM处,使在光屏上出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则该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6CM B.8CM .C12CM D.18CM A

作业: 课堂作业:p72页1、2、3、4、5题。 导学(预习):a、眼睛成像原理、近视和远视原理、怎样矫正?眼镜的度数怎样计算?b、照相机是哪种原理应用? c、显微镜和望远镜工作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提升:教师的收获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