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中國的環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DESIGN REINVENTED 張婷. DRAIN COVER + = 百葉窗的構想加上邊邊做成斜的設計 , 讓雨水更容易集中不會 淤積在路邊 , 行人或自行車在靠路邊行走時也不會出現鞋跟或 輪胎卡在水溝蓋的情況 。
習作1-2 題目+解答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 黑龍江哈爾濱開發區 霧淞 黑龍江省爾濱市聖索菲亞大教堂 東北馬扒犁.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 土地資源 水資源 林業 第 6 章. 土地資源  意義 : 提供農業生產的基地  土地資源有限 : 每人平均可耕地面積 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一半 各國人均可耕地面積比較表.
第 11 章中國區域概述 第一節 中國的地理區 第二節 中國的三大經濟地帶. 第一節 中國的地理區 中國地理區的劃分 中國地理區的區域特色.
第 5 章 中國的都市.
甲. 選擇題 B D D B C B C A.
居民與長江的經濟對話 ■瞭解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區別 ■認識中國的六大地理區 ■知道中國的主要河川 ■認識長江流域的自然環境
小學六年級 常識科 香港環境問題 ~ 廢物污染.
★-光之魔術系列-★ 消失的硬幣 ~只要一杯水,硬幣就可以變不見~ 主講人》 清大物理系 戴明鳳 教授 清大科普團隊製作.
试 卷 讲 评.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簡稱:三峽工程.
學習重點 中國水資源分布與調節 三峽水利工程及其問題 西北土地退化及其治理.
坪石天主教小學 專題研習報告 黃河與長江的比較 李麗娟 製作日期:2008年5月.
第一節 三峽大壩 第二節 南水北調工程 第三節 乾旱區沙漠之治理 中國水資源分布圖
长 江.
河流及其流域.
習作1-1 題目+解答 秦嶺古棧道 秦嶺.
習作1-1 題目+解答 秦嶺古棧道 秦嶺.
中国地理.
第 十二 章 水 文.
Unity3D.

資料來源:康軒出版社教學光碟.
單元五 水文 2010 地理 小明.
古文閱讀 – 像虎伏獸 明 劉基 組員: 5號江依倫 6號江若薇 12號張珉芫 32號蔡燕如.
■認識中國的地形特徵 ■ 認識中國的地形分布 ■認識中國的海岸與島嶼.
第二課 華中地區— 中國經濟核心地帶.
森森不息- 愛林、保林、護林宣導 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國立交通大學 蘭州大學 大陸姐妹校介紹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第5章習作 水 文.
中國環境問題 荒漠化.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埤塘之水資源與防災功能定位與應用 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 簡傳彬 博士 民國102年6月5日,土木館五樓 埤塘的功能定位 水資源調配
第四章 生產理論 1.生產函數 2.生產期間 3.總產量、平均產量與邊際產量 4.等產量線 5.最適要素僱用量 6.規模報酬.
今日香港 生活素質 探究議題 「雙非」兒童問題.
南亞地形圖 單 4 元 亞洲(二)──南亞、中亞與西亞 社會學習領域 投影片 16 配合社會(五) 三上地理 4 ─ 1.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資源未來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第07章 台灣降雨長期變為化對水資源之衝擊 楊棋明 博士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研習題目 蘇門答臘西南地震.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雷雨 Thunderstorm
第二單元第1課 世界地理概述 一、海陸分布 (ㄧ)分區: 1.陸地-七(八)大洲 (中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 2.海洋-三大洋
學這些有什麼好處呢? 為了把資料作更客觀之總結描述或比較多組資料。總而言之,就是要找出一個數能代表整組數據。
降低或防治水污染 指導老師:林群馨 製作人:李國任.
第一節 臺灣的水平衡 第二節 臺灣水資源的利用與問題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機會成本知多少 機會成本的定義 1.
高山草原生態系 分布於臺灣3000公尺以上高山,如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雪山山脈 分為玉山箭竹草原,高山芒草原及兩者混生林三種
北部整體概況 東北 華北 秦嶺 淮河 1.位置: 、 以北 3.氣候: 帶季風 4.產業:a農業→ 田 b工業→ 工業→轉型中 2.北部地區
規模經濟 定義 原因.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三、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 (Bryce Canyon National Park)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06/09 DDos 異常事件報告.
聖地的位置.
機綠. 在這綠色老屋 碰撞出更多 人與人相遇的機 率 綠.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天氣因子 天氣因子 影響天氣的因素 例如氣溫、氣壓、風、雨量和濕度 天氣 某一段時間內 大氣層的狀況.
10328: Coin Toss ★★★☆☆ 題組:Problem Se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桃園鐵路地下與高架化 ~引起的問題爭議不斷 ~.
第一單元 宇宙中的地球 1.6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
環工二 賴建霖 森林二 王柏堯 財法四 張燁峰 中文二 蔡雅聆
自來水系統 生科、航太、機械、通訊及研發 自來水 下水道系統 循環水 總用水量 光電及半導體產業 污水處理廠 排放140640
第6課 資源問題與環境保育對策 一、水資源 (一)整體問題:不足、時空分布不均 (二)分區問題: 1.季風氣候區: (1)問題: a.水汙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7 章 中國的環境

