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希望與贖罪之路 關於電影中的離鄉與返鄉 鄭秉泓 paradisocinema@gmail.com
關鍵字:草根味 台灣文學與台灣新電影 草根味、庶民文化 與集體記憶 以短片《簡單作業》為例
以新電影為核心 從台灣新電影到後海角年代 空椅子、撞球檯與船 《簡單作業》《風櫃來的人》 《艋舺》《最好的時光》
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 動盪的一年 1949 重整的年代 1950-1954 起步的準備 1955-1959 成長的開始 1960-1964 黃金年代 1965-1969 處變不驚 1970-1974 騷動與迷惑 1975-1979 寫史的年代 1980-1984 新時代開始 1985-1989 高貴而寂寞 1990-1994
1960年代台灣電影概況 港片開始主導台灣電影市場(國語發音),武俠、宮闈、喜劇片受歡迎。 健康寫實電影《蚵女》(首部由國人自力完成之彩色電影)《養鴨人家》大行其道。 1963年《梁祝》風潮引發黃梅調電影、山歌電影流行。 1965年首部瓊瑤電影《婉君表妹》問世。 臺灣觀眾每年看電影次數僅次於日本,居世界第二,再次為印度、美國、香港。1966年中華民國劇情片年產量居世界第三位。
1970年代台灣電影概況 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 1972年國產片海外總銷數超過一百五十部,外銷地區多達五十三個,總收入超過四億元,打破例年外銷紀錄。 1974年開始競拍主旋律愛國電影。 李行、劉家昌、白景瑞主導文藝片市場。 1975年老蔣過世,中影文化城開幕。 1977年二秦二林三廳電影。鄉土文學論戰。 1978年首屆實驗電影金穗獎成立。中美斷交。 1979年禁止開拍美麗島事件相關電影。
1981台灣電影 革命前夕 陳坤厚/侯孝賢搭檔合作都市愛情喜劇走出三廳,略見鄉土電影雛型。 賭片、女性剝削電影、朱延平許不了喜劇盛行。 政策電影、傷痕文學電影持續。 藝術電影風潮開始。 國內二大報推出電影專欄,中國時報是「一部電影大家看」,聯合報是「電影廣場」。
風起雲湧的台灣新電影 由《在那河畔青草青》與《光陰的故事》展開,個人風格電影興起。 瓊瑤電影走下坡。 新聞局制定新「香港附匪影人審定辦法」 1983年中影總經理明驥推動《兒子的大玩偶》、《海灘的一天》;製片張華坤製作《風櫃來的 人》、《小畢的故事》、《油麻菜籽》。但《兒子的大玩偶》第三段〈蘋果的滋味〉因黑函密告「內容不妥」而被迫遭文工會與中影內容修剪,引發輿論反彈,發生「削蘋果事件」。
風起雲湧的台灣新電影 1984年台灣電影產量跌至五十八部,創十年新低。錄影帶租售店由三千家增至八千家(港劇效應)。 1985年MTV開始風行;《童年往事》、《我這樣過了一生》在國際影展得獎。 1986年新電影告一段落,發表「另一種電影」宣言。 1987年台灣解嚴,軍教片當道。 1988年小蔣過世,《末代皇帝》上映。 1989年《悲情城市》獲威尼斯金獅獎。 1990年獨立製片《西部來的人》上映。
1990年代的台灣電影 《媽媽再愛我一次》1990年8月在大陸上映以來已吸引五億觀眾,打破大陸影史的票房紀錄;動員戡亂時期終止,開始與大陸影視交流;首度以中華民國名義參加坎城影展。 台產影片產量下滑,1990年尚有76部,1994年只剩28部。創下1960年以來最低紀錄。 1993年《喜宴》獲柏林金熊獎;成為1993年全球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影片並入圍奧斯卡外語片。 1994年開放外片拷貝,多廳式影城開始流行;華納投資《獨立時代》;《飲食男女》獲開喜一千萬廣告贊助;《愛情萬歲》獲威尼斯金獅獎。
1990年代的台灣電影 1997年金馬獎增設評審團大獎,獎勵本土電影;《穿過婆家村》成為首部在戲院放映的本土紀錄片。 1998年外商威秀影城開幕;中時電影獎改制為台北電影獎。 1999年新生代獨立導演合辦「純十六影展」;國片票房市占率不到百分之一。 2000年《臥虎藏龍》、《一一》、《聖石傳說》各領風騷。
