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報告人:張之凡 組員:蕭詠泰、林辰祐、彭嘉林、莊馥毓.  康德,德國唯心主義 ( 觀念論 )  黑格爾,唯心論  費爾巴哈 ( 黑格爾左派、青年黑格爾派 ) ,唯物 哲學 ( 舊唯物主義 ) 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主義 ( 辯證唯物論、 新唯物主義 )
Advertisements

第十一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下). 第二節社會變遷  戰後台灣的人口變遷 年代人口數(單位:萬) , , , ,150.
1 專利師考照班 師資介紹 高苑科技大學 研究發展處 專線服務電話 陳小姐 校內分機 1701.
第六章 太陽帝國下的臺灣 第二節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APEC組織架構圖 APEC經濟領袖會議 (AELM) 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 (ABAC) APEC年度部長會議 (AMM) 專業部長會議
日治時期 農業經營.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台灣網路銀行網站之現況與比較 指導老師:吳有龍 A 曾馨慧.
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課程分流模組 育才分流 學術型 實務型 基礎課程 民商法組 刑法組 公法組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勞委會乙級證照項目(環境與安衛相關科系)
台灣國家公園巡禮 製作:翁顗棋.
17 類別資料的分析  學習目的.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單元四 日本統治下的臺灣 第1課 悲壯抗日史 第2課 殖民的社會 第3課 經濟與產業發展.
綠色旅遊 Green tourism 在台灣的趨勢與導遊發展
第五單元 東瀛來的統治者 第二課 日治時代的經濟發展.
國立交通大學 蘭州大學 大陸姐妹校介紹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文官總督時期(1919年~1936年) 文官總督的設立前因:A大正民主時期,日本內閣改組 B. 美國 總統威爾遜的十四點宣言(民族自決)C
台糖公司97年新進人員甄選 訊息 項 目 內 容 備 註 甄選職位類別 詳見簡章 錄取名額 38人 報名日期
第十二章台灣的建設與成就.
第九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下).
使用電子資料庫 搜尋臺灣史關鍵字.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服務據點 台北總部: 325人 台北承德訓練中心 (含桃園教室):22人 中區服務處:37人 南雲推廣組:6人 台南服務處:13人
文學院、管理學院、海科院 暨各系所 及通識教育中心
李紹唐 頁眉 1982年12月28日-2000年4月30日,在IBM臺灣地區分公司服務17年半,連續10次獲得IBM百分俱樂部獎,此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2000年5月1日-2003年6月8日,擔任甲骨文臺灣地區分公司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 獲Oracle 2次亞太最傑出表現獎 2003年6月9日-2005年10月16日,擔任北京甲骨文軟體系統有限公司華東暨華西區董事總經理一職.
服務據點 台北總部: 325人 台北承德訓練中心 (含桃園教室):22人 中區服務處:38人 南雲推廣組:6人 台南服務處:12人
越南現況資料.
中研院誠徵博士後研究員 一、基礎方面的研究: 二、應用方面的研究: 三、資格: 四、意者請備履歷、自傳及論文於104年06月30日前
日治時代的社會變遷 社會的除舊布新 製作者:何宛蓁.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本章結構  市場與產業  產品的性質與市場或產業的範圍  產業與市場的分類  產業結構 陳正倉 林惠玲 陳忠榮 莊春發 著.
服務據點 台北總部: 333人 台北承德訓練中心 (含桃園教室):23人 中區服務處:36人 南雲推廣組:5人 台南服務處:12人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經濟學 學經濟.
圖3-1 人力資源規劃之基本模式.
Dr. Rational You IEK/ITRI 2002/03/01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股票選擇指南-SONY 鄭惇伊 林佩儀 黃馨玫.
人類的石油年代.
森永概述 承沚.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三福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季法人說明會 第三季法人說明會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中國近代史( ) 圖表分析.
SUPER ULTRASONIC CO.,LTD
師大 KSP 操作手冊.
台北市蘭雅國小 台北市OpenID/SSO單一簽入系統
機綠. 在這綠色老屋 碰撞出更多 人與人相遇的機 率 綠.
服務據點 台北總部: 326人 台北承德訓練中心 (含桃園教室):24人 中區服務處:36人 南雲推廣組:4人 台南服務處:12人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桃園鐵路地下與高架化 ~引起的問題爭議不斷 ~.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研究機構新聞稿揭露2012Q3智慧型手機出貨佔量比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主題研究架構.
NewsWeek No.2 人權修法懶人包 配合高中公民第1冊第3章.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第三節經濟發展(一) 日治時期有益經濟發展的十大措施 維持治安 規劃並建設水利設施 健全行政機構,維持政策的一貫性與執行效率 開發電力 建設交通 創辦學校以提高勞動力的教育水準 建立健全的貨幣與銀行制度並統一度量衡 改善公共衛生並消除吸鴉片陋習 整理地籍並確立財產權 引進並改良農產品品種