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是世界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由於其工程之龐大與移民及環境效應,引發國內外許多討論與爭議,至今雖已完工營運,但其環境效應仍值得進一步探究與關注。

長江小檔案 長江全長6,300多公里,流域面積180餘萬平方公里,約占全中國面積的1∕5,是中國最大的河流。源流區在4,500公尺的青藏高原,河床起伏小,流速緩慢。進入青海玉樹後稱為金沙江,在宜賓進入四川盆地後,有嘉陵江等大川聯合。東流切穿巫山山脈,形成著名的長江三峽,於宜昌流出山地進入兩湖盆地。湖口以下的河段,進入下游沖積平原,仍多湖泊,但支流明顯變少,至江陰以下進入三角洲,於入海處形成寬達80公里的大河口。

1 ► 長江洪患 長江流域是中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但洪水問題一直困擾當地居 長江容易形成水災的原因,大致有三種: [1] 降水因素 [2] 地形因素 [3] 人為因素

長江容易形成水災的原因 [1] 降水因素 長江的江水以雨水補給為主,約占其年逕流量的70~80%,因此流域的降水量基本上決定了大部分的江水流量。 尤其在春末夏初時,由冷暖氣團相會所形成的梅雨,因陰雨綿綿、雨時長、雨日多,若短時間降水達到一定程度,往往會形成水災,如2010年江西省的洪患。

長江容易形成水災的原因 [1] 降水因素 若長江全流域發生歷時長、強度大,雨區的移動又符合長江流向的暴雨,就會出現全流域特大洪水,如1954年與1998年所發生的長江全流域水災。

長江容易形成水災的原因 [2] 地形因素 長江較易發生水災的地方在江漢平原、洞庭與鄱陽湖盆低窪區。 由於長江流出三峽後,因河床坡度變小,流速減緩,產生大量淤積,加上地勢低窪、河道曲折與向心狀水系的影響,當降水集中所產生的洪峰來臨時,常無法宣洩而潰堤成災。

長江容易形成水災的原因 [3] 人為因素 長江中、下游湖泊眾多,這些湖泊多具有調節江水的功能,如夏季江水上漲,湖面可擴張以收納過多的江水;當冬季枯水期時,又可將湖水釋出,以維持長江流量的穩定。 然而當地居民長期以來圍湖造田,造成洞庭湖與鄱陽湖等湖面縮小,使調節江水的功能也大為降低。

2 ► 三峽大壩工程 長江本具有航運、灌溉、發電、養殖與供水等諸多功能。然而每年的汛期,若遇特大強度之降水,往往會造成水災。因此如何根治長江水患,是長江水資源利用首要的課題,長江三峽大壩就是在此一背景下所孕育出來的重大工程。

洪水頻率 係指某一等級的洪水,其再現的時間。就統計意義上來看,「百年洪水頻率」就是指平均一百年出現一次之降雨強度,以及因為此降水量所造成之地表逕流量、洪水位或排洪量等等。通常是水利設施如下水道、堤防或抽水站的設計依據。