21世紀的台灣電影 2001年《愛你愛我》柏林導演獎;1995年開播的春暉電影台停播。 2002年《雙瞳》台美合製。 2004年起接連兩年《生命》、《無米樂》、《翻滾吧男孩》紀錄片票房表現亮眼。 2004《十七歲的天空》。 2005《天邊一朵雲》。 2006《詭絲》。 2007《刺青》、《練習曲》、《色戒》。 2008《海角七號》、《囧男孩》、《九降風》。 2009《不能沒有你》、《聽說》。 2010《艋舺》、《父後七日》。 2011《雞排英雄》、《賽德克.巴萊》、《痞子英雄》。
關鍵字:草根味 · 兒子的大玩偶(黃春明原著) · 2隻魚,游啊游上岸(林沈默原著) · 父後七日(劉梓潔原著) · 愛的麵包魂 · 海角七號 · 雞排英雄
關鍵字:國族電影 無論是透過文字還是影像,都可以因為特定地域所產生的特定元素與符碼,建立起一種集體感知與意識,進而喚起該地域讀者或是觀眾的情感認同,達成一種文化上的共鳴(from 劉立行,國家電影制度)。 每個國家都有其文化形成的特定歷史政治脈絡,每個作者總是不自覺將自己的童年經驗偷渡或者轉化進去,於是,他們的文字或影像作品看待世界的態度,其實多少也代表著他們的國家看待世界的角度。
關鍵詞 當代性 Moderness 日常性 Everydayness 離散 Diaspora 寫實主義 Realism 非戲劇性效果 Undramatic Achievement
三個層面 透過固定或緩慢移動的攝影機運動,投射疏離感或親密性。 家庭空間的出現如何投射世代認同的差異。 族群與離散情感的呈現方式(時間與空間)。
從傳統到現代 林沉默〈霞落大地〉 與 王拓〈一個年輕的鄉下醫生〉 之比較。 城鄉差距的呈現。 都會知識份子的自我救贖。 理想主義與浪漫主義。
庶民文化與集體記憶 .喪葬奇觀 黑狗來了、父後七日、 為什麼要對你掉眼淚 .民俗奇觀 愛的麵包魂、兒子的大玩偶 2隻魚,游啊游上岸
關鍵字:告別 成長與道別 從 台灣電影新浪潮 到 後海角年代
關鍵字:告別 從《陽光燦爛的日子》看中國文革年代(王朔原著、姜文導演)。 延伸觀賞:《看上去很美》。 從《歲月神偷》看香港六十年代(羅啟銳原著、導演)。 延伸觀賞:《七小福》、《金雞》系列、《麥兜故事》系列。
關鍵字:告別 · 小畢的故事、冬冬的假期(朱天文原著)、軌道(芥川龍之介原著) · 慈悲的滋味(黃凡原著) · 戀戀風塵 · 小畢的故事、冬冬的假期(朱天文原著)、軌道(芥川龍之介原著) · 慈悲的滋味(黃凡原著) · 戀戀風塵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春花夢露 · 一一 · 艋舺
關鍵元素對應 離鄉與返鄉 出走與回歸
以新浪潮為核心 青春、愛情與死亡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九降風。 時代的痕跡 · 海灘的一天、小畢的故事、童年往事。 性意識的啟蒙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九降風。 時代的痕跡 · 海灘的一天、小畢的故事、童年往事。 性意識的啟蒙 · 慈悲的滋味、七月天、愛情靈藥。 童稚眼光看世界 · 冬冬的假期、熱帶魚、第四張畫。
成長電影 coming-of-age 侯孝賢:童年往事(客家、外省) 楊德昌:青梅竹馬(本省、美國) 張作驥:美麗時光(客家、外省) 蔡明亮:你那邊幾點(本省、法國)
成長電影 coming-of-age 台北人的美國夢:青梅竹馬、夜行貨車。 全球化的台北:青梅竹馬、台北二一、彈簧床先生、第36個故事。 外來者悲歌:風櫃來的人、艋舺。 都會邊緣的吶喊:海角天涯、囧男孩。 跨越族群的男與女:汪笨湖〈吹鼓吹〉、陳映真〈將軍族〉。
英雄的希望與贖罪之路 Christopher Vogler。《作家之路》。台北:開啟文化,2010。 將Joseph Campbell的神話學改造成情節寫作的規範,再將Carl G. Jung的原型概念(archetype)應用在角色塑造上,使得情節與角色的功能得以互相支持,加強故事的完整性。
原型 英雄 恩師 門檻守衛 使者 變形者 陰影 盟友 搗蛋鬼
英雄旅程的十二個階段 平凡世界 歷險的召喚 拒絕召喚 遇上師父 跨越第一道門檻 試煉、盟友、敵人 進逼洞穴最深處 苦難折磨 獎賞 回歸之路 復甦 帶著仙丹妙藥歸返
參考書目 王萬睿。〈日常生活的美學〉。《Fa電影欣賞學刊》Vol.7 No.2。台北:電資館,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