日治初期,總督府著手進行土地調查、整理大租權、改革田賦制度、創設台灣銀行、改革金融制度、統一度量衡、改善交通運輸、推行專賣制度、確立振興糖業政策等,從而完成台灣資本主義化的「基礎工事」 「農業台灣,工業日本」 1930年代起,為配合日本經濟發展和政軍侵略擴張之需,總督府進一步推動台灣之「工業化」,以作為軍需品和生產基地和南進的補給基地

改善土地制度 土地調查 總督府於1898年發布「台灣地籍規則」、「台灣土地調查規則」,全面實施土地調查與整理工作 調查結果後,確切掌握耕地田園面積,亦因明瞭地理情形,獲得治安的方便 林野調查與整理 為確定林野的官有及民有權,總督府於1910-14年及1915-25年間展開林野的調查與整理 調查結果後,確定林野的所有權,明定境界

改革貨幣和度量衡制度 改革貨幣 1897年,日本政府公布貨幣法 1899年,創立台灣銀行。至1904年7月,禁止使用銀圓。1911年起,實施貨幣法,至此台灣幣制完全與日本合一 改革度量衡制度 1900年,總督府發布「台灣度量衡條例」;翌年正式實施 1906年4月起,將新度量衡器的製造、修理和販賣一律收歸官營

交通建設 郵電的整備1900年代初年全台已設有百餘個郵電局,貼2分錢郵票,信件便能送達日本及台灣各地。另亦開辦一般電話業務 鐵路的增築:1908年,完成基隆到高雄的縱貫鐵路,長度為400公里,工程費2,880萬圓 公路的修築:1905年已完成各式道路約9,500公里 港口的整建:新整建基隆、高雄兩港

高雄港 資料來源:張之傑等,1991,20世紀中國全紀錄,頁1004,台北錦繡

日治時代,透過保正號召百姓踴躍參與殖民政府發起的建設。 圖為整修縱貫公路,不分男女老少義務投入公路修築的行列 資料來源:經典雜誌23,頁30,2000.6

人口調查 問確實掌握台灣人口實況,總督府於1903年公布「戶籍調查令」,進行戶口調查之準備 1905年10月1日起三天實施第一次臨時台灣戶口調查,動員工作人員多達7,405人,經費185,840圓,為台灣史上首次正式的人口調查 調查結果,總人口數約304萬人,其中,台灣人約298萬人,占97.8%,日本人約57,000人,占1.9%,其他外國人約1萬人

農業為主的產業發展 日治之初,總督府確立「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基本經濟政策,將台灣當作熱帶經濟作物和糧食的生產地 1900前後,總督府即積極研究台灣的農業,制定與農業有關的各項法規、設立農業研究機構、創立新農業組織、興修水利工程等 日本統治台灣,致力於改革農業,促進農業發展,建立以農業為主的殖民資本主義經濟

日本治台後,希望台灣成為日本的「米倉」,因此將黏性較高的稻種移植台灣,稱為「蓬萊米」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1991,發現台灣,頁228,台北天下

農業台灣、工業日本 資料來源: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2000,珍藏20世紀台灣,頁238,台北時報

台灣的綠色革命 設立農業研究機構 創立新農業組織 興修水利工程

設立農業研究機構 1896年9月,首先在台北城內設試作場,為農業試驗機構之濫觴。1899年9月,改制為台北縣農業試驗場 1903年,新設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下設種藝部各部,進行農業改革的各項實驗研究,為台灣農業科學研究和推廣的中樞機構 各廳亦分別設立農事試驗場。這些機構具體提供優良新品種、新的有機化學肥料及教導新耕作技術等

創立新農業組織 1900年9月,台北縣三角湧(今三峽)首先成立農會,為自發性農民團體之發軔 其後,各地農會陸續成立,至1908年,全台已有16個農會 農會與當地農事試驗場密切配合,推廣新品種和新農業技術、灌輸農民農業新知、統購肥料和新品種,以及辦理貸款等

興修水利工程 總督府將水利開發視為當務之急。1901年,公布「台灣公共埤圳規則」,在各地成立「公共埤圳組合」,進行舊有的埤圳改良工作 另一方面,總督府積極興建官辦水利工程。1908年起,以18年為期,於全台進行14處埤圳修築工程,先後完成桃園大圳等工程 1920〜32年間興建嘉南大圳,其上源珊瑚潭為台灣最大的人造湖 其影響為耕地面積和水利灌溉面積不斷增加,結果促使園地水田化、二期稻作水田及稻作產量增加

日本興修嘉南大圳 資料來源,少年台灣1,頁28,2002.6

參考、延伸閱讀資料 丘為君、張運宗,2003,走入近代中國,台北五南 張勝彥等,1996,台灣開發史,台北空大 黃秀政等,2002,台灣史,台北五南 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2000,珍藏20世紀台灣,台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