三峽大壩壩址位於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此一工程於1994年開工,2009年開始營運。基本上具有防洪(可將荊江河段兩岸地區的洪水頻率年提高到百年)、發電與改善長江水運的功能(調節上下游水位)等效益。另外,也有利於促進水庫地區的漁業、旅遊業的發展,甚至便利於南水北調工程的實施。然而大壩完工後,卻也出現許多負面效應。

3 ► 三峽大壩的環境效應 [1] 對人文活動的影響 三峽大壩完工後,蓄水的最高水位是175公尺,依此水位估計大約有1,074處文物景點、174個城鎮與36萬畝耕地會被江水淹沒,必須遷移113萬居民,而為了安置這些移民得另行開發7萬畝的耕地。這不僅讓文物景點與古都永遠消失,而且這些新增移民若安置地點未能妥善安排,往往會加重庫區的土地負擔。

[2] 對自然生態的影響 以長江水域來看,三峽大壩基本上會造成以下幾種現象: 影響長江魚類的生態:如中國特有種「中華鱘魚」將因大壩阻隔,無法正常通過三峽到上游產卵,牠們的生活習性和遺傳等會發生變異。

加重江水汙染:尤其是在乾季時,因上游來水量減少,使水庫內的水體流速減緩,靜水容易滋生藻類而產生水庫優養化現象。下游地區亦因江水減少,如不及時對各種汙染源進行治理,大量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仍然排入長江,進一步汙染長江水質。

江水河道的侵蝕、淤積問題:大壩攔水後,泥沙必然會在水庫內淤積,加上集水區因安置移民或工程開發所造成的邊坡崩塌,土石亦會大量滑入庫區,增加 水庫淤泥而影響水庫的安全。 而中下游河道因上游泥沙輸送量減少,含沙量降低,導致河床受侵蝕機會增加,促使長江大堤部分河段崩塌;或因泥沙供應減少而造成湖盆地區的沼澤消失;下游三角洲面積也會減少,致使海岸侵蝕與海水入侵。

三峽大壩的其他負面效應 三峽大壩興建完成後,逐漸出現許多當初設想不到的負面效應,例如: 三峽大壩完工後導致下游水位下降,促使江水下降,反而不利於南水北調與影響長江萬噸江輪的航運。 三峽大壩阻礙長江下游溼氣進入四川盆地,使重慶等地乾旱更嚴重。 長江三峽大壩影片介紹 中共公開三峽工程不良後果

南水北調 華北地區大部分屬於黃河流域,由於降水的季節分布十分不均,約有60~70%集中於夏季,這種降水量高度集中,且強度大的情況,往往導致洪水爆發,黃河及其支流氾濫成災;然而在乾季時,卻往往形成乾旱與沙河景象。

南水北調 整體而言,中國水資源的分布很不均勻,華北地區的河川人均水量遠低於其他流域。因此解決缺水問題就成為華北地區首要的環境議題,南水北調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所形成的重大工程。

1 ► 黃河斷流現象 由於華北地區經濟發展快速,黃河沿岸興建不少水利工程,引黃河水灌溉農田,導致下游水量減少,引發「斷流現象」。 1990年代後,斷流更加嚴重。黃河斷流不僅引發了河道萎縮、水中生物減少、溼地減少等問題,還直接導致黃河造陸功能衰退,海岸線侵蝕後退速度加快,進一步造成沿海地下水鹽化現象。

據統計,1976至2000年,整個黃河三角洲侵蝕後退面積近284 平方公里。 為了解決黃河斷流問題,採取黃河河水統一管制政策,並實施南水北調,調長江之水進入黃河流域,以紓解華北水資源匱乏的問題。 2000年以後,黃河斷流情形雖較緩和,但隨著上游地區煤電基地的建立與大量水資源的消耗,學者憂心將重演斷流危機。

2 ► 南水北調工程 南水北調是將長江流域豐盈的水資源抽調到北方的重大工程。從1952年提出構想以來,中國政府就進行長期的調查探勘,最後提出東線、中線與西線等三方案。 東線工程是從長江下游的揚州抽引長江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引水北送,並連接具調節洪水功能的洪澤湖、東平湖,出東平湖後經山東接上黃河達天津、威海。

