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及电子测量技术 复习提纲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现代数字化测量系统的基本构成 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 表示形式:公式、表格(分度表)、曲线 特征指标: 灵敏度 线性度 分辨力与量化误差: 1个LSB=Vref/(2n-1)
误差 引用误差和电工仪表的准确度等级 系统误差、 特征:有规律 消除:定期校准 随机误差 特征:单次无规律,多次服从统计规律 处理:多次测量,以均值的在(95%,99%)置信概率下的置信区间来表示随机误差的分布 粗大误差 判别依据: 拉伊达准则,Grubbs准则 消除:满足则剔除 间接测量误差合成:误差传递系数(误差减法变绝对值加法) 测量结果的表示 无系差测量: 一般测量: U不确定度:A类不确定度的计算,随机误差的置信区间
电工仪表 磁电、电磁、电动系 电磁机构构成(固定部分/转动部分) 偏转角与电流的关系 磁电:U型均匀永磁/串游丝的通流线圈 电磁:通流线圈/动静磁化铁片 电动:通流线圈/串游丝的动通流线圈 偏转角与电流的关系 磁电:=kI (I-直流平均电流) 电磁: =kI2(I-交流有效值) 电动: =kI1I2Cos(I1 I2-交流有效值)
集成运放与调理电路 集成运放的结构特征及其作用 输入失调现象的本质和输入失调参数 共模的产生及其向干扰的转化机理 高共模输入的危害 仪表运放的基本结构(三运放)和分析 输入阻抗 REF端作用 共模抑制的能力 集成差分运放
高压和大电流的测量 Rogowiski线圈; 电磁PT; 电磁CT; 小电阻自积分 大电阻+有源积分电路 原理:电压源输入的变压器; 使用:二次侧接地;不能短路; (为什么?) 电磁CT; 原理:电流源输入的变压器; 使用:二次侧接地;不能开路;(为什么?)
温度传感器 金属温度传感器:Pt100,分度表,一阶滞后,温度范围-200+850,化学物理性质稳定 热电偶:7种分度号和分度表,一阶滞后,温度范围-50+130,化学物理性质稳定 热敏电阻(PTC,NTC,CTR):半导体材料,一阶滞后,温度范围-50+150,线性度差,化学物理性质稳定性差,主要作温度保护
霍尔电流传感器 开环 UH=KIB,K与温度有关 磁平衡,工作原理 I1N1=I2N2,与温度无关,只与I2的准确度有关
光电传感器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 码盘结构 A、B脉冲特点:相位差90度 电机测速:AB脉冲超前滞后反映电机转向,频率反映转速 2017/3/1
压电传感器 压电传感器的等效电路 特点:高容性内阻 放大电路: 电荷放大器:米勒效应, Uout=f(Q/ Cf) 电压放大器:Uout=f[Q/ (Cs+Cc+Ci)]
电感和电容式传感器 基本公式 差动结构 两类三种差动电桥的输入输出关系 测量电桥: 线性度改善 灵敏度提高 交流变压器电桥,输出交流电压信号 相敏整流交流电桥,输出有正负的支流电压信号
电气测量中的抗干扰技术 干扰源 交流高压:ic=U/Xc=UC (C-杂散电容) 大du/dt:ic=C*du/dt 交流大电流: e=-d/dt= 大di/dt:e=M*di/dt 干扰途径(电场/电容,磁场/互感) 被干扰对象( 距离大电流或大di/dt近小信号测量回路(互感大) 距离高电压或大du/dt近的电子线路(杂散电容大)
电容耦合的抗干扰技术 干扰性质:共模穿透电容电流 切断耦合途径 增强测量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在允许的条件下远离干扰源(减小杂散电容) 避免信号线与高压导体长距离平行布置(减小C的极板面积) 静电屏蔽: 接地的金属 增强测量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共模: CY+共模扼流圈构成共模滤波器, Cy疏通共模电流回流,共模扼流圈形成高阻扼流。
磁场耦合的抗干扰技术 干扰性质:叠加的差模感应电压 切断耦合途径 增强测量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在允许的条件下远离干扰源 磁场屏蔽: 导磁材料(不用接地) 增强测量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缩小测量输入回路面积 选择磁场弱的区域