2 ► 南水北調工程 中線工程由丹江口水庫向北,沿唐河、白河流域西側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經華北平原西部邊緣。 在鄭州以西穿越黃河後,繼續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可到達天津、北京。 西線工程則在長江上游築壩建庫,開鑿穿越巴顏喀喇山的輸水隧洞,調長江水入黃河上游,解決西北地區的缺水問題。

3 ► 南水北調的環境效應 南水北調的經濟效益基本上在解決北方缺水問題,但仍需考慮環境效應。例如:長江在乾季水位下降時,是否有足夠的水提供北方之用? 長江流域近幾年來都市與經濟的發展,人口日增,需水量日益龐大,江水是否可永無匱乏地北送,仍需持續研究了解 另外長江的航運會不會因江水北送導致水位降低無法通航?加上大量江水北送,會不會影響長江的生態環境,如對長江口崇明島供沙的影響或灣口生物與地形會不會隨之改變等。

就黃河流域來說,將長江水抽調到北方,會不會帶來生態環境的衝擊。 例如:南方血吸蟲病是否可能向北傳播?大量的水調入華北平原,是否可能加重其土壤鹽鹼化? 影片欣賞:文茜世界周報-南水北調 BBC世界工程奇觀巡禮-南水北調

沙漠化現象 中國西北地區包含甘肅、內蒙古、寧夏與新疆等省區,土地面積約占全國土地面積的27.3%。因處於歐亞大陸的中央,距海遙遠,海洋溼氣不容易到達,降水量400mm以下,形成中國的乾燥區域。 主要的地理特色是:人口稀疏,沙漠與草原遍布,降水少,日夜溫差大,多內流河與鹹水湖,風力為主要的地形營力。

1 ► 沙漠化與沙塵暴 由於中國人口快速成長,導致糧食需求壓力增加,因而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區產生過度耕種、過度放牧、毀林、不當灌溉等現象,使土地肥力下降、農作產量減少、土壤流失或遭侵蝕,甚至土壤表層鹽鹼化,終而土地退化,形成沙漠化現象。 2006年,中國國家林業局表示全國沙漠化土地有173.9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8%,影響著近4億人的生產和生活。

伴隨沙漠化現象亦會出現沙塵暴,其主要的分布於西北與華北地區。這些區域氣候較乾燥,地面多沙地、稀疏草地和旱作耕地,植被稀少,特別在春季氣候回暖,土壤解凍,地表裸露,多細沙塵土,狂風起時沙塵瀰漫,在本地及狂風經過區域,易形成所謂「黃風」、「黑風」等沙塵暴天氣。

沙塵暴是沙漠化現象的產物,它不但加速沙漠化的進行,更影響到人類的生活。伴隨沙塵暴的強風會破壞建築物,吹倒樹木及電線桿,損毀農民的作物或生產設備。沙塵暴亦會造成農田、渠道、村舍、鐵路等被大量風沙掩埋,對交通運輸造成嚴重威脅。由於沙塵暴帶來空氣汙染,能見度受影響,尤其是空氣中懸浮微粒增加會影響人體的健康。

2 ► 治理方法 由於沙漠化問題日益嚴重,甚至威脅到首都北京,中國政府規劃出許多政策,如為了對抗沙漠化,中國於1978年開始規劃了一道「綠色長城」。 東從黑龍江省,西至新疆,北抵國界,南沿天津、汾河、渭河下游,接喀喇崑崙山,東西長 4,480 公里,南北寬 560~1,460 公里的森林帶,來防止風沙的入侵,這些樹木像一堵防風牆阻攔住沙漠前進的步伐。

全國退耕還林(草)的政策也於2002年起積極推動,中國政府選定13個省174個縣作為示範區,將水土流失嚴重的耕地,沙漠化、鹽鹼化嚴重的耕地,以及糧食產量低而不穩定的耕地,有計畫、有步驟地停止耕種,因地制宜地造林種草,恢復植被。

不管是「綠色長城」或「退耕還林」等工程,中國政府均花費大量金錢利用水土保持工程來對抗風沙。這種工程技術雖能帶來局部效益,但為長治久安,妥適地國土資源規劃與經營,特別是在追求經濟成長的過程中如何確保環境品質,如何加強教育,讓絕大部分偏遠地區居民脫離貧困,對於環境敏感地區強調保育等永續經營觀念仍須特別關注。

圖7-3 三峽大壩與中游荊江河段水文工程設施圖 活動1 三峽大壩興建帶來的環境影響   三峽大壩於1994年開工,2009年完成,壩區面積1084平方公里,壩高181公尺,為中國乃至東亞的第一大壩建築。圖7-3為三峽大壩位址及中游荊江河段的水文設施分布圖、圖7-4為漢口市歷年各月平均河川流量、圖7-5為三峽大壩各月的水位高度。請問: 圖7-3 三峽大壩與中游荊江河段水文工程設施圖

活動1 三峽大壩興建帶來的環境影響 1. 從圖7-4、7-5 比較漢口市歷年河川流量與三峽大壩最高水位,其最高點各發生於何時?為什麼? 活動1 三峽大壩興建帶來的環境影響 1. 從圖7-4、7-5 比較漢口市歷年河川流量與三峽大壩最高水位,其最高點各發生於何時?為什麼? (1)漢口市河川最高流量出現於7~9月,因為正當雨季。 (2)三峽大壩最高水位則出現於11~1月,因其必須達成蓄洪兼冬季灌溉的目的。 圖7-4 漢口歷年各月平均河川流量圖 圖7-5 三峽大壩各月的水位高度圖

活動1 三峽大壩興建帶來的環境影響 2. 承上題,試說明三峽大壩完成後,其在水文歷線上可能產生何種變化?可達成哪些功能? 活動1 三峽大壩興建帶來的環境影響 2. 承上題,試說明三峽大壩完成後,其在水文歷線上可能產生何種變化?可達成哪些功能? (1)洪峰滯延期加長,夏季洪水位降低,冬季枯水位增高 (2)調節洪枯變化(防洪)與灌溉、發電、航運等功能 3. 由圖7-6大通市逕流量與輸沙量之變化來看,三峽大壩的設立帶來了何種環境上的衝擊與變化? Ans:逕流量與輸沙量明顯減少,將使得海岸退縮、 淤積造陸功能大失 圖7-6 大通市逕流量與輸沙量之變化圖(1950 ~ 2010)

照片7-14 種植沙拐棗、檉柳、梭梭林等灌木之效果 活動2 西北地區的沙漠化防治 圖7-16 為中國輕重程度不等之沙漠化現象分布。為了挽救此種環境災害,專家學者採行了許多方法,如新疆地區「光伏揚水」(利用豐富的太陽能就近抽取地下水,其運作如圖7-17所示)的灌溉工程與防沙林種植(照片7-14)。請問: 1. 圖7-17 中沙漠化最嚴重的地區,普遍與何項人為因素有關? Ans:人口集中,過度農牧 照片7-14 種植沙拐棗、檉柳、梭梭林等灌木之效果 圖7-16 中國沙漠化現象分布圖

抽取地下水並以滴灌方式將有限的水資源合理利用 活動2 西北地區的沙漠化防治 2. 整治沙漠化的過程中,圖7-17、照片7-15 中所採行的各項措施,分別具有何種意義? (1) 太陽能 (2) 抽取地下水 (3) 滴灌與滲灌措施 (4) 種植沙拐棗、檉柳、梭梭林 (1)太陽能 ―― 當地氣候乾燥,利用強烈日照轉換為能源,可節能減碳。 (2)抽取地下水 ―― 當地氣候乾燥,僅有深處之地下水可供汲取。 (3)滴灌與滲灌措施 ―― 為減少水資源的浪費,採行滴灌方式以節省水資源。 (4)種植沙拐棗、檉柳、梭梭林 ―― 為耐旱、耐寒、耐高溫、耐鹽鹼化之灌木種,可固著土壤、減少侵蝕。 圖7-17 新疆地區「光伏揚水」示意圖 可充作柴火的梭梭林 抽取地下水並以滴灌方式將有限的水資源合理利用 耐鹽鹼的檉柳 照片7-15 整治沙漠化的各